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精选16篇)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4 07:11:04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精选16篇)
时间:2023-10-24 07:11:04     小编:MJ笔神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一

1、养殖户信息闭塞

该村散养户没有拓展外销渠道,畜禽产品主要依赖于本地的屠户收购,其价格完全由屠户掌控,致使其产品卖不起价钱,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2、畜牧业生产结构单一

畜禽品质普遍退化,由于各养殖户长期高度分散经营,畜群近亲繁殖,种畜更替难,不能有效进行家畜品种改良。家畜品种单一,呈逐渐退化状态,直接影响着畜禽的个体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畜牧业生产效益。

3、畜禽疫病严重

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加之畜禽生长环境差,导致畜禽发病率高,有的农户甚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畜禽不会生病从不搞防疫,一旦疫病发生全村遭殃,而且发病后往往又不及时治疗,造成重大损失。据调查,每年都有相当部分畜禽死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各类传染病。

4、加工业滞后,组织化程度低

畜牧业的大力发展,需要加工业做坚强的后盾,更需要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目前坪地营村的畜禽产品,基本上是屠宰后卖白条肉的初级加工企业,不仅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而且产品不能外销,只能在当地销售,严重影响了畜禽产业的做大做强。畜禽的肉食加工也是一些小作坊,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中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不能有效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主导产业、产品存在有势无优,有量无质,品牌效益差等问题,缺乏市场竞争力。

5、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排泄物大量增加,大部分养殖户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走进坪地营村可以看到路边堆积的畜禽粪便,味道呛人难受,严重影响环境。

水是生命的源泉,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水,但是目前农村农业化肥用药,畜禽养殖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等污染方式是当前现代环保问题,污水泛滥等渗入地表,使地表水受到了严重污染。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村民饮水问题,使之远离污染水,喝上放心水,应从水源和地表水流通方式加强治理,使每家每户都能饮上健康水,放心水。

经过多次进入村民小组,走访群众,和群众聊天,发现大部分家庭都是单层瓦房,村容村貌较差,村里的道路在下雨天却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严重影响通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还需要一些项目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二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推进我县土鸡养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近日,县政协主席带领县发改局、水产局、坪镇、铺镇、太常乡、口乡农业等部门、乡镇和企业负责人赴x县考察学习。湖南省农大教授黄兴国、市委驻口乡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沅东随同考察。大家参观了牧业公司下属的二分场标准化养殖基地、饲料加工厂和活禽交易市场,并与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座谈。x县完整的产业策划、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力的扶持措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触动很深,启发很大,收益匪浅。

一、养殖产业的经验

x县是常德市唯一的省级贫困县,国土面积39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48万亩、林地421.04万亩;森林覆盖率70.7%;总人口6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5万人;20xx年实现生产总值162.9亿元,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53.3亿元,而以土鸡为主的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9.4%。土鸡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归功于牧业的引领带动。牧业公司是一家集种鸡繁育、肉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于一体的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注册资金7625万元,总资产4.1亿元,荣获省私营企业“500强企业”称号。年孵化家禽苗6000万羽,现有养殖基地21个,专业养殖大户20xx余户,年加工4000多万羽,产值达到6.15亿元,肉鸡养殖已成为该县千家万户致富的支柱产业。

1、创新“双佳模式”。“双佳模式”实质上是“双佳牧业公司+双佳禽业合作社+养殖户”的家禽养殖模式,核心体现在“合作”上。公司历经三次大的“合作”升级,第一次“合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x县二都乡两个青年农民喻自文和邢卫民分别创立了亚飞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宝峰禽业有限公司,通过走“公司+农户”路子取得成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第二次“合作”发生于20xx年,为应对省内另一大型企业的激烈竞争,亚飞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宝峰禽业有限公司实施强强联合,组建湖南双佳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合并后实力大增,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次“合作”以20xx年双佳禽业合作社成立为标志,出于降低公司与养殖户交易成本和保障养殖户权益考虑,长期与双佳农牧公司合作的463个养殖大户横向联合成立双佳禽业合作社,与公司纵向合作,进一步规范和制约双方的责、权、利,“双佳模式”正式形成。“双佳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是:合作社与公司签订养殖协议,联合向养殖户提供“六包”、“两协助”服务,“六包”即包供应鸡苗、饲料、药品、养殖设备、技术服务、保价回收产品,“两协助”即公司协助养殖户建场选址、协助养殖户防疫。此模式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合作社和公司承担主要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户养殖积极性;二是通过为社员和养殖户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有利于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三是保价回收产品,通过统一销售,降低了单位销售成本,实现了养殖户利益最大化。

2、实施带动战略。牧业作为龙头企业,它内联千家万户,外接国内外市场,在带动养殖户致富过程中,一是注重信用。坚持诚信为本,与养殖户互惠互利,经受了“非典”、“禽流感”的危机考验。二是抢抓机遇。x县土鸡养殖规模原本不大,邻近的慈利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土鸡养殖产业十分红火,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于1996年急剧萎缩,双佳牧业抓住机遇吸收大批外流技术人员加盟公司扩大生产,迅速抢占了市场。三是开拓市场。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先后开发出20多个市场畅销的肉鸡品种,扩大市场占有率,目前该公司肉鸡不仅占领了全省六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还成功打入了湖北、广东、贵州、江西、四川、云南等外省市场,并进军肉制品加工领域。

3、打造“”品牌。创名牌产品,带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成为养殖业的成功经验。公司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建立质量可靠的生产基地。以优良的品质抢占国内外市场,强化宣传攻势,健全销售网络,扩大品牌影响,公司先后获得常德市十大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市农业产业化十大标志性龙头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省著名商标、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15项荣誉称号,“” 牌优质土鸡从走向长沙,进入全国省会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二、我县土鸡养殖产业的现状

我县是全省县域面积最大的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移民大县、革命老区县和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县,与x县相比政策优势明显。全县版图面积585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68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4%,森林覆盖率高达76.19%,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集中,山区小气候明显,光照差异较大,良好的生态环境、广阔的林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生态土鸡养殖。

省农大是我县土鸡养殖技术后盾单位,阵容强大的博士团将长期进行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土鸡养殖是我县传统农业产业,农村散养土鸡十分普遍,养殖技术成熟,土鸡品质好,深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今年7月,湖南农大博士团来沅陵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调研,对我县发展生态土鸡养殖产业的良好前景给予了充分肯定。

x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19亿元,其中养殖业产值6.9亿元,仅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5.4%,禽肉产量0.53万吨,禽蛋产量1142吨,家禽存笼133.15万羽,远不如x县的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为了加快生态土鸡养殖业快速发展,我县成立了“沅陵县生态土鸡养殖协会”,正在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沅陵土鸡”商标,开通了“沅陵土鸡网”,建立了口、铺、筲箕湾、肖家桥、二酉等7个生态土鸡养殖示范小区,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个、蛋鸡养殖合作社3个、土鸡养殖公司5家、种鸡场2个、养殖专业户380户,年饲养蛋鸡110万羽,出栏、销售土鸡120万羽,销售种苗170万羽,在长沙、株洲、湘潭、怀化、沅陵县城设立了专营店15家。据测算,饲养1只土鸡的成本为38元,养殖周期为5-6个月,商品土鸡的价格为18元/500g,按每只1500g计算,每只土鸡纯收入可达1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虽然我县生态土鸡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规划指导。还没有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制约了产业有序、快速发展。二是缺乏龙头带动。全县虽然已经成立了亚泰禽业、鑫泰农业等5家公司,但是总体规模偏小,带动作用有限。三是缺乏扶持政策。我县对生态土鸡养殖产业发展,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四是品牌建设滞后。我县虽然在长、株、潭、怀化和县城设立了一些专营店,但是品牌杂,如“口山林鸡、横石鸡、筲箕湾辰州府鸡”等,没有统一品牌,形成品牌优势。五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我县规模化养殖没有形成管理规范、服务专业、保障有力的畜禽防疫体系,养殖风险大,制约了产业发展。

三、对我县发展土鸡养殖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x县土鸡养殖产业发展经验,对加快我县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重点要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制订产业发展规划。要立足县情实际和市场需求,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制订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化养殖、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建议将土鸡养殖明确为我县农业特色产业,聘请湖南省农大为我县制订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2、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是拉动养殖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一个龙头企业能带动起一个主导产业。要树立重视农业龙头企业就是重视农业的思想,首先是鼓励现有农业企业做大,其次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企业做强,再次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要出台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招商引资、支持私营经济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在项目用地审批、资金投放、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扶持,将土鸡养殖与“一创双带”、农村精准扶贫相结合。县政府要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养殖大户、加工企业进行奖励,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切实加大对土鸡养殖产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养殖示范小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4、加快土鸡品牌建设。针对品牌杂、乱、多,业主相互降价、恶性竞争的实际情况,尽快将“沅陵生态土鸡”确立为全县的统一品牌,出台《沅陵生态土鸡质量标准》和《沅陵生态土鸡证明商标使用规则》,符合质量标准的企业和养殖户均可无偿使用该商标。在此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鼓励营销、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对在县外设立“沅陵生态土鸡”专营店的按照标准进行补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扩大品牌影响力。要继续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参加和举办农产品交易会、经贸洽谈会和农业博览会,帮助企业和养殖户寻求合作、推介产品。

5、加强畜禽防疫体系建设。畜禽产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防疫体系。要围绕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家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步伐,要抓紧建立健全县乡畜禽防疫体系,搞好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全县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三

xx村现有养鸡专业户25户,存栏达到25000只鸡,由于年前第四季度至今年第一季度,养鸡市场出现了饲料价格波动,鸡蛋卖价偏低的情况,养鸡户亏损较严重。根据产业扶贫的原则,驻村工作队和村双委班子研究,决定向扶贫办申请10万元的蛋鸡专项扶贫资金,(现已到位)帮助xx村的蛋鸡养殖户度过艰难期,我们召集养殖户和部分村民开会宣传扶贫产业政策,使村民吃了定心丸,又新发展了12户养殖蛋鸡。今年四月份,我们及时为这25户村民订购了25000只鸡,时逢近期鸡蛋价格上浮,根据现在的鸡蛋价格,预计在未来的几个月中,蛋鸡养殖户将有一笔较为可观的收入(按照当前鸡蛋价格,如能持续半年,一千只鸡可净获利润达到2万元)。

帮扶工作队进驻xx村后,进市场调研,分析比较,引导18户村民养殖肉鸽,肉鸽养殖已初具规模,存栏已达7000余对,14000余只。肉鸽养殖比蛋鸡养殖的市场稳定,利润也较高;缺点是前期投入大,肉鸽养殖周期较长,前6个月不产生经济效益,从购进肉鸽到开始回收资金需一年的时间,每对肉鸽需投入180元左右。(不含基础建设费用)一年可获利100元。

养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经过对xx村养鸡产业进行认真调研,发现该产业风险性较大,受市场影响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计划采用产业链的方式进行规避,具体做法就是村内成立蛋鸡养殖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与以鸡蛋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公司签订产销合同,保证一个价格的稳定,维持相当的利润;鸡饲料实行团购,以降低养鸡成本,规避风险。

肉鸽养殖方面的问题,肉鸽养殖的前期投入较大。以养一千对肉鸽计算,前期投入需要26万元;现在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小规模起家,滚动发展的模式,来解决暂时资金不足的问题。另外我们计划为肉鸽养殖专业户谋求贴息贷款和扶贫互助金,以这种方式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养殖产业与村民生活环境矛盾的问题。养殖蛋鸡、肉鸽或者其他牲畜都会在气味、噪音等某方面对村民生活环境造成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驻村工作队与村双委班子,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养殖户代表研究确定,在xx村村西规划80亩地的养殖小区。为吸引养殖户入驻养殖小区,对所规划80亩地采用有偿置换或承包地互换,现我们正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同时我们现已申请到十万元扶贫资金为养殖小区硬化道路1000米(规格路面宽4m,厚18cm),下一步还需再申请资金为小区打机井一眼,安装输水管道、输电线路2000米。现在已经有9户养殖专业户入驻养殖小区。为净化环境,形成循环经济,计划在养殖小区内建至少5个养猪场,利用肉鸽产生的粪便,经过晾干、粉碎、发酵,用来喂猪,准备在小区内发展5户养猪专业户,形成产业链条,现在此项工作正在积极推动中。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四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在国家不断地以各种扶持政策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勤劳朴实的农民也寻找各种方式走向致富道路。近年来,我的家乡尧头镇杨家村有一部分农民通过生猪养殖来增加收入,为了了解生猪养殖效率,在寒假期间,我和另外两位同学以随机入户访谈和书面问卷的形式,在15户养猪户和村部的支持下,以客观的形式收集准确数据,对家乡的生猪养殖效率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

经调查得知:尧头镇杨家村生猪养殖户有12户为小型规模,3户为中型规模,无大型规模。由此可得到小型规模养猪户占80%,中型规模养猪户占20%。他们大多数表示,每年能繁母猪年出栏肥猪距全国平均水平13头左右有不定期定的差距,从得到的数据来看,育肥期死亡率基本在3%~4%之间(不包括猪流感等疫病发生期间的死亡率)。

问题分析

近年来,全国各地规模化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对比看来,我的家乡尧头镇杨家村生猪养殖还存在许多方面的缺陷,造成生猪养殖效率低下,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直以来,由于基层的畜牧部门领导对疫情风险的认识不足,农户重治病,轻防病等传统养殖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农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等原因,导致我村生猪养殖效率不高。

解决对策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五

为认真总结一年来工作,及早谋划和安排好下年工作,根据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上报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上报我县xx年畜牧业工作总结和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

xx年,全县畜牧业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收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良种、饲料、防疫、服务四大体系建设,以肉牛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乌骨鸡特色产业,狠抓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推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预计存栏大牲畜11万头,其中肉牛10万头,与上年持平。存栏生猪16.52万头、肉羊8万只、禽130万只,分别比上年增2.8、-0.3和0.4。出栏肥猪16.5万头、肉牛7.3万头、肉羊14.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2.9、1.1和2。完成肉类总产31225吨,禽蛋产量170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6.2。出栏肉禽225万只,与上年持平。畜牧业产值预计37120万元,比上年增长3。2、科技推广力度加大。一是加大畜禽良种推广力度,抓好劣杂公牛工作,共1775头。完成肉牛冻精改良19036头,完成计划任务的106,比上年增4.7,产犊13282头。

实施强制免疫,实施免疫标识和免疫卡管理。全县常规免疫注射猪瘟疫苗37.84万头次、猪肺疫疫苗6.68万头次、鸡瘟苗81.28万只、禽霍乱苗9.38万只、牛出败苗0.9万头;牲畜口蹄疫强制免疫注射67.2万头只次,其中牛19.3万头次、羊15.06万只次、猪32.83万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30.72万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26.26万头,有效地控制了畜禽重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协助保险公司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建立能繁母猪管理档案,全面开展能繁母猪的防疫保健工作,参保母猪死亡出险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勘验、鉴定,畜牧局审核无误后报县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全县参保能繁母猪23871头,截至10月底,死亡836头,死亡率3.5,理赔595397元。能繁母猪管理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对全县2个乡镇、7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的血吸虫病疫区的家畜进行检查和扩大化疗,共检查5136头匹只,检出阳性30头,阳性率0.58,共用吡喹酮42901.7克,投药21032头匹只。

850匹。检疫肉类3406头,对检出的病害肉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规范了全县兽药经营市场,不定期开展兽药、饲料、畜禽交易、动物产品市场执法检查,建立动物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立案查处动物防疫监督案件4起,当场处罚2起,没收不合格饲料100公斤、假劣兽药12个品种,价值500多元。发放宣传材料3000份,制作展板15块,使5万多群众受到了教育。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为全州树立了榜样,受到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好评。

一是认真做好项目研究申报和储备工作。我局固定专人负责项目工作,随时掌握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投资导向,从县情出发,做好畜牧业发展项目的筛选、编制工作。共向省农业厅申报了肉牛基地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优质奶源示范基地建设、无量山绿耳乌鸡系列开发等8个项目,其中:肉牛基地建设、肉牛冻精改良网点建设、优良牧草种植到位资金40万元,居全州第二位;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到位资金21.55万元,全州平衡;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到位44.08万元,居全州第二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养殖业建设到位资金174.12万元(xx年24万元;xx年150.12万元),居全州第一位;xx年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生猪)到位资金15万元,居全州第一位;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到位资金60万元,居全州第三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肉牛良种选育协作到位资金14万元,居全州第一位,共到位资金368.75万元。认真抓好项目储备工作,开展了优质牛肉开发前期研究工作,与乳业企业联系开发优质奶源乳兼用牛试验研究,编制了现代农业发展肉牛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秸秆养牛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项目、××县牛肉皮革加工项目建议书、××县无量山绿耳乌鸡系列开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建设项目等。二是认真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工作。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我局组成项目工作组,在乐秋乡东升、乐秋、麻栗、猪街、米加禄和××镇白云、得胜等10个村委会继续实施血吸病农业综合治理家畜圈养项目,在上年实施的基础上,截至10月份,完成实施户2156户,已验收1604户,圈养家畜25478头,完成项目任务的127。生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建设项目:已完成4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并验收,扶持发展规模养猪户55户,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已建成投产,种猪已全部配上种,并开始向全县供精。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养殖建设项目:xx年规划,xx年实施的“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养殖业建设项目”,涉及无量乡的新政和可保两个村委会,计划建设100户,共完成105户,其中:退耕农户105户,涉及420人,完成棚厩建设1895㎡,建青贮窖500立方米,饲料地255亩,开展科技培训1250人次,已超额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是努力打造无量山乌骨鸡品牌。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六

摘要:“大势看供应、小势看需求”。7-8月份广东地区进口菜籽(4138,9.00,0.22%)到港充足,油厂菜粕(2458,-54.00,-2.15%)大多已经预售,目前菜粕货源主要集中在贸易商手中,9月份没有菜籽到港,但企业有菜籽库存供压榨,10月以后的菜籽需求已有油厂通过采购澳大利亚菜籽“曲线救国”,整体菜粕供应还有货,且充足。需求端,广东地区水产养殖同比持平略减,水产饲料产量增减对菜粕需求的影响已经小于配方调整的影响,目前水产料中的菜粕比例在10-15%的较低水平,主要因豆粕与菜粕的价差不足以刺激企业增加配方中的菜粕比例,而且后期进口菜粕陆续到港,受调研企业普遍认为9月菜粕逼仓已无基础。

7月11日调研企业:广东某粮食贸易公司

广州地区由于持续降雨,导致水产启动较往年推迟一个月,往年在3月份启动。降雨还导致水产投料同比减少,但对运输装运没有影响。广东地区主要饲养草鱼和罗非鱼,去年上半年由于陈塘鱼多,今年由于冻害导致陈塘鱼较少,1-4月需求不好,但5月份的提价促销刺激下游备货,1-6月份水产饲料消费跟去年比基本持平。5月份受原料及饲料涨价的影响,饲料企业增加豆、菜粕库存,下游养殖户增加饲料库存,6月份水产料销量出现下滑。广东地区每月菜粕消费需求在5万吨左右,主要依赖东莞富之源、湛江中纺供应,去年开始广西菜粕也有少量流入,今年福建菜粕价格相对较低,也一直想进入广东市场,湖北的青饼也有流入广东的可能。目前湖北青饼报价2400元/吨,运费150元/吨,还有部分价格优势。

目前广东地区鸭料中基本不再添加菜粕,正常在2-3%,如果价格合适最高可达到6-7%。当地部分企业鸭料配方调整非常频繁,有时一天调整2-3次,主要看性价比,特别是库存菜粕的性价比及数量。

进口菜粕主要是颗粒粕,需要进行二次碾压,且企业担心新鲜度不够,接受程度较低,价格上有贴水。4月份开始由于国内菜粕价格坚挺,国内有菜粕买船,预计7-8月份广东地区到港3万吨,可能对市场带来较大影响。

养殖:3季度由于饲料成本增加,猪价下滑,养殖利润明显下降,但整体还不错,目前生猪养殖利润在500-600元/头,最高时超过1000元/头,预计年底将降至200-300元/头,近期仔猪成活率低,延缓猪价下降的速度。目前压栏生猪数量在减少,通常出栏猪体重在220-240斤/头,压栏猪体重到240-260斤/头。

调研企业:广东某饲料企业

该公司去年饲料总产为36万吨,其中猪料24万吨,水产料10万吨(罗非鱼、草鱼料),客户以散养户为主,去年猪料产量同比减少10%,今年1-6月同比减少5%,1-6月鸭料产量大幅增加,饲料总产量增长7%。6-7月鸭料中没有添加菜粕,之前添加比例在5-6%,最高不超过8%。ddgs添加比例在6-7%,当前菜粕性价比很差。6月份生产水产料1.6万吨,同比持平,环比略减。猪料1.8万吨,同比减少。当前豆粕库存在10天左右,3月份时只有5-6天。

水产料主要销往顺德、中山等地,当前水产料中菜粕用量在25%,去年在30-35%。主要因去年采购了一笔1900元/吨以下的低价菜粕,一直用到今年5月份,后期随着菜粕价格上涨,重新入市采购,目前采购量及未点价菜粕可满足10月份以前需求。猪料中豆粕比例在22%,相对较为稳定,自配料今年明显增加。

芽麦:企业采购了8000吨芽麦,成本在1680元/吨左右,主要做鸭料和水产料,猪料中没有使用。周边工厂有采购芽麦,成本在1600元/吨,当前高粱成本在1700元/吨。

7月12日调研企业:东莞某蛋白开发公司

该公司菜粕质量较好,受市场欢迎,通常报价相对较高,主要本地消化,少量流入江西、湖南。由于当地饲料企业较多,地处销区,卖货压力不大,湛江中纺菜粕运过来需要50-70元/吨运费。客户有近七成为饲料企业,下游需求相对稳定,也能解决工厂库容偏小的不足。该公司7月底到港的菜籽,菜粕已经预售过半。另有1万吨进口加拿大菜粕马上到港,预售价格1609+100,而当日7月菜粕报价1609+200,8-9月提货报价1609+150。尽管进口菜粕质量标准与国产加籽粕差异不大,但由于颗粒较大,且色泽等原因,通常较国产加籽粕有贴水。5-6月份每月有-3000吨福建菜粕流入广东地区,运费在200-250元/吨。

水产养殖启动较晚,预计今年整体与上年持平或略减,配方中比例变化很大很快,部分企业一天调整几次配方,当前广州地区配方比例在15%左右,通常会在20%,禽料中比例在2-5%,最高在10%。去年冻害严重,陈塘鱼同比减少,3-4月份需求较差,5-6月份随着价格上涨需求明显好转,其中一部分是下游建库存。今年由于降雨多,虾料受到不利影响,虾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死亡率高导致产量下降。预计7月份以后水产投料将大幅增加。

受临储菜油大量出库及下游消费不振的影响,菜油销售压力较大,后期到船的菜籽,菜油还有很多没有预售,压榨过程中不排除因菜油胀库而停机。当前广东地区一级豆油(6128,-116.00,-1.86%)较一级菜油价格低250元/吨。

调研企业:厦门某农产品贸易公司

长江流域降雨对菜粕需求的影响有点反应过度,如果后期天气好转,重新投苗还有机会,后期走势还要看天气。ddgs供应较多,影响后期基差报价。广东地区油厂都没有菜粕,福建地区可交割的量在3-4万吨,整体菜粕供应并不多,且货源集中,如果后期美豆天气出问题,菜粕跟随逼仓有可能,即使美豆丰产,菜粕也要强于豆粕,豆菜粕价差要缩小,当日豆菜粕价差在590元/吨左右。

调研企业:广东某饲料集团

今年华南地区降雨较多,水产启动较往年晚1个月,而且持续阴雨影响采食量,偏低的陈塘鱼数量也影响了1-4月份的饲料需求。饲料已两次提价,下游养殖户增加库存,5-6月份销量明显增加,5月主要是增库存,6月季节性增加,由于下游库存较多,预计7月份销量增幅仅7%左右,正常年份7月水产料环比增幅在15%以上。预计今年全国水产饲料产量持平略减。

当前水产料配方中菜粕比例约10%,今年以来较为稳定,性价比最差时菜粕比例也就12-13%,去年最高曾达18%。后期继续下调比例的可能性不大,当前库存及订货量可用到8月初,后期还要继续采购,但近期价格回调没有买货。ddgs配方中用量在12-13%,高于菜粕,主要因为性价比较高。华中地区大量使用青饼,菜粕+青饼总量在20-25%,去年30%以上。

9月份菜籽进口少,当月供应可能偏紧,但当前供应充足。广西各工厂还在卖货,广东相对较紧张,福建油厂菜粕也很多,而且卖不动,加上美国天气不错,并不看好后期粕类走势,因此也没有着急采购。

7月13日调研企业:番禺地区养殖大户

养殖规模:最近4年都是39.1亩的水面,两个池塘,5-6年是一届塘,通常塘里会有两批苗,循环投苗出塘。今年投苗的条数较去年少,但是苗的重量大。总的算起来这两年投苗的量相差不大。目前草鱼养殖成本是4.8-4.9元。

养殖成本中饲料占70%,饲料价格每上涨5元,体现在鱼价上就是0.15元。备货情况:在5月份第一轮饲料提价时,养殖户备货半个月,经销商最多备货一个月。第二轮提价时备货动力明显不足,库容是最大的问题,但到目前增加的库存基本消化。今年广东地区降雨较多,影响20%的投喂量。因土地成本从去年的2000元/亩涨至2500元/亩,以及土地征收,转种甘蔗香蕉等情况发生,地区水产面积减少10%,加上养殖密度的下降,总量较去年下降15%。

调研企业:广东某大型饲料集团

6月份该集团华南片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水产料产量6万吨,同比增加,5-6月份同比环比均增加,弥补了1-4月份的降幅,上半年饲料总产量50万吨,同比略增,其中水产料25万吨,同比持平,鸭料15万吨,猪料10万吨。鸭去年存栏低,今年有恢复性增长。

今年水产养殖投苗量并不少,主要是连阴雨导致采食量下降,预计水产料持平略减。广东地区水产鱼主要以罗非鱼和草鱼为主,之前两者占比约60%,但近两年由于罗非鱼出口受阻,养殖量明显减少。预计未来水产养殖结构还将发生变化,一方面人口增幅放缓,二是消费结构升级,草鱼消费量将减少。

当前饲料中菜粕用量在12-15%,去年在15%,最高时在20%。禽料中比例在5%,鸭料中基本不用菜粕。当前菜粕采购量可用到9月底,配方比例暂时不会改变,正常物理库存10-15天,近期价格回调有点价,没有新采购。ddgs配方中比例5-8%,最高15%,ddgs油性大如果添加比例过高会影响水产料颗粒黏性。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七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xx县朝城、xx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_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xx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元)。

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尽管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由于近几年肉羊市场价格较好,羔羊肉走俏,养殖户不注重选备后备母羊,把羔羊大部分出售,造成适龄母羊比例偏低,周转速度慢,出栏率降低。

资金匮乏,发展投入短缺。尽管我市近几年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用于肉羊产业发展,但其数额较小,很难满足农民规模发展肉羊的资金需求,一些优质肉羊品种无法大量引进,高新技术难以实施。

肉羊预混料生产、使用重视程度不够。我市专用羊预混料基本不生产,出售商也不多。少数生产厂家的肉羊预混料中,维生素及各类微量元素含量低、价格高。养殖户添加预混料的很少且很盲目,据调查,规模饲养户近三分之一肉羊发病、死亡病例是维生素、矿物质缺乏造成的。虽然我市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下脚料产量较高,但利用率不高,加工贮存不合理,浪费严重。目前全市玉米秸利用率仅占总产量的,麦秸不到10%;对各类鲜酒糟、酱油(醋)糟、玉米淀粉渣、棉皮、瓜果蔬菜加工下脚料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的利用效率也很低,贮存加工不科学,霉烂变质多,饲喂效果不好。

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健全。目前我市肉羊养殖主要是以农户为基础的超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并且肉羊养殖与加工联接不紧密,产、加、销脱节问题普遍存在,养殖户销售不便,加工企业货源渠道不畅,大量外调,既影响了养殖户效益,又增加了加工企业生产成本。

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加大对肉羊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肉羊业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切实落实肉羊生产用水用电用地扶持政策。

搞好产业规划,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做好小尾寒羊主产区规划,以阳谷、东阿、xx县、xx县四县为主建设肉羊生产基地。大力推广“公司+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经营方式,引导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起稳定的紧密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存关系。实施肉羊生产加工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发展肉羊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以加工促发展带基地。按照“扶优、扶强、做大”原则,鼓励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和山东新世纪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张生产规模,尽快成为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规范建设高唐梁村、茌平_李、临清尚店等牛羊宰杀专业市场(村),使其尽快达到大城市市场准入要求标准。

加大肉羊品种引进改良力度,切实提高肉羊品质。以品种改良为核心,实行引进良种和改良土种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优质肉羊品种普及率,带动产业升级。小尾寒羊适应性强,抗病力高,具有早熟、多羔、生长快、产肉多、肉味好、裘用价值高等遗传特点,是优良的地方良种,被誉为“国宝”,对其杂交改良后,可以进行高档羊肉生产。在全面搞好小尾寒羊提纯复壮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引进国外大型肉用绵羊品种进行经济杂交,发展肥羔和高档羊肉生产非常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八

肉价何以能涨到历史最高?今后肉价走势又会怎样?究竟如何才能使生猪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了解当前生猪生产、市场有关情况,准确把握后期市场价格走势,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省物价局工作安排,5月中旬,我们采取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对新市、永隆、曹武等乡镇的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受猪肉销售价格的影响,人们对生猪养殖形势普遍较为乐观,养猪积极性高涨,生猪养殖得到迅速发展,养猪收益较为可观。但经调研分析显示,后期生猪销售市场将进入平稳期,价格也将稳中回落,养猪利润也将相应下降。

这次调研,我们分别抽样调研了大型、中小型、散养三种养殖类型各五户。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生猪生产情况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生猪生产发展较快。20xx年5月以来,受疫情影响等因素的影响,生猪饲养量大幅下降,出栏减少,市场上生猪供应不足。国家为了保障生猪供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生猪产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猪生产开始快速回升,市场供应呈现越来越充足的趋势。抽样调研的15家生猪养殖户,今年元至四月累计生猪存栏1767头,较上年同期增加517头,增幅41%。其中母猪存栏304头,较上年同期增加106头,增幅54%;仔猪存栏695头,较上年同期增加184头,增幅36%。元至四月累计生猪出栏1408头,较上年同期增加415头,增幅42%。元至四月累计补栏1181头,较上年同期增加219头,增幅23%;其中母猪补栏480头,较上年同期增加76头,增幅19%。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近几年,生猪成本一直呈增长态势,目前生猪养殖成本更是高居不下。据我们调研,主要原因是饲料和仔猪成本的增加。其中饲料成本平均已达到700元/头,涨幅为31%。饲料成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引起饲料价格上涨,饲料的主要原料豆粕和玉米价格20xx年四月底分别为3.9元/公斤和1.6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1.25元/公斤和0.16元/公斤。其次因仔猪价格猛增,到今年4月份,仔猪价格达到44元/公斤,仔猪成本平均达到500元/头,已占到养猪成本近一半,涨幅达69%。其他的电费、人工费、设备等费用都在不同程度地增加,平均为100元/头,涨幅为46%。总体上来说,目前平均每头生猪总成本已达到1300元,同比上升了48%。

养猪收益可观。从这些调研户来看,今年元至四月份平均肉猪平均销售价格为19元/公斤,平均销售重量为100公斤,每头猪平均销售收入为19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0元,增长46%;以平均每头生猪成本1300元左右计算,每头肉猪饲养利润可达600元,同比增长46%。因此,虽然生猪生产成本同比上涨了48%,但养殖纯收益也以大体相同的幅度增长,养殖收益总体上说十分可观,创下了近几年的新高,成为推动生猪生产的最主要动力。

虽然自去年年末生猪行情一路走高,但据养殖户们反映,也只有去年末到今年初这段时间市场行情好,根据我们的调研显示,由于仔猪短缺、疫病的困扰,养殖成本的增加,市场的不定等因素,在我们调研的生猪养殖户中有66%的认为预计后期生猪、猪肉价格走势会基本稳定,20%的认为会小幅下降,7%的认为会大幅下降,有7%的生猪养殖户认为会继续上涨;对下阶段的养猪的打算中有20%的养殖户准备扩大规模,但有80%养殖户抱着维持现状的观望态度;大部分生猪养殖户对后期市场收益情况保持谨慎态度。

当前农村的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赌博风的抬头在我调研的几个村庄,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 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 ,加之,目前农村有自动麻将桌的人不少,主家收 炸 钱,助长了赌博风。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防止其扩散蔓延。

政府部门组织的集体活动较少,农村群众群体意识不强。

部分农民只注重挣钱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乡镇硬件建设。有能力建设一些公共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所。

政府机关和文化部们要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九

全县农村居民用水比较困难,全县以村为单位,大量挖井取水,若还不能解决生活用水,以村为单位,就近运水送水,地区缺水调研报告。

象山干旱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县委县政府对旱情非常重视,措施得力,居民生活用水基本保障,人心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平稳。为解决爵溪产业用水之急,预备投资9200万方,展设12.5公里管道,从白墩水库引水管道正在紧张进行中,近期可应急供水。白墩水库集域面积41平方公里,水库增容建设完成后,年总产业供水量2400万方,总投资达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上张水库,总库容近万方,总投资2.8亿元。规划建设泗洲头水库,总库容4000万方,预计总投资7亿方。从白溪水库引水5万吨,已经宁波协调将着手建设。县里规划将水库和供水连万网络,优化配置水资源,进步供水保障率。

二、爵溪缺水状况及对产业影响

爵溪是象山城区的一个街道,是象山重要的产业基地,也是我省著名的针织品出口基地。总人口2.8-2.9万人,其中本地人口1.3万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左右。产业产值46.5亿元,财税收进达1.1亿元,调查报告《地区缺水调研报告》。

目前,街道内聚集了众多品牌针织企业,已形成印染、织造、绣花、成衣、加工贸易等为一体的针织服装产业链,是一个层次较高、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积聚能力强的纺织生产、出口基地。象山旱情对爵溪生产用水影响最大。爵溪日用水需4万吨,其中生活用水3000-5000吨左右,其余大部分为产业用水,其中漂染企业日需水2.5-3万吨。20大旱以前,象山县城丹城、爵溪管道已联网供水,日供水4万吨。目前,城区管网向爵溪日供水8000-10000吨,尽量保证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与部分产业对优质水需求,街道在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外,企业用水根据用水质量要求与用水量统筹安排。本地自备水源日供水可达5000吨。缺水由企业自行从溪坑、河道拉水,不足部分从外地运水,经改装的运水车辆100多辆,最高峰时企业日拉水2万吨。

企业针对用水不足己采取各种措施调整。该县最大的'产业用水户海达针织染整有限公司用水状况:

海达针织染整有限公司是一家漂洗、染色企业,是一家为爵溪300多家企业提供原料的上游企业,共有工人1000多人,固定资产总投资1.5亿,年交税2000万元。该企业也是爵溪耗水、耗电最大的企业,高峰日耗水近2万吨,用电装机达6000千瓦(全镇用电装机13万千瓦)。目前城区自来水天天向该企业提供优质水4000方,水价每方2.2元,其余用水由企业雇车拉水,现有拉水20车辆辆左右,天天拉水6000方左右,日增加本钱2-3万。

企业应对缺水新增了循环水利用装置,已在内部展设水循环利用管道,开始着手节水工艺改造,同时进口低耗水设备,新设备漂染1吨布耗水从原先的10方水下降到1.2方水,企业日用水总量也从2万吨下降到1万吨左右。企业在缺水、缺电下生产正常,产品供不应求,企业不断在更新设备,加强技术改造投进,上半年企业交税600万元。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十

发挥交通教育研究会功能推进交通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教育是基础和保障,交通职业教育既是交通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体系。一方面,交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智力的保障。大力发展交通职业教育,建立交通人力资源支持保障体系,为交通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持续提升交通从业队伍素质,是我省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交通事业的发展既为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也对交通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和大量的行业管理工作引发了对高素质交通从业人员的需求。落实人才强交战略,大力发展交通职业技术教育,建设交通行业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实施交通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交通行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创新培养方式,这已成为交通事业的发展的主导因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为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我们必须对交通职业教育予以更多的关心、更高的重视、更大的投入,持续提高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持续提高交通职业教育对交通事业的保障和支持能力。同时,针对我省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交通职业教育的需求、我省交通职业教育的现有规模和成果、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和前景等,我们要不断地探求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新的服务载体,加强对交通职业教育的研究、指导和服务。

一、我省交通职业教育的现状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交通部、省政府专门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发展职业教育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大环境、大气候。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省交通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据统计,到2005年底,我省交通系统共有各类学校24所。从主管部门来分析,厅管厅属学校有5所,市级交通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有13所,交通企业主办的有6所;从教育与培训来分类,全日制学校有15所,培训机构有9所;从地域分布来看,除舟山市以外,其他各市均有1所以上学校。24所学校占地面积达137.768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47.2万平方米,教职工总数2329人,在校生规模达3万余名。五年共输送全日制毕业生2.5万名,组织岗位培训30万人次。特别是厅管厅属4所院校办学规模、质量与效益都显著增长,在交通职业教育中始终发挥着骨干和引领的作用,为我省交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劳动力保障。4所院校占地面积达76.6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25.17万平方米;教职工总数达878人,其中专任教师533人;2005年共招收全日制学生5211名、成人教育招生2332名;2005年全日制教育毕业生2538名、成人教育毕业生845名;组织各类岗位培训达到16064人次。

我省交通职业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是宏观性的教育问题在交通教育上的反映,而有些是交通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体制、机制和结构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办学主体多样化,需要进一步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目前,交通系统职业学校,有交通主管部门创办、交通企业创办、民间社会办学以及校企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这种办学体制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参与性、竞争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但是也出现了有的学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的行为,如恶性竞争生源、不注重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混乱、就业欺诈等。

二是有的学校办学定位不明确,需要加强宏观的指导与资源整合。特别是有的市县交通学校,只注重生存,不注重发展,没有长远的办学方向和目标,对行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缺乏调查研究,办学的盲目性较大。

三是办学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健全教学评估与淘汰机制。有的学校专业设置不规范、课程设计不合理、教材不配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教学内容与方法也有待改进。

四是办学条件不一,教育经费总量不足。24所学校中纳入财政预算拨款的学校只有7所,而市县学校的主管部门拨款又非常少甚至没有拨款,由此导致部分学校很少有基建投入。教学环境差,校舍破烂、陈旧、狭小;教师收入低微,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十一

摘要:本次报告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安徽省太湖县特色水产品的养殖方式和加工情况,以及太湖县人文地理环境对水产业发展的影响,利用问卷法和资料法,充分了解太湖县水产品目前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切实际的反应广大农民心里的意愿,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并实现更有效的方案为实现水产业的现代化、市场化提出具体构想。

关键字:水产业、发展状况、应对策略。

又一个暑假来临了,我没有选择留在合肥打暑假工,而是回到家,在家找工作。找工作找了几天,都没找到,后来我大伯的一个朋友是开饭店的,需要人手,于是经大伯介绍,我就去了,大伯是做水产生意的,他经常给饭店送水产,久而久之,我对大伯的水产业起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想对水产产业做个调研。其实在我们村,不,应该是我们县都对水产业很重视,听大伯说,不知他一个,还有好多人都做水产生意。水产业是我村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宣传我村地理文化环境的重要品牌,我们这的山水生产水产。但是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我县水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同时也是水产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县以家庭渔场为载体,坚持突出螃蟹、黄鳝、鳖、各种鱼及优势产品的生产及加工。并形成养殖规模,全县养殖水面已达30.61万亩,其中,湖泊19.5亩。年全县49万亩水产养殖总面积中,实施生态健康养殖的面积达37万亩,比上年增加10多万亩。24.5万亩河蟹全面实施了生态健康养殖,发展网箱养殖黄鳝100亩,网箱600只14000平方米,共放种3.5万多斤,成为全县水产业新模式养殖的“领头雁”。普通养殖户养龙虾每天可达400多斤,获利近3万元。

二、我县水产业发展特点。

2、生态健康养殖倍受重视。面对入世后水产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准入

制的新形势,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应对挑战,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把发展无公害绿色水产品、走生态养殖之路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要求,强行推行。

3、水产产品销售火爆。

我县大大小小饭店酒楼都有特色水产,比如,美味的黄鳝,龙虾,鳖等等,这些已成为家乡人酒席上必不可少的几道菜,人们会根据主人家水产产品的`好坏来评价主人的热情度,饭后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议论起主人家的水产产品。水产产品不仅受大人们欢迎,更受小孩子们的喜爱。

4、水产品标准生产健康无害。

广大养殖户适应市场需求,突出质量效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试样新品质,采用天然饲料,种子都属于天然的。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

三、我县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从微观角度看:

常规鱼养殖品种不适应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鲫鱼、花百鲢养殖比重偏大,套养的小品种比例偏小,综合利用不太合理,流通销售不畅。河蟹养殖不适应消费。虽然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已深入人心,但不少养殖户仍坚持走高密度、小规格的路子,尽管产量上去了,但价格下去了,取得了高产量,但未能实现高效益,加之也未与六小品种混套相结合,结果效益不理想。投入不尊重科学。首先,“六小”品种等优质高效水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是饲料投入方面,面积大的无力投入,面积小的盲目投入,80年代的优势资源,90年代的结构模式,21世纪的品牌市场,少数养殖户的陈旧观念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导致有资源无产量,有产量无效益。营销理念上有偏差,常规鱼赚不到季节利润。而河蟹销售由于受上年春节前后上市越迟价格越高的直接影响,不少养殖户待价而沽,今年蟹市大有变化,春节前后上市越迟蟹价越低,效益自然是很不理想。服务不适应发展,基层水产网络建设丞待加强。

2、从宏观角度看:

染造成死鱼、死鳖、死蟹等等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水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东荡、西湖地区发展不平衡性较大,影响整体水平提高等等。

四、几点建议

1、继续调整水产养殖结构,重点发展无公害优质水产品。

(2)发展特色品种。地方特色小品种野生天养,口味鲜美,是地地道道的无公害优质水产品。要调大规模,在扩大繁育和扩大混养面积上求突破。

(3)要大力引进新品种。要真正做到引进开发一个新品种,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

2、普遍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不断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1)营造生态健康养殖环境。全面使用光合细菌、种植水草、投喂鲜活的动物饲料,推行轮养轮休,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2)要研究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积极推广水产生态防病、水产饵料生态循环利用、水体生态调节等技术,尽快摸索出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逐步实现水产品标准化生产。

(3)要培植生态健康养殖典型。应注重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以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3、加快推进水产产业化经营,着力提高集约化程度。目前水产品加工开始起步,但层次较低。要推进产业化经营应抓好二个方面:

(1)应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它在技术、信息、资金、服务养殖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不断扩大经纪人队伍。养殖户应做到既会产、又会销。各地应该制定落实扶持政策,帮助经纪人提高装备水平,不断增强拓展市场的能力。广大养殖户应实行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亩产养殖效益。

4、大力实施三项工程,进一步提高水产业的科技含量。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要以推进品种、技术和知识更新二项工程做起,不断提高科技对渔业的贡献份额。

(1)加快品种更新。一方面,应搞好本地品种提纯复壮;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新品种,充分发挥品种优良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

(2)加快技术更新。有关部门应投入足够的精力,帮助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

以上是本人对太湖县水产业发展的一些调查及建议,我相信,如果采取这些措施的话,广大养殖户及水产加工企业定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有关部门会更好地为水产事业服务,从而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水产事业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黄杰,鲍辉.生态渔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科技资讯,,30:234

[2]黄涛,陈宏贞.关于休闲渔业的发展与探讨.科技资讯,2008,29:210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十二

党建带团建是新时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我地区各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党建带团建,加强和改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体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是摆在各级共青团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全面掌握我地区党建带团建现状,了解各级团组织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找准问题症结,寻求解决对策,9月15日-9月20日,我们组成2个调研组,分别深入3个县市的乡镇(村)、街道(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基层团组织,对党建带团建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范围涉及到***市、***县、***县3个县市的6个乡镇、6个街道(社区)、12个行政村、14所学校、3个企业、3个行政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团组织。接受调研对象444人,其中男性163人,占总数的36.7,女性281人,占总数63.3;基层团干部98人,占总数的22.1,团员256人,占总数的57.6,其他人员90人,占总数的20.3;28岁以下218人,占总数的49,28岁以上226人,占总数的51;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90人,占总数的20.2,大专以下学历354人,占总数的79.8。共发放调查问卷444份,回收问卷415份,其中有效问卷414份。共召开团干部、青年座谈会20场次。

二、党建带团建现状

近年来,我地区各级党团组织积极探索党建带团建的路子,不断改善和加强了党对共青团的领导,逐步形成了“以党建带团建,抓团建促党建,党团共建”的格局,有利地推动了全地区共青团的全面发展。

(一)党建带团建取得的成绩

1、坚持制度推动,切实把团建纳入党建的总体规划。一方面各级团组织主动切入,争取领导,制定相应制度,硬化政策。另一方面各级团组织在用活用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出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并制定了相应地措施,优化了团的环境。

一是定期研究共青团制度。我地区各级党委层层建立了党团共建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规定每半年听取一次团的汇报,并确定一名党委领导分管团的,一名政府领导联系团的。

二是团干部协管制度。基层党组织在任免、调动同级团组织负责人时,严格履行干部协管程序,主动征求上级团组织意见,待征得上级团组织同意后,再由同级党组织按干部管理权限决定任免。

三是推优上岗制度。大批青年人才、青年干部通过团组织的推荐,进入了重要岗位。在县市团委班子中,团委书记直接调任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占团委书记转岗总数的50。与此同时,一大批能力强、政绩突出的乡镇团委书记纷纷提拔到乡镇党政领导岗位上。

四是团员推优入党制度。要求28岁以下的团员青年入党,必须经过团组织的推荐。**街道团工委为了给党组织输送优秀人才,还制定了《推荐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的意见》,自团组织成立以来共向党组织推优17名,发展9名。

五是团的组织建设制度。要求建有党组织、团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位,党组织负有建立团组织的责任;未建立党组织,但具备建团条件的,其上级党团组织负有建立团的组织的责任。

六是检查与考评制度。各级党组织把团建纳入党组织“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要求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检查。

七是经费保障制度。各级党组织积极为团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各县市把县级团委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把解决好县市区团委的办公条件和用车问题作为一件实事来抓。机关、学校、乡镇团组织的经费都在行政事业费中列支。各级团的专项活动都给予必要拨款。

2、坚持党建带动,整体推动党建带团建。加强基层“党建带团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在党建带团建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坚持做到了“六带”:

一是带班子。各级党组织把团的班子建设作为团建“龙头工程”纳入基层组织配套建设之中。一是抓选拔。县市团委书记、副书记,乡镇、街道团委书记严格按照必须是年龄在28周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青年干部的要求进行配备。目前,全地区各级团干部配备率达到100;在村团支部书记的配备上,推行“三位一体”配备模式,坚持“两轻、三高、两强”标准,村团支部书记“三位一体”配备率达到76。二是抓培训。各级党组织把团干部的培养教育纳入党的后备干部培养教育之列,利用各级党团校等阵地,加强培训教育,还采取上派、下派、外派学习等方式,提高团干部的实际能力。三是抓管理。党组织都与同级团干部签订责任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团干部德、能、勤、绩的依据,并与他们的奖惩和使用挂钩。

二是带队伍。全地区各级党组织积极指导共青团健全和完善各项制

度,搞好团员发展,管好队伍。通过党员起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团员青年。重视推优入党,28岁以下青年入党必须严格履行推优程序。目前,我地区各级党组织制定的党员发展规划,都有推优内容,从源头上堵住了推优中先发展后补荐的漏洞。

三是带思想。各级党组织大力加强对团组织思想政治的领导,确保团组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各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学校党组织,注重面对面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充分利用党、团校等思想教育阵地,广泛开展了青少年读书计划、理论培训、团干部上党课、参加座谈会和报告会、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等活动。

四是带。各组织制定的《党建带团建目标责任书》在团干部配备、使用管理、阵地建设、经费筹措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做到了统一部署,同时安排,及时调整,经常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在检查考核上,规定党建考核中,基层团建不合格的,其所在单位党组织不能评优,党组织负责人不能评先,做到了同检查、同考核。

五是带致富。各级党组织把“农村青年科技致富行动”纳入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农村青年人才在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使广大农村团员青年成为致富路上的排头兵。一年来,全地区共培训农村青年5万余名。***市***村团支部依靠辖区有企业的优势,积极争取科麦食品公司支持,推荐安置了60多名团员青年就业,平均每月工资在800元以上。同时积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做文章,通过与**团联系,安排了50名青年进行本地转移,人均增收5000元。***市**路街道办事处团委积极为辖区内青年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政策、技术等多方面服务,仅今年就培训失业待业青年700余人,安置就业人员600余人。

六是带阵地。各级党组织采取党团共建、联建的形式,不断提高各级团的阵地建有率和利用率。目前,90以上的村团支部建有“青年之家”、“团员活动室”;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团的活动阵地和青工培训场所。

3、坚持党团联动,使党建带团建真正落实到基层。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传统的团组织设置、方式、运行机制等都带来很大冲击。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应对这种变化,我地区各级党团组织联动,实行党团共建。

一是继续坚持以农村党建带团建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今年年初,各级团组织根据地区团委制定划分各类团支部(一、二、三类团支部)的标准,对团组织集中进行治理、整顿。各县市都提出了党团组织同时开展“三级联创”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党团共建的总体思路,建立了我地区党团共建的总体框架,为基层团组织开展党团共建提供了指导和依据。目前全地区“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中,国家级、自治级、地区级分别达到2个、个、个。

二是着力巩固学校党建带团建,强化学校团组织阵地。学校是团员青年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团组织相对健全、活跃的部分。近几年来,全地区70以上的学校团委已经成为或正在争创自治区、地区级“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团组织以培养、教育青年成长成才为重点,着力于青年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大力开展特色活动,不断拓展活动阵地。地区实验中学党委积极创新“党团联系制”,要求每位校党委委员联系一个年级团总支,每名党员联系一个班级团支部的方式,将思想、教育、教学等方面作为联系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党团“你带我促”的良好互动局面,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是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带团建,努力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机制。今年,我地区对非公有制企业团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的领导。二是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和调整团组织,目前建立了***地区***校、**县**就业基地、***工业园区等非公经济团组织。三是普遍开展了青工技能比武、企业管理培训班及岗位大练兵活动,积极发挥团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极大的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二)党建带团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党建带团建现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党建带团建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共青团这支后备军,团的建设和发展也同样需要党建的带动。党建带团建机制既是加强党对共青团领导的具体方式,也是推进团的基层建设的有效措施和根本途径,还是推动共青团适应新形势、创造新业绩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我地区部分县市、单位未能进一步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缺乏将党建带团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基层团建真正纳入党建的总体格局和系统运作之中的意识,仅仅将党建带团建停留在一般口号上,或只限于基层组织建设上,或只抓一阵子,使党建带团建流于形式。同时导致许多基层团干部受传统的团活动方式模式的影响,在开展团的过程中仅仅满足于能把团员青年发动起来,组织开展一些适应团员特点的说说唱唱、蹦蹦跳跳的活动,而没有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积极引导团员青年投身到火热的经济建设之中,不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围绕党政中心,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组织和凝聚团员青年”的作用。在调研中认为共青团在服务青年,满足青年需求方面,带领青年服务社会作用发挥情况是:认为作用很好的占43.3;作用一般的占46.4;没有作用的占4.4;不知道的占5.8.

2、团员青年的思想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经过自上而下开展的保持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目前我地区各族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价值观念有了较大提高,但团员意识的形成仍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一部分团员在选择和加入组织和团体时的思想动机更加注重实惠,更加注重加入组织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存在着加入团组织“琐事回回要,好事轮不到”的思想。一是不少青年缺乏对团组织的追求,缺乏政治荣誉感,不能积极主动向团组织靠拢,入团积极性不高。鄯善县辟展乡20上半年发展新团员153名,绝大多数集中在学校,农村青年发展团员人数偏少,个别村团青比例不到10。接受调查人员认为共青团组织在广大青年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情况是:很有吸引力的占31.5;可以的占40.4;一般的占22.8;不怎么样的占5.2。二是团的各级组织缺少加强开展适应新环境、新形势需要的思想教育,导致现有的广大团员思想境界也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部分团员青年对参加团的活动积极性不高。鄯善县连木沁镇巴扎村有81名团员,其中包括15名外出务工的团员,每次团的活动参加人数不到40人。社区团的活动更难组织开展,接受调研的社区团干部反映,组织团员学习时,团干部需挨家挨户的动员青年团员参加。某社区共有35名团员,每次参加活动的不到10人。三是部分团员无视自己的团员身份,学习地发生变化时,不积极主动接转团员组织关系。乡镇、社区、村等团组织均不同程度的反映,每年返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很少有人主动找团组织转接组织关系。

3、党组织对团组织的重视程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共青团重视不够,没有把基层团建放上应有位置,研究不够,指导不力。忽视了党与共青团的密切联系,只是把共青团当作普通的社会团体看,觉得讲党的建设时加上团的建设的内容可有可无,可轻可重,从而使党建带团建可有可无。有些单位和部门由于团组织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且人才效益周期长,出现了“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不能认识到新形势下团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团关系只能亲密不能疏远的重要现实意义,对团缺乏必要的重视,制约了共青团作用的有效发挥。从调查问卷中反映,接受调查人员认为所在单位党政领导对团的比较重视的人数为125人,占总数的33;一般重视的为244人,占总数的64.4;无暇顾及的为10人,占总数的2.6。

党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还主要体现在:一是团的活动经费不足,开展困难。调研中普遍反映,团支部每年的活动经费只有几百元,某村团支部甚至靠团员自发捐助来筹集活动经费,经费不足导致团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团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强。经费不足也导致了青年活动阵地建设不到位,配套设施不齐全。个别村级团支部甚至没有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材。村级组织基本设有图书馆,但是图书老化,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匮乏。接受调查人员对所在团支部共青团的活动阵地建设情况的评价是:有阵地且相应设施配备齐全的占39.7;有阵地但设施配备不齐全的占51.2;无活动阵地的占9.1.二是团干部年龄偏大,兼职多,共青团按时有序开展的难度不断增大。接受调研的基层团组织的团委书记、团支书年龄大部分超过28岁,并且都是一人兼两职或多职,多者兼职达到五个职位。行政村的团支部书记多数兼任出纳、民兵连长、电教员等,学校团委书记全部为任课教师,有的还担任其他行政职务,中常常顾此失彼。这样就使共青团的由“主业”变成了“副业”,居于次要地位,一年中团干部从事团的时间只有30-35左右。三是团干部政治经济待遇难以落实。基层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各级基层团干部应享受的政治、经济待遇基本上是因人而异,因单位而异,直接影响团的,导致团干部参与团的积极性不高。接受调查人员认为所在团组织团干部政治经济待遇落实情况是很好的占28.3,一般的占47.4,基本落实的占15.3,没落实的占0.9。

四、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的措施和建议

党建带团建,是党、团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把党建带团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针对我地区党建带团建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

(一)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党建带团建的自觉性

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当前实际,加深对党建带团建重大意义的理解和认识,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深化党建带团建,使基层团的建设随着基层党建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要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全面提高各级团干部和广大团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团组织的社会职能和团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和服务广大青年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广大团员的思想、行动进一步凝聚到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大力加强基层团的组织建设,扩大共青团覆盖面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在农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广泛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县市、乡镇党委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加强乡镇团委建设,带动农村团支部建设。要重视从优秀青年党团员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团干部,选配一批带头致富能力强和带领青年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团支部书记,使更多的优秀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发挥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中的带头作用。

2、建立完善街道、社区党建带团建的新格局。在城区街道,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城市基层党建,紧紧围绕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目标,建立完善街道、社区党建带团建的新格局,以创建青年文明社区为载体,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区青少年机制。要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努力形成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辖区内有关单位团组织广泛参与,具有开放性、协作性、充满活力的街道社区团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教育青年的作用。要配齐配强专职团干部,充分发挥街道团(工)委在社区团的中的主导作用。

3、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力度。在非公有制企业,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采取单位建团、社区建团或联合建团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建团力度,提高团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已经建立党组织并具备建团条件的,党组织要尽快指导帮助建立团组织;没有建立党组织但具备了建团条件的,所在地区党组织要指导团组织建起来,为下一步在这些企业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三)加快建立党建带团建责任机制步伐

基层党组织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团的,为团组织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健全三项制度,使党建带团建走上机制化轨道。

1、基层党建带团建领导责任制度。在开展党建带团建中,各级党委书记要担任党建带团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书记在中重点做好三项:一是要加强对团的领导,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坚持党建团建一起抓;二是经常督查党建带团建的情况,肯定成绩,检查不足,提出要求;三是抓指导,重点在党建和团建的结合点上求深化、找突破。

2、基层党建带团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度。要推行党建带团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形成目标共订、内容衔接、机制配套、相互促进的基层党建带团建目标管理机制。要做到:一是职责明确。明确党团组织在党建带团建中的职责。二是指标量化。对完成党委中心、团员发展、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推荐人才和团保障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三是内容衔接。将党内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团内的推荐优秀青年人才作党的发展对象衔接起来等等。四是共同考核。对党建带团建实行双轨考核,保证基层党建带团建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3、党建带团建督促检查制度。县市委组织部要将党建带团建的主要内容列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考核,每年会同团县市委对乡镇党建带团建各项进行督查、考核,在督查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同时要求各级党组织定期对基层党建带团建进行督查,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在督查中及时发现和基层先进经验,加以推广宣传,不断提高水平。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十三

近年来,多伦县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着力打造地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基本形成了“肉、乳、菜、薯、林”五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一、奶牛养殖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 品种结构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伦县的奶牛群结构主要由澳大利亚引入的荷斯坦奶牛构成,由于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高、饲料报酬高、生长发育快等特点得到了养殖者的青睐。

(二) 牛群结构

要使奶牛生产持之以恒发展,必须建立合理的牛群结构,保留年龄合适的奶牛并且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牛。一般来说,适繁母牛比例要占到90%。对于奶牛场而言,为了降低成本,牛群组成结构在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的情况下,可以不养或少养公牛。

(三)饲养方式

成年母牛按其不同生理状态划分为五个阶段,不同阶段母牛生理特性差异大,因此必须实行阶段饲养。奶牛全混合日粮是根据不同奶牛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和目的,按营养调控技术和多种饲料搭配原则而设计出的奶牛全价日粮配方。按此配方把每天饲喂奶牛的各种饲料用特制的饲料搅拌车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供奶牛采食。这种混合日粮可保证奶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饲料都是营养均衡的。饲料投喂精确度可提高5%―10%。小牛是奶牛场的后备力量,如果饲养不良,会使小牛存活率降低;生长发育不良,长成后繁殖受胎困难,生产性能低下,从而影响牧场的经济效益。

二、多伦县奶牛产业优势

目前我县奶牛业发展虽然遇到一定困难,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然存在较多优势。一是地理位置优势,多伦县地处北纬41°左右,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奶牛养殖,是世界公认的奶牛最佳养殖带(北纬41°- 46°);二是品牌优势,多伦县处于锡林郭草原,是伊利集团的奶业基地,生产的牛奶具有绿色品牌效应;三是资源优势,随着多伦县生态状况的逐步好转,林草植被盖度逐年增加,农民种草面积也不断扩大,饲草充足,为奶牛养殖提供了大量的饲草贮备;四是品种优势,多伦县大部分劣质奶牛都已被农民淘汰,目前绝大部分都是品种较好,产奶量较高的优质奶牛,乳业基础仍很牢固,同时,超大公司良种奶牛繁育也为多伦县奶牛提质提供了重要渠道;五是农民有积极性,奶农们对乳业前景抱有希望,大部分养牛户尤其是多伦县南部的养牛户不愿舍弃多年经营的奶牛养殖业,建设标准化牧场(小区)的积极性很高。

三、养殖效益情况

根据调查,截至2013年,多伦县存栏黑白花奶牛万头,其中:生产奶牛1万头、育成牛万头、犊牛万头。奶牛养殖户2414户,其中:规模化养殖场2处,奶牛专业合作社9个,养殖重点村15个。运营奶站11 处,日收鲜奶50吨左右,主要销往伊利、蒙牛公司,鲜奶收购价格元/公斤。

其中奶牛养殖收益包括牛奶收入、犊牛收入和牛粪收入,奶牛养殖成本包括饲草料费(见表)、兽医、兽药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燃料费、水电费、人工费、工具费和设施维修费等,其中奶牛的摊销未作计算。

按照产奶高峰期120天,平均精饲料、青干草以及青贮的价格分别为元/公斤、元/公斤、元/公斤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养殖成本12019元,收入24140元,则一头奶牛从生产到销售可获利润为9121―10121元。

四、奶牛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多伦县的奶牛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但要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资金缺乏,奶牛引进较慢,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滞后。

(二)奶牛质量普遍偏低,加之饲草料价格涨幅较大,饲养成本较高,特别是全舍饲的养殖小区,奶牛养殖效益较低。

(三)牧场建设需要资金量较大,多数投资业主需要贷款扶持,由于奶牛陈贷较多,金融部门对奶牛养殖业发展信心不足,扶持力度不大。

五、促进多伦县奶牛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奶牛业的补贴

进一步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和小区建设扶持力度,促使其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对养殖场购置的先进养殖设备和生鲜乳检测设备给予补贴,以提高生鲜乳质量;推动第三方检测,维护养殖户的权益。

(二)加大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

通过长期现场技术指导、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全面提升多伦县奶牛养殖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积极推广实用高效技术,建立奶牛系谱档案,加大dhi(奶牛性能测试)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tmr奶牛全混日粮饲喂系统等,进而实现多伦县奶牛养殖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建设优质粗饲料基地

在多伦县非基本农田地区,建立与奶牛产业相配套的优质粗饲料生产供应体系,生产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等优质粗饲料,使多伦县奶牛养殖在饲料营养均衡上提高一个新的台阶。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十四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充分利用饲草种植面积广、特别是旱作农业缓解饲草压力的有利条件,把养牛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科学喂养技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共发展养殖示范户900户,养牛5头以上的30户,占养牛总户数的3%;存栏2500头。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

(二)龙头企业取得一定发展。长期以来,全乡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前桃村回乡创业能人靳浩林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发展养殖产业的历史机遇,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2009年4月投产运营,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1亩,总体建成饲养存栏肉牛100头,年育肥出栏肉牛300头的肉牛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暖棚式牛舍5栋850平方米,青贮窖1个960立方米,饲料专用棚1座140平方米,现存栏肉牛120头,采取调供优良基础母牛与育肥出栏相结合的方式,已出售肉牛470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三)小区养殖模式取得突破。养殖小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主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09年建成车李村养殖小区1座,计划2011年建成杨岔村养殖小区。养殖小区的建成,既有效解决了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畜舍面积小的问题,又有利于饲养户互相借鉴饲养方式、方便防疫灭病、利于进入市场,对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四)肉牛品种不断优化。先后引进优良基础母牛300多头,加强了基础母牛群建设,目前优良基础母牛存栏占肉牛存栏的26%。建成了黄牛冻配改良点1个,引进南德温、西门达尔、皮尔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冻精,开展了肉牛冻配改良,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45%,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五)科技养殖成效显著。为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步伐,近年来在县畜牧部门大力指导下,开展了快速育肥、品种改良、暖棚养殖、秸秆综合利用、肉牛冻配等与养牛有关新技术的推广,科学养殖迈出了新步伐。尤其是在饲草利用方面,2009年进一步加大了玉米秸秆青贮推广力度,延伸玉米产业链条,建成魏岔、苗堡玉米秸秆青贮示范点,玉米秸秆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六)肉牛生产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加大了动物疫病防控力度,疫病发生风险系数逐步降低,肉牛生产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新建灵芝乡兽医站,配备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1名,村级防疫员19名,加强了防疫队伍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高,商品意识不强。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落后养殖习惯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形成的“养牛为耕田”的传统观念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商品意识和科技意识不强,致使养牛生产虽然年年有发展,但难以有所突破和跨越,经济效益不够明显。

(二)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综合效益不明显。由于农户商品意识不强,养牛普遍是以传统的耕牛饲养为主的分散养殖,饲养管理方式粗放,人畜混居,畜禽混养,存在生长速度慢、育肥周期长、肉用性能较低、进入市场渠道狭窄等问题,养牛综合效益不高。

(三)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养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具有较强的内联农户、外联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带动肉牛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形成。仅有的几户龙头企业才刚刚起步,辐射带动作用还未凸显,对农户养殖业的带动力、支撑力还比较弱,产业链条短且关联度低,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密切,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滞后,加工、营销环节薄弱,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四)增收幅度不大,资金扶持不力,发展后劲不足。养牛产业投资大,周期长,短期效益低。养一头牛从配种到出生、出栏需要2-3 年时间,投资4000多元,可实现收入5500元,纯收入1500多元,不计人工成本,年利润率为,养得少、养不好就没有效益,而养得多、养得好却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农户由于投资能力有限,发展养牛受到一定制约,龙头企业由于融资困难,难以扩大养殖规模。

(五)饲草资源利用率低下。草畜脱节和发展不平衡,饲草资源不足,饲草资源未能充分合理利用。多年来大力推广的秸秆青贮加工利用技术受群众饲养条件和饲养规模的限制,在零散饲养户中难以普及应用,多数养殖户仍以农作物秸秆、杂草为主要饲料。同时大面积的荒山荒坡没有得到科学地开发利用。这些共同构成饲草资源利用低下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养牛产业的发展壮大。

(六)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不到位。一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困难较多。二是畜牧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三是经费报酬没有保障。乡畜牧兽医站没有工作经费,办公服务条件极差,村级防疫员报酬较低,仅由省财政下拨,人均年报酬不足500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对策与建议

加快牛产业发展步伐,把牛产业发展作为灵芝发展农村经济的区域主导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缩小南北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途径。为此建议:

(一)强化产业意识,促进观念转变。充分认识牛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牛产业作为灵芝继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产业意识,认真研究解决牛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把农民的自主权和政府的主导权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政府行政推动力度,加快肉牛产业开发建设步伐。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牛产业发展上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农本型向商品效益型转变,把养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来抓;由小规模经营向大群体、适度规模的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转变,通过扶持大户、建立示范村、养殖小区等方式,培植和壮大养殖基地,带动千家万户养殖业的大发展,实现量的扩张;由传统粗放的自然饲养向科学饲养管理转变,全面推广品种改良、饲草加工利用、饲养管理等精细养牛技术,使养殖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同时要改善饲养环境,结合当前全县生态能源项目的实施,建设一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暖棚圈舍,在暖棚圈舍建设上有新突破,逐步实现“良种、良法、良舍、良料、良医”五配套。

(二)强化饲草意识,开发饲草资源。一是扩大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面积,为秸秆青贮工作打好基础,解决饲草不足的问题。二是积极引导农户适时收割玉米秸秆,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三是加大退耕还草和农闲田地及三荒地种草力度,大力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良饲草,增加饲草饲料总量,为推动肉牛产业发展提供饲草保障。

(三)强化服务意识,建设保障体系。畜牧技术推广服务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量大面广,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当前应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乡站基础建设,解决乡站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改善乡站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必须把疫病综合防治作为保障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抓好防疫体系建设,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控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坚决控制动物疫情发生,保障肉牛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乡站防疫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乡站技术人员,解决乡站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乡站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村级防疫队伍建设,解决村级防疫员报酬待遇过低的问题,调动村级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十五

党建带团建是新时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我地区各项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体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是摆在各级共青团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全面掌握我地区党建带团建工作现状,了解各级团组织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找准问题症结,寻求解决对策,9月15日-9月20日,我们组成2个调研组,分别深入3个县市的乡镇(村)、街道(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基层团组织,对党建带团建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范围涉及到***市、***县、***县3个县市的6个乡镇、6个街道(社区)、12个行政村、14所学校、3个企业、3个行政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团组织。接受调研对象444人,其中男性163人,占总数的36.7,女性281人,占总数63.3;基层团干部98人,占总数的22.1,团员256人,占总数的57.6,其他人员90人,占总数的20.3;28岁以下218人,占总数的49,28岁以上226人,占总数的51;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90人,占总数的20.2,大专以下学历354人,占总数的79.8。共发放调查问卷444份,回收问卷415份,其中有效问卷414份。共召开团干部、青年座谈会20场次。

二、党建带团建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地区各级党团组织积极探索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路子,不断改善和加强了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逐步形成了“以党建带团建,抓团建促党建,党团共建”的工作格局,有利地推动了全地区共青团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党建带团建工作取得的成绩

1、坚持制度推动,切实把团建纳入党建的总体规划。一方面各级团组织主动切入,争取领导,制定相应制度,硬化工作政策。另一方面各级团组织在用活用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出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并制定了相应地工作措施,优化了团的工作环境。

一是定期研究共青团工作制度。我地区各级党委层层建立了党团共建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规定每半年听取一次团的工作汇报,并确定一名党委领导分管团的工作,一名政府领导联系团的工作。

二是团干部协管制度。基层党组织在任免、调动同级团组织负责人时,严格履行干部协管程序,主动征求上级团组织意见,待征得上级团组织同意后,再由同级党组织按干部管理权限决定任免。

三是推优上岗制度。大批青年人才、青年干部通过团组织的推荐,进入了重要岗位。在县市团委班子中,团委书记直接调任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占团委书记转岗总数的50。与此同时,一大批能力强、政绩突出的乡镇团委书记纷纷提拔到乡镇党政领导岗位上。

四是团员推优入党制度。要求28岁以下的团员青年入党,必须经过团组织的推荐。**街道团工委为了给党组织输送优秀人才,还制定了《推荐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的'工作意见》,自团组织成立以来共向党组织推优17名,发展9名。

五是团的组织建设制度。要求建有党组织、团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位,党组织负有建立团组织的责任;未建立党组织,但具备建团条件的,其上级党团组织负有建立团的组织的责任。

六是检查与考评制度。各级党组织把团建工作纳入党组织“创先争优”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检查。

七是经费保障制度。各级党组织积极为团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各县市把县级团委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把解决好县市区团委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用车问题作为一件实事来抓。机关、学校、乡镇团组织的工作经费都在行政事业费中列支。各级团的专项活动都给予必要拨款。

2、坚持党建带动,整体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加强基层“党建带团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在党建带团建工作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坚持做到了“六带”:

一是带班子。各级党组织把团的班子建设作为团建“龙头工程”纳入基层组织配套建设之中。一是抓选拔。县市团委书记、副书记,乡镇、街道团委书记严格按照必须是年龄在28周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青年干部的要求进行配备。目前,全地区各级团干部配备率达到100;在村团支部书记的配备上,推行“三位一体”配备模式,坚持“两轻、三高、两强”标准,村团支部书记“三位一体”配备率达到76。二是抓培训。各级党组织把团干部的培养教育纳入党的后备干部培养教育之列,利用各级党团校等阵地,加强培训教育,还采取上派、下派、外派学习等方式,提高团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抓管理。党组织都与同级团干部签订工作责任状,将工作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团干部德、能、勤、绩的依据,并与他们的奖惩和使用挂钩。

二是带队伍。全地区各级党组织积极指导共青团健全和完善各项制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十六

从**年3月,我县奶牛饲料的平均价格从元左右/斤持续上涨,并上升到元元/斤,涨幅高达42%,造成养牛业的饲养成本大幅度提高;作为养牛业一项主要经济来源的牛奶销售收入,几年来牛奶的价格一直维持在元元/斤这一区间,与饲料价格上涨的趋势不成正比。而经过测算,只有当牛奶价格高于饲料价格元/斤以上时,养牛户通过销售牛奶获得销售收入,再减去饲料、雇工费、水电费、兽药、消毒费和贷款利息等费用支出,才能够在保本的基础上实现利润,就是说元的牛奶和饲料的差价是奶牛养殖的保本价格。因此,**年3月份以来饲料和牛奶的市场价格变化,直接造成养牛业的大面积亏损。

二、奶牛销售价格下滑

饲料价格的持续走高的市场形势,使养牛业陷入了困境,由此产生的负作用使奶牛的价格大幅度下滑:优质成年奶牛的价格从高峰期(**年)的每头万元到2万元,下降到目前的**元到1万元,差价达1万元左右;小母牛犊的价格从高峰期的每头**-**元,下降到目前的500元左右;淘汰奶牛的价格从高峰期的每头3500元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500元左右。目前已经出现了牛犊待卖但无人问津的现象。由此造成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2、**年以前,养牛户通过销售牛奶获得销售收入,已经基本可以与各项支出和相关费用相抵,部分自有资金比例高、养殖经验丰富的养牛户在这一环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利润。并且,养牛户流动资金充足,配方科学、质量良好、投量合理的饲料喂养,使得奶牛的产奶量多、奶质好,并且产犊率高。由于牛犊数量充裕,养牛户在保留一定数量牛犊继续喂养、扩大养殖规模以外,可以对剩余的牛犊进行销售,每头**-**元的销售收入也是实现利润的根本保障。同时,一部分年龄大、产奶低的淘汰奶牛也可以较高的价格进行变现。因此奶头养殖业的行情曾经是_一片大好_。但是**年3月以来,饲料价格的居高不下,已经让养牛户入不敷出,而由此带动的牛犊和淘汰牛价格滑坡的负面市场效应,更让奶牛养殖业的经营雪上加霜,微薄的销售收入解决不了养牛户资金紧张的根本问题。

三、流动资金短缺,经营出现恶性循环

由于上述原因,部分养牛户在销售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流动资金短缺,但仍必须投入资金,进行必要的饲料投量,因此只能四处借钱举债来养活奶牛。但由于短期内资金支出大于收入的现象难以改变,其流动资金日益减少,只能缩减资金投入,靠减少饲料的投入量或降低饲料的营养含量进行维持,而这又势必造成奶牛体质的下降、产奶量的降低,所以牛奶和牛犊销售收入的减少的结果又在所难免,奶牛业的生产和经营出现了恶性的循环。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养牛户已经私自变卖、转让奶牛来养活其它的奶牛,这种_以牛养牛_的现象,将给信用社的信贷资产造成直接的风险。

四、奶牛选购价格过高、奶牛质量参差不齐

**年奶牛和牛奶市场待续升温,在政府的大力号召下,大量农户选择从事奶牛养殖。同时,过热的市场造成了奶牛的价格膨胀,**年7-12月份,成年奶牛的市场价格高达2万多元。由于部分农户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和必要的养殖经验,在其从事养殖的起步阶段,就出现了只重数量、不顾价格、不重质量的现象,盲目地购进大量的奶牛。据统计:**年下半年,xxx镇农户以2万元左右的高价,新增存栏奶牛**余头,人为地造成养殖成本过高。而且由于部分养牛户缺乏必要的选牛经验,部分奶牛品种不纯、体质差、产奶量低,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是奶牛。在饲养过程中,部分养牛户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养牛方法,病牛和死牛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奶牛市场刚刚趋于平稳的**年初,其经营就已经出现了亏损,使信用社的贷款过早地出现了不良。勉强维持经营的养牛户也由于较高养殖成本和质量较差的奶牛等因素,在日常同样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目前的经营也已经陷入了困境,无法正常归还信用社的贷款。

五、养牛户经营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

东棘镇的大部分养牛户搞专业养殖,放弃了农业种植,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因此经营一旦出现亏损,在无法获得信用社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就无法正常经营,这也是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客观原因之一。

六、信用环境污染,信用观念有待加强

由于养牛业的大面积亏损,以及xxx信用社**年全年基本停止发放养牛贷款的现实,部分养牛户失去了继续经营的信心,对还贷和结息有抵触情绪。一些养牛户持攀比、观望态度,以至一些原本信用意识良好的养殖户也不能主动归还信用社的贷款,加大了信用社信贷人员的工作量,致使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出现了_前清后增_。**年以来,xxx镇作为xx市_信用工程_的试点,初步建立的信用环境受到污染,广大农户初步形成的信用意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七、信用社的贷款管理工作脱节

由于xxx信用社的贷款笔数多、xxx镇的地域较为分散、养牛户主动还贷的比例偏低、信用社信贷人员少、贷款管理力度不强等方面的原因,信用社的贷后检查工作跟不上,对到期贷款的催收工作不到位,使信用社的信贷工作只停留在对新增不良贷款的被动清收上,信贷管理工作严重脱节。这也是信用社不良贷款_前清后增_的主要原因之一。

八、县政府承诺的小额贷款贴息款没有及时到位

**年政府为了鼓励和推广奶牛畜牧养殖,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对农户**年至**年的小额畜牧养殖贷款进行贴息,并做出了承诺。目前市政府承诺的贴息款已经到位,及时发放到农民的手中,但县政府应该拔付的贴息款150余万元未能按时兑现。由于xxx镇的贴息对象主要是养牛户,因此贴息款的拖欠,对养牛户的还息还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养牛户对归还贷款本息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

针对xxx信用社不良贷款大幅攀升、养牛业贷款集中出现不良的不利局面,县联社已经对xxx信用社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县联社和信用社有关人员正积极采取措施,夜以继日地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尽力扼制新增不良贷款的出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