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 充分就业工作汇报(通用11篇)

最新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 充分就业工作汇报(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5 01:48:17
最新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 充分就业工作汇报(通用11篇)
时间:2023-10-15 01:48:17     小编:紫薇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一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镇城乡充分就业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题研究、精心安排、狠抓落实,严格按照市、县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从加强组织领导、拓展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强化就业培训等方面入手,取得了明显实效。现将我镇今年充分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我镇辖区内现有6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全镇89个村民小组,5522户,总人口18008人,其中城镇人口1350人,农业人口16658人;共有城乡劳动力10461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85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4人)失地农民1165人,镇内有17个企业。

完善了镇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制定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与村上层层签订了责任书,镇、村(居委会)层层落实责任,由镇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村主任直接负责。同时以镇、村(居委会)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为工作重点,搭建好充分就业工作平台。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为古堰社区劳保工作站和6个农村劳动保障就业信息交换站配置了电脑,开通了网络。健全了各村(社区)工作站首问责任制、例会制等各项职责制度,确保人员到位,经费落实。

今年以来,为方便群众学技能,镇劳动保障所一方面在镇劳动培训中心(镇会议室)开办培训班,另一方面组织培训机构送班进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和引导培训,现已开班10期,培训了488人次,已完成任务的81.3%(其中:农民工在岗培训120人,完成目标任务80%,培训后取得《能合格证》的270人,完成目标56%,取得《职业资格证》的120人,完成目标60%),培训后就业300人,就业率达到60%以上。劳务输出3100人,当年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60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人,完成目标50%,社区有6人办理失业人员登记,均已推荐就业,再就业率100%。

完善就业实名制调查制度,社区、村专(兼)职信息员负责对区域内适龄劳动者的就业失业动态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录入网络修改原有信息数据;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截止6月20日,劳动保障所对17家用工单位进行了年检和定期调查,完成用工单位信息录入,受理劳动维权5其,协调处理5起,办结率100%。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721人,参保率5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16000人,参合率100%;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参加人员1000余人,参加率89%;以建筑施工企业为重点的农民工综合保险参保55人;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实际参保24人。

4月至6月20日先后为500位企业退休人员、失地农民进行了年检。

2、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城乡充分就业工作

3、多深入基层,做好调查工作

4、多深入企业做好相关信息的调查核实工作,做好劳动者维权工作,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衔接搞好网格化管理工作,以便及时更新各类信息。

5、进一步完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和村级就业信息交换站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二

在学年的就业工作中,日语系学工办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的指导帮助下,在日语系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届108名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截至6月3日,日语系108名学生全部顺利就业。其中91名学生成功签约,工作地点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苏州、宁波、无锡、嘉兴、广州、深圳、大连、沈阳、长春等多个城市,工作单位性质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教学单位等,工作岗位涵盖了日语翻译、日语外贸业务员、日语语音支持、日语教师、bpo专员、文员等,专业对口率达到78%;16名学生出国,其中8名学生目前在日本山梨英和大学交换留学;1名学生自主创业。

毕业班辅导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综合技能课程在第七学期安排一部分,以更加有利于就业。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三

锦旺社区成立于20xx年10月,位于古今中外闻名的瘦西湖畔,面积0.5平方公里,总户数1503户,人口5328人。社区现有常住居民3455人,暂住人口500人。

为了全面构建和谐社区,贯彻落实好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尤其是帮扶援助就业困难群众再就业中的前沿阵地作用,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破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今年锦旺社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劳动保障局的具体指导下,全面启动了“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在创建工作中,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充分发挥社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潜在的就业机会转化为现实的就业岗位,使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目前为止我社区登记下岗、失业人员190人,就业困难人员24人,初始创业补贴2家,“零就业家庭”2户。通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实现再就业175人。同时社区建立了劳动就业台帐,并实施电脑化动态管理。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20xx年社区劳动保障站组建成立,在硬件设施上,办公设备齐全:配有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设有1名专职劳动保障人员。

今年,社区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作为促进就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任组长,确保了组织领导有力,工作责任落实,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社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创建工作。

为了做好充分就业工作,及时宣传城乡就业扶持政策,保证符合条件的社区用人单位和帮扶对象都能享受到就业各项优惠政策,社区除了在劳动就业信息专栏内坚持张贴有关招工信息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外,社区工作人员还走家串户,广泛宣传,特别是有针对性地走访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低保户”等再就业困难对象,并及时提供有效再就业援助。

在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责任的基础上,我社区结合实际,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创建机制,促进了创建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一是健全完善了“失业人员联络员”制度。为加强社区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推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建立了“失业人员联络员”制度,并将劳动保障工作网络延伸到楼道,聘请了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社区志愿者担任联络员,反馈下岗失业人员信息,进一步完善了失业人员就业服务体系。“失业人员联络员”坚持经常性的走访联系,在第一时间了解失业人员的动态情况,及时反映失业人员的呼声,让失业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成为了失业人员的好朋友和知心人,为及时掌握失业人员信息和促进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健全完善了“失业人员访谈”制度。失业人员刚刚失业时,往往有心理障碍,又不甚了解政府的就业再就业政策,特别需要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基于这一原因,社区建立了“失业人员访谈”制度,社区干部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通过与失业人员谈心交流、面对面地沟通,及时了解失业人员的思想状况、就业愿望、培训意向,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使失业人员不出社区就能掌握就业再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信息,从而使失业人员找准自身的定位,选择有利自身发展的就业模式。如在访谈中,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得知本社区居民刘德羊,原一直以踏三轮车为生,由于扬州进行三轮车整治,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社区了解情况后,多方联系,将他介绍到银都大酒店做保安,从而解决了这个家庭的生活困难,他激动地说“没有党的政策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鼎力帮扶,就没有我们家今天的好生活”。

三是健全完善了“初登记者必访”制度。对失业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是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此,社区建立了失业人员“初登记者必访”制度,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失业人员,切实做到了“五个清”,即家庭状况清、人员层次清、就业愿望清、岗位需求清、培训意向清,并为每位失业人员建立了动态管理台帐,通过进行经常性思想交流,了解其择业意向,积极为其推荐岗位,力争让失业人员走好从“单位”到“社会”、从“学校”到“社会”的第一步,赢得了失业人员的满意。这一制度的实施也增进了社区工作人员与失业人员的情感交流,让社区更了解失业人员的需求状况,让失业人员看到了再就业的希望,从而为提高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实效性发挥了作用。

四是健全完善了“社区职业介绍”制度。为了真正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社区针对失业人员的实际,定期不定期召开“社区职介会”,让失业人员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社区与辖区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当辖区单位需要招人时则通过社区介绍并优先录用社区推荐的失业人员。社区出现失业人员时,首先与共建单位联系,推荐其上岗就业。这样既帮助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有了固定收入,生活有了依靠,又使用人单位找到了合适的人员来从事空岗工作,实现了“双赢”。今年格林豪泰连锁酒店、御园美食城、银都大酒店等单位,都主动到社区提供就业岗位。今年通过社区推荐上岗的就业困难人员达24人,做到了有效合理匹配,受到了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这些制度的健全完善,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扎实推进。

“零就业”家庭、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创建工作的重点,虽然“零就业”家庭、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因为合适的岗位数量较少、就业竞争能力较弱、部分人员就业观念落后或暂无就业愿望等因素,造成他们的就业难、生活难,但是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创建工作的落脚点和关键点。因此,社区将解决“零就业”家庭、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创建活动重中之重,多措并举,抓紧、抓好。在清“底”、立“志”、强“技”、腾“岗”、促“优”五项工作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使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一是抓深入调查清“底”。为全面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现状和就业要求,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采用公安部门提供户籍信息、上门走访、电话联系、查询社会保障参保信息等多种渠道,获取社区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信息,建立健全社区劳动者就业情况台帐,为创建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走访中,特别是对社区内就业困难人员,在实施日常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对其生活来源、个人技能、家庭成员、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情况再次进行详细了解,进一步完善了“零就业”家庭、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基本台帐。针对在调查摸底中发现的“零就业”家庭、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逐一上门走访,根据被援助对象的实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很多社区的共建单位也纷纷献岗帮扶。

二是抓观念转变立“志”。通过调查,针对部分就业困难人员因过于挑剔造成至今难以就业的情况,社区及时对他们进行排查分析,实施分类指导援助,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摒弃陈旧的就业观念,消除思想障碍。

三是抓技能培训强“技”。就业困难人员未能实现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因缺少技能而未能就业的比重较大。社区以就业培训为抓手,按照市场需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技能培训,共有100多名失业人员参加了培训。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失业人员,社区依托劳动所举办“创业培训班”,为25名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免费进行了创业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就业技能,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为他们开启了创业的梦想之门。如:大学生池开香自主创业开办的妃子鲜花礼品屋,她曾参加过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零就业家庭何桂寿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技能培训,办起了虹桥内衣店。在社区的帮扶下,他们都实现了再就业,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四是抓岗位开发腾“岗”。当前“招工难、就业难”仍然并存,一方面许多岗位虚位以待,另一方面许多就业困难人员找不到工作。社区积极开辟多种渠道开发岗位,对就业困难家庭失业人员进行安臵,主动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及时掌握招聘信息,并进行举荐。对部分因家庭负担较重只能在家里从事来料加工或家政小时工的“零就业”家庭人员,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灵活就业。

五是抓就业服务促“优”。社区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主体,也是帮扶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家庭的前沿阵地。今年社区按照创建标准,进一步抓好劳动保障服务室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政策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以“爱心、热心、贴心、诚心、责任心”更好地为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就业服务工作直接面对就业困难人员,社区按照“一户一办法、一人一渠道”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抓好工作落实,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四送”活动,对不挑不拣的失业人员承诺尽快帮助其实现就业,努力做到服务零距离、服务零投诉,对已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定期跟踪访问制度,确保重新失业人员或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

通过社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岗失业人员总体就业率达92%,全部消除了社区内的“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均被组织在积极的就业准备中。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下一步,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思路,创新载体,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健全创建长效机制,大力帮扶就业困难人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失业人员重拾信心,回归社会,提升社会生活品质,为全面构建和谐社区作出积极的更大的努力。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四

在20xx学年度,我系在院党委、院就业指导中心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我系就业指导工作与时俱进,求实创新,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增大了同学们就业的机会及就业范围,提高了我系就业率,提高了我系、我院的声誉。

现就本年度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就业指导工作评估考核要求,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以就业为导向”观念已是大多数人的共识,特别在领导中更是经常倡导的观点,今年以来,我系领导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在各班级也明确了责任人,为就业工作深度开展提供了人员支持,使就业工作的开展在系班两级之间有了畅通的渠道。

2、及时收集和传递信息。

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是安置毕业生致关重要的环节,我系就业指导办公室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就业需求信息。主要方式有:

一是定期向有供需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联系,及时掌握人才需求情况。

二是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会,让学生了解人才需求信息。让学生直接面对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和需求标准,亲身感受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助于他们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转变就业观念。

三是加强与毕业校友的联系,广泛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一年中,我们先后与六家单位成功合作,签定了校外实训基地,拓宽了就业渠道,也提升了就业档次。

3、加强就业指导,切实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一是适时聘请用人单位老总、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以及较有成绩的校友来校做报告,引导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

二是进行上岗前培训,每次送学生出去上岗前,就业指导办公室专职人员都要给学生上最后一次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正确定位,牢固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发展比高薪更重要的观念,安心第一线工作,刻苦磨炼自已。

三是充分利用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时的面试现场,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企业用人标准、应聘技巧等方面的辅导。

四是加强对毕业生的诚信教育,进一步规范了应聘程序和择业行为。

五是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宣传有关政策、提防就业陷井,交待注意事项等。通过这些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感觉到:xx届毕业生比xx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变,这样一来,我们虽然辛苦多了,然而内心却是很欣慰的,毕竟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要毕业生的参与和配合,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在坚持并进一步加强的。

4、广辟就业渠道。系就业指导办公室一直把就业市场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千方百计开拓就业市场。

一是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邀请他们来院考察,进而达到建立人才供需关系的目的。并且充分利用每次送毕业生上岗的机会,采取送一家巩固一家,走多家,不断扩大就业市场。

二是鼓励全系教职员工都关注就业工作。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

三是继续加强与毕业校友的联系,采取“网点式”,“滚动式”推介毕业生。

四是考察就业市场,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动态调整就业市场建设方案,确定我系就业市场的主要区域。

五是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就业模式。

六是鼓励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5、加强跟踪调查、做好服务工作。

对已就业的毕业生和企业进行跟踪调查,也是我系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工作。

6、加强沟通,掌握毕业生的情况

在这方面,我们以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有过跟踪调查,但在形成文字资料并加以归类整理上比较欠缺。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加强了与企业和毕业生的沟通,及时掌握情况,收集挖掘典型,处理不良行为。

7、收集整理资料、为下一步评估工作做准备。

根据评估要求,搜集近三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证明、跟踪调查材料、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称职状况的评价等,都需要原始资料,且要求调查面达到90%以上,工作量相当大,难度高。按系里的统一部署,我们又将任务细分到个人,大家分工合作。利用送学生上岗的机会和专题出差,走访企业和毕业生,结合邮寄、电话传真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表格按时间、分专业和类别进行整理装订,写出了近四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社会需求调查报告、总结等文字材料。

8、毕业生就业率的上报、核实及毕业生资格审查。

这两项工作非常复杂和繁琐,工作量相当大。但我们总是克服困难,严格按要求按时向院就业指导中心上报。

9、毕业生就业率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各部门工作的配合,我系就业工作20xx年再创新高,取得了一次性签约率达76.57%,总就业率达到95.49%的可喜成绩。并且其中有六人考取研究生。

10、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就业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系少数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就业观念与社会需求有差距,期望值过高。有的学生到用人单位后不稳定,跳槽频繁,影响了学院的信誉;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有岗不就,其中有参加自考的原因,有家庭原因,也有自身原因。

要解决上述问题,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认为:

一是加强就业指导和诚信教育,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重点解决“有岗不就、朝三暮四”的问题。对于在实习期内擅自离岗的毕业生,我系针对这个问题制定了相关条例,毕业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不能按时毕业。

二是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在巩固原有就业基地的基础上,争取每年都有新的就业单位增加,并不断提升就业档次。

随着我系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就业工作的压力和难度也越来越大。希望院系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在以后的日了里,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我们也将更加努力,开拓创新,共同开创我院就业工作的美好局面。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五

7月15日全省地税系统第五次法制工作会议在××召开,会上我们学习了各市依法治税的好经验,观看了我县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光碟,会议以后,我们×分局以法制工作会议内容为指导,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依据,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坚持“一个确保、两个提高”工作格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严肃税收法纪,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税水平;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深化征管改革,进一步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全面推行目标管理,狠抓各项制度落实,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素质,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多做贡献。下半年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以依法治税为主线,以信息化建设和征管改革为动力,以道德建设和转变作风为保障,全面提高税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一)坚持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今年×分局地税费收入任务为375万元,其中税收任务312万元、保费63万元。截止6月底税收入库239万元,占年度任务的76.6%,社保费入库4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63%。但我们感到收入任务仍然很重。一是煤矿企业停产,税源大幅下降;二是经济萎缩,市场疲软,税源枯竭。我们将以这次法制工作会议为契机,认清形式,勇挑重担,扎实工作,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在收入任务落实上,要坚持抓紧、抓实的工作思路,层层落实收入包保责任制,既要考虑收入任务较高的现实,更要接近实际税源,并力求做到稳定均衡入库。在税源管理上,扩大监控范围,由重点税源管理向整体税源管理过渡,强化动态分析。在挖掘潜力上,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对对企业所得税的清缴结算,加大清理欠税力度,改进和加强欠税管理。

(二)强化依法治税,大力提高税收执法水平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部门依法行政的集中体现,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全省法制工作会议的主体。工作中要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方针,努力做到执行政策及时准确、执法行为全面规范、执法监督严密有力、执法保障明显改善,全面提高税收执法水平。对内,以重点解决税收执法的随意性问题为突破口,建立健全规范的税收行政执法机制。一是强化对地税干部的税收法治意识教育,增强税收执法的公平观和规范观。地税干部作为税收执法主体,要充分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自身执法意识和水平的要求,认清肩上的责任,自觉学法、懂法、规范执法。二是明确税收执法工作规程,全面规范税收执法程序。目前iso9001:2000征管规程已经试行,按照作业文件细化每个执法岗位的工作规程,按照详细的工作步骤、顺序、时限、形式和标准,并注意各个岗位工作规程的有机衔接,保证各执法部门、执法岗位和各执法环节之间环环相扣、环环制约,促进整个税收执法活动的规范运行;三是切实坚持依法行政,及时、准确、全面贯彻执行各项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征收,依法减免。四是建立健全严密的执法监督机制。切实发挥内部监督的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作用和外部监督的舆论、评议作用,增强对税收执法各环节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效果。对外,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既要加大依法治税力度,也要注重对纳税人的服务。一是加大稽查力度,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充分发挥稽查部门的职能作用。二是有效开展税收宣传活动,创新宣传形式,深化宣传内容,提高宣传效果。三是不断优化税收服务,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增加税收工作的透明度,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税收服务水平。

(三)加快信息化进程,全面规范征收管理

深化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持的税收征管改革,是新形势下推动税收事业长足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和保障。我们要按照“科技加管理”的'总体思路,巩固、提高、丰富和完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定片管理,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进程。加快计算机网络建设,实施征管信息化管理。一是搞好网络建设,以县局数据库为核心,实现全局网络一体化。二是应用新的税收征管软件。新的征管软件目前×分局一岗于七月份正式启用,二岗、三岗将在县局配置好网络以后,迅速启用。三是抓好纳税户的信息采集工作,做到不漏一户正式户,逐步将非正式户采集完毕。

(四)适应形势需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税务干部作为税收工作的主体,其素质高低、作风好坏、形象如何,事关税收事业的荣辱与成败。因此,要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基点,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针对目前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1、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分局上下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深入分析税收工作中的问题,寻求对策,攻坚克难,求得突破,推进地税事业更快发展。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税务干部,学习不但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思想境界,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一个缺乏知识的人,就不会有深邃的思想、鲜明的观点,看问题就不会有高度和广度,工作就不会有深度和新意。要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尤其要抓好已经出台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分局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德治队”思想,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以“讲道德、树形象”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四讲四树”(讲敬业、树勤政为民形象;讲法治,树秉公执法形象,讲廉洁,树为税清廉形象;讲法治,树优质服务形象)为内容,采取“三学四建”(学习“三个代表”、学习道德规范、学习英模事迹;建勤政规范、治法规范、廉政规范和服务规范)的办法,全面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遵守“热爱税收,依法治税,廉洁奉公,文明征收”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增强广大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务实意识、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

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切实增强自我修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团结好“一班人”,扎实有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标准,履行程序,从严考核,注重实绩,集体研究,在分局上下建立起一个催人上进的激励机制,增强×分局的凝聚力、战斗力。

我们×分局全体干部将以这次法制工作会议为契机,团结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全面推行依法治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圆满完成200×年度各项税(费)任务。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六

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省长沈晓明专题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稳就业工作。

在省人力资源开发局,沈晓明详细了解海南省2020年首批面向全球招聘三万岗位人才活动进展、重点项目用工保障、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等情况。座谈会上,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等高校负责人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负责人从支持大学生创业、加快农民工返岗复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沈晓明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但疫情过去后各行各业都将复苏,而且市场主体对海南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必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坚定稳就业信心,客观分析并认真解决稳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扎实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

沈晓明要求,当前要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各项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全面强化稳就业各项举措;抓紧落实并完善我省出台的“中小企业八条”“复工复产七条”“旅六条”等政策,要关注舆情,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服务好重点人群,在扩大高校毕业生创业、增强农民工就业意愿、提高退役军人自主择业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提高投资和产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持续优化完善重点项目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对吸纳就业大但抗风险能力弱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抓好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稳就业的任务落实。

沈晓明强调,要着眼长远,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农民就业意愿;探索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和退役军人充实基层力量,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用好用足用活失业保险金,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做好本地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办好职业教育,进一步推进“旺工淡学”活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xx年区人社局继续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工作目标,通过各类帮扶措施稳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体汇报如下: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xx年,全区企业登记参保人数55361人。20xx年,全区企业登记参保人数为47507人。相比之下,20xx年企业参保人数增长明显。由此可见,区内企业运转基本正常,我区企业大规模失业风险较低,就业总体形势较为稳定。

(二)就业目标顺利完成。20xx年,全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73场,城镇登记新增就业10714人(全年目标任务8000人),已完成目标任务的133。93%;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5。76%(目标任务为6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6。27%;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达到97。12%(目标任务为7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8。74%;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2。51%,稳定控制在4%以内。

(一)积极落实疫情期间政策促进就业

为了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领取到补贴,区人社局设立专人专班,实现业务快速办理。一是转“企业找补贴”为“补贴找企业”,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手段主动宣传推送补贴政策信息。二是简化办事流程,将申报流程精简,依托业务数据系统,减少企业申报材料。三是推行不见面网上申报,结合疫情期间防控要求,鼓励企业网上发送申报材料,减少人员接触,隔断疫情传播风险。四是快速兑现资金,协调区财政部门,对审核通过的企业简化兑付流程,将补贴资金快速兑付。

20xx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兑现了全部8家定点企业奖补,累计兑现定点企业奖补资金188。32万元。全年已受理155家制造业、战新企业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累计兑现资金357。36万元;已受理734家次小微企业新增岗位一次性补贴,累计兑现资金279。9万元;已发放2338家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累计返还失业保险费919。05万元;已受理2家企业申请用工余缺调剂申请,累计发放补助资金6。42万元。

(二)主动作为开展形式多样招聘就业活动

20xx年初,受疫情影响,区人社局将线下招聘活动及时调整为线上招聘。通过芜湖人才网开展网络招聘;通过报纸、今日芜湖等媒介多渠道发布我区企业用工信息;通过各村居的微信群、qq群实现足不出户向群众推送区内企业用工信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有序开展线下招聘活动。

同时,为引导返乡人员留在本地就业,在全区各村居、小区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小喇叭不间断宣传、悬挂数百条主题横幅,动员返乡人员留芜就业,营造就近就地就业的良好氛围。位于我区江北的沈巷、二坝、白茆、汤沟四个镇是都是劳务输出大镇,受疫情影响很多当地外出务工人员不能及时外出就业,内心十分着急。为能将本地优质劳动力留下,引导劳动力向外流动变为向区内流动,我局将企业用工信息通过各村居led显示屏和居民微信群、qq群、今日芜湖新闻客户端广泛发布,确保“求职有门、就业有路”。据统计,仅江北四镇就有近两百名劳动力前往悠派公司应聘,有效缓解了该企业用工压力。同时,鼓励各镇新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特色产业聘请滞留在家的外出务工人员,在解决企业自身用工难的同时,也为无法及时外出的务工人员稳定收入。白茆镇社保所协调17名当地原本准备外出务工人员到明辉体育用品公司就近就业,及时解决了企业因外地员工不能及时到岗带来的困扰。

(三)创新用工形式助力企业生产

20xx年,针对疫情期间旅游服务业暂不开放,如新华联、方特等公司大量员工待岗,而部分制造业企业复工过程中又面临外地员工无法返岗,特别像悠派等公司因增加生产线而急需用工,区人社局主动帮助悠派和新华联两家企业对接,并积极协调市工伤、劳动关系等科室进行业务指导,最终促成了31名新华联员工到悠派公司“共享用工”;华强方特与中达电子达成合作意向,输送144名员工。通过我局对接,疫情期间全区共促成235名“共享用工”,帮助企业实现了双赢。

(四)不断加大创业贷款带动就业

20xx年,我区继续在扬子、邮储等银行设立担保基金,为有创业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的就业创业重点群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9笔,累计发放金额14122万元。通过发展自己的微利项目,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五)推动建立人力资源专员制度

去年复工复产期间,为克服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的矛盾,通过购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区内复工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我局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选取3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为辖区企业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劳务招聘、信息咨询等服务,根据批准的复工企业名单进行分解,为每户复工企业配备了一名人力资源服务专员进行点对点服务。针对悠派公司特殊情况,我局又协调了多家人力资源公司为其提供用工服务,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的正常生产。

(六)统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稳定就业

为提升各类劳动者技能水平,帮助企业稳定和发展技能人才队伍,我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xx年,全区完成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以及普通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共152班次5300余人,已发放培训补贴资金548。07万元。

(七)不遗余力帮扶退捕渔民就业

20xx年,区人社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以及省、市、区关于长江禁捕退捕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保障我区长江流域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政策精准落实,累计已向480人次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510人次、宣传技能培训政策500人次。二是发挥社保兜底作用,确保退捕渔民应保尽保。三是加强培训提升技能,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全年共计开班三期,培训137人,发放补助资金17。73万元。四是精准就业帮扶,对于需要帮扶的渔民,全部开展了“1131”的就业帮扶,建立了一人一册和帮扶记录台账。五是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因病因残以及因照顾家庭等难就业的退捕渔民共163人,发放岗位补贴资金5。41万元。

(一)人少事多的结构矛盾突出。xx区区域面积广,人口基数大,企业用工需求多样化,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队伍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员力量欠缺较多,无法充分满足辖区居民充分就业和企业用工的全方位需求。在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方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二)人力资源公司“垄断”资源现象突出。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人力资源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交易的“商品”,一些人力资源公司集聚的大量资源往往只向出价较高的企业输出,对我区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冲击较大,以企业能够负担的成本招聘或者留住合适的人员变得困难。

(一)加大校企对接力度,扩大人才资源供给渠道。通过加强与市内外、省内外政校人才合作,为企业搭建更多招聘渠道,将高校人才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大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赴企业实习、见习,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积极推进xx区人力资本产业园服务辖区企业用工。xx区人力资本产业园以人力资源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工匠的锻造和基金、公募、投行等资本产业为引领,目前已签约入驻人力资源企业75家,形成了较强的人力资源服务能力,区人社局将积极推动入园人力资源公司与辖区企业用工需求对接,努力帮助解决实体企业用工难问题。

(三)打造xx区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上级资金支持,全方位整合资源,提高xx区新建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水平,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具有3a资质的优质人力资源公司托管运营xx区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发挥市场专业力量的优势,为辖区企业搭建更广的用工渠道,提供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储备。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政策咨询、求职招聘、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20xx年,计划全年在区内举办各类招聘会不少于90场,为xx区重点企业成功推荐稳定用工不少于600人。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中国人历来有家国情怀,从“热爱家”出发,热爱社会和国家。这次新冠肺炎引发疫情发生,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危险的病毒敌人节节败退。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公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等11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丁新民等472位医务人员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李医生等34名殉职医护人员被追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有评论人士表示,钟南山、李兰娟等功勋战役英雄,会有更高奖励。笔者提议,有必要围绕“逆行者”制定荣誉体系,对“逆行者精神”作深入诠释,将其上升为雷锋精神的当代集中体现的高度。而这也将是疫情过后,战“疫”给后人留下的可贵精神财富。

中国有雷锋精神,国际上有志愿者精神。而新时期,随着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逆行者精神”应运而生。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发生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那张“最帅逆行者”漫画火遍网络。“逆行者”是救火队员工作特质的最形象诠释,而随后,人们习惯把不顾个人安危,为了公共利益奋勇助力的人,称为“逆行者”,它可以是救火队员,可以是野外急救队员,可以是医生。而此次新冠疫情发生,人们发现,当国家面临重大卫生安全事故威胁时,需要有一大批“逆行者”挺身而出、共克时艰。

雷锋精神诞生于特定时代,在不同时期也面临着与时俱进的挑战。雷锋精神是国家、民族精神,越是国家、民族精神,越是存在着与新时代人民生活结合、引起广泛共鸣的命题。此次全国上下抗疫,那么多医生护士舍小家为大家,那么多志愿者投身战“疫”,那么多人以自己的方式为战疫胜利奉献坚守,不管是不是前线战疫“战士”,他们都无愧“逆行者”称呼。“逆行者精神”无需解释,早已完成民间启蒙。逆行者称号,人人皆知,是老百姓心中“当代的活雷锋”。国家正应顺应民意,将“逆行者精神”提高到更高高度。

伟大斗争,诞生伟大精神。事实上,2008年的汶川地震,那些可歌可泣的志愿救援者,就是“最帅最可爱的逆行者”,只是当时还没有“逆行者”这个称呼。经历了一次次救灾救难,“逆行者精神”早已深入人心。此次新冠战“疫”,“逆行者”成为各行各业最敬佩的人。很多小学生视钟南山为“最亮偶像”“将来最想成为的人”就是例证。国家层面多弘扬“逆行者精神”,建立国家级“逆行者”荣誉体系,可以凝聚精神,动员时代力量,无论是在救灾救难中,还是在建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中,都能激发精神凝聚力量,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待到新冠战“疫”取得完全胜利之日,可否也给”逆行者精神”一个更高更好的认证?

我局积极落实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不断强化就业帮扶服务。以“促进就业全覆盖”为目标,紧紧围绕“创建岗位、转移就业、提升技能”等方面抓实抓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促进转移就业

一方面,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活动会,促进就业。我局在x年底前,搜集就业岗位个,打印招聘简章和扶贫宣传材料xx份,下发到各乡镇、各村小组宜传到户,同时送岗位下乡,在乡村召开扶贫专场活动会。为帮扶有就业愿望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企业与贫困劳动力进行用工对接,提供就业岗位xx个,参会人员xx多人,达成意向就业人员xx人。

2、提升就业技能

针对我县农村贫困劳动力有培训愿望者开展特色产业技能培训,聘请有经验丰富,农业技师授课。截至目前,共开展了xx期培训,培训学员xx人。

3、创建就业岗位

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创建xx个基层公益性岗位,解决xx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对每人每月补贴xx元。

1、培训不到位。一是培训时间短,质量不高;二是贫困户年龄偏大,接受能力较差,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2、贫困劳动力就业愿望不强,不利于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

1、进一步加强“企业+农户”的方式,组织贫困人员就近实现就业。

2、加强对有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员就业技能的培训,增强培训师资力量,提高贫困户劳动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3、进一步搭建平台,促进贫困劳动力进一步就业。

××社区下设×个居民小组,有住户××××户,××××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个,住宅小区×个,个体营业网点××家。现有劳动力××××人,登记失业人员×××人,其中实现就业××人,未就业××人。按照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居委会主任任组长,居委会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劳保站工作人员、各小组长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社区党支部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社区组织人员坚持每月深入居民区、楼院走访了解社区内双失业、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优惠证发放台帐、再就业援助登记卡、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使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做到了“四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二卡六册资料录入微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针对社区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类排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想对策。一是积极动员、提供用工信息,鼓励社区能人带动输出、投亲靠友等办法,介绍失业人员到异地务工。发布用工信息××期××条,为下岗职工自主择业提供信息服务。至目前,社区有组织输出××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异地就业。分流安置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缓解了就业压力。二是社区多方协调,开发了一些适合“××××”人员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个(如:护绿保洁、家政服务、门卫、治安协管、后勤管理等),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三是认真进行空岗调查,积极协调企业、事业单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岗位××个。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积极联系协调公益性岗位××个,为××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并且申请参加了失业保险。为××名自谋职业的下岗职工个体经营商业网点申请减免税费和××名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提供有关服务。通过再就业援助有××人实现再就业。五是帮助×××名下岗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他们再就业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了方便。通过开展“五送一落实”及空岗调查,进行求职登记、发布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下岗职工、弱势群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使下岗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深入居民楼院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居民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观念更新等内容的培训×场次,受教育人数达×××人(次)。印发宣传材料×××份,办黑板报××期。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镇上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五送”活动,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帮扶,使×××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事迹演讲会等形式,增强了下岗职工创业和再就业的信心。通过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使就业再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合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改进了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确保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大力开展空岗调查,围绕社区“三保”、“三托”、“三大服务”为社区就业模式,积极推荐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就业。

×、加大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工作实效,帮助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异地就业。

×、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协助下岗失业人员选择创业项目,帮助落实经营场所,协助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和申请享受减免税费优惠政策,并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从而实现自主创业。

在区委、区政府以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目标,面对实际情况,立足新起点,着眼新目标,我局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和帮扶举措,着眼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大工作力度,援企稳岗促就业,取得一定的成效。

1、发放稳岗补贴。从组织申报、审核、复核、拨付各个环节入手,确保稳岗补贴返还规范、足额、及时发放到企业手中。2020年以来,我区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稳岗补贴单位4家(分别是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宜春大海龟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江西百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海尔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享受3071人次,享受金额133.89万元。享受困难企业稳岗返还单位有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分公司等10家,返还金额1283.33万元,受惠人数1843人。享受稳岗返还单位有袁州区城西壹特数码产品销售中心、江西宜春京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229家,发放稳岗返还251.3万元,享受企业的受惠人数达7685人。

2、下发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规定,我区对宜春市阳光服饰织造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江西港丝利服饰有限公司、江西金思康药业有限公司、宜春湖东科技有限公司、宜春颐健药业有限公司等6家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发放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88.9万元,涉及人数889人,为江西金思康药业有限公司、江西港丝利服饰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发放吸纳就业补贴636万元。

3、拨付技能培训补贴。2020年至今,根据上级有关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文件要求,我们精心指导和大力实施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工作,共培训12544人,拨付培训补贴984.57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1803人,拨付培训补贴48.2万元;“以工代训”培训6010人,拨付培训补贴717.6万元。

4、创新招聘思路,开发线上调查问卷。为充分了解求职者的就业意愿,并结合企业的用工需求,我局开发了《袁州区就业意愿调查问卷》微信小程序,问卷分为三大版块,通过性别、居住地址、学历、年龄、2020年的工作地点、联系方式等信息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情况;通过设置春节后您想去的工作地点、想找的工作岗位、期望的薪酬等问题摸清劳动者的就业意愿;通过调查其就业创业培训意愿、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等信息为今后的就业工作开展掌握第一手资料。目前已在全区28个乡镇、街道大力推广,各村(社区)不断转发。我局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已将填报问卷的求职者信息分类发送至各用工企业,促进与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应聘择岗。

5、分解招工任务,压实招工责任。为切实解决园区重点企业招工难问题,压实各乡镇、街道招工责任,我局对园区所有企业的缺工情况进行摸底,并下发了《2021年袁州区工业园区企业招工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将企业缺工数分解到各乡镇、街道,促使各乡镇、街道及时组织人员摸排,将有就业意愿的求职者组织输送至各缺工企业应聘。同时,我局还将收集填报《就业意愿调查问卷》的人员信息,按照住址信息推送到各乡镇、街道,助推乡镇、街道精准服务企业招工工作。

6、加大用工信息宣传,营造良好招工氛围。我局将编印8万份《袁州招聘》等宣传资料通过基层人社平台进行免费发放,并通过袁州就业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媒体进行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同时,要求各乡镇(村组)、街道(社区)通过用工微信群广泛转发,使广大求职者能及时掌握最新的企业用工信息。

7、开展线上招聘,优化应聘服务。春节期间,我局依托“袁州区就业网”将与“宜春同城”、“宜春在线”合作打造线上招聘平台,大力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网络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招聘活动,灵活运用线上远程面试的方式,让企业与务工人员通过视频洽谈等方式进行灵活招工,让劳动者足不出户实现求职应聘。

一、呼兰区人社局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就业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加快开工复工进程,求职人员安心返岗务工,实现疫情防控与促进就业工作两手抓、两不误,根据企业稳定用工和求职者应聘的需求,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网络系列招聘活动”,截至目前挖掘用工单位19家,提供岗位850个,650名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做到线上线下指导服务,促进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供需双赢。

1、广泛利用区电视、微信公总号、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微信群等媒介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大活动影响力,为求职人员提供免费的岗位信息、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政府欠打公信力为依托,求职人员不出家门就获得适宜自己的岗位信息,引导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等务工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2、区电视台免费为企业滚动播出用工招聘信息,对接哈尔滨就业地图3.0版、零工平台、哈尔滨人才网、“哈就业”抖音号(1771713727)、“王科长热线”服务(qq:1519642)等服务平台,根据企业与求职者对接情况,提供“点对点”的就业直通车服务,把我区用工信息共享至全市就业服务平台,求职人员可以获取全市用工招聘信息,进一步帮助广大职工平安有序返回工作岗位和求职转移就业,支持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二、按照上级工作要求,为扎实开展呼兰区“迎新春稳岗留工送培训”专项工作,结合《哈尔滨市呼兰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第2号公告》和《哈尔滨市呼兰区关于做好全域降为低风险区科学精准管控的通告》(哈呼疫指通〔2021〕1号)精神。全面落实稳岗就业相关工作举措,用好用足人社部门惠企政策,强化“以工代训稳岗留工”培训工作和就业服务措施,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劳动力就业,鼓励支持企业稳产稳岗保就业,进一步做好企业的劳动用工、工资支持等指导和服务,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我区企业复工复市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把参保中小微企业职工以工代训稳岗留工工作作为我区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支持我区疫情防控期间停工停产参保中小微企业开展以工代训享受培训补贴。

1、自2021年1月21日到2021年2月20日,给予参保中小微企业(不含企业管理层)每人每月补贴1000元。

2、自2021年2月21日到2021年3月31日,对企业提供3月份电费或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其他能源消耗量纳税额之一同比下降30%及以上的(新创办不足一年的,与开业期间任意月对比)相关佐证,继续给予企业每人1333元培训补贴。

现呼兰区参保中小微企业正在申报以工代训培训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审核,2021年4月1日后申报培训补贴申请,2021年6月30日前以工代训补贴核发到位,助力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取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基础工作,放宽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等一系列活动,全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全市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60个,占全市社区总数的33%,所有充分就业社区实现了"六到位",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台帐做到"六清",社区当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95%以上,辖区内无"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职工对社区就业服务抽样调查满意率在90%以上,无群众投诉。

1、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责任体系

市政府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作为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xx年制定社区就业实施方案以来,专门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评选充分就业社区方案,下达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并从平台建设、基础工作、就业援助、就业服务等方面开展评选活动。各市(区)也组织专门力量,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各街道、社区根据《通知》要求,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创争规划和工作责任,积极投入到创建工作中,营造出浓厚的氛围。市政府每年都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任务逐项落实到各部门、各街道(社区),明确工作责任,并列为对年度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市领导多次深入街道社区调研,听取民情,市劳动保障部门每年都召开社区就业现场会、研讨会,以此进一步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向纵深发展,特别是20xx年市政府下发了《泰州市区创争促进再就业先进社区实施办法》,规定凡符合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90%以上等条件的社区都可以参加评选,获奖单位由政府发给奖金1万元,并配送电脑等办公设备。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全市各地都开展了充分就业社区评选活动,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情况等台帐,并实行了动态管理。市劳动保障、财政、税务等部门及时出台了非正规就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管理方面的政策,确立了灵活就业也是就业的新观念,从制度与体制上消除障碍,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排忧解难,将再就业优惠政策向社区延伸,就业培训进社区,结对帮扶到社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去年还根据省厅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双无街道、社区"活动,共创建"双无街道"4个、"双无社区"128个,所有城关镇都实现无双下岗、双失业家庭。据统计,20xx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为促进社区就业共投入资金350万元,发展社区就业实体达到450个,社区就业的服务项目发展到28项,吸纳从业人员4800人,全市共评选出充分就业社区累计达60个,部、省厅领导曾多次来我市视察社区就业工作,我市也多次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会议上和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介绍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经验。

2、完善平台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全市各地高度重视平台建设,在整合街道已有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基础上,在全市各街道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社区配备劳动保障专管员,明确事务所为全民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5人,经费分别在财政预算、再就业资金和退休服务费中列支,实行年初预算、年末决算、专款专用制度。同时,采取财政投入、街道办事处自筹、破产改制企业资产转移、劳动保障部门调剂、向社会争取等5条措施高起点为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解决了办公活动场所,配备了计算机,建立了事务所局域网,并与市(区)两级劳动保障部门宽带实时联网。全市出台了统一的劳动保障事务所规范化建设标准、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等文件,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的素质。按照"六到位"的要求,到20xx年6月底,市区8个街道和4个县级市19个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全部挂牌运转,189个居委会全都配备了劳动保障专管员,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立体式网络,下岗失业职工管理、职业介绍服务、就业培训、政策咨询等工作全面进入街道和社区,较好地发挥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作用。20xx年8月省劳动保障厅等3部门在我市召开全省街道社区平台建设现场会,我市在会上作了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工作经验。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街道社区职介机构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安置下岗再就业人员2.1万人,帮扶"4050"和双下岗人员再就业3700人,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为弄清全市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再就业困难群体的详细情况,20xx年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劳动力资源入户调查,通过劳动力资源入户调查,夯实了统计基础台帐,充实完善了各项基础资料,全面建立起失业人员就业状况台帐,并将所有的资料录入计算机实行动态化管理,全市共录入城乡劳动力资源242万人,初步建立了统一、覆盖城乡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现了对劳动力的实时、动态管理。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平台的功能和网络的作用,以再就业政策实效行动为契机,重点建立辖区内所有双失业家庭以及所有失业人员台帐,摸清其基础情况、就业状况、收入状况、享受优惠政策情况等;建立跟踪服务制度,随时掌握并记载对援助对象提供的服务内容和就业情况。充分发挥全市信息网的功能,加强信息辐射,将就业信息及时、便捷地送到街道社区,送到每一位下岗失业人员手中,使求职者不出社区就能了解到市区就业信息。

3、狠抓岗位开发,扩大就业总量

坚持把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推动再就业工作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广开就业门路,扩大就业总量。一是建立社区服务便民网。将社区建设和社区就业紧密结合,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从事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自救劳动,重点开展家政服务、维修服务、托幼托老服务等利民服务项目。二是渗透社区管理地域,向社区管理要岗位。三是向辖区内的用工单位要岗位。部分市、区街道、居委会向辖区内的机关、医院输送了大量后勤服务人员。四是大力发展劳服企业和劳务型企业。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数量的社区经济实体及其他经济组织,创建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推动劳服企业、小企业、生产自救基地、个体经济等领域的就业岗位开发工作。通过以上渠道全市累计提供社区就业岗位5.2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达3.8万人。坚持把着力点放在转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上,通过强化舆论宣传、落实激励政策措施,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实现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近年来先后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再就业"十佳典型"、就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五十佳"等评选活动,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表彰会,对自谋职业典型和再就业十佳人物进行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下岗失业人员多渠道自谋职业的积极性。迄止去年底,全市灵活就业人数已达6.18万人,其中,自谋职业的2.04万人。

4、实施"三万工程",加大援助力度

为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深度,努力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做得更实、更特、更好,我市每年在全市都实施"社区就业超万人,优惠政策进万家,培训万人进社区"的"三万工程"。通过加大投入,加快构筑了一批再就业市场、再就业一条街和再就业小区。全市已形成各类再就业基地126个,吸纳安置下岗失业职工1.8万人。强化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将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班开进街道社区,促进技能培训由"定单式"向"菜单式"过渡,努力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素质和再就业能力。近几年来,全市街道社区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6万人,培训创业者2450人,其中,1482人已成为小老板,共吸纳97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就业,市政府加大再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如连续3年放宽就业政策范围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上再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实现灵活就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组织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干部将再就业的优惠政策送到下岗失业人员家中,安排街道和社区专管员为下岗失业职工核发了6万份《再就业优惠证》。同时,狠抓优惠政策的兑现落实,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256万元,累计发放社保补贴2475万元。同时,全市各地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契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推行"一站式"、"零距离"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市政府始终将帮扶弱势群体的工作摆在社区就业"第一实事"的高度来抓,1998年以来每年都开展机关单位结对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活动,街道社区普遍建立起再就业困难弱势群体台帐,开通"绿色通道",全市累计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3960人。20xx年10月份,全市面向全市城镇户籍、在法定劳动年龄以内、具有劳动并有就业愿望条件的成员均为下岗失业人员的家庭,联动开展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突击月活动,此次"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主要实行托底安置,确保至少一人实现就业。通过开发岗位、政府购岗、强化培训、落实政策以及举办招聘会等活动,共帮助218户"零就业家庭"中356人实现再就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全市无"零就业家庭"。

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全市街道社区进一步强化了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职能,开发了一批就业岗位,提高了就业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了再就业扶持政策,切实帮扶了一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解决了再就业困难家庭的困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观念还存在误区。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一些职工的择业观念还没有转变,认为"单位就业"才是充分就业,对充分就业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社区就业不是就业,认为社区是服务行业,对市场不熟悉,缺乏独立创业和冒险精神,有畏惧心理,认为社区就业没有保障,报酬低,存在着惰性思想等。这些思想和观念大大影响了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主动寻找就业机会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因此,各级政府尤其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政策和观念宣传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进一步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灵活就业也是就业的新理念。

2、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区就业的政策,但是,政策的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政策原则,一些失业者享受不到再就业扶持政策。此外,社保补贴力度还不大,社区就业人员保障面不大,还有不少人有后顾之忧。当前要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迅速出台本地实施意见,要从积极的方面想办法,加以完善和改进,既要立足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围绕建立长效就业机制积极探索。当前要继续严格执行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重点要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和社保补贴政策落实工作。

3、社区就业投入不足。典型的就是社区办公房和人员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相关部门时有推诿扯皮现象,由此影响到充分就业社区是否能真正保持"充分"。此外,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不平衡,部分社区对照"六到位"要求还有缺项,功能不全,特别是社区平台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等等。各地各部门要立足于本地实际,积极向政府反映,要加大对社区投入特别是工作人员的经费问题,同时要狠抓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在政府宏观指导下,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下,依托街道和社区,进一步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4、充分就业相对缺乏稳定性。充分就业社区职工往往劳动报酬偏低,休息休假、职业安全等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一些企业没有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且缺乏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加上劳动者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导致充分就业社区劳动者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充分就业"难以长时间内相对稳定。因此,有关职能部门应当一方面依托职业训练中心和就业培训网点,积极组织各种职业培训,提高求职者获得岗位的能力、站稳脚跟的能力;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劳动法》,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力度,督促有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法定休息休假日、职业安全有保证、养老及失业等保险费都按时足额缴纳,从而使求职者实现稳定就业,确保充分就业社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华甸社区位于丹阳市政府门前、是开发区的腹地,20xx年12月“村居合并”建立的社区居委会,占地2.5平方公里,所辖四个自然村、七个住宅小区,共21个居民小组(其中零星开发小区4个)。常驻人口4002户,8620多人,其中:失地农民1759人、退休职工230人、下岗无业人员368人、流动人口7200余人,社区现有标准厂房60000平方米、门面房3000平方米、办公用房2500平方米。

为迎接创建卫生城市,我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开发区综治办、宣传办的各项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创建措施,扎实工作,使我社区居民安居乐业。

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工作总目标,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在社区党总支部的统一化领导下,认真领会上级精神;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总指挥,主任总负责,全体工作人员齐动手,首先组织所有小组长、保洁员开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分工到人,使“创建”工作有组织保证。从每户、每组做起,确保“创建”工作循序渐进,居委会与居民小组及保洁员签订了“创建责任状”,给每户居民下发了文明户评比标准。并及时更新“创建”宣传栏,在每个自然村、小区出入口张贴公益宣传画、宣传横幅。及时向居民宣传上级部门的“创建”指示和健康文明常识。

“创建”工作一展开,我们就组织人员,对全社区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整治;首先,组织班子成员对各个自然村、住宅小区展开地毯式自查,发现各个小区都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特别是玉泉小区,光建筑垃圾就有7大堆、生活垃圾也不少、小区内杂草丛生、绿化带白色垃圾污染、乱堆乱放现象严重;老九曲河华甸段无人管理,河滩上白色垃圾到处乱飞、建筑垃圾上杂草丛生。针对此事,我社区立即组织人力(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到一线劳动)、机械对所有问题处进行蓖网式整治。玉泉小区清理垃圾185农用车;幸福二区5车,府前星座7车、风翔花园12车、丹剧团宿舍楼2车,各自然村清理建筑垃圾63车;组织小型挖机2台对老九曲河滩进行清理。组织21人购买涂料对村庄黑暗处刷白;组织30人清理小广告,突击3天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已改脏、乱局面,有了文明新气象。

社区继续强化长效管理,加强对保洁员的`管理,每个小组增加2个保洁员,玉泉小区、幸福二区、府前星座、丹剧团宿舍楼、多管局宿舍楼派专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且要求每个专职保洁员必须保持各自的保洁范围天天整洁如初,无乱堆、乱放、乱画;垃圾筒外观清洁、厕所清洁无味、休闲广场明净;并与之对照签订的责任状,不定期检查工作、定期检查评比,设置优胜巡回红旗,同时与环卫部门接轨,实施垃圾清运处理。再则,我们不定期对暂住在辖区内的拾荒窝点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清除。

我们准备继续投入将老九曲华南段用石驳加固,建成休闲风光带,对各组不完善的道路、绿化和下水道进行了增设和修缮,填平华南组的生活用臭水塘,建成休闲风景处,并增设两个垃圾中转箱。使整个社区的“创卫”设施基本完善,使“创建”工作的各个环节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仅管我们社区居委会在“创卫”工作中已经做了一些实质性工作,为达到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还有更多、更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努力去完成。望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多多指导。

谢谢大家!

x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就业率xx.x%

截至x月xx日,实现新增就业xxxxx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xx%

今年以来,x市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制定“减负、稳岗、扩就业”系列措施,全力以赴打好就业扶贫攻坚战。截至x月xx日,全市实现新增就业xxxxx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xx%,预计到x月底完成就业x.x万人以上,确保时间任务“双过半”。

全面落实“保就业”任务。x制定出台了援企稳岗等x大方面xx项政策措施,实施日统计、周调度,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及时为企业减压赋能。聚焦重点群体,细化政策措施,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实行督查督战,通过调度会、推进会、擂台赛等方式,确保政策措施全覆盖。建立x劳务协作就业服务联盟、xx小时企业用工调度保障等机制,搭建农村劳动力供求对接、失业动态监测等平台,有针对性地服务企业、保障农民工需求。目前,万人,%,贫困劳动力返岗xx.x万人,返岗率xx%。

全力以赴坚决打赢就业扶贫攻坚战。他们把未脱贫户、易地搬迁户、边缘和脱贫不稳定户作为重中之重,逐村逐人重新调查核实,建立人员信息台账和帮扶档案,全力帮助贫困劳动力输出就业。实施“易地搬迁+扶贫车间”“搬迁户+基地+产业”“致富带头人+脱贫群众创业园”,抓好xxx个易地搬迁安置区扶贫车间建设。目前,在建扶贫车间xx个,脱贫群众创业园x个,新型农村经营主体xxxx个。帮助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支持重点项目、用人单位招用贫困劳动力,开发临时性公益岗兜底保障就业xxxx人。目前,该市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xx.x万人,已就业xx.x万人,就业率xx.x%。

技能培训、人才招聘“云”端发力。今年以来,该市先后下发培训政策文件xx个,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主要抓手,开展线上培训。利用x人社网和“x人社”微信公众号,搭建网络招聘平台,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工作。截至x月底,共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xxxxx人次(线上xxxxx人次),%。除城镇新增就业外,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xxxx人,完成全年目标的xx%;就业困难人员就业xxxx人,完成全年目标的xx%;%,控制在x.x%以内。

全力推进“三创四建”活动。突出抓服务,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打造线下服务之家和线上服务平台,建立市县乡三级创业服务体系,解决群众创业困难。市创业服务之家改造工作启动,x月底将基本完成。线上创业服务软件已开发完成,xx项服务功能已上线,xx项正在调试,x月底将全部上线使用。实施“x+x+n”创业孵化园提升行动。重点提升x市大创园、高新区大创园、x区大众创业园x个市级创业园,打造xx个县域特色产业创业园,各县市区建设一批脱贫群众创业园。x新增创业孵化项目xx个,x县打造x电子商务省级创业孵化基地,x县已完成脱贫群众创业园建设,其他县正在完成脱贫创业园认定工作。用足用好“补、贷、培”各项支持政策,全面落实创业补贴、场地租金补贴等政策。目前,xxx家创业孵化园入驻创业企业项目xxxx家,较xxxx年底增加xxx家,带动就业xxxx人,xxxx人享受创业就业服务。

××社区下设×个居民小组,有住户××××户,××××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个,住宅小区×个,个体营业网点××家。现有劳动力××××人,登记失业人员×××人,其中实现就业××人,未就业××人。按照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居委会主任任组长,居委会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劳保站工作人员、各小组长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社区党支部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社区组织人员坚持每月深入居民区、楼院走访了解社区内双失业、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优惠证发放台帐、再就业援助登记卡、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使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做到了“四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二卡六册资料录入微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针对社区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类排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想对策。一是积极动员、提供用工信息,鼓励社区能人带动输出、投亲靠友等办法,介绍失业人员到异地务工。用工信息××期××条,为下岗职工自主择业提供信息服务。至目前,社区有组织输出××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异地就业。分流安置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缓解了就业压力。二是社区多方协调,开发了一些适合“××××”人员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个(如:护绿保洁、家政服务、门卫、治安协管、后勤管理等),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三是认真进行空岗调查,积极协调企业、事业单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岗位××个。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积极联系协调公益性岗位××个,为××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并且申请参加了失业保险。为××名自谋职业的下岗职工个体经营商业网点申请减免税费和××名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提供有关服务。通过再就业援助有××人实现再就业。五是帮助×××名下岗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他们再就业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了方便。通过开展“五送一落实”及空岗调查,进行求职登记、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下岗职工、弱势群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使下岗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深入居民楼院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居民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观念更新等内容的培训×场次,受教育人数达×××人(次)。印发宣传材料×××份,办黑板报××期。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镇上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五送”活动,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帮扶,使×××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事迹演讲会等形式,增强了下岗职工创业和再就业的信心。通过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使就业再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合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改进了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确保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大力开展空岗调查,围绕社区“三保”、“三托”、“三大服务”为社区就业模式,积极推荐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就业。

×、加大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工作实效,帮助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异地就业。

×、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协助下岗失业人员选择创业项目,帮助落实经营场所,协助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和申请享受减免税费优惠政策,并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从而实现自主创业。

近来,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确保全市就业大局稳定,x市出台落实系列政策措施稳就业、保就业。截至x月底,亿元,为xxxx家企业减免工伤保险费xxxx万元,为xxxx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xxxx万元。

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就业。x市相关部门成立了xx小时重点企业用工保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设立了人社服务专员,开发上线了企业缺工登记平台,已为缺工企业解决用工xxx人。开展“政策找企业、资金找企业、服务找企业”的“三找”活动,并努力做好“三到位”,即惠企政策宣传到位,资金快审快办落实到位,一对一、点对点、靶向服务到位。截至x月底,万元,万人。

突出重点群体促就业。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实名制管理,对贫困家庭毕业生建立就业帮扶责任人制度,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目前,全市xxxx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已实现就业xxxx人。保障农民工返岗就业,开展点对点接送农民工返城返岗服务工作,全市共派车xxx辆,集中接送农民工xxxx人,万农民工返岗。突出贫困劳动力就业,目前,有转移就业意愿的xx.x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发放物价补贴xxx万元,惠及xxxxx人次。目前,失业人员再就业xxxx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了月动态清零。

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推进“线上一网办、线下一门办、同城就近办”服务模式,推动全市就业服务提档升级。积极推进与内蒙古、山西、北京等周边市创立就业联盟,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更广泛的就业创业平台。强化线上服务,研发上线了全省首家“就业超市”软件系统,企业招聘、居民求职以及其他xxx多项人社业务可以实现网上办理、无缝对接。今年以来,组织线上招聘会xx场次,提供就业岗位xxxxx个,实现就业xxxx人。

同志们:

刚才,**同志通报了我市就业工作情况,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家要抓好贯彻落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市委、政府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支撑、重大底线任务,持续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了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稳就业保就业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决心,综合分析我省稳就业工作基础和面临多方面压力,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握好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把握好政府促进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把握好城镇就业与乡村就业的关系,把握好省内挖潜与省外拓展的关系,把握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就业的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稳住就业大局,稳住经济大盘,稳定社会预期。

一是保持经济合理增长稳住就业。要统筹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工作调度,推动以产业发展拉动就业、以投资项目带动就业、以创新创业促进就业,抓好批零住餐、文化旅游、快递物流等行业恢复发展,有效发挥稳增长促消费保就业的叠加效应。

二是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组合拳。要精准施策降低疫情影响,全力保障开发区用工需求,强化对困难企业的稳岗纾困支持,鼓励各地因城施策、因业施策、一企一策,积极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实实在在惠企利民、促进就业。

三是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支持毕业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聚焦农民务工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协同推进省际输出就业、省内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七

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截止至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20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201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2014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8篇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四篇。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14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八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十一五”规划期间,市中区经过区划调整,城镇就业人群大量增加,就业任务相当繁重。为妥善化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市中区在集中精力抓发展、以发展带动就业的同时,适应新的形势,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容量,取得较好效果。

一、“十一五”期间就业再就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7至2017年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265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90人,困难群体就业174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09人。自主创业9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499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120人;新成长劳动力竞争能力培训1700人。收缴失业保险基金778万元。

二、2017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完善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五大体系建设,努力开展全民创业服务。

1

以我市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五个体系,重点强化政策落实、调度通报、创业培训、创业融资、创业服务、宣传引导六项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城工作。我区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济宁市市中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实施方案》等文件,完善五大体系建设,提升各项体系指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创业宣传力度,成立了区级创业指导中心,在区人力资源市场设立创业指导窗口,组建了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努力开展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开通创业“绿色通道”提供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法律援助和后续扶持相结合的.创业 “一站式”服务。全区共确立重点扶持创业企业1家;建立创业就业培训基地7个;建立创业示范园区9个;收集创业项目118个;树立创业典型,培养选拔“创业人才”和“创业小老板”111人;开展创业培训408人,培训合格率达到100%以上;新增创业人数700余人,带动社会就业近6000人。

(二)坚持上下结合三级配套,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2

展了各项专题系列活动,落实《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开展充分就业星级社区评选活动;春节前后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5月至9月会同工商联、民营局等部门,着重开展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9月至11月,会同教育部门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推动下,大力开展创业助推1+3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年办理求职登记6320人,年度增长率10%;职业介绍7200人,年度增长率12%;职业指导7200人,年度增长率12%。目前,我区各镇、街道办事处均设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每个所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员,全区57个社区227个村全都确定了专(兼)职协理员共303人。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均设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窗口,全部开展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工作。并且采取以会代训、分散集中的形式,对各镇办所长及部分协理员进行了业务指导和使用“劳动99三版”系统的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安排3人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培训班。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7人,劳动保障协理员资格证3人,占工作人员比例的30%。

(三)针对各类就业重点人群,积极推进就业培训。

社发[2017]9号)和《济宁市市中区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培训能力实施意见》(济区人社发[2017]16号),拓宽思路,创新模式,采用考察招标办法,经上级批准,认定7个定点培训机构,开展了12期54个班次的各类培训,培训3668人,培训合格率100%,培训后实现就业3008人,学员就业(含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率82%。依照培训补贴标准按时拨付到培训机构,全年支出培训补贴160.8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4.48万元。

(四)加大财政支出、开展援企稳岗,确保就业资金投入。

2017年全年,我区共计投入就业资金315万元,其中年度区级预算落实13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180万元,实际支出245.9万元,支出率78.06%。全年各项补贴支出208.53万元。其中职业介绍补贴8.21万元,职业培训补贴160.8万元,社会保险补贴32.3万元,岗位补贴2.31万元,创业岗位补贴0.2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4.4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0.23万元。另外,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市中区扩大失业金支出范围实施方案》,扩大失业金支出额度为50万元,用于援企稳岗补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公布2017年市中区享受“五缓、四减、三补贴”优惠政策企业的通知》(济区人社发[2017]23号)文件,对2017年认定的8家困难企业,继续享受优惠政策;对新认定的10家困难企业缓缴或者降低费率,缓缴金额50万元,降低费率减收金额12万元;对8家困难企业支付了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20.75万元。

三、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开展及人员管理难度大。各镇街、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硬件建设及人员配置虽已基本完成,但兼职人数过多,特别是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由于各村、社区自身发展条件所限,大多数村社区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从而造成对业务不能熟练掌握,工作开展不全面,各项具体业务工作进展不能很好地做到同步协调。

(二)就业资金投入不足。今年上级根据给各县市区下达的就业工作任务指标数,测算出每个县市区完成任务需投入的资金总数,做为年终就业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区财力较弱,资金投入到位困难较大。

四、2011年工作打算

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上级下达的就业再就业各项任务指标,紧密结合我区实际,着重开展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我市开展创业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为契机,协同相关部门,不断健全、完善包括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在内的五大体系建设,支持全民兴业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二)以《济宁市市中区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培训能力实施意见》(济区人社发[2017]16号)为准则,拓宽思路、创新模式,积极开展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各类群体的创业就业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培训质量,以培训促进创业就业能力提升。

(三)进一步推进公共就业“精细化”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充分就业星级社区评比。以我区开展“擦亮窗口、服务百姓”活动为载体,打造具有中区特色的公共就业服务品牌。

(四)充分利用我区现有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全面基层社区居民的就业服务,加强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理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五)努力推进扩大失业金支出援企稳岗和失业动态监控,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就业的作用。

2011年3月30日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九

街道办事处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找准工作位置,为积极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发挥了街道办事处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基本作法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再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前提

职工,我们不应袖手旁观,要站在保障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再就业,共同度过难关,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而不视他们为社会的包袱置之不理。基于这种认识,淮川街道党政导班子对再就业工作十分重视和关注,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街道再就业领导小组。将再就业工作列入每年的的年度工作思路,并将任务分解到了8个社区居委会,明确了”上下-致,多位一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再就业工作”的工作方针。

二、发挥社区居委会的网底作用,抓好再就业工作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基础。

作的重要基础,只有发挥好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才能使地区的再就业工作具有持久性和有效性,才能落在实处。因此,作为对社区居委会负有指导责任的淮川街道办事采取有利措施,加大对社区居委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力度,使这项工作成为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重要部分,为社区居委开展再就业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近年来,我街道所辖的8个社区居委会均成立了再就业服务站,由居委会正主任挂帅。各社区居委会再就业服务站做了大量工作,通过走门串户,对我地区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台帐,为安置这些人员,居委会主任们不辞辛苦,多方奔走,付出了很大努力,近二年来先后安置了下岗失业人员3000多人。

三、认真作好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

从社区掌握和情况看,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着的年龄偏大、技能偏低、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难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上岗成功率较低,有的人多次求职应聘失败。作为从事再就业工作的具体工作人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抱着对下岗、失业人员极端负责的态度,积极热情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转变择业观念,提高竞争能力,早日上岗。对此,淮川街道各社区采取了相应措施,利用市民学校:一是对前来求职、被推荐上岗的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使其树立珍惜就业机会、遵守劳动纪律的观念。二是在下岗失业人员上岗前进行有关的技能培训,请用工单位的同志对该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力求使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能胜任新的工作岗位。三是对上岗后的职工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经常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及时与用工单位沟通,并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今年来下辖8个社区共进行各种培训10多次,参加人数达1200余人。

四、大力开拓社区服务业吸纳下岗职工上岗是街道再就业工作的发展方向。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十

为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确保实现“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xx市xx县xx镇加大力度开展就业扶贫工作。

公益性岗位促就业。大力开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对古柏村、双午村和关山村农村建卡贫困家庭劳动者实行过渡性安置,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并参照就业困难人员享受适当的岗位补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就业。

就业扶贫政策宣传促就业。积极宣传就业扶贫政策,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鼓励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目前正在统计的数据显示,高阳镇有合作社和家庭农产合计有19家,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有200多人,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有15多家。实现了一大批“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

职业技能培训促就业。根据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其掌握一门实用性的就业技能,引导贫困劳动力积极就业。目前,xx市核工业技术学校在高阳镇双午村和崔河村组织了60余人参加钳工技能培训,促进了一大批人员转移就业。

鼓励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给予家庭农场、企业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半年以上的相应的奖补,方便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同时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有组织劳务输出的,给予一次性交通补贴。

稳就业工作汇报事业单位招聘篇十一

近年来,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市局指导下,我局以“保障民生,服务群众”为主题,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沉着应对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开拓进取,全面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指标,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主要做法

(一)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1、健全服务体系促进就业。一是针对我区基层求职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和流动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传递高效快捷的特点,实现全方位、全天候信息服务,解决就业信息传递慢的问题。二是设立“两级”固定窗口,实现信息定点发布。乡镇、村(社区)两级就业服务机构在政务公开栏或公共聚集场所、人员流动量大的地方建立了固定的劳动保障信息发布窗口,及时更新用工信息,使群众足不出村便能及时获取就业信息,缓解了基层信息无处查询的问题。

2、抓好政策落实稳定就业。一是为不断加大就业服务政策、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我局通过组织开展以送法规、送政策、送服务为内容的“送法进企业”、“春风行动”等活动,不断提高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就业服务政策在乡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中的知晓率和覆盖面。二是为切实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通过换证、年审等基础工作,严把审核审批关,使减免税费、用工补贴、社保补贴、免费培训、公益性岗位补贴等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近三年来,共发放“春风卡”18000余份,《农民工维权解答》、《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接续须知》等各种政策法规宣传资料23000余份,《阳光工程(政策问答)》、《农民进城就业指南》、《农民务工培训读本》20000余份。

3、加强服务管理带动就业。一是广泛采集就业岗位信息,建立健全用工信息采集、发布制度,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近三年来,共开发各类就业岗位4861个,安置就业1100余人。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是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近三年来我区参加技能培训人员达到127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750人,并通过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带动周围人群就业。三是积极拓宽用人渠道,在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多次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为主题的招聘洽谈会。涉及的岗位工种有技工(焊工、铆工、数控车工等)、管理、财会、营销、服务、普工等。三年来共收集岗位3720余个,达成意向946人,促使138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四是加大对“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的就业帮扶力度,开展就业援助月、就业服务周活动,坚持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和落实社保补贴的“四送一落实”活动,为失业人员提供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培训服务、保险申报、补贴发放的“五不出社区”服务。切实加强劳动维权工作,使就业后各类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稳定了就业。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宣传发动,强化参保意识。为使参保单位和人员对社会保险政策有更深的了解,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宣传,不断提高员工的社会保险意识,树立参保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观念,增强企业、职工的参保积极性,实现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一是抽调精干力量深入企业,认真介绍养老保险的有关政策和现实意义,为他们“送一份明白卡,算一笔待遇账,讲一个受益事例”,现场答疑解惑。同时,积极协调经发局、地税局、财政局、安监局等部门,对全区各类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详细了解未参保企业数和用工人数及经济效益等情况,选择一些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大的企业,对他们进行重点宣传。二是利用双休日时间,在我区人员集中区域或四镇、两办定点组织养老保险宣传咨询活动,接受群众咨询并散发宣传资料,使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了解养老保险政策,提高他们参保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2、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加强征缴工作。我们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的基础上狠抓扩面征缴,确保应收尽收。一是注重政策宣传,加强引导。重点宣传了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政策、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社会保险费率标准等政策,做到了以政策宣传促征缴。二是抓住重点对象,积极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解决了部分群体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如五七工、家属工和中断缴费人员的社会保险政策问题,将其纳入社保体系中来。三是严格执法,强化征缴力度。以劳动用工年检和执法检查为依托,对全区各企业开展实地大检查,督促企业办理各项社会保险,特别是对扩面难点单位和欠费大户进行重点检查,对未登记参保、瞒报职工人数和缴费工资基数不实的用人单位,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对拒不整改的企业,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基金征缴到位。

3、健全制度,规范程序,理顺社保档案工作管理机制。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是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全面反映参保人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社保待遇的真实情况。在整理过程中,一是我们依据《档案法》,《保密法》等法规政策,制定了社保档案分类大纲和保管期限。对每一类档案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依法建档。二是对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存档等有了一个明确的程序,做到既符合工作进程,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三是对平时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材料、业务报表、台帐、图表、会计帐簿等,树立了及时立卷归档、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避免各职能科室间交叉重复而造成的浪费,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的集中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虽然全区街道、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已设立,但受到人员、经费、设备、办公场地等条件限制,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功能得不到全面的发挥,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大,扩面空间有限。除了大中型企业基本上做到了全员参保,其他部分中小企业经常有短期季节性用工现象,导致人员流动无序而且频繁,企业不愿为这部分人员缴费。另外部分企业和部分员工的参保意识较为淡薄,均不愿意掏这部分所谓的“冤枉钱”。而上级部门下达的扩面指标任务每年都在增加,随之扩面难度逐年加大。

3、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社保、地税、财政、银行之间没有统一的征缴软件,各部门间缺乏相互沟通连接的信息网络渠道和机制,基础信息、各部门间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存在矛盾;尤其是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后,急需要软件的支持来实现业务经办、基金监管、个人账户管理等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三、有关对策和建议

1、建议加大基层就业平台资金投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是就业服务体系的基础,在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困难人员社区援助、就业失业登记等提供最基层就业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每年划出专项资金在人员、经费、设备等方面加强基层就业平台的建设,使基层平台在就业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强化创新意识,促进民生工作进一步开展。通过认真调研,分析、查找工伤保险工作中的不足,打破以前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提出“争主动,早准备、稳推进,全覆盖”的全新工作思路,按照“先做规模大,影响大的企业,后做员工少,规模小的企业;先做效益好的企业,后做效益欠佳的企业;先做风险系数低的企业,后做风险系数高的企业;先做认识到位的企业,后做徘徊观望的企业”的“四先四后”方式”抓扩面,抓征收。

3、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参保意识,保障群众权意。采取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和经办管理服务的相关内容。对于群众普遍关注的参保缴费、政府补贴、待遇领取、经办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要深入四镇、两办、各个村、每个社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讲解,帮助人们增强参保意识,了解相关政策和主要经办流程,积极配合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推动工作顺利进行。

二〇一二年一月三十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