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一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作为上栗县土生土长的地方性法人银行,从__年成立以来,根植“乡村”这片沃土,践行“支农支小”定位,大力推行普惠金融,深耕农村成效凸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8605户,户均贷款余额9.65万元,_年度纳税800余万元,_年纳税将超过1000万元。现已逐步成长为上栗县乃至萍乡地区一家灵活、高效且拥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进乡村,富民惠民“零距离”
为满足辖区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上栗富民村镇银行行领导班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下乡,了解当地老百姓“金融难”问题,“村里没有金融网点”“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贷款难”……在得知村民们的困难后,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先行一步,正式启动乡村金融联络员建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零距离”。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选取辖区行政村内有一定声望的居民或者人流量大的超市等,作为其的乡村金融服务点,同时抽调银行骨干,对金融联络员集中进行了专门、系统培训,并为培训合格的金融联络员授牌。_年,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己在全县设立金融服务点100余个,基本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已开展贫困户联络帮扶、贷款咨询推荐、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为近万名农户提供“零距离”的金融服务。
全力推进整村建档,深耕农村“小贷市场”。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成立初始,便始终在想如何践行好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如何将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扎进上栗乡村这片沃土?经多方调研,最终决定以上栗县高山村为突破口,开展整村建档,深耕农村信贷市场,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激发乡村经济发展。
在班子成员的带领下,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全体客户经理坚持“5+1”“白+黑”模式,在每周一至周五至少安排两个晚上,深入乡村,挨家挨户走访,宣传金融知识,了解村民金融需求。并与该村委会成员联合组成整村建档授信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根据村民日常表现,对本村各农户进行授信初评,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信贷人员根据村委会评定的授信额度,结合实地走访调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后的授信核定,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农户建档授信仪式,逐一发放贷款证。上栗县高山村作为我行第一个开展农户建档的村,共建立信用档案350户,发放贷款证305本,授信金额1782万元,该村农户建档贷款余额时达1000余万元。目前,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已在上栗镇、金山镇、杨岐乡、福田镇、赤山镇、桐木镇共计6个乡镇、23个行政村开展整村建档工作。现己完成16个村的建档工作,建立农户档案7736户,走访户数7676户,走访率99.22%;授信户数5201户,授信率67.23%。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惠及村民安居乐业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参与到上栗县“百名代表精扶百名贫困户活动”,多次走访慰问帮扶对象,鼓励、引导、扶持其脱贫;针对贫困户设置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发放免担保、纯信用、低利率贷款,利息较普通贷款客户优惠近30%,扶持金山镇山田村村民邱昌旺等一批贫困户开展、扩大家庭养殖,成功实现脱贫,盖起了新楼房……这是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开展精准扶贫、履行社会责任的切实举措,以实际行动推动贫困户“摘帽”,被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时代主人》(_年第10期)刊发。
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以“花炮退出企业转型政府贴息贷款”“家庭创业贷”“整村建档信用贷”“低息支农贷”等产品为主打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创业、创收信贷支持。
紧盯农民安居乐业。把支持辖区内农民安居乐业作为创新信贷品种的着力点,积极探索贷款新品种,先后创新性推出“家装易贷”“年货贷”“养老贷”“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惠民贷款产品,产品涵盖农民装修、养老、教育、年俗等各方面,深受农民喜欢。
凝心聚力有所作为,普惠金融频获点赞
经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智富一行实地考察、调研,_年12月19日,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正式授予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支农再贷款运用示范行”荣誉称号,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成为江西省首家获此殊荣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0__年6月25日,江西电视台《晨光新视界》栏目报道了“银行‘授人以渔’,帮老人替子还贷”的新闻。新闻一经播出,引发了省、市、县多家电视台,“微上栗”、“掌上萍乡”等多家新媒体的自发宣传报道,纷纷为上栗富民村镇银行的人性化催收、精准扶贫工作点赞。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作为上栗县土生土长的“草根银行”,以“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想出千方万法”的“三农”服务模式,扎根上栗、立足乡镇、深耕农村,在上栗县普惠金融这一大框架中施展新作为,进一步释放“村银能量”,为上栗县普惠金融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三农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多年来,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倾心投入三农事业的决心。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作为一名三农工作者的心得体会。
二、三农工作的困难与挑战
在三农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农村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等问题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让我退缩,反而激发了我积极探索解决之道的决心。通过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与农民建立紧密联系,我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也正逐渐走上现代化之路。作为一名三农工作者,我深知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关键作用。近年来,我致力于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引导农民使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在我所服务的农民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等先进技术,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
四、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一名三农工作者,我一直致力于寻找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通过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推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措施,我帮助他们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拓宽收入来源。同时,我还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五、加强组织合作,推进农村治理
农村治理是三农工作者不能忽视的重要领域。我十分重视与各级政府、农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治理的创新与发展。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广农村合作经济等方式,我努力促进农村自治、社会稳定和谐。在与各方合作中,我逐渐领悟到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农村面临的种种挑战。
六、结语
作为一名三农工作者,我心系农村,热衷于为农民群众谋福利、寻求发展突破。在实践中,我不断摸索,始终坚信只要坚守初心,持之以恒,农村问题必将得到根本解决,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会不断提高。我将继续以乐观积极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三
疫情的暴发改变了全球各个领域的格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一全球性灾难,中国三农工作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在疫情期间,三农工作面临了诸多挑战,但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独特而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本文将结合抗击疫情期间的三农工作实践,对疫情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
第二段:全面统筹,确保农民收入
疫情带来的封锁和限制措施对农民的生活和种植养殖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保障了农民的收入。首先,政府加大了对农产品市场的支持,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农产品供应的政策,保持了市场稳定。其次,通过电子商务和在线销售平台,使农产品能够顺利流通。最后,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产量和价值。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收入,缓解了疫情带来的经济困境。
第三段:加强农村防疫,保障农民健康
农村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疫情的关键防控区域。为了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和农民的健康安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首先,加强了农村卫生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农民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其次,加强了对农村人员流动和外来人员的管理,严格控制疫情输入。同时,加强了对农产品的抽检和消毒处理,确保食品安全。这些举措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健康和生活安全。
第四段:创新农村治理,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疫情期间,我们不仅仅保障了农民的收入和健康,还加快了农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通过推广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农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同时,加强农民组织和合作社建设,推动农民主体地位的提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组织保障。此外,我们还注重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疫情使得我们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深知,只有保障了农民的生活和健康,才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防疫的建设,提高农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三农工作的优势,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目标不断努力。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四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做好“三农”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环境持续向好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甘肃省坚持把农业农村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扎实推进“三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甘肃省已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期,农业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乡村建设进入加快补齐短板的机遇期,城镇乡村进入协同融合发展的突破期。全省上下要准确把握阶段性特征,扎实抓好今年“三农”重点任务,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目前,一些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够强,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必须“扶上马、送一程”。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对所有农村人口监测,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要综合施策加大帮扶力度,精准到户制定帮扶措施,充分激发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切实帮助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好“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加强用途管制,把耕地资源保护好、利用好。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绿色种植,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并通过轮作倒茬等方式保护好耕地地力,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大力实施种业提升行动,充分发挥甘肃省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等制种优势,在种质资源、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环节上下足功夫。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坚持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根本支撑,以龙头企业为重要力量,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综合实力,让农民从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收益。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产业,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提高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加快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有效增强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让我们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努力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不断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为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五
三农工作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和推进三农工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然而,当前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农村地区人才流失,土地流转接续问题,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在我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感三农工作稳字当头的重要性,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稳定投入是关键
稳定投入是三农工作的基础,农村人口多,面积广,资金需求巨大,此外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但在现实中,资金投入难、不稳定等问题仍然存在,农民的收入难以持续增长,使得农业生产、农村经济迈向现代化极为困难。因此,稳定投入是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关键。
第三段: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还能够使农村经济更加丰富多彩。经过多次调研和实践,我认为,大力发展新能源、生态农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家和科技带头人的作用,引领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
第四段: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是保障三农工作稳步前进的重要手段。我所在的机构就尝试着采用多种经验总结和模式设计来管理我们的工作,如采用“互联网+监管”模式解决精准扶贫中的监管难题,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展“智慧农业”项目,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与经营的效率。这些创新并不一定完美,但是它们都耗费了我们很多心血和热情,从而获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第五段:总结
三农工作是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认真体会“稳”字当头的重要性,稳定投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创新管理模式,而这三者的统一才能推进三农工作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有信心和底气把三农工作干好,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六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作为上栗县土生土长的地方性法人银行,从2014年成立以来,根植“乡村”这片沃土,践行“支农支小”定位,大力推行普惠金融,深耕农村成效凸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8605户,户均贷款余额9.65万元,2017年度纳税800余万元,2018年纳税将超过1000万元。现已逐步成长为上栗县乃至萍乡地区一家灵活、高效且拥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进乡村,富民惠民“零距离”
为满足辖区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上栗富民村镇银行行领导班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下乡,了解当地老百姓“金融难”问题,“村里没有金融网点”“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贷款难”……在得知村民们的困难后,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先行一步,正式启动乡村金融联络员建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零距离”。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选取辖区行政村内有一定声望的居民或者人流量大的超市等,作为其的乡村金融服务点,同时抽调银行骨干,对金融联络员集中进行了专门、系统培训,并为培训合格的金融联络员授牌。2017年,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己在全县设立金融服务点100余个,基本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已开展贫困户联络帮扶、贷款咨询推荐、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为近万名农户提供“零距离”的金融服务。
全力推进整村建档,深耕农村“小贷市场”。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成立初始,便始终在想如何践行好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如何将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扎进上栗乡村这片沃土?经多方调研,最终决定以上栗县高山村为突破口,开展整村建档,深耕农村信贷市场,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激发乡村经济发展。
在班子成员的带领下,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全体客户经理坚持“5+1”“白+黑”模式,在每周一至周五至少安排两个晚上,深入乡村,挨家挨户走访,宣传金融知识,了解村民金融需求。并与该村委会成员联合组成整村建档授信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根据村民日常表现,对本村各农户进行授信初评,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信贷人员根据村委会评定的授信额度,结合实地走访调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后的授信核定,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农户建档授信仪式,逐一发放贷款证。上栗县高山村作为我行第一个开展农户建档的村,共建立信用档案350户,发放贷款证305本,授信金额1782万元,该村农户建档贷款余额时达1000余万元。目前,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已在上栗镇、金山镇、杨岐乡、福田镇、赤山镇、桐木镇共计6个乡镇、23个行政村开展整村建档工作。现己完成16个村的建档工作,建立农户档案7736户,走访户数7676户,走访率99.22%;授信户数5201户,授信率67.23%。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惠及村民安居乐业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参与到上栗县“百名代表精扶百名贫困户活动”,多次走访慰问帮扶对象,鼓励、引导、扶持其脱贫;针对贫困户设置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发放免担保、纯信用、低利率贷款,利息较普通贷款客户优惠近30%,扶持金山镇山田村村民邱昌旺等一批贫困户开展、扩大家庭养殖,成功实现脱贫,盖起了新楼房……这是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开展精准扶贫、履行社会责任的切实举措,以实际行动推动贫困户“摘帽”,被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时代主人》(2017年第10期)刊发。
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以“花炮退出企业转型政府贴息贷款”“家庭创业贷”“整村建档信用贷”“低息支农贷”等产品为主打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创业、创收信贷支持。
紧盯农民安居乐业。把支持辖区内农民安居乐业作为创新信贷品种的着力点,积极探索贷款新品种,先后创新性推出“家装易贷”“年货贷”“养老贷”“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惠民贷款产品,产品涵盖农民装修、养老、教育、年俗等各方面,深受农民喜欢。
凝心聚力有所作为,普惠金融频获点赞
经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智富一行实地考察、调研,2017年12月19日,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正式授予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支农再贷款运用示范行”荣誉称号,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成为江西省首家获此殊荣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0_年6月25日,江西电视台《晨光新视界》栏目报道了“银行‘授人以渔’,帮老人替子还贷”的新闻。新闻一经播出,引发了省、市、县多家电视台,“微上栗”、“掌上萍乡”等多家新媒体的自发宣传报道,纷纷为上栗富民村镇银行的人性化催收、精准扶贫工作点赞。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作为上栗县土生土长的“草根银行”,以“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想出千方万法”的“三农”服务模式,扎根上栗、立足乡镇、深耕农村,在上栗县普惠金融这一大框架中施展新作为,进一步释放“村银能量”,为上栗县普惠金融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七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和协会、农民工组织等均积极投入到三农工作中。然而,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难题。因此,各方面需要积极探索新的路线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想让农业发展更加健康,则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传统的建设基础上,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开展土地整治,提高农村道路、桥梁、供水设施、电力等公共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同时,大力推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数字农业发展,实现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信息连通,促进乡村社区的发展。
二、加强土地管理和扶持农民群体
土地资源是农村的核心资源,必须做好土地管理和扶持农民群体。政府应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让农村富裕战略变成制度性的、完整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此外,需要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推动大规模、高效、优质生产,使农民群体得到更加稳定的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三、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是农村的支柱产业,要想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必须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通过生产方式、种养技术、产品检验、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强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升级,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质。同时,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支持,通过科技力量来助力农业和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健康等建设
农村文化、教育、健康等方面是农民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村社会到区别于城市的特殊性。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发展乡村特色教育专业,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方式,让更多城市居民关注农村,并在农村旅游中惠及农民。
五、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
社会治理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乡村社会治理需要有包容性、效率性、安全性和公正性,应该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理念的现代化。通过反腐、扶贫、民主、法治等方面切实推动乡村社会建设,扶持乡村组织建设,加强乡村治理的合法性和民主性,让农村居民有更多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让乡村社会治理进入协同共治的新时代。
总之,三农工作的新征程需要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同时需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资源,通过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三农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八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依然是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三农工作的稳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段: 分析当前三农工作的形势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的投入和产出仍存在不平衡,慢的土地流转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意味着与实体经济相比,三农工作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市场风险不容小觑。
第三段: 探讨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为了做好三农工作,政府需要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力度,切实解决农村地区的平衡发展问题,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资金保障、土地政策、金融扶持”等多项措施,加强资金、政策和法律制度的统筹协调,以期形成有力的三农工作保障体系。
第四段: 三农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未来,三农工作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有所改变。一是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切实提升农民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推行普及后教育等措施,增强农民们的获利能力。二是优化农民就业政策,按照“就近就业、稳定就业、合理适度就业”原则,完善农民的就业服务,推动农村转型发展。三是加强农民身份保障,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平等、公正、可持续的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建立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体系,改善农产品营销环境,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力。
第五段: 总结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农工作的稳定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以实际行动支持三农工作,让农民得到更好地发展空间,为中国的美好明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九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老城是农业型乡镇,抓好是“三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继续擦亮碑亭菊花、上明柑桔等经济名片。要依托专业合作社,通过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加强技术指导,不断壮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拓展市场。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延长产业链。二是要组织专班,着力抓好地力补贴政策落实。三是要预防为主,着力抓好防汛抗灾工作。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生猪、蔬菜、水产品、粮食等是老城农业主导产业,要认真落实各项种养产业政策,依托专业合作社,壮大规模,开拓市场。当前要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推动碑亭菊花产业、上明柑桔产业不断壮大。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工作基石。要认真抓好土地确权,确保四至准确、面积准确、权属清晰。要因村制宜,抓住特点,发挥优势,积极落实各项关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政策,确保集体经济实力每村不低于5万元。江心村要打好城郊牌,社区要积极发展上明芹菜,天星市村要发挥市郊优势,凤凰岗村要发挥蔬菜优势,朱家埠村要发挥集镇优势等。碑亭村要发挥菊花茶优势,白龙埂要发挥柑桔优势等。要积极顺应土地流转大趋势,着力搞好服务,确保土地流转规范顺畅。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当前要着力加强网格化建设。一是要高标准、严要求配备好网格员,落实待遇。二是要抓好办公阵地建设和基础数据录。三是要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要认真落实综治例会工作制度和综治工作述职活动。
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人。要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积极引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二是要以产业为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外出学习,拓展视野。三是农村党组织要及时把农村能人发展为党员。
服务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十
“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十大战略行动之一,为做好我市今年的‘三农’工作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紧紧围绕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这一目标要求,知责履责、知重负重、勇毅前行,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郑州市农委党组书记、主任樊惠林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宗明义。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樊惠林表示,新的一年,围绕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目标,全市农委系统将从五个方面发力,强措施、补短板,做好“三农”工作这篇大文章。
突出守好“三条底线”,稳住农业基本盘。“这三条底线分别是: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樊惠林介绍,在粮食安全上,核心是坚持党政同责,保面积、保产量,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在耕地保护上,重点是加强耕地用途管制,防止“非农化”“非粮化”,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上,重点是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打好政策组合拳,做好产业和就业帮扶工作,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
如何抓好科技创新,推动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樊惠林表示,我市将抓好农业双创中心建设,为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创业搭建好平台,聚集好人才,形成与中原科技城相互呼应的发展格局,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我们还将依托新组建的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优化人才结构,抓好科技攻关,特别是种业科技攻关,形成与神农种业实验室、中原农谷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格局,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时,改革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市场化机制,使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如何抓好产业振兴,推进共同富裕?“我们将重点抓好‘一个载体’,抓住‘两个关键’。”樊惠林介绍,“一个载体”就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围绕城市建设和市民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以“菜篮子”产品和花卉生产等园艺产业为基础,以产业融合、城乡融合、生态融合为方向,以促进都市农业集生产、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多功能一体化协调发展为目标,集中建设一批集优质高效生产、高端科技引领和生态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两个关键”就是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我市将建立健全农村承包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省、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我们将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樊惠林表示,我市将分层分类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精品村建设为引领,梯次抓好示范村建设,高品质完成50个精品村、300个示范村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持续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深化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抓好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活力?樊惠林介绍说,我市将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以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清理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探索闲置宅基地利用新途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普惠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金融支农新格局。
昂首阔步新征程,砥砺奋进正当时。市农委系统将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十一
在过去几年间,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接下来的重点仍然将放在实施新的举措,以确保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稳字当头不仅是三农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从自身体验和观察工作情况的角度出发,谈谈三农工作稳字当头心得体会。
第二段: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三农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全面贯彻落实稳字当头的精神,要求各地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必须加强领导,促进三农工作的发展。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让农民得到更好的收益。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扶贫政策,打破贫困的限制,让贫困地区的农民能够尽快脱贫致富。
第三段:支持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农村经济是稳定三农工作和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扶持和指导,注重培养农村企业家精神,帮助农民成立各类乡村企业,打造出更多的农村品牌,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要建立起健全的农产品产销链条,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第四段: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是三农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农民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出更加宜居的农村环境,培养农村人才,提高农民的文化和技能素质,增强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提升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第五段:总结
稳字当头是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富裕和农民幸福的坚实保障。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支持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民素质,落实稳字当头的各项举措,促进三农工作的发展,让农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十二
统筹城乡重点在“三农”,“三农”问题核心在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富裕农民的基础在于盘活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民生活资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试行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农村承包地换城市社保、林地承包权换股份收益”的“三换”工作,对于实现转移农民、安置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实施“三换”工作十分紧迫
1、工业化亟待实施“三换”。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全市上下正大办工业,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目前正在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13个,规划用地107865亩,实际开发37185亩,政府实批20145亩,缺口70680亩。工业用地指标不足致使许多好的工业项目搁置,严重影响工业发展,而农村农家大院和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据国土部门提供资料,农村居民居住点共占地31.15万亩,户均达0.49亩。如果户均减少宅基地0.12亩,全市可置换出建设用地7.84万亩,可大大缓解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用地不足矛盾问题。
2、农业现代化呼唤“三换”。农业发展方向在于现代化,现代农业必需走规模经营之路。然而,目前农村实行分户、小规模的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导致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业发展动力日益微弱,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实行“三换”,让移居城镇的农民放弃土地和林权,把土地和林权逐步向专业大户或经营企业集中,以利于更好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三换”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三换”以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和城乡一体为目标,以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为重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和以人为本理念,对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农村承包地和林地承包权”的农户,探索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保障住有所居;农村承包地换社会保障,保障难有所解;集体林权换股份收益,保障换有所得”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用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按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思路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基本原则,农民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由村民提出申请,村委会汇总逐级上报乡、县人民政府批准,原宅基地经有关部门核准面积、评估作价后,由国土管理部门收储到宅基地收储中心,统一安排使用。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按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既可以到城镇选择一定面积的安置房,或到商贸小区置换部分商贸用房,也可以选择货币安置到政府统一规划区自行建房。不论采取哪一种补偿方式,农民均拥有完整产权。
——用农村承包地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民凭迁入地户口申请手续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三换”有关证明,到迁入地公安机关进行城镇居民户口登记。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人员,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和社保等政策,对尚未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已经参加新农合的人员,当年可继续享受新农合补助政策。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要免费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就近安排入学,并继续享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用林地承包权换股份。在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后,对不愿意放弃林地承包权的农民,可以把潜在的资源转为现实的资本。即农民把林业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采取入股、转包、转让等多种形式,将林权流转给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企业或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林权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又促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
三、推进“三换”工作主要措施
1、重点突破。一是突出重点区域。以月河川道为重点,依托安康中心城市西扩和九个县城及重点集镇,打造“三换”试验示范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优先选择工作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能力的镇、村和农户率先启动。二是突出重点产业。大力引导进城农民以园区经济、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二、三产业。着力培育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生物制造、生态旅游和现代物流为主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为农民进城务工创业提供优质平台。三是突出重点对象。以个体经营户、大中专毕业生和长期在外务工农民为重点,率先实施“三换”,引导其优先进入城市务工创业定居。
2、服务引导。“三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统筹城乡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以“三换”带动全局的重要性,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搞好换前、换中、换后的系列服务,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优化城市创业和居住环境,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按照农民进城居住社区化、社会保障市民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的思路,集中搞好社保服务,全面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户户都有住房、人人都有社保、家家都有收益”的目标。尤其要加强农民进城安居后的后续引导、服务,为农民务工创业定居送政策、出主意、解难题,帮助其限度增加收入,尽快转为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