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骆驼祥子的读书心得篇一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一部伟大作品,以其真实、生动地刻画了民国时期社会阶层的困境,并借助于主人公骆驼祥子的奋斗和追求,展现了一位个体在波澜壮阔的社会背景下奋力追求尊严和自由的意志。这部作品让我明白读书的力量和重要性,也让我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贵。通过对《骆驼祥子》的阅读和思考,我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书中人物的励志与矛盾
在《骆驼祥子》中,主人公骆驼祥子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雄心勃勃,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他决心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追求自己的理想。骆驼祥子所表现出的励志精神给我很大的启示,他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让我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奋斗,我们才能改变自己的现状,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二段: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通过骆驼祥子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在小人物的社会中,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摆脱苦难,实现人生的价值。骆驼祥子明白了这一点,他努力学习,苦心经营着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利用自己的学问和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事业,从而获得了自己的尊严和幸福。这使我深为感动,并坚定了我追求知识的信念。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我们才能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三段:人生的追求与无奈
骆驼祥子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尊严的人。他不满于自己的命运,渴望改变现状,从而获得自己的尊严。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依然面临着各种困难和压力。他不断受到各种不公正对待,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我看来,骆驼祥子的奋斗精神和追求自由的意志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尽管人生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保持追求自由和尊严的信念,坚持不懈,我们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段:人性的善与恶
《骆驼祥子》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也表现出人性的丑陋。在故事中,骆驼祥子遇到了无数的艰难和挫折,但他依然秉持着对人的善良和正直。然而,他也遭遇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对待和人性的丑陋。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善与恶之间的斗争,了解到人性的复杂性。这让我更加明白,人要遵循自己内心的善良,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学会坚持并保持自己的人性尊严。
第五段:诗与远方的美好
在《骆驼祥子》中,诗歌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诗歌带给人们希望和梦想,让人们在困境中获得内心的寄托和力量。通过读书和写诗,骆驼祥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这让我产生了对诗歌的兴趣,并意识到诗歌对于人们的精神追求有着积极的影响。诗歌激励着人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总结:
通过读《骆驼祥子》,我不仅了解了一个个体在困境中奋斗的故事,也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以及追求自由和尊严的艰苦和可贵。从中我明白了在人性的斗争中坚守善良,让远方的美好诗意不断激励自己。读书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改变我们的思想和命运,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将永远铭记骆驼祥子的故事,以及它带给我的深刻启示,不断努力,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
骆驼祥子的读书心得篇二
阳光撒下,像欢快的小人谱写着生活的美好,香茗淡淡、书香独韵,唯有那片花能懂我的.情。
一题记
这本书是老舍先生的得意之作,更是北平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初拿到这本书,我便爱不释手,读来几遍也不过瘾,读到最后才发现那种令人震憾的悲哀。
祥子,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本着过好生活的愿望来到城市。他有着正真的纯朴、勤劳而善良,又带着乡间的清凉气,多讨人喜欢的小伙子!但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刘四、虎妞、孙侦探、小福子、杨太太、夏太太……组成了祥子的沙漠,让他迷迷糊糊的往下坠,坠入了黑暗,成为了金钱的附属物。
“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是老舍先生的最终评价。可究竟是什么让祥子如此堕落?我想,一方面是那种黑暗的环境,使他立在人间的最低处,遭受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打击。他想逃却逃不出去,像一个临刑的死者,为生活而垂死挣扎;另一方面是来源于一个乡间小伙子的狭窄眼界,他本可以听高妈的话,让钱变活,或是有一些心路和手段离开北平,别处谋生。可惜他只能局限在自己的层次里,什么都做不到,哪都不能去。
一个没有别的本事,只能凭力气吃饭的车夫真的无可奈何。合上书,我突然想起这么一个人来。深深佝偻的背,仿佛已承受不住岁月的沉重,肤色如土地般,透着长年耕作的瘠感,一双憔悴无神的眼睛深深地陷在青黑的眼窝里,空洞而深邃,枯黄的发丝蓬乱地盖在头上……他就是我的祖父,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的祖父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挣钱的不易,更知晓那赋税是怎样的咄咄逼人。他在痛苦中挣扎,在苛捐重税下养家。为了活下去,他曾经挑着米担子走了上百里路,回来直吐血,两大筐米却只卖到十多钱。他认为雨是上天的恩泽,最公道的。可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幸运的是,外公没有像祥子那样,对生活感到绝望,他用他的血汗,成就了他自己的小世界。
合上书,我想起郭沫若曾说老舍作品的语言“寸楷含幽默,片语振聩聋。”他的幽默来于故事本身的京味儿,而他的哲理却让每个人思考。
骆驼祥子的读书心得篇三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通过讲述祥子在大半个世纪的蹉跎岁月中,一心追求自由和尊严的奋斗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和悲惨。作为一本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骆驼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读书体会和心得。以下是我对骆驼祥子的五个方面的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骆驼祥子给我留下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通过描写祥子负重前行的艰辛和世态炎凉的描绘,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和悲惨是造成骆驼祥子这样的普通人物悲惨命运的根源。在社会逼迫下,祥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走上了充满苦难和残酷的道路。这使我深深地反思了社会现象,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了当代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其次,骆驼祥子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祥子在社会中接受了很多挫折和伤害,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他努力工作、机智勇敢,但在现实面前还是屡屡受挫。这使我深深体会到了生活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在社会风气阴暗的年代,人类的美好品质残缺不全,这让我更加强调我们应该关注、培养和维护自己的人性美德,同时也提醒我要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积极改变自己和社会的不足,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骆驼祥子给我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机会。祥子的一生充满了困境和挫折,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心中的信念。在我看来,骆驼祥子代表了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普通人,他的命运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通过对骆驼祥子一生的描绘,我们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命运的设计以及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对我而言,骆驼祥子的故事告诉我,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只要坚持自己内心的追求,就能够战胜逆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骆驼祥子给我带来了对爱情的思考和认识。在小说中,祥子与许多女性有过交往,但真正让他感受到爱情的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于兰。尽管祥子对于于兰的感情并不完美,但这段爱情却真实而深刻。通过祥子和于兰的故事,我认识到爱情本身就是复杂的,不能以传统的标准予以衡量。爱情是可以改变人的,也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读完骆驼祥子后,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并重新审视了爱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最后,骆驼祥子给我留下了对艰辛奋斗和拼搏精神的共鸣。祥子虽然受到了很多的打击和迫害,但他却从未放弃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这种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令人钦佩。他以勤劳努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为了梦想和理想而努力奋斗,这种拼搏与进取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读完骆驼祥子后,我更加坚信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赢得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总之,读完《骆驼祥子》给了我很多思考和思索的机会。通过对祥子一生的追求和挣扎的描写,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同时,骆驼祥子的故事也让我对人生的意义和爱情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此同时,他的坚韧不拔和拼搏精神也给了我深刻的触动和启示。通过这本小说的阅读,我收获了知识、思考和成长。
骆驼祥子的读书心得篇四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旧中国平城里的一介车夫的悲惨故事。
祥子有一个理想 ?? ?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是,他并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他也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自暴自弃,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他从上进好强变成了自甘坠落。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韧,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我不由地为祥子的命运所感叹。祥子一开始是那样的老实善良,正直勤劳,可是在生活一连串的打击下,他变了,变了不求上进,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的样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他变得奸诈,甚至无耻。为了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
读到这些内容,我感到悲伤,愤怒。我对祥子的前后反差感到悲伤,对他后来无耻的所为而愤怒,但,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祥子的社会是黑暗的,所有人也是丑恶的。黑暗社会中,人性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仇恨。就是在这样一个下层市民被压迫,祥子在遭受了几番打击后终于明白:即使肯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最慢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从此,祥子变得堕落,除了他本身的目光短浅、狭隘自私,更多是则是因为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他很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悲惨。
对于祥子,我又感到遗憾,感到惋惜,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佩服他从前的坚强和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也没能战胜社会 ?? ——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因素。不管怎么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他也许真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就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
骆驼祥子的读书心得篇五
祥子是《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力壮、吃苦耐劳的城市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他的全部梦想是自我买一辆车,做个“独立”、“自由”的车夫,而三起三落的买车挫折,却破灭了他的人生梦想,使他陷入绝望。祥子变成了一个自私、无赖、病弱的行尸走肉。作者经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情节,整部《骆驼祥子》,就是祥子从自强上进而沦为自甘堕落的杯具史。
祥子来自农村,能拥有一辆自我的车是他梦寐的心愿。为了买车,他从生活中扣出每一点钱:他舍下头子和下等车夫抢座,没命的拉车,甚至连一口好茶也不愿喝——虽然像他这样的高等车夫喝点好茶是再平常可是的事了,他把自我当作铁打的,拼命攒钱……经过三年的努力,他最终用自我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可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之后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包月的主人为躲避特务追踪而远行,于是他又丢掉了一份比较安定的工作……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想过放弃,可是他的要强逼迫着他继续走下去。但一切都是徒然的: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它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最终完全地破灭了。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他心中最终一朵期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渴求和信心,从自强上进而沦为自甘堕落:原先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正如书末老舍先生所讲的:“沦为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的堕落,或许与当时旧北京黑暗的社会风气有关。作为城市底层社会劳动者的代表,祥子的身上体现了旧社会统治阶级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也折射出旧社会风气下的中上层人民的麻木与无情。我想,老舍先生正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一本《骆驼祥子》,道尽了穷人的无奈,穷人的辛酸,穷人的'泪。
骆驼祥子的读书心得篇六
面对30年代满目疮痍的旧中国,老舍怀着对旧社会的憎恶,手里握着一支沉甸甸的笔,胸中揣着一颗沉甸甸的心,用朴实的文字写下了对腐朽黑暗的旧社会的控诉书——《骆驼祥子》。书中以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为线索,真实地折射出了一个大世界。
身为社会最下层的劳动者,祥子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地赚钱。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车,那辆车对于祥子来说,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双鞋换来的。可是命运捉弄人,车接二连三的被人夺走,祥子的梦想之火一次次地熄灭。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不断的振作起来,再度奋斗。我不由地对祥子那坚持不懈,为梦想而拼搏的那股韧劲而感动;对祥子被悲惨的命运所折磨,而只能无奈地沮丧和失望感到怜悯。虎妞的死使祥子的心灵深受打击。虎妞死了,车也卖了,一切都化为乌有,又如同刚开始般,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却永远烙下了。但他还尚有一线希望——小福子,他知道小福子是真正对他好的女人,他拉车也全依赖着这一希望。可是,当祥子终于回去的时候,小福子已经死了。祥子悲痛欲绝,从此对世界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所有人。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的败类,原来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碾得粉碎。从前讲义气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把他们一切都骗抢过来。他变得奸诈,甚至无耻。简直变了一个人,偷抢拐骗,只要能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于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终于成为了“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一个积极向上,扎实肯干的大好青年,最终沦为无恶不作,好赌成性的社会败类,人间渣滓,充分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肮脏腐败,狠狠批评了当时政府的'无能,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祥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的遭遇与思想行为上的巨大变化,将人性的丑陋与社会肮脏的一面毫不保留地揭示出来。
老舍先生对当时的政治,当局的黑暗并没有作过多的描写,凭着一条主线,批判了万恶的旧社会。旧社会的肮脏,腐败和时局的动荡不安对贫苦老百姓带来的磨难是深刻而久远的。它毁了许许多多像祥子一样的,出身贫寒,但对生活仍然满怀着信心的人。祥子的堕落是令人心痛的,但这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控诉。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文笔刚劲有力,故事离奇感人,发人深省。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于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灭后的精神坠落。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我们会遭遇很多坎坷,就是困难与挫折。我们遇到坎坷时,不能逃避,要去面对它,要去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也不要绝望。俗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我们不气馁,鼓起勇气重新爬起来,继续前进,就能看到光辉的明天。
骆驼祥子的读书心得篇七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所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勤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都带来磨难。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象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平常他好象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在扬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写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小说还细致地描绘了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愿望所作的各种努力。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尽管他怀有改善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他从来没有想到应该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而仅仅是执拗地幻想凭借个人的要强和努力去达到这样的目的。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他的斗争手段更是错误的。结果,使自己远离了周围的朋友,孤独无援,更加无力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既然“要买上自己的车?成了他奋斗向上的全部动力,以至于是他生活在世上的唯一目的,那末,在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要求以后,他失去的就不单是一个理想,而是生活的全部意义,从而必然陷于精神崩溃的境地。盲目的个人奋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失败命运,正象作品中所比喻的,好象是拉洋车为了抄近道,“误入了罗圈胡同,绕了个圈儿,又绕回到原处”。这就更加增添了他的不幸并且给人以沉重的窒息之感。小说的末尾,明确指出祥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在深切的惋惜之中包含了批判。整部作品,在控诉旧社会吃人的同时,也宣布了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道路的破产。这就比之一般的暴露黑暗现实的作品具有更深一层的社会意义。作品还通过一个饱经人生沧桑的老车夫的口,意味深长地指出:“干苦活的打算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吗?独自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叫小孩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光,谁也没法儿治他们!”尽管这种提法还比较模湖,也没有在作品中进一步用具体的情节正面地表现出来,却仍然可以看出这是老舍探索劳动人民解放道路所得出的一个崭新的结论,显示了他过去作品中所没有的可贵的进展。
生活中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希望,就有了可能步向成功的路。祥子是生活在一个腐朽的社会,一开始不断经历挫折,又每次都是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但是受当时社会的影响,祥子最终是没能扛的过社会的黑暗,但如果他生在我们的社会呢。。。一定会有所作为的。正是祥子心中的希望和他的不懈努力支撑着他走过了很多的道路。
祥子他后来被腐朽社会抢去了期望和努力的包裹,而我们完全有条件将它们保管好。相信只要我们把这些包裹一直挂在心里面那么一定就可以突破一切,走向一个美好幸福的.地方!
骆驼祥子的读书心得篇八
《骆驼祥子》通过叙述祥子的命运悲剧,老舍揭示了一个城市贫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奋斗到堕落的人生轨迹,并在更加深远的意义上凸现出来人性的卑微和脆弱。
老舍笔下的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初来乍到,18岁的他应该是个上进的理想青年,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不错,他的意志是坚定的“一年,两年,至少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多少万滴汗。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菜里饭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和报酬”。祥子也在一段时间里成为一位体面的高等车夫,他甚至希望:“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至多两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可以开车厂子了”
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巨大的落差,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更是加大了这一落差,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抢去,失去了洋车只牵回来三匹骆驼。我认为,在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历程中,这是一次重要打击。虽然,他很快从头开始,努力赚钱买车,但他的内心已经有了细微的变化,“要强又怎么样,这个世界并不因为自己要强而公道些,凭什么把他的车白白抢去呢?即使马上再弄上一辆车,焉知不再遇上那样的事呢?”。他渐渐不再希冀将来,对别人喝酒吃烟跑土窑子还有一点羡慕,这暗示出他会最终堕落,若是从前的那个祥子岂会有这种想法?只可惜,他现在是“骆驼”祥子。
可是,他骨子里还是有傲气的,让他还是不敢去动它们。他对钱看得更重了,“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管拉上买卖”。可这次没等他买上车,所有的积蓄被侦探夺取,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
再次拉上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虎妞的存在直至死亡不仅让祥子的人格和身体同时受到严重打击,也无情击碎了他的生活理想——车子和家庭,小福子的死又进一步毁灭了祥子的生活理念,若是第一次的起伏是奠定他堕落的基础,那么这一次是彻底的被城市的无情所打垮。他开始厌恶拉车,厌恶劳作,生活出卖了他,他也开始游戏了生活,吃喝嫖赌,出卖他人换钱。他骨子里仅有的傲气也消失一空,这也映射祥子式的进城农民无法摆脱的命运。
正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从这层意义上讲,《骆驼祥子》向我们展示了旧中国史城市的堕落、腐败的情形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无法逃避的生存危机,并且暗示出城市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与农耕传统文化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