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七月与安生观后感(汇总14篇)

2023年七月与安生观后感(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3 09:46:25
2023年七月与安生观后感(汇总14篇)
时间:2023-10-13 09:46:25     小编:ZS文王

观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什么样的观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一

整部电影很有岩井俊二的风格,慢慢地一种嘲讽命运的残酷。配乐和影像风格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曾国祥细腻的风格,无论是技巧还是风格,都呈现出艺术品的特质。至于表演方面,周冬雨奉献了演艺生涯最精彩的表演,马思纯维持了一贯的水平。两个女孩的情感变化,在他们充满张力的表演中,一部部走向没有希望的悬崖。

真绝望啊。

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

大部分的中国电影愿意,顺理成章。而这部电影,是为了结局而讲故事。前面的铺垫,都是为了最后残忍的爆发。两个女孩性格的铺垫,也都为了最后那视死如归的流浪。

两个女孩,仿佛是一个人。但是安生羡慕七月的安稳,七月又羡慕安生的自由。

可是安生不知道,七月的安稳是牺牲了所有关于自由的幻想,而七月也不知道安生的自由是牺牲了所有关于安稳地依赖。两个女孩在不同的风格中凝望着对方,并想成为对方。可他们并没勇气朝另一个自己迈开一步。

安生害怕失去自由,七月害怕失去安稳。

直到安生发现自由久了,想回归安稳,老天都会和你作对;直到七月发现,想一直安稳,却注定被安稳抛弃。

无论什么样的日子,过得太久,日子就会嫌弃你的。

于是七月背起行囊,选择像安生当初一样流浪;于是安生爱上一个普通的男人,选择像七月当初一样,过上安稳的日子。

可是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残忍的事情,因为承受过太多伤痕累累,他们却仍然走上与当初选择截然相反的道路。似乎青春就白白浪费,但青春不会浪费的,走过的就值得珍惜。

虽然只是有一点点无奈。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二

好闺蜜爱上同一个男人这种老套路,小说《七月与安生》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当年那种让人惊艳的语言风格之外,还因为比起一般的三角恋,七月与安生之间,闺蜜情超过了男女情,但却并非是因为有人发扬圣母风范,说什么假大空的只要你幸福我就幸福的鬼话,而是因为七月与安生代表着一个人灵魂的两个对立面,一个渴望安定,一个渴望漂泊,一个总是以被选择来逃避内心负累,一个总是主动选择主动背负。而两个女孩之间即便彼此伤害到刻骨依然无法割舍的友情,是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没有的品质:我爱你,因为你刚好是我向往的那一半灵魂。

安生看似叛逆张扬,实则骨子里渴望安定的爱和生活;七月看似文静乖巧,实则骨子里向往自由的灵魂;安生爱七月,七月也爱安生,家明的出现,安生选择离开和成全,七月选择默认和把握,就像七月说的她对自己失望,她没有办法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安生,她对安生的爱是自私的,对家明的爱是自私的,但在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安生,我恨你,但我只有你。她和安生就像两个藏了刺的刺猬,一旦露出刺便互相刺的遍体鳞伤,互相伤害后又心心相惜。影片中她们多次的分离也预示着结局的分离,最后一个场景,安生看到镜中的七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感觉是一部非常慢热的电影,说的是两位基友之间分分合合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像双生花一样,小时候7月是一个乖孩子,有幸福的家庭,爱护她的妈妈,他的人生,是可以看到边界,和未来的。安生不同,出生在单亲家庭,生活飘零。却没有想到,过了十八岁之后,两个人的角色会发生互换。又好像是一个围城,没有得到的,总是想念。我想这可能是每一个个体,都希望得到圆满的生活。正如陈奕迅歌词所说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这部电影教会我的事。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是那些人和那些时间,以及在那些时间里和那些人一起做过的事。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三

看了根据安妮宝贝小说改编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可见导演曾国祥很是用心,把人物刻画得非常有张力,个性鲜明、突出,故事情节大胆,富有新意。

起初,故事中的七月(马思纯扮演)本是个安静、内敛的大家闺秀,安生(周冬雨扮演)则是一个活泼开朗,放荡不羁的小野丫头儿。但是剧情却把她俩安排在了一起,她们13岁相识,相知,而后又相杀。她们同时爱上了一个人家明(李成彬扮演),后来,她们之间又发生了一些摩擦和误会。到最后,剧情反转,七月与安生的性格互换,七月开始了像之前安生一样四处漂泊不安定的生活,安生开始过着像以前七月的生活,渐渐地心开始踏实、沉淀下来了,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憧憬。七月在一次生孩子中,术后大出血而死,安生悲痛万分的同时,担负起了抚养七月女儿的重担。某天,安生意外遇见家明,家明说出了他离开七月的真相。后来,安生也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带着七月的女儿,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

小说写得很精彩,导演在尊重原著的同时,进行一些改编、润色,使故事更曲折,更富有戏剧性,让观众看后为之落泪,发人深思。

故事的结尾我觉得是本片最精彩的部分,安生在写一本小说,名字就叫《七月与安生》,这样的收尾太含蓄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是导演的惊鸿一瞥,点睛之笔。

香港年青导演曾国祥第一部作品就能拍成这样子,实属不易,拍摄手法相当老道,长镜头和特写镜头运用得也恰到好处,叙事的层次感也不瘟不火,游刃有余,是个当导演的好苗子。

希望以后能看到他更多的好作品,不仅有文艺小清新影片的内涵,又有商业大片那种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好期待呀。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四

七月很聪明但在某种程度她是自私的。火车送别时七月看到安生佩戴着玉佩时的心情又如何?是对安生的妒忌、还是对自己无法得到佳明真心的失落、还是对自己难以独自占有佳明的无奈?七月喜欢将自己与安生作比较,在浴室里中,七月终于把潜藏在自己心底的话说出口“你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可你为什么还要跟我抢”可她却恰恰忽视了一点,就是爱情不该被占有。正如诗人纪伯仑诗中:爱不是占有,爱也不会被占有安生把七月视为最亲的人,昔日里踩着七月的影子害怕分别,如今却为了成全七月,选择一个人流浪。因为至少这样她还可以为七月写一封载满思念的信,信的末尾也只是简单附上问候佳明。却不料惹来七月的猜忌。为了七月安生可以孤独去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一起生活漂泊,生怕搅乱了七月安定的生活。可为什么七月不能就为了安生,去包容安生的爱。

安生一直渴望自由,因为有七月她选择陪伴。直到佳明的出现,打破这童话般的二人世界。当两人躺在安生出租屋的床上时,七月害羞地给安生讲佳明出现,安生在一旁调侃七月,自己内心却十分落寞,她生怕她一生中最爱的人会离她而去。她很孤独,她很坚强,同时也十分脆弱。

故事的结尾,七月死后她生命的延续瞳瞳陪伴着安生。一个曾经漂泊天涯,热爱自由的安生如她名字一般选择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佳明也选择孤独地一个人生活,三个人就此分别。一个相隔阴阳,一个同在一座城市却不相往来。这或许不是因为害怕面对彼此,而是去选择尊敬,珍惜曾经的的回忆。

作《七月与安生》为活人留以念想,为死人示以缅怀。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五

青春肆意妄为,成长也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痛苦。有些痛苦是自找的,也些痛苦是单方面的,有些痛苦是无中生有而来的,或因为无聊,或因为懵懂,或因为无法实现的欲望,所以惆怅。

妄想无罪,好奇无罪,胡闹也可以原谅,但是,背叛了友情就有罪。

人与人交往,条件好坏不重要,能力差距也不是问题,关键是要交心,坦诚与透亮,才是友情永葆青春的决定因素。

友情是暖心的,不能随意滥用;友情是需要爱护的,不能拿来伤害;友情也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东西,不是奢求与施舍。

我一直坚信亲如兄弟的友情,并且,历来都觉得真正的朋友其实比亲生的兄弟姐妹更好。兄弟姐妹太随意,自恃那个血缘关系,时常忽略感情交流;彼此有困难的时候,也少有能真正帮得上忙的兄弟姐妹。朋友们不一样,为了彼此之间的事情,都会尽心竭力,无怨无悔,时常还倒贴着钱去办事情。

当然,我主张朋友之间以纯友谊上选,尽量不要在友情当中掺入与金钱或物质相关的东西,否则,久而久之,友情就会变味儿。另外,友情不能与爱情起争端,更不能夺人所爱,因为通常情况下,友情是敌不过爱情的。就象电影中的安生,到处漂零,就是为了偿还情债,结果,三角恋情让所有人不得安生。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六

第一次看《七月与安生》的时候,是这部片子首映过后的小半个月,偌大的电影院里面依旧人满为患,不乏是一些小情侣。

我是一个人前去看电影,快入秋的天气很凉爽,嚼着一点点的波霸奶茶,甜丝丝的感觉在口腔中扩散,电影开始了。

片头是一首歌,树叶婆娑的小树林,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照射在小树林的每一寸土地上面。

七月与安生的故事开始了。

鳞次栉比的城市,等待地铁上班族的安生在地铁上与苏家明重逢。通过安生阅读小说的方式,幼时的故事重现。

七月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来说的乖乖女,但她的内心同时渴望着自由,如同安生那般。而安生却是一个性格跋扈的女孩,但她流浪的同时也羡慕着七月的安定。

我想,每一个如同七月那般乖巧的`女孩,内心中可能都住着一个安生。

电影里面最令我难忘的场景是安生拿着一块石头想要敲碎那个消防报警器的时候,结尾才看见,其实安生是犹豫了一下,放下了石头,而七月是真正敲碎报警器的人。

七月那样乖巧的外表下,也有着那样不羁和隐藏在乖乖女外表下的叛逆。

传说一个人踩到另一个人的影子,那么两个人便会永远在一起不分离。

七月与安生这样两个性格截然相反,却又有着几分相似的二人,就这样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安生初中毕业去学了剪发,而七月也考上了最好的高中。两个人的友谊依旧没有改变,而林七月也有了喜欢的人。

闺蜜的矛盾往往始于三人行。

大概是从去庙里那次开始吧,林七月发现自己开始恨起了李安生。

然后李安生去找吉他手。

离别的时候,七月拉着安生的手,追着火车跑。但是当七月看见安生脖颈中苏家明的玉之后,七月松了手。

安生急忙对七月说:“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七月没有回复她。

安生看着七月在看到玉那一霎的失神,与自己渐行渐远,安生自然是难过的。

七月哭了很久,不是因为安生的离别而哭,而是因为她最难过的,是没办法像爱自己那样爱安生。

友谊是无私的,也同样是自私的。

日子一天天过,七月继续着安逸的生活,而安生也在四海为家。安生在每一张寄给七月的明信片上,都写了一句。

问候家明。

李安生与苏家明的关系,终究成了林七月心中的那一根不能言说的刺。

家明不愿就此与七月过上安逸的生活,家明选择去北京打拼。当七月失魂落魄地送走家明之后,七月与安生再次相逢。

她们去了上海,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彼此心中的那根刺产生了隔阂。两个人之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作祟。心中的一种陌生的情感似野兽般吞噬理智。两个人大吵了一架。

安生走了,七月追了出去,她看着安生,安生也看着七月。车来了,七月没有挽回,安生上了车,七月亲眼看着安生走了。

再一次见面,七月看见安生与苏家明在一起,人往往在最愤怒最悲伤的时候,会口不择言,说出一些让自己最后悔的话语。

此去经年,安生与七月就此别过,分道扬镳。可故事往往不在这里终结。

苏家明逃婚,七月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找到了安生。

友谊往往十分奇妙。

无论两个人直接发生了多么激烈的争吵,对彼此造成了无法磨灭的伤害。但是在你最落魄的时候,她会不顾一切地帮助你渡过那段时刻。

小时候,我总是希望有一个朋友。可以与我形影不离,出双入对。但是长大了,往往朋友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你的身边。可是无论多么忙碌,心中挂念亦是一种友谊。

《七月与安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七

七月与安生小说读后感一还是在21天财女里看到《七月与安生》这本书,听ts说要上映电视了,所以我也抽空看了这本书。上周看完了,一直不知道怎么写读后感,我感觉我对于感情是个失败者,所以以下都是我本人的看法,希望姐妹们多抒发自己的看法。

《七月与安生》这又是一个关于两女一男的“三角恋”的爱情故事,这个让人感怀青春、感怀友情、感怀爱情的凄美故事,让人从内心动容,应该说,它对于每个人来说,也许是一次生命的审视,一次灵魂的叩问。

但是我不喜欢,也不认同这种爱情。从第一次我看到三毛的作品,到席慕蓉的爱情诗集,一直到张爱玲的作品及自传。或许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对爱情的理解和看法不一样了,总结所有这些爱情故事也好,还是自传也罢,好像美好的爱情总是以悲情收场,难道我们值得宣扬的美好爱情,就是要大家继续着悲情吗?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阳光的爱情呢!

女人,走错了路,要记得回头;爱错了人,要懂得放手!在遇到感情挫折时,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目光投放到旁人的身上,尽可能的让自己的眼睛能在自己的身上多停留一会,毕竟反省自己比解剖别人更容易一些。反思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等你真正让自己静下来,想清楚自己心里所要的,你就会懂得取舍,也不会在感情挫折里继续着悲情故事了。幸福的女人不是一辈子不失恋的女人,而是失恋之后照样活得精彩并且下一次爱情照样甜蜜的那种。女人只有离得开对自己不好的男人,才能从容优雅自信,女人的幸福是要从离得开男人开始。若把拥有某个男人作为自己唯一的事业,那是一场豪赌,输赢难料,只有拥有离得开男人的资本,才能永远不会绝望。

清雨也不是圣人,在感情漩涡里也经受过挫折,但是经历过后,一个人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之后,会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这么优秀的,周围还有这么多爱慕着、喜欢我的人。所以女人在适当的时候,要学会转身,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前面是片蓝天或者是片火海,就看你自己的选择!

给自己一个阳光的爱情吧,错过了要学会放下,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你关上一扇窗,也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爱情路上也是,相信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情节的!

七月与安生小说读后感二一直以来有一种想法,安妮笔下的七月和安生代表了女人的两种欲望:成为“女”或者成为“人”。

作为“人”的女人表现出的是一些很本质的要求,如同安生,直接的表达着自己的欲望与要求,不懂得掩饰。这样的女人很有杀伤力,同时又很自我,不希望被羁绊,哪怕是,爱情。因此,关于镯子以及安生与家明的关系,我有自己的看法,觉得是安生主动的拒绝,因为她明白,一旦明确了那种感情自己就将面对着未来的婚姻与家庭,毕竟更多的男人希望的是一个感情的归宿而不是无休止的飘泊,特别是家明这样的人。安生明白,家明是不可能和自己去过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的,而自己也不愿为此所羁绊,所以不将感情表露是最好的选择,虽然最后他们还是有了一个孩子。

作为“女”的女人表现出的是合乎社会要求。比如,温柔、贤淑,比如结婚生子,从此站在一个男人的身后,让自己的爱情有一个“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结尾。也许这结尾并不美丽,但却是现实的,安稳的,合乎这个社会对于一个女人的基本要求。这样的人很多很多,或许就是你我,在故事中她叫七月。似乎是西蒙·波娃说过吧,女人不是天然形成的,其“女”的特征是后天形成的,是社会对她要求的结果。可以看到,七月的行为大多是传统的、合乎规范。也正因为合乎了社会对于一个女人的要求,因此七月得到了一般意义上的幸福。而违背要求的安生却很难得到这一切。

换句话说,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想要得到一般意义上的幸福,就要努力的去迎合社会的要求。去做“女人”而不是“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安生的死是一种必然。

究竟是该做“女”还是做“人”,回答这个问题的困难程度就像是要明确回答“家明到底爱谁”一样困难。不同的价值观下,衡量结果必然是不同的。如果你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大概会选择七月,如果你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大概更偏爱安生。或许,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黑或者白。

最后的情节也许是安妮的一种暗示。孩子的诞生延续了安生的生命,然而孩子则是由七月来抚养长大。或者是在不经意中向我们昭示母性在女性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当一个女孩通过生育转变为母亲的时候,她会最终选择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

也许,每个女人都曾经是安生,也许,每个女人最终都会成为七月。然而即使是有着如此众多的不确定性,女人对于自身命运的关照与思考必将永远进行。

七月与安生小说读后感三电影《七月与安生》是由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当我在手机上看到宣传片的简介时,我心想,这又是一部关于两女一男的“三角恋”的爱情故事,故事结尾无非就是友情破碎,爱情也不会长久的狗血剧情吧,心里暗自高兴自己的聪明,所以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但是直至看完这部电影,我却有了一种完全有别于俗套三角恋故事的感受。友情永恒了,爱情却只是一个配角,也就慢慢淡出了观众的视线。这个让人感受青春,感怀友情,感怀爱情的凄美故事,在几位精湛的演技下,让人动容,应该说它对每个人来说,也许是一次生命的审视,一次灵魂的叩问。

七月与安生是两个从初中时代就建立起了密切的友好关系。七月没有像夏天七月的热情似火,七月是一个温柔文静,乖巧可人的女孩,像是清晨初露的晨光,暖人,清晰,单纯;安生也不安生,安生是一个古灵精怪,追求自由,放荡不羁,才华横溢却不循规蹈矩的女孩,两个个性各异的女孩却偏偏如一见钟情的情人般建立起了一种对彼此全心付出,依赖,甚至是死心塌地的友情。七月会心甘情愿地被安生拉着逃课,和安生一起爬树,互诉心声,而缺乏亲情关爱,缺乏家庭温暖的安生也从心里把七月的家当成自己的家,把七月的家人当作是自己的家人。在七月以及七月的家人身上感受到那缺失已久的温暖,就像梁静茹的歌词里写的那样“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能把冬天变成春天”,那甚至是一种比情人更懂得倾听,比情人更死心塌地的友情,让人深深感动和温暖的友情。作为女孩谁没有一两个闺蜜呢,可以相互倾诉,开心的,不开心的甚至小女孩之间的秘密,看到她们恨不得把自己都给对方的好的样子,我很后悔坐在我旁边的人不是我的闺蜜,我很想念她,愿她一切安好。

但是很可惜,因为命运的关系让安生爱上了七月的男朋友,而家明也被安生那种诡异浓郁芳香般的特殊个性和气质所吸引,爱上了她,但是却又离不开温柔的七月。于是,七月和安生就像家明生命中的“白玫瑰和红玫瑰”般,让他举棋不定,难以选择,所以选择了逃避,而安生也选择了独自流浪。当七月在火车站上送别安生的时候,七月跟着载着安生的火车跑,安生含泪问七月“你想我留下来吗?如果你说让我留下来,我就不走了。”但是害怕失去家明的她,抱着一己私利还是没能说出让安生留下的话。安生就这样开始了她的流浪生活,迷茫,艰苦,假装微笑了很久,但却没有人叫她不要笑了,这样的她让我感觉到心痛了,安生曾经说过“我以为自己也许会永远漂泊下去,可是永远到底有多远呢?”安生每到一个地方一个地方都会给七月写信,告诉她遇到的人,看的风景,她的生活,每封信都会问候家明,这也成为剧情发展的着火点。真相大白的时候,就是三个人彼此痛苦的开始。七月打了安生一个耳光,却无法打断两个人的深刻友情,当七月含着泪对安生喊着:“我还有什么可以拿来和你分享?”那种爱情,友情同时崩塌带来的伤心绝望却又不忍恨的痛苦无奈叫人痛心,而安生也给七月带来的伤害陷入深深地自责。最后,安生成全了七月和家明,但七月却在结婚之时让家明离开,自己却开始了安生的流浪生活。踩影子的人和影子的本体交换了人生,安生成了安稳的七月,七月成了流浪的安生,她们从此都过上彼此的生活,这就是宿命的转换。

整场电影在此落下帷幕,我不禁感叹甚至羡慕她们之间的友情。三角恋的故事却没有夺爱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甚至也少有爱情的卿卿我我,它让我更多看到的,是一个动人的“情”,为了对彼此的爱而牺牲自己,过上独自漂泊的生活。善良而宽容的七月也好,倔强而孤独的安生也好都是真情真性,愿意为爱牺牲,懂得感恩的女子,“我恨过你,但也只有你借助电影的一句对白结尾,七月说“你写的是什么内容?”安生说:“爱,流浪和宿命。”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八

没看过小说,只是单就电影谈谈自己的感想。

你是世界上另外一个我

七月比安生要复杂。表面上七月是一个乖孩子,学校的三好学生,家里的乖宝宝,一切沿着既定轨迹走着。与安生成为好友也许是计划外的事,安生奔放叛逆,与七月格格不入。可是安生的洒脱自由,也是七月内心的羡慕。七月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安生。与安生的相遇是选择也是宿命。

把我的胳膊借你靠

当然电影中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得处理,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一部值得回味思考的电影就可以列入好电影的范围。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九

《七月与安生》里,当七月要去浪迹天涯和妈妈告别时,七月妈妈的这段话,触动了多少女孩多少妈妈的心弦。观影时看到这句话,我就和水哥说“我特别喜欢女孩子,我们也一直希望以后有个女儿,可是现在忽然不舍得生个女孩子了”。

01

因为我看到,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现实里,不管我们有多好的希望,很多女孩子还是过着比较悲剧比较辛苦的生活。红颜薄命,女子也习惯了悲苦,以至于忘了去修炼幸福。

所以,昨晚,新年假期最后一天,当我在优酷上观看了被推荐数日的电影——《七月与安生》时,我流泪了。1小时50分钟的时间,我为很多角色流泪,带着很多唏嘘,然后,原本早早洗漱打算睡觉的我,失眠了。

周冬雨马思纯凭此获得第53届金马奖双影后,影片对现实心理的描摹和独特叙事风格,都有很多可圈可点,肯定有很多专业的影评了,在此不赘述。但让我辗转反侧的,更多的是电影里又一次展示的悲剧故事。

悲剧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自古流传的故事也多为悲剧,这是电影文学艺术的需要,也是观众的需要,有时候太美好的大团圆,往往被评为肤浅。可是,我还是没控制住自己的眼泪,为七月与安生,为家明,也为世间很多的女子。我知道她们的用情至深,我也知道这种悲剧并不只是存在于文学中,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02

女人不易,无论友情还是爱情。

可是,七月一定要这样死去么?

有没有哪种智慧,可以让我们抵抗命运,拥有幸福?

是的,感情纠结,尤其是情窦初开的年纪,闺蜜情遇到心动的异性情,处理不好,很容易相爱相杀,留下悲剧。但其实,幸福是可以经营的,悲情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这部电影里,七月和安生,原本可以不必为了一个男人反目;七月,更不必死去。

七月和安生对家明的摇摆是心知肚明的。如果一开始,她们就姐妹一心,远离渣男,各自寻找更好的男人,剧情也许会有反转。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真的,自从我知道俗世中常常存在打小三的剧情,我就秉持这个想法了:有小三插足的家庭,不管小三如何勾引,这个男人明明也是贪心的渣男好么。

如果姑娘们抱团起来,共同抵制渣男,世界不就清新了很多?

可是,总有姑娘为了渣男互撕,把渣男当宝贝,甚至互相承认又忍不住思念。悲剧,就此展开,数年的友情险些搁浅。

哪怕故事发展至此,七月们为爱失去了友情,也原本没必要失去生命。

就算婚前那晚,她深情至极,想睡他一晚,也可以保护好自己不怀孕啊。

怎奈,女子自古以来就愿意演绎悲情;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也多为悲剧。

真的有王子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故事,大众也会认为“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于是,为自己的遇人不淑、情路坎坷,找足了认命的理由。

03

我知道,悲剧有她独特的魅力,甚至当事姑娘在那一刻内心也充满了戏份。

也许,七月在结婚前和家明那一晚,估计还觉得是她人生剧情的高潮吧。那深情的抚摸,那一句抉择,有悲情,但也有浪漫。

不是危言,想一想,有多少姑娘,在脑海里演绎过类似抉择的悲情?

不是耸听,回忆下,七月和安生的故事里,有多少闺蜜、姐妹青春时的影子?

在情愫萌动的时刻,一句“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在多少女孩那里解读出了豪迈的情怀?

悲剧有她自己的力量,为爱痴狂的也屡屡皆是,不然,很多故事流传不了,我们也看不到这部震撼人心的电影了。

而幸福,不是等来的;命运,不是天生的。若真的希望拥有幸福,就请擦亮眼睛,修炼智慧。

很多时候,不是那男人渣,是你原本就瞎;不是他变坏了,是你一直都自欺欺人;不是命运不眷顾你,是你自己不知道止损。

我们的幸福,只能靠自己的聪慧去争取和培养。

04

我喜欢这部电影,我喜欢对着电影流泪的感觉,但我不喜欢悲剧在现实里发生,不希望这样的情节给了女孩子纠结难过,却不给反思和答案,更不知道如何避免坑。

我们欣赏悲剧,但不能习惯悲剧;电影里,2个小时结束了,那段故事就结束了;而生活中,是没有彩排和重来的。电影可以让悲情恣意,现实里,还是要习得智慧,让自己值得更好、拥有更好。

用以智慧,安生所有美好的臆想,都可以成为现实。愿七月和安生在现实里,一生相伴,各自安好,幸福阳光。

用情至深,依然可以被报以深情。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十

这些年来,国产友情片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营造着防火防盗防闺蜜的友情氛围。闺蜜都变成了一种美丽又危险的存在,明明表面上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背地里却都举着美丽又有毒的刀子,虎视眈眈地寻找下手的时机。有时,闺蜜甚至成了一种凛冽的贬义词。

可惜,电影《七月与安生》里,闺蜜的设定依旧让人不舒服,好像一定要经历背叛与撕逼这道坎,才能炼成友情的真金一样。

撕逼过后的两人,似乎过上了反转的人生。

旁白说,后来的七月活成了安生,开始漂泊,去向远方,后来的安生活成了七月,过着安稳的日子,马上就要组建家庭。虽然她们不曾承认,可她们是彼此的soulmate,到最后,她们还是活成了彼此的样子。

可是我却觉得,她们自始至终,都是最初的自我。

安生真的想漂泊吗?她曾经在离开的火车上对着安生大喊,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我就留下。最开始的安生,并不真的想去向远方,骨子里的她依旧是安逸的,她看过茫茫的雪山,见识过豪华游轮之外浩淼的大海,她去过数不清的酒吧,她在各种各样的出租屋之间周转,可是到头来,她最想去的地方,依旧是故乡。她逼迫自己远行,却发现,自己始终是个恋家的人。

而七月呢,表面上她是个乖乖女,受到各种刺激,才会黑化和闺蜜撕逼,拿着花洒狂喷安生,被未婚夫逃婚之后不得已离开家乡。可在最开始的时候,七月的性格之中就已经埋藏了叛逆的种子,13岁的安生犹豫再三都没有动手之时,是七月抓着安生的手砸碎了消防报警装置,并拉着安生快乐地逃离。那之后,她的一切行动看上去是出离性格、被逼无奈的疯狂,实际上却是性格使然罢了。

两个人并不是活成了彼此,而是保持着忠贞的自己,也正是因为太过忠于自己,才会在友谊中笨拙地碰撞交锋,争吵过,决裂过,到头来,却还是义无返顾地爱着对方。

七月在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候,第一时间跑来找到了安生。虽然两人已决裂,可在这样的关头,七月却发现,原来自己这样的心情,最想传达给的,还是安生。

友情终于还是恢复了最初的模样,两人不计前嫌,继续当着彼此的闺蜜。安生大刺刺地展开手臂,说,快躺在我的臂弯里!

电影的最后一波三折,不断反转,最后呈现给我们一个唏嘘不已的结局。在安生用笔勾画出来的那个世界里,七月自由自在地活着,看过这世界的千万风景,而安生则带着七月的心意,平凡又努力地活着。

比起电影的设定,我个人更喜欢小说原作,没有哗众取宠的撕逼,只有软弱却会勇敢站出来捍卫安生的七月,也有在青春的道路上不断流浪和绝望,最后还是选择了七月的安生,那才是让我鼻酸泪流的友情。

读原作的过程中鼻酸了好几次,那些有关友谊的小细节总让我想起我和我的朋友,可看电影的时候,只有七月和安生年少时昏黄时光下的交往,才让我因感动而产生泪点。

只不过原书中的那句话,还是极好地贴合了这部电影的主题。那是书中和电影中两个世界里,交叠在一起的、同属于七月与安生的故事:

少年的友情就像一只蝴蝶一样绚丽而盲目。可是安生,是她爱过的第一个人。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十一

还记得第一次听到《七月与安生》这个名字,貌似是在中学的时候,那时年少青涩,只能看看书的内容。现在重温“经典”,有了不同的感触。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日午后,明亮的阳光照得人眼睛发花。突然一个女孩转过脸来对七月说,我们去操场转转吧。女孩的微笑很快乐。七月莫名其妙地就跟着她跑了。

很久以后,七月对家明说,她和安生之间,她是一次被选择的结果。只是她心甘情愿。虽然对这种心甘情愿,她并不能做出更多的解释。

我的名字叫七月。当安生问她的时候,七月对她说,那是她出生的月份。那一年的夏天非常炎热。对母亲来说,酷暑和难产是一次劫难。可是她给七月取了一个平淡的名字。

就像世间的很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比如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

家明这个男人就tm是一人渣!我想这个应该是看过的人都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

除了这个人渣,我不喜欢安生。我承认,安生那种敢爱敢做的精神是我欣赏的地方。但不是所有死了的人都是最可怜的。逝者死了解脱了自己,留给活着的人只有哀伤和愧疚,活着的人却要为她承受剩下的一切。为了成全家明和七月只是寻思理由中得一向,归根究底还是希望自己早点从这种混沌中解脱,而解脱的唯一办法就是死!她是死了一了百了了。可七月却要成天对着一个曾经背叛自己,而且让自己伤得很重的男人;可能还要面对那个被不负责任的母亲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每当看到这些,想起的又是那个曾经最好最好的朋友,这样的.心情该是多愧疚啊!

所以,我认为整场“闹剧”,不是死了的安生最可怜,而是生不如死的七月……

一段情散了,就忘了吧!再美好的回忆也只是昨天。一段缘尽了,就算了吧!再多的挽留也只是强求。一段爱消失了,就消失吧!不然你又能怎样。握不住的流沙,干脆就扬了它!断了线的风筝让它飞,它需要天空,你也需要自由!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十二

“外表温和的姑娘,内心却有着很多要撕碎世界的能量,而表面激越的人,内心却一直愿意归顺于这个世界……”

小长假第二天,我跟闺蜜去看了陈可辛监制的新片《七月与安生》。这部根据安妮宝贝的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竟然出人意料地好,比原著还要好!

剧中把从女孩到女人的心路刻画地真切细腻、淋漓尽致,看得我几度落泪又常常会心一笑,那里面的小心思是真的只有女孩子自己才会懂。

剧中的七月是个内心温顺、循规蹈矩的乖女孩,安生则是个桀骜不驯、肆意放浪的疯丫头,她们是从十三岁起就在一起的好闺蜜。

其实按照心理学的解释,这两个反差如此之大的姑娘能这么要好,是因为她们就是彼此的“人格对立面”,对方都是自己内心另一面的自己,她们是彼此的“镜像”。

但影片最后,安生成为了按部就班过日子的七月,七月却过起了安生四海为家的生活,改变她们人生轨迹的是她们同时爱上的男孩子家明。比这更不幸的是,这个沉默隐忍、不干不脆的男孩子其实也是爱着她们两个人,那个致命吸引的是爱,那个不忍心伤害的也是爱。

不过从小说到电影,家明这个活得糊里糊涂的男人都只不过是个活背景,真正动人的是七月和安生的成长心路。

从女孩到女人,七月从实现父母的人生到实现自己的人生。安生从混沌迷茫的黑暗青春,到山水娴静的素淡日子。那相互纠缠的不仅仅是友情和爱情,还有她们自己抽丝剥茧般成长的痛。

姑娘,别不承认,每个女孩子的心里都同时既住着想要按部就班岁月静好的七月,又住着想要闯荡世界,去冒险去随性的安生。所以,我们大部分的纠结和情绪化其实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不能安定。

我们想要最好的爱情、最美满的婚姻、最可爱的宝宝,成为贤妻良母几乎是每一个女孩子从玩布娃娃开始就在做的人生大梦——说它是梦是因为,梦都有实现不了的可能。

如果运气不够好遇人不淑,我们就会成为被幸福遗忘在角落的自怜自艾独自伤感的女人。再怎么怨天怨地拜天拜地都没用,这个梦单靠我们自己实现不了。

但同时,我们又都想到要让人羡慕的事业,想要自我实现,我们想跟男人打平甚至打败他们!

于是“干得好重要还是嫁得好重要?”、“女人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会成为女性永恒的话题和难题。为了实现一个叫“自我”的名词,女孩子们管自己叫“女汉子”、称自己是“爷”,我们甚至想自己成为“豪门”!

都市里那些过分早熟精明强干的女孩子们,看上去似乎早已放弃了对爱情的追求。她们创业、她们敢拼,她们不流泪但流汗也流血、她们不吃亏但吃苦也吃土,她们自己开车门、自己买花戴。她们信奉“别低头王冠会掉,别流泪敌人会笑”,她们把自己活成了女战士。

但是,对手是别人还是不够有安全感的自己呢?

姑娘你知道吗?怎样的人生都是对的!这取决于你自己心里的“七月”和“安生”谁的嗓门更大。“贤妻良母”和“职场女强人”都只不过是女人生活方式的一种。

时代变了,“婚姻”不再等同于“粮票”,你完全可以再放开自己一点。当然,假如你都想要,那你得多付出一点。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拼事业适合创业,有些人就是甘愿沉醉在温柔乡里。所以,对于那些毕生梦想就是嫁人的姑娘,我们除了祝她好运之外,也不必嘲笑她没有自我,那就是她自己想要的人生。只不过“人妻人母”才是这世上最需要智慧的最难做好的职业,这个情感专家们却不怎么教。

也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结婚适合做父母,有些人天性自由不羁不肯被束缚。所以,对于那些被剩下的姑娘,你也大可不必报之以同情和怜悯的目光,她自己一个人的生活有多自在是你看不到的。只不过,成为女汉子也必然要付出荷尔蒙失调,憔悴焦虑的代价和承受孤独与寂寞的煎熬,别太玻璃心就好。

除了生孩子,我们女人其实并没有比男人活得有多不容易,所以别有托付心态,你的人生凭什么让你的男人负责?生活需要分享更需要分担,你要活得有力量一点!

但是也正是因为生孩子养孩子,和为了找个心爱的人生个心爱的孩子,所以我们女人的心路会比男人走得艰难得多。电影中安生对七月说:“反正男人都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而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看到男人们明明都是孩子却还特别要面。做决定比女人更犹豫,生了病比女人更脆弱。所以,某些时候男人未必比女人更强大和更可依靠!

所以,亲爱的美好着的姑娘,无论你选择做贤妻良母还是选择做职场女强人,我都不要你是为了别人!不要为了男人活着,或者是为了他人的目光而活着!

你减肥你练马甲线你整容,是为了自己更喜欢自己,你熬夜你加班你拼事业,你是为了自己为自己点赞——你的人生,你的身体是你自己的;你的梦想,你的热爱,都应该是来自你的心!

逃婚的七月对妈妈说:“妈妈,从今往后,我不能按照你们的想法过安稳的一生了。”七月的妈妈对七月说:“折腾的一生也是一生,也未必不会幸福!”姑娘,人生里不都是艳阳七月,不得安生,才是一生。

反正这一生我们早晚都会失去的,所以,爱你自己!

作家冯唐说:“女人要活出自己强大的小宇宙!”昨天晚上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我说,真正的美人应该是有风情、有桀骜、有娇俏、有纯真,再多一点担当。我始终认为女人再强大也不要去争着做太阳,温润如月,皎洁坚韧,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月亮节刚过,今晚月圆依旧,祝你开心!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十三

影片从安生离开七月开始,离开那个江南小镇,安生开始颠沛流离,七月开始明白离别的含义开始,我的眼泪就已经止不住了。画面上,安生从一座城市奔波到另一座城市,从陆地到海洋,从嘈杂的酒吧到低矮的出租屋,她一路逃离,只是不想伤害自己最爱的七月。而七月才会在安生离开的那天,流了整整一天的眼泪,她不是伤心安生的离开,如同电影里的台词一样,七月是对自己感到失望,失望没办法爱安生和爱自己一样多。

“我很怕安生过得不好,她这样不安定,日子肯定很窘迫。”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勇气留下她,七月想守着家明一辈子,而这份守候,无法与任何人分享。安生离开的日子里,一封又一封的明信片变成了她们之间唯一的纽带。安生习惯了每到一个地方给七月写明信片,只兴奋的讲述她的流浪惊奇。却从不未有半点言语她的辛酸窘迫,而七月如同大家满意的路线行走,大学,和家明的浪漫爱情,而似乎又能从她的微笑中看到那一丝的缺失。也许来自安生,也许来自的她的内心!她们在那四年里懂得了离别悲伤和流浪的无奈。

只是那句“问候家明”,是安生心里暗生的一朵玫瑰,是七月心里生出的一根刺。她俩唯一的冲突点。故事总有惊人的相似,一成不变的闺蜜因为家明而开始吵架。似乎七月和安生真的到了为一个男人而大打出手,似乎又有别的含义!安生羡慕七月拥有的一切,而七月却无比的仰往安生的自由生活。这才是她们真实的矛盾点。家明只是她的借口。真的很感谢导演给我一个书本上不一样的结局!原著是一个大家的认为理所当然的结局,七月还是依然平淡的幸福生活!安生也有她自己应该的归宿!七月收养的安生的孩子,叫做小安。

而电影却给了我一直想要的结局。也许电影里的反转才是故事真正的结局。潇洒流浪的安生,活成了我们每一个人梦想中的样子,因为流浪,她遇到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劫难,她抽烟、拼酒、跳艳舞,遭遇煤气中毒,旋转在无数男人的身边,就连那个想带她走的未出镜男人,也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这让人心痛绝望的种种,印证了电影开头七月妈妈的那句话,安生,你很有天分,只是运气不好。这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命,逃不掉,躲不过。

电影的结局给我想要的答案。安生这个名字也注定了她的结局。终于在多年的颠沛流离后,获得了自己的半世安生。她换上干净素雅的衣服,抱着课本,在撒满阳光的课堂上,跟着老师读英文。她回到家后,在拥挤的厨房里看着老赵汗流浃背地为她做菜,她伸手抓着盘子里的东西往嘴里塞,老赵看着她,笑得很温柔。

后来,会留细碎柔顺头发的安生,习惯了穿宽大的.呢子大衣和纯色的细高跟,眉眼里的平淡,像极了曾陷于平淡生活里的七月。安生似乎成为了七月。而七月,那个一直装乖扮巧的七月。她真正渴望的,才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她一直都羡慕安生前半生的流浪生活。只是,她要做一个乖乖女,她在平静生活中伪装得太久了,早已将满身的热情掩藏起来,将自己活成了温吞的白开水。长发,淑女。乖巧,微笑是她的代名词!

在走进婚姻的最后一刻,她才醒悟过来,她深爱着家明,但是再深爱,也无法将自己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无法说服自己就这样度过自己这样的下半生。她说,家明。只有你逃婚,我才能逃离现在的生活。她渴望自由的心由来已久,只是在虚幻的幸福面前,依旧傻傻地期盼着。当平淡幸福的幻想破灭,她才有重活一次的勇气。离开家的时候,七月的妈妈摸着她的头,红着眼睛说,女人在这个世界上,不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是很辛苦的。按部就班活了大半辈子的妈妈说出这样的话,有着一种让人心酸的难过,大概表面上风平浪静、温馨和美的生活,也是有着诸多不如意的。

七月,依旧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她背起行囊,剪出潇洒利落的短发,重新找回了自己闯荡世界的热情,她走过安生待过的每一个地方,看遍安生看过的每一处风景。从一座城市奔波到另一座城市,从安生第一个住过的小旅馆到大雪皑皑的东北大地,从陆地到海洋,从嘈杂的酒吧到低矮的出租屋,从国内的繁华都市到异国他乡的安静街头,她走过了安生所有的地方,她那样努力地铁里学外语,和异国他乡的人去快乐的交谈。地图上留下了她勇敢的足迹。

她和安生唯一的不同是,安生的流浪是颠沛流离,漫无目的。而七月旅行却是精彩绝伦,自信快乐。那时候才看到原来七月可以这样的美!如果说当初那个乖巧的七月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洋娃娃的话,闯荡世界的七月是多么鲜活精彩的存在着。真的应了那句话,:自信的你不知道有多美!这时候的七月成为精彩版的安生。她就像曾经的安生一样,倔强而独立,任性而自由。但却比安生多了一份自信和勇敢。等七月和安生再次见面时。电影画面急剧的反差。

当初叛逆的安生穿上细细的高跟鞋,体面的淑女装,精致得妆容还有安于现状的小女人。而七月却是简便的旅行装装扮,脚踏着舒适的旅行鞋,破旧的行囊,戴着一顶可以遮盖疲惫的帽子,自信微笑的看着安生。似乎这个画面这才是正确的。电影有个这样的场景:老赵说,七月,我知道你是安生最好的朋友,知道你要来,我特地多加了几个菜,只是,都是安生爱吃的。

安生听了,看着她平静地笑,像每一个生活在岁月静好中的女子。七月看着安生,也在微笑。安心的微笑。后来,发现自己怀孕了的七月,停下流浪的脚步,来到了安生身边。她说,我发现我怀孕了,第一个想要告诉的人就是你。安生,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流浪的七月在安生的照顾下,生下了一个像她一样漂亮的小女孩。所以,发现自己怀孕了的七月,停下流浪的脚步,来到了安生身边。

她说,我发现我怀孕了,第一个想要告诉的人就是你。安生,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流浪的七月在安生的照顾下,生下了一个像她一样漂亮的小女孩。只是她闭上眼睛,微微蹙起的眉头和嘴角倒吸的凉气,安生没有留意到。只是在第二天,被推到手术室的七月,再也没有醒过来,只留下了眼睛明亮的小女孩和洁白床单上的大朵大朵的红色,还有死亡确认书上永远定格的二十七岁。这似乎就是故事真正的结局。

电影里,一直觉得,七月才是最勇敢的那一个。不是因为后来她独自去流浪,而是因为她有为了不爱自己的一个人而离开婚姻的勇气。不知道所谓的爱情能持续多久。前段时间,我也似乎认为幸福的生活离我很近很近,我觉得我会如同安生一样的结束多年的颠沛流离,顺其自然的来度过我的半世余生。但真的只是似乎。黄柯一梦,我只是别人无聊之时短暂的插曲。我又一次回到了原点。重重的摔在了现实中。我有时候在想,我是谁的安生?我又会成为何样的七月?我向往七月的自由生活,又渴望安生的半世平静。

人总是一个矛盾体,我能安静的书写小楷,静心煮茶,也能提起行囊独自流浪!也许书写能让我慌乱的心去平静的对待所有的一切,无论悲伤,无奈,痛苦,不解以及委屈。而独自旅行缺能让我脆弱的心去坚强,勇敢,自信,快乐以及微笑。人就是这样,想起一句话:未在深夜痛苦的人,何以谈人生。的确,剧已落幕,人已离场,自己还是需要努力的生活,无论是七月还是安生!更何况路人暖暖呢!曾这样定义自己,我愿意做一个温暖的人,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荣辱不惊,淡定安逸,心灵如水。永远保持一个智者的云淡风轻,永远微笑的释然一切――暖暖也还记得安妮宝贝另一部小说《月棠记》是这样形容大龄剩女的心态。

一个人想解决问题,就首先要解决自身的问题。如果她希望得到一个清淡、实际、单纯的婚姻,她首先得先成为这样的一个人。这是她的结论。所以我煮茶,写字,种花,简单的生活着。我也不知道我会成为安于平静生活的安生还是喜欢自由流浪的七月!我现在却只想做暖暖。我不是不相信爱情,而是年龄越大,越不相信会有纯粹的爱情。因为一些人前一分钟还信誓旦旦的说给你一生幸福,后一秒钟就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开。似乎未曾发生过一样。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只是我不明白。我接受不了快节奏爱情状态。我还是喜欢细水长流,平静如水的爱情生活!正如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旧时代什么都很慢,慢的你只能用心的和一个人过一辈子的平淡生活。就是如此,如此甚好!而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有多爱,才能忍受得了一个男人的一切呢?到底有,才能站在油腻腻的厨房洗完一池子的碗筷?到底有多爱,才能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生下一个流淌着另一个人一半血液的孩子?到底有多爱,我才能心甘情愿陪他走完这一生。我真的不知道。

也许,已经长眠于地下的七月,她知道。电影结束,灯光亮起,人群散去。我悄悄抹去滑落在脸上的泪水,的确我既不是七月,也不是安生。更不是《月棠记》的重光。我只是暖暖。我也有我的生活!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十四

最近在忙着写毕业论文,所以回到家一个字也不想码,所有的选题都只是在跑步时在脑子里转一圈之后就放弃了。直到昨天晚上一个人伴着巨大的雨声在黑暗的房间看完了七月与安生。

七月就是我,表面很乖,很懂事,一切顺风顺水,是“别人家的孩子”甚至是爸妈朋友心里还算不错的儿媳妇人选,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我心里住着一个不羁、叛逆、向往自由的安生。其实也做过很荒唐的事情,但那些都藏在很深很深的心里,即使很亲密的朋友也不会分享。明知道荒谬,明知道荒谬之后是无尽的空虚和虚妄,但还是忍不住放纵自己,试图做短暂的真实的自己。而也仅此而已,重新回到现实以后,又戴上七月的面具,安静地忍耐地去生活,甚至会最终和一个自己不怎么爱或者也不怎么爱自己的人平淡地度过一生,最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一个完全陌生的微博写些说给自己听的话。曾经一个追我的男生偷看了我的微博后和我说,拿这个微博去给别人看打死也不会相信是你写的。是的,微博里的七月是安生。那个安生有很多浓重的情愫,不能说出来,只能写下来。

其实,我觉得电影里七月妈妈说的一句话很对,“女孩子活着折腾一些也不见得不幸福,只是太辛苦了。可是其实女孩子不管选哪一条路都是很辛苦的”。因为怯懦,因为恐惧,因为脆弱敏感,我们放弃了做安生的快乐,当然也无法感同身受安生装作无所谓背后的孤独和漂泊。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安生还是七月,因为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有一部分苦痛是我们不愿意承受的,但我们除了承受别无选择。

而大部分的女生宁愿选择做七月的忍让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做安生的流浪和颠沛流离。也许一部分原因和家庭家人有关,因为做安生会让家人承受更多的担心和不安。

原谅我巨大的脑洞,这个故事竟然让我想起朴槿惠。她选择独自面对生活给她的一切不幸,她必然是一个坚强的人。但她终究是一个人,一个女人,软肋就是她用冷漠用力掩盖的脆弱。她必然是犯了错误,但在我看来,这不是不可原谅的。当然政治背后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暗流涌动,我只是依然愿意相信她依然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女人。

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我愿意套着七月的外壳生活下去,怕是一个角色演得久了,太投入甚至误以为那就是自己,也懒得逃脱。我只是想用掉全部勇气,放下现在拥有的一切,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做安生,去远方流浪,去自由自在地生活,体验完全不同的悲喜,让我可以回来安心地继续扮演七月,甚至有一天我真的会成为七月。

ps:12月初回国,想好好写写美国生活,提笔了几次都很不满意。我会很想念这里发生的一切,很感激这里遇见的所有人。

作者:emily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