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各数的认识说课稿(实用14篇)

最新各数的认识说课稿(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3 11:11:06
最新各数的认识说课稿(实用14篇)
时间:2023-10-23 11:11:06     小编:XY字客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一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五)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二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一理念。

(五)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如:"想想做做"中找朋友,看数画圈,看图写数等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更好的理解和认识1——5各数。

2,最后设计了一些用1表示1个整体的题目,如:1盘香蕉,1串葡萄,1双袜子等,渗透单位"1"的概念。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参与面广,学得愉快,学习效果好。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三

这是说课的开篇语,要向听众详细介绍具体的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前后联系,说清这一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是在学会或掌握什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节内容对以后学习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同时注意语言的简洁。

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具有可操作性。

在说课中,说教法和学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可以上好一堂课,因此经常要用到多种方法。说课者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设计符合新课改新理念要求的教学方法,还要说出本课所采用的教具。我认为教法和学法在这只是概括说明,具体还应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

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我认为在说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说课中,我认为要给自己说课赋予一些基本思想。

说课不仅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如:你的教学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教育理论支撑下展开的;而且教学理论要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但切忌空洞,理论支撑要有力,能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2、说课要有层次感。

简到难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满足。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总之,说课应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便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有效陈述,该展开的内容充分展开,该说透的道理尽量说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四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至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猜小棒的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最后在综合应用中创设“小小运动员”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设置问题如“每次都这样一根一根数,感觉怎么样?”“看这些运动员上场,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数的组成,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让学生在重复猜小棒的'游戏中感悟,在动手摆小棒中体会,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通过在看尺子提问题时,生生之间的抢答,在“小小运动员”时,运动员介绍自己,然后下面裁判的评价、提问题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这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表现之一。学生在互动中,使知识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发展,情感在交流中体验。

总之,整节课中,教师做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创造学生参与条件;突出民主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突出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使本课的新知不断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初步认识11-20各数,但是这种认识局限于数字到名称的简单对应。对于数字所包含在进一步、深层次的含义即数的组成,理解不够深刻。这是一个将两位数量化的过程。需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再逐步抽象成数字。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学习经验的把握,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十位和个位。

3.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观察、分析能力。

4、了解数的文化,培养学生喜欢数学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识的桥梁。因此打算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小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主要采取观察法和自主探索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使整个教学遵循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班上有个评比台,于是我巧妙借助学生身边的资源,通过“每十个笑脸换一个大拇指”的评价规则,让他们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为后面的“满十进一”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我将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

第一层次:用小棒表示11只海鸥。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一边摆10根,一边摆1根”,这种摆法能够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知“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第二个层次用计数器表示13个小朋友。

我用计数器直观地展示了“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再由形象的计数器过度到抽象的数位表。并初步渗透了“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个层次根据数位表写数,理解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的含义。

引导学生交流“11”这里面的两个“1”意思一样吗?

三个层次的环节教学结束后,再次设计巩固性小练习,这种练习及时有效地带领学生把前面零散的知识回顾整理,总之在这个大环节中,我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操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体验,实践中感悟。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既然数字是由于生活的需要产生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1)基础性练习。根据表格和数位表写数

(五)课堂总结,知识延伸

知识的延伸是学习的继续,这个环节中我希望通过“数学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十进制”是怎样产生的,不但吸引了学生是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的情感。

【设计意图】一方面可以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后、生活中去。

10个一是1个十

我设计的了简洁美观的板书,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认字不多,所以板书的字数不宜过多,除了课题以外,我就把“10个一是1个十”这个知识要点板书出来;至于“满十进一”究竟该不该写呢?我们团队经过反复研究,认为我们这节课,从开始的“大拇指”——“小棒”——“计数器”的操作中都渗透了“满十进一”,所以我决定板书出来,这为孩子以后学习更多数位的数打下基础。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六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五)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五,总结全课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七

1~5的认识及书写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八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一理念。

(五)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如:“想想做做”中找朋友、看数画圈、看图写数等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更好的理解和认识1——5各数。

2、最后设计了一些用1表示1个整体的题目,如:1盘香蕉、1串葡萄、1双袜子等,渗透单位“1”的概念。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参与面广,学得愉快,学习效果好。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九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以及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经历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数数才是解题的策略。

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揭题导入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谁来数一数一起数一数。

2、加个要求数。

3、揭题看来大家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星期六,一群小朋友排队去动物园参观大熊猫,那么在小朋友排队中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一起去瞧瞧。

2、捕捉信息,读懂题意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谁能说说,在这些发现中和我们数学有关的是哪些信息

从“小宇排在第15”这个信息中,你又能知道什么

师课件出示问题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谁能说说“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读图训练,培养分析问题的意思和能力 )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

(3)动手操作,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数一数

11 12 13 14

画一画

画一画的方法

4、回顾新知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

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

1、玩滑梯

2、坐车

四、拓展练习

看书问题 思 考 比较观察和前面学习的排队问题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进一步灵活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唤起更多的生活经验)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解决的呢首先要找准信息,看清楚数学问题,在解决两人之间有几人时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同时记得在公共场所要文明排队,下课。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十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是先创设一幅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第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知道这些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并掌握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数11—20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现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支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哪些事物是表示“11—20各数”的。

(班上桌子的张数、男女生各有20人……)

2、摆小棒,读数。

(教师直接出示11支铅笔)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同桌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

生:17。

师:19比20少几?

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

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11—20各数的认识

情境图尺子图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十一

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小明没有带小棒,老师准备借一把小棒给他,你们猜猜大约有多少呢?

生猜

师:猜得真多,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

生数(师展示)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探索

(1)摆

生摆。

(2)说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跟大家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生说。

师:还有与他不同的摆法吗?(师根据学生的说,作好展示)

师:小朋友真不错,想了这么多摆法,咱们来评一评,谁的摆法最好?为什么?

生评。(奖励)

哪些小朋友的摆法跟他一样?请举起你的小手。哇,这么多聪明的小朋友!

(3)学

师:想知道小明是怎么摆的吗?咱们一起去看看!谁说说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你们也能像他这样做吗?与好朋友合作绑一绑!

(师顺手拿一捆)问:你们绑的这一捆就是1个几?这个十里有几个一?

2、读数

(1)看,小明摆的是多少?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现在你知道11是怎么合成的吗?(11)

小结:对,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合成的!

(2)这又是多少?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合成的?学生说还有谁能说说!(12)

(3)小朋友,你们带来的小棒是多少?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多个学生说!

小朋友,20呢?你们会摆吗?把你摆的举起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吗?(20)

3、休息(咱们休息一会!)

4、数的顺序和大小

(1)师:小朋友,今天除了来了这么多叔叔阿姨外,还来了位特殊的朋友,是谁?

请小朋友拿出这位特殊的朋友,按顺序读读他身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说。

师:小朋友,看着这尺子,我想到了许多问题:

15前一个数是几?谁告诉我!

比16多1是几?

19比20少几?

18的邻居有哪些?

10离15近,还是19离15近?

师:谁也能看着尺子上的数提问给老师回答?(奖励)

三、综合应用

(1)师:小朋友,你能把咱们今天学的数字娃娃从你的学具袋里请出来吗?

瞧!他们好乱的,能帮他们排排队吗?说说你是怎么排的?还有不同的排法吗?

(2)听口令,找朋友:a、请你找出比11大岁的朋友?b、请你找出比18小3

岁的朋友?b、请你找出15的邻居?、、、、、、

(3)小朋友,汤老师手上拿着一张数字娃娃,你们猜猜会是多少呢?“大了,小了,对了。”

四、小结

小朋友,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

唱歌曲走出教室!“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起!”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十二

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使本课的新知不断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初步认识11-20各数,但是这种认识局限于数字到名称的简单对应。对于数字所包含在进一步、深层次的含义即数的组成,理解不够深刻。这是一个将两位数量化的过程。需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再逐步抽象成数字。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学习经验的把握,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十位和个位。

3.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观察、分析能力。

4、了解数的文化,培养学生喜欢数学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识的桥梁。因此打算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小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主要采取观察法和自主探索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使整个教学遵循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班上有个评比台,于是我巧妙借助学生身边的资源,通过“每十个笑脸换一个大拇指”的评价规则,让他们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为后面的“满十进一”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我将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

第一层次:用小棒表示11只海鸥。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一边摆10根,一边摆1根”,这种摆法能够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知“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第二个层次用计数器表示13个小朋友。

我用计数器直观地展示了“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再由形象的计数器过度到抽象的数位表。并初步渗透了“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个层次根据数位表写数,理解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的含义。

引导学生交流“11”这里面的两个“1”意思一样吗?

三个层次的环节教学结束后,再次设计巩固性小练习,这种练习及时有效地带领学生把前面零散的知识回顾整理,总之在这个大环节中,我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操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体验,实践中感悟。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既然数字是由于生活的需要产生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1)基础性练习。根据表格和数位表写数

(五)课堂总结,知识延伸

知识的延伸是学习的继续,这个环节中我希望通过“数学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十进制”是怎样产生的,不但吸引了学生是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的情感。

【设计意图】一方面可以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后、生活中去。

10个一是1个十

满十进一

我设计的了简洁美观的板书,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认字不多,所以板书的字数不宜过多,除了课题以外,我就把“10个一是1个十”这个知识要点板书出来;至于“满十进一”究竟该不该写呢?我们团队经过反复研究,认为我们这节课,从开始的“大拇指”——“小棒”——“计数器”的操作中都渗透了“满十进一”,所以我决定板书出来,这为孩子以后学习更多数位的数打下基础。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十三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十四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是先创设一幅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第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二、说教法与学法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现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支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班上桌子的张数、男女生各有20人……)

2、摆小棒,读数。

(教师直接出示11支铅笔)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同桌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生:17。

师:19比20少几?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

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