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精选9篇)

2023年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2 04:46:02
2023年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精选9篇)
时间:2023-10-22 04:46:02     小编:文锋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篇一

知识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揣摩本课生字、生词的意思。

2.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结构的和谐美。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从优美的文字中感受天鹅湖的美,湖中天鹅的美。

2.激发学生对天鹅湖的喜爱,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优美舒缓的音乐,本课的天鹅形生字卡片。

学生:收集有关天鹅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自制喜欢的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都到过哪些地方?看来,大家去过的旅游胜地还真不少。前不久,我也去了一个很不错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还有天鹅呢。我还带回来一些照片,想看吗?(出示课件)喜欢这个地方吗?它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新疆天鹅湖。

齐读课题。

教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到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可是生字宝宝发话了,他说,要想去参观天鹅湖,可先得记住我这个“疆”字。

学生说识字方法。

教师:看来大家都很想去,那我们就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

二、检查认字情况

1.同桌考卡片。

教师:通过预习,咱们已经圈出了生字生词,还制作了生字卡片。在预习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办的呢?(问爸妈、老师、同学,找拼音小朋友帮忙,查字典……)同学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考一考,还可以交流好的记字方法。快开始吧。

2.你们圈出的生字宝宝可淘气了,看,他们已经跳上了大屏幕,想和他们交朋友吗?(想)那咱们就来读一读,会读哪个读哪个。

提示:在开小火车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用“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这个字?这个字你怎么记住的?你能给它找朋友组词吗?”等话提醒“疆、畔、赏、僚、碧”的读音和记字法,并请读得好的同学带领大家读一遍。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不小,把生字解决了,下面我们再来用心地读一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把你喜欢的句子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

参考句子:

a.第一段第二句。

1.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个同学喜欢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2.天鹅湖这么大,我看同学们都很喜欢,来,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自己先练一练,待会儿老师请同学来读。

3.抽生读。

b.第一段第三句。

1.指名读第一段第三句。

3.生交流看到的景色:山峰、松树、柏树、红花、绿草……

教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让我们一起亲自去感受感受冰峰雪岭一片雪白,青松翠柏一片碧绿,五彩缤纷的野花,还有那碧蓝色的湖水。

教师:天鹅湖周围的景色怎么样啊?(很美,很迷人)

4.请同学们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天鹅湖周围的景色有雪白的山峰,美丽的花草树木,这些景物倒映在碧蓝色的湖中,同学们,那景色真是太——(生:迷人了)

板书:湖迷人

5.这么美的景色,相信同学们能把这句话读得更美。带着自己的体会,自己先练一练,等会儿老师请同学来读。

学生自由读。

教师:谁愿意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字音读准没有,有没有添字漏字。

学生评价。(你真能干,很会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能给他人提出小建议)

教师:这一次同学们仔细听听,他读得流利吗?每句话之间停顿得好不好?谁愿意再试一试?(再抽读)

教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觉得天鹅湖怎么样?(生:美)

教师:能把天鹅湖的美读出来吗?谁愿意再读读?我感受到美了。谁愿意再试一试?争取读得更棒!

教师: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句话,愿意读的都勇敢地站起来读读吧。

6.学习生字“峰”。

教师点击“峰”:这里“冰峰雪岭”的“峰”字会写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要写好这个“峰”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生说,教师示范)

教师提示:右边部分是什么?这里要写得舒展一点。请同学们拿出手来,跟着我练一练。

右边下面有几横?(三横“丰”)可不要少写一横哟。请小朋友们翻到139页,写一写这个“峰”字,描红一个,写两个。

学生写,教师巡视。

展示作品:你们觉得这个字哪里写得好?

7.学习生字“碧”。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写这个“峰”字的方法很不错,还想写吗?

教师:(点击“碧”)请看这个“碧”字,老师考考大家,这个字是什么结构?(上下)上面左边是个(生:“王”字),最后一笔要变成(生:一提),右边是个(生:“白”字),下面“石”字在正中。

请同学们接着写,教师巡视。

同桌互相评一评。哪个字写得好就送他一颗小五星,不够好的给他提提建议。

8.课件出示整幅图:同学们,请看,天鹅湖有大小不一的湖面,映着雪白的峰岭,苍翠的松柏,缤纷的野花,让我们再次走进天鹅湖。请同学们拿起书来,把第一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遍。

刚才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天鹅湖不但很大,而且还很——(生:美)

c.第二段第一句。

1.你知道这句话写什么呀?(生:天鹅)

2.教师:是的,它们就是天鹅湖的主人,天鹅们也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你们看,(课件)这些天鹅正在干什么?想象一下天鹅可能会干什么。小伙伴们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

教师:是呀,它们生活得那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让我们再远远地看看天鹅,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看,(课件)远远望去这些天鹅像什么?(像白帆)你是从哪儿学会这个词语的?(生:从书上)

教师: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男生读。

教师: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天鹅们的轻松快乐、无拘无束,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句,感受一下天鹅们的悠然吧!

女生读。

教师:读了以后,人们觉得天鹅生活得怎么样?刚才你们所说的天鹅生活得快乐、自由,书上用了一个很美的词语,能找到吗?(生:悠然嬉戏)

教师:对,天鹅生活得那么悠然。

板书:天鹅悠然

教师: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天鹅湖的天很蓝、云很白,湖周围的景色以及湖中的倒影都很美,再加上湖中那悠然嬉戏的天鹅,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你们知道什么季节去是观赏天鹅的最好时候?(生:每年的3月到10月)

一边想。你有小问题考大家吗?(自由读)

生提问:为什么要登上瞭望塔?尽收眼底是什么意思?优雅是什么意思?抽生解疑。

教师:你们真会理解,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抽生读)

教师:你们很会读书,来,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把这句话练一练。(手指大屏幕)

教师:刚才,你们给老师提了这么多好的建议,老师也很想试一试。(师范读)

教师:请同学们也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棒!来,让我们一起登上瞭望塔,去欣赏天鹅湖的迷人风光吧。(课件:音乐)

四、小结

教师:领略了新疆天鹅湖优雅的自然风光,观赏了美丽的天鹅,你们的心情怎样?(生:开心、高兴)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天鹅湖太美了。(师板书:美)

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一下美丽的天鹅湖,可以读一读,也可以讲一讲。

2.画一画你心中的天鹅湖。

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篇二

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于动物都很感兴趣,一说起动物,孩子们的脸上就露出灿烂的微笑,还会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在主题《动物王国》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很高,在课余时间,孩子们还会围拢过来,问我动物的小问题,看到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我设计了本次大班音乐活动《小动物舞会》,让幼儿能进一步感受动物舞会的快乐气氛。

选择这一活动正如《纲要》中所说的,“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此活动《小动物舞会》既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且本教案,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乐曲的情绪和曲式结构,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强弱变化创编出不同的动作,体验舞会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初步理解abca的曲式结构。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强弱变化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共同参加舞会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理解abca的曲式结构。

难点: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强弱变化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小动物舞会音乐。【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图谱。

3、猴子、小鸟、兔子、大灰狼等小动物的图片和头饰。

教学方法:

故事导入法、启发提问法、情境创设法、演示法、师幼互动法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讲述故事:

3、教师提问:你们猜猜看,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舞会呀?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把幼儿说到的小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小兔子、小猫、小猴、小蛇等)

4、老师简单小结一下,参加舞会的小动物有哪些。

师:原来……这么多小动物都来参加这个舞会呀,真热闹!

二、分段欣赏音乐,根据音乐创编动作。

1、播放第一段音乐。

师:呀!舞会开始啦!走,我们一起去瞧瞧!

2、提问:

(1)师:在刚才的舞会中,你觉得发生了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小动物们在跳舞;它们很开心;它们在转圈圈……

(3)请个别幼儿做一做小动物的动作。

(4)播放第一段音乐。

师:小动物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跳舞吧!

3、播放第二段音乐。

师:舞会上发生了什么?

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篇三

一、让幼儿更协调地跳集体舞

让幼儿感受新疆舞音乐特点及舞蹈风格。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初步学会欣赏舞蹈中的美。

二、大胆地与同伴交流,互相合作,体验舞蹈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复习舞蹈,掌握节奏特点

1、欣赏《新疆集体舞》乐曲,让幼儿复习新疆的基本动作,感受新疆音乐的基本动作,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刚刚的节奏是怎么样的?听起来时心情如何?(这时幼儿在一听到音乐都兴奋的跳起新疆舞,嘴里还边哼着节奏,咚哒呓咚哒,咚咚咚哒)

二、与伙伴互相合作交流。

1、将幼儿分成内外两圈,重点让幼儿学习跳一遍舞蹈后,如何换舞伴,教师先与一名幼儿示范后再让全体幼儿练习。

2、为帮助幼儿掌握每到换舞伴这一难点时,教师就用语言提醒外圈幼儿横跨一点。

3、练习较熟练后让内外圈的幼儿对换。

(由于在做操上已经有同伴间相互配合的活动,幼儿在这个环节上难点直接突破,互相配合的很好。这点出乎了我的'预料。

三、自由创编

1、幼儿运用自己所学创编动作。(由于第一次活动在创编上没足够时间让幼儿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为了满足幼儿兴趣再次设计环节这个活动)

2、根据音乐节奏创编自己的新疆舞蹈动作。让幼儿感受新疆舞音乐特点及舞蹈风格。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初步学会欣赏舞蹈中的美。

3、活动反思:

由于,有了第一次活动经验,在进行第二次活动时,大部分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想象能力,根据音乐特点,创编出许多淋漓尽致的新疆舞蹈动作。

(如我在教的新疆舞蹈中有托帽的动作,是用单手做,有的孩子就问老师我可以用双手托吗?可以用拿着帽子,你看我可以这样拿还可以那样拿;你看我摘葡萄的动作可以自己一个人做,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合作;你看我不用托着葡萄运回家,我可以用篮子提着,还可以用车运回家)幼儿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与音乐表现力,并流畅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孩子的思维是无穷的,在活动中想象创编了许多成人难于想象的新疆舞蹈动作,我觉得此次活动能让幼儿在舞美中得到快乐,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篇四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2.使学生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使学生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训学生绘制简图反映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认识趋于特征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

通过西部大开发等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教学重点

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不破坏环境。

(一)教学方法

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

(二)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相关地图等。

二课时

(一)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学生齐答;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大家可能知道新疆的瓜果又香又甜,但为什么这么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这个中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讲授新课]

讲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差别很大,造成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东部与中西部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差距很大。同时由于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而西部相对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国家为了使西部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同时缓解东部地区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的状况;为了促进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而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承转: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无疑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首先让我们来认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板书:一、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活动:请大家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p40课文和图6.31,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新疆在中国的位置特点,找出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

2.找出横亘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山脉,说出它们的走向。

3.找出新疆的两大盆地及其分界山地。

4.将上述山地和盆地在p41页新疆轮廓图中画出(用铅笔)。

学生读图画图,教师巡回指导画图方法。

讲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北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八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的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现有人口1925万人,人口密度12人/km,属我国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10多个民族。

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

新疆北部是西北——东南向的阿尔泰山,新疆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此,中部是东西向的天山。南部为包括多条山脉组成的东西向山地昆仑山。天山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大部分,南为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km,为世界最大内陆盆地。盆地中有面积达32.4万km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新疆北部为准噶尔盆地,盆地中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我国第二大沙漠。

新疆的“疆”字高度浓缩了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在黑板上边写边解释每一部分的含义。)右上第一横代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间一横代表天山,最下边一横代表昆仑山,三横之间的两个“田”分别代表两大盆地。左边摆放了一张“弓”,弓是中国古代的冷兵器,而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且远离统治中心,位于边防要塞,因此需要设防保护,保护国土不被侵占,因此在“弓”内加了一个土字。

承转:刚才我们讲到新疆两大盆地内都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新疆之所以沙漠广布,与新疆的气候密不可分。

活动:请大家在中国政区图上量算新疆南部距印度洋、新疆东部距太平洋的直线距离。

学生量算。

提问量算结果,学生回答。(略)

讲述:新疆东距太平洋达2500km之遥,南距印度洋1600km,距海遥远,加之重重山岭,高原的.屏障作用,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新疆,所以导致新疆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热,日照长,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50mm以下。

承转:我们知道,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人类尤其离不开水,人类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水,因此,水会影响、制约人类的一些活动。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4,回答以下问题:说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据中科所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测定,亚洲大陆的“心脏”——地理中心位于新疆乌鲁木齐郊区的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距海遥远导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冰川冰雪融水还孕育了一些内流河。在这些河流沿岸也分布有城市、人口等。交通运输是加强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促进工农业生产和方便人民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交通设施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密不可分,多沿盆地边缘分布,将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集中的绿洲联系起来,既靠近水源,也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民生活,但新疆各绿洲之间相距遥远,这势必导致新疆的物流、人流不畅,信息通达度较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极大地影响、制约新疆的经济发展。面对这种境况,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新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新疆的对外交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承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新疆由于特殊的环境特征,生态环境很脆弱,是我国荒漠化较严重地区。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归纳讲述:简单地讲,荒漠化就是指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在自然因素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等促使下,造成的以上一些地区的土地逐渐退化,直至变成荒漠的过程。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是因为土地的不断荒漠化而在版图上消失的。

在新疆,绿洲是人口、城市的集中分布区。而绿洲的外围就是茫茫沙漠,如果因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人类行为破坏了植被;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就很容易导致脆弱的绿洲边缘的土地荒漠化。为了不让楼兰古城的悲剧重演,我们应从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着手,如培养优种牲畜,合理放牧、轮牧,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等等阻止土地的荒漠,使绿洲常绿、草地常青。

本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在独特环境特征影响下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新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导致。

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篇五

一、情感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新疆舞曲》,感受音乐奔放跳跃的情绪,激发“走进新疆”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唱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

3、在有关“新疆”的信息传递中了解秀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抒发对新疆的赞美之情和喜爱之情。

二、行为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

2、初步学习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

3、能用欢快活泼的旋律感愉悦地学唱新疆民歌。

三、拓展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交流和展示有关“新疆”的信息,使学生初步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

2、小组合作即兴创编音乐情境,用各种方式和艺术手段渲染、表现主题“新疆是个好地方”。

在不断感受音乐文化的氛围中掌握新疆音乐的基本要素,积淀音乐情感,进而准确、动情地学唱、表演歌曲。

突破口:

通过生生、师生动态的互学、交流、共享信息,来激发歌唱的情绪,解决歌唱的重点难点。

一、欣赏新疆音乐。

1、聆听一段《新疆舞曲》。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到了什么地方?你是怎样从音乐中知道的?

2、学生自由回答,揭示地名和节奏型。

二、节奏舞蹈律动。

1、学拍节奏型。

(1)学生感知、认识节奏后进行视拍。

(2)在乐曲伴奏下,学生富有动感地拍击节奏,教师则用铃鼓的敲击来带动情绪。

2、学跳新疆舞。

(1)欣赏同学的新疆舞。

师:我们班有谁会跳新疆舞吗?能否在我们的节奏伴奏中舞一段。

(2)表演时,其余学生把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当作鼓面为她伴奏。

(3)请表演的.同学以邀请舞的形式教其他同学几个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4)全体学生自由结队、自由组合跟着音乐尽情舞蹈。

三、了解风土人情。

1、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跳得好,同时过渡:那你知道新疆的什么呢?。

2、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对新疆的认识

3、媒体播放进行小结,背景音乐是《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伴奏。

4、学生用一句话赞美新疆。

四、学唱新疆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

1、师范唱。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我想用歌声唱出新疆的好。

师:你听出来新疆好在哪里?

2、出示地形图及分布的特产,学生跟着录音范唱轻轻哼唱以熟悉歌词。

3、出示乐谱第一段,学生在钢琴伴奏下填词唱一唱。

4、相互间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

(1)请学生自己尝试处理歌曲。

(2)反馈与评价:个人、小组。

(3)老师从中指导唱法,并渗透乐理知识(节奏、五线谱等)。

5、跟电子琴伴奏音乐动情地演唱。

6、获取完整的音乐形象,跟录音范唱初步演唱三段歌词。

五、创设音乐情境。

1、分组创编音乐情景:在葡萄架下。

2、小组排练,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表演。

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篇六

1、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都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伊犁。

3、1875~1878年,左中棠率兵收复新疆(除伊犁外)。19世纪80年代,中俄签约,中国收复伊犁。

4、1884年,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八年级历史收复新疆教案

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理解科文所蕴含的道理。

两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

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正音

(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读课文

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

五、作业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一、复习提问

1、展示自己收集的树叶,告诉大家你在那里收集到的,当时的情景如何,是否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2、作者也去采树叶,为什么不忍心摘一片叶子呢?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他看到什么样的树和树叶?为什么他没有摘树叶?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树美,树叶美。

(4)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

(6)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为了,做一个的吧!

1、出示生字体、置、输、茁、间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

4做一片美的叶子

树美

树叶美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篇八

为了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教案是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和安排的实践性教学文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时代的治疆方略。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看关于“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新闻

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疆第三次工作座谈会是什么时间召开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内容。(同学们要知道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小组交流

观看视频《小枣树》

讲讲故事里给我们讲了什么内容。

(一棵“小枣树”见证了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阿瓦提乡喀鲁克村从贫穷落后到昂首阔步奔小康的过程,描绘出一幅村民脱贫增收的幸福画卷。)

2、小组合作讲讲你看到新疆的变化或者听长辈们讲给你们以前新疆的生活状况的小故事。

3、点名学生总结新疆的变化。

活动园

谈谈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需要怎么做。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多种文化包容互鉴、交融贯通,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中华文化则始终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深厚土壤,始终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始终滋养着各族人民的心灵世界。

通过学习让孩子们更加坚信“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是新疆各族人们的美好期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让各族人民打心眼里热爱中华文化,从血液中认同中华文化;还要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对整个中华文化热爱之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就是长远之策、固本之举。“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做好文化润疆工作,增进文化认同,各族人民就能抱得更紧,更能凝心聚力,进而激发出更深沉而持久的爱国爱疆之情,共创繁荣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过程中的强化,也必将助力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让我们在复兴路上走得更自信而坚实。

回家后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向父母家人,亲戚朋友宣传你学到的党的好政策。v

进一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中央引导、地方实施,统筹规划、整体安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县正高级退休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2020年12月11日,亚吐尔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了文化润疆系列研赛活动。

首先,开展了以“我心中的抗疫英雄”为主题的学生作文比赛。比赛现场,学生们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奋笔疾书,60分钟后,一篇篇富有真实情感饱含对抗疫英雄赞美和致敬的文章跃然于纸上。八年级(1)班的古丽娜再尔·拖乎尼亚孜同学以92分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41名学生获得“优秀作文奖”,12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

其次,开展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评比大赛及说课比赛。开展此项活动,旨在认真贯彻落实《拜城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案备课质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经认真评选后,14名教师获得“优秀教案奖”,4名教师获得“优秀说课奖”。

此次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写作和阅读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进一步滋润了师生的思想和心灵,助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为更好发挥党校政策宣传和理论研究优势,扎实做好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宣传等工作。昭苏县委党校坚持党媒姓党的根本原则,强化主责主业,紧紧围绕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在教学、科研、宣讲等方面出实招,确保了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先学一步深入领会精神实质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学深悟透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县委党校以集中学习、交流讨论、撰写心得等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了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常委(扩大)会议及自治州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专题学习,同时为切实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结合党校实际,骨干教师从抓好座谈会精神学习、发挥党校在相关培训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发言,其他人员在会上交流了学习心得。

学深一层集体备课入脑入心

教人者必先受教,党校教师首先要将学习领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走在前列,要全面系统学、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吃透精神,掌握核心要义,并进一步做到会议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州党校组织全州党校系统集体备课后,昭苏县党校立即启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集体备课会,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将学习领会座谈会精神,落实到课程的教学环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中,促进了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专题的快速成型。截至目前,已在5个班次讲授该专题内容。

学以致用基层宣讲成效显著

为宣传好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座谈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使会议精神在各族群众中家喻户晓。县委宣传部、县党校成立宣讲团,并制定宣讲实施方案,进乡镇、进村(社区)开展巡回宣讲活动,通过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把会议精神宣传到千家万户,帮助各族群众理解全会精神,各族群众深感鼓舞、倍感振奋。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5场次,受益人数300余人。

落地生根科研推动成果转化

教师谈体会

为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着力提升党校教师科研资政能力和水平,要求全体教师紧紧围绕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内容及自治区九届十次全会内容来设置选题和研究内容,每人报送一篇论文题目,并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论文的撰写,确保党校教师在学深悟透、学懂弄通的前提下,切实发挥决策咨询的思想库作用,已完成论文申报10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时代的治疆方略。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看关于“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新闻

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疆第三次工作座谈会是什么时间召开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内容。(同学们要知道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小组交流

观看视频《小枣树》

讲讲故事里给我们讲了什么内容。

(一棵“小枣树”见证了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阿瓦提乡喀鲁克村从贫穷落后到昂首阔步奔小康的过程,描绘出一幅村民脱贫增收的幸福画卷。)

2、小组合作讲讲你看到新疆的变化或者听长辈们讲给你们以前新疆的生活状况的小故事。

3、点名学生总结新疆的变化。

活动园

谈谈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需要怎么做。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多种文化包容互鉴、交融贯通,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中华文化则始终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深厚土壤,始终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始终滋养着各族人民的心灵世界。

通过学习让孩子们更加坚信“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是新疆各族人们的美好期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让各族人民打心眼里热爱中华文化,从血液中认同中华文化;还要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对整个中华文化热爱之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就是长远之策、固本之举。“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做好文化润疆工作,增进文化认同,各族人民就能抱得更紧,更能凝心聚力,进而激发出更深沉而持久的爱国爱疆之情,共创繁荣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过程中的强化,也必将助力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让我们在复兴路上走得更自信而坚实。

回家后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向父母家人,亲戚朋友宣传你学到的党的好政策。


新疆的歌教案王蒙篇九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以问题为线索,开展案例讨论活动,让学生作主角,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争辩,做出决策和选择,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借助cai课件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区内发展扩展到区际间的联系和发展,更好的完成知识的迁移。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使学生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绘制简图表示新疆地区地形分布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绘制简图反映事物分布的技能。

3、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初步学会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1、通过对教科书呈现的资料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的阅读、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过程,发现并总结本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独特的环境特征,初步找出本地区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在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保护环境。

对高山、荒漠与绿洲和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教学主要采用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

对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主要采用讨论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cai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一)第一课时

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维吾尔族姑娘穿着民族服饰的图片请大家辨认一下,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学生齐答;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讲授新课:

高山、荒漠与绿洲承转讲述: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首先让我们来认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自然环境特征展示:中国政区图

链接:地形与城市分布示意图活动问题:

1、描述新疆在中国的位置特点,找出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

2、找出横亘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山脉,说出它们的走向。

3、找出新疆的两大盆地及其分界山地。

4、将上述山地和盆地在第41页新疆轮廓图中画出(用铅笔)。

学生读图画图,教师巡回指导画图方法。(学法指导)

教师总结: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学生读图回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北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八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北部有西北——东南向的阿尔泰山,新疆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此。中部有东西向的天山。南部为包括多条山脉组成的东西向山脉昆仑山。

天山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大部分,南为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内陆盆地。盆地中有面积达32、4万平方千米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新疆北部为准噶尔盆地,盆地中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我国第二大沙漠。学生学画示意图。

(二)独特的环境特征承转讲述:新疆两大盆地内都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新疆之所以沙漠广布,与新疆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活动:请大家在中国政区图上量算新疆南部距印度洋、新疆东部距太平洋的.直线距离。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比例尺公式。

讲述: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新疆距海洋遥远,加之重重山岭阻挡和高原的屏障作用,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新疆内陆,导致新疆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热,日照长,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50mm以下。学生量算,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

计算结果:新疆东距太平洋达2500千米,南距印度洋1600千米,距海洋遥远。

(三)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呈现: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提问:请大家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归纳讲述: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据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测定,亚洲大陆的“心脏”——地理中心位于新疆乌鲁木齐郊区的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距海洋遥远,导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地区,冰川冰雪融水还孕育了一些内流河。在这些河流沿岸也分布有城市、人口等。交通运输是加强人类活动联系的主要方式,方便了人民生活,因此交通设施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密不可分,多沿盆地边缘分布,将人口、城市和经济活动集中的绿洲联系起来,既靠近水源,也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民生活,但是新疆各绿洲之间相距遥远,这势必导致新疆的物流、人流不畅,信息通达度较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