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模板12篇)

最新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1 08:34:04
最新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模板12篇)
时间:2023-10-21 08:34:04     小编:薇儿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一

[1]结构概念和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框架结构(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3]框架结构计算分析与设计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xx.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xx)(xx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5]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xx)[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xx.

[6]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xx)[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7]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xx)[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xx.

[8]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xx)[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xx.

[10]《建筑钢结构设计》刘锡良、.3

[11]《钢结构设计原理》刘锡良、.6

[12]《钢结构基础》陈绍蕃、

[13]《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李爱群,丁幼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指南》沈蒲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15]《钢结构设计》王新堂同济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二

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把自己的感想整理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即复习了以前的经验,又能为以后的设计带给指导好处。既然是写作毕业设计的收获,我觉得还是实事求是为好,真实的总结自己这九周以来的收获,比起在网上抄袭一通更有价值,更有好处。对于毕业设计的心得,我想大部分还是关于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真正在人生哲理上的收获还是比较少的,不可能因为做了一个毕业设计就领悟了多么高深的人生道理,天花乱坠洋洋洒洒的扔下3000字,显得十分空洞而没有品质,扔下的不仅仅是字,更多的是浪费的时间与精力。所以还是以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为主,我觉得我们搞土木工程的还是实际点好,虽然枯燥无味没有高大上的文采但是却很有实用价值。设计基本资料:

我的毕业设计做的是框架剪力墙方向,15层,抗震设防8度,0.3g,有地下室。建筑设计阶段:

就是说楼梯的间距不能够太校2.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必须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能够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必须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能够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带给有利条件。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三

x级土木工程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业已结束,今年的毕业设计,从时间上来说较长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总结。总体情况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在学期初进行了毕业设计动员,强调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学期末,在毕业设计答辩中,参加了三个小组的答辩。

今年的毕业设计工作总体来说,时间较长,毕业设计内容也较充实,每个学生都有重点深入的部分。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从认真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着手,严格按照《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土木工程专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及工作量进行讨论并确定,并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独立查阅文献能力、计算机及软件应用能力等的培养。

指导教师平时加强毕业设计的辅导,还可随时找老师进行答疑,老师为方便学生联系,把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给学生,有什么事就可以及时得到解决,这样问题不致堆积、也不会因此拖了进度。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比较重视,也没有因找工作而拖延进度的,老师对学生能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也较满意。

设计期间,同学们自觉独立进行设计,有问题时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争论,师生之间也常进行研讨,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觉得收获很大。大部分同学能主动走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的同学其独立工作能力及主动性较强。同学们通过毕业设计,普遍感到自己应用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所学的许多课程觉得很零散,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及怎么用,现在也都找到了用武之地。

毕业设计的选题,绝大部分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一般是在建工程或近期完成的工程。毕业设计答辩也是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答辩前先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方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答辩时学生先陈述其设计工作的内容及其特点10~15分钟,然后答辩小组进行提问、学生给予解答10~15分钟。

存在的问题:

1、资料缺乏许多学生感到图书馆参考资料不够或找不到想要的资料;有的同学缺少自己查资料的主动性。

2、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部分学生答辩中对自己所做课题用到设计规范、计算原理等不清楚,更不清楚其它未用的有关知识,类似问题较多,这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

3、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答辩中教师围绕所做的题目提出问题,有些提前没有思考或根本不掌握,想通过瞒天过海而乱答一通,不能实事求是地说明原因等,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

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1、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师资配备,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为了提高材料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对于主要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师资配置要加强,结合专业建设,理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2、加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开阔学生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视野,掌握工程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通过这四年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独立做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不知不觉毕业设计即将结束,这半年的时光令人难忘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成功的完成了这次设计课题—扬州某办公楼框架结构图实训和施工组织设计。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和设计,我通过自己动手看懂图纸和熟悉03g101图,梁柱钢筋分离和钢筋加密区的计算等,这是对我能力的一种提升。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

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我成功地完成了这次的设计课题——扬州市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根据任务书上的进程安排,自己按时准确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前期,我温习了各门相关课本,有《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设计》、《房屋建筑学》等,并自己借阅了相关设计规范。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先进行了建筑设计,王老师主要负责我们对建筑设计的指导和建筑图的批改,老师严格要求每个人,直到图形符合规范要求做到美观和实用。接着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由王老师负责,王老师认真负责,每个星期至少和学生见两次面,在我遇到不会时,老师总是认真细心的讲解给我们大家,直到我们都懂了。在毕业设计中本组在校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临近毕业设计结束,王老师指导了我们进行结构图的绘制、所有图纸的修改工作和整理计算书。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对框架结构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生科的认识,通过这次的设计让我真正做到了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方面,同时也感觉到了知识的欠缺和不扎实。同时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又提高了我们对运用pkpm软件和cad软件的能力。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队我几年所学的知识有了更系统化得掌握,同时毕业设计的完成,也为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怎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明白了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时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最后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毕业设计的结束,也即意味着我们大学生活的结束,走上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我相信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实现自己的理想。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四

x级土木工程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业已结束,今年的毕业设计,从时间上来说较长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总结。总体情况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在学期初进行了毕业设计动员,强调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学期末,在毕业设计答辩中,参加了三个小组的答辩。

今年的毕业设计工作总体来说,时间较长,毕业设计内容也较充实,每个学生都有重点深入的部分。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从认真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着手,严格按照《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土木工程专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及工作量进行讨论并确定,并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独立查阅文献能力、计算机及软件应用能力等的培养。

指导教师平时加强毕业设计的辅导,还可随时找老师进行答疑,老师为方便学生联系,把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给学生,有什么事就可以及时得到解决,这样问题不致堆积、也不会因此拖了进度。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比较重视,也没有因找工作而拖延进度的,老师对学生能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也较满意。

设计期间,同学们自觉独立进行设计,有问题时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争论,师生之间也常进行研讨,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觉得收获很大。大部分同学能主动走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的同学其独立工作能力及主动性较强。同学们通过毕业设计,普遍感到自己应用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所学的许多课程觉得很零散,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及怎么用,现在也都找到了用武之地。

毕业设计的选题,绝大部分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一般是在建工程或近期完成的工程。毕业设计答辩也是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答辩前先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方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答辩时学生先陈述其设计工作的内容及其特点10~15分钟,然后答辩小组进行提问、学生给予解答10~15分钟。

存在的问题:

1、资料缺乏许多学生感到图书馆参考资料不够或找不到想要的资料;有的同学缺少自己查资料的主动性。

2、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部分学生答辩中对自己所做课题用到设计规范、计算原理等不清楚,更不清楚其它未用的有关知识,类似问题较多,这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

3、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答辩中教师围绕所做的题目提出问题,有些提前没有思考或根本不掌握,想通过瞒天过海而乱答一通,不能实事求是地说明原因等,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

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1、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师资配备,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为了提高材料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对于主要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师资配置要加强,结合专业建设,理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2、加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开阔学生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视野,掌握工程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五

1、本文的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分布极其广泛,7度以上的地震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地震作为重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桩基础是一种历史较长而又应用广泛的深基础型式,能较好地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以及各种荷载情况,特别是在软弱地基上采用得较多。

与其它基础型式相比,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大、稳定性好、差异沉降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高层建筑、港口码头、海洋平台和火电及核电站结构中。

桩基能提高地基承载力,是预防地基失效的重要抗震措施:在非液化地基中,桩基能减少基础附加沉降、减轻震害;即使在液化地基中,只要桩尖深入持力层,也能减轻震害。

历次国内外地震震害调查表明,桩基支承的建(构)筑物的震害轻于非桩基支承的同类建(构)筑物。

1976年唐山地震后,有关部门曾调查了天津地区102项桩基建筑工程的震害情况,发现上部结构产生震害的仅7项,震害远较天津地区天然地基浅基础上同类结构的少且轻,桩基发生震害的仅有3项。

然而,桩基础作为预防地基失效的重要抗震措施,在地震中其本身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在实际的桩基础震害中,有大量上部结构的破坏并不是由于结构的惯性力引起,而是由于如液化、地基失效等场地因素导致桩基损坏,从而使上部结构发生落梁等严重破坏。

我国已建的和拟建的高层建筑及桥梁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区和大江大河下游地区,这些地区软土和饱和土层分布广泛,场地条件对于抗震而言极为恶劣,可以预想,一旦发生地震,桩基础可能严重受损。

大量的地震事实告诉我们,由地震引起的桩基破坏机制与地震时桩的受力情况有关,在地震荷载下,土-桩-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振动,相互影响。

因此,研究桩-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以及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及破坏机理,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及其重要。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动台模拟试验技术和动力相似理论,为在实验室模拟实际结构提供指导;获得一整套试验

数据,为开展计算分析研究、验证其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奠定基础,从而丰富和

发展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理论;其实践意义在于可以验证理论与计算分析的研究成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了解土中桩基和结构的地震反应有关规律,研究桩在破坏前后的抗震性能,并进而研究地震作用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机理。

同时,通过理论分析方法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有关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3、国内外研究综述

3.1国内外地震模型理论综述

3.1.1国外的研究方法

1970年,penzien等对地震作用下的土-桩-桥梁结构系统提出了一套非线性分析方法。

penzien模型把土-桩-桥梁系统离散成一个理想化的集中质量参数系统。

然后再与非线性阻尼器串联,研究结果表明,当桩较长,土又较硬时,桩土相互作用对桥梁的动力特性影响不大;只有当土较软,桩又较短时,桩土相互作用对桥梁的影响才显著。

他们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1978年,matlock和foo开发了动力winkler地基梁分析程序spasm8(seismicpileanalysiswithsupportmotion)。

他们采用的方法考虑了上部结构的影响,将单独确定的自由场土位移作为输入激振,采用离散单元力学相似模型表示不同荷载和约束条件下的`桩。

每一结点中土-桩的耦联是通过多元摩擦块、弹簧和阻尼器的组合来模拟的。

土的模型容许在初始弹性状态范围之外将强度的降低表示为挠度和挠曲反复次数的函数。

为了合理地模拟的土-桩相互作用,在上部土层容许形成间隙。

借助支座相对桩的初始零挠度点的移动来模拟侧向土运动。

土的反力-挠度性能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用具有某些线性阻尼的非线性模型表示土-桩的耦联关系。

19xx年,nogami等(提出了一种新模型,该模型通过积分平面应变的方法来分析单桩和群桩。

这种模型也是基于winkler假设发展的,并且特别注意到了在动力荷载下,桩轴的邻近区域引起强烈的非线性这一条件;并给出了与频率无关的质量、弹簧和阻尼器的简化公式。

该模型可以以相对简单的方式进行时域非线性分析。

1995年,elnaggar和novak提出了在瞬态动力荷载和谐和荷载作用下单桩和群桩横向反应的分析模型。

模型考虑了土的非线性行为、桩土界面的不连续条件和不同类型阻尼的能量耗散。

模型中,桩用普通的梁单元模拟。

每一土层的土介质被分成两个环状区域,内场区域考虑非线性,远场区域考虑波从桩往外传播。

,boulanger等通过离心机试验和理论分析对非线性动力winkler地基梁法进行了评估。

他的分析是基于有限元平台geofeap进行的,所采用的模型如图2.6所示。

自由场土柱与桩之间用非线性p-y弹簧和阻尼器相连。

非线性p-y行为由弹性分量、塑性分量和裂缝分

量串联起来

3.1.2国内的研究方法

陈熙之等(1985)采用集中参数法研究了桩-土-结构-水体系相互作用的弹塑性地震反应。

桩附近的土简化为串联的多质点系,称为等价土体系;远离结构物的场地土不受结构存在的影响,称为自然地基体系;在自然地基与等价体系之间用水平弹簧和阻尼器相联系。

水对结构的动力影响包括水的附加质量引起的惯性力及动水阻力。

袁万城(1990)提出了考虑sspsi的大跨度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可以等价为一维非线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与考虑桩周土弹性约束作用的多点激振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

桩周土的约束作用可用土弹簧来模拟,土弹簧刚度采用m法确定。

这种方法实际是简单了的winkler地基梁模型。

范立础等(1992)和胡世德等(1994)将之分别用于分析上海南浦大桥和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朱晞和王大庆(1992)采用penzien模型,土弹簧刚度用m法计算,他们认为这样处理能满足工程要求。

严士超和杜一平采用了penzien模型对电视塔-桩-土相互作用地震反应进行分析。

郑海荣(1992)采用penzien模型分析了桩-土-桥墩-流体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研究表明:是否采用非一致输入对反应的影响较大,但土体附加质量的大小对桥跨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影响甚微,对结构位移反应的影响也不大,可以不计。

魏琴等(1994)采用类似模型分析桩-土-桥梁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但自然地基体系与等价土体系之间的等价水平土弹簧刚度采用m法计算。

蒯行成等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梁模型,在求得有限长桩运动微分方程通解的基础上,导出了层状土中桩单元复刚度矩阵。

提出了计算层状土中单桩动力阻抗的方法。

孙利民等(1999,xx)改进了penzien模型,将原模型的单桩模型变为多桩模型,土-桩间的水平相互作用阻尼采用lysmer等(1966)提出的用粘性阻尼器模拟波动能量向半无限场地逸散的理论来计算。

3.2国内外振动台试验综述

3.2.1国外振动台试验总结

1969年,日本的kubo第一个注意模型相似率而进行模型桩振动台试验。

他在砂箱里用不同频率的水平方向的正弦激励进行振动台试验。

所采用的模型桩一端固定于台面上,模型土为砂土和油的混合物以模拟软土场地。

试验表明,随着输入台面运动频率的增加,土层表面运动水平随之增加;桩体上的最大弯曲应力发生在桩顶位置,并随桩深度逐渐减少。

yao(1980)将铝管群桩打入淤泥粘土进行静力横向荷载试验和振动台试验。

当上部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土层的频率一致时测到强烈的共振反应。

mizuno和iiba(1982)最早对模型施加地震时程激励的,并对模型的相似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在土介质周围用含水饱和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来模拟matsuda等(1988)采用分层土箱进行了饱和砂土振动台试验。

在制作场地土模型时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即:

首先将砂土加入到容器里,同时从容器的底部注入加压水,使振动台不断地振动,从而将土中的气泡排出,最后停止水的注射,排干土平面的水,使土颗粒下落和沉积。

采用这种方式,几乎能够将气泡从土中排尽,土颗粒均匀沉淀。

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制作饱和或部分饱和砂土场地模型。

3.2.2国内振动台试验总结

19xx年韦晓首先采用刚性土箱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包括单柱桩墩模型、单墩群桩模型、双墩群桩模型试验。

因为单柱墩没有足够的侧向约束,容易形成桩-土的脱离,加上上部结构的惯性力作用,很容易引起单桩墩柱的弯曲剪切破坏。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六

通过这段时间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是,此后在樊长林老师及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

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autocad、天正建筑等建筑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抗震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此外还时不时出现笔误,于是反复参阅各种规范,设计例题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后期的计算书电脑输入,由于以前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不多,以致开始的输入速度相当的慢,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渐熟练。

紧张的毕业设计终于划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回想起过去这段时间的设计收获是很大的,看到展现在眼前的毕业设计成果,不仅使我对两年来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归纳,而且使我真正体会了设计的艰辛和一种付出后得到了回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的人生作好了铺垫。

因此,通过本毕业设计,掌握了结构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全面了解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正确、熟练的结构方案、结构设计计算、构造处理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我们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配合意识;培养正确、熟练运用规范、手册、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建立功能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的思想,进一步建立建筑、结构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七

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也成熟了许多。在即将毕业之时,做一小结,并以此作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思想上,我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自我理论素养,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学习贯彻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活动中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较强的组织原则。四年中,我每天坚持看新闻,看共同关注、焦点访谈、法制在线等节目,收获很大。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对自己要求严格,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热心服务社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一名新世纪团员的要求时刻鞭策自己,为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充分准备。

学习上,刻苦认真,从而成绩一直都得到同学老师的一致肯定,并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和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注重个人兴趣的培养,我在四年中,看了很多关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工艺流程方面的书籍,使教材的知识得到必要的深化。读了很多名著,从中体味到品行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显著提高。学习电脑知识和法律常识,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充分准备。

生活上,非常感谢学校能够供给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兼职做家教,既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锻炼了我的社会交际能力,平时勤俭节约,学习理财知识,学会了比较合理地自理生活。同时,重视增强体质,每天经常课外体育锻炼,身体健康,心理比较成熟,能够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

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尽心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谦虚谨慎,塌实肯干,任劳任怨,工作一丝不苟。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同时,注重处理好人际关系,待人真诚,尊师重道,友爱同学,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增强自我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四年中,我努力上好每次实验课,对于每一次实验课都认真预习,积极主动去思考,在12月跟随老师去南京氮肥厂见习一周,从中掌握了很多安全知识和生产工艺。认真完成了毕业了论文,更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xx年4月底到6月底,在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近2个月的专业实习,在这期间,我主要从事化验方面的工作,在这过程中,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特别掌握了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较快掌握了接受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日趋成熟,性格更加坚毅。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大为提高,尤其是学会冷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这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时间,通过对自己的总结,承前继后,继往开来,为以后的人生道路走出一片辉煌。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美好的回忆,是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逐步向前,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八

[1]郑少瑛,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郑少瑛,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徐伟,陈东杰,模板与脚手架工程详细图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山东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青岛市建委,青岛市工程结算资料汇编,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16]严微.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2]汪正荣,朱国梁,简明施工手册,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3]邢莉燕,王坚,梁振辉,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4]邢莉燕,陈起俊,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九

xx级土木工程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业已结束,今年的毕业设计,从时间上来说较长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总结。总体情况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在学期初进行了毕业设计动员,强调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学期末,在毕业设计答辩中,参加了三个小组的答辩。

今年的毕业设计工作总体来说,时间较长,毕业设计内容也较充实,每个学生都有重点深入的部分。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从认真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着手,严格按照《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土木工程专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及工作量进行讨论并确定,并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独立查阅文献能力、计算机及软件应用能力等的培养。

指导教师平时加强毕业设计的辅导,还可随时找老师进行答疑,老师为方便学生联系,把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给学生,有什么事就可以及时得到解决,这样问题不致堆积、也不会因此拖了进度。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比较重视,也没有因找工作而拖延进度的,老师对学生能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也较满意。

设计期间,同学们自觉独立进行设计,有问题时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争论,师生之间也常进行研讨,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觉得收获很大。大部分同学能主动走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的同学其独立工作能力及主动性较强。同学们通过毕业设计,普遍感到自己应用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所学的许多课程觉得很零散,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及怎么用,现在也都找到了用武之地。

毕业设计的选题,绝大部分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一般是在建工程或近期完成的工程。毕业设计答辩也是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答辩前先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方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答辩时学生先陈述其设计工作的内容及其特点10~15分钟,然后答辩小组进行提问、学生给予解答10~15分钟。

1、资料缺乏许多学生感到图书馆参考资料不够或找不到想要的资料;有的同学缺少自己查资料的主动性。

2、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部分学生答辩中对自己所做课题用到设计规范、计算原理等不清楚,更不清楚其它未用的有关知识,类似问题较多,这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

3、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答辩中教师围绕所做的题目提出问题,有些提前没有思考或根本不掌握,想通过瞒天过海而乱答一通,不能实事求是地说明原因等,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

1、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师资配备,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为了提高材料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对于主要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师资配置要加强,结合专业建设,理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2、加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开阔学生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视野,掌握工程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通过这四年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独立做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不知不觉毕业设计即将结束,这半年的时光令人难忘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成功的完成了这次设计课题―扬州某办公楼框架结构图实训和施工组织设计。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和设计,我通过自己动手看懂图纸和熟悉03g101图,梁柱钢筋分离和钢筋加密区的计算等,这是对我能力的一种提升。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

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我成功地完成了这次的设计课题――扬州市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根据任务书上的进程安排,自己按时准确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前期,我温习了各门相关课本,有《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设计》、《房屋建筑学》等,并自己借阅了相关设计规范。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先进行了建筑设计,王老师主要负责我们对建筑设计的指导和建筑图的批改,老师严格要求每个人,直到图形符合规范要求做到美观和实用。接着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由王老师负责,王老师认真负责,每个星期至少和学生见两次面,在我遇到不会时,老师总是认真细心的讲解给我们大家,直到我们都懂了。在毕业设计中本组在校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临近毕业设计结束,王老师指导了我们进行结构图的绘制、所有图纸的修改工作和整理计算书。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对框架结构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生科的认识,通过这次的设计让我真正做到了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方面,同时也感觉到了知识的欠缺和不扎实。同时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又提高了我们对运用pkpm软件和cad软件的能力。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队我几年所学的知识有了更系统化得掌握,同时毕业设计的完成,也为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怎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明白了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时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最后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十

xxxx级土木工程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业已结束,今年的毕业设计,从时间上来说较长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总结。总体情况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在学期初进行了毕业设计动员,强调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学期末,在毕业设计答辩中,参加了三个小组的答辩。

今年的毕业设计工作总体来说,时间较长,毕业设计内容也较充实,每个学生都有重点深入的部分。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从认真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着手,严格按照《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土木工程专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及工作量进行讨论并确定,并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独立查阅文献能力、计算机及软件应用能力等的培养。

指导教师平时加强毕业设计的辅导,还可随时找老师进行答疑,老师为方便学生联系,把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给学生,有什么事就可以及时得到解决,这样问题不致堆积、也不会因此拖了进度。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比较重视,也没有因找工作而拖延进度的,老师对学生能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也较满意。

设计期间,同学们自觉独立进行设计,有问题时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争论,师生之间也常进行研讨,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觉得收获很大。大部分同学能主动走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的同学其独立工作能力及主动性较强。同学们通过毕业设计,普遍感到自己应用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所学的许多课程觉得很零散,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及怎么用,现在也都找到了用武之地。

毕业设计的选题,绝大部分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一般是在建工程或近期完成的工程。毕业设计答辩也是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答辩前先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方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答辩时学生先陈述其设计工作的内容及其特点10~15分钟,然后答辩小组进行提问、学生给予解答10~15分钟。

1、资料缺乏许多学生感到图书馆参考资料不够或找不到想要的资料;有的同学缺少自己查资料的主动性。

2、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部分学生答辩中对自己所做课题用到设计规范、计算原理等不清楚,更不清楚其它未用的有关知识,类似问题较多,这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

3、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答辩中教师围绕所做的题目提出问题,有些提前没有思考或根本不掌握,想通过瞒天过海而乱答一通,不能实事求是地说明原因等,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

1、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师资配备,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为了提高材料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对于主要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师资配置要加强,结合专业建设,理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2、加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开阔学生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视野,掌握工程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十一

20_年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_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特别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近于80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尧山西侧,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昆虫化石翅脉清晰,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彩,已研究鉴定的有11目46科100属182种。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除10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它们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专家誉为研究中新世的“综合实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 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 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 实习总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 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篇十二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土木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土木工程的大力开展,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程度逐渐加深,这就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在土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希望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于地震而言,其对土木建筑的影响较大,因此,相关人员在建造土木工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地震带来的影响提起重视,并对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技术不断优化,这是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土木工程;抗震技术;发展应用

1探讨土木工程中抗震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

1.1控制地震对建筑带来的影响

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地震给建筑带来的影响提起重视,并减少地震可能给建筑带来的不利影响。部分工程会将隔离地震层设置在主体与建筑基础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减震的效果。

相关人员应该将抗震效果逐步加强,可以将“反摆”设置在建筑物的顶端,“反摆”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将相反作用力给予建筑移动的水平方向,从而使地震作用得以抵消,使地震带来的作用效果不断降低,进而减轻了建筑物的内部损坏程度。

1.2结构形式简单

相关人员在开展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土木工程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并且能够通过较为简单的计算方式计算出建筑的结构受力情况,从而为土木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于简单的土木工程结构而言,其可以使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程度降低,并将土木工程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提高,进而使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以保障。

1.3整体设计应该合理、全面、科学

要想使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分析的结果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规划,使结构设计不科学情况得以避免,从而降低了建筑物整体受损的几率。

相关人员在开展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时,还应该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并对结构中每一连接件的功能进行保障。在进行盖板、基础、柱体以及楼盖等位置的设计工作时,需要对各个部件之间的有效连接进行保障,这样不仅可以使土木工程结构的刚度得到有效保障。还可以使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得以提高。

2土木工程中抗震技术必备的条件

2.1经济性需求分析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土木工程建设方面也是如此。因此,相关人员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于土木工程建设而言,加固施工不仅可以全面利用建筑基本框架,而且可以使建筑结构的可靠度得到有效保障,使已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挖掘,进而在投入缩小的基础之上提高土木工程的使用功能。

2.2安全性需求分析

相关人员对国内外的地震灾害事件进行了分析得知,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关键原因是建筑物的损毁以及倒塌。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全面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也难以对地震进行全面、有效的预测,因此,相关人员在建设土木工程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加固土木工程提高其抗震性能来降低地震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部分建筑物建造的时间久远,其在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抗震设防进行充分考虑,或者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因此,致使早期的建筑物难以与现阶段的抗震安全性需求相契合。此外,因为没有充分考虑设计与施工、设计载荷增多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3社会性需求分析

部分建筑物是长期中断或者是不可中断使用的,并且部分建筑物具备相应的纪念价值,不能拆除重建,因此对这部分建筑而言只能进行抗震加固。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土木工程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保证总体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对其符合社会需求进行保障。

3略谈土木工程结构中抗震技术的发展与使用

3.1科学的选择地基场地

相关人员在开展土木工程抗震设计时,需要对地基场地的选择提起重视。在选择土木工程地基场地的过程中,应该对建筑地区地震的活跃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掌控地震发生的时间、频率等情况,并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的勘察,在这基础之上科学的评估与分析该地区的抗震设计等级。

相关人员在选择地基场地时,应该保证地基场地处于有利的条件中,如果项目施工有特殊的要求选择的地基场地处于不利条件当中,就必须加固地基。

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可以将地基场地选择在密度较高的基土或者较多的岩石地区,同时,还应该对土木工程地基的抗震能力进行保障。

3.2建筑结构的规则特征需要提起重视

相关人员在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时,为了增加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施工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特征。于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人员而言,应该选择较为简单的抗侧力结构,还应对结构的规律特征进行保障。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科学的分布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可以有效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坚固性。如果土木工程中并不具备规则的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钢心会与建筑结构交叉,并且这种交叉情况较为严重,如果出现了地震灾害就会导致建筑物的构造出现偏离,致使土木工程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

所以,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人员应该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特征,进而使建筑结构不规则导致的损失情况得以避免。

3.3加固设计分析

第一点,如果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设计人员可以适时的增加构件的数量,并使土木工程的总体强度不断加强,进而提升建筑的总体控制能力。

第二点,设计人员应该将建筑承载性不断加强,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不断提高。设计人员可以扩增建筑物原截面,进而加强建筑物的稳固性。

除此之外,如果建筑物的总体结构与土木工程的抗震标准不符,设计人员可以针对具体情况调整建筑的总体结构,进而实现分散地震作用力的效果,减轻地震灾害可能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

3.4科学设计隔震项目和消能减震

于地震常发带而言,土木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具备相应的抗震能力,此外,还应该具备隔震能力与消能减震的能力。相关人员应该对建筑物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确定建筑使用的隔震技术,并在这基础之上科学的选择隔震支座,进而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应该科学设计抗震及隔震构建,并掌握建筑用材的延性,进而使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逐渐降低。

3.5抗侧力的体形优化

相关人员在土木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如果选择了刚性结构方案,就可以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主体结构产生的破坏,并且建筑主体结构发生变形的几率相对较低。如果建筑结构中存在超静定,就会存在一定的塑性铰,这也会降低地震对建筑造成的破坏程度。

于建筑结构而言,强度与稳定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强度越低稳定程度越低。相关人员应该将建筑结构的屈服性进行科学优化,在结构遭到破坏时应该对总体的屈服机制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科学的屈服机制,不能简单的依据楼层进行制定。相关人员在设计土木工程的结构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强节弱杆、强压弱拉、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就是在选取横向杆件时,应当对杆件的轴力进行充分考虑,尽可能保证弯曲耗能,进而实现加强总体构建延性的效果。

4结束语

将抗震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中有效应用,可以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并且可以将建筑的总体质量提升,可见抗震技术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而言起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抗震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抗震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而使抗震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使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抗震能力得到保障,为土木工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鹤.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33+37.

[2]赵彬惠.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121~122.

[3]郭浩.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解析[j].四川水泥,2017(2):97.

[4]邵慧兴.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技术发展[j].河南科技,2016(19):127~12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