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精选17篇)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7 15:41:09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精选17篇)
时间:2023-10-17 15:41:09     小编:书香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一

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持续高涨,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可以说他们代表了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因此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析崇拜心理的根源与发展意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崇拜心理的特点与引导方式。

崇拜心理是人类通过自我意识的一种产物,更是人类的思维和社会历史发展、想象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某种意义上讲崇拜心理是一种人的精神支柱,反应了人们特定的实际需要,可以说对于处在人生旅途转折点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许多年来哲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都对崇拜心理有过讨论。对于唯心主义者而言崇拜心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早期的唯物主义者也讨论过崇拜心理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导致他们对于崇拜心理的论述有许多不足之处。直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展成熟后才准确揭示出了三种崇拜心理的根源。

心理根源:关于崇拜心理的根源,情感因素至关重要,人们往往在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时候,并且处于缺乏对现实直接成功的把握的时候,就可能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超现实的想象力来催动现实的发展趋势,期望得出一种理想的现实,使得心理得到一定的慰藉,这就形成了崇拜心理。

认识根源:人类的思维能力必须达到某种高度是崇拜心理的产生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说人类必须把自身与自然区别开来,并且能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但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思考,总是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还受到本身认识水平的制约。这种水平的制约,使人们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总是处于一种有限的认识中。那么,如何处理这种有限和无限的矛盾呢?人们只有借助神灵崇拜、祖先崇拜来渴望灵魂永生,以化解个体生命的无限性和自然无限性的矛盾。

社会根源:崇拜心理在一开始是以自然崇拜的形式出现的,其产生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恐惧,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无法解释便把自然当做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顶礼膜拜。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之间的压迫、剥削、斗争十分激烈,阶级对立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恐惧比大自然还要频繁和沉重。广大劳动者对摆脱阶级压迫的需求十分迫切,最终形成对带领他们打破压迫形式的英雄的崇拜。而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这种因为社会因素而形成的崇拜广泛了开来,产生的偶像也越来越多,大学生这样一个主流而且特殊的社会活跃群体也形成了自己一定的崇拜心理。

积极方面: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是一个从准成人向成熟成年人过度的时期,是个人价值的认同和建立正确理想的时期,对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自我的确认和定向。例如,六十年代的雷锋就是人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是众多年轻人崇拜的偶像,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可见,正确的偶像崇拜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大学生对个人心目中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所建立的特殊感情依恋也常常给大学生带来一种近似童话世界的精神满足,一种自我陶醉似得情感体验。而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也需要有这样的精神体验来梦幻自己未来的情感生活和事业发展。

消极方面:心理学认为,对偶像人物的神话会导致狂热的个人崇拜及个人的自我迷失。当我们在崇拜某个偶像人物时,我们不能将其在舞台、屏幕、书籍中的形象过分美化或夸张,那样会使偶像脱离生活而成为个人心目中的神。一个偶像人物一旦变成了神,则很容易导致其崇拜者盲目和狂热的追逐。结果是不但会情迷于偶像人物的外部而不能自拔,也很容易自感渺小无比。虽然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维独立性较强,但他们重感情、好幻想、情绪易冲动、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再加上他们缺乏社会阅历,认识水平也有限,有时就分不清什么是虚幻的偶像、什么是自己真正应该崇拜的偶像,偶像的崇拜常常只是迷恋其外表形象而不注重其内涵,甚至出现超越于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方式。如一些大学生出现性观念激进、故意破坏社会规则等行为。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在初期就已经有了崇拜心理,这是一种需要的产物,一个人从懂事那天起,父母就以自身经历和自己的期望影响孩子,而学校则以国家的需要教育孩子,大学生是在这种环境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自己该做什么样的人有了丰富的想象,他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印证自己的想象,需要找一个可以效仿的活生生的人物,偶像就应需而生了。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偶像崇拜是大学生成长中的一种正常表现并且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大学生虽然年龄、学历较高但依然处于成长阶段,心理成长并不一定与年龄成长成正比发展而且大学生对涉及自我的认识问题更关心,更希望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加之现在流行的偶像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市场行为、商业炒作。在自我教育方面: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文化内涵,提高自身修养,科学理性地选择偶像崇拜。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正确看待大学生崇拜这一现象,走进其内心世界,尊重选择,平等沟通,协助其寻找适宜崇拜对象。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通过科学的分析崇拜心理影响加强思想品行,道德素质的教育给大学生以正面的引导。在社会教育方面: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弘扬正确有益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感,同时呼吁全社会,特别是媒体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大学生群体形成科学、正确、合适的崇拜心理营造出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二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大学生谈恋爱早已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它是那样的独具魅力,拨动我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又是莘莘学子们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我很幸运,今年的选修课修了这门我们必须面对但总也琢磨不透的大学生恋爱心理。

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比较傲普遍,而且是有增无减之势。这我可是身在其中,感同身受。我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可以用“三化”来概括。

1.普及化

当前,在大学生里,有人形容有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是一股“恋爱风”,这都不为过。调查情况表明,大学生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种左右,高年级学生高达50~60%,而赞成谈恋爱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95%。

2.低龄化

大学生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级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就走进了恋爱,恋爱先行,他们有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拒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级学生恋爱人数只有5%,而现在已达15%左右。

3.公开化

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让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年轻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而当前大学生们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

1.性好奇心理 ——由于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里 ——与高校聚集着有才华、风度、美貌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真的很扯淡啊)

3.依赖心理 ——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

4.补偿心理 ——由功利性的恋爱动机所引发,既希望在对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 ——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满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及时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儿。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感到有很多说不明白的心灵困境或叫心理困惑,其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在大学生心目中,爱情的理想与现实差距让人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也就是说,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可现实却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自己。

互欣赏和认可就走到了一块儿,或许也仅仅因为某一点儿小小的看不惯就分手了。殊不知,要达成多方面的默契是需要时间的,要建立一份永久的爱情与幸福的家庭是需要相互了解共同努力的。

三是由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引发并形成的恋爱低龄化、公开化、高速度进展和恋爱的多元化所致。具体地说,因为他们年纪尚低,涉世太浅,缺乏深入地了解和正确的判断与评价一个人的经验;因为他们过于感情外露、行为外向,盲目的一扫过去的以含蓄深沉为美的恋爱方式;因为他们年轻冲动,情爱的发展极易受到性生理与性心理发育的控制;因为他们本身面临的就是多元化人生价值观念的现实社会......所以,恋爱心理困境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恋爱心理困境之一 :

总感觉自己缺乏被爱的吸引力常有一些人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坦然与异性交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只好用回避与异性接触的办法保护自尊心,并极力掩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失落。

上述心里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二是对恋爱吸引力的误解与缺乏科学的认知。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与外在魅力,实际上男女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条件上大多都认为性格才能心理相容人品和兴趣爱好更具有吸引性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们对选择对象的条件越来越实际,一般不会再“跟着感觉走”,也不会只在乎“曾经拥有”。

所以,对于有这种心理困境的大学生应从多方面寻找自己的长处,挖掘和排列一下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闪光点及特征,并学着变换一下思考方式,用自己的优点和比人的缺点去对比,以增强自信悦纳自己;其次,学会辩证的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个人是否对异性有吸引力?是否非要在大学期间拥有如意恋人?并不意味着你今后的生活如何,“迟到的爱”也许会是真爱,早到的爱也须提前消失。

在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恋爱光晕效应”必然会导致自我,尤其是对对方的“认知偏差”和“评价偏差”,这是导致单相思和失恋后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关键所在。大胆地与异性同学交往,多参加有异性同学的集体活动和娱乐活动,去了解和观察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同学,同时也了解自己的恋爱期待心理特征,缩短其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心理差距,调节好恋爱心理的内部期待与外部期待的矛盾,矫正恋爱动机和恋爱价值定向。通俗地说,就是在挑剔对方时也挑剔一下自己,在不能接纳自己时,也找找对方的毛病,多给自己一点儿积极的心理暗示,其要诀是:之一,天下没有完美的男人,也没有完美的女人;之二,男人和女人的自尊不能靠对方来肯定;之三,善于讨女人欢心的男人可能使你后悔莫急,反之亦然;之四,选择了理想恋人的期望越高,结局越差,反之,则事半功倍。

恋爱心理困境之二

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人那时还很肤浅,并缺乏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科学认识,更证实了他们的性心理发育的确滞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心理冲击。揭示爱情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择偶中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恋爱错觉等都会事与愿违,极易伤害自己和同学。从这个意义上看,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大多源于自身。为此,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勇敢说“不”,不自作多情,更不要错把迷恋当爱情。

恋爱心理困境之三:

不知如何对婚前性行为和“试婚”现象这除了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

性相关外,一方面是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有关。

就我来说,大学生恋爱要慎重,不要功利:未来的变数很多,现在出色的未必将来就是胜者,你和他/她都是如此;一切随缘:不要为了排遣寂寞和无聊而去寻找恋情,要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其实找些朋友比找个恋人更容易happy;但是如果真的遇见让自己心动的人,那就抓紧机会主动上前吧,学生时代的恋情还是很珍贵的,值得回味一生。

倘若你真找到了值得你一辈子对她或他好的人,那你真的很幸运,但前提是他或他是你将来要共度一生的人,那么你们在大学期间就要互相扶持,共同进步,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人际交往、日常小事儿等等,度过一个甜蜜但不后悔的大学生活。

又或者,在大学期间你没能找到令你心仪的他或她,也不用觉得自卑,你应该趁这段时间好好的准备自己,培养自己迎接爱的能力,拒绝爱的能力,承受失恋的能力,不打无准备之仗,恋爱也是如此,尽量不要在爱情来的时候打你个措手不及。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三

摘 要:教育心理学化是基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契合学生内在需求开展教学,并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理论。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观念、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从我国大学生现有思想问题出发,探索在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如下:教育视角实现由“功利化教学”向“需求式教学”的转变;教育内容实现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满足学生内需”的转变;教育方式实现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变;教育途径实现由“直接灌输”向“循序渐进”的转变。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专业领域国际化的背景下,国内外思想文化交锋愈演愈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着诸多难题,如何将有效的、科学的、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我国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植入大学生的灵魂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探索教育心理化视角下将心理学元素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深刻的尝试。

近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理论应用的研究成为重点研究领域,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xx-2015”年收录的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一是近十年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趋势逐年增加,说明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二是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于认知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挥的作用。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已获得一些成果,但所研究内容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碎片化,缺乏整体性、发展性的问题。本研究力图从教育心理学化这一新视角着手,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心理学分析,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际,深刻剖析大学生思想教育在融入心理学元素方面存在的不足,探寻在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元素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和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

教育心理学化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它的兴起和提出开启了重要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早在柏拉图、卢梭等人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出现心理学的萌芽,但在西方教育学史上正式地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和主张的是裴斯泰洛齐,他在 1800 年撰写的《方法》的报告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由此也引发了19世纪在欧美影响范围广泛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裴氏所探索的教育机制是基于人本性的永恒规律,使教育和教学活动心理学化。裴氏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能力,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遵循和揭示人的心理规律,才能发挥人的全部天赋和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 因此,从教育过程来看,教育心理学化要求教育者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运用都需要以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机制和学习心理规律为前提。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教育心理学化致力于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元素使得人潜在的天赋和能力得到最大发掘和全面和谐发展。

(一)理念相合:重视内在需求,强调人的主体性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主要是遵循人的内在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裴斯泰洛齐主张“在顺应大自然普遍要求下将教育最大限度地简明化”,即在教学内容上要简明化,在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要素予以提炼和简化,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特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为指导,对某一社会群体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和影响,以使其符合特定社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必修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重要意义,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其个人特质,发挥自我潜能,有助于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本质相当: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注重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路径,开发学生的潜能,他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教育分解为道德、知识、身体和劳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心、脑、手”全面和谐发展。“心”“脑”和“手”代表人的综合素质即“天性”抑或“能力”。其中,“心”的教育指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脑”的教育指智力教育和思想教育;“手”的教育指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教育心理学化注重三者的协调统一,使人的能力最大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也是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心理学相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和道德问题,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积极正面的思想文化引导学生个体按照正向的社会道德规范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教育心理学化中所指出的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个体潜能的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在尊重个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从本质上来看,两者都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三)功能相似:强调积极的导向作用

教育心理学化认为教育应该着眼于“完整”的人的统一,追求人自身和谐自由的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和发展的统一和交融,教师应该改变端坐于学术殿堂的刻板形象,回归学生中去,体验学生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以心理特性作为教育正面引导的索引,启发学生自发地正面思考,并且主动探索自身潜能,潜移默化地将教育理念传递到学生内心深处,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意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针也是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看待事物,帮助学生在面临问题和困境时善于展现自身优秀品质及内在潜能,从而获得成长。因此,教育心理学化所提倡的积极教育视角对于改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过遵循心理规律进行正面引导,从而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与创造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从功能效用上看,二者的价值是相通的。

(一)教育观念:缺乏对大学生心理的关注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引起的价值多元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育者心态浮躁,急于向学生灌输学科知识,而忽视大学生内在品质和人格品德的塑造培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有着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倾向,教学准备也主要是从学科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往往忽略了学生内在诉求和兴趣关注,因而导致教育教学实效性欠缺,矛盾和问题丛生。教育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人与人” “我与你”的对话和沟通,教育的成败建立在是否对人的基本心理诉求、个人期望、兴趣爱好、价值理念有深刻的了解和充分的尊重。而在很多现实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作为“人”这个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诉求,教学价值观念的颠倒和错位导致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

(二)教育内容:缺乏适应大学生心理的知识结构

在当前教育环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理念受“功效理性”的影响,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实效性和实用性,大学生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处于匮乏状态,知识结构不够健全,而大学生的经验结构则是建立在这种不够健全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观感性经验,缺乏深刻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大学生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推动下,由于没有形成健全积极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大学生对于接受客体的认识往往容易偏激,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容易轻率和片面。而这种状态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出现两极化: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其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采用了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传达方式,就会产生接受动力,教与学的过程就会流畅无阻力,接受度就会很高,在一定情况下,接受甚至会变成主动索取,同化效果明显;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符合其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或不能采用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传达方式,就会产生阻力和反抗,教与学的过程就会出现障碍,接受度就会降低,在一定情况下,会形成排斥甚至反向思考,不但不能形成接受,还会造成继续教育的更大障碍和阻力,形成异化。

(三)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个体潜能发掘不足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性较强,多为意识形态层面的思想凝练,与受教者的个人发展目标及自我价值实现存在一定距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群体性教育,并且以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教育为主,而非主动吸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的态势。因此,在深层次上,大学生内在诉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共鸣较弱、互动较差,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价值理念和开发自身潜能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教育途径:教育途径主要以“灌输式”为主

由于传统的教育导向和理念,“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在只从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角度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年代,教育者很少会考虑大学生自身需求,缺乏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循序渐进、由简及繁的教育途径和方式,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沦为一种说教。

(一)教育视角:实现由“功利化教学”向“需求式教学”的转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个体需求满足和社会需求满足,而传统的教育视角往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重点,学生个人需求往往被忽视,但个体需求的满足恰恰是高校思想教育有效性的起点。在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把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教育的内在价值作为实现外在价值的工具和手段,然而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和深层次沟通的统一和融合,教师应该从学生内在诉求和情感体验出发,注重个体的价值关照,变“功利化教学”为“需求式教学”。

(二)教育内容:实现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满足学生内需”的转变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饱含情感与深意,通过在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在充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学生的内在兴趣需求和心理发展机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转变传统的单纯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定位于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并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以此释放其内在潜能并获得全面发展。

(三)教育方式:实现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变

受教育者均以个体形式存在,心理个性不尽相同。因此,在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性格、能力和个性差别的基础上,将关注群体式和谐发展教育的方式转变为注重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教育模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点和切入点放在满足大学生个体需求上,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在教育方式上,教师要转变认识,树立平等的思想,把学生看作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有创造性的个体,通过不断创新日常教学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挖掘每个学生个体身上的潜能与力量。

(四)教育途径:实现由“直接灌输”向“循序渐进”的转变

裴氏认为教育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并与之协调。教育心理学化过程如同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由混乱走向有序,由有序走向明白,从明白走向完全清晰。这一过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深度思考,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和树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恪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逻辑顺序,由简至繁,由易到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如裴氏所说:“自然的教学顺序虽然缓慢,但人类的能力需要顺乎自然,否则,他也只能表面看上去有才华。”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又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成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培育一代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将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转变教育视角、改进教学内容、转变教育方式、优化教育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夏之莲,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李明德.裴斯泰洛齐与“教育心理学化”[j].教育评论,20xx(3).

[5]江云凤.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xx.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四

在二十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在西方优先兴起。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类自身潜在建设性力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个人积极影响和潜在力量,使每个个体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积极影响,特别是当下大学生均是家里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容易具有性格和心理缺陷,影响大学生自身长远发展,导致其在步入社会后,无法发挥自身积极影响。利用积极心理学,利于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疏导大学生身心发展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利用心理调节,在社会中发挥自我力量。

人们建立在自身思想品德基础上,给出相应奋斗与发展目标,监督自己在发展期间行为,自我教育,结合自我教育实践结果,评判自身,完善自身缺点。自我教育实践评判这一过程,就是自我教育体现。依据自我教育这一理论内涵,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把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这样理解:大学生在调节自身身心发展和维护心理方面,需具备基础心理能力。详细来说,心理能力体现为,自我实践能力、自身要求能力、自我评价和实践能力[1]。

在心理健康教育期间,大学生自我教育开展,自我认识能力发挥较大作用,自我认识能力决定大学生自身,对心理教育需求程度高低,关系着学生和周围环境关系认知度,也决定大学生对自身认知理解度。自我要求能力,和大学生关系体现在,大学生是否可以良好建设目标,安排自我时间,安排计划等。自我要求能力是大学生在心理教育期间,自我教育实现关键因素。自我评价能力,是大学生在自我发展中自身成绩评价能力,对自我发展中积极和消极因素客观评判,辩证看自身。这四种心理能力相互联系,互相辅助,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发展。

(一)积极情绪理论体验

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与评价能力中,情绪积极理论体验作为其理论依据,发挥积极影响。依据积极情绪理论,大学生可以良好对周围环境,生活中事物,给出积极心理体验和情绪感受,积极情绪理论在证明积极情绪理论发挥最大作用。详细来说,其发挥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自身能力,灵活把自身能力与社会资源结合,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能力,形成创新思维,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自身价值。

其二,随着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深入,大学生注意力不断扩散,思维不断激发,大学生思维更为活跃和灵活。提高大学生自我评价与认识能力,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身心发展特点、情绪体验全面认知,对自身发展评价[2]。

(二)积极人格理论体验

积极人格理论体验,是指大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极追求幸福,并在追求过程中,积极去感受幸福和愉悦感觉,同时,也激发大学生潜力和能力。积极心理学研究人员,对心理学特质研究时,构建一整套全面人格系统——via系统,这一系统对人格优势和价值全面分析,包含了24类性格力量和6大核心美德。积极人格力量对大学生来说,其对大学生时间能力和自我要求能力发挥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这两种能力,大学生对幸福和美好理解增强,全面感知到生活的美好。大学生结合自身能力,为未来发展构建,使大学生具备理想状态,朝向理想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积极人格理论中,就六大美德来说,卓越、智慧、节制、勇气的力量,利于在大学生面对困难时,理智冷静处理,激励大学生自身朝向自己设定目标发展。六大美德中正义和仁慈,利于大学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实现自我调节目标[3]。

(一)外部环境系统建设,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外部坏境

当下大学生自我教育水平较低,这是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主要因素。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要想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需为大学生建立一个积极外部环境系统,利于在自我教育中,满足大学生自身需求,为其营造良好学习条件。详细来说,大学生积极外部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其一,稳定和长期外部环境。如,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其二,多样和短期环境。如,文化氛围、教育氛围、学风等。这两种不同环境相互独立,相互协调运作,是大学生心理自我教育必要基础,是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主要途径。

(二)贯彻科学教育取向标准,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在大学生心理教育期间贯穿,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自身,对心理变化和发展全面认知,树立积极人格,理解幸福和美好含义。贯彻科学教育取向标准,为大学生在自我心理教育期间,为大学生自我教育做指引,避免大学生没有方向,出现盲目认知问题,自我教育效率低下问题的发生[4]。

(三)利用科学方法开展自我教育能力培养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期间,教育人员可以利用合理化手段开展教学。利用教育课程,团体心理活动课,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其一,教育人员利用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总的.来说,在当下社会众多高校均建立心理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不佳,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面对这一形势,高校教师需把心理学教育课程与积极心理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结合,把积极心理学、基本课程、大学生实际生活结合,在课程教学期间,积极和学生交流,共同探索社会美好事物,感受积极事物。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增强自我幸福感与能效感[5]。

其二,利用团体心理活动课,把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健康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展现。为学生营造轻松和愉悦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增加对现实中和自我认知度,分析现实中自我与理想中自己差距,辩证看待自身。在团体活动中,大学生与不同个体可以及时交流和沟通,通过相互学习、体验和观察,来认识自我,完善自身缺陷,改善和优化与其它个体之间关系,激发大学生潜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协助能力[6]。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带来积极积极影响。利于大学生在调节自身身心发展和维护心理方面,发挥积极心理学作用,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自身,对心理变化和发展全面热认知,树立积极人格,理解幸福和美好含义。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其具备良好心理素质,正确看待就业和生活压力,在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时,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建设外部环境系统,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外部坏境,贯彻科学教育取向标准,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利用科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周飞燕.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分析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j].亚太教育,20xx,01:269.

[5]王小莉.浅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j].甘肃农业,20xx,11:350.

[6]劉生思,汪杰敏,何啸轩,张薇.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xx,12:241-242+252.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五

心理学这门学科,非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了解心理学课程,它更是成为了教师资格考试里规定的一门考试科目。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心理学,可是很多的大学生只是感兴趣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很明显智力因素并不是心理学学不好的原因。正是心理学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把关注的矛头逐渐指向了自我效能感。国内已经做过很多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经过证实,学习自我效能感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因此,本文选择将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希望经过此次研究能加深大学生对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理解、概括,并给出适当建议,为以后的大学生心理学学习提供指导和借鉴,从而促进心理学领域健康有益的发展。

1.1 被试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四年级和大二年级的学生共4 个班。其中包括两个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和非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本调查以完全自愿为前提,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分发问卷160 份,实际回收150份。其中:大二年级学生75 人,大四年级学生75 人;男生52 人,女生98 人;应用心理学专业78 人,非应用心理学(教育学)专业72 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欧贤编制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问量表,他是在在边玉芳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的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编制成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量表分为两个维度,维度1 为心理学学习基本认识能力感,简称“基本能力感”主要指个人的多种基本能力,比如个人对学业成就的结果信念,个人的天资以及积极的自我预期和自我确信。维度2 为心理学学习控制能力感,简称“控制能力感”主要指个人自我控制能力,比如个人对于不良环境的感受,个人的易受干扰情况,个人的自我怀疑以及个人的努力感。

1.3 研究程序

量表共有25 个题目,分别为17 个正向题和8 个反向题,在计算时要把8 个反向题进行分值转换,采用1-5分等级量表计分方法,题目的得分之和就是该被试的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分数,得分越高,该被试的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越强。

本文将不同高考成绩这一变量分为了7 个区间来比较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并对结果进行事后检验。

1.4 数据管理与分析

首先对量表进行初步统计,计算出各个量表的原始数据,下一步的统计分析需要在计算机上操作,涉及到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最后采用 excel 表格和spss17.0 中文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1 专业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基本能力感和控制能力感这两个维度的统计结果分别为两个专业的p 值是0.217 和0.727,可以看出不同专业在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2.2 年级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不同年级对于大学生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基本能力感和控制能力感这两个维度的统计结果均小于0.001,说明不同年级在两个维度上差异特别显著,结合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大四年级学生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强于大二年级学生。

2.3 高考成绩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基本能力感和控制能力感纬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高考成绩在基本能力感这一维度显著性p0.01,在控制能力感这一维度p0.05。结合自我效能感总得分,得出结论不同高考成绩在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上差异性显著,在基本能力感这一维度上差异特别显著,在控制能力感这一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不同专业在大学生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中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在大学生心理学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上差异性特别显著,表现为大四年级的学生强于大二年级的学生。不同高考成绩在大学生心理学学习效能感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基本能力感”这一维度上差异特别显著,在“控制能力感”这一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表现为高考成绩相对高的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低于高考成绩相对低的。

本次研究对丰富自我效能感理论, 指导大学生心理学教学实践均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成果可以丰富人们对心理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认识, 对心理学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这对于未来心理学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六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和幸福。积极心理学中那些体现人文关怀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对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融入积极心理学,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念和实践中,加入更多有关希望、快乐和幸福的要素。

:积极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积极心理学告诉人们幸福是有规律可寻的。积极、希望、快乐、幸福这些美好概念的出现,鲜明地反映了这门学科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和幸福。笔者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出发,提出积极心理学融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一些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背景。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这就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目前心理学中的较为完善和有效的测量手段和实验方法,来着重关注正常的人性、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在国际积极心理学网站的首页上,明确的将积极心理学解释为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包括三个主要内容:一是积极情绪的体验,主要是探讨人类的满足感、快乐感和幸福感,以构建对于未来生活的乐观主义态度。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例如工作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爱的能力、宽容和智慧灵性、审美体验等等。三是积極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则主要研究怎样建立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系统,从而使人的积极方面的潜力得到更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幸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远离幸福,捕捉住个人幸福的青鸟,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离开了个人的希望、快乐、幸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能不说是一种奢谈。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发展了心理学理论,而且也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更加关注,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积极心理学中那些体现人文关怀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很有必要走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走向成熟。

(一)思想政治教育期待点燃希望。

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于思想层面,关键在于思想上的交流与沟通。而现行的高校思想教育则还是相当传统的模式,即一味的给学生“灌输”思想。思想要在相互交流和探讨中方能进步,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正是缺乏这种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考核也仅仅只是传统的理论考核模式,这就让大学生们错误的认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只是流于表面,而并未真正深入思想,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期待点燃希望。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该充满快乐。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90后,二十岁左右的.他们大多数从小就生活在温室里,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所缺乏的正是实践能力。而正是缺乏,他们对于社会实践是抱有极大的兴趣,很多的大学生都喜欢放假的时候到学校外面去找兼职,这不仅仅是缓解经济压力,更是对社会的一种向往。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结合社会实践,在教学的同时,能够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实践的快乐,我想这样的教学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因为这不仅仅是作用于他们的表面,更是深深的进入了他们的内心,让他们体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快乐。

(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追求幸福。

点燃希望是前提,充满快乐是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追求幸福。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天之骄子,在常人眼中的幸福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稀松平常,生活的优越让他们的思想也渐行渐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让他们明白社会的现实一面,让他们理解幸福的含义,在离开家庭所给的关怀,自己要如何努力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一)注意提高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讲应着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以人的需求为前提,通过满足了人的这种需求而达到思想的形成的过程。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对人的束缚,而是应该要人解放,让人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提出自己的诉求,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必须要转变原有的观点,用平等的、明主的思维来与大学生交流和沟通,用真正的自己的思想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从而达到影响他们思想的目的。

(二)善于挖掘大学生身上积极的个体性质。

古代先贤在《三字经》开篇语中就写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体现出了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个体的人生下来都是具有善良的品质的,后天的环境造就了不一样的性格和品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九零后,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基本上没有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所污染。据最近的大学生名义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还是健康、向上、积极的。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是并没有被发掘和诱导,而是被打压着。久而久之,负面的消极情绪就会占到主导地位,于是大学生就彻底沦为了大学制度下的奴役。所以我们要以挖掘和引导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品质为主要工作。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如果积极心理学能在大学时期把大学生们培养成诚实、守信、仁爱的人,那他日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三)重视营造大学生积极学习的环境氛围。

环境造就一个人的品质,中国有句古话“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虽不敢苟同,但是也确实道出了生活学习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影响。好的环境能够让人乐观向上,坏的环境却让人自甘堕落。因此,大学校园里必须要重视营造大学生积极学习的环境氛围。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心理学探新,20xx.3:6-10

[3]龚光军,曹贵康.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xx(05)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七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是怎样的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进步,目前大学生一般都处于18—24周岁之间,而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又是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时期,一旦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做出过激的行为,无论是对自身、家庭、社会都是一个损失。所以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值得关注和思考。

心理健康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那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到底是怎样的呢?一、自我定位出现迷惑:大学生心理渐趋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二、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

三、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等。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生理发育、恋爱等方面也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一些大学生因一时冲动,或早婚早恋而荒废学业,或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

四、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多看些心理书籍,正确引导自己的心理发展方向,不偏道,不出轨。;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如果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就应该找心理老师咨询,寻求帮助,彻底的解决心理障碍。

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让大学充满健康,充满快乐和温馨的气息,远离心理问题。而在生活上,大学生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如何与同学室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摆在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学习上,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习惯了以往中学里老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老师的教育方式很不习惯,以致课业落后,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八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输知识、讲解理论,虽然学术味道十足,却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了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必须对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

学校管理心理学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本学科具有边缘性和应用性的学科性质,通过本学科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学校管理中的心理要素与心理制约机制,为学生将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输知识、讲解理论,虽然学术味道十足,却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因此,本文拟就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提出自己的粗浅的见解。

1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弊端

1.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影响了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的对象,放在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填鸭式”的“一言堂”。教师把向学生灌输知识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把考试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教学,通过讲解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是通过听、记、抄、背的形式被动的完成学习过程的。用学生们夸张的语言来描绘这样的教学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他们就象是复印机、打字机,把教师所讲的统统记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

学习是为了考试,对于讲的什么内容、有什么意义、能不能领会理解并不重视,因为有了笔记就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短时间里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知识体系,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应试需要。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力性,无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未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其长期处于被动之中,必然导致学生自觉意识淡漠,顺从依附心态明显,他们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结论或定论的东西,缺乏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学形式单调、呆板、死气沉沉,毫无科学性与艺术性可言,只会造成学生单向、刻板、片面的知识结构,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1.2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学以致用”学校管理心理学以往的教学大致有两种讲授方式:一是每个章节进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解释,撒胡椒面式的详细讲授,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是把一个章节分成几大块,抽出几个问题“抓大弃小”式的教学。一般在时间充分、问题较难理解时用第一种教学方式,而在时间较紧张、内容又不太难懂的情况下用第二种方式。

但不论哪一种方式,教学内容都是局限于理论的阐述和概念的解释,不能用理论来分析学校管理的具体问题,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实用的倾向,严重脱离学校管理的具体实际。而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才会常青。

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作为理解学科的知识背景,学与用又不能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必使教学陷入枯燥乏味之中缺乏生机和活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也必然导致培养的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缺少动手实践的能力。有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大学生中95%以上人的创新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他们在毕业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难以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而这种只会死读书本、不能学以致用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因此,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行创新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1.3教学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由于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也由于缺乏适应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料、课件,再加上有部分教师还不能很好的掌握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技术,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所以,教学中仍然是采用黑板+粉笔的古老的教学方式,手段比较落后。这样的教育手段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现代教育的管理人才的。

2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使学校管理心理学走出困境,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2.1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变过去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吸取知识、探索知识。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的标准的观念。

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首先,我们根据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多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本学科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心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本学科同样适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提问式教学。每次上课前都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理解,然后在课堂上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的方式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可以采用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方式来引起学生注意;也可以通过老师问,请同学来回答,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由老师或同学回答。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不断试图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对一些有争议、重要的、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运用讲授法讲清基本的理论观点之后,往往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达到互相教育,共同提高的效果。这就改变了过去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说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的任务就是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阐述问题;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所以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思路,提供指导思想,具体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都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做主,所以学生自始至终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

而学生一旦从心理上被动学习的定位上解放出来,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精神就大大增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激发起来,许多学生也就逐渐养成了平时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他们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大大提高,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第三,在讲授中注重启发,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能力的倾向,为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正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时代里,企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接受无限的知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俗话说“授人一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享用不尽”。

过去那种仅限于传授已有知识的“再现型”教育,已经难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和增长的局面,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进的知识教给他们,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一反三,善于探索新知识。所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把学重点放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上,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获得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方法,即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不仅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上或老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还注重启发学生富于想象,进行创新学习,使其在分析问题时,能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探索,另辟蹊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注意教给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方法。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有关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理论的创新,写出小论文。再经过交流、讨论、辩论,就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教师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使其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进入“自奋其力、自至其知”的境界,这就完全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渡。学生从只会顺着老师和书本的思路学习,发展为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甚至能发现老师讲课、书本和文献中的不妥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也培养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在真理的人。”我们的教学正向此目标努力,力求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归根到底是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和有利地位。

2.2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观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此,我们注重了对学生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来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其一,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把握理论,掌握方法;其二,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学校管理中去调查访问进行社会考察,了解学校管理的实际问题,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检验理论;其三,请专家、学者及学校管理者围绕学校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报告讲学,展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经验,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应用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了学生的素质结构。

另外,为了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中尝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利用计算机等各种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总之,我们经过了几年的教学探索,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后,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出,新的教学模式对他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十分有效,并可操作。这说明了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1999(7).

[2][美]吉尔福特jp著,唐小杰等译.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0,(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96:188.

[4]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xx,(1).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九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输知识、讲解理论,虽然学术味道十足,却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了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必须对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

学校管理心理学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本学科具有边缘性和应用性的学科性质,通过本学科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学校管理中的心理要素与心理制约机制,为学生将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然局限于灌输知识、讲解理论,虽然学术味道十足,却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因此,本文拟就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提出自己的粗浅的见解。

1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弊端

1.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影响了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的对象,放在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填鸭式”的“一言堂”。教师把向学生灌输知识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把考试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教学,通过讲解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是通过听、记、抄、背的形式被动的完成学习过程的。用学生们夸张的语言来描绘这样的教学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他们就象是复印机、打字机,把教师所讲的统统记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

学习是为了考试,对于讲的什么内容、有什么意义、能不能领会理解并不重视,因为有了笔记就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短时间里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知识体系,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应试需要。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力性,无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未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其长期处于被动之中,必然导致学生自觉意识淡漠,顺从依附心态明显,他们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结论或定论的东西,缺乏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学形式单调、呆板、死气沉沉,毫无科学性与艺术性可言,只会造成学生单向、刻板、片面的知识结构,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1.2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学以致用”学校管理心理学以往的教学大致有两种讲授方式:一是每个章节进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解释,撒胡椒面式的详细讲授,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是把一个章节分成几大块,抽出几个问题“抓大弃小”式的教学。一般在时间充分、问题较难理解时用第一种教学方式,而在时间较紧张、内容又不太难懂的情况下用第二种方式。

但不论哪一种方式,教学内容都是局限于理论的阐述和概念的解释,不能用理论来分析学校管理的具体问题,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实用的倾向,严重脱离学校管理的具体实际。而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才会常青。

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作为理解学科的知识背景,学与用又不能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必使教学陷入枯燥乏味之中缺乏生机和活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也必然导致培养的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缺少动手实践的能力。有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大学生中95%以上人的创新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他们在毕业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难以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而这种只会死读书本、不能学以致用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因此,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行创新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1.3教学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由于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也由于缺乏适应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料、课件,再加上有部分教师还不能很好的掌握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技术,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所以,教学中仍然是采用黑板+粉笔的古老的教学方式,手段比较落后。这样的教育手段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现代教育的管理人才的。

2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使学校管理心理学走出困境,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2.1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变过去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吸取知识、探索知识。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的标准的观念。

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首先,我们根据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多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本学科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心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本学科同样适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提问式教学。每次上课前都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理解,然后在课堂上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的方式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可以采用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方式来引起学生注意;也可以通过老师问,请同学来回答,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由老师或同学回答。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不断试图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对一些有争议、重要的、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运用讲授法讲清基本的理论观点之后,往往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达到互相教育,共同提高的效果。这就改变了过去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说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的任务就是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阐述问题;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所以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思路,提供指导思想,具体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都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做主,所以学生自始至终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

而学生一旦从心理上被动学习的定位上解放出来,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精神就大大增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激发起来,许多学生也就逐渐养成了平时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他们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大大提高,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第三,在讲授中注重启发,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能力的倾向,为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正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时代里,企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接受无限的知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俗话说“授人一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享用不尽”。

过去那种仅限于传授已有知识的“再现型”教育,已经难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和增长的局面,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进的知识教给他们,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一反三,善于探索新知识。所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把学重点放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上,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获得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方法,即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不仅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上或老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还注重启发学生富于想象,进行创新学习,使其在分析问题时,能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探索,另辟蹊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注意教给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方法。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有关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理论的创新,写出小论文。再经过交流、讨论、辩论,就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教师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使其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进入“自奋其力、自至其知”的境界,这就完全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渡。学生从只会顺着老师和书本的思路学习,发展为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甚至能发现老师讲课、书本和文献中的不妥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也培养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在真理的人。”我们的教学正向此目标努力,力求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归根到底是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和有利地位。

2.2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观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此,我们注重了对学生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来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其一,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把握理论,掌握方法;其二,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学校管理中去调查访问进行社会考察,了解学校管理的实际问题,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检验理论;其三,请专家、学者及学校管理者围绕学校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报告讲学,展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经验,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应用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了学生的素质结构。

另外,为了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中尝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利用计算机等各种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总之,我们经过了几年的教学探索,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后,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出,新的教学模式对他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十分有效,并可操作。这说明了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7).

[2][美]吉尔福特jp著,唐小杰等译.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0,(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88.

[4]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xx,(1).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十

摘要: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非常重视,教育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总的来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低效乏力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如何扭转这一局面,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现实效?本文从重视心理学这一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问题合理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却陷入了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的困境,即思想政治教育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并非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失去了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功能,而是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日益复杂变化等因素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功能的发挥。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欠缺从“人本”出发的教育方法,特别是从个人不同心理出发的教育方法。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入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从了解人的心理开始,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等各要素同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的最佳契合点。本文就从这一视角来探讨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等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

我国学校思想政治心理学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使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成为政府和学校行为。九十年代学校心理教育发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实验,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学校和科研部门合作或单独进行实验,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二是思想政治心理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技术手段不断改进。许多学校进行心理教育课程化实验,教育内容包括学习方法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情绪辅导多个方面,除了活动课程、讲座之外,还采用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技术手段,并在许多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还必须看到,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正规化、科学化程度较低,仍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二、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而且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等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些对于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这方面的培养大多数只是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问题重视不够,大学生即使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规范要求,也不一定能成为达到培养目标的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来的某些典型人才,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点正确,道德品质高尚,但在心理方面没有达到健康标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能让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人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间充满着诸多矛盾。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规范与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教育者、被教育者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在深层次上体现在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中,在浅层次上表现为人们某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的,而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过去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了人的心理作用,忽视了人的心理素质对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难以使被教育者产生心理共鸣,效果始终不够理想。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透彻地了解心理活动规律,进而指导实践,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三)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就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人的行为和表情是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特定反应,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是人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又会在人的行为和表情中显露出来。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及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的苗头,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把工作做在前头;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把握被教育者的思想动态,控制和引导其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广运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引导、心理相容、心理共振,以及心理威慑、心理趋同等一系列心理原则和心理方法,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很有帮助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都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各种意识形态纷繁复杂,各种层面的思想文化乘虚而入,这一切都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仅仅从教育学角度去认识考虑问题,而必须综合社会、心理、教育诸因素去思考分析,以确保实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所面临的困难

(一)普遍缺乏跨专业人才,欠缺专业指导。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只研究本专业,而专业心理学教师又极少跨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在实践中能够跨专业、游刃有余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工作者少之又少。

2.运用好心理学所必需的技术化设备欠缺。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心理学技术和工具未能在我国高校中普及,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把学生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量化,并进行科学分析,影响到心理学的有效运用。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日益多元化,给教育工作带来难度。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点,大学生的流动分布、交往方式、发展需求、生存状态等发生较大的变化,大学生在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新的特点。

大学生健康的主流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遍有着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二是非常关注社会;三是大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四是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大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十分强烈。

但是在健康的主流背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大学生信仰危机,政治热情不高,人生观不够积极;少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素质明显偏差,在现实生活中更是表现出种种令人担忧的不良行为。其一,政治意识淡薄,信仰模糊,有的学生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说教;其二,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违法现象持漠视态度;其三,意志力缺乏,不能经受打击、挫折;其四,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现象严重,性格孤僻、冷傲,缺乏合作精神;其五,价值观偏差,信奉享乐主义,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许多学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花钱如流水,追求高消费、盲目消费,同学之间攀比风盛行,爱讲排场、讲高档;其六,独立自主意识差,虚荣心强。由于家庭的溺爱,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依赖性越来越强,接触现实生活往往束手无策。

以上这些问题单纯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拉近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人而异地采用合适的方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有的效果。

四、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必须认真学习、吸收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思想活动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摸清大学生不同性格的主导类型,因人施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品德情操的陶冶,最忌不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的“公式化”、“一刀切”。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育人要“因材施教”,做思想工作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心理学角度看,其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心理的个别差异”,即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能忽视人的个性,采用强输的方法。如一名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他的性格可能就很自卑、很敏感、很冷淡,对外界的警惕性很高,自尊心很强。我们掌握了他的性格特征,就可药到病除。因此只有切实了解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大学生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特点、形成及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如果能掌握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就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看待这些心理现象,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三)教育工作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思想,人实现转变的过程是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互为消长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有某种惰性,很容易被多次重复的说法和做法牵着鼻子走。自我和他人暗示和鞭策重复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感觉、自我意象、自我期望,也就是自我意识,就会具备一种改变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转变的,人的思想会被潜移默化。丘吉尔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去赞美,适当地赞美对方。”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思想状态,如启发、诱导、鞭策、奖惩、批评教育等,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转变,成为优秀人才。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积极地影响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决策、实施的心理过程,而且能够对被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呢?首先要注意克服先天生理素质方面的不足,包括性格、情绪、智商等方面的缺陷。其次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要努力激发和维持自己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襟怀坦荡、诚实正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3]姜相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

[4]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十一

1、当前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

1.1、功利性驱动使大学生习惯养成难以持久

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应试教育过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对非智力因素却较少涉及,这使得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成了能力素质“一枝独秀”的状况。诚实、善良、助人、守约、践诺等对学生成人影响很大的良好素质,因不能被数量化、标准化而没能纳入考试评价系统,处于社会、家庭、学校关注焦点的边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关心,学生好的表现,被视为应该的正常行为,教师较少给予及时的褒奖。没有正面积极的强化,学生既缺少快乐的成就体验,也没有总结和巩固正确行为范式的积极性。

学生的尝试错误因为教师的急于求成而被放大,犯错招来的尖锐批评等消极刺激象一块重石压得学生失去自信甚至自尊,这些消极情绪憋在学生心里不能及时有效的排解,使得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习惯养成主要是在高考强大压力下形成的。进入大学后原有的外在压力消失了,在强大压力下“养成”的习惯发生蜕变,自由散漫的现象大量出现,诸如迟到、逃课、上网游戏、吸烟喝酒。大学中,利益驱动的诱导方式仍然明显,考证、考级、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应试性培训,多有急功近利性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往往不在教学规划之列。有关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有初步计划的占83.2%,但认为自己不能够坚持的则占50.3%,课余时间选择上网的学生占60.8%。这说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1.2、教学过程“心育”不足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快乐

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有效的交往达成的。师生的有效交往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基础上,通过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实现知识、技能的传承。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习惯于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学习成绩评价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视而不见”,以成绩评价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做使得学生心灵得到的“挫折”多,而自豪、骄傲少。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发展的积极体验被频繁的消极体验“淹没”,这种痛苦多快乐少的情感体验消解了学生发展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教师灌输的正确理念成为无根之木,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内化为自律的指南。

1.3、片面约束使大学生习惯养成动力不足

教育的管理功能被认为是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约束。

一是“惩罚式”教育。为了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教师习惯以惩罚代替教育。

二是“看管式”教育。为了“不出事”,给学生规定了诸多“不许做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往往缺乏应有的关照。这样的限制并不能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产生。

1.4、不良氛围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支持

积极心理学重视社会组织系统对个人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作用,社会法律法规、道德风尚、家庭、学校、社区等局部环境都是社会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组织系统育人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

二是高校没有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环境氛围。相关部门一般没有针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系统规划,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调查显示,75.6%的高校只是要求教师教好书,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并不规定或者不强调老师的育人任务。

2、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习惯培养作为一种反复训练和长期坚持的活动,坚实的积极心理品质支撑尤为重要。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其过程哲学中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是体验生活乐趣的过程,是充满活力和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唤醒学习者对生命价值意义认识的过程。可见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都不应该离开人的希望、快乐和幸福,二者在实施主体、研究内容、教育理念、过程引导和目标追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相容性。

2.1、增加正面情绪体验,提高大学生习惯养成的兴趣和效果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积极心理学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和情绪智力,强化自我意识中的正向力量和推进大学生的心理“自助”,这与大学生习惯养成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在积极的心理环境下,习惯养成之于学生不是一种痛苦或折磨,而是“苦中有乐”;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有趣的生活;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创新和谋求希望。同时,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由状态”和最高境界,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合一,不断推动大学生习惯养成的正向发展。

2.2、挖掘积极人格品质,强化大学生习惯养成的内在驱动和心理基础

积极心理学注重开发人的心理资本,培养积极人格,涵养积极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积极的归因方式和良好的成就需要,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和动机处于健康水平,并有效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和习惯训练的效果。而传统的消极的教育方法,可导致大学生产生自卑、抵触的消极情感,做出放弃的决策,造成教育的中断或梗阻。目前,大学生“自育意识”和“自育行为”较为缺乏,而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的自我生成、自我管理和自我导向能力,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的习惯养成内在驱动,将“他律”转化为“自律”。

2.3、优化学习生活环境,打牢大学生习惯养成的.组织基础

积极心理学不单关注个体层面的研究,也注重群体和社会文化对人心理的影响,重视社会组织系统与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交互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把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视为一种教育资源,通过社会组织系统的优化和创建,实现大学生个体与环境之间正能量的传递,使之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沃土,这与环境育人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3、运用积极心理学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运用积极心理学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必须改变简单机械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调动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潜在的积极品质,形成以人为本、富有活力的习惯养成教育机制。

3.1、引导积极的认知,建立自信的习惯养成

积极的行为方式来自于积极的自我认知,一种被强制和缺乏自信的行为难以内化为受教者的理性认知和持久的行为习惯。因此,建立积极而自信的自我认知对健康的习惯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正确的认知包括对主体意志品质、思想动机和行为方式的评价以及目标选择。

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学会积极的自我肯定、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善于采用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成功激励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调整自身行为;要有效组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阶段性目标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建立理性认知、产生积极愿望和激发前进动力,进而推动大学生积极的行为习惯养成。

3.2、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用快乐筑牢习惯养成的根基

体验是将道理、知识、理论内化为人格和习惯的重要方式。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

三是善于积累。要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从“现实自我”到“理想自我”的过程中积累信心、勇气等正向心理资本;组织挫折性的归因训练,引导积极的归因方法和情绪体验,养成把努力、方法、注意等不稳定和可控的内部因素进行归因的习惯,保持习惯养成过程前后一致的行为向度和心理归因。

四是自我提升。通过调动大学生主体认识、主体体验和主体调控,使之逐渐从“自发”变成“自为”的主体,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这种提升反过来激发大学生的成就感,为新的情绪体验提供有利条件,进而促进人生价值观的提升和自觉而快乐的习惯养成。

3.3、优化组织环境,创建自觉的习惯养成

二是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体现人文关照。要特别重视课堂的育人功能,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三是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地实现教育对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为大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更多支持;高校要把积极心理学纳入教学体系,开展积极的心理干预、心理测量和学生自主评价,营造积极健康的素质养成氛围。

四是引导大学生的学习观念、生活观念和自立意识,树立有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朋辈群体健康发展,形成积极的“共生效应”。

3.4、注重个体的心理关照,形成特色的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教育应该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的差异。

一是增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在学生德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中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使他们在一种“心理自由”和幸福快乐的状态下培养将来长期受用的做人做事的习惯。

二是改变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置课程种类、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鼓励特长发展、特色发展。

三是教给学生积极自信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设定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努力效果,形成内在而优化的习惯养成自我生成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十二

上了大学,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认为心理还比较康健的我,没上课之前,认为系里开这门课简直是浪费人力物力,后来老师给我们讲课,听完课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愚蠢,我开始慢慢了解心理学。

在课堂上,老师所提到的心理问题,我或者我身边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我们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和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问题往往会导致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就会演变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现代大学生都是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倍受高考的毒害。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取胜,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呵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缺乏生活经历,而且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每每遇到一些问题,总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正确的疏导,以至于出现心理疾病。

这只是冰山一角,广泛的说,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是人们产生了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从而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焦虑感,各种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心理健康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对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前提。心理素质是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大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的将康与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其次,心理健康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的他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使人格发展不仅能正确引导一个人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人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最后,心理健康能够更多的发掘啊学生的潜能。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则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将来能报效祖国的前提,也是祖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极其重要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2、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多看些心理书籍,正确引导自己的心理发展方向,不偏道,不出轨。

4、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如果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就应该找心理老师咨询,寻求帮助,彻底的解决心理障碍。

通过大学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让大学充满健康,充满快乐和温馨的气息,远离心理问题。

20xx的阴霾已经离我们远去,在接“2”连“3”的日子,我希望我们大学生也能学业有成,生活快乐。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十三

摘要: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十四

摘要:教育心理学化是基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契合学生内在需求开展教学,并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理论。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观念、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从我国大学生现有思想问题出发,探索在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如下:教育视角实现由“功利化教学”向“需求式教学”的转变;教育内容实现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满足学生内需”的转变;教育方式实现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变;教育途径实现由“直接灌输”向“循序渐进”的转变。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专业领域国际化的背景下,国内外思想文化交锋愈演愈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着诸多难题,如何将有效的、科学的、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我国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植入大学生的灵魂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探索教育心理化视角下将心理学元素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深刻的尝试。

近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理论应用的研究成为重点研究领域,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xx-2015”年收录的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一是近十年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趋势逐年增加,说明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二是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于认知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挥的作用。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已获得一些成果,但所研究内容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碎片化,缺乏整体性、发展性的问题。本研究力图从教育心理学化这一新视角着手,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心理学分析,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际,深刻剖析大学生思想教育在融入心理学元素方面存在的不足,探寻在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元素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和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它的兴起和提出开启了重要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早在柏拉图、卢梭等人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出现心理学的萌芽,但在西方教育学史上正式地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和主张的是裴斯泰洛齐,他在1800年撰写的《方法》的报告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由此也引发了19世纪在欧美影响范围广泛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裴氏所探索的教育机制是基于人本性的永恒规律,使教育和教学活动心理学化。裴氏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能力,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遵循和揭示人的心理规律,才能发挥人的全部天赋和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因此,从教育过程来看,教育心理学化要求教育者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运用都需要以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机制和学习心理规律为前提。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教育心理学化致力于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元素使得人潜在的天赋和能力得到最大发掘和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一)理念相合:重视内在需求,强调人的主体性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主要是遵循人的内在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裴斯泰洛齐主张“在顺应大自然普遍要求下将教育最大限度地简明化”,即在教学内容上要简明化,在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要素予以提炼和简化,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特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为指导,对某一社会群体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和影响,以使其符合特定社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必修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重要意义,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其个人特质,发挥自我潜能,有助于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本质相当: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注重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路径,开发学生的潜能,他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教育分解为道德、知识、身体和劳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心、脑、手”全面和谐发展。“心”“脑”和“手”代表人的综合素质即“天性”抑或“能力”。其中,“心”的教育指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脑”的教育指智力教育和思想教育;“手”的教育指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教育心理学化注重三者的协调统一,使人的能力最大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也是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心理学相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和道德问题,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积极正面的思想文化引导学生个体按照正向的社会道德规范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教育心理学化中所指出的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个体潜能的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在尊重个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从本质上来看,两者都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三)功能相似:强调积极的导向作用

教育心理学化认为教育应该着眼于“完整”的人的统一,追求人自身和谐自由的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和发展的统一和交融,教师应该改变端坐于学术殿堂的刻板形象,回归学生中去,体验学生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以心理特性作为教育正面引导的索引,启发学生自发地正面思考,并且主动探索自身潜能,潜移默化地将教育理念传递到学生内心深处,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意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针也是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看待事物,帮助学生在面临问题和困境时善于展现自身优秀品质及内在潜能,从而获得成长。因此,教育心理学化所提倡的积极教育视角对于改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过遵循心理规律进行正面引导,从而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与创造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从功能效用上看,二者的价值是相通的。

三、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缺乏对大学生心理的关注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引起的价值多元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育者心态浮躁,急于向学生灌输学科知识,而忽视大学生内在品质和人格品德的塑造培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有着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倾向,教学准备也主要是从学科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往往忽略了学生内在诉求和兴趣关注,因而导致教育教学实效性欠缺,矛盾和问题丛生。教育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人与人”“我与你”的对话和沟通,教育的成败建立在是否对人的基本心理诉求、个人期望、兴趣爱好、价值理念有深刻的了解和充分的尊重。而在很多现实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作为“人”这个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诉求,教学价值观念的颠倒和错位导致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

(二)教育内容:缺乏适应大学生心理的知识结构

在当前教育环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理念受“功效理性”的影响,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实效性和实用性,大学生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处于匮乏状态,知识结构不够健全,而大学生的经验结构则是建立在这种不够健全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观感性经验,缺乏深刻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大学生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推动下,由于没有形成健全积极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大学生对于接受客体的认识往往容易偏激,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容易轻率和片面。而这种状态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出现两极化: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其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采用了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传达方式,就会产生接受动力,教与学的过程就会流畅无阻力,接受度就会很高,在一定情况下,接受甚至会变成主动索取,同化效果明显;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符合其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或不能采用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传达方式,就会产生阻力和反抗,教与学的过程就会出现障碍,接受度就会降低,在一定情况下,会形成排斥甚至反向思考,不但不能形成接受,还会造成继续教育的更大障碍和阻力,形成异化。

(三)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个体潜能发掘不足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性较强,多为意识形态层面的思想凝练,与受教者的个人发展目标及自我价值实现存在一定距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群体性教育,并且以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教育为主,而非主动吸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的态势。因此,在深层次上,大学生内在诉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共鸣较弱、互动较差,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价值理念和开发自身潜能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教育途径:教育途径主要以“灌输式”为主

由于传统的教育导向和理念,“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在只从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角度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年代,教育者很少会考虑大学生自身需求,缺乏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循序渐进、由简及繁的教育途径和方式,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沦为一种说教。

四、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教育视角:实现由“功利化教学”向“需求式教学”的转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个体需求满足和社会需求满足,而传统的教育视角往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重点,学生个人需求往往被忽视,但个体需求的满足恰恰是高校思想教育有效性的起点。在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把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教育的内在价值作为实现外在价值的工具和手段,然而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和深层次沟通的统一和融合,教师应该从学生内在诉求和情感体验出发,注重个体的价值关照,变“功利化教学”为“需求式教学”。

(二)教育内容:实现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满足学生内需”的转变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饱含情感与深意,通过在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在充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学生的内在兴趣需求和心理发展机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转变传统的单纯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定位于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并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以此释放其内在潜能并获得全面发展。

(三)教育方式:实现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变

受教育者均以个体形式存在,心理个性不尽相同。因此,在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性格、能力和个性差别的基础上,将关注群体式和谐发展教育的方式转变为注重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教育模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点和切入点放在满足大学生个体需求上,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在教育方式上,教师要转变认识,树立平等的思想,把学生看作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有创造性的个体,通过不断创新日常教学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挖掘每个学生个体身上的潜能与力量。

(四)教育途径:实现由“直接灌输”向“循序渐进”的转变

裴氏认为教育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并与之协调。教育心理学化过程如同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由混乱走向有序,由有序走向明白,从明白走向完全清晰。这一过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深度思考,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和树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恪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逻辑顺序,由简至繁,由易到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如裴氏所说:“自然的教学顺序虽然缓慢,但人类的能力需要顺乎自然,否则,他也只能表面看上去有才华。”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又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成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培育一代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将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转变教育视角、改进教学内容、转变教育方式、优化教育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夏之莲,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李明德.裴斯泰洛齐与“教育心理学化”[j].教育评论,20xx(3).

[5]江云凤.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xx.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十五

幸福感是幸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方向。文章通过梳理三种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幸福感研究涉及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艺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目前,心理学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以主观幸福感为主流。三种幸福感侧重研究幸福感的不同侧面,其理论相互关联和补充,未来存在整合的趋势。每一座城市都因为它独特的型格而自成一派,成就了其独特的美。生活中的美真实地散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感受于每个市民的心中。可是有的时候,当你走在所生活的城市里时,却似乎不那么容易发觉,而这样的感觉其实源于你对这座城市的陌生与不了解,因而创建一个生动的精神家园会让一座城市温暖、鲜活、灵动起来。

(一)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指人们根据内在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所获得的感觉或评价,也即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

(二)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主要指人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和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心理幸福感以亚里士多德的实现论为哲学基础。心理幸福感的提出和研究从自我成长的侧面来界定和诠释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观幸福感概念和程度测量上的局限。

(三)社会幸福感

所谓社会幸福感(sociaiwell-beingswb)是指个体对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

(一)幸福感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由于研究者不同的研究取向,心理学界对幸福感的感念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如用幸福感的概念代替主观幸福感,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混用等。幸福感的最初研究范式采取不给其下定义的做法。在实证研究中,多数研究者认同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成分构成。pwb的六个维度理论和社会幸福感的五个维度理论也都没有清晰地界定幸福感的定义,没有研究各个维度存在怎样的关系,怎样结合为一个整体、全面的幸福感。

(二)忽略了幸福感的文化特性

在幸福感研究之初,研究者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对于幸福感的决定性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证实了文化对于幸福感的决定作用,笔者也感受到幸福感是与文化背景文化品位乃至文化传统密切关联的。

(三)混淆了幸福感的来源与结构

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把幸福感的来源等同于幸福感的结构本身。幸福感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虽然不同个体的幸福感的水平不同,但是却有相似的结构。在pwb的研究中,心理需要的满足能够带来幸福感,但心理需要并不是幸福感本身。社会幸福感的研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和社会和谐能够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是幸福的来源,但不是组合在一起就是幸福。

(一)进一步对幸福感的概念进行界定

能否对幸福感概念科学全面地界定,关系到幸福感研究的方向和意义。幸福感的定义应体现其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幸福感的界定应重视幸福感获得的过程,推动对幸福感的干预研究。例如有研究者将三者结合起来,提出了综合的幸福感定义。

(二)三种幸福感的整合

随着幸福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出现整合的趋势。现有幸福感的理论模型侧重单一成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分离了幸福感的整体性,且相互之间出现矛盾和重复交叉现象。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者的整合将有利于建构出更加合理的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国外dierendonck、ryff、keyes和waterman等以及国内苗元江、金玲玲、宛燕等都进行了三种幸福感关系研究,证明三种幸福感在理论结构上相互关联,而且初步确定出整合的幸福感理论结构,形成未来幸福感研究的新方向。

(三)深化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

文化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幸福的认知、感受和追求方式不同。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颇多,而国内的研究目前缺乏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说明本土化的具有民族品位的幸福感的研究亟待关注。

幸福感是人的精神文化建设之一,是精神情感的重要因素。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对校园历史传统的择优传承,以及对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获得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创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的过程,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奥秘、求知解惑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契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十六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音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五)

大学生心理论文题目篇十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1]并明确提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的指示。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据国内外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研究认为:现实社会心理素质不高、心理学知识匮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约占70%以上。由此可见,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教育极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在大学教育中心理素质教育忽有忽无,极为薄弱,我们紧紧抓住了以大学生心理学全校性选修课的开设为切入点,开始了进一步向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纵深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访谈记录,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即形成了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以心理学选修课教育为主要途径、以心理协会和心理咨询中心等组织的培训和实践为辅助、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人才为目的的培养体系。

2. 具体方法

2.1 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知识建构和智慧技能形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2.1.1大学生心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学虽然只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其发展速度很快,而且其在规范大学生心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大学生正确走出挫折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同样不容忽视。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有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但其内容却在界定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界定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概括和具体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a.概括的主要问题

概括来说,现行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存在 “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大学生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大学生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的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具体出现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机械性的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

b.具体的四个问题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第一,理论无法真正引导实践。当前大学生心理学只是把所关心的转变为科学的语言形式, 然后再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进行处理。这实际上是使教材真正适用于教育教学活动,而不是使大学生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为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实用性学科。

第二,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当前大学生心理学很大程度与普通心理学相似,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也时常会有概念或认知上的混淆。

第三,侧重于讨论个别的心理现象,而不强调整体的心理特性。

第四,内容缺乏创新点。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大学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2.1.2解决方法及建议:

a、界定遵循的原则:

(1)根据大学教育目标决定大学生心理学内容体系的框架。

(2)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此外,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的界定还要遵循一些现实意义上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性、前沿性、实效性的“三性”原则。

b、界定的实际操作:

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大学生心理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大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不良学习的研究、关于心理问题导致异端行为的研究等。

其次,要强化解决实际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大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

再次,大学生心理学应提供可能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从而使大学生不仅仅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有一个表象的认识,还要有一个深层次的认知,通过对深层次知识的把握,有助于大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再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和同样的错误。

此外,必须打破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的“贯例”,消除教材中的“条块分割”现象,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为主线,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学的内容结构。这可以使学生形成有关心理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完善认知结构。从微观方面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心理、学习心理、挫折心理、人际关系心理、恋爱心理和性心理以及职业选择心理和网络心理”到宏观的“高校校园文化心理”等一系列大学生心理问题入手,力求从大学生的人格、气质、性格、情绪调节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心理咨询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c、对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界定:

大学生心理学应该包括十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心理。

第三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第四部分:大学生的情绪及调节。

第五部分: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第六部分:大学生人格、气质与性格。

第七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

第八部分: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性心理。

第九部分: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及调适。

第十部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卫生。

第十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心理。

第十二部分: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十三部分:心理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十四部分:心理咨询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

2.2 采用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类应用课程,在传授大学生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优化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大学生心理学课程根据学生现实需要以模块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实践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小组活动、在线讨论、影片赏析、团体训练等多种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变客体为主体,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自我成长。

(1)答辩式研讨。

大学生答辩式研讨是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自选课题,自设问卷,面向学生调查,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对心理科学的浓厚兴趣。学生调研课题内容可包括生活状况、综合素质、恋爱问题、网络依赖、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每一项调研都关乎学生实际,贴近生活,为广大学生了解身边群体提供了一个窗口。另外,可争取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课题组同学为全校辅导员、班主任宣讲调研结果,请学校领导亲临现场,实现学生给自己的老师上课。

(2)小组讨论与读书心得。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学讨论,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的资源,实现“三个一”具体要求,即每位同学每学期阅读一本心理学书籍,撰写一篇心理学读书心得,参与一次心理学课外学术讨论活动。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小组讨论与读书心得等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打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固有模式,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助紧密结合,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3)影片赏析。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源增强教学效果的直观性,《认识两性》、《生命过程》、《爱德华大夫》等心理类影片展映倍受同学们欢迎。这样,同学们不仅感性地了解了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而且更深刻、形象地认识了心理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神奇魅力。

(4)在线答疑、社区讨论、邮件互动。借助于大学生心理论坛平台,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网上心理知识的学习、课件下载,一般心理测试以及适时心理咨询。这些可作为心理教育平台的延伸。此外,主讲教师还适时组织在线答疑、社区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实现心理教育的自助和互助,并以邮件方式随时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学生存有的困惑。网络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心理教育空间,成为《大学生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5)专题讲座。《大学生心理学》主讲教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生涯规划方面的专题讲座,不仅为广大同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丰富了课程学习内容,而且教给了学生识别、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技能技巧,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化解了问题。另外,还可以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报告,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释惑。

(6)团体训练与拓展活动。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成长性问题,课程主讲教师适时开展专业的咨询与辅导。对于具有共性的问题积极开展团体训练,让学生在团体中获得同伴支持和理解,从而走出自我。此外,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心理素质,通过人际关系训练、情绪识别与管理训练等活动,学生可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认知策略及思维方式,并予以积极调整完善。

(7)成长工作坊。为了让更多同学受益,作为大学生心理课堂的重要延展,利用展版、宣传栏开设“心理成长工作坊”专栏,专栏文章选取日常咨询和课堂讨论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为主题,展开分析和辅导,以拓宽心理教育的受益面。如推出“心理辅导老师给新生的话”、“陷入困境的你孤立无援吗”、“朋友间能给予的,不仅仅是友谊”、“停止吧,一个人的战争”、“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与微笑相伴成长”、“为了心灵的一片晴空”等专栏。

2.3 心理学协会培训提高

由于大学生心理学课时有限,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会加入心理学协会,协会聘请心理学专业老师任指导老师。在协会中,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名家论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大型签名现场咨询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大型手语歌曲晚会、心理电影展播与赏析等系列活动,通过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建立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协会中,大家经常沟通,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协会的培训,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逐步完善,视野逐步开阔,心理调适能力逐步增强,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2.4 心理咨询中心实践

心理咨询中心是由心理学专业老师担任、面向全校学生展开心理咨询活动的机构,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和想提升心理素质的学生。老师们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和服务对象,对于心理学基础比较好、愿意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的学生,老师们可吸收一部分参与进来,利用心理学实验室做一些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做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咨询中,学生可做老师的助手,包括预约、记录、整理档案等工作。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从在校高年级学生和已经参加工作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