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 市科学技术局工作计划(实用13篇)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 市科学技术局工作计划(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0 16:30:04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 市科学技术局工作计划(实用13篇)
时间:2023-10-20 16:30:04     小编:XY字客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一

一、4月工作小结

1、申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一项和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一项。

2、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邀请省知识产权专家组成工作组深入全市企业指导知识产权工作。

3、组织牵头科技人员做好协助并指导白羊乡中低产茶园的技术改造的'准备工作。

4、与四川文理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市校合作协议。

5、与西南大学洽谈市校合作事项,初步洽商了西南大学与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及人才资源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二、5月工作计划

1、完成部门扶贫帮扶村调研并制定好三年帮扶计划。

2、牵头并启动《天然富硒马铃薯地方标准》研制工作。

3、继续组织科技人员协助并指导白羊乡开展6000亩中低产茶园的技术改造。

4、组织开展5月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

5、做好成军市长一行赴西南大学考察的协调工作,拟定召开校地座谈会和参观考察的详细工作方案。

6、做好赴成都省决策咨询委洽商外聘专家事宜。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以聚力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为引领,紧紧围绕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及全市“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科创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培育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创新资源汇聚,提升区域创新氛围,持续释放科技创新“幂数效应”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积极推动x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中展现科技担当。

一、亮点工作

(一)荣获省科技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再获省年度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全面推进各项科技创新工作,组建“夺鼎”工作专班,逐项对照评选要求分析研究,谋深落细行动方案,全程跟进评选过程,多次赴省科技厅对接汇报,畅通信息,借势借力成功夺魁,率全市之先夺得省“科技创新鼎”,全省仅x个县(市、区)获此殊荣。

(二)企业自主创新迸发新动力。推出“科技新政+科技培训全覆盖”等系列举措,从企业研发费用建账、科技企业培育、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科技项目申报实行“一对一”妈咪式服务,x-x月,实现规上工业研发费增速x%、研发强度x%(增速全市第x、占比全市第x);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x%,增速排名全市第x。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行动,编制五年行动计划,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和属地镇街攻坚目标,新增第一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x家,审核推荐第二批x家,预计全年完成数超x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在库企业数突破x家,均创历史新高。

(三)省级高新园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以x经济开发区东片发展园区为依托,以生命健康小镇特色产业为基础,全面推进x生命健康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加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园区空间布局优化。从严从细对照创建标准要求,会同开发区、高教发展中心等组织召开园区创建方案研讨会,经多轮论证修改,编制完成《园区创建总体方案》,目前方案已由区政府行文上报市政府。

(四)科技生态进一步优化。做实产业创新服务,发挥眼镜、智能锁具等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作用,成立智能眼镜产业技术联盟,组建智能锁具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引进专业质量检测机构威凯公司,落地省级智能锁产业标准服务平台。做细科技人才服务,通过编制政策汇编包、设计情况排摸表、完善科技人才库、搭建平台中介网、筹办创新创业赛“一包一表一库一网一赛”五个一模式精细编织服务网,浙大研究院叶志镇院士x支团队入选市级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做活科技金融服务,发行全国首个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帮助我区x家企业x项技术产权获x万元融资,并通过财政补贴、中介机构让利等方式降低最终年化率至x%,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科技领导体制机制坚强有力。成立并实体化运作科技强区领导小组、区人才和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举办人才和科技发展大会,拟定《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和创新首位战略,聚力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的实施意见》,制订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专班方案,组建五大攻坚组,明确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x项任务清单,切实形成科技部门牵头抓总,x多家成员部门高效协同的科技工作机制。

二、2022年重点工作

(一)充分激发科创主体活力。一是做好高企申报后半篇文章。集聚税务、财政等部门合力强化申报材料指导,同时聘请专家实行“一对一”针对性辅导,提高高企申报率,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x家,其中规上企业超x家。二是做实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现有企业研发机构后备库基础上,重点辅导华联机械、天球电器、兴机电器、百珍堂x家单位,力争实现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零突破,新增省企业研发机构x家以上。三是做优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以实施区级重大科技计划攻关(含“卡脖子”)为重要抓手建立项目后备库,择优遴选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力争国家级项目申报x项、省级项目申报x项立项x项以上。协助锁具龙头企业合作申报数字化安防和物联网融合项目,完成智能安防创新联合体建设,谋划推进生命健康、智能眼镜等其他优势产业申报创新联合体。

(二)高规格打造创新平台。以高水平产业平台赋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x月底前上报生命健康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方案至省厅,争取进入省拟创建名单,届时将会同开发区、高教新区发展中心制定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以高质量服务平台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眼镜综合体计划搭建全省首个智能眼镜专业平台,策划举办中国·x第三届眼镜产业论坛,争取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x个以上,服务眼镜企业超x家次;
锁具综合体落地与威凯检测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实现智能锁具产业全链条本土化,确保完成场馆改造升级并投入使用,全年引进创新项目和服务机构x家以上、开展合作科研项目x个以上。

(三)迭代升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以x科技大市场x版为核心载体,打造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孵化”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搭建技术交易系统、企业数字化创新服务系统、区域科技创新管控系统三大功能模块,集成专家库、成果库、需求库等六大数据库,强化科技成果中试、孵化、加速等成果落地保障,常态化推进技术经纪人培训会,探索科技经理人制度,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全年力争培育高水平、专业化技术经纪人x人以上、科技中介x家以上,带动实现成果转化落地超x项、发明专利产业化超x项、科技成果成交额超亿元。

(四)走出科技金融“新路径”。总结提炼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经验,争取全国推广,建立科技企业技术产权融资储备库,发行第二单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深化推进科技金融中心建设,优化“镜新贷”等金融产品,为科技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帮助企业争取贷款超亿元。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会、融资洽谈会,形成“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实体企业”信息无缝衔接。

(五)涵养科技人才“蓄水池”。搭平台拓渠道,加快集聚科技领军型人才。开展专班化服务,组建青科孵化器服务专班,有力支撑青科基金落地、人才及项目招引。大力推进重大人才特支计划,全年力争培育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x名以上、海外工程师海外智力项目x个以上、市高水平创新团队x个以上。

;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三

1继续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每月一次的党员活动日;举办党建工作专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坚持党总支委员会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督促党支部开展好“三会一课”工作。

3做好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对党员实行动态管理。

4照组织部的发展要求,积极稳妥地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及时准确地做好毕业生党组织关系转移工作。

5按时足额收缴党费。

6积极做好^v^工作,加强与党外高级知识分子的联系与沟通,总支成员与党外人士接对,及时通报有关工作情况。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2022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和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开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战略部署,聚焦“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上攻坚突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链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全面提升县域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总体目标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x%;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增加x个百分点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x家以上;
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x人以上;
新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x家以上,其中省级x家;
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x项;
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x项以上;
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增长x%以上。

一、聚焦创新主体培育,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1、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强化对入库企业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形成“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的培育机制,打造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全链条,加速高新企业培育,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

2、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围绕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等方面,全力保障落实税收减免、研发补助、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券、科创贷款等普惠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壮大一批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充实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队伍。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x家以上,新认定x市科技小巨人企业x家以上。

3、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加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重点支持惠众电商创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省级众创空间加快发展,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支持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科技中介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专业服务。借助大城市创新资源富集优势,谋划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力争新认定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新认定市级以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家。

二、聚焦科技创新供给,着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4、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培育壮大“6+3”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成立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工作专班,分解任务目标,动态调整“产业图谱”,跟踪调度产业链主企业和关联企业情况,提出产业发展方向,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全力打造无机功能、节能环保建材、先进高分子、光纤等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新材料现代产业体系。

5、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聚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6+3”现代产业领域,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开展“揭榜攻关”重点攻关,加强产业研究、项目引导和协同创新,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掌握更多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形成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80项,争取x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项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业比重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

6、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全力参与x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按照上级科技部门安排部署,做好项目筛选提报、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扎实做好示范区建设工作。围绕动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突破一批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镇街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年内组织4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加强对双十镇建设的指导和考核,促进双十镇建设顺利开展。

7、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加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为常态化防控态提供技术支持。围绕创新需求,强化大气、水、土壤(固废)等领域环保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全面提高社会治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水平,服务国家文明城市创建。

三、聚焦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8、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坚持企业研发平台广泛覆盖和提档升级“两手抓”,全面提高现有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水平,充分发挥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作用,加强和市局、省厅对接,抓好省市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重点企业创新平台申报创建。重点支持x化工、合易食品创建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北航机床研究院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中材锂膜等重点企业研发平台纳入科技厅支持范围。新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5家以上,其中省级5家。

9、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墨子科创园、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大数据产业园等平台载体作用,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大力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北理工x研究院、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和x华数智能制造研究院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加快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力争在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上实现新突破。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积极建设机械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x实验室,力争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在x落地。支持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加快建设,加速中科院化工产业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

四、聚焦协同创新发展,着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内动力”

10、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深入实施“科技联姻”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精准服务,采取企业点单、政府邀客的方式,加强和中科院、华中科大、西安交大、北航、北理工等高校院所合作关系,强化对接协调,积极牵线搭桥,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企、校地“手牵手”、“面对面”交流活动,力争组织100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创新团队“点对点”精准对接,加快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强的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力争新增校企合作项目10项以上。

11、全力抓好招才引智工作。按照“引进一个人才、组建一支团队、提升一个专业、助力一个产业”的思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招才引智重点,精准对接高校院所,绘制“人才地图”,创新引进形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申报国家、省市qr计划、泰山人才计划、外专双百计划、x英才等高层次人才计划。继续举办好院士专家x行等形式人才对接活动,让更多高端人才走进x、了解x、服务x。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2人以上。

五、聚焦创先环境优化,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12、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统筹协调,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简化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完善项目形成机制和立项支持方式,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建立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服务市场化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

13、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服务机构建设,围绕研发设计、孵化育成、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团队。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加快先进成果转化和共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合同登记额增长10%以上。

六、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夯实高质量发展政治保障

14、强化政治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联系起来一体推进。认真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科学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用好“学习强国”“x在线”等平台,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打牢思想理论根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15、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及市委严格要求,制定和落实年度党建重点任务,压紧压实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时研判分析意识形态领域形势,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牢固树立“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深化“科技创新、党员先行”党建品牌、模范机关、省级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16、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深入整治“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杜绝“四风”新表现。强化监督检查,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等重点领域健全完善权责清晰、措施有力、制度管用、监督到位、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五

2022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和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开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战略部署,聚焦“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上攻坚突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链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全面提升县域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总体目标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增加×个百分点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以上;
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人以上;
新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家以上,其中省级×家;
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项;
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项以上;
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增长×%以上。

一、聚焦创新主体培育,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1、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强化对入库企业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形成“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的培育机制,打造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全链条,加速高新企业培育,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

2、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围绕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等方面,全力保障落实税收减免、研发补助、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券、科创贷款等普惠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壮大一批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充实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队伍。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家以上,新认定×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家以上。

3、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加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重点支持惠众电商创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省级众创空间加快发展,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支持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科技中介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专业服务。借助大城市创新资源富集优势,谋划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力争新认定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新认定市级以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家。

二、聚焦科技创新供给,着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4、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培育壮大“6+3”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成立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工作专班,分解任务目标,动态调整“产业图谱”,跟踪调度产业链主企业和关联企业情况,提出产业发展方向,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全力打造无机功能、节能环保建材、先进高分子、光纤等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新材料现代产业体系。

5、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聚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6+3”现代产业领域,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开展“揭榜攻关”重点攻关,加强产业研究、项目引导和协同创新,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掌握更多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形成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80项,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项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业比重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

6、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全力参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按照上级科技部门安排部署,做好项目筛选提报、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扎实做好示范区建设工作。围绕动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突破一批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镇街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年内组织4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加强对双十镇建设的指导和考核,促进双十镇建设顺利开展。

7、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加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为常态化防控态提供技术支持。围绕创新需求,强化大气、水、土壤(固废)等领域环保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全面提高社会治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水平,服务国家文明城市创建。

三、聚焦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8、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坚持企业研发平台广泛覆盖和提档升级“两手抓”,全面提高现有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水平,充分发挥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作用,加强和市局、省厅对接,抓好省市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重点企业创新平台申报创建。重点支持×化工、合易食品创建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北航机床研究院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中材锂膜等重点企业研发平台纳入科技厅支持范围。新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5家以上,其中省级5家。

9、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墨子科创园、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大数据产业园等平台载体作用,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大力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北理工×研究院、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和×华数智能制造研究院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加快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力争在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上实现新突破。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积极建设机械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力争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在×落地。支持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加快建设,加速中科院化工产业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

四、聚焦协同创新发展,着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内动力”

10、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深入实施“科技联姻”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精准服务,采取企业点单、政府邀客的方式,加强和中科院、华中科大、西安交大、北航、北理工等高校院所合作关系,强化对接协调,积极牵线搭桥,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企、校地“手牵手”、“面对面”交流活动,力争组织100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创新团队“点对点”精准对接,加快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强的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力争新增校企合作项目10项以上。

11、全力抓好招才引智工作。按照“引进一个人才、组建一支团队、提升一个专业、助力一个产业”的思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招才引智重点,精准对接高校院所,绘制“人才地图”,创新引进形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申报国家、省市qr计划、泰山人才计划、外专双百计划、×英才等高层次人才计划。继续举办好院士专家×行等形式人才对接活动,让更多高端人才走进×、了解×、服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2人以上。

五、聚焦创先环境优化,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12、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统筹协调,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简化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完善项目形成机制和立项支持方式,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建立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服务市场化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

13、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服务机构建设,围绕研发设计、孵化育成、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团队。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加快先进成果转化和共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合同登记额增长10%以上。

六、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夯实高质量发展政治保障

14、强化政治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联系起来一体推进。认真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科学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用好“学习强国”“×在线”等平台,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打牢思想理论根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15、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及市委严格要求,制定和落实年度党建重点任务,压紧压实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时研判分析意识形态领域形势,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牢固树立“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深化“科技创新、党员先行”党建品牌、模范机关、省级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16、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深入整治“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杜绝“四风”新表现。强化监督检查,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等重点领域健全完善权责清晰、措施有力、制度管用、监督到位、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六

推进万众创业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创业载体建设,不断丰富全线创业载体。推进载体布局建设。持续推进区镇创新创业载体全覆盖建设,构建多元结构层次丰富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謇公湖科创中心、复旦复华科技园建设。全力推进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大与高校院所合作,巩固前期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院所建立的合作关系,尽快实现项目落地。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要进一步厘定发展目标,争取建设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的国家科学中心。发挥研究院服务中枢作用,围绕企业创新要素资源,广泛集聚专业化骨干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建设集创意开发、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科技大市场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创新载体的绩效管理,载体建设从数量扩张向绩效提升转变,制定载体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财政扶持资金与载体的运行绩效挂钩。丰富创新服务内涵。鼓励骨干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以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xx示范区和省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星创天地和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农业科技推广作用。力争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和省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实现突破。进一步强化现有各类载体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能力,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咨询、提供研发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产品设计服务和技术成果,提供产品性能的检测、提供员工的技术培训等系列服务。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七

在新学年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科学馆将围绕学校的工作部署和计划,紧紧抓住创建全国示范高中的契机,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教育信息化为工作核心,加强管理和学习,狠抓落实,切实把学校重大决策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将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创建全国示范高中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按上级的要求和学校的工作部署和计划,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迎接全国示范高中小组的检查评估。

1、积极开展“抓学习、抓评议、抓管理”的活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科学馆的管理及队伍建设,完善软硬件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2、按照全国示范高中的标准,做好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的配备,实验室和电教功能室设施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工作。

努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期实现我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创立具有教育信息化特色的全国示范高中,勇闯我校教育新优势。

1、重在应用,与教学相结合,拟在专题知识展示、专题性资源、网上学习工具、网上自我评价等四个方面开展专题网站建设与评比活动。

2、举行网络应用为主题的教学课件评比活动。

3、加强学校资源库建设与推广应用。

4、加强信息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重点是抓好校务公开、处室文件、校园信息、会议通知等功能模块的应用,制定学校处室文件和信息的发布制度及要求。

5、电脑室继续面向全部学科开放的,实施网上公开申请使用,积极引导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试验,以期能探索出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

6、举办培训班,做好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

7、为新教师开办信息管理平台、电子邮箱的账号。

8、做好网站icp证申请、信息安全和数据备份工作。

9、按网站的有关规定,对各科组的论坛进行整改,落实论坛负责人和责任制。

10、制定《电化教学奖教金条例》,完善电化教学奖的申报、评定、奖励的制度,激励教师积极参加电化教学活动。

1、做好高二级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招标和安装调试工作,计划在第一周投入使用。

2、加强各班电教器材、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使用情况检查。建议学校将学生助理电教员纳入班委,参与班级管理,为教学服务,将电教器材、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纳入学生每周纪检范围,作为评选先进班的条件之一。

3、做好校园网的防火墙、网络防病毒软件配备,减少因网络黑客攻击和病毒造成网络故障,提高校园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检查和完善校园网系统、控制中心、配线间的防雷设施。

5、做好教职工办公电脑的配备。

6、新建二个化学成套实验室,计划开学初试用验收。

7、按新教材、新课改的要求,做好新教学仪器的订购。

1、实验员要加强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钻研,积极参与科组活动,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情况,保证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按质、按量、按时开出。

2、实验员要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尽快熟悉新教学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操作方法,保证有良好的实验效果。

3、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按要求做好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准备工作。

4、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的活动。

1、积极支持学生电视台工作,完善学生电视台管理、节目制作、节目播出机制,培养好学生电视台的采编和节目制作队伍,提高节目制作质量。

2、清点、移交初中部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

3、按财产管理制度,做好部分教学仪器设备报废工作。

4、在日常工作中,抓管理,抓落实,坚持不懈做好安全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的安全。

5、为加强学习与交流,学习兄弟学校的经验,提高业务水平,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科学馆人员计划外出参观学习与交流。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八

新课改给整个教育带来新的面貌,同时也是新机遇,全国示范高中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一个契机,本部门将以主人翁的精神从软件和硬件上为完成这一任务做好工作:

1、加强部门人员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教育,各学科人员不断学习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思维,快速适应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

2、围绕学校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不断改进各实验室和部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力争成为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小集体,为莞中这个大集体的未来发展添光添彩。

3、提高部门的管理水平,落实好各项工作,做到各司其职,责任到人,每个岗位有专人负责。

1、系统地利用好现有的仪器设备,合理调配,确保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2、利用有限的资金,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确保重点学科实验所需设备,同时调动各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各种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3、改造一至两个电脑室和物理实验室,确保相关的高考口语和物理实验的顺利进行。

4、维护好校园双向多媒体系统,为日常教学更好的服务。

5、合理规划和配备好新电教楼的教学仪器,组织好新电教楼的设备进驻和施工,物理实验室的搬迁。

1、继续进行校园信息平台的培训,推进日常事务无纸化办公的进程。

2、开展两到三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进一步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水平。

3、抓好校主网站和各站的资源建设,定期进行检查和评比,扩大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4、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维护,为提高全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提供一个稳定的硬件基础。

5、抓好校园监控工程的施工,做好设备的调试保护。

1、加强各部门的安全教育,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立安全工作岗位制,定期检查实验药品和实验电器,保障师生日常教学的安全。

3、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护,督促进行计算机数据的保密和备份,改进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网络的防雷设施。

1、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请校外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提高各种网络设备的稳定性。

2、不定期跟外校进行交流,吸取别人的成功做法,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改进自身,挖掘潜力,提高本部门的`整体水平。

总之,科学馆和技术中心在新的学年里将更新思维,提高效率,为莞中未来的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九

科技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今年以来,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家,创历年新高,省民营科技企业80家,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5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41家,不同层次的科技型企业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

区镇众创空间建设有序推进。新认定xx市级众创空间3家;组织申报南通市级众创空间3家,认定2家;组织申报省级众创空间3家;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社区;玲珑湾创客中心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正余镇申报省级星创天地(xx特色瓜蔬星创天地)获得省厅备案。

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成功举办。累计挖掘企业技术需求200多项并全部进行了需求分析,其中107项技术需求已通过国家创新挑战赛平台对外发布。对87项重点需求,委托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进行大数据查询,出具了主题查询报告,寻找解决难题的目标单位和专家,同时开始与高校院所的对接。累计有76项技术需求收到对接专家信息149条,提供解决方案78份。现场赛有25家技术创新需求企业代表和境内外的45个挑战团队、专家对接,创新赛承办全过程累计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47项。

企业创新能力体检工作实质推进。选取企业进行创新能力体检试点,根据体检报告,结合企业意见和科技局实际工作需要,完善了企业创新能力体检的相关指标体系。11月举办了创新能力体检现场培训会,全面推进企业创新能力体检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了25家企业的创新能力体检。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十

(一)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紧盯自治区传统产业升级、特色产业品牌、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提档等“四大产业工程”,以沿黄科技创新改革实验区建设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自治区重大、重点研发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实施,联合区内外企业、院校集中攻关,重点围绕铝基新材料、锰镍及其上下游、精细化工、新能源、枸杞深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集中攻关,支持产业链延伸和向高端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深化科技创新引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及中卫市、县委、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创新发展的优先领域、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与县发改、财政、工信、工业园区密切配合,将我县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明确安排的1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优先用于支持重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后补助等政策落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力争2020年全社会r&d投入达到3亿元以上,投入强度达到1.8%。

(三)搭建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紧盯自治区已经召开的“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和科技部与宁夏科技会商会议确定的政策支持导向,进一步利用好东西部交流合作平台,争取科技厅大力支持,引进科技型企业、科研平台、科技人才和团队、科技成果落地中宁。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家发展的良好环境,吸引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引导创新创业人才聚集,把中宁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推进农业科技惠民,为脱贫富民提供支撑。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扎实推动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撑作用,针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科技短板,加大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实际,抓好选派的20名科技扶贫指导员和31名“三区”人才的管理服务工作,全方位开展科技服务、新技术推广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喊叫水、徐套、太阳梁等贫困地区农民技能素质,以创业式扶贫带动产业发展。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十一

一是定期组织对接活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企业赴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展“xx科技人才合作行”活动,定期组织赴上海开展专题产学研活动,组织招商局重工装备制造(豪华邮轮)高层次人才(项目)专题对接活动,东洲英才创业周环保科技产学研活动。

二是积极筹备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为承办好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进一步优化了创新挑战赛筹办总体规划,多次赴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汇报,争取到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的承办资格。为提高技术需求征集的质量,今年以来组织专业的科技中介机构分区镇走访企业挖掘技术需求,对质量较高的技术需求通过国家创新挑战赛平台对外发布。对重点需求,委托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进行大数据查询。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十二

对接省级科研院所,积极申报省市科研项目,加强科研攻关,提升创新能力。今年以来,共向上申报省重点研发项目3项、省一般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省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2项目、市科技计划项目13项,获准省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立项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6项。重点抓好《浙产道地药材杭白芍和前胡的道地性评价技术研究》《出口鲜香菇长远运输保鲜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用于连续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超细粉制备》3个省重点研发项目实施,努力填补项目实施技术(产品)的国内空白。在抓好省市重点研发项目申报实施的同时,做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实施工作,共下达县级科技计划项目38项,其中工业类8项、农业类8项、社发类20项、星火项目2项,助推企业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同时,对完成的项目认真抓好验收工作,共通过项目验收7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2项,县级4项。

科学与技术工作计划篇十三

(一)创新意识薄弱。今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局机关干部职工仍存在不会抓科技创新,思路不够清,创新举措少,落实力度还不够大,政策激励作用未充分发挥。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推进,科技部门肩负的使命和任务更加艰巨,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和加强。

(二)科技投入不足。虽然我县2020年财政科技投入为4464万元,但大部分都是为完成年底自治区效能目标考核的过帐资金,2020年预算科技投入仅为3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资金尚未列入县财政预算,达不到自治区提出的“各级财政r&d经费投入年增长速度30%以上”效能目标考核要求。

(三)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全县48家规上企业,有研发活动的15家,占三分之一。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少,高新技术企业仅有2家,占4.2%,技术创新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全县科技专利总量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偏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企业发展长期停留在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企业缺乏通过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企业并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县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仍占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偏少,产业科技技术含量不高,经济效益平平,致使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脆弱,在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展缓慢,产品依然存在“量大质低”的现象,抵抗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薄弱。

(五)自主创新人才匮乏。一些企业长期对人才价值的认识不足,缺乏开展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特别是具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能力、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极度匮乏,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够强,已出台的政策规定在人才团队生活补助、引进重大项目资助、平台一体化建设还缺乏较强的吸引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