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3篇)

2023年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9 13:16:02
2023年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时间:2023-10-19 13:16:02     小编:ZS文王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6岁的男孩明明语言发育迟缓,至今仍不会张口说话,他从不与爸爸妈妈交流,只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对遥控器、钟表等东西尤其感兴趣,喜欢看广告,乐意在地上转圈儿;他在某些方面记忆力特别好,但理解能力甚为低下,常常词不达意。

“目前,哈尔滨市儿童孤独症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像明明这样的患儿,每万人中大约就有18.8例。”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武丽杰教授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们应该对孤独症有所认识与警觉,提高早期筛查、康复矫治和干预水平,尽早把这群孤独症儿童从封闭的世界中领出来。

孤独症被纳入精神残疾

据武丽杰介绍,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以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言语发育迟滞、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以及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的广泛而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此病一般在3岁前就会表现出来,并会对患者造成终生影响。

武丽杰指出,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推测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儿童孤独症现已超过脑瘫及唐氏综合症的患病率,由以往罕见的疾病发展为较为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由于其发病情况的特异性和严重性,孤独症儿童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残联已于20xx 年初将孤独症明确纳入精神残疾。

及早发现孩子异常现象

武丽杰提醒,孤独症儿童有几点表现十分明显,家长和老师应引起注意,及早发现这些孩子的异常现象。

社会交流障碍:孤独症儿童喜欢独自玩耍,不愿意或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一起玩,也不能参加合作性游戏。对父母的多数要求常常充耳不闻,但会愉快地执行某些他所感兴趣的指令,例如上街、丢垃圾、吃饼干等。他们目光对视差,通常不怕陌生人。有需要时常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很少主动寻求父母的关爱或安慰等。

语言障碍:这是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至三岁时仍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甚至语言过多,但是语言缺乏交流性质,表现为无意义、重复刻板的语言,或是自言自语,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很常见,不能正确运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

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自闭症儿童可能对多数孩子喜爱的活动和东西不感兴趣,但对某些特别的物件或活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并因此显现出这样、那样的重复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及排列玩具和积木、双手舞动等。他们还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如反复观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而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

其他:70%左右的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有10%智力超常。部分自闭症患儿可在某些方面显得能力较强,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数字、路线、车牌、年代等。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大多数自闭症儿童中较明显,常常成为被家长和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因此经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此外,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行为在自闭症孩子中均较常见,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方式不正确有一定关系。

家长怎样帮助孤独症孩子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5岁前治疗、训练是关键。早期干预能使约半数的孩子恢复正常。”武丽杰说,目前,临床多采用特殊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

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孤独症的孩子该做些什么呢?武丽杰建议:

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不要事事包办,可给予思考、表达的时间,否则只会强化其不良行为;多向孩子表达感情,可用哭脸、笑脸等不同表情教孩子识别和观察,让他逐渐学习体会别人的情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一般很难接受新事物、新环境的改变,在一定阶段,不妨采取实物奖励的做法;对于患儿不合理的要求,再哭闹也不要妥协,时间一长,他发现自己这种行为没有意义,会自行纠正;多带孩子进行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这对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和交流等,有较好效果。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儿童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然而,当今社会的儿童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家长过度干预、教育方式单一等。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家长过度干预对儿童的影响

家长作为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们的方式和态度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然而,当今的家长普遍存在过度干预的问题,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于苛求和干预,导致了孩子自尊心的受损以及心理压力的加剧。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的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到儿童教育的本质和原则,并且要让他们了解到孩子的个性和特点,避免过度的干预和压力。

第三段:在儿童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在儿童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学习和思考问题。在培养孩子独立意识方面,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有效的教育环境,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孩子能够在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思考和探索。同时,我们也需要逐步地让孩子从简单的自我管理开始,逐步地培养孩子独立体系的建立,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四段:在儿童教育中应该注重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当今的社会中,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儿童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培养孩子创造力方面,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观察和分析现象,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创造一种多元发展的教育环境,让孩子能够自由地探索和创新,让他们养成一个积极的、勇于尝试的心态。

第五段:总结

儿童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家,我认为,我们在开展儿童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注重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他们在自由、宽松、开放、文明的氛围下成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具有真正实力和领导力的人才。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儿童的教育分几个阶段,儿童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环境,这一点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儿童教育

心得体会

,欢迎大家阅读。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这种状况怎么解决呢?笔者认为要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应采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心

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强,喜欢追根寻源。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刚进校3个月的他,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十分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儿子成长,为儿子建立自信心,给他讲文学、物理和化学,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爱迪生的求知欲因此进一步被激发起来。“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最终成为举世闻明的发明家。可见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做父亲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爱迪生的母亲不赏识自己的儿子,就没有今天的发明家爱迪生,对目前发展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佾越疱,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问某字怎么写,倒不如鼓励孩子“你不是会查

字典

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爸爸(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欣然去查字典)。这样不仅省却了家长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培养了孩子的自已动手攫取知识的。而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子女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子女明白学习新知,不断进步是伴随人终生的。其次要经与子女沟通,努力缩短与子女心灵的距离,原意听子女淡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在教育子女时切忌使用“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更不要以讥讽语气,来冷嘲热讽子女,冷漠子女,这样会抹杀子女的自信心,给子女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阻碍子女的成长和进步。

“让子女有出息”是家长永恒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种多样,子女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达到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往往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

对孩子的爱的极端表现有:

1、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爱。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是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长只注意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或买了电脑,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或正确地使用电脑,也不明白对孩子的精神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爱,然而,这种精神上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2、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为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这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降低了他们的自立精神与自信心。这种爱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对孩子将来独立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3、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常常批评,甚至体罚孩子。有的家长的确非常爱孩子,但是,在观念上错误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想象不一样时,就通过打骂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这种望子成龙的爱往往会形成相反的情绪或情感――恨,对家长、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的恨。家长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培养其自信心,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批评、指责或惩罚,才有可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记得有一位外国科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的确,父母的教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将来,所以说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是个必不可少的课题,“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将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样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在这方面付出努力。

对于“怎样教育好子女?“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家长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一边是社会,学校所关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对于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并非千般一律,应因人而异,这其中就大有学问,教育孩子应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采取相应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应先从“德、智、体、美、善”五个方面抓起,即素质教育,首先,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须从小就要做一个品德良好的好孩子,可以举一些实例或者通过看电视,漫画等引导孩子告诉他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像其中的人物一样。

二、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使他感觉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学习,不要不闻不问,这样他会感觉到学得没劲,另外,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出一个目标,实行奖罚分明,当达到该目标时,家长应遵守“

合同

”给予相应的奖励,若没达标时,家长也不应责怪,打骂孩子,应鼓励帮助指导他,这样才能重新树立起他的信心。家长应教孩子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难题等良好读书习惯,教他学东西时应灵活掌握,不要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间花不少,效果却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写生字,写了一排,过段时间他还是写不出来,这种方法太“死”,家长应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结子女。

三、“健康是财富”,家长应教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早起早睡,平时打打篮球,跑跑步等对身体很好。

四、家长应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对人有礼貌,教他们怎样待人接物。

另外,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非常大,这一点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说话要得体,办事要认真,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告诉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时在家里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当天的事当天完成,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轻松。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这是—位妈妈用心教育孩子的经验。请选择适合你的,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家庭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孩子的楷模。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否则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时,那就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得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假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一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如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游玩不可能像在家中吃得那么放心,但也没必要太担心,当然要选一家干净的饭店。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着不讲究,不刻意。

15.衣量穿得和妈妈差不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吃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维生素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喝热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吃药都是大人的一种自我安慰。

21.因感冒发烧去医院时,尽量要求验血。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对这种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23.玩不怕脏。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体验失败和成功。

28.教孩子学会等待。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0.教孩子懂得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1.尽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33.寒冷训练。

34.对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育儿细节上,不要事事都找到理论依据。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8.想办法让宝宝每天大笑若干次。

39.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啊!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儿童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家,我认为儿童教育是一项很有责任感的工作。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通过工作和学习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和体验,并提出一些关于儿童教育的思考。

第二段:从敬爱的儿童中学习

对待儿童需要真心和用心。他们是幼小的生命,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照。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认为教育家应该更多地谦逊,不要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地位和权利,而应该专注于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更加注重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同时,我们也应该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感受到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与儿童们的交互,我发现了许多孩子们的智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

第三段: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交能力

除了学习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外,儿童教育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社交能力。有时候孩子们需要的就是一些情感关怀和支持。在我的工作中,我努力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困难和人际关系问题。同时,我也注重在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并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和成长。这种教育方法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能和沟通技巧,又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第四段:创造有益的课堂环境

教育家必须创造一个积极、热爱学习和有想法的课堂氛围。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在我的工作中,我会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例如绘本、科学实验、课外阅读和讨论课等,以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体验。与此同时,我也注重集体鼓励和个体扶持,同时保持热情、亲切、耐心和包容的态度,以构建具有积极影响的学习气氛。

第五段:注重家校合作和交流

家长与教育家是孩子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会显著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教育家应该主动去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想法,并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同时,家长也应该与教育家保持互动,参与孩子的课余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业和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评价。只有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才能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有效的教育。

结论:在我相信,儿童教育家应该先有一颗爱心,这样才能把和和美满的教育环境呈现在孩子面前。教育家们应该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心理和社交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与教育家也是互动关系中的重要一方,需要积极去促进这种合作、互动、沟通和信任的氛围。我相信,只有当学校、家庭和社会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并紧密协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全面、均衡地发展。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孤僻儿童是指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缺乏自信心的孩子。与其他儿童相比,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困扰和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呢?本文将从培养自信心、提升社交能力、鼓励合作和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建立亲密关系、提供支持等方面总结一些关于孤僻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

首先,培养自信心是帮助孤僻儿童走出困境的重要一步。孩子们缺乏自信是他们孤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可以多给他们正向的鼓励和肯定,竭力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同时,我们还应该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比如学校的各种活动和比赛,这将有助于孩子们建立起一份真正的自信心。

其次,提升社交能力也是帮助孤僻儿童改变的重要方法。与其他同学相比,孤僻儿童可能更加羞涩、内向,因此他们需要额外的帮助来提升社交能力。在教育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组织小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孩子们有机会与其他同学互动、交流。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立一些情景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逐渐放松自己,培养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第三,鼓励合作和参与多样化的活动也是帮助孤僻儿童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经常参与多样化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孤僻儿童拓宽交际圈子,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孩子们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获得更好的成果,从而增强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建立亲密关系对于孤僻儿童来说尤为重要。与同伴的友谊和亲密关系给孤僻儿童带来的温暖与鼓励,是他们快速适应社交环境的关键。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孩子与其他同学建立起亲密关系,并提供一定的引导和帮助。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与孤僻儿童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设立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他们愿意与我们一起分享内心的世界。

第五,在孤僻儿童教育中,提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孤僻儿童在面临困难时往往感到无助和孤立,需要我们的支持与关爱。我们可以定期与孤僻儿童的家长交流,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情况,并向他们传递教育方面的建议。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共同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关怀。

总之,孤僻儿童教育需要我们全面的关注和支持。从培养自信心、提升社交能力、鼓励合作和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建立亲密关系、提供支持等方面出发,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友爱、温暖的城市。让每一个孤僻的孩子都能够从内向走向外向,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20xx年x月xx日,我校举行“领袖儿童教育科研峰会”,借此机会,邀请我县众多名教师来我校授课,我有幸在现场见到了这些老师以及观摩了整个授课过程,经过一天听课,让我感慨万千。

在听阮晓席老师的课时,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一个老师怎么可以如此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整个课堂上,学生都按照他预设的路线发展,这都源于他对学生学习很好的引导,以及他细腻的.教学语言。在创境引题的环节,阮老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晚上都做过什么样的梦啊?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了,然后就通过梦的内容慢慢联想到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引出神话故事,阮老师又问:在神话故事中有一个人被称为人类的祖先,是谁啊?同学们:我知道,是盘古!这时候阮老师相机提出课题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阮老师的语言一直都非常的细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毫无障碍,整个融入到了孩子一起。

在听我校的王娟娟老师的《江畔独步寻花》的时候,让我学习到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这对教学语言和教学安排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特别是如何安排“先学后教“这个环节,自学目标一定要系统明确,告诉学生哪一步该做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不断学会了学习方法,还逐步形成系统的思考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发现了自己与这几位名师的差距很大。

1、在创境引题的时候还是不够新颖,有时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导致不能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走神,教学的第一步出了问题,自然就对接下来的教学产生不好的影响,自然就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2、在先学后教这一环节,有时候会过高估计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出示自学目标的时候,没有做到细化和具体,导致学生自学的时候不能准确的找准问题的出发点。

3、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细腻。

通过学习名师的教学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计划:

1、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把握小学生的注意点,重视课堂激情导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2、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课文,准确把握住教学重点,尽量避免教学中出现知识遗漏。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学习目标细化,利于孩子的认知从而顺利开展自学和小组学习。另外在课堂上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在学生理解的好的时候,要适时鼓励,作为语言类课程,语文课一定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开口读。

3、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孩子中间,真正融入到孩子的群体中,要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用适合的语言和孩子交流。

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学习,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这个峰会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我会不断的自我反思,在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孤僻儿童是指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流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和有效引导这类孩子的成长一直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总结了一些关于孤僻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孤僻儿童的特点至关重要。与其他孩子相比,孤僻儿童更容易感到紧张、羞涩和独自一人的恐惧。他们常常缺乏自信,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对与人交往持怀疑态度。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或家长的我们应该更多地给予他们理解和关爱,同时要尊重他们的个人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

其次,积极发掘孤僻儿童的潜能。虽然孤僻儿童内心敏感,但他们往往也有一颗富于创造力的心灵。他们在绘画、写作、音乐等方面可能有很好的潜能。作为教师或家长,应该多关注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特长。例如,可以开设绘画小组或书法班,让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发现自己的潜力,增强自信心。

第三,与孤僻儿童建立亲密的关系。由于孤僻儿童内向,他们往往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容易交朋友。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悉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与他们谈心,听他们倾诉内心的感受,并引导他们逐渐敞开心扉。只有与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第四,培养孤僻儿童的社交能力。由于孤僻儿童不擅长与人交往,我们应该通过一些特殊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培养社交能力。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舞蹈、戏剧等,让他们逐渐适应集体生活,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最后,给孤僻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宽松和友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一些小组学习的机会,让孩子们能够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同时,在教室布置上也可以增加一些温馨的元素,营造出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孩子们更加愿意参与到整体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孤僻儿童教育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理解。通过了解特点、发掘潜能、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培养社交能力以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孤僻儿童的成长。只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他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最近几年有关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研究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的支持下,我们北京大学幼教中心以团体合作的研究方式,从实践立体式、个别化、跨领域、支持性的教育模式做起,坚持以全纳教育为本,为他们提供最少限制的环境和最适合的服务。使他们改善不良的适应行为,发挥其潜能,并尽可能的融入到正常幼儿中去。

1、基本概念

什么叫自闭症: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其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由于儿童孤独症起病年龄早、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现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什么叫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孩子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此外,透过“融合”培植互相关怀的校园文化,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把学校发展为兼容及进取的群体,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融合的意义在于为所有回归主流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项目,这些项目有一定挑战性,但是要符合幼儿的能力和需要,与此同时,融合教育要给幼儿和教师提供任何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使他们能在主流环境中获得成功。一所融合教育的幼儿园还远不止这些,它还要使每个幼儿都有归属感,每个幼儿都被接纳,在教育过程中能做到真正地满足每个幼儿的教育需要。

2、问题的提出

虽然融合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由于社会各界的重视,已经有许多幼儿园都开始接纳他们。我们北京大学幼教中心,本着全纳教育的办园宗旨,接纳、支持、帮助他们,使自闭症幼儿能够顺利的在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如:在班级中的融合、给予个体的支持与帮助。自闭症的幼儿往往在人际交往、与他人的沟通上存在着问题,如何在班级的一日生活活动中给予这些幼儿支持与帮助,使他们能够真正的参与到集体的一日活动中去,是普特教老师面临的问题。

(1)家长工作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这些家长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对所要选择的幼儿园的调查、通过各种渠道与幼儿园相关领导及教师进行接洽、沟通,等事情已经有了眉目时会在通过各种方式向特教专家征询意见,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长怕被老师否定上正常幼儿园的可能性或是减少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在进入幼儿园后,我园先让家长陪同,根据幼儿自身的情况,有的在特教部先适应、有的加入班级融合半天。在这些的日子里,自闭症幼儿得到了老师的理解和接纳,上课时孩子的左右都会有小伙伴帮助他,有了好朋友他也显得很快乐的样子;有的则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如:在课堂上大喊大叫、跺脚、拍桌子,结果受到班上其他小朋友的指责导致行为问题更是频频出现,最后家长不得不陪在一边;还有的才上了一两周就直接被幼儿园劝退了。多数的自闭症幼儿在进入幼儿园融合后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当他们在幼儿园里不知所措或惊恐不安地时候,家长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有的家长每天把自闭症的孩子送进幼儿园后都会一直在附近徘徊,怕有状况出现;还有的会同幼儿园协商阿姨进园带自闭症的孩子。家长表现出来的不放心,为了能够让家长们放心,我们每天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采用照片、请家长定时参与活动等办法,消除了家长们的顾虑。

(2)个案

禾禾是一名男孩,今年6岁多,现在在大二班。禾禾基本上没有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有需求的时候,有时会直接自己走过去拿,有时就会叫起来。由于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在班级活动中往往自己独处的时候较多。大多数的时间参与不到集体活动活动中去,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不停的用手打自己头。但是,禾禾有对语言理解的能力,对老师给予口语指令,能够去执行。

(3)采用观察法

在最自然地环境中对幼儿进行情绪、行为、社交、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综合对比观察。这样可以直接获得真实有效的资料,对幼儿以后在班级中融合有直接的帮助。例如:禾禾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班级时,老师主要是观察禾禾在班级中一天的活动,老师不给予任何的干预,通过对禾禾这种自然的观察,掌握禾禾在班级中的情况,从而为以后禾禾在班级的融合教育确定明确的方向。

(4)iep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什么是iep计划:也叫“个别化教育计划”,自1975年“个别化教育计划”(inspan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简称iep)问世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现在它的重要性已可说是与特殊教育画上等号。人类历史上西元1760年成立第一所特殊来,两百多年来人权的扩张,要求特殊教育的专业化及普及化的声浪越来越高,但由于特殊学生的个别差异大,在教学上无法像普通班一样,用一样的教材与全班一起评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极需有一套方式来回以规划与管理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并随时供行政人员来评估教学效果与教学绩效,此时“个别化教育计划”便担任了此一重要角色。特教、普通班老师、幼儿家长共同干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班级融合教育中,良好的合作、沟通是前提。透过家长、普通班老师和特教老师共同研拟出一套适合幼儿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需要特教、普通班老师、家长三方的相互一致来完成。它可以是认知的,也可以是情绪或是动作技能的。这个部份必需有赖亲师密切沟通与执行,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目标。在班级融合教育活动中(iep)目标的实施,首先要放大幼儿的优势,用优势来带动幼儿的弱势。对于弱势要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及矫正。

(5)班级中(iep)计划、融合教育引导的实施

教室物理环境的安排:为了能够使禾禾融入到班集体的活动中去。例如:在座位的安排上、替禾禾选择固定同伴,这种教室物理环境的适应,使禾禾对新环境的认知有了准备,极大减少了禾禾的情绪反映。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九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孤僻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孩子由于性格内向、缺乏社交能力等原因,常被忽视或排斥。然而,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与众不同就对他们置之不理。作为教育者和社会大众,我们应该理解和关爱这些孤僻儿童,为他们提供一个接纳和成长的环境。以下是我在孤僻儿童教育中的一些体会心得。

首先,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各不相同。在教育孤僻儿童时,我们不能把他们归为一类,而是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困境,给予他们个别化的关怀和教育。例如,如果一个孤僻的孩子不善于语言表达,我们可以引导他用绘画或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真正了解和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

其次,我们要给予孤僻儿童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孤僻的孩子常常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他们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怀和支持。在教育上,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新环境和社交互动。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价值。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多陪伴他们,给予他们温暖和安全感。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爱,他们才能逐渐走出孤僻的状况。

再次,我们要帮助孤僻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孤僻的孩子常常遇到与人沟通困难、被排斥等问题,导致他们与他人难以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在教育上,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参与集体活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合作,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交意识和能力。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社区活动或加入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关键在于给予孩子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沟通、合作和分享,逐渐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者,我们要倡导全社会对孤僻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孤僻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社会组织、学校和家长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倡导关注孤僻儿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孤僻儿童教育的投入,提供专门的培训和指导;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孩子提供交流和锻炼的机会;媒体可以加强对孤僻儿童教育的宣传,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孤僻儿童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总之,教育孤僻儿童既是一项挑战,又是一项责任。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全社会也应该共同关注和支持孤僻儿童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每个孤僻的孩子都能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十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这是—位妈妈用心教育孩子的经验。请选择适合你的,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家庭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孩子的楷模。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否则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时,那就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得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假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一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如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游玩不可能像在家中吃得那么放心,但也没必要太担心,当然要选一家干净的饭店。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着不讲究,不刻意。

15.衣量穿得和妈妈差不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吃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维生素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喝热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吃药都是大人的一种自我安慰。

21.因感冒发烧去医院时,尽量要求验血。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对这种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23.玩不怕脏。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体验失败和成功。

28.教孩子学会等待。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0.教孩子懂得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1.尽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33.寒冷训练。

34.对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育儿细节上,不要事事都找到理论依据。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8.想办法让宝宝每天大笑若干次。

39.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啊!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演进,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至岁儿童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个人亲身参与和观察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至岁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给予孩子们的独特影响。下面我将通过五段式分别谈谈我对至岁儿童教育的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至岁儿童教育的现状和重要性

至岁儿童教育是指幼儿从出生到六岁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内所接受的教育和培养。这个阶段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发育最为迅速,接收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最强。因此,提供良好的至岁儿童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段:个人参与至岁儿童教育的体会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曾经参与了一家至岁儿童教育机构的工作,并亲身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在这个机构中,我见证了许多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特别是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让我深受鼓舞。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游戏活动,这个机构给予孩子们多种学习途径和锻炼机会,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第三段:积极亲子关系在至岁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

至岁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积极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在这个阶段,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发达,他们更多地依赖父母或照顾者和其他家庭成员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一个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情感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父母和照顾者应当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鼓励,与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自我意识。

第四段:至岁儿童教育培养的关键能力

至岁儿童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孩子们的重要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游戏,帮助孩子们学习和发展这些能力,至岁儿童教育机构为他们的个人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未来至岁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至岁儿童教育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者和家长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观念,为孩子们提供更加适合他们个性和特点的教育环境和方式。同时,社会应当进一步加大对至岁儿童教育的投入和关注,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结:总的来说,至岁儿童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亲身参与至岁儿童教育的工作,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一个高质量的至岁儿童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未来社会能够给予至岁儿童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二

智残儿童又称弱智儿童,是指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并显示出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他们的情况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大类型是在生命发展早期某个阶段,患过大脑疾病留下残疾的儿童,我们称之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第二大类型是患有进行性大脑疾病的弱智儿童,如癫痫病。

我们培智班的学生大部分属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有1个癫痫病患儿),他们中有属兴奋型,易激动,自控能力差,动作无节制;有属抑制型,孤僻,不喜欢和人亲近;有属严重言语障碍型,发音不准,说话口齿不清,再加上他们的年龄大小不一,这样一些特殊孩子放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给授课的老师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所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进度、多层次的教学内容以及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的个别化教育。通过实践证明,对弱智儿童实行个别化教育,是深化特教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个别化教育模式符合特殊教育规律,是一种能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弹性处理各项教学因素,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形态、教学进度等使每个学生皆能掌握适合的教材,学得力所能及的本领,以达到个别化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教育对象的个別能力、兴趣和需要,尤其是他们个別的学习困难,但却不一定要个別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个別化教育并不等于个別施教。

1、做好学生的各项记录,以全面为标准。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对每一位刚入学的新生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并做好各项记录。首先是常规记录,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父母的年龄、学历、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家庭生活状况、教育小孩主要承担者等。其次是生理记录,包括学生的个人成长发育史、以往病史、智残原因、其它生理缺陷及程度、母亲生产史、父母亲的健康状况等。三是教育鉴定记录,包括学生的理解记忆情况、上课注意力情况、观察能力、语言缺陷情况、学习动机情况等。四是适应行为调查记录,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与同学交往能力、个性等。

2、制定好科学的教育计划,以个别化为方向。

通过摸底调查,可以知道哪些教学内容对哪些学生较容易,对哪些学生较难;哪些学生对相关联的旧知识掌握较好,哪些还不够巩固,有待强化;哪些学生需要直接辅导,哪些学生可以当“小老师”等。在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准确分析、正确归类的基础上找出其存在的优缺点,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然后为每个学生制订出切实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学科教学、动作功能、社会交往、生活劳动和兴趣技能五大领域。这五大领域基本上反映了智残学生教育教学的需要,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计划的东西一定要付诸于实践,这样才能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培智班现有的课程是根据学科来安排的,容易受课本的束缚,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局限性和独立性,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之间缺少联系性。《智力落后儿童心理与教育》一书指出:“不相关或跨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容易使智残儿童产生记忆的零落甚至脱节和遗忘,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因此,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而定,尤其是教学内容更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而定,是个别化教育的关键。我按照“低起点、小步子、多循环、新花样”的原则,让每个智残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让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真正落实到每个智残学生的身上。在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因素在班里开展全班学习、分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立足共同点,进行全班学习。

大多数智残学生都有语言缺陷,在表达过程中,往往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说话语流不畅或带有口吃现象,常使人不知其所云。对于这种现象,在语言教学的时候,像学拼音、认字、口语交际、语言训练等课程,就适合用全班学习的教学方式,不管以前是否学过,在课堂上逐个逐个地过关,过关的小朋友马上奖励小红花,并让全班同学鼓掌表扬,每当掌声响起,孩子们脸上会洋溢起幸福的笑容,下一个小朋友也会跃跃欲试,此时,他们都会忘记谁口齿不清,说话含糊,连平常胆小从不敢举手的孩子也会大声地跟读,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2、结合分散点,进行分组学习。

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心理缺陷的性质和程度,将情况相近或相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分成几组。一是智残较重的为一组,因为他们的记忆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差,大脑疲劳发生频率较高,就让他们学习一会,自主休息一会,多重复,通过多次反复增强他们的记忆。二是把智残较轻的分成一组,他们相对来说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高,理解能力强,注意力集中,能配合老师讲课,在学习概念、计算法则时,根据理解去记忆,鼓励他们把意思说出来,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学习,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三是把记忆力较好,理解能力差的分为一组,他们对朗读、抄默写、背诵往往很感兴趣,但分析课文,计算等内容学起来就很吃力,把他们定为一组放慢进度学习。

3、针对差异点,进行个别学习。

个别学习类似于个别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个环节特别薄弱,在全班或分组学习中不能适应,就把他单独出来选取适合他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像以前班里一个叫小钱的学生(现以毕业),他刚转来时,已是四年级的学龄,却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班里也没有和他同一进度的学生,我就发给他一年级的教材,在课堂上抽一定的时间单独教他,手把手地摆小棒、数卡片,原来发现他的接受能力其实蛮强的,这样面对面的学习,效率也很高,一段时间下来,他已经喜欢上了这里的学习(先前的大班化学习,由于无从着手,以至一无所获)。

1、在节日活动中,培养感恩情怀。

通过多元活动,能使学生感到快乐,还能使他们受到教育。我利用节日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在节日里,我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如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要求低年级的小朋友为妈妈送上一杯热茶;中年级的给妈妈洗一次脚或捶一次背;高年级的为妈妈整理一次房间。在新年到来之际,要求孩子们给你最喜欢的人制作一张爱心贺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不会做的孩子说一句祝福的话)……通过这些融入生活主题元素的感恩系列活动,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渐渐学会关心他人,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关心周围世界,懂得感恩与回报。

2、在艺术活动中,培养自尊自信。

艺术活动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能教育孩子懂得什么是美,如何发展美、品位美、展示美,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认真观察、分析每个智残学生兴趣爱好、认知能力、行为表现的基础上,我为每个学生选择合适的兴趣活动,利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如我班的小钱同学,他的身体协调性特别好,自己对体育也很感兴趣,我就让他担任体育小组长,每次上课学习技巧性的动作,我就让小钱学会后给同学们做示范,这样不但他的积极性特别高,不厌其烦地教小朋友,也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欲望。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20xx年7月小钱有幸参加省第二届特奥运动会,在100米和50米自由泳比赛中获得了两块金牌。又如小成同学,性格较内向,平时不善言语,却很喜欢画画。课余时间常会主动画画,每次画完就拿来给我看,看她这么用功,我也耐心辅导她,并选一些作品贴在教室的“娃娃乐园”里。06年5月,小成在参加平湖市首届残疾人书画展中获得了铜奖。此外,我们实验小学每学年都会举行一个大型的主题节活动,像今年的家庭教育节,去年的经典诵读节,还有以前的英语节,语文节等等,我们培智学校附设在实验小学里,这就好比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更多的优势。孩子们和实小的孩子们一样,在如此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熏陶下,有了不少长进。有几位在我们班代过课的老师反映说:“想不到你们班的孩子会背这么多古诗。”其实这都归功于学校的经典诵读节,像学校赠送的《六个“一百”》、《孝弟三百千》、《诗韵三百六》等书籍都是孩子们爱读的,每天早晨我们都会有20分钟时间进行朗读。不仅如此,学校播放的上下课音乐是用古诗新唱的方式制作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居然都能跟着唱下来。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适应能力。

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关注书本之外、课堂之外、学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对于巩固课堂知识,培养适应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每一个孩子的身心特点,设计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我会带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景点踏青(青少年宫、梅兰苑社区、如意小区等);我们还和平湖师范的校团支部建立了友好班级,每周五中午他们都会来学校和孩子们搞活动;又如在劳动技能课中,教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会刷牙洗脸,洗红领巾、洗袜子;中年级的小朋友学会擦门窗、扫地捡垃圾、整理抽屉;高年级的同学学会叠被子,折衣服,择菜等,通过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1、以沟通为纽带,取得家长支持。

在对智残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中,家长的意见态度和支持程度非常重要。家长们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能积极配合学校的,就能保证家校结合的教育方式真正得到落实,也能使学生的个别化教育得到有效提高。每学年开学之初,我会对班里的学生,尤其是本学年的新生进行家访,了解新生的生长环境,家庭教养条件,家长教育意识等一些基本情况,在近距离的接触中达成真诚沟通。这样,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方矢。如在生活自理方面,有的孩子先天性动手能力较差,加上家中的溺爱,刚来校时,连最基本的吃饭、上厕所都不会。到了学校,会很不适应,有的学生一天到晚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甚至连小便也拉在椅子上)。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上厕所、铺毛巾、吃饭、放饭菜盒、洗手、拧毛巾等。同时,我为每个学生建立一本家校联系本,把学生在校一天的基本情况以及回家要求家长配合做到的事情一一记录在册,家长若是亲自来接的,就当面与他交流。事实证明,孩子在家里能自食其力的,其动手能力就较强,因为他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家长也会在实践中,看到孩子可喜的变化,增强教育的信心。又如在学习上,今年我班有3个新生不会握笔写字的,家长每次来接时总向我诉苦,“吴老师呀,我家孩子不会写字,可怎么办呀?”我就跟他们讲:“这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惟有每天给他练笔的机会,先帮着他把笔,等他有了自主意识,手的肌肉慢慢会动了,再渐渐放开让他自己写。在学校里,我就是这样做的,你们回去也这样给孩子把笔,你不要主动写,你握着他的手让他主动写,我们双方配合,这样坚持下去,一定可以的。”我给家长看我每天给孩子们把笔练的字,并在学生的回家作业本上范写好课堂上所练的字,要求他们回去也这样练,通过谈心,家长们深受鼓舞,回去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2、以家长会为桥梁,传授科学教育知识。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家长缺乏教育意识,对孩子完全放任不管,家庭只是孩子生活的地方,不是受教育的场所;也有的家长虽有教育意识,但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当;甚有家长动不动就动手打孩子。在学校里,有的智残学生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不懈努力下,虽有所好转,但仅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孩子之所以形成现在的个性,与家长的教育方式,父母的言谈举止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给每个家长讲授最低限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也请一些热心家长亲自来讲讲自己的一些育儿经验,这样还能使一些自卑的家长重新鼓起教育的勇气。通过这样的交流,一些家长能主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能经常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讲故事,把家庭生活搞得和谐融洽,愉快幸福。这样的氛围有利于矫正孩子的个性缺陷,培养健康的个性品质。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三

儿童教育和培训一直是家长和社会的焦点之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教育和培训,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的心得和体会。下面,我将从教育方法、培训目标、家庭教育、兴趣培养和健康管理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教育方法对于儿童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必须根据孩子的个性和特点来设计合适的教育方法。例如,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游戏教学、趣味性教育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对于内向的孩子,我们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鼓励,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肯定。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优势和克服自己的不足。

其次,培训目标是儿童教育和培训的重要一环。我们要明确孩子的培训目标,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和安排。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只是追求成绩的好坏。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让孩子全面发展。

第三,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为了让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意识,同时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和支持。此外,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第四,兴趣培养是儿童教育的重要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学习动力。家长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例如,如果孩子对音乐感兴趣,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学习音乐的机会,让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音乐天赋。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我们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最后,健康管理是儿童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孩子的健康进行管理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应关注孩子的饮食、睡眠和运动等方面,营造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通过健康管理,我们能够提升孩子的身心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儿童教育与培训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明确的培训目标、和谐的家庭教育、兴趣培养和科学的健康管理,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铺就一条美好的道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