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物理实验论文初中 物理实验论文(实用11篇)

2023年物理实验论文初中 物理实验论文(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7 02:26:28
2023年物理实验论文初中 物理实验论文(实用11篇)
时间:2023-10-17 02:26:28     小编:GZ才子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一

摘要: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物理实验则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物理实验课对高中生学习物理有十分大的帮助。在物理实验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对他们理解实验过程及结果有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自主探究,才能在物理实验过程中,促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高中阶段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们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文档为doc格式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二

浏阳市洞阳中学 邓玉秧

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中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一.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

学习最根本的途径是学习者自己的活动,把这一原则应用于教学过程,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万物,通过活动及其协调,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应当努力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1.要开拓实验的范围。众所周知,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而这些演示实验习惯上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看,学生通常没有动手的机会。由此导致学生动手机会显著偏少,动手能力普遍不高。因而我们有必要相方设法将尝示实验扩展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适合于学生自己去实验。如:将一引起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合作实验或共同实验,创造条件将一引起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或者将一些演示实验在课堂正常安排的情况下,改为课外实验或家庭实验。

2.增加实验时间:将主要在课上实验的时间向课外延伸。由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形式上可灵活多样,并照顾到学生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中安排的小制作、小实验,让学生课下去做,然后同学间进行殿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的气氛中积极自由动手,动脑。二.注重思考。

由于物理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去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实验过程中出现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物理实验对被动接受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者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味性,加上物理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颖、意想不到的现象会吸引和诱导学生在进行认真观察、操作的同时,积极去“深省”和“回味”。但学生实验中有一大部分是测量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为了防止学生在实验中会懒于思考或不求甚解,满足于简单机械操作的倾向,需要教师在增强实验过程的启发方面动脑筋。三.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无疑者有疑,教有疑者无疑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设疑,造就强烈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索活动,促进手脑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要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猜想,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牛顿正是根据苹果落地现象猜想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用实验去验证,这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注重实验教学的主动性。

实验过程要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引出实验步骤,独立选择实验器材,独立进行操作实验,独立设计记录表格,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尤其是能在别人看来没有问题或不能问题之处提出有些新意或有价值的问题,体现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实验方案,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是否可行,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修正,脑的活动不断纠正着手的失误,手的操作同时也不断修正脑的错误,手脑结合,相得益彰。因而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手脑的有机结合是物理实验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适应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要求。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三

摘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要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适当的实验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

关键词:实验探究;情景;创设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学习是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过程。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所以物理实验教学情景的创设是物理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著名心理学家布朗在《情景认知和学习文化》一文中提出了情景认知的观点,他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的,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知识需要,从而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创设情景使学生很容易产生解答问题的内在需要,形成探究的兴趣,对情景的结果形成积极的探究欲望。

物理新课程也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并大力倡导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对于农村学校,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少、发散思维能力不足,学生普遍感觉实验探究很难,往往难以找到“探究点”,不知从何探究、探究什么、如何探究。但学生对物理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实验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对身边的生活现象和与物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物理学科前沿内容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要具体落实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探究教学,首要的环节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实验探究情景: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理念之一,落实到具体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就要求设置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物理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景中的物理问题。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探究水的沸腾这一节课中,首先让学生讨论煲汤时汤沸腾后是继续大火煲好还是改为小火煲好?没想到在日常生活中最为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引发了学生的热烈争论,产生了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欲望。接下来学生分成了“大火煲好”和“小火煲好”的两组对“水的沸腾”进行了探究,“小火煲好”小组的孩子还探讨了如何改变酒精灯火焰的大小,最后通过探究结果发现水沸腾后无论大火还是小火,水的温度都是保持不变的,综合分析后得出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看,汤沸腾后小火煲汤好的结论。

整个探究过程学生个个热情高涨,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其中进行自主建构。通过捕捉生活素材,把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作为孩子进行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有效载体,不仅能促使师生们围绕此情景展开热烈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能帮助孩子获得对实验探究的积极体验与感受。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以趣味小实验创设实验探究情景,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学中,我首先设计了一个“举起可乐瓶”的小活动,一位力气小的女生能轻而易举地举高一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偷偷在可乐瓶外表面涂上洗洁精后,再请一位力气大的男生,结果他使出全身力气也没有把可乐瓶举起来。正如麦克斯韦所说:“一项演示实验使用的器材越简单,学生就越熟悉,就越想彻底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通过这个对比实验,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一下被调动起来,这时再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活动,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

通过实验中产生的各种现象来作为情景,更深入地来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这种现象,可使实验探究分为一层一层的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按教材一节课完成这个探究活动,我发现学生在自己探究的过程中根本不会选择合适的透镜,这样不仅时间不够,学生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不利于全班科学探究的课堂教学。于是整合教材的内容后,我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整合在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分成三个相互关联的实验探究进行教学。(1)结合第一节《透镜》,探究如何选择凸透镜并测量凸透镜的焦距。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掌握了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了解了凸透镜的凸起程度与焦距的关系;(2)结合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根据光具座(0—90cm)来选择合适的透镜,并在光具座上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观察了凸透镜成像的性质,顺利地得出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正立、放大”三种像,并提出有个位置没有像。(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了前面两个探究活动的铺垫,大多数学生可以顺利的投入到成像规律的探究,在实验、讨论,交流中得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自行解决了没有像的位置是焦点这一问题。

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主动参与程度大大提高。

物理教育给学生以知识,物理学史教育则给学生以智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新课改的任务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利用物理学史创设情境,可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人文精神。

例如,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原来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先简单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过程,然后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教学中我发现,虽然学生进行了实验探究,但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表面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改进了课堂教学,先围绕“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方式,提出“为何牛顿第一定律被冠以牛顿的名字,而不是伽利略或笛卡儿?”这一论题,让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的研究过程。阅读材料向学生阐述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渗透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现在看来虽然是错误的,但当时也有它的合理性,说明已有的经验和背景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认识力和运动起了重要作用。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共同比较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的研究,学生得出了伽利略和笛卡儿只是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而牛顿却揭示出了力和运动的本质关系。在充分展现“牛顿第一定律”在物理学的地位和价值中结束后,学生再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原来一节课都“探究”不出个所以然的内容,学生十几分钟就完成了,而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节课教师与学生先以阅读物理学史,再以分析和辩论等间接学习知识的形式来共同探寻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科学概念、规律的产生、构建方式,但它通过模拟知识的产生过程,创设了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思维方式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实验探究的热情。

物理实验探究情景的创设可以运用多种的形式和手段来呈现,如基础物理实验、物理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热点、仪器实物、图片、线图、模型、影像资料和互联网等形式;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电脑及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然而,在创设物理实验探究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考虑如何有效地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设计采用何种形式和手段来创设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实验探究情景,引起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热情。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

[2]吴景霞《优秀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年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四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所有理工科学生在大学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之一,他的作用不光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在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建议,希望能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同时能让他们在课后自主探索。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动手能力

从国家开始紧抓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来,对于大学生教育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学校更新教学内容和机制,而且需要学校增加实验和动手课程,加强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更灵活的掌握相关知识。与其他课程相比,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兼备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到物理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大学物理实验也开启了理工科学生实践技能的大门。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但能够更好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来说是事半功倍。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1.1珍惜课堂时间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由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相关实验仪器以及后续的数据处理方式。通常文字写了一黑板,甚至还会再演示一遍实验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的操作就变成了对教师操作的复制,不加思考进行操作,得出了千篇一律的实验数据,实验课程的目的就从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变成了单纯地完成实验任务。更有一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付了事,连机械的复制都没有做到,实验结束后对于刚刚使用的仪器、应用的原理都不能清晰准确地回答上来,还何谈提高能力?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把握好授课的“黄金半小时”,通过自己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凭借自己对课本和刚才授课内容的理解,进行实际操作。想要达到这一效果,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备课,以吸引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积极查阅资料,以便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是非常必要的改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喧宾夺主,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失去了很多思考的机会。现在,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且做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本身就是一门科学,科学有它有趣的一面,必然也有他枯燥的一面。当学生总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壁并且又无法顺利的解决问题时,就容易对这门学科丧失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先将物理有趣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任何的物理原理以及物理实验都存在着其特有的历史背景,相关的物理学家也有其特有的性格特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先通过这些小故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在引入知识点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更好。

1.2步步设疑,让学生主动探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将知识知识讲解的过于透彻,学生可以不用费很大的力气就能理解其中的难点。但是在新型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要面面俱到,可以只对其中的重点部分进行讲解,比如实验原理、要求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对仪器不了解而无法得出结论,甚至发生损坏仪器或者发生危险的现象。想要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就要将课堂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实际动手操作,发现其中的奥秘或者存在的问题。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在学生发现问题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解决其中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1.3正面鼓励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学生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后,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赞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愿意探索新鲜事物,我们常说的创新能力也就不难培养。另外,在学生遇到失败时,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并且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达到自主探索的目的。

2改变传统的实验报告模式

加以整理和汇总,变成书面材料。同时,通过实验报告,老师也能够较好的了解学生对于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也能够为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打分和评价。但是,传统的实验报告只是简单的将实验名称、目的、仪器、原理以、实验结果以及误差分析机械的整理和罗列。过于格式化的实验报告带来了许多弊端。首先,每个学生都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不同个体,格式化的

实习报告

无法让学生体现出其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也无法暴露出学生对于实验理解上的短板,一定程度上的失去了实验报告本身的意义。因此,加入更多个性化的想法和元素,也能提高学生对于学科的喜爱和积极性。结束语想要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物理实验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授课的内容和授课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人翁作为根本原则,在改变课堂地位的同时,准确客观的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一个拓展创造性和思维的平台,将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

作者:唐茂勇徐建萍迟建卫高兆辉汪彦军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5]邵明辉,黄继阳,陈小艺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反思[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61.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五

新时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很有必要,这既能够实现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培养,对于推进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无疑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时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意识到在具体问题的解答时综合的应用学过的知识可以发挥的良好功效。同时,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也要让大家意识到合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往往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感受到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理解与思考问题可以带来的收获。这些都是新时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们具备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初中物理素养的提升将会是很好的辅助。如讲《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时,在讲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有关,也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假设,之后再通过实验进行对比、验证,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要勇于做出各种假设,并且要引导大家对于自己的各种假设进行有效验证。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了这种有效的独立探究后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鼓励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展开自主探究同样是新时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值得采用的一种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大家针对相关的实验主题自己进行实验过程的验证,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来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这个过程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能够非常积极的参与到自主实验中来,能够和其他同学展开很多有意思的探讨与对话。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实验竞赛来引发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们在自主实验中来不断加强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这些都是很好的实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深化很有帮助。如讲《蒸发》一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设计,有的学生就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三个小实验:

(1)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开,看哪个干得快?

(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看哪个干得快?

(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对其中一片吹风,看哪片干得快?虽然教材中未出现该实验,但实验的设计完全能够体现这个实验的基本理念。透过这个有效的自主探究实验的展开不仅使学生很好的认识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大家也很好的掌握了初中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的掌握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六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高中物理更是如此,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借助实验的力量可以使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但是当今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不能在实验教学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那教师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的内容会做出简要解析。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具体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所学知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物理知识。下面通过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教师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为了完成实验任务让学生进行实验,不太注重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认为学生只要按教材内容完成了实验,就可以提高实验水平,实验兴趣是次要的,这种想法忽略了兴趣在实验中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实验,对实验产生极强的好奇心,进而对实验进行探究,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个实验,教师可以问学生“打点计时器同学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如何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会思考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的作用,探究小车速度的变化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如何进行实验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实验原理和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实验结果,很少对实验内容进行思考,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对实验中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角,在实验中积极思考,进而对实验进行探究,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这个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思考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给学生准备几个弹簧,针对实物进行研究,学生会想到弹性势能可能与形变量和劲度系数有关,学生再把想法展示在实验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讲解和亲自演示的形式给学生展现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由于讲解的抽象性和演示的局限性,导致实验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实验过程不规范,学生在实验中的收获就很小,这种做法忽略了多媒体在实验中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多媒体技术展示,多媒体中规范的实验过程和优美动听的解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展示过程中对实验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比如:“研究平抛运动”这个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平抛运动的实例,例如扔出的铅球、瀑布的水流、投出的篮球,让学生观察这些运动的特点,并根据展示设计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过程,学生设计完毕之后,再给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步骤,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提倡学生独立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认为在独立学习中学生可以静心思考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更好地进行实验,但是在独立学习中学生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维,遇到问题不容易解决,这种做法忽略了小组讨论在实验中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小组讨论方式,学生在讨论中可以汲取其他同学思维上的优点,拓宽思维范围,进而共同对实验进行探究,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比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个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结果,利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以上内容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实验水平,不要因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教师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找到更多可以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1]主体性物理探究演示实验教学策略的建构[j].叶歆,李春密.课程.教材.教法.2007(08)

[4]高中新教材随堂实验开出率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杨化明,陈延.物理实验.2007(09).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七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行动,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的现状单单归咎于物理教师,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来统一考虑。

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的,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教学课时等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找寻更好的实验教学方法。

因此要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

要让学校和教师以及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是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从追求短期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

这样才能给广大物理教师一个广阔的发挥才干的空间,使他们自觉地投身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采用创新教学方法。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基础地位的认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改变教材结构

1、优化实验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识渗透进备课的过程中,优化实验教学目标。

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实验教学目标。

2、注重实验的开放性、多变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在实验目的、原理、器材以及实验条件和数据的处理上进行创新,可给出多种方案让学生思考、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3、预习是上好实验课的基础。

教程可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些与本节实验相关的知识点和习题让学生在课前思考,为实验做好理论准备。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将由教师一手包办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设计、探索、改进、完成的演示实验。

让学生预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邀请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课前准备及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并鼓励他们把自己设计的实验带回课堂进行演示。

实验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归纳,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研究实验原理,探讨实验方法。

四、改变实验评价体制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该与课程标准相一致,促使学生提高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八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主要合理利用实验教学法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很多教学方法的误区是很容易将学生引入一个错误的学习方式的,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于理论知识的合理引用。针对学生的具体实践情况来分层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这样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是有很高的提升的。本文将针对一些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教学具体方面来进行一些自己的阐述,希望对于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意识

物理的许多基础知识是基于实验开展的,因此通过实验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有更好的理解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物理实验室很考验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一些物理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水平测试手段都是通过实践步骤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在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进行考察测评的时候,也要采取一些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推动物理知识应用,提高物理教师质量和效率的积极作用。

一、突出实用性

物理教育的很多用处都体现生活方面,因此实用性是很关键的。在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性很重要。因为实用,所以才要加强学生对于实验学习的理解,每个学生探索实践的过程都是他们思考能力显著提升的过程,因此,在对一些具体的实践分析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时,要以合作交流,辩证分析为前提,加强学生对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事物变化并且进行具体独立思考分析的过程是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而关键的部分。许多教学单从学习知识的角度看,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但是在实用性角度出发就显得相形见绌,因此重视培养学生对于实用性的掌握能力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形式。例如,在讲解伽利略观察教堂里吊灯摆动从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课堂内容时可以结合牛顿由于观察苹果落地而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等一些生活中善于发现的实例给予阐述,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扩展实验的范围

在教材上设定的实验案例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一些针对其他教材内容而开展的实验就没有能够引起老师的合理重视,这样一来,许多教材内容只能通过教师自己的口头讲解来进行分析,学生也只是对于知识进行复制和吸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没有学习兴趣的很大原因,因此要想法设法的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所需要材料,然后根据课本内容自己制作教具,这样一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压强这节内容时,我会让每位学生都用圆规和橡皮泥做压强实验:圆规的尖端可以放在橡皮泥上和平放在橡皮泥上,这样一下可以明显得到一些印记深度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这就说明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这样虽然很简单但是却很实用的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实验学习时很有帮助的,而且在实验教学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三、将实验向日常生活延伸

学生的课外实验和小制作,是锻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于知识的理解的能力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所设计实验的一些现场和结果可以让教材内容跟进变得更加轻松容易。而且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很多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知识基础上所进行的集体性活动是很有影响的。尤其是叫教学内容与日常的生活实践想联系,那么教学和学习都会有所裨益。例如学习能的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课堂实验效果不明显,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课余实践观察做机械铁门时刚才所出现的火花,从而在这种课外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同时,在寻求和课外生活联系时寻找好延伸点,做到课内、课外实验相衔接。同时,一些实验内容和实验任务的安排是要有一定层次的,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让每个学生都有操作机会前提下,对于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教师对于一些存在难度的步骤进行讲解督导,及时对于研究成果做一定的总结和回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知道自己的基本情况,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增加自己长处,对于短板有自己的训练和研究。

四、加强对学生探究性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的教材所需实验材料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理解从而有所创造和发明,相信利用自己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学习的过程会给他们的学习过程留下很深刻的影响。

五、总结

在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要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实践教学的具体分析和谈及,并且最终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实验发明,发散学生思维,创造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对于实验教学的理解程度加深等都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所表现。总体来说,就是要用积极有效的引导手段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基。

参考文献:

[1]司金涛.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与应用[j].时代教育,2014,(18).

[2]陆伟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新思考[j].考试周刊,2014,(40).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九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索创新的素质培养,把课内和课外融为一体,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统筹安排,把小制作小发明、实验竞赛、专题讲座适时调整。在实验内容上,把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全面考虑,互相渗透,把获取知识、科学观察、独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发挥聪明才智安排于合理的结构中,充分发挥了各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功能。

一进行多项实验活动,建立立体交叉体系

物理实验教学总的效果并不等于各个要素效果的.机械总和。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分为由课内到课外,由演示实验到学生自制教具和学具等方面。在实验中,把这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课堂教学、学生实验、教具学具的制做、小发明和小创造、实验竞赛、专题讲座六个要素组成的实验教学系统的总功能不是各个部门各自直接单独地体现出来的。课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外活动分小组进行实验,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兴趣很高,增添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实验的信心,会更进一步想到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有哪些,有没有可以或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或自己动手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有机联系,学生既学到了物理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抓好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寓实验课改革于趣味之中

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参加演示实验,培养和保护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学们观察认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让少数同学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还通过制作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

五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例如:利用课外活动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这样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六引导学生制作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

利用日常生活品做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这些实验对学生来说感到格外亲切,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参加自制学具的活动,一方面可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应始终坚持真(原理科学)新(设计新颖,采用新技术)美(设计简单合理),在整个活动中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全班动手,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顾康清.论物理活动课的设计原则[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6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十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是演示实验,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做好物理演示实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依据课本要求进行演示实验。教科书的编排是诸多著名专家的潜心研究的心血,其中设置的实验不仅符合理论教学课程的内容,还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大多是生活中的有趣的物理现象,因此,按照教科书中的安排进行物理实验演示,最适合学生的学习,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2)实验的演示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恰当的时机,可以在新理论课程的学习时通过有趣的实验作为引入,也可以用于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这些时候实验的运用必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在教师演示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有时,一个物理实验靠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帮助下完成实验步骤。让学生参与其中,师生互动更能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通过师生共同合作,使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更加透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行结组在全班面前代替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将有利于其以后的实验学习。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验动手能力,一举两得。(4)当实验器材缺乏时,教师要能够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代替繁琐的实验器材,通过简单物品的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身边物理现象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这样做既教会了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又节约了资源,经济方便。

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的奇妙和伟大之处,建立起物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当学习新的物理理论时,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入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出发,由浅入深,揭示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都需要多人协作完成,一个人很难完成。因此,分组实验是实验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手段。分组实验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在分组实验中,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进行实验的分组。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合理地安排实验分组,使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发挥。其次是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的讲解,实验器材的准备以及实验的操作顺序,合理地安排实验时间,制定出详细的实验计划。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在在旁进行实验指导,也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实验分析总结阶段除了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外,还要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找出原因,练习不熟的实验操作,总结经验,以利于下次的实验操作。

总之,提高初中实验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建立。作为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验技能和创新办法。

物理实验论文初中篇十一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行动,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单单归咎于物理教师,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来统一考虑。

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的,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教学课时等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找寻更好的实验教学方法。

因此要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

要让学校和教师以及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是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从追求短期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

这样才能给广大物理教师一个广阔的发挥才干的空间,使他们自觉地投身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采用创新教学方法。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基础地位的认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1、优化实验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识渗透进备课的过程中,优化实验教学目标。

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实验教学目标。

2、注重实验的开放性、多变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在实验目的、原理、器材以及实验条件和数据的处理上进行创新,可给出多种方案让学生思考、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3、预习是上好实验课的基础。

教程可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些与本节实验相关的知识点和习题让学生在课前思考,为实验做好理论准备。

将由教师一手包办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设计、探索、改进、完成的演示实验。

让学生预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邀请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课前准备及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并鼓励他们把自己设计的实验带回课堂进行演示。

实验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研究实验原理,探讨实验方法。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该与课程标准相一致,促使学生提高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