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汇总11篇)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0 05:14:02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汇总11篇)
时间:2023-10-20 05:14:02     小编:书香墨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诗歌。

2、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1、学生有感情背诵诗歌《忆江南》。

2、师:江南美景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对江南美景充满向往。今天咱们换个地方,一起去草原看看。

1、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2、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这就是草原!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了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3、齐读课题

1、课件出示资料。

2、师简介。

1、生自由读诗,借助课文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个别读。(强调“见”的读音)

3、全班齐读。

1、播放录音朗读,生倾听。

2、对照录音查找原因,生模仿录音练习朗读。

3、个别范读。

4、师范读。

5、分男女生读。

6、借助译文读透诗歌。(师读译文,生读诗句)

7、再听录音朗读,生想象画面。

8、生陈述画面,并用朗读把看到的表现出来。

9、生带着感受再次读诗(自由读)。

10、小组派代表赛读(读出山高、草原大、天蓝、牛羊多的特点)。

11、全班齐读。

1、播放诗歌演唱视频,学生跟唱。

2、师生合作背诵(接读)。

3、男女生合作背诵。

4、个别背诵,并给其所在小组加分。

5、分组背诵。

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清脆的声音读着――

1000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一起,用响亮的声音读着――

将来,我们的子子孙孙仍会读――

2、这就是经典,这就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我们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1、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两首经典的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其一和其五)供大家诵读。

2、出示诗歌,生借助课文拼音自主读诗。

3、师范读。

4、生齐读。

1、师带领学生串读三首古诗:孩子们,当我们来到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牧民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大草原,我们不禁吟唱:(敕勒歌);当我们看到驰骋的快马,我们忍不住大声诵读:(折杨柳歌辞其五);当我们依依不舍离开时,情不自禁低吟:(折杨柳歌辞其一)。

2、评选优胜小组。

背诵三首诗歌。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二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三

1 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光盘。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请同学们听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3 解题。

1 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 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 检查识字情况。

4 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1 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尝试互相解疑,教师点拨讲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2 教师针对学生质疑讲一讲诗句的大意,学生仿照口述。

1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2 学生自己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反复练习。

3 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

1 再次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 小组选代表到台前看图吟诵,评议后齐背。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四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五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风光的图画。

课文朗读录音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vcd光盘(或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不多,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用部件分析方法记住字形,教学中要专设环节检查指导。2?写字教学。

庐:半包围结构,字体偏斜,书写时应特别把握好字的重心。“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过长,第三笔撇,应写作竖撇。里面“户”字的“”写得开阔些,末笔要写成竖撇。

盖:上下结构,上边是美字头,下边是皿字底。

(三)词句教学

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阴山:阴山山脉,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

笼盖:笼罩、遮住、盖住。

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

茫茫:辽远,没有边际。

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教师应在学生通读诗句的基础上讲解。诗句的理解,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加以体会,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是: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

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四)朗读、背诵指导

在指导读的过程中,结合看插图投影、看录像、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意境。朗读指导可参考示例如下: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指导朗读这首民歌时,教师要多示范,必要时可领读难句。只要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多读,就会熟读成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课后第3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读词语,体会“苍苍、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应联系事物特点去体会。

天苍苍:形容天空蓝蓝的。

松柏苍苍:形容松柏翠绿翠绿的。

白发苍苍:形容头发白白的。

野茫茫:形容原野没有边际。

大海茫茫:形容大海没有边际。

云雾茫茫:形容云雾浓厚,看不清楚。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用1课时。

《敕勒歌》见于《乐府诗集》的《杂歌谣辞》类,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居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带。这首民歌虽仅27字,却形象地展示出一幅雄浑壮丽、苍茫辽阔的北方大草原的画面。

上一篇:《敕勒歌》教案1

下一篇:《敕勒歌》教学设计3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六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七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八

1.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光盘。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请同学们听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3.解题。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检查识字情况。

4.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尝试互相解疑,教师点拨讲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讲一讲诗句的大意,学生仿照口述。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2.学生自己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反复练习。

3.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

1.再次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小组选代表到台前看图吟诵,评议后齐背。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苹果歌

《海伦凯勒》说课稿

《海伦·凯勒》读后感700字

《水乡歌》说课稿范文

大班音乐《颠倒歌》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九

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清脆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又是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司马光,和宋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明亮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时间如流水,转眼又过去了600多年,少年时代的纳兰性德,与清朝的孩子们一起,用甜美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今天,我们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将来,我们的子子孙孙仍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3、我相信,只要这种清脆的读书声永不停息,中华民族文化的薪火就会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孩子们,传承文化,我们任重而道远!

下课!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作业:

1、解决生字,熟读课文。

2、根据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

二、背景资料:(投影)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三、诗歌朗读: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己读,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气语调。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简单评议。

四、问题探究:(投影)

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五、小结:

1、齐读诗歌。

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3、展示学生作品。

六、拓展延伸:(投影)

1、投影展示风景图片。

2、说说自己的家乡。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默写。

2、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三

敕勒歌教案幼儿园篇十一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