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教育学论文选题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论文(模板10篇)

最新教育学论文选题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论文(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3 13:24:03
最新教育学论文选题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3 13:24:03     小编:紫衣梦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学论文选题篇一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监护人以家庭为单位,对子女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性格品质、价值观念、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积累了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

1. 家庭教育的价值与重要性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家庭中,孩子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接受到情感上的关怀和支持。家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社交能力、责任感和自信心等品质。家庭教育还能够传承家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所积累和借鉴。因此,家庭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不可忽视。

2. 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应该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其次,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等方式来提升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后,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模范和榜样,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学校教育是孩子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来源,而家庭教育则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质和价值观念的关键。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家长要加强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孩子的需求和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活动和支持。

4. 家庭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在家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我发现,语言沟通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良好的语言沟通可以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孩子的需求。此外,我也在实践中发现,父母的情绪和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应该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家庭教育的持续学习与改进

家庭教育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我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反思,不断寻找和尝试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我也会关注家庭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最重要的是,我会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和对话,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让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和有效。

结语: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家庭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孩子的品质和价值观念,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与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不断实践与反思,并持续学习和改进。有了科学、有效、温暖的家庭教育,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有价值的人。

教育学论文选题篇二

为了满足市场竞争环境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转型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职业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此在论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职业教育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角色定位以及发展现状,提出了“确立职业教育的新型战略发展地位、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转型专业、建立任务型的多元化职业教育考核评价制度”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转型改革策略。

职业教育学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新技术型人才的重大使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策略的重要前提准备[1]。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均取决于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2]。传统典型的职业教育包括家传世学、学徒制、师徒授业,其模式课程千篇一律,且不利于技术交流与普及,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甚至成为阻碍人力资本综合素质提高的桎梏[3]。为了满足市场竞争环境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转型改革势在必行。针对传统职业教育形式在当今市场竞争环境下存在的不足,回顾和反思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转型改革的方向与策略,这对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改革开放30年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生产型、服务型、管理型等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纵观这一历史进程,得到许多启发。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劳动岗位的复合,各种新兴职业的频繁产生,都是影响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因素。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地调整变化,才能培养出既满足社会需求又满足个性需要的各类职业人才,才能获得更加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事物的普遍发展规律固然会出现高潮和低谷,职业教育亦然。改革开放30年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1998年,我国政府根据时政需求,改革开放政策应运而生,国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经济领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这一阶段,我国职业教育表现出三个明显特征: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萌芽,首批大学逐渐建立;

(3)在1996年我国的首部职业教育法颁布并实施。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高潮阶段,表现最为突出的即各种职业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大约在1999年~2002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回落期,这段期间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开始出现回落。在这一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的比重由1996年的58%下降到了2002年的38%。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瓶颈期。第三阶段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时期,这一时期大约为2003~2010年,这一阶段我国实施了“十一五”规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职业教育———受到国家的关注。在此期间发布了一系列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各类会议文件,此外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鼓励措施。例如,职业教育建设的“四大计划”以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四大工程”,并出台了农村贫困生教育资助政策等措施。经过这三个阶段的洗礼,职业教育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及成功经验,逐渐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的转型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改革开放的30年,职业教育转型改革发展无论是从广度、深度、力度还是难度,一直受到不同时期的经济体制变革、制度变迁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回想职业教育转型改革走过的道路和总结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转型改革创新的过程是在办学体制方面实现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在管理体制方法上实现职业教育的政府直接管理到政府宏观引导的转变;在人才培养体制方面上实现职业教育从升学导向逐步向就业导向的转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有创新性和决定性意义的制度变迁即为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一变迁引发了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乃至经济主体基本属性的深层变革,同时也对职业教育体制的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已经开始从改革发展的时代进入到了转型改革的时代。

(一)向扩大职业教育概念转型

基于市场竞争背景,职业教育的概念应该向“大职业教育主义”进行转型改革,这是对职业教育认知的加深,同时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要。

(1)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具有全方面综合素质的人”。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大量劳动力,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追求个性发展的能力,特别是提高职业素养。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角度出发,职业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问题。(2)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应该向多元化发展,要综合全社会的力量,国家与政府、社会院校要联合各个行业、企业共同兴办,建设职业实训基地,培养更加专业的.师资团队。

(3)市场竞争环境要求职业教育重点区域要放在教育观念薄弱的农村,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4)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应该进行转型,逐渐向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转型改革。

(5)市场竞争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也应该向更加灵活和多样化转型改革,注重“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提倡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训。

(6)职业教育还要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提倡开放性办学模式,面向全社会,着眼于广大农村区域的剩余劳动力、农民工以及失业群众。

(二)向促进人终身学习与发展转型改革

在当今市场竞争环境下,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区域剩余劳动力曾经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或者时刻准备下一次工作经历。但是由于其知识和能力有限,只能选择竞争力比较低的岗位,由此说明,要提高职业能力,进行必要的职业教育与实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既能够实现这些群众的终身发展,也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必经之路。还有一部分群众虽然接受过职业教育和实训,但是面对日益深化的职业教育改革望而却步,不具备社会所必需的技能储备和心理准备。国家政策方面也对加强职业教育和实训给予鼓励,这也是这部分群众从阶段性教育向职业教育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转型改革的机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在满足不同年龄群众的终身学习与发展需求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将促进人终身学习与发展作为职业教育转型改革的方向。

(三)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型改革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迅速转型,建设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人力资源建设的内在要求。

(1)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实行学分制度,促使农民系统接受专业职业教育与实训,满足农村区域大量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需求。

(2)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之日职业教育并重发展。

(3)社会群众再就业的职前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4)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以便于从业群众的可持续发展。

(5)满足不同类型的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

(6)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与现代产业体系、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融会贯通,实现良性互动。

(一)确立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的新型战略发展地位

职业教育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重要地位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与市场竞争环境相适应,注重职业教育的转型改革是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的转型改革需要兼顾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与群众劳动就业、与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确立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的新型战略发展地位,国家的政策提倡与支持是基础保证,国家的财政支持是关键。

(二)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转型改革专业

为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已经开始从原来的学科课程形式向工作任务形式转型改革。一方面,工作任务的结构对学科课程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工作任务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标准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这一目标的提出对于促进社会劳动力就业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应该注重职业教育在工作任务的课程形式中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转型专业,避免全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千篇一律。随着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大量社会劳动力逐渐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其中大部分劳动力教育水平低下,无法适应更高职业教育要求的岗位,这部分劳动力就需要到专门的职业教育院校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我国地大物博,区域经济与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院校应该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转型改革专业,这样有利于吸引不同层次的社会劳动力参与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很好地与当地区域经济实现有效对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进而发展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与职业教育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接服务,加强职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与有效对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任务型的多元化职业教育考核评价制度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型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现行的职业教育考核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转型后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考核主要针对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以提高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加大考核中实践考核所占课程学分比例来实现,例如以举办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职业教育项目成果考核等形式进行考核评价;另外还要注重职业教育专业资格认证考试,让学生的毕业与职业教育专业证书相结合,明确只有学生取得了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认证,才能够顺利毕业的思想。同时还要制定和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制定具体可行的考核方式,明确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企业、学校、导师、学生个人之间的关系,责权互相统一,共同推进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转型改革。市场竞争环境下职业教育转型改革策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其独特的背景以及理论基础。本文对我国当今市场竞争环境下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反思进行了论述分析,提出了一些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职业教育转型改革方向和策略,以期对我国新形势下发展职业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1]鄂甜.论“新常态”下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2):8-12.

教育学论文选题篇三

地点:教学楼j—a510

执教老师:学前教育系任建龙

教学内容:模块七投身教育事业

项目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设计意图:

本次课内容是课程标准第七模块,项目一的部分内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理解与运用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幼儿园保教质量。对于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的掌握、运用是幼儿教师投身幼儿园教育事业必备的专业素养,鉴于这几条原则的整体性,执教教师将其作为一个单元来进行组织。

根据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见实习情况了解到09级学生五专学生已有很多的幼儿园见习经验,因此,这两节课主要基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关案例,来逐一剖析这些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和教师归纳提升的方式使学生能初步知道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的重要,并掌握初步运用这些基本原则的能力,在这几条原则的讲解过程中,执教教师主要侧重于幼儿教师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误区和忽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此外,由于教材关于六条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的解释较为冗繁,且略有重复,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执教教师将其作以概括和归纳,使其更加的条理化,执教教师并根据书本讲解的不足之处,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在参照《学前教育学》——李生兰版和《学前教育学》黄人颂版的基础上补充了相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并初步掌握运用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

3、素质目标:锻炼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并知道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的理解

教学难点:掌握运用幼儿园教育基本工作原则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学时:2课时

教材处理:将教材分为设计步骤的内容和技能项目训练的内容。简单讲学生已经孰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详细讲解幼儿教师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误区和忽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

教学方式:集中教学、分组讨论与个别试教的方式;采用案例分析、讲解归纳。

教学准备:

1、根据上周在幼儿园见习的情况,详细回忆该幼儿园在环境布置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写出简短的见习报告。

2、学生课前复习已学内容:幼儿园的性质、任务、保教目标。的试教准备。

教学过程:

模块七投身教育事业

项目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第1课时]前三条原则的讲解

第一部分——复习:幼儿园的性质、任务以及幼儿园保教目标的特点。(2分钟)

第二部分——新课:

一、讲解教育工作原则的内涵,并使学生明确教育工作原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上位概念,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是教育工作原则的一个分支。(3分钟)

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一)重视幼儿全面发展——体、智、德、美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15分钟)。

【案例分析】1.浙江癫痫儿童案例;2.早教机构5岁孩子不会说话的案例。

请学生分析这两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并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归纳概括出:

理念上要做到各育并重,防止片面教育。

【实践对比】外国人讲灰姑娘的故事和我国教师讲灰姑娘的故事做对比。

【分组讨论】请学生前后桌分组讨论这两个案例的不同之处,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出在实践中如何落实全面发展教育,以及注意避免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的误区,最终总结出:实践中要有机结合各育,防止机械拼凑。

(二)重视幼儿普遍年龄特征,着眼个体差异。(15分钟)

【案例分析】有位老师问小班孩子:“是飞机飞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呢?”

【提问】如果你是这个班上的孩子你会怎么回答?

这位教师认为飞机比汽车快是常识,而孩子偏偏答道:“汽车跑得快!”老师生气地批评孩子:“你这是怎么回事,当然是飞机快!”孩子也不让步,涨红了脸争辩说:“就是汽车快!我坐在汽车上,看见窗外的树飞快地往车后跑,看看天上的飞机,走得好慢,汽车就比飞机快!”

最后这位老师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对小朋友说:“我回家坐火车要18个小时,做飞机用2个小时,当然是汽车快了啊。小朋友们要记住哦,是飞机快!”

【提问】如果你是幼儿,你可以听懂教师给你的解释吗?为什么?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得出:

重视年龄特征

【你会怎么办】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操场上进行“勇敢探险”的活动。孩子沿途要经过树桩,踩过高低不平的平衡板,走过搭在小河上的拱桥,钻过黑黑的山洞,最后到达目的地。游戏开始后,孩子们一个个勇敢地走过拱桥顺利地完成了探险任务。可到了拉拉,她跑到拱桥这里却不上去了,后面的孩子大声地喊着:“拉拉,加油!拉拉,加油!”可是拉拉还是不敢。

【提问】如果你是这位幼儿园老师,你会怎么办?

【回忆见习】请大家回忆并说说上周见习园刺桐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的滑梯的基本情况。

从教师的做法以及对见习园户外活动场地滑梯的分析概括出:

尊重个体差异

小结: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优势智能是不一样的。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有助于教师对幼儿形成全面的认识,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其实,这只是孩子动作发展过程中孩子之间之间差异的一个案例,除此之外,孩子在认知、社会性、动作技能、兴趣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不同,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这些方面的差异,并灵活的进行教学,彰显教学艺术。

(三)热爱幼儿,坚持正面教育。(10分钟)

1.对幼儿充满爱心。

请大家对比两个幼儿入园时的场景感受对幼儿充满爱心的重要性,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说明教师对幼儿的爱心是与幼儿交往,教育幼儿的基础。

2.尊重幼儿的人格和发展水平。

避免使用讽刺、挖苦、说反语等语言(幼儿不听话,教师会所你真丑,蒙台梭利、杰克逊小时候的故事)。

谨慎使用批评和惩罚(建议:首犯讲理、重犯约定、再犯惩罚)。

3.学会正确的鼓励幼儿——正面教育的重要方法。

【补充】鼓励幼儿应注意的问题。

要具体。如“今天你去小伙伴家玩的时候可真有礼貌,我听见你说“请”和“谢谢”了呢!”

要客观。“你是你们班最棒的小舞蹈家!”孩子会这样理解……“其他同学都比不上我。”

要针对行为。

一位中国人去拜访外国学者,带了点礼物送给他的小女儿。见了面,小女孩主动问好,并对友人赠送礼物表示感谢。友人见她满头金发,极其美丽可爱,随口夸道:“你真漂亮!”等小女孩走后,学者严肃地对他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请你向她道歉。”友人大惊。学者说:“因为你的赞美是不恰当的。你可以夸她懂礼貌,那是她通过努力应得到的表扬。而容貌的美是先天的,不需要通过努力就能获得。你夸她漂亮,这就会使她错误地认为:要得到别人的赞赏,并不需要努力,而是先天决定的。这对她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最后学者向小女孩真诚地道了歉,并夸奖了她的礼貌。

要全面。让你的孩子意识到与人为善和画一副漂亮的图画是一样重要的。他画的画非常漂亮,你可以表扬他,当他对奶奶说谢谢时,你更应该给他表扬和鼓励,并告诉他为什么这种行为是值得赞赏的。

要真诚、不敷衍。

一位妈妈听说“赏识教育”后,便决定改变以前的教育方式。回家后,女儿每做一件事,无论做得怎么样,她都说:“女儿,太好了,你太棒了!”————整整一个晚上下来,女儿被他夸得莫明其妙。最后,这个小女孩摸摸妈妈的额头说:“妈妈,你没事吧?”

要分场合。

要采用适当的方式。

[第2课时]后三条原则的讲解

(四)寓幼儿园教育于一日生活当中。(10分钟)

一日生活不等于生活活动。我国幼儿园一日生活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

1.明确幼儿园一日生活均是幼儿园教育的途径(教师只重视教学的观念)。

2.明确幼儿园一日生活均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途径。

3.在实践中发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协调、整体教育效应。(学习整点、半点时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中的贯穿)

(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20分钟)

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将环境看作幼儿的“第三任教师”,这足以证明环境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环境就是为幼儿提供活动、表现、发展的机会。在环境创设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环境创设的目的性。

【提问】幼儿园区域活动一般是根据什么投放材料的呢?

2.注意环境创设的变化性。

如墙面布置:依据季节表现树木的变化,春天让幼儿用皱纹纸拧迎春花、团桃花粘贴在树干上;随着气温升高,让幼儿取下迎春花、桃花,添上叶子、补上桃子,表示夏季枝叶茂盛,花儿结果;到了秋季,再让幼儿把绿叶换成黄、红、棕色的叶子,并表示出叶子飘落的情景;冬季来临,让幼儿取下叶子,换上白色的棉花,表示积雪,以及剪贴漫天飞舞的雪花和落满白雪的青松。这样,四季的景色在幼儿的参与下不断变化。

3.发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提问】发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好处在哪里?

幼儿参加环境创设教育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减少了环境的.陌生感,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合作意识和能力。

4.充分利用各种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空间。

首先:充分利用幼儿园环境为幼儿创造活动空间。例如活动室小且与卧室相连的的幼儿园采用抽拉式的床或折叠式床为幼儿节省空间;幼儿园区域活动角的有些内容可以将天花板利用起来;幼儿园的过道也可以利用起来开展活动。

【回忆见习】请大家回忆刺桐幼儿园的活动室大吗?它的区域活动角是怎么布置的呢?

其次,将幼儿园的活动空间扩展到幼儿园外。例如学习环保知识方面,认识秋天等的例子。

5.重视家一样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小孩不笨的例子)。

【补充】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误区:

(1)将环境创设曲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

(2)忽略儿童的健康问题(胸牌、用剪刀开盖子);

(3)设备的大小、面积、高矮不适宜;

(4)盲目模仿;

(5)做摆设。

(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游戏于各项活动当中。(10分钟)

真正的游戏为基本活动其实是一种游戏的精神,即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具有游戏的特征而已,这种特征是自然而然的,而非教师刻意的“游戏幼儿”。

1.为游戏活动提供可能——即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应从时间、场地、玩具材料、游戏氛围、教师指导等给以保证。

2.充分利用游戏手段组织活动——重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游戏化。

新课结束:小结本次课内容,布置作业。(5分钟)

书面作业:观看视频《地球上的星星》,并谈谈这部电影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启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提高美术学习兴趣,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知道本学期学习用具,明白老师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物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学期,新希望。

教师简单总结本班上学期学习情况,与学生一起写下新一年的美好愿望(让学生写在课本的第一页),展望新学期带来的新希望。

二、设置悬念,增强学习兴趣:新学期的美妙美术之旅。

师:新课本里面藏着我们这学期的美术宝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与学生一起预习本学期的内容,从第一单元开始,简单介绍学习的内容,突出有趣的地方,让学习增强兴趣。

2、预习每一点单元时,板书本单元的学习用具,并要求学生抄在每单元的第一课,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用具并提前做好准备。教师展示部分学习用具的样板和要求,包括多少、大小和注意事项。

三、强调教师本学期学习的要求。

师:新学期,老师对大家有新的要求,希望大家能按照老师的要求,配合老师一起,愉快顺利的完成这学期的学习任务。

板书要求:1、做好课前学习用具的准备。(每节课前课代表进行检查和登记,每月进行表扬和批评)

2、课堂要求:每节美术课基本由三部分组成:老师讲课、学生练习、评价总结。讲授新课时要专心听讲、积极配合老师;学生练习时要认真和安静,尽量不要打扰别人的练习;评价总结时能听从老师安排等。

3、每节课尽量完成作业,(特别高年级的学生)并在下课后交给课代表。

四、练习(如有时间)

教育学论文选题篇四

通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很多高校开设了舞蹈课程,但是局限性却很大。目前来看由于每个高校的舞蹈课程和学生基础不同,所以没有统一的完善的标准教材和目标,舞蹈教师只能自己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这就使得各校在教学进度、内容和深度等方面不统一,同时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且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局限在民族舞蹈。而造成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原因除了软硬件条件达不到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舞蹈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没有明确的地位。

(三)舞蹈教育与其他社会学科教育相脱节

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要比单纯地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技能更加的重要,即舞蹈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出舞蹈家,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比如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的结合。

三、展望高校舞蹈教育的未来

要改变教学理念,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没有开设舞蹈课程,对舞蹈教育不够重视,对于这种情况,应该让教育工作者转变思想,充分意识到舞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舞蹈对高校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的提高,对高校学生的身心,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舞蹈课堂的内容上应当有所改变,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一是要提高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二是对舞蹈教师进行多样化的培训,例如:心理学、建筑学、美学等。所以高校教师应该提高自己,努力钻研,将舞蹈课程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化。同时根据不同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比如舞蹈课程可分为实践型课程和理论型课程。舞蹈实践课程多以成品的舞蹈为主,同时注重舞蹈的多样化,多种舞种可供学生们选择。而舞蹈理论课程多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主,在开设舞蹈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多加以舞蹈艺术的鉴赏,如果可以的话此门课程可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注意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在进行舞蹈艺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课堂讲授的形式外,还应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多一些舞蹈教学或舞蹈表演的机会,使舞蹈课堂与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应使高校的舞蹈教育成为技能教育专项艺术素质与科学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索未来和追求事业成功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兴趣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体现出来了,通常是对感兴趣的事物要更快更好地接受,没有兴趣的事物通常会接受得很慢。因此,要多运用教育心理学,调动起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把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主动型教学。综上所述,舞蹈在社会责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祖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努力完善强大的高校舞蹈体系,在高校开展多元化的舞蹈教育,让舞蹈艺术发挥出更加光芒的色彩,让它获得更多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2]吴丽萍.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xx.

教育学论文选题篇五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可以说是对于传统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延伸。而教育学理论的应用,能为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实践提供新的理念与新的方法,对数字化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的原则与分类出发,分析教育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的启示,以供参考完善。

教育学理论并不是呆板的教条,它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新的教育开发实践提供依据。传统的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通常都存在技术研发和教育理论背离的情况,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教与学理论引导下对数字化课程开发,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和学,从而发挥出教育传播的效果。

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所遵守的原则,主要包括:(1)共享性。具备大容量、开放式和大规模,以实现课程开发应用的网络化。(2)代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在选择数字化课程方面,所选素材必须种类齐全,课程资源丰富多样,满足开发需求。(3)多样性。对素材进行合理分类,将各种有效教学资源深度融合,以立体化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实现表现手段和形式的多样性。(4)简易性。表现方法的实用性和方便性原则,能够达到自主实习和协作学习的目的,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畅通无阻。数字化课程资源种类各式各样,涉及范围广泛,按照数字化课程开发在教育中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划分成5类:(1)数字化素材库。主要划分为5种:文本、视频、图像、动画以及音频。(2)多媒体课件库。课件库中的课件能够与远程教学管理系统进行通讯,实现系统数据的兼容。(3)试题库。具有查询、单个录入、自动属性校正、批量录入、统计分析、删除、组卷以及修改试题的功能,适用于存放各种专业课程的试题和以库中试题根据原则结合而组成的试卷。(4)案例库。适用于存放专业课程有关的典型案例,并统一制作成html网页。(5)数字化教案库。具有录入、修改、查询和删除的功能,适用于存放不同学科每一章节的教案。

2.1教育发展树立开发观念

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属于课程资源生产,主要是从教学内容的观点出发,生产出供学生与教师使用的教与学的内容。同时教育学能够为传统教育方法、手段以及设备树立新的开发观念,此外,在信息化、知识经济以及教育变革观念的影响下,对网络教育、创新交易、综合学科教育以及个性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让教育与学习打破时空限制,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变成可能。

2.2课程论与教学论揭示开发实践的方法

(1)泰勒原理解决课程内容遴选的问题。泰勒原理对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的启示是根据步骤遴选课程内容,即是编辑人员事先要确定数字化课程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并收集有关的内容,设计出科学的内容组织构架,然后按照规定的顺序对内容与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组合,借助泰勒原理为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编排、检验,从而解决课程内容遴选的问题。因此,在开发数字化课程内容时,编辑人员、教育专家以及一线教师应进行交流,由教育专家提出专业目标与编排意见,带领编辑人员对课程内容框架与逻辑进行编制。(2)“做中学”理论解决技能和知识同步训练问题。“做中学”是杜威从“教育即是生活”、“教育即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以及“教育即是生长”观念出发,所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中,受教学条件与历史因素影响,缺少“做中学”环节。现如今,在数字化课堂环境中,数字技术、数字媒体以及数字化课程为“做中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由此可见,开展现代化课程建设非常值得参考“做中学”理论,特别是自然科学类数字化课程的研发。“做中学”中“学”的对象除了包括操作技能外,还包括知识、素养、能力以及思维。做中所学,并不是简单的技能学习,也是通过技能操作来掌握知识和锻炼思维,从而提升判断能力。

2.3教师作用论阐明开发中的人机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构建的关系中,对于教师的作用,大部分学者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主导思想填补了教师或者是学生中心论与主客二元对理论思想的空白。如果将计算机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一旦受以生为中心和用户中心论的影响,就会削弱教师的作用,被教学机器、数字化课程以及教学程序取代。例如,部分学者认为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指导或者是调节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各方面的功能进行编码,方便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伸与补充,同时按照需求进行复制。教育技术开始研发的最初理念是代替教师,但是在开发数字化课程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并不能利用信息技术与智能媒体来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在班级智能教学系统中,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练习资料、学习资料以及复习资料等外部学习资源,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中,方便随时调取。同时根据教学过程以及组织形式加以编排。即便如此,数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仍然需要教师的劳动与智慧。由此可见,在开发数字化课程实践过程中,应重视交互效果,强调用户体验,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综上所述,数字化课程开发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实现数字化教学的前提。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教与学理论的优点,通过教育发展树立开发观念、课程论与教学论揭示开发实践的方法以及教师作用论阐明开发中的人机关系等方式,开展数字化课程建设,为传统课程发展提供新的方式与手段,以促进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教育学论文选题篇六

目前,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还没有很好地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标准,导致学前专业教学思想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培养的幼师人才难以适应幼儿园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学前教育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程理念;幼儿园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创新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优秀的幼儿教师,对幼儿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她们将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者,而目前这一专业的教学还没有贯彻和实施新课程理念。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开放教育学前教育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幼师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性,把他们放到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开发幼师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会学、乐学、会实践、会教,从而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

课程改革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实际操练等教学模式。

1.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育目标、内容和策略的选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案例教学法在多次实验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实施案例教学法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觉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2.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入幼儿的真实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生表演智力游戏。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学生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发现自身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课程的实践性评价,调整考试方法

课程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学前教育学的课程特点,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采用阶段性评价。如若结合课程的实践性可采用的课程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调整改革眼前的考试法,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才智,下面就列举了几种考试方法:

1.学生命题的考试方法,此考试法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学生首先要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然后再付诸于实践活动中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采用学生自由命题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考试中学生的被动局面,内化了学生的知识。具体做法:

(1)教师带着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此过程中要强调命题的范围、重点、题型、分值比例等。

(2)根据全体人数,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组建一套完整的试卷,然后各组之间互相审核,进行整理。

(3)把修改后的试卷定为考试试卷,各组互换试卷进行答题,最后由原出题小组进行批阅,确定考试成绩。

2.记录案例后的抽签考试法,着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学前教育学所涉及的内容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两人一组,要求学生记录四个案例。

(2)由各小组对所记录案例分别提出问题,以题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附上相应的分析见解。

(3)最后把修改后的记录案例交给老师,由老师负责学生的抽签考试。

(4)案例记录小组评定成绩,教师进行监督和补充。

3.小组合作的实践考试方式。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见习机会,让学生对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对不同阶段的实践内容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法及内容:

(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创设一个符合幼儿特点的游戏结构,游戏结构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运用材料和色彩的独特性,对学生进行综性的评价合。

(2)让幼儿表演游戏,此过程中要渗透合作学习的特点,并以此为考核标准。

(3)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制玩具,玩具的玩法和教育功能要有相应的说明。

总之,学前教育学的课程改革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主体性上,以实践性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詹道祥.学前教育学教学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对策[j].幼儿教育研究

[2]陈小燕.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教育学论文选题篇七

摘 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多元化大融合,于是对音乐的欣赏和需求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美声唱法开始趋于流行性,而通俗唱法也开始追求艺术性,也就出现了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互补。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 美声唱法 ; 通俗唱法 ; 融合互补

在人们眼中,美声唱法是一种很遥远、很神秘的声乐艺术,其实美声唱法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只是被一些人进行了夸张的不准确宣传。美声唱法是伴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变革都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

(一)美声唱法的历史

美声唱法是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它追求声音音色优美,声音连接平滑匀净而且富于变化;对声部区分要求严格,重视音区的高度统一;发声方法科学,气声一致,声音共鸣的可塑性很强。这种演唱风格对全世界有很大影响。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而且是伴随着歌剧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像卡鲁索、帕瓦罗蒂、多明戈闻名世界的美声大师。

美声唱法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声唱法“入乡随俗”已经开始中国化,产生了一种新的“中国唱法”,“中国唱法”是传统美声唱法和中国语言结合的产物。各类音乐学院开设美声唱法专业、甚至是歌剧专业,使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投入到美声唱法的队伍中来,这也推动了美声唱法的繁荣发展,同时我国也培养出了戴玉强、廖昌永、殷秀梅等一批本土优秀的歌唱家,他们纷纷走出国门,在国际大赛上频频斩获大奖,也走向了更宽阔的国际舞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二)美声唱法的演唱要求

美声唱法之所以给人一种距离感就是因为美声唱法对声乐学习者的要求有着与其他唱法更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有良好的嗓音条件、敏锐的听觉、良好的悟性、较高的音乐素养;其次要严格的声部区分,要求用混声唱法、声区统一、声音连贯、母音一致、吐字清晰;再次,美声唱法要求很强的气息控制能力,以气带声,演唱要声情并茂。

这些要求学习美声唱法的人必须严格遵守,而且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很可能是不完全和不完美的美声唱法。

通俗唱法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就是张嘴就唱,人人都会,从通俗宽泛的意义上讲,通俗唱法是可以理解为人人都会唱,但是从专业的角度讲,通俗唱法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也有它的特点和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唱好它。

(一)通俗唱法的历史

通俗唱法又称流行唱法,最早产生于美国的黑人音乐,20世纪30年代经中国港台传到大陆,从此以星火燎原之势,得到广泛的流传。通俗唱法声音自然,使用真声演唱,因不讲究共鸣,故音量较小,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器,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常配以舞蹈动作、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实。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业余的娱乐项目多样化,去ktv唱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唱歌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在追求通俗演唱艺术的路上,涌现出了很多向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席琳迪翁这样的国际巨星,也造就了张学友、梅艳芳、刘欢等中国知名歌手,他们的出现更加推动力通俗唱的发展。

(二)通俗唱法的演唱要求

声乐演唱艺术是有共通发声规律的。通俗唱法有它独特的发声特点,首先通俗唱法追求声音的个性化,忽略发声的科学性;其次通俗唱法对嗓音条件的要求不那么苛刻,训练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再次通俗唱法与电子音乐结合紧密,表现形式也更多样化,独唱,对唱,齐唱,歌伴舞等。

由于通俗唱法加入了很多的现代表演元素,所以更具观赏性,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欢和热捧,所以各式各样的'声乐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热潮,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加入到通俗演唱的队伍中来。

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融合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而且是潜移默化的慢慢融合,很多专家也开始着手研究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融合。唱法的融合为的是相互取长补短,使声乐演唱更科学,同时也能越来越受欢迎。

唱法融合首先是从“法”上开始的,美声唱法尤其非常科学系统的发声方法,但是因为受众太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于是开始加入通俗唱法的元素,比如声音不那么洪亮,位置不那么高,咬字不那么夸张,从开始用声音征服人,转向用情感打动人;与此同时,通俗唱法也改变了以往追求个性,不讲发声方法的弊病,开始借鉴美声唱法的技巧为演唱通俗歌曲服务,这样既保留了通俗唱法的风格特点,也提高了演唱技巧,加强了演唱能力。

美声唱法的歌唱家也开始由阳春白雪的歌剧唱段艺术向喜闻乐见的通俗歌曲渗透,融合后的美声唱法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接受和认可,其实他们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推广美声唱法声乐艺术;通俗歌手也在不断地汲取美声唱法的精华为己所用,不但自己的选曲范围,因为发声方法的改进,也延长了嗓音的艺术寿命。

另外,很多词曲作家的创作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尝试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传统的旋律,现代的配器;传统的歌词,现代的编曲;传统的演唱,现代的灯光音响舞美设计,创意层出不穷,观众乐此不疲。

众所周知,美声唱法属于古典声乐演唱,通俗唱法属于现代声乐演唱,但是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也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在互相的“取其精华”高度融合之后,出现了新的“美通唱法”,这不仅丰富了声乐演唱表演形式,也推动者声乐艺术向一个新的高度发展。

教育学论文选题篇八

发布时间:2017-03-12

1.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2.基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审美教育研究

3.“非正式组织”及其对大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研究

4.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对策研究

5.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管理主义

6.中国石油管道局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规划研究

7.论学习策略教育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作用

8.国际教育与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9.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研究

10.内蒙古地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研究

11.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启示

12.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

13.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14.法制教育的功能探究

15.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16.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基点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7.中小学校教育服务研究

18.深圳中小学教育财政支出研究

19.运用教育技术实现有效教学

20.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

21.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模式选择与财政政策

2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探索

2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研究

24.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

25.试论魏书生的家庭教育思想

26.我国北方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

27.初中学生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8.基于情报检索语言互操作技术的集成词库构建研究

29.《爱的教育》在中国百年的译文与接受

30.基于asp开发的在线教育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失灵与治理之研究

32.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33.天津市基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

34.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源及其相应意义

35.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36.新世纪我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问题研究

37.我国教育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38.活动理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39.梁启超的教育现代化思想研究

40.从近代化的'角度看严复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41.远程教育中情感信息的建模与处理方法研究

42.基于情感计算的图像检索系统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43.gdp危险期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44.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公平研究

45.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46.论当前美国高等教育改革

47.生活与教育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48.教师教育智慧的涵义、基本要素及生成

49.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50.内蒙古地区民族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51.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

52.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

53.唐代岭南谪宦及其对该地区教育的贡献

54.人文精神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育

55.重庆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研究

56.“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述评

57.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研究

58.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运营模式探究

59.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60.学生的教育消费需求与高校面临的挑战

61.中韩民办(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62.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6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体系研究

64.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教育学论文选题篇九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教育方面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高校美术教育也逐渐地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重视,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主要问题就是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使当代艺术在高校美术中发挥其最大价值。全面提升高校学生艺术水平,在当代的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当代艺术元素,不仅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当代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当代艺术;高校美术教育;艺术价值分析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且被各阶层的人所关注,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当代艺术,不仅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在各大高校的美术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当代的艺术元素,使美术教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美术教学的意义也越来越全面。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高校美术教学的当代艺术性分析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加入当代艺术元素,大部分学者都曾提过。当代的艺术元素可以为美术教育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样一来,自然会引起一些争论,中国的美术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40年代末期,这个时期的美术教学刚刚从欧洲传入中国,美术教育里大多沿用了国外的美术教学方法和内容,既没有自己特有的风格和艺术体系,也没有形成属于中国独有的美术教学方案,所以,这个时期的美术教学体系还不是很成熟。(2)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当代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缓慢,不被重视,关注美术教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3)60年代末以后,中国开始试着实行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外的美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逐渐传入了中国,中国的美术爱好者逐渐吸取了外国的美术观点和美术文化,并且加入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元素,形成了自己的美术文化,在这个特殊时期,美术文化刚刚走向成熟。(4)70年代初,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越来越成熟,逐渐加入了中国元素和中国艺术,虽然美术是从国外传播到中国的,但在这个时期,美术文化已经基本成熟,不再单纯地借鉴外国的美术内容和美术知识,而是逐渐地加入心理学、哲学等中国艺术,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体系。

二、当代艺术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联系

从19世纪开始,国外的艺术就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化,并且在当时的高校里形成了一定的.艺术体系,这种艺术体系在当代基本符合大众的审美取向,并且被人们所接受。19世纪后期,当代的艺术体系逐渐加入了心理学、哲学、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等艺术元素,艺术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高校的美术教育内容也逐渐走向成熟。在改革开放时期,印象派和写实派的出现完全地打破了当代美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当代的一些学者在艺术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这一改革,在当时的各大高校并没有被普遍接受,而是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些学者认为,这样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高校美术教育创新和发展,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样的改革完全是荒诞之谈,不符合当代的美术艺术和美术教育,完全将美术教育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在这两种争论中,印象派还是冲破了传统的观念和束缚,没有被当时的言论所影响,这才使后来的后印象派得以发展。这些都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当代艺术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1.当代艺术开阔了高校大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都在相互融合,取长补短,逐渐地形成世界性,也就是说,世界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当代艺术的内容较复杂,形式也多种多样,这也给当代的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作空间,同时,对我国艺术的发展也发挥着积极向上的影响。艺术本身的范围就很广,不被内容、形式所局限,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本身就存在多元化和世界化,任何的艺术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意义,都是值得被尊重和学习的,不应该因为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而被歧视。在近年来艺术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以往所没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速,这也影响了艺术的发展,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思维逐渐被改变,据调查显示,各大高校也在逐渐的引进当代艺术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各大高校的学生也在不断地了解和学习当代的艺术文化,各大高校教师也在美术教育中加入了艺术元素和艺术文化,使当代的美术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不再像传统的美术教育那样枯燥、乏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能力。为高校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以新的方式培养高校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创造力

在现阶段的美术创作过程中,不可以只对传统美术教育简单模仿,而是应该注重创新和改革,只有创新,美术教育才能得到发展,才会有更加优秀的作品;只有这样,美术教育才不会被淘汰,美术文化才能被更好地传承下来。在以往的高校美术教育中,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只是简单的教师在讲,学生在画,没有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死板,只是简单的色彩绘画教学和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高校学生在平时的美术学习中接触不到新鲜的教学方式,更学不到感兴趣的内容和知识,长时间下来,学生也会疲劳,也会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并产生反感的情绪。学生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这并不难理解,美术学习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灵感,带给学生创作的激情,而不是死板地教学生绘画的方式方法,学生需要的并不是这些。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在美术教学中加入当代艺术,使美术教学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古至今,艺术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风格,都在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任何形式的艺术都需要创新和发展,艺术也只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才能提到提高和升华,艺术只有经过不断地创新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才能为人们的创作提供灵感和想法。在我国传统的高校美术教学中,大多是以简单的素描和绘画的形式进行教学,高校的学生每天接触的也只是简单的色彩、颜料、书本、纸张这些基本的绘画工具,并没有接触到真正与艺术有关的美术教学。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学生自然就会失去对美术教学的兴趣,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没有办法从美术教学中得到快乐,这样的学习氛围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的效率,对于高校学生的美术教学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然而当艺术紧跟时代的潮流时,会吸取一些当代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特征,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会更加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目光,也会使学生对于美术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较快速,高校教师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多媒体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术教学的实际意义。比如高校教师可以采用投影技术、摄影技术、幻灯片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现代的科技与艺术结合起来,增加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使艺术在美术教学中更有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东西方文化逐渐融合,相互吸收,相互学习,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我国的当代艺术具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紧跟时代的潮流,吸取了一些当代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特征,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当代艺术也在不断地被引入到高校的美术教学中去,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2]张贺.高校美术教育中引入现当代艺术内容的重要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xx(11):166.

教育学论文选题篇十

abstract4-5

目录6-9

1引言9-11

1.1问题提出9

1.2研究意义9-11

1.2.1理论意义10

2.1.1学校归属感的界定11

2.2.2人格特质的测量16

2.3.1人际关系的界定18

2.3.2人际关系的测量18

2.4.1人格特质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研究19

2.4.3学校归属感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研究20

3.1研究思路23

3.3研究假设24

3.4研究对象24

3.5.1学校归属感量表25

3.5.2小五人格学生问卷25

3.6问卷收集方法26

4.1.1高中生学校归属感的一般情况27

4.1.3高中生学校归属感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28

4.1.4高中生学校归属感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28

4.2.1高中生人格特质的一般情况29

4.2.4高中生人格特质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31

4.3.1高中生人际关系的一般情况32

4.3.4高中生人际关系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34

4.4.1学校归属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35

4.4.2学校归属感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35

4.5.2人格特质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37

5.1.3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42

5.2.2学校归属感与人际关系43

5.2.4人格特质、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44

6.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46

致谢5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