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17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4 06:35:08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17篇)
时间:2023-10-14 06:35:08     小编:MJ笔神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

课堂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阵地,只有把握课堂,抓牢“双基”,学习必要的方法,才会有拓展、提高的可能。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物理要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实验探究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而且要理解为什 么要这样做,并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适当的评估;除了学习物理知识,还应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如:转化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理想实验推理法,归纳法、等效法、类比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

课外适当做一些补充练习是消化、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提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培养、提高审题能力。

如遇到学习的难点、疑点,由于初三阶段的学习较为紧张,不能花很多的时间去慢慢“磨”,应做好标记,跟同学讨论,最好求得老师的解答,理解过程,掌握方法。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并将新学的知识和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注意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做到前后贯通。如学习功率的概念时可以对照已经学过的速度概念进行综合思考。

“规范”在考试中主要体现在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中。历年中考中,因解答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屡见不鲜。

具体来说,要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主要有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内能、热量、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要学习的物理规律主要有杠杆原理、功的原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要学习的物理模型主要有杠杆、滑轮等;要了解的物质主要有磁场、电磁波、能源等;要学会使用的仪器仪表主要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其中学习要求较高的主要有: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理解欧姆定律,理解电功,理解电功率,这些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一物理知识点2

动力学(运动和力)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四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五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点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六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

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

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 ,平行四边形定法;

合力大小随q变 ,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

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

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

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

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

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 ,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

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实用口诀(必选3-1和3-2)

说明:高中物理的确难,实用口诀能帮忙。物理公式、规律主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来记忆,本口诀也要通过理解,发挥韵调特点,能对高中物理重要知识记忆起辅助作用。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

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

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s等a 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平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 场力做功是qu ,动能定理不能忘。

3.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七

高考物理的很多知识点都是比较常考的,要多加注意。那么关于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

1.力

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开山和基础,弹力的方向和弹簧、摩擦力应该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受力分析的判断不仅关乎到这个部分,也会影响整个物理学科,所谓武学基础——“蹲马步”

2. 运动学

这个部分是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易错,且计算不算死人不罢休的境界,各种刹车、追击、相遇、滑块板块、传送带,没有做题底蕴的支撑,你会感到深深的恶意。

3. 牛顿定律

牛顿就是力学中的隐藏高手,就是王者荣耀中的法师,攻击力本来就不错,还可以对运动学、电场进行加持,让你面对的陡然上升了几个level功力。连接体是这里面一轮要拿下的核心考点。

4. 曲线运动

5. 天体运动

天体会的人觉得可爱简单送分,不会的人觉得变态、恶心、惹人烦,这个部分的核心公式之后很长的一组,但是出题的方式确异常灵活,且题目和实际结合多变,总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手,高手过招,就是毫厘之间定胜负,数量级运算可以帮助你不少哦。

6. 功和能

7. 电场

8. 恒定电路

这个部分最难的是电学实验,7个电学实验要如数家珍,有人问为啥啊?因为考,年年考,考到12分熟了,其他的召唤出体内强大的初中物理基础就可以了。

9. 磁场

电磁学的大boss,一剑封喉,杀人于无形,多见于选择题压轴或者和电场结合出在物理最后一道压轴题,难度系数3.5,转体动作复杂且难,尽量从步骤上逐个击破,拿下这个你的高考物理满分有望了。

10.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

11. 动量和原子物理

动量的六个常见模型要全面掌握,原子物理类似于文科记忆加理解就好了

12. 选修

不论你是选择光和机械波还是选择热学,选修的诀窍就是多做题然后系统总结考点和易错点,这个是覆盖面的问题,当覆盖面足够的话,拿下就指日可待了。

1、正交分解法

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研究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及其对运动的影响,既好操作,又便于计算。

2、画图辅助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物体的运动时,养成画物理v-t图和空间几何关系图的习惯,有助于对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

3、平均速度法

处理高考物理物体运动的问题时,借助平均速度公式,可以降二次方程为一次方程,以简化运算,极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4、巧用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阶段物理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是高考中永恒不变的热点,至少应做到在以下三种情况中的熟练应用:重力场中竖直平面内光滑轨道内侧最高点临界条件,地球卫星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1、多理解,就是紧紧抓住预习、听课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预习可分为粗读和精读。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学的物理内容,对重要的部分以小标题的方式加以圈注。接着便仔细阅读圈注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即精读。上课时可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难点,解答疑问。

2、物理课后进行复习,除了对公式定理进行理解记忆,还要深入理解老师的讲课思路,理解解题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题的知识点对症下药,应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条理化、程序化。

3、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

4、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物理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八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3.磁极:磁体上吸引能力最强的两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种类: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n极)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注:一个磁体分成多个部分后,每一个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我们把他叫做磁场。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4.磁感线

(1)定义:描述磁场的带箭头的假想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2)方向: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n)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s)。注:

1.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的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2.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磁感线不相交;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5.磁场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受的磁力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地磁场:

(1)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2)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3)磁偏角: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偏移,这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并记述的。

【方法】

1、注意区分带电性与磁性的不同:带电性是指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磁性是指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判断有无磁性的方法。

(1)根据磁性的吸铁性判断:将被测物体靠近铁类物质,若能吸引铁类物质(如铁屑),说明物体具有磁性,否则没有磁性。

(2)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让物体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若总指南北方向,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

(3)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将被测物体分别靠近静止的小磁针的两极,若发现有一端发生排斥现象,则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

(4)根据磁极的磁性判断:a,b两个外形相同的钢棒,已知其中一个具有磁性,另一个没有磁性。具体的区分方法:将a的一端从b的左端向右滑动,若发现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说明a具有磁性,否则a没有磁性。

一、电流的磁效应。

1.奥斯特实验证实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其磁感线与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形状相似。

(2)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及导线的绕线方向有关。磁极方向和电流的关系可用右手安培定则判定: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3.电生磁的应用——电磁铁

(1)电磁铁: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在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的时候就失去磁性。

特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来控制。

(2)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通断的装置,可以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工作原理:通过通断电流控制电磁铁磁性有无来工作。

二、电动机

1.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工作原理: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3.换向器的作用:使电流始终从一个方向进入线圈

4.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改变方法

(1)将外部电源的正负极对调;

(2)将磁极(n、s)对调

1.发电机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2.感应电流: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就叫做感应电流

3.直流电与交流电

(1)直流电:电流的方向不变,叫做直流电。

(2)交流电:家庭电路中的电流是交流电。

区别电动机与发电机:

看外电路是否有电源,有电源的是电动机,无电源的是发电机。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种经验:

当一列鸣着汽笛的火车经过某观察者时,他会发现火车汽笛的声调由高变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声调的高低是由声波振动频率的不同决定的,如果频率高,声调听起来就高;反之声调听起来就低、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它是用发现者克里斯蒂安多普勒(christiandoppler,1803-1853)的名字命名的,多普勒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和物理家、他于1842年首先发现了这种效应、为了理解这一现象,就需要考察火车以恒定速度驶近时,汽笛发出的声波在传播时的规律、其结果是声波的波长缩短,好象波被压缩了、因此,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播的波数就增加了,这就是观察者为什么会感受到声调变高的原因;相反,当火车驶向远方时,声波的波长变大,好象波被拉伸了、因此,声音听起来就显得低沉、定量分析得到f1=(u+v0)/(u-vs)f,其中vs为波源相对于介质的速度,v0为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速度,f表示波源的固有频率,u表示波在静止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当观察者朝波源运动时,v0取正号;当观察者背离波源(即顺着波源)运动时,v0取负号、当波源朝观察者运动时vs前面取负号;前波源背离观察者运动时vs取正号、从上式易知,当观察者与声源相互靠近时,f1当观察者与声源相互远离时。

二、光波的多普勒效应

三、光的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多普勒-斐索效应使人们对距地球任意远的天体的运动的研究成为可能,这只要分析一下接收到的光的频谱就行了、1868年,英国天文学家w、哈金斯用这种办法测量了天狼星的视向速度(即物体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得出了46km/s的速度值。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测体积——量筒(量杯)

5、测固体的密度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一

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下面是一篇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讲解,欢迎大家阅读!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二

1、答题准确,单位统一,据定律、公式,要将不同单位换算成统一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

2、拿到试卷,仔细阅读,找到突破口,准确完整地答题,如字母符号要写清楚。

3、绘制电路图等一定要清晰、准确,注意实线和虚线、直角标记、箭头指向等问题,要充分利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画电路图时连线交汇处要加黑点。

4、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联系生活实际。

5、遇到计算题先找出隐含的物理信息,理清思路,再规范作答,注意保持卷面整洁。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三

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

记住: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

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b。

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

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

声呐:根据回声定位。

声与能量:声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碎石)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四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任何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时都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从而使运动情况变的复杂。若想办法排除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改变物体形状和大小,也可以把下落的物体置于真空的环境之中),让物体下落时之受重力的作用,那么物体的下落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从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出发,显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因为下落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而对于每一个物体它所受的重力在地面附近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它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也是保持恒定的。而且,对不同的物体在同一个地点下落时的加速度也是相同的。关于这一点各种实验都可以证明,如课本上介绍的“牛顿管实验”以及同学们会做的打点计时器的实验等。综上所述,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因为这个加速度是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不用“a”表示,而用符号“g”来表示自由落体加速度。

2、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同学们可以参看课本或其他读物就会发现在不同的地点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如:广州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9.788m/s2,杭州是9.793m/s2,上海是9.794m/s2,华盛顿是9.801m/s2,北京是9.80122m/s2,巴黎是9.809m/s2,莫斯科是9.816m/s2。即使在同一位置在不同的高度加速度的值也是不一样的。如在北京海拔4km时自由落体加速度是9.789m/s2,海拔8km时是9.777m/s2,海拔12km时是9.765m/s2,海拔16km时是9.752m/s2,海拔20km时是9.740m/s2。

尽管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值一般都不相同,但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近似地认为在地面附近(不管什么地点和有限的高度内)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值为:g=9.765m/s2。

在粗略的计算中有时也可以认为重力加速度g=10m/s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五

1、平衡位置:机械振动的中心位置;

2、机械振动的位移:以平衡位置为起点振动物体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

3、回复力: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1)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2)回复力不是一重特殊性质的力,而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4、机械振动的特点:

(1)往复性;

(2)周期性;

(1)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2)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3)计算公式:f=-kx;

如:音叉、摆钟、单摆、弹簧振子;

例1:从a至o,从o至a/,是一次全振动吗?

例2:振动物体从a/,出发,试说出它的一次全振动过程;

1、振幅用a表示;

2、回复力f大=ka;

3、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4a;

4、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越大,振动越强,能量越大;

1、t=t/n (t表示所用的总时间,n表示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2、振动物体从平衡位置到最远点,从最远点到平衡为置所用的时间相等,等于t/4;

1、f=n/t;

2、f=1/t;

3、固有频率:由物体自身性质决定的频率;

1、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其图像为正弦曲线;

2、若从最远点开始计时,其图像为余弦曲线;

3、简谐运动图像的作用:

(1)确定简谐运动的周期、频率、振幅;

(2)确定任一时刻振动物体的位移;

(4)判断某一时刻振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质点必然向相邻的后一时刻所在位置运动

1、当单摆的摆角很小(小于5度)时,所作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2、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1/2

1、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1)有波源;

(2)有介质;

3、波在传播时,各质点所作的运动形式: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两侧作往复运动,并不随波的前进而前移。

4、波的'作用:

(1)传播能量;

(2)传播信息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六

1.定义: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二、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方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三、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对气体不适用)。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四、库伦定律

五、电阻率

1.意义:电阻率是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用电阻率p表示,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电阻率越大,表明在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导体电阻就越大。

2.决定因素:由材料的种类和温度决定,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无关。一般常用合金的电阻率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电阻率。

3.与温度的关系: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半导体和电介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可用于制造热敏电阻)。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七

曲线运动

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3.曲线运动的特点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合外力)与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4.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力改变速度的大小;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力改变速度的方向;

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时,力既搞变速度大小又改变速度的方向;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判断和运动的方法:物体实际所作的运动是合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所用时间始终相等;

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与分加速度均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