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优秀11篇)

最新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5 11:53:35
最新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优秀11篇)
时间:2024-07-15 11:53:35     小编:书香墨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一

为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及业务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8月11日,龙华镇乡村振兴主题大培训第一期培训班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农家党校开班。龙华镇党委书记曾宇山出席并作开班动员讲话,党委副书记陈银萍、党委委员卞晓天、全镇22个村(社区)“两委”干部、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参加培训。

镇党委书记曾宇山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实施基层干部主题培训意义重大,这既是贯彻落实上级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就办好培训班,他强调,一要把思想统一到“想干事”上。要做到“想干事”,首先就得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二要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要做到“会干事”,就得吃透、弄懂政策。三要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做强村富民的“引路人”。勉励参训学员将学习与实践融会贯通,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据悉,此次培训班做到培训对象、培训师资、培训内容“三精准”,为深入推进全镇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镇党委以村(社区)“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为重点,靶向施训,覆盖龙华镇村(社区)“两委”干部、村(社区)“两委”储备人员、村民小组长280余人,以此提高龙华镇各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的实战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为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精心安排理论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授课经验丰富的县委组织部、县委党史研究室、县财政局等讲师群培作为授课教师,采取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业务骨干教方法、先进典型传经验的方式,辅以讨论交流、案例研讨。

此次培训为期四天,培训班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宅基地改革政策解读、基层矛盾化解、党务实用知识讲解、农村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突出实践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专业化能力水平,提升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工作本领。

通过举办此次培训班,帮助我镇农村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履职尽责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参训学员纷纷表示,今后将对标对表上级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中,为实现龙华镇全面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二

乡镇20__年农业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按照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进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紧紧围绕扶贫攻坚战略和农业园区建设,打造农旅结合的现代都市农业,进一步加大基础投入力度,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主体,发展农村团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20__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景

(一)园区。

1、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整合各种资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农旅一体化园区。

2、强化农业园区管护。一是组织种植户对核心区内杂草进行全面清理整治;二是强化对地理标识的保护,组织核心区葡萄协会、合作社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诚信经营,对葡萄销售包装箱制作设计乱象进行了统一规范管理,做到了葡萄包装箱设计、规格、名称、价格四统一,杜绝各自为阵的乱象再次发生。

3、打造南极扶贫生态示范园。今年以村团体经济组织的形式流转土地_亩种植高山_号葡萄苗_万株,(其中:_村500亩。_村_亩、南中村_亩),_村争取县农业局农经站和县扶贫办资金_万元,解决葡萄水泥桩柱_万棵,_村争取县扶贫办资金_万元,农经站_万元解决葡萄水泥桩柱_万棵,发放葡萄肥料_吨,以合作社的形式流转土地种植猕猴桃_亩。争取果树资金_万元解决猕猴桃架材,目前到位资金_万元,修建机耕道8公里。

(二)种植业。

1、蔬菜种植:完成蔬菜种植_万亩(次),产量_万吨,次早熟蔬菜种植_亩,建设翁沙蔬菜示范基地_亩,蔬菜农残检测500样次。

2、测土配方:完成测土配方施肥_万亩,其中:葡萄示范_万亩、秸秆还田_万亩。发放腐熟剂_吨。

3、病虫害防治工作:完成农区鼠害防治_万亩次,水稻病虫害防治_万亩次,马铃薯晚疫病防控_亩次。

(三)畜牧、养殖业。

2、畜牧养殖业:已完成肉类总产量_万吨,禽蛋产量_万吨、禽类出栏_万羽、生猪出栏_万头。

3、水产品质量、渔业、船舶安全:在县镇安监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对辖区内水产品质量、渔业船舶生产运营情景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不定期的排查,截至目前开展安全检查_次,无水产品质量及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四)农机工作。新增农机总动力_万千瓦,机耕面积_万公顷。配合县农业局及乡镇派出所开展道路佳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每月_次以上,杜绝拖拉机违法载人、无证驾驶等现象发生,参检率到达_%以上,保证拖拉机驾驶员及机主知晓率达_%。

(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产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突出抓好产业调整,优化空间布局,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要继续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要持续抓好“三农”基础设施建设,进取推进中药材、精品水果种植和特色种养殖基地建设,增加基地投入和科技支持。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壮大企业规模,提升辐射带动本事。截止目前,20_年新建果树种植15000亩(其中已整合资3514.634亩),16家经营主体均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到20_年全镇实现经果林种植15000亩,其中刺梨5670亩、柑橘2107亩、核桃2544.17亩、枇杷600亩、葡萄2578.83亩、甜柿500亩、猕猴挑250亩、脆红李50亩、雷竹种植700亩。践行振兴乡村战略,建设富美乡村美丽田园。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1)全镇土地确权的村有_个村_个组,目前已全部完发证工作,档案收集、但存在农户土地地块信息错误,存在错证现象。

(2)园区插花地的流转困难多,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够、不理解,依靠思想严重,存在“捏到怕死、放了怕飞”的思想意识。

目前我镇定植面积已到达15000亩,在确保成活率的情景下,我镇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产销对接缺乏长效机制。我镇平台公司较少,虽然不断招商引资可是效果不梦想,缺乏长效的合作机制,已经搭建的对接品台合作关系也不够紧密;并且产销对接仅限于农产品的采购和销售环节,较少延伸到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当农产品很多滞销时,政府帮忙农民寻找销售渠道,或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这是短期行为,未能解决农产品滞销的根本问题,不具有可持续性。此刻开始就要寻找平公司,帮忙农产品产销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卖难”和“买贵”问题。

二是后续管护难度大。定植面积大,品种多样,分布不均匀,导致管护难度大,苗木成效慢,容易出现农户拔掉果苗栽种其他农作物的情景。农户思想转变慢,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场持久战,不仅仅在有财政补助的时间段进行调整,应当是持续调减低效作物,种植高效作物,真正实现农民致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政策支持,实现产销对接。一是应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技术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主要包括扶持农业生产的温室等设施建设,以延长农产品的供应时间;扶持参与产销对接的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的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系统等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效率提高;扶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质量检测系统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二是对农产品产销对接主体经营给予政策优惠,包括贯彻实施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的政策,对农业生产融资供给担保,以吸引更多社会投资;供给用水和用电的优惠政策等,为农业生产和流通供给保障。

(二)加强后期管护,套种矮杆作物,实现以短养长。要以长短结合、林下套种、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的思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再以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指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方位多角度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化,农业种植科学化,农民致富快速化,既实现有效管护,又实现额外增收。

(三)加强农民培训,解放思想。一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取参与农民培训工作,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要进取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提高收入的新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提高参加和理解教育培训的自觉性。三是做好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在内的农村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三

今年以来,xx县仔细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根据乡村五个振兴要求,立足县情实际,紧扣补短板、促发展两个主题,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动。

(一)坚持全局谋划,统筹推动乡村振兴提升行动。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对乡村振兴工作高度重视,当好施工队长,亲自探讨、部署、调度。3月份,县委结合县街道村三级书记直通车工作机制,把直通车开到农村一线、田间地头,探讨部署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动解决冲突困难。结合县情实际,刚好探讨下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的实施看法》、《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若干措施》和《关于实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的实施看法》,为推动今年乡村振兴工作明确了时辰表和路途图。(二)紧盯重点环节,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强化农业农村一对一包帮服务。主动推动xxxx田园综合体创建,着力克服冲突问题,想方设法推动项目建设顺当进行。创新产业发展,大力推动x屯x和x快乐农场等休闲农业项目,其中x共享农场一期建设项目为村集体增收x余万元,x航天白茄、黄金白菜等特色产品及古法酿造、一分田、农耕文化长廊等特色项目,为市民供应了更为多元的都市休闲体验。以高科农业为主的多家农业园县,引进以色列节能浇灌和自动化限制、航天蔬菜种植、架式栽培等技术,引入智能农业机器人和无人植保设备,农业种植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强化人才支撑,不断优化乡村人才生态。落实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对农村符合条件的创业人才赐予x万元的贴息贷款。以返乡农夫工、两后生、毕业学年返乡高校生为主体,实施乡村人才技能培训安排,重点开展农作物选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农产品加工等好用技术培训,截止目前已完成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x人。搭建乡村人才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帮助农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在x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人才集体户,开通人才落户绿色通道,主动为来x就业创业人才落户供应便捷高效的服务。(四)持续改善环境,加快建设漂亮宜居乡村。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健全督导、调度、通报工作机制,县级联合督导开展x次,第三方自查评估开展x次,每月x次在全县范围内对人居环境整治状况进行通报排名,查出的x余条问题已全部整改,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扎实推动x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建设收尾,狠抓质量管理,协调各方集中攻关,冲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x月底前将完成建设并达到验收条件。x月底已完成近x公里低压燃气管线铺设,全县平原地县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目标。

(五)弘扬文明新风,焕发乡村文明新风尚。发挥县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学习强国平学习平台的作用,深化农村基层开展理论宣讲。建好文化服务阵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建成和活动两个全覆盖。探讨制定《2021年xx县民政局深化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开展入户宣扬或电话宣扬,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推动移风易俗家喻户晓。(六)坚持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深化主题党日1+n+x模式,深化开展村党组织评星定级,让党员动起来、堡垒强起来。从严从实做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及后备力气建设,不断增加村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实力,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均提高到x万元,村党组织服务群众实力显著提升。持续开展懦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严格落实五个一整顿工作机制,从严督查指导,提升整顿质效。主动推动农村三资清理规范工作,截止x月中旬已清缴各类款项x万元,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乡村产业发展仍有困难。产业优势不够突出,传统优势产业距做大做强还有差距,乡村旅游产业链还不够成熟。

二是漂亮乡村距离美起来还有差距。x县xx众多,暂住人口基数大,生活污水乱排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村民良好卫生习惯还有待提高。三是乡村治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少数农村党组织凝合力战斗力不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优秀头雁数量依旧较少。

(一)搞好结合,统筹协调推动。抓住xx流域生态爱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注意政策争取、规划连接,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科学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县委农委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用好乡村振兴五大专班运行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协调解决冲突困难,确保五大振兴有序推动、齐头并进。(二)突出重点,确保全面达标。一是要突出做好三产融合发展工作。落实好种粮各项爱护政策,加强耕地农田爱护,强化部门协作,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地农用,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着力发展好规模型设施农业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确保增加值有较大提高。主动推动xxxx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统筹搞好园县布局谋划,力争高标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突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根据x项考核标准,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学习借鉴有效阅历做法,抓好人居环境督导考核、自查评估工作,持续提升村庄公共环境质量和农夫健康卫生意识。加快推动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落地落实,年底前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占比达到100%,完成x个漂亮乡村示范村达标建设任务,实现漂亮乡村全覆盖。三是突出做好促进农夫增收工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深化集体产权改革成果,通过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各种渠道,为农夫增收注入动力力。持续推动好农村三资规范清理工作,盘活集体资源,持续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实现年底全县全部农村集体收入突破x万元的目标。

(三)建强组织,提升治理实力。探究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整街推动、整县提升、六抓六促工作机制,持续抓好懦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整顿。深化开展法治乡村十个一创建活动,推动乡村治理实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助推和保障乡村振兴。推广x集体经济合作社管理运营阅历做法,规范集体资产运营管理行为,使集体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爱护。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四

创新小额信贷“三精准三确保”模式

开启脱贫群众致富门

近年来,我市将金融扶持作为脱贫富民的重要举措,创新建立小额信贷“三精准三确保”模式,走出了一条依托金融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金融富民之路。截至8月底,全市为51户脱贫享受政策户投放贷款190。2万元,发放富民生产贷5笔495万元,带动脱贫享受政策户89户。

一、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户“贷得到”

一是政策解读到户到人。先后制定出台《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要点》《关于建立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风险防控工作制度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每年修订完善金融扶持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已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切实保证政策持续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全市帮扶责任人开展“上门大宣传、入户大调查”活动,做到入户走访全覆盖、政策宣传解读全覆盖。对有贷款意愿的脱贫人口提供全程跟进服务,实现脱贫群众“应贷尽贷”、产业需求“应扶尽扶”。截至目前,已开展走访7轮次、发放各类宣传图页7。6万册。

二是诚信观念入脑入心。把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群众诚信意识作为金融扶持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扎实开展“三先开路”、新乡贤村贤评选等活动,树立诚信身边榜样,提高脱贫人口诚信意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三是金融服务便捷便利。优化乡村金融服务,全市136个乡镇实现金融网点全覆盖,在行政村设立860个服务网点和自助设施,方便群众存取款、转账、缴纳社会保险等,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精简手续流程,对有意向开展小额信贷的脱贫户、监测对象,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协助贷款对象提供相关材料,同时与经办的银行进行对接,对相关资料逐一审核把关,确保贷款以最快速度到账到位。

二、精准信贷,确保脱贫户“用得好”

我市是农业大市,脱贫群众大多从事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电商等相关产业,投放小额信贷产品需求更大、前景更广。放贷过程坚持“三个精准”,推动产业发展与金融保障良性循环。

一是需求对接精准。结合全市产业布局、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帮助脱贫人口选择合适的产业,根据各镇村脱贫人口产业特点、生产周期、还款能力等实际情况,努力满足不同贷款需求。出台农户评级授信管理办法,实行“一次摸底、四级评审、两轮公示”,确保小额信贷政策惠及真正需要贷款发展产业的已脱贫人口。

二是续贷管理精准。在续贷或展期期间,保持各项政策不变,已还清贷款且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人口,可多次申请贷款,避免出现产业等资金的情况,为脱贫群众发展产业提供充足贷款支持,保障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实施小额信贷以来,共有45户重复申请贷款,目前产业项目均正常运营。

三是贷款追加精准。对个别确有需要且具备还款能力的,予以追加贷款支持,追加贷款后,单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不得超过10万元,5万元以上部分贷款不予贴息,也不纳入风险补偿范围,真正实现帮扶不停步、致富加速度。

三、精准控险,确保脱贫户“还得上”

为保障小额信贷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精准投放,能贷尽贷,一手抓规范完善管理,防范化解风险。

一是健全风险补偿分担机制。与涉农银行建立风险补偿合作机制,设立脱贫攻坚时期贷款风险补偿金、小额信贷风险担保基金和产业助贷金,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不能偿还贷款的,由风险补偿金和银行按比例分担,全力降低银行借贷风险,打消银行后顾之忧。

二是强化信贷管理监督。督促各经办金融机构健全完善审批流程和内控管理,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上做好做足功夫,规范信贷资金发放和使用。贷款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精准用于贷款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加大信贷监督检查力度,杜绝“搭便车”“户贷企用”等违规行为。

三是织密风险防控网络。打破不同平台信息壁垒,建立县级金融数据库、市级小额信贷数据库、全市金融管理系统三个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互查互联。建立“蓝黄红”牌小额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实时掌握已脱贫户的收入、信用、贷款用途及还款等信息,随时更新家庭财产信息、收支数据、第三方平台数据、信用情况等,及时预警结本清息还款情况,实现金融风险科学评估预警。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五

按照《20xx年度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工作方案》要求,现就xx县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暨主要负责人履行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1、定期研究部署。局领导班子坚持把乡村振兴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良好工作格局。按时学习传达省、市、县有关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定期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细化分解乡村振兴工作任务,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2、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交通运输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将班子成员具体工作责任与乡村振兴一一对应,达到了乡村振兴与交通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严格落实三个责任体系,即局长为全局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乡村振兴主要责任人,相关股室负责人为乡村振兴直接责任人。坚持每季度听取分管领导和股室负责人履行乡村振兴情况汇报,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全力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1、加快建好农村公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区一带一极两点”工作布局,持续推进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促进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绿色生态、产业开发等融合发展,全面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今年以来,今年共投资xxxx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x项,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带动乡村蝶变振兴,更大程度发挥农村公路对乡村振兴引领作用。至目前,县境内各级公路xxxx条xxxxx公里,行政村和自然村通沥青水泥路达xxx%。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强化工程质量监管,严格农村公路建设过程控制,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农村公路项目连续多年合格率达xxx%。

2、努力管好农村公路,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常态化开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培训,进一步提升综合执法工作能力。健全完善部门联动和县、镇、村分级负责的公路养护管理和路域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交通、公安、城市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渣土车专项整治、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城乡交通环境薄弱地段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路路域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六

20xx年,我局依法治理工作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为主线,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强化疫情防控常态化普法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打造依法行政、全民守法的法治环境,使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高度重视依法治县工作,始终把依法治县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任成员的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依法治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建立健全“一把手”负责制,统一部署。

(二)持续深化法律学教行动。领导班子时刻为法律及业务知识充电,在本单位定期学法普法会议上带头学法,其中集中学法不少于12次。建立完善单位依法决策和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将决策过程置于法治框架内,使班子成员与全体干部职工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三)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落实部门党政主要领导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突出“关键少数”,实施领导干部“以案释法”会前学法制度,制定并实施年度学法计划,建立并落实应学应会法律法规目录,不断拓宽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眼界,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知法、用法的水平。

(四)健全依法治理保障落实机制。我局认真开展依法治县活动,切实推动依法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考评,把依法治理工作考核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和年度述职述廉报告重要内容;明确落实工作职责,坚持把落实依法治县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重要日程来安排,作为重点工作来推进,作为重要目标来考核;建立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推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权责统一、有错必究;建立和规范档案资料,及时报送相关工作信息、简报、图片等。

(一)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创编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作品,打造乡村振兴法治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活动影响力。依托互联网平台和全县普法矩阵,开展法治文艺展演、巡演、执法现场直播活动。

(二)营造依法治县浓厚氛围。将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利用单位文化墙、宣传栏、前横幅等,宣传法治内容,使社会公众随时随处可见法治元素。

一是创新力度不够。宣传形式较为陈旧,普法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二是培育典型不够。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培育和树立典型方面工作还不突出,工作亮点较少。

(一)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工作长效机制。从长远看,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应建立可持续发展思路,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解决工作开展不平衡问题。我局将及时调整完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机构,重点加强队伍建设,配备懂法律、熟悉业务的人员,充实执法队伍,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二)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监督手段和监督方法。切实贯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的原则。不断完善监督内容,不断拓展监督层面,不断探索监督方式、改进监督手段。全面监督局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情况,针对违法情形,及时予以纠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变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变部分监督为全面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和避免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不规范现象,保证局机关正确实施行政法律规范。

(三)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局要求,结合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实际,提前谋划、规划下一步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和方案,强化责任落实,把下半年要开展的工作和责任分工再次进行精心安排和部署,保障依法行政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七

xx镇地处城乡结合部,下辖12个村、3个居委会,全镇共有32383人,其中农业人口13751人。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生局的直接指导下,我镇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抓手,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免疫、地方病防治工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缓解和消除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现总结如下:

我镇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坚持推行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国家多方筹资,以住院和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把这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办好、办实,我镇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一名同志专门负责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制定了《xx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二)、加强宣传,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让要农民参加转变为我要参加。

1、通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形式每月定期对外公布全镇各村参加合作医疗费用补偿信息和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实现阳光操作,让广大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及时了解全镇补偿情况,真正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体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优越性,从而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参加和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2、利用补偿实例,跟农民算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利民帐。我们利用召开村组干部会、村级群团组织会、群众大会的机会,用本镇、本村、身边的人的鲜活实例,算一算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的实惠帐,让群众感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真好、真重要。

3、通过传媒宣传,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力。今年,我镇向每个农户发放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手册和知识卡片,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知晓率。

(三)、强化管理,努力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经办机构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始终把优质服务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一支“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队伍,实行有情操作,争取不让每位参合农民带着不满和疑惑离开。

(四)、严格财务管理,确保基金运转安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体系的保证下,我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到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参合农民报销的医疗费用全部直接在现场报销,镇财政所绝不截留,到10月底前,我镇12个村已上解xx年合作医疗基金128690元,参合比例达96.6%,比xx年增长9.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我镇的参合指标数。截止今年8月底,我镇共补偿346人次,补偿金额达399774.9元。通过一年来的运转,可以说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已见成效。

计划免疫工作,特别是儿童的计划免疫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大事,经过我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特别是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大量工作,我们一改过去冷链设备缺乏、免疫对象不清、资料管理混乱、预防接种无序的落后状况,实现了计划免疫工作的预期目标:

(二)严格检查,我镇每半年由分管领导带队,卫生部门主要参与,对全镇范围内的儿童免疫、学生免疫做一次全面检查,查出的问题及时改正,使辖区内达到上级业务部门规定的要求,无免疫空白。

年初,我们按照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对全镇地方病防治工作做了重点安排和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领导全镇地方病防治工作,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经费保障”的原则和“本底清楚、网络健全、宣教到位、措施落实”的防治机制和防治模式,我镇抓了如下工作:

(二)以“六改”为突破点,大力防治地方病。1是改房,做到房屋整洁,通过重点村建设,我们积极引导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2是改栏,做到人畜分离。3是改水,逐步做到饮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4是改厕,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达到卫生、节能、环保;5是改路,做到道路硬化;6是改环境,做到林果成荫,环境优美,逐步告别脏、乱、差现象。

总之,一年来我镇在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我镇将继续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境,力争把我镇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八

20__年,__市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克服疫情、台风等不利因素影响,聚力推进、保质提速,三农发展势头良好。

一、提振县域产业,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一是农业产业集群有序推进。推进蒙牛____吨特仑苏核心工厂和_处万头牧场建设,启动__二期建设项目,推动皓月肉牛养殖基地、小拉哈和牛全产业链项目落地。

二是龙头带动作用逐年提高。一口猪公司成功晋级国家级龙头企业,__米业等_家公司晋级省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___家。

三是赋予产业增收动能。开展农产品+天猫等网络平台活动,累计销售额突破____万元,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量同比增长__%。

四是特色产业发展迅速。__县大银鱼养殖面积扩大到__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_万亩以上,特色养殖产量力争实现_._万吨,同比增长_%。

二、改善农村环境,打好三年行动收官战。

一是重点任务提速推进。抢抓疫情后施工黄金期,建成生活垃圾处理站_座,乡转运站__座,村分拣中心___座建设农村室内厕所____户、菜园革命示范村__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_处。

二是规划编制有序实施。编制__市__民居设计图集,全面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完成村庄规划的村__个。

三是四季会战持续攻坚。压茬推进四季行动,以村屯内环境集中整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秋收后环境整治、探索形成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为重点,清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__._万吨,绿化村屯_.__万亩。

三、促进乡风文明,基层宣传阵地持续发力。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宣传。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工程,开展__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网络主题活动。

二是文化四季风吹进农家院。组织开展全民k歌百湖百姓音乐会金色田野等系列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___余场次。

三是城乡结对共建文明。围绕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整治村容村貌、帮扶脱贫攻坚四个方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共建活动,全市___家文明单位共投入资金____万元,援建项目___个,帮助农民_._万余人。

四、补齐设施短板,农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乡村基础设施持续投入。投入____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___处;硬化农村公路___._公里;乡镇和建制村均已实现客车通达;改造危房____户。

二是乡村公共社会事业有效覆盖。中小学基本实现楼房化,中心小学基本配备了物理等实验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___%。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__.__万人。

三是乡村各项服务不断完善。开展农技推广线上培训__期,受益农民__._万人次。建成__个综合文化站,___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___个文体活动广场。

五、打造综治体系,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发展。

一是法制示范村有效带动。培育国家级法治示范村_个,全省率先推行村居法律顾问制度,__司法所荣获全国先进司法所,__镇派出所荣获全国首批枫桥式派出所。

二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____人民调解__模式,__司法大院等__个品牌调解室渐成规模。通过线上调解等非接触方式,调处化解各类纠纷数干件。

三是扫黑除恶深入进行。开展涉农线6摸排核查大会战,推动在侦的农村涉黑涉恶案件抓紧进入诉讼审判程序,持续严打农村黑恶霸痞癞和黄赌毒油等乱象。

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一是村党组织逐步实现四有。分类打造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__个,挂牌督办整顿转化较差村党组织__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__个。

二是村书记队伍得到强化。公开选拔___名村级后备力量,培训村党组织书记___人次;在全省率先按城镇个体标准为村党组织书记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__名工作表现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享受事业编干部待遇,_人进入公务员队伍。

三是村支部设施逐步完善。投入____万元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___个,建成村级党群服务中心___个,村级场所危旧狭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九

今年以来,郑旺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高地河东样本贡献了郑旺力量。

(一)坚持高点定位,推动产业兴旺。

一是规划建设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以临沂国际生态城建设为契机,聘请临沂市天人规划设计院高标准规划建设东至沭河、西至长深高速,总面积20平方公里,含23个自然村的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突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示范片区内规划建设农作物种植区、畜禽养殖区、五金产业区等5个特色产业园区。目前规划设计初稿预审已完成。

二是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培植供销农牧肉鸭养殖场、旺元养牛场等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沭旺蔬菜种植合作社等一批农民合作社,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特色产品商标注册。依托金丰公社,实现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托管1100余亩。

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镇63个村全部成立了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达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的目的。在成员认定和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开展登记赋码颁证工作,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功能作用,确保正常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增加农村集体收入。目前,全镇63个村全部完成了颁证工作。

(二)优化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宜居。

一是精心建设美丽乡村。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地域特色,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了何家戈、林家湾沟南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及由刘官庄、大赵家、常旺、东张岭、朱庙5个村组成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重点完善村中道路、广场、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村村连接线、村内道路进行美化绿化,并结合村情村貌和历史文化打造沭河文化馆、王璟祠等一批文化景观小品,构建出“点精品、线出彩、面可看”的美丽乡村升级版。目前,各村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二是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环保工作,在每月15、30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村庄“清洁日”行动。重点对村级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清理道路两侧水沟渠道的堆积秸秆和生活、建筑垃圾,积极整治居民庭院内外的环境卫生清除农户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规整院内堆放物品,进一步提升村庄整体环境。

三是严抓大气污染秸秆禁烧。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各村年底综合考核,制定了《郑旺镇秋冬季秸秆禁烧村级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处罚标准和措施。全镇划分7个大网格和63个小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层层落实禁烧责任。同时,争取上级补助资金53万元用于推广秸秆集中收储运,推进综合利用。已在全镇建立4处秸秆集中收储场,收储玉米、水稻秸秆26000余吨。

(三)保障改善民生,促进乡风文明。

一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引进临沂市30万吨水主管道沿郑太路铺设,对全镇54个村村内管道进行户户通改造,进一步改善了全镇居民饮用水水质,提高居民用水方便程度。目前,主管道施工完成95%,村内管网施工完成过半。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完成汤大路、青年路、洪石路30公里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户户通硬化道路面积5。3万平方米,完成常旺、东张岭等4条联村路的拓宽改造,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开展赵庄、前新庄、扈家戈片区拆迁,稳步推进农村旧村改造;进一步加快教育设施建设,完成常旺小学餐厅、大尤家小学操场,郑旺中学宿舍楼等11处项目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

三是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对镇内公墓建设进行规划,按区域共规划4处公益性公墓,实现全镇村庄的全覆盖。其中北陵公园和东陵公园共占地200亩,完成墓穴建设5400个;西陵公园和赵庄公墓规划占地45亩,规划建设墓穴5500个。

(四)强化组织建设,确保治理有效。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落实第一书记派驻和支部书记考选,选优配强班子,基层党组织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加强村级场所及文明实践站建设,20xx年全镇修缮提升服务场所23个,建成文明实践站20个。

二是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在推进基础网格实体化、网格员管理专职化、作用发挥最大化上下功夫,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镇共划分为73个网格,安装高清监控探头共600余个,共排查出矛盾纠纷45起,网格员联合村级法律顾问解决矛盾纠纷32起,上报镇矛盾纠纷调处室调解13起。全镇发案率同比下降20%。

三是加快信访化解力度。规范信访件办理流程,遵循因案因人因事质疑的原则,深入分析案情,找准问题症结,逐案制定强有力的化解措施,切实有效地推进信访案件化解工作。全年共受理信访案件共79件,办结73件,办结率为92。4%,接待群众来人来访5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54件,未出现到省赴京信访事件。

(五)聚焦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开展扶贫动态调整工作。按照“应扶尽扶、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的原则,建立完善脱贫返贫和新识别贫困人口动态监测机制,落实动态跟踪帮扶,切实预防返贫。目前,全镇61个村级需即时帮扶户2户、脱贫监测户0户、自然增加10人、自然减少24人,脱贫享受政策户650户1197人。

二是规范提升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对扶贫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及时纳入“三资”管理平台,落实“四权”分置,保障项目长期良性运行。争取上级产业扶贫资金290万元,奥正诚园景观绿化工程扶贫项目涉及33个村,带动贫困190户290人,人均增收不低于500元。

三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标注贫困人口底数。对照不享受政策“7类人员”标准,按照“两公示、一公告”要求,对全镇建档立卡系统贫困户进行了标注,确定了650户、1197名贫困人员的底数;强化贫困村帮扶力量,扎实开展遍访贫困户行动,28名科级干部带头对全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遍访全覆盖;强化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完成20xx年以来所有扶贫档案的整理提升工作,全部纳入电子档案管理,做到“一项目一档案”“一户一档”“一村一册”。

20xx年,郑旺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实施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抢抓临沂国际生态城建设战略机遇,围绕全区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和五个专项工作方案要求,自我加压、再抬标杆,争当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全力谱写郑旺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围绕产业兴旺,打造经济发展新亮点。

一是加快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特色明显、主体鲜明的原则,围绕生态、产业、文化等自然历史风貌,因地制宜完成规划编制;发挥示范片区的带动作用,整合周边多个村庄,进行旧村改造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腾出土地空间用于发展集体产业,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带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

二是积极推进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引进中国环境总公司投资的中节能循环农业项目,以肉鸭、生猪、肉牛养殖为基础,建设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对粪便集中加工处理成有机肥投入到农业生产中,项目设计处理能力可达1000吨/天;在张家湾村建设集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创意体验、休闲康养、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政旺新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投资1.9亿元,占地面积xxxx余亩,总体水域面积达400亩。

三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分两期建设三和集团粮品供应基地,第一期在小梁家、大尤家流转土地1000亩左右,建设2处食品加工基地,开展蔬菜和小麦、玉米、小米等作物种植,为临沂市有关单位提供优质食品供应。第二期计划在20xx年增加生猪、肉牛养殖。预计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增加农民收入200万元;流转土地600亩,建设常旺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优质稻米种植、稻虾共养、菌类培育等现代农业科技项目,作为上级农业部门及科研院所的项目和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二)围绕生态宜居,打造乡村环境新面貌。

一是优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做好细节打造,对节点景观、村标村碑、绿化栽植等进行细化打磨,让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内耐看、更精致、更上档次;完成沭河文化馆建设及布展工作,全面展示沭河流域的人文历史和时代变迁。同时注重做好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片区内基础设施条件。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美丽乡村连片提升并通过省、市部门验收。

二是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大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力度,管控好镇域秸秆禁烧,降低燃煤污染,严厉打击小塑料等“散乱污”企业加工摊点;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河长制林长制管理措施,推进实施投资8千万元的汤河大闸项目,继续对石拉渊灌区进行改造,完成谭家庄至郭家湾段的干渠改造;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河长制管理措施,围绕汤河、沭河、沂河,开展河渠连通工程。

三是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优化村庄布局,按照聚集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种类型,做好村庄分类;确定每月15日、30日为固定清洁日,继续实行“固定清洁日”制度;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围绕“五化七改”开展清洁村庄、清洁田园、清洁庭院活动,确保20xx年完成区里下达的任务目标。

(三)围绕乡风文明,构筑美丽幸福新格局。

一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沂蒙精神的宣传弘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以“美在农家”、“美在我家”为平台,广泛征集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用好广播村村响平台,及时宣传各类知识,完成文明单位、文明村居创建工作。

二是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各村文化广场,围绕“春节”“七一”“重阳节”“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引导群众传播文明乡风,养成文明习惯。

三是倡导移风易俗。充分发挥全镇4处公墓的作用,大力推行火化、节地生态安葬,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理念。积极推进成立红白事理事会,加强婚事新办和勤俭节约教育,加强规范引导和制度约束。

(四)围绕治理有效,开创和谐稳定新局面。

一是持续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强化班子建设,按照主职干部专业化管理要求,借助党组织书记改革试点,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强化党员队伍建设,重点解决三年不发展党员村,力争完成三年不发展党员村动态清零,抓好“主题党日”与“三会一课”的深度融合,推动“两学一做”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深化党员积分量化考核和民主测评等制度落实;打造党建示范带,重点打造前洪瑞、何家戈、大赵家、常旺、朱庙、东张岭、刘官庄、前新庄、小梁家等村级党建示范点,以及和润油脂、振淇工贸等“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形成沿洪石路的乡村振兴党建示范片区。

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持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信访积案大化解、信访责任大落实“四大行动”,努力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五)围绕生活富裕,推进民生事业新发展。

一是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巩固全面脱贫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扶贫项目,注重扶贫与扶志、助学相结合,着力消除“思想贫困”障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强化扶贫领域纪律监督,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抓好脱贫户的后续帮扶跟踪工作,做到脱贫不脱钩。

二是加强社会和民生保障。扎实开展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村复合型人才,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增强群众增收致富后劲;着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复员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关心关爱服务,保障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做到精准救助、应助尽助;提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参保续保覆盖面,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是继续推进城镇建设。加快推进社区改造,与土地发展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推进小梁家和扈家戈片区改造,集中完成杨家郑旺片区和朱家郑旺片区的拆迁工作;完成郑旺二小建设,确保20xx年秋季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完成自来水主管网和支管网铺设工程,确保全镇自来水全覆盖,在部分村推行农村污水工程试点,争取完成三年实现全镇污水处理的目标;全面提升汤大路、青年路、洪石路等主干道,加快户户通修建力度,20xx年完成修建面积13.8万平方米。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十

6月3日上午,市委书记丁纯先后前往普农集团、枞阳县,实地督导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随机督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田长制、秸秆禁烧等工作推进情况。他强调,要牢牢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方位,更好适应“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奋力开创全市乡村振兴新局面。市领导胡启书、吴强参加。

在欣隆农机专业合作社,丁纯深入水稻育养基地等处察看,与合作社负责人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合作社农机、用工、经营收入、服务范围等情况,要求聚焦机械强农精准发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补齐推广应用短板,拓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发展效益,更好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普农集团二分场,丁纯认真听取企业资产管理、经营效益、重点项目、下步发展思路等情况介绍,要求普农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善于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转变经营理念,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招引和培育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好农业“接二连三”文章,推动农业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扛起国企担当,树立雄心壮志,坚定做大做强,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机制,敢闯敢试、挖潜增效,拓展服务领域,增强辐射能力,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在枞阳县众兴包装公司,丁纯深入车间察看生产情况,与企业负责人、脱贫户等亲切交谈,了解企业产能、产值、吸纳脱贫户就业等情况,要求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稳定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在枞阳有机地标生态农业产业园,丁纯深入加工车间、种植大棚等处察看,认真听取项目建设情况介绍,了解种植加工技术、运营模式、预期效益等,要求企业和镇村互相支持、协作联动,切实把好项目建设好、发展好,同时紧盯农业设施和低洼地带,认真做好备汛防汛工作,努力实现企业增收、地方发展、农民致富良性循环。

当天上午,丁纯还随机督导横埠镇、项铺镇、白柳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田长制、秸秆禁烧等工作推进情况,要求加强镇村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严格农村危房房主和属地责任,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村环境整洁有序、美丽宜居;全面推行田长制,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调研中,丁纯强调,“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是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要以“两强一增”为引领,创新理念思路和体制机制,着力扩大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盘活乡村闲置低效资源,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加快重大项目攻坚,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要统筹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篇十一

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省委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要扎扎实实抓好推进。农业是稳定经济社会的“压舱石”,要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大力推进科技强农。加快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种业振兴,促进种养业提质增效,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绿色循环发展、数字赋农等行动。大力推进机械强农。加快优势农机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强化农机研制补短板,组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进农业“标准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510万亩。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着力通过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壮大经营性收入,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提升转移性收入。

“期待农民增收步子再快一些”“让更多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赋能”“智能农机必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参会代表和委员中引发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这将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安徽加快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去年我省加强各类农业科技公关和成果转化应用,预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5%。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加快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6%。

“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我注意到报告提出数字赋农行动,推进5个数字乡村试点县和8个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培育数字农业工厂100个。这必将进一步加快农村电商发展。”黄昕委员呼吁,进一步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要以“人”兴业活村,推动农产品触“网”发“电”。特别是要制定明晰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认定标准,采取“引进+培育”模式,支持高等院校、专业机构加强电子商务领域人才培养培训。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去年我省种业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水稻种子出口量居全国第1位。着眼农业强省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推进种业振兴,深入开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和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建设和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库10个。

“打好种业翻身仗,建设种业强省,要以创新为突破口,瞄准种业的薄弱环节谋篇布局,为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石小星代表建议,要强化种业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先进性的良种。强化种质资源推广,坚持政企联手,激活商业模式,拓展推广渠道和方式,积极宣传推介安徽良种。加强“产、学、研、推”种业强省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几家国家级种业航母,提高安徽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科技运用关键看人。报告提出今年将选任科技特派员7000名,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0个。 “为切实发挥好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建议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形成‘纵向到底’的科技特派员工作体系。 ”杨增权委员呼吁,要精准对接需求,勇于创新选认机制,不拘一格选人育人用人。坚持双向对接、择优选派,推行“订单式”需求对接和“菜单式”服务供给精准匹配,实现科技特派员由“单打独斗”向“组团联动”转变,推广“一县一团、一团一业”,让更多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进村下田”。

农机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装备支撑。去年我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82%,全国领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大力推进机械强农,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83%。

“小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元,在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过程中,不能忽略小农户,一定要把小农户的发展摆到乡村振兴的大盘子中统筹谋划。 ”刘茜代表呼吁,大力发展各类全程机械化服务托管组织,打造一批服务能力强的“田保姆”。支持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协同服务,搭建服务共同体和平台,完善农业生产经营全程托管服务,解除小农户的“后顾之忧”。

“十三五”以来,我省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为抓手,以发展全程机械化装备为支撑,围绕小麦、水稻、玉米、油菜、大豆、花生等主要作物及重点作业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示范推广,强弱项,补短板,全程机械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目前小麦、水稻、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为96.8%、88%、89%以上,均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新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20个。强化农机研制补短板,编制装备需求和研制清单,组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

“农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皖南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农机实用性差,小型农业机械行业处于低端化。农机品种单一,选择少。农机培训和维修体系不健全,农民购机后对设备的操作与使用比较陌生,出现故障后难以维修。 ”朱谦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补贴力度,因地制宜推广适用农机。加大农业机械研发力度,生产不同类型、功能多样的农机满足市场需求。开展农机操作培训,使农民快速掌握操作技巧,提高利用率。建立健全农机服务保障体系,解决维修问题,保障农民购机后无后顾之忧。

“十三五”以来,我省农民增收势头强劲。去年农民收入增速预计达11.7%、高于全国增速。

着眼更高水平,报告提出大力促进农民增收,要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强调通过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要求壮大经营性收入,并且提升转移性收入。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这些举措针对性很强,有具体目标也有详细措施,这说明今年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会进一步加大,农民会得到更多实惠。

张国芳委员认为,农村产业项目是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群众就业技能的有效措施。应因地制宜,科学选择产业项目,结合我省各地实际情况,适应市场需求,选择种养项目,产品的起点、标准要高,有一定群众基础。如我省皖南山区、大别山的茶叶,和县大棚蔬菜,砀山酥梨,六安、安庆的高山蔬菜,亳州亳白芍等道地中药材均是我省特产,市场销路稳定,群众有种植经验,可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品质。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突出绿色、优质、标准化;要做好初加工、深加工的文章;要畅通流通渠道,瞄准长三角地区老百姓的餐桌,创立农产品品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不断壮大经营性收入。近年来我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累计9598个,其中省级中心村6558个;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8290个,其中省级中心村5791个。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城乡融合催生乡村新产业,农民群众的经营收入不断提高。

“结合黄山实际发展绿色优质农业、开展全域乡村旅游是农民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途经。 ”方秀全代表认为,一些先行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将乡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们通过发展民宿、农家乐实现了就近就业、持续增收,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比如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这几年就把丰乐河边原生态枫杨林湿地保护好,依托湿地形成的环境优势及黄山北站的区位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好,把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农家乐发展起来,节假日来这里游玩的游客爆满,本地农民吃上了旅游饭,村集体经济也发展起来了,一年光停车费收入就有二三十万元。 ”方秀全说。

农历新年快到了,也是香菇生长最为旺盛、销售最好的时候。

1月18日,在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孟洼村,滁州金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雷选松早早来到办公室。通过食用菌大棚内的监控摄像头、感应器,他第一时间了解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情况。“智慧农业系统的启用,不仅减少劳动量,更重要的是将过去不可控的因素纳入调控管理。现在不论在哪里都能随时观察、分析香菇生长情况,精准管理。”雷选松乐呵呵地说,“今年产量和收入肯定能比去年再上一个台阶。 ”

记者看到,这里的塑料大棚棚连棚,白茫茫的一片。虽然严冬寒气逼人,但大棚内温暖如春。整齐划一的出菇架上层层叠叠地放着一个个长约半米的菌包,这些长相类似小木桩的菌包上,已经长出了不少香菇。“香菇对温度控制要求比较严格。今天天气好有阳光,要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盖上薄膜……”大棚内,雷选松一边向工人讲解香菇管护技术,一边组织着工人采收、分级,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是20xx年从全国香菇大县浙江省庆元县到这里投资的,有先进的种植技术。南谯区有丰富的麻栎人工林资源,用麻栎做菌棒产出多、品质好,可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手。”雷选松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南谯区气候环境优越,基地周围森林茂密,河流穿行期间,具有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特点,非常适合食用菌种植。公司在一期580多亩的基础上,正在新建二期1100多亩食用菌大棚和深加工项目。

“香菇种植看似简单,实则技术含量很高。 ”雷选松表示。从装袋到出菇,一袋菌棒要过手20多遍。而拌料、验袋、灭菌、点菌等几个关键环节更是容不得丝毫马虎。据他介绍,以前技术不发达,菌棒均靠人工加工,如果操作不好,验袋时没有发现袋烂了,就容易感染杂菌。灭菌时,消毒不好把杂菌带到接种箱里,就会坏袋,造成巨大损失。现在全部机器操作,不但提高了效率,标准化的生产“流水线”也使得香菇质量得到保障。公司也由传统香菇种植企业逐渐向集精深加工、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全产业链公司升级。

“南谯区麻栎资源丰富,香菇产业是南谯区为进一步加快全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提质增效,推出的一项现代化富民产业。 ”南谯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司义党介绍,近年来,该区高度重视“一县一特”产业发展,编制《南谯区麻栎香菇“一县一特”全产业链创建实施方案》,依托南谯区30万亩丰富的人工麻栎林资源,着力构建以设施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与智慧农业为核心的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目前该区现有成规模的生产企业、合作社10余家,年生产香菇、木耳、茶树菇、竹荪、灵芝等200多万棒(袋),年产量20xx多吨,产品畅销长三角。此外,该区积极注册香菇商标16个,申请专利7个,拥有“三品一标”产品4个,打响了香菇种植的“南谯品牌”。(通讯员 李邦军 记者 史力)

“好得很哩,今年比去年的还多,够给俺孙子孙女发压岁钱了……”1月17日,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米元连队,冯庭侠老人拿着刚刚领到手的分红款,脸上笑开了花。

今年74岁的冯庭侠,在这次分红中,全家领到了110元。 “去年俺家领了88元,今年110元,钱虽然不多,但说明村里发展好了,没有忘了俺们。 ”冯庭侠说,她家里有十七八亩地,一部分托管给了村里的农业种植合作社,每亩每年保底收入1000元。自己在带好孙子孙女之余,还在合作社里做保洁员,打些零工,月收入近20xx元。 “过去天天盼过年,现在是每天都在过年,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冯庭侠笑着说。

记者看到,在店集村股民分红现场,村民一边排着队领红包,一边三言两语说笑。“钱是不多,但以前想都没想过自己还能成为村里发展的股东,感到很骄傲。 ”村民苏传富说。 “我们今天发的只是米元一个连队的。我们村共有11个连队,在册股民人数3434人,按每人一股10元算,今年总共发放分红分包34340元。”店集村党支部书记朱振标说。

店集村的股民分红制开始于20xx年,全村从老人到孩子,每人都是股东,每人持一股,股金逐年递增。“我们每年根据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确定股金的增幅,只会增不会减,目的就是让村里发展的红利人人都能享受到。 ”朱振标说。

杨村镇店集村是凤台县较大的村之一,也是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村,全村有一半人常年在外打工。为不让耕地闲置,村里五千亩耕地有两千亩由村里主导,托管给农业种植合作社搞全程服务,不仅地没荒,托管效益除了返还给村民外,村集体经济也能增收。“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很不错,土地托管增益、鱼塘承包、老村庄林木以及村里的沟塘路坝等,总体收入近50万元。除去村里发展的日常开支,我们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出一部分收益作为股金给村民分红,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获得感。 ”朱振标说。

“这种分红的形式非常好,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个人都是村里发展的主人,对村里的每一步发展都底子清、心里明,感到很鼓劲,也让每个村民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村里的发展中。 ”店集村米元连队老党员苏广亚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