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篇一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介绍甘肃的
导游词
。在我国美丽辽阔的大西北,不仅仅有戈壁荒滩和那苍茫无边的孤烟沙场,而且还有许多如诗如画的风景名胜,如那颇具盛名的鸣沙山。远远望去,晴空万里,山体恍如一条横卧着的黄色巨龙,绵延柔软平滑似镜,山脊如刃峰若削,好一派罕见的流沙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人要上山只有赤脚踏沙,人行沙中,顿感一种细软滑圆,踩入沙坑,表层蒸热里面凉爽又是另一番微妙。登沙山虽无惊险却很艰难,沙流软绵绵,进一步偏又下塌半步;踩着他人脚印好像省点力气,偶尔也小跑一阵往前冲刺。如此这般向上攀登,虽汗水淋漓,但也其乐无穷。
登上山峰,举目远视,天苍苍,沙茫茫,一览无遗,令人心旷神怡。远处层层叠叠的峰峦,挥洒出道道优美的曲线;近处沙浪萦回,看似澎湃汹涌却如波涛凝固。“鸣沙”之说更给此山抹上一层神秘色彩。阳光下掬沙细撒,指缝间倏然流下,五彩俱全,晶莹闪亮,沙脊两边阴阳分割呈强烈反差。一边是黑乎乎清凉凉,一边呈金灿灿热腾腾。真是东边日出西边凉。
再俯瞰山下,沙山环抱的荒漠中,一形似月牙之泉透露着粼粼波光;泉边芦苇垂柳摇曳,湖中轻波涟漪荡漾。据说,自东汉以来便有此泉记载,千百年来,不为流沙淹没不因干旱枯竭,创造了沙泉共存的奇迹,无愧于天下沙漠第一泉之美称。面对着蓝天、沙海、碧泉,和谐恬谧相映成趣,人们无不赞叹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神奇。
下山时,不妨滑沙而下,虽有几分惊险但也有几分刺激、几分好奇。只需坐上竹条板,顺坡而下,两手一伸似双翼展翅,沙浪滚滚如山洪奔腾,耳边风声阵阵好似沙鸣声声,恍然犹如全身腾空而起,惊心动魄一刹那,即已到得山脚下,真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飞流直下之飘飘然感。
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姣姣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它和鸣沙山东的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风。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地对风景区采取了各种建设和保护措施,使其面貌大为改观,同时还开展了沙疗、涌滑沙、滑翔跳伞,骑驼遨游等沙漠娱乐项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络绎不绝。
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遗址分布在清水河与阎家沟交汇处的第一、二、三级台地上,总面积约达32万多平方米。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至1983底,发掘清理房址200余座,窑址30多座,共出土各类文物8000多件。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截至1984年,共揭露面积13700平方米,遗址总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出土房址238座,灰坑357个,墓葬79座,窑38座,灶台106座,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8条,各种骨、石、蚌、陶器、装饰器和生活器物共计8034件。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7820xx年,最晚距今4820xx年,有3020xx年文化的连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除陶器、骨角器、石器、蚌器、原始雕塑等艺术珍品外,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大地湾的房屋建筑遗址,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形制复杂。尤其是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020xx年前)的f405大房子,是一座有三门开和带檐廊的大型建筑,其房址面积270平方米,室内面积150平方米,平地起建,1木骨泥墙,其复原图为四坡顶式房屋。这一房屋的规模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更引人注目的是f411房屋居住面上,还给有地画,图案由人与动物构成,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大地湾遗址的房屋,多采用白灰面,多种柱础的建筑方法,充分显示了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很多,贮存物品的大袋形窑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的大量出现,都说明和反映了其经济形态属于定居的以农业为主的类型。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篇二
各位朋友: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0_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叫我小张或是张导都可以。说起曹州牡丹园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吧!它是每年举办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的地方。但是今天小张要带领大家游览的景点不是曹州牡丹园,而是一个她拥有的牡丹品种一点也不比曹州牡丹园少,而且还有许多名贵品种和新牡丹品种的牡丹园,她始建于明朝嘉庆年间,历经沧桑传奇颇多,具有“精品牡丹园”之称的曹州百花园。一般我们菏泽人想开牡丹都会去百花园,虽然她没有曹州牡丹园有名,但她的牡丹花更加的鲜艳绚丽!
笑话。大家仔细看一下会发现这些太空牡丹的花色要比普通牡丹艳丽,花朵也比普通牡丹要大得多,还有太空牡丹的枝干也要比普通牡丹的粗壮,而且开花的时间也要比普通牡丹早,花期也相对较长。大家可以拍拍照,然后随小张继续游览。
而且葛巾从来没有和常大用说过自己的身世常大用起了疑心。于是有一次来到曹州,经过调查发现葛巾原来是牡丹仙子,这下可把常大用给吓着了,可是此时很快就被葛巾玉版知道了,她们很生气。一气之下葛巾玉版丢下孩子,又回曹州去了。第二年在葛巾玉版丢孩子的地方,长出了两株牡丹花。故事讲完大家是不是觉得真的有牡丹仙子啊,呵呵,就是因为这个故事,我们菏泽人认为洛阳的牡丹就是从菏泽移栽过去的。大家看这种牡丹叫做青龙卧墨池,它就属于黑色系,蔷薇型的早期花型。还有这边一片种植区,它叫做姚黄,因为属于晚期花型所以现在还没有开放。姚黄是牡丹品种中非常名贵的品种,有牡丹中的花王之称。所以也有人说姚黄之所以开花晚,就是要摆一下普说明他的尊贵。欣赏完这片牡丹种植区,请大家一起随小张去长廊上休息一下。因为长廊修建的高,所以我们站在长廊中可以把院内所有的`牡丹尽收眼底。稍作休息后,我们沿着长廊边走边看。走过长廊我们又看到了这些造型奇特的松树。看有的像狮子,有的像龙,还有狮子滚绣球呢,这个是猴子望月。这些松树在我们菏泽叫松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造型、压枝、编制、修剪、就成了现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动物或各式建筑。
丹雍容华贵,被誉为我们的国花,从古到今关于牡丹就一直有许多神话故事,我国古代人们一致认为存在着牡丹仙子。
好了,我们的游览结束了,再一次回到了这座假山前。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一下,我们半个小时后还是在这里集合好不好。那么现在大家可以再看看我们的国花牡丹,拍拍照什么的,半个小时后小张在这里等大家。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篇四
各位旅客:
甘肃自古多奇景。酒泉占据了奇景的小半。去之前,做导游的朋友这么跟我说。回来后我就写了这个甘肃旅游心得,给爱旅游的朋友们分享一下经验。
说是甘肃奇景小半在酒泉,但是我们的首站还是在兰州。去兰州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吃到最正宗的兰州拉面。这份体验可不是其他城市的拉面馆里可以获得的。这里的拉面味道正宗,价格还不贵,真是可以称的上兰州文化食品。其实,说兰州拉面是兰州的城市名片也不为过了,大多数人知道兰州也都是通过兰州拉面知道的。热腾腾的拉面,浇上红红的辣椒,极度的刺激着味觉,而且这里的辣椒吃了不会上火,据说还有美容的功效,经常可以看到很多mm吃拉面,放上厚厚的一层辣椒。
从兰州出发,先去的酒泉。酒泉是个有典故的名字。据说汉武帝赏赐给霍去病的美酒,被霍去病倒入泉水中,并与全军将士共饮。所以才有了酒泉的名字。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汉代园林,走进去恍如穿越了时空的隔离,听得到大汉王朝的精神呼转,响越千年。如今,这古老的酒泉泉水依然流淌,在见证了历史之后,又在见证我华夏的民族复兴。当然,去甘肃要去敦煌。这里的文化价值不用多说,飞天就是最耳熟能详的宣传了。这里还有“魔鬼城”的雅丹地貌,景色奇诡,震慑人心。
不过说到地质奇观,自然还少不了张掖的丹霞地貌。既有广东丹霞地貌的石柱林立,险奇并重,又有新疆五彩城的多彩迷离,有古诗云,“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据说老谋子的“三枪拍案惊奇”就是在这里拍的.,景色非常好。甘肃除了莫高窟还有麦积山石窟,二者都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仅仅为了这两个文化胜地就值得专门跑一趟甘肃了,更何况还有这么多其他景色呢。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古时是西北要塞,现今保存完好的城关和长城已经失去最初的防卫意义,就像巨大的骨骼,长眠在空旷的大地上。但是看到它,依然能让人看到过去的烽火延绵,家书抵万金的时代。
甘肃就是这么一个奇景多的地方,只是我的甘肃旅游心得能记述的太少了。更何况甘肃景色的美,又怎么是我的文笔能够描写的呢。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们的王导。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x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篇六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长城最西侧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关城附近已建成中等工业城市。城市街道干净整洁。城市西北部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部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市外面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漠。嘉峪关风光壮丽,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延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
嘉峪关的神气在于一个“关”字。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如金汤。
关城外还在继续建设新的长城。这些人工景观越来越多,后人无法分辨谁是真谁是假。我不知道这是福是祸。一旁的`长城博物馆值得一看。里面的许多文物和介绍令人耳目一新。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篇七
各位团友,吼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绍兴城东12公里处的皋埠镇,是绍兴的一个著名的石文化园林景观,它由吼山核心景区和宋六陵景区组成。
吼山门口萧墙上的壁画,是古越文明的图腾,是古越石文化发源地的写照和缩影,看那粗犷、朴实的线条,让我们感受到久远的古越民族的生生息息。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吼山胜境”四个字,是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我们的“吼山胜境游”就从这里开始。整个游程需要120分钟,现在请大家随我入园。
这上面的亭子叫试剑亭,边上有一块试剑石。春秋时期,当时最为著名的铸剑人欧冶子,就在离此处不远的日铸岭为越王勾践铸成“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把宝剑。据传有一天,越王勾践来这里选犬准备去猎南山白鹿,进献给吴王夫差。欧冶子知道这个消息后,把铸好的五把宝剑中最后一把送了过来,此剑能“风吹断发、削石如泥”。勾践是一个击剑行家,看到宝剑心中大喜,随手舞了起来,为了一试宝剑的锋芒,竟举剑劈向巨石,只听“嚯”的一声,巨石裂为两半,勾践不禁大喊一声“巨阙”,于是此宝剑就得名为“巨阙”。这试剑石成了吼山门口的一大胜迹。
这里是“越宫神犬”景观。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大家猜猜看,这座山为什么叫吼山?七条狗以北斗七星星座之象,围着一条大神犬,其状似在大声吼叫。“越宫”是越国王城的称为,明朝时,大文学家袁宏道来吼山时,就把这里疑为越王城。吼山的来历,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整座山势似一条卧狗,故名狗山,日久转音便成“吼山”;第二种说法与位置有关,因为此山是会稽山脉中最北的一座小山,它的南面是会稽群山,干岩竞秀,连绵不断;而它的北面则是水乡田园,一望无际,一直延伸到钱塘江边,这样看起来,诸山皆朝向此山。“吼”、“嚯”近音,为互致问候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与佛教有关,狮子在佛教中有无畏狮子吼的说法,而边上的曹山有青狮白象同处一山,青狮状如大吼,所以此山称为吼山。不管吼山之名出于何种说法,但主要的出典来源于越王勾践曾在此养狗,从而得名。因此我们可以遥想当年满山遍野皆是警觉的猎鹿之狗。而此地的许多山石,又确实显露出形态各异的狗的形象。这里有几条狗?请大家找一找,对!这里有五条并排的狗,我们称它为“五犬迎宾”,它们热情地欢迎各位的光临。吼山的石狗数不清。到目前为此,还没有全部寻找和统计出来,希望大家细心找一找。您在这座山中能找出多少狗?如果您找到我们没有发现过的狗,您将会得到一份精美的礼品。当年越王勾践在此养狗猎鹿,而石匠来此山采石后,又留下许多石狗,整座山势又似一条卧狗。这样吼山就成了一大奇迹,一大谜。
这里就叫曹山,山不高却名声显赫,因为这里曾经是历代众多名人仰慕的地方。陆游、徐文长、袁宏道、郑板桥、李慈铭、蔡元培、鲁迅等都来过这里。明代文人陶望龄在这山上曾筑有石篑山房,在此居住读书。还有被称为小品文鼻祖的明代文学家张岱在这里著书立说。曹山有“江南小桂林”之称,又是难得的风水宝地,青狮白象同落一山,狮肖其首,象状其鼻。我们在此位置上,便可看到青狮与白象。这水池,我们当地人称为水石宕,是千年采石而形成,如果把池水抽干,我们能看到像龙游石窟一样的奇迹。在古代,吼山寺庵鼎盛时期,张岱的外公陶允嘉把这水石宕改名为“放生池”,善男信女将活鱼虾投放入池,可谓成千上万。由于池水深几十米,所以池中的鱼越来越大。张岱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过当时的情景。他说:他小时候跟母亲到吼山做佛事,用竹箩装了四只西瓜,浸入池内,一会儿一条大鱼冲出水面,顶翻三只小船,一口气吞没了四只西瓜。放生池内备有乌篷船,坐船走水路可以直达桃园景区和云石景区。在船上悠游,另有一番情趣,能把多幅古代名家题刻看得更清晰,产生游目骋怀的感觉;还能领略我们这里“江南武陵源”粗犷、凝重的独特风采。坐船的客人请下船,其余的客人跟我走,我们在桃园景区会合。
这里是桃园景区。吼山的桃园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开创的,并引种桃中珍品蟠桃,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整个桃园,面积20多公顷,有桃树品种30余个,主要有花桃、一点红、大红桃、夏白桃和蟠桃等。欢迎各位客人春季前来观赏漫山绯红的桃花,夏季即可品尝桃子的美味。
上面两块奇特的石头,一块叫云石,一块叫棋盘石,这两块石头历来是吼山的主石景。清朝《康熙会稽县志》里记载的吼山八大景,首景就是“犬亭云石”。云石上粗下细,上顶飘逸的巨石一块,似云朵从天外飞来,故称云石。云石又名火炬石,永不熄灭的火炬象征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坚忍不拔的精神,它激励着越乡人民生生不息和无往而不胜的气概。棋盘石崔嵬离奇,相传有两位仙人乘黄鹤经此,被景色所迷,在石上对弈,且石形又酷似棋盘,所以棋盘石之名沿袭至今。
明代文坛公安派首领袁宏道,来此看望隐居读书的友人陶望龄,看了这里的石景,写了《吼山观石壁》一首诗,对两块奇石的来历和险峻作了这样的描绘:“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千年云气老,七日浑沌生。精祟虚无出,猿猱叹息行。道旁应借问,恐是越王城。”清代诗人平度也写有《吼山云石》一首:“狮子林开峭壁前,吼来惊倒野狐禅。盘陀削就凝双碧,仿佛飞云落九天。”既写到对云石形态的赞美,又描述了这里曾经有过寺庙。这一口井称为“云泉”,泉虽小,但它终年保持水位不变,水味甘甜,据说喝了云泉水,能让读书人聪颖进取。当年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皋埠镇的小皋埠村亲戚家里住过半年,因此常来吼山,都说他非常喜欢喝这里的泉水。这棋盘石下的大棋盘也是江南绝无仅有,国内罕见,每枚棋子有44公斤重。你们不妨试一下。这云石底部的空地,原有一座小庵,称为“万寂庵”。
现在我们到了尽览亭,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观赏整个会稽山脉的雄姿和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真可谓稽山鉴水,尽收眼底。
绍兴的地势是从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我们看南面连绵不断的山峰就是浙东的会稽山,温润的气候,葱茏的草木,一年四季给人以青翠、淡雅的感觉。绍兴的历史,可以说先是大禹治水到绍兴,“会诸侯、计有功”,使绍兴有了第一个地名——会稽。后来出了个越王勾践,吴越相争,越国败给吴国,但越王明大义,采纳了范蠡大夫的建议,为保越民的安全,从长计议,忍辱求和,从这会稽山中走出到吴国作人质三年,历尽干辛万苦。回越国以后,又采用范蠡建设新都的高见,越国都城一改过去状态,从原会稽山的深处而进入平原,成了现在的绍兴城。各位团友,请往下看,这是一条通往宋六陵景区的水道,古代称御河。在这南面的山中有南宋七位帝王的陵墓群——攒宫。攒,就是临时的意思。当时南宋的都城叫临安,也有临时的意思,意在收复中原后重回河南。但最终南宋复国无望,攒宫由此也化为青冢。所以在历代陵墓史上,南宋陵墓一直是一个空白。但南宋六陵作为江南最大的皇陵,它的旅游开发价值,还是相当高的。
我们现在拾级而上,大约要登150个阶梯,去吼山寿宁禅寺。大家可要一气呵成,方见心诚则灵。
寿宁禅寺是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的二祖父陆傅于1120xx年所建,取名东山禅寺。当年陆游在佛祖前许愿:“一统中原,佛装金身”,遂改名寿宁禅寺,意为国家长治久安。寿宁禅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可惜在1941年,寿宁禅寺被日寇所毁,现寺为1996年重建。
由于陆游祖上的住处和坟墓全在吼山,所以陆游也经常从绍兴鉴湖到吼山来祭祖和小住,后来,老年退隐吼山。
说起重修寿宁禅寺,有许多神秘的现象,也许是偶然的巧合:1996年移建时,当佛教界著名人士一锤定音,选中寺址,开始奠基,刚刚是下着中雨的天气,霎时天空晴朗,并射出道道金光,直照基碑。还有,在寺院的开光吉日,万里无云、风和日丽,空气清新畅快,上山朝圣的香客近两万人次,而吉日的前后两天都是阴雨天气。这种现象,真使当地乡民舆论哗然。更令人称奇的是,每当吼山山体以外呈现蓝天白云时,整座吼山、特别是在寿宁禅寺附近,却经常有云气升腾之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去,我们去游览剩水荡和烟萝洞景观。在途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神仙浴池”和“神犬护山”等景观。
这里就是剩水荡。“剩水”两字出自张岱的诗句“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而得名,这里虽然是采石后的残山剩水,却如同是鬼刻神镂。看水中独立石笋,中流砥柱,刀劈斧砍一般的崖壁,所以,这里有“小东湖”之称。再看崖壁上的瀑帘,简直是把人带入了“秀水绕奇石,瀑前伴碧潭,青山花果茂,洞府幽又幻”的人间仙境。
这里是烟萝洞,这个洞是明朝吏部尚书陶大临之子陶允宜命名的。陶允宜是绍兴陶堰人,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员外郎。你们看,烟萝洞由陡壁环抱而成,面积有7000多平方米,洞内小气候独特,冬暖夏凉,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属吼山的胜景之一。难怪当年陶允宜在这里静心读书,专心写作《镜心堂稿》16部,是有他的道理的。这里还有越王勾践雕像,一洞天、龙涎水,也有茶室,大家可以游憩、喝茶、聊天。
古人说“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是人生大乐趣。而吼山的一年四季都值得游,值得乐,它会使你的人生得到充实。欢迎各位再次光临吼山。
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篇八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70公里处。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创建年代虽无文字可考,但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
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着彩塑272身、壁画5650余平方米。第6窟高约25米的弥勒佛,全身金箔敷就,灿然如新、金碧辉煌,显得极其庄严雄伟。第11窟的十八罗汉,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尤其是塑在南壁西端的哑罗汉,上身前倾,张口瞠目,欲言不能的神情,活灵活现,堪称榆林窟彩塑的代表。
榆林窟榆林窟保存至今的彩塑共有250余身,壁画约5000余平方米,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如果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居于全国石窟之冠,那么,榆林窟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
内容十分丰富,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像画、装饰图案和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有一定数量的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现实画面。从唐到元,历代都有佳作,其中第25窟的唐代壁画,更是世所罕见的珍品。
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佛坛窟、中心塔柱窟、大像窟等三种。各类窟形均始于唐代,以后成定式沿用。但东西两崖上层洞窟前面多有较深的甬道,且横开连通毗邻各窟的长穿道,不同于莫高窟。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形式有圆塑、浮塑等。除6窟大佛殿宋代塑的高24。35米的善跏坐佛像和第5窟长13米的卧佛像各一身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彩塑破坏较甚,所存极少。现存300余身塑像均经重妆。大多属等身群像,一铺三至九身不等。
初唐壁画只存残迹,其余4565平方米壁画大多保存尚好,根据特点可分为中唐(吐蕃统治时期)、五代、北宋、回鹘、西夏、元六个时期。唐代洞窟有14个,保存完整的仅存第25窟。
该窟艺术价值颇高,在整个敦煌石窟中也属于珍品。前室正壁门两侧分别绘毗琉璃天王像和毗沙门天王像。主室窟顶可见千佛残迹。正壁中部绘卢舍那佛像和虚空藏、弥勒、地藏、文殊等八大菩萨像,北侧绘释迦行像,南侧已毁。南、北两侧壁分别绘观无量寿经变、弥勒经变。前壁门两侧绘文殊变、普贤变。
全窟壁画构图严谨、造型逼真,色彩绚丽。威武有力的天王、力士、庄严慈祥的菩萨,栩栩如生的昆仑奴及狮子、白象,神态生动,线条潇洒流畅,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和精湛技艺。尤其是“弥勒经变”中的农作、扫街、宴会、探亲、写经、剃度等描绘社会生活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此窟细密精致而秀丽的壁画艺术,是敦煌石窟中唐壁画的典范。
五代、北宋时期,兴建和重修洞窟23个。壁画题材主要有经变画、尊像画、佛传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瑞像故事画和供养人画像等五类。其中的供养人画像,数量较多,分为三种:
即曹氏归义军政权的统治者及其眷属、大小官吏的画像;与曹氏联姻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者画像,如于阗国王和王后,吐谷浑慕容归盈出行图等;特别是出现了曹氏画院的“都勾当画院使”、“知画手”、“都画匠作”、“画匠”等的画像,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西夏、元时期,共兴建和重建洞窟16个、使榆林窟出现了最后的兴盛局面。壁画题材主要有经变画、佛像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几类。供养人画像中有人物和衣冠服饰迥异的党项羌、回鹘、蒙古族贵族官吏和侍从的画像。西夏早期壁画艺术与宋代壁画一脉相承,后期的第2、3、29窟与元代的第4、10窟等典型洞窟的壁画艺术表现了三种新风格:
(1)中原绘画风格,人物衣冠如道教神仙,线描精致流畅,变化丰富,色彩清淡典雅,这是受宋辽影响而出现的新的艺术风格。
(2)藏传密宗风格,人物比例适度,形象有明显的尼泊尔和印度的影响,线描圆润秀劲,设色冷峻浓艳,具有浓厚的神秘气氛。
(3)西夏艺术风格。人物造型和服饰具有西夏的民族特征。第2窟水月观音图,第3窟文殊变、普贤变、西方净土变、千手千眼观音变。第4窟释迦、多宝曼茶罗、不空绢索曼茶罗等是代表这个时期高度艺术水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