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通用8篇)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2 14:47:02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通用8篇)
时间:2023-10-12 14:47:02     小编:灵魂曲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篇一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校本教研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优化美术教学的第一步。面对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材带来的新理念,传统的教师个人化的备课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大力开展以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为目的的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最有力的行为与保障。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课程标准解读:美术课程标准是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核心准则与方向,是美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各校美术组和个年级备课组要经常性地开展课程标准的解读活动,力求活动系统化、全程化,做到定主题、定内容、定主题发言人,通过一系列的标准解读活动,使每一个美术教师都能清晰地了解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培养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要求与建议,把握各年级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其相互衔接的关系。

3、学情分析:新课程指出:美术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情境中学习美术,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新课程的指导理念,意味着我们对学情的分析,将提升到全面了解学生这一高度。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知识水平与学习态度,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学习能力、合作创新能力。

4、教学方式选择: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校本教研活动中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还要从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发展的要求出发,围绕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5、教学媒体的选择:校本教研活动中,应多关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并要善于分析、运用和组合各种媒体,发挥最大的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效益。需要强调的是,媒体的使用不是课堂的点缀,也不是哗众取宠的手段,应本着:“效果最好,费用最少”的原则,让每一种媒体的运用都恰倒好处。二、课堂教学与评价:

(1)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得到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要以平等的、对话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

(2)端正教学态度。教师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中,态度亲切、自然,表述规范正确,与学生相处融洽。

(3)体现教学民主。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善于和学生交流,积极创设和谐民主,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不忽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篇二

吉木萨尔县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同志们:首先,我代表吉木萨尔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州党委栗书记一行亲临我县视察指导教育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恳请各位领导对我县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下面,就我县教育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吉木萨尔县下辖五乡四镇,总人口13.2万人,有汉、回、哈、维、蒙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9%。全县共有中小学在校生16660人(其中小学生8973人、初中生5319人、高中生2368人;少数民族学生5587人),共有在职教职工1745人。全县现有中小学44所。中学11所,其中县直民汉合校高级中学1所(县一中)、民汉合校初级中学1所(县二中)、乡镇初级中学7所(其中民汉合校3所)、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2所(新地哈语学校、三台世华学校);小学33所,其中县直小学3所、乡镇小学30所。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21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5所、民办公助幼儿园3所、艺术培训中心3所;文化辅导中心1所。二、突出重点,抢抓机遇,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我县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引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步伐,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强化基础教育地位,推动建立多渠道融资、多体制办学的教育产业发展模式,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符合吉木萨尔县情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一)高度重视,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多年来,我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落实“三个优先”和“四项制度”,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加大教育投入,优先选拔教育干部;重视研究和部署教育工作,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及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落实教育执法目标责任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落实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和领导干部任期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度,保证了教育事业适度、超前发展。(二)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推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巩固少数民族聚居地“普九”成果的决定》,着力解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下降,辍学率回升等问题。一是坚持依法治教,进一步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责任制,实行《义务教育合同书》制度,明确对违反《义务教育法》行为的处罚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将控制辍学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二是继续实行“三包三负责制度”,即乡村包入学率,学校领导包巩固率,教师包合格率;学生不入学由乡村负责,学生留不住由学校领导负责,学生学不好由教师负责,做到责任到人。三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层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四是建立和完善贫困生帮扶制度,设立了“贫困生救助基金”,对困难学生采取减、缓、免缴杂费或课本费及包扶、捐助等措施进行帮扶。几年来,全县已有近千名贫困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救助。五是严格落实州、县有关少数民族助学金发放制度,确保助学金足额按时发放。经过不懈努力,我县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的“普九”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自治区规定的标准。(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加强培训,严格管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方面继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教育系统内部活力,积极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加大学校校长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实行校长聘用制度,用好教育人才,带好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健全教师进修的驱动机制,启动“名师带动工程”,着力跟踪培养一批能担当重任的名校长、名教师和中青年骨干,带动广大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二是认真抓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严把教师“进口”关,理顺教师进入渠道,补充合格公办教师,清退不符合条件和不按规定聘请的代课教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与名校联合、资源共享的教育教学网络,加快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利用西部大开发和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大好机遇,积极联系协调,促使县一中与北京市二中和自治区实验中学、县二中与北京市回民中学结成了友好学校,签订了师生代培协议,实现了部分教育资源的共享,有效带动了我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统筹各类各级教育协调发展。在大力实施“两基”攻坚规划、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目标的基础上,着眼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启动小学生外语教学,实行民汉“双语”教育、抓好特长培养,建立特色教学模式,扩大高中教育覆盖面,正确处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快速的提高。(四)治理教育乱收费,狠抓教育系统纠风工作近年来,我县把治理教育乱收费做为专项治理的重点,确立了“反复抓、抓反复、巩固成果、狠抓查处”的工作思路和努力实现教育乱收费零控制的目标要求,认真落实教育收费公示等各项制度。在收费前,通过设立公示栏、公示牌等形式,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举报电话、监督单位等予以公示,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并且按照“五统一”的收费要求,切实做到统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统一亮证收费,统一使用财政部门的收费票据,自觉做到一生一票,统一实行学生持册交费登记,统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大监督查处力度,明确了处理教育乱收费有关规定,长抓不懈,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切实减轻了各族群众的负担。(五)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力度针对部分农牧区学校布局分散、生源少,教育投资效益低,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近年来,我们把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作为加快发展的重点,打破乡镇行政区域和城乡界限,从“撤、联、并、转”四个方面入手,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对部分校点和重点学校进行了撤并整合。完成了县二中与县三中合并工作。完成了县一中、县二中初、高中剥离工作,实行县级中学民汉合校。20以来全县共撤并中小学(校点)35所,在现有的条件下,在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六)完善体制,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活力一是改革管理体制。按照国家、区、州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自起,我县全面启动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强化了县乡人民政府的直接办学责任,教育工作直接列入了县乡工作主要议事日程,使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更加直接和有效。二是改革办学体制。按照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民办教育发展方针,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民办学校,以落实政策作保障,在师资聘用、学校管理、招生计划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平等对待。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与指导服务,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已建成民办教育机构21家,民办高级中等学校正在筹划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办学的负担和压力。三是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今年,我县被自治区确定为第二批新课程改革实验县。为认真落实好这项工作,我县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深入组织开展了新课程标准的实验与推广研究,目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四是改革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学校收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提高了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五是改革学校德育工作。各中小学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全县中小学生年犯罪率保持在万分之一以下。六是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深入实施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程”,在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中大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挖掘了多种信息资源为教育服务的功能,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进了现代信息教育进程。目前,我县初级中学全部建成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中心小学改建了卫星教学收视点和光盘播放室,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通过了州教育局对我县17所学校的初评、初验。(七)依法治教,加强督导,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一是加强法制教育,坚持依法治教。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全县各族教师提供普法条件,各学校配备了分管法制工作的副校长,各中小学均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各级学校通过建章立制,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活动,教育工作者和师生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全县依法治教氛围逐步形成。二是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成立了教育督导室,配备了专兼职督学,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督政和督学工作,同时坚持每年进行一次全县性中小学常规管理水平和素质教育评估,有效地提高了我县中小学管理水平。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做好高考考前筹备工作我县于20取得全国普通高考考点资格,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考点。今年,全县共有考生914人(其中汉语考生799人、维语考生45人、哈语考生36人、民考汉考生34人)、设考场41个、监考教师80人、备用监考教师2人。我县高度重视高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工作合力。设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试卷的保密、装订,考生食宿点的卫生及安全,考点的供电供水,交通管制,设立手机屏敝器等设施,明确了职责,分工协作。二是合理安排,精心准备,认真开展考前考务工作。详细的安排和部署考前工作,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保证高考各环节工作万无一失。三是加强监督,落实责任,严肃考风考纪。成立招生纪检监察组,具体负责招生监察工作,实行考风考纪考区组长责任制,全面落实工作责任,保证高考工作顺利有序进行。高考工作目前顺利进行。四、今后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一是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实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以新思路、新举措谋划教育事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措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全力向“基础教育创强县、素质教育争一流”的目标迈进,力争使我县教育工作跨入自治区前列。二是继续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州党委、政府《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基础教育工作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和完善管理配套措施,紧紧抓住国家教育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有利时机,认真研究,稳步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三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普九”工作水平。把“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不断加强各项制度落实的同时,把县乡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作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重要环节,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整体性措施和具体办法,从源头上抓好辍学控制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从根本上巩固“普九”成果。四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抢抓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机遇,积极转变教育发展观念,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变“管理”学校为“经营”学校,多种形式办学,把职业技能培训放在首位,实行以定单培养为主的产学与工学相结合、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形成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农牧民科技文化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竞争力,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活”,使职业教育在服务“三农”中实现双赢。同时,积极做好就业服务指导,为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教育和引导他们转变观念,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五是逐步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和管理。下大力气建立一支观念新、业务精、师德高尚、精心育人的教师队伍和一支能吃苦、有干劲、团结勤奋、求真务实的学校管理队伍。坚持和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落实教职工待遇,重视学习、实践和创新,一手抓“德”,一手抓“行”,建好领导班子,带好教职工队伍,努力办好学校。六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作用,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加强诚信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大力推进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建设和校外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力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七是扎实做好贫困生帮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和措施,研究建立帮扶贫困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健全城镇贫困生救助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及时建立乡镇政府救助贫困生的有效保障机制,确保贫困生就学。八是继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认真落实有关政策,把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体系予以保障并逐年增加,严格按规定,保证转移支付中拨付教育经费比例达到50%以上。从今年起财政预算内中小学生公用经费逐步达到自治区规定标准,并按时拨付,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同时,不断拓宽教育投融资渠道,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有限的教育经费真正落到实处。各位领导,我县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与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管理,不断强化工作措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基层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力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篇三

一、基本情况

我乡辖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2792人。有九年义务教育学校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1所。全乡小学适龄儿童1080人,已全部入学,入学率100%,初中正常适龄儿童700人,已入学700人,入学率达100%。全乡中小学教师共44人,其中小学教师14人,学历全部合格,大专学历占90%,初中教师30人,学历达标率100%。全乡中小学校长全部参加了岗位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

二、开展教育工作自评情况

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全国、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农村教育会议精神的重要体现。为此,我乡确定了创建教育先进乡的目标,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着力构建与“科教兴乡”相应称、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全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新格局,由教育大乡迈向教育强乡。

2、建立机构,加强领导。为切实把教育评估工作抓落实,乡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教育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自评工作计划,协调有关事宜,开展日常工作,保证教育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3、全面发动、营造氛围。2017年年初工作会议上,乡党委、政府专门部署了我乡教育工作,要求各有关单位认真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强调增强“三种意识”,即科教兴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意识,教育为人民服务,实践“三个代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意识;落实、县政府工作目标的大局意识。并组建了由乡政府、学校联手33人的教育发展小组,形成了全乡范围内上下联动、相互协调的创建教育先进乡的良好态势。

三、主要工作

(一)牢牢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动摇

每年召开两次以上教育专题会,每年为一所或一所以上学校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困难,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前夕召开一次部分教师通报会,每逢教师节都要走访、慰问一部分教师代表。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每年联系一所学校的`工作制度,并将教育工作纳入乡、村两级目标管理,在全乡上下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从而有效地推动全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认真抓好控辍保学,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普及程度是否达标是衡量“普九”工作好坏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为不断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我们始终把“普九”工作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落实政府、村级、学校、教师责任制。构建了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学校负责人包校,教师包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体系。开学期间,校校有专人把关,时时有领导督查,干部和教师人人有劝学任务。各校还利用召开学生家长会的机会进行正面开导,组织家长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使全乡村居民对义务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实现了在校学生巩固率达100%,近三年无一生辍学。

(三)学校布局日趋合理

1、我们根据上级有关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的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全面启动了布局调整工作。在2017年乡镇机构调整原红星乡并入??乡后,我们仍坚持保留了??乡红星中心小学和原红星乡土潭河村小学,于2017年秋季撤销了??乡双田村小学。截止目前全乡共有九年义务教育学校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1所。

2、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我乡的乡村校舍大部分建于80年代,由于当时校舍建筑质量较差,维修又不及时,导致大面积危房存在。为此,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积极协调争取资金对能继续使用的校舍进行维修,近几年乡村两级共投入资金80多万元,拆除d级危房4座,先后维修加固了红星小学、茶园窝小学、双田村小学、??希望小学和原??中学的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等。特别是在08年“5.12”特大地震后,??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红星中心校、土潭河小学的教学楼及附属物均受到严重破坏,我们主动抓住灾后重建契机,??九义校新征土地5亩,投入资金672.5万元,新建学生宿舍楼1608平方米、学生食堂606平方米、教学楼1979平方米,建围墙100米;土潭河小学新征土地1.12亩,投入资金35万元,新建教学用房及附属设施共186.34平方米。

《乡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篇四

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报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相关材料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积极落实,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二本以上上线385人,上线率45.3%;

中职对口高考本科上线77人,综合成绩连续26年位居全市前列。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2020年工作回顾

1.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工作优先落实、教育项目优先安排。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2020年财政预算数为48143万元,比去年增长526万元。同时,为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作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在年初预算995.75万元的基础上,按2019年发放标准(11550元/人/年)据实调增1196万元纳入2020年预算调整,由财政全额保障到位。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师队伍不断优化。一是加大补充力度。通过公开招聘、“银龄计划”“员额制”等渠道,2020年共补充教师135名,教师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把公费定向培养作为乡村教师补充主渠道,2020定向培养教师85余名,为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注入新活力。二是加强培养培训。邀请专家和名师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基础理论和教学常规培训,对从教时间较长的教师进行新理念新教法培训,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培训,努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020年,获评市优秀校长1名、市级名师3名、市优秀教师2名、市最美乡村教师1名,评选县级学科带头人39人。三是推进科学流动。制定《城乡教师交流调配实施办法》,所有乡村教师进城必考,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全部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2020年114名城乡教师交流任教,10名教育机关干部到乡镇学校任职。

3.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稳步推进教育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中学、江东小学教学综合楼如期投入使用,新增城区学位2800个,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逐步化解大规模学校。县一中两区合一、县第二幼儿园、镇学校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乡村小规模学校(幼儿园)3所,乡镇寄宿制学校4所,农村教师周转宿舍104套,实现农村教师一人一房,学生一人一床。

严格就餐管理。错时错峰打餐、分散就餐;

上好开学第一课。将防疫知识、个人卫生、环境保护、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知识纳入学习范围,并通过防疫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疫安全知识,引导师生勤洗手、不聚会、不扎堆、戴口罩,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5.师德师风整治见效。一是纵深推进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出台《2020年县教育系统纪律作风“大整治、大整顿”活动实施方案》,全县教职员工认真开展自我剖析,查找整改问题。通过纪律作风“大整治、大整顿”活动,进一步明确师德红线,切实提升了教育系统全体干部、教职员工思想认识和职业道德水平,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二是加强师德建设考核。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政治素质关,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三是严查师德违规行为。全面推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划定教师底线要求,对突破底线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据统计,今年以来发现有偿家养家教、酒驾、赌博等问题线索20起,办结15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15人次。

6.安防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建设,配备中小学校、幼儿园专职保安102人,为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配置高清监控设备,并与公安联网,加强校园封闭式管理,全面设置护学岗,实现校园安防“四个100%”。严格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及防溺水“九长”共管共治责任制,全县师生员工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未发生学生溺亡、校园消防、食品、校车等安全事件。

7.教育扶贫精准施策。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始终坚持以“控学”和“助学”为重点,精准精细精心教育扶贫工作,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精准摸排资助对象,不遗漏一人。按照以局长主抓,分管领导包片,乡镇领导和校长包乡,教师包村,村设专干的工作机制。摸清“两个底子”(即2-19周岁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和6-16周岁适龄入学人员的受教育情况),精准锁定贫困对象及劝学对象。二是精细扶贫资金发放,不少发一分。严格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阶段在校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做的资金不少一分、政策不落一人。据统计,2020年发放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525.075万元,惠及贫困学生8100人次。三是精心做好控辍保学,不辍学一人。按照“应返尽返”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四帮一”劝返复学活动。并对73名残疾儿童进行“送教上门”教育,确保无一人因贫辍学。

8.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全面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对民办幼儿园办园资格进行严格评定。全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2020年秋季新增公办幼儿学位123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0%。二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通过内部挖潜、新建学校等方式方法,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化解,“大学校”“择校热”等热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三是高质量发展高中教育。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坚持点面结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中入学率达95.93%,普职比达到1:1。四是特色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改善职中办学条件,发展汽修、电子商务、计算机硬件维修等特色学科,职中被评为“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专业学校”,职教中心被评为省示范性职教中心。将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开展各类培训近2万人次,帮助4600余名贫困群众掌握就业技能实现就业。

(二)特色亮点工作

二本以上上线385人,上线率45.3%;

中职对口高考本科上线77人,综合成绩连续26年位居全市前列。

2.教育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在各方配合努力下,学校如期投入使用,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消除,增加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额完成任务,达到46.5%,为推动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乡镇小规模、寄宿制学校全面建成,实现了教师一人一房、学生一人一床。

3.双拥工作亮点纷呈。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纳入党校、中小学校必修课,纳入机关的日常教育。同时,认真做好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做好教育方面的拥军优属工作,对烈士、军人子女入学实行优惠政策。并主动关心分配在教育战线的军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为此,局长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财力的增长难以满足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当前,县一中两区合一、职中二期、县第二幼儿园、镇学校等项目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巨大,县本级经济增长速度难以满足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

计划引进人才7人,仅招到1人。

3.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优质优酬”的报酬机制还没完全建立,存在干多干少差别不大,干与不干距离不大的现象。在学校日常、干部及教师管理等方面想的办法不多,没有完善工作效能管理体制和奖惩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不够,没有制定出一整套的有效工作机制,行之有效的硬杠杠不够,以致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薄弱。

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出台了教育综合改革配套文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撑,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面临的机遇:一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9〕15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省教育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20〕12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湘政发〔2020〕2号)等文件,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治理体制机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科教强省。三是《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乡村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怀发〔2018〕15号)等文件精神,全力加快教育强市步伐,集约资源,集中力量,力争用三年时间切实解决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四是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致力打造三省接边区域教育高地,多次召开常委会及常务会,专题议教,颁布了《县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2030年)》《中共苗族侗族委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乡村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各级政府出台的促进教育发展政策,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临的挑战:一是城乡教育不均衡依然存在。由于城乡办学条件及师资水平的差异,造成进城就读的学生急剧增加,导致城区学校拥堵,乡村学校优质生源大量减少,优秀骨干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同时教师年龄及学科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影响教育可持续发展。二是留守儿童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中隔代抚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给学校安全管理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沉重压力。同时也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三是基础教育根基不够夯实。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项目的建设,我县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在人事管理上、制度改革上没有太多的改变和创新,以致没有给基础教育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造成我县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薄弱。同时,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不可能有优秀的高等教育。

四、获得市级以上荣誉

1.在“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中荣获优胜单位二等奖

2.2020年省小学语文诵读活动中,乐群小学荣获“最美诵读校园”称号。

五、下段工作打算

(一)总体思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实际,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发展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保障体系,奋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抓手,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条件,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到2025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三)主要工作措施

1.2021年工作要点: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对教育做到工作优先部署、问题优先解决、项目优先建设、经费优先保障。县委常委会坚持定期议教,深化县级领导定点联校制度和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县委县政府述职制度。强化教育工作考核,推动各级各部门为教育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搞服务。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用于教育,鼓励各类组织、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在全县上下营造好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2)持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全落实机制。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尊重和发挥学校办学的主体作用,严格落实《市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10项规定》,建立干预教育或学校工作备案制,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把时间精力留给教师专注教学。

(3)补齐教育硬件建设短板。严格落实《县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按照时间节点,科学实施。加快推进一中两区合一、职中二期、县二幼儿园、镇小学建设,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3100个。加快教育信息化2.0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认真分析研究国家补短板政策方向,抢抓教育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更多教育资金和项目支持,推动教育稳步高质量发展。

(4)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完善城乡校长、教师双向交流机制,推动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一批985、211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聘一批本科以上学历教师。积极争取省支教教师,继续实施“特岗招聘”“银龄计划”“员额制”等教师补充计划,解决教师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名师队伍合理流动,减少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激励广大教职员工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完善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机制,实现公费定向培养生占教师补充人数的80%以上,通过稳步提高待遇等措施提升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全面落实农村基层教卫人才津贴政策,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提升农村教师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5)保障师生人身安全。以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市区”为抓手,突出抓好防溺水、防意外伤害、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工作,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2.“十四五”工作要点:

(1)学前教育普及工程。为加快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编制《县幼儿园办园标准》,提高办园准入门槛。促进城区幼儿园和90%以上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化,并打造一批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充分发挥其骨干辐射作用。同时,加快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严格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的要求,对于小区面积达60亩以上(含60亩)的必须建设相应规模的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到2021年,建成县第二幼儿园,实现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

到2025年,9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

建立健全帮扶救助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

为全面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权益,到2025年,建成1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

(3)特色高中创建工程。加快高中校舍改造和教学装备更新换代步伐,全力推动一中“两区合一”建设,实现封闭式管理,达到标准化要求,提升高中办学水平。基本实现高中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班额控制在50人以下。鼓励学校根据教学任务、学生发展要求和教学现状,形成自身文化和学校特色。到2022年,在城北新建一所完全高中,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职中扩建工程。打造职教示范校建设。搭建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平台,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扩大订单式培养的规模和范围,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到2021年,完成职中二期工程,切实提升职教品质。

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利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的信息化综合素养。

到2020年底,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网络化教学,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到2025年,基本完成学校信息库、教师信息库、学生信息库建设,建成覆盖全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

(6)教育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其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师德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增强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健全师德师风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

建设1个市级名校长、3个县级名校长工作室;

人才培养较好地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湘政发〔2019〕18号)等文件精神,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全县教育工作汇报

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

技工教育工作汇报

情境教育工作汇报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篇五

20xx年,是王庄镇教育工作的丰收年,也是教育资源整合的起步年。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镇中心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教”的管理理念,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强化教育管理,确保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的潜能得到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校容校貌大有改观。全年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突出表现:“坚持一个核心,把握两个主体,实施三项考评,平衡四个支点。”具体讲:

一、坚持一个核心,全力推进教育资源整合

从4月份开始,我镇在全县率先实施教育资源整合。以“建新撤旧并小”为目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一是稳步推进并校搬迁。8月底完成镇一中、二中并校全部学生迁入新社区初中校舍。9月15日,我们隆重召开新中学开学典礼大会,1500名镇村干部、教师和学生参加,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庆祝活动。全镇六年级学生800余人迁入镇一中旧校舍,成为我县乃至全市唯一一所公办寄宿制集中小学;二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对进入初级中学和寄宿制小学的100多名教师及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筛选,按配置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培育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业绩突出的教育工作者队伍;三是建立教育教学新秩序。遵循办学规律,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质量检测,建立评估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中学投资6300多万元,建筑面积9万平米,建成了3座教学楼及公共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和学生餐厅,可容纳2700多名学生就读。目前在读学生由1900名上升到2400名,回流学生500多名。小学部总投资5880万元,可安置20xx名小学生就读,正在紧张施工,预计20xx年8月份可以交付使用。在县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我镇荣获“布局调整先进单位”称号。镇中心学校校长李建龙、王庄镇中心小学校长何敬顺荣获全县“十佳校长。”称号。

二、把握两条主线,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条主线以例行督查推进常规教学。

镇中心学校每学期进行两次教学常规检查,雷打不动。对学校基本工作和教师备、教、批、辅、考、评六大基本教学常规进行全方位检查。检查各校教师教学计划、学案利用、作业阅批、单元检测、教研活动等落实情况;查教师教学常规是否实现了“六个有效”,即计划有效围绕教材、备课有效突出讲义、课堂有效贴近学生、作业有效定期检查、课外有效督促辅导、测评有效检查成效。查师生出勤。检查教师上岗情况,签到记录、请假审批程序;查看学生点名册、班级日志、请假条。检查组根据制定的《王庄镇教学常规量化考评细则》,逐项打分,公平公正,工作优劣让数据说话。查后有反馈总结,成绩充分肯定,问题指在当面。

第二条主线是以教学教研推进素质教育。

大胆探索生命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首先,我们制定实验方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专家关于生命课堂的论述,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其次是从教学实际出发,确立镇初级中学、王庄中心小学为实验学校。承办全县初中化学生命课堂教学观摩周。选派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县教研室举办的各学科教学观摩活动。采取走出去取经,请进来送宝,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今年以来,我们共选派120余名教师到郑州、开封、濮阳、沁阳永威等地参加培训学习。每次学习回来,都要组织专题汇报交流会,分享学习成果。如镇初级中学从开封学习回来后,由李国周老师代表英语组作学习报告;从沁阳永威学习后,由孔令峰老师在全体教师会上作作文感想报告等。53名教师通过网络参加12个学科的远程培训,5名学校领导参加了农村校长网络培训。邀请市教育局体卫艺站组织的送课下乡到我镇授课研讨交流。聘请市直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优秀教师到我镇奉献观摩课,与教师们研讨切磋、评课交流,这种开放、交叉型的研讨不仅引领课改方向,也给听课教师更多的收益、启迪与思考。

三、执行三项考评,抓好教学精细化管理

新学年,镇中心学校重点召开了三个类型的会议,分别是工作目标调度会、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现场会和全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一次会议都是对管理工作的一次推进。针对各学校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考评推进措施。

(一)以“四风建设”考评校长。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考评一个学校的工作,首先应该考评他的校长。9月份,镇中心学校对全镇中小学提出了围绕“四风建设”、搞好“五项活动”的具体要求。即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抓班风促校风,抓教风促学风”的目的。并且把活动开展的状况和效果作为考评校长工作的先决条件。定期检查定期汇报。在实际工作中,各校校长切实做到了“六带头。”即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带头建设师风师德、带头搞好常规教学、带头上好示范课、带头从事教改研究、带头争创教学佳绩。各校校风正、学风浓,校长起到了带头作用,事迹感人,值得表扬。镇中心小学的何敬顺校长身体虚弱,但干劲不比任何校长和老师差,工作很有思路,讲政治讲原则;镇初级中学的李忠献校长在两所中学合并的关键阶段,坚持以校为家,团结带领新班子,全力打造安定和谐校园,保持着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令广大师生和同事们敬佩;寄宿制小学的何国印校长开创性开展工作,影刃而上,知难而进,带出了一所稳定向上的好学校,不辜负上级领导的重托。

(二)以“量化积分”考评教师。

我们本照着奖励超工作量,奖励工作优秀的原则,制订了《王庄镇教师量化积分细则》,对老师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各项工作做到天天有记录,周周有通报,月月有公示,期末有汇总,客观评价每位老师的实际工作状况,让老师时刻都知道自己在学校所处的位置,工作有目标有方向。学校的晋级评模,绩效工资等许多涉及老师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都依据教师量化积分,实现制度管人,目标管事,从而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树立了单位正气,形成了人人思干,人人肯干,人人实干的良好风气。镇初级中学的乔子军老师德高望重,虽近退休之年,仍坚守不辞辛苦教学第一线;井固中心校的何性福老师左臂骨折仍坚持给学生上课;苏村中心校的刘美霞老师几年来爱生如子,无私奉献,受到师生和社会的尊重。

(三)以“五星争创”考评学生。

四、平衡四个支点,打造稳定的教学环境

(一)拉紧安全教育这根弦。

十分重视学校的安全及稳控工作,牢固树立学生生命安全大如天的指导思想,实行安全月报制度,经常对学校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如实上报。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从校舍安全、学校器材安全、交通安全、传染病防范、食品卫生安全、水电安全、突发事件安全等各方面做好工作。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多次举办学校领导安全知识培训班,安全知识讲座。各学校在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的同时,每期都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为培养学生在紧急状况下的自护自救能力,各校经常组织突发事件安全演练,让学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地撤离事故现场,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以明确职责为目的,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强化对安全工作的检查督导,每学期举行两次安全大检查,对安全工作措施不力存有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发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确保了学校师生及财产安全。今年,我镇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二)搞好标准化学校创建。

本年度,我镇8所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分别是镇初级中学、王庄中心小学、聂村中心校、苑庄中心校、新寨中心校、沙地中心校、东沙地小学、井固中心校。这些学校。对照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标准进行自查,具备了标准化学校优势。一是学校设置与班额合理。小学布局保证了覆盖行政村所有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初中学校布局覆盖了所辖区域,保证了区域内所有适龄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需要。二是校舍建设达标。学校规划合理,校舍建设大部分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三是设备设施和场地图书基本符合要求。六室有房源,小学有田径场地及球类场地。四是教师配置与经费使用规范合理。学校机构设置符合国家和省级政府有关文件要求,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教辅工勤人员配备符合编制、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以及继续教育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教育经费使用合理,管理规范,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五是质量与管理精细。各年级学生成绩及格率、巩固率、年辍学率、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均达标。

(三)培育特色校园文化。

把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创设优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打造教育精品”办学理念的大框架下,着力营造特色校园文化。营造“熏陶型”校园环境文化。达到了“墙壁会说话,草木皆有情”的效果,让学生成长在精雕细琢的精品文化氛围中受到“润物无声”的熏陶。二是建造“摇篮型”阵地艺术文化。镇中心学校利用两栋综合教学楼筹建少年文化宫。分别建成文化艺术中心和身心健康中心。让同学们利用节假、晚上、课余时间到文化宫寻求自己的爱好,弥补生活的空缺。三是打造“阳光型”体育运动文化。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阳光体育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从锻炼身体开始”的理念。12月11日上午,全县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启动仪式在我镇初级中学广场上举行,极大的鼓舞了广大中小学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的热情。

(四)重视各项活动的开展。

一年来,各校各项活动层出不穷,丰富了师生的文化娱乐生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教育。沙地中心校、新寨、东枣林中心校长年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活动,王庄镇中心小学少先大队开展了以“保护环境,美化校园”为主题的学生艺术作品展览活动和“庆祝xx大召开” 艺术作品展览活动;苏村中心校、寄宿制小学、王庄镇中心小学、军寨、井固中心校等相继开展了迎“六一”活动;聂村中心校开展了“一二九”爱国教育活动,胡村中心校开展了爱国爱党书法绘画展览活动。镇初级中学更是好戏连台,“我最有才”、“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书画、小制作”展览等活动贯穿全年,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好评。20xx年,我们重视教育宣传工作,一年来共投稿121篇,图片236幅,其中被省教育网录用8篇其中图片15幅,被市教育信息网录用48篇、图片122幅。被鹤壁日报录用5篇、图片1幅,被市电视台新闻专题录制1期,被县教体局录用的总篇数位于各乡镇首位,极大提升了王庄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成绩面前,我们也认识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空编率高,老年化严重,且民办教师比例大,教师职位断层现象明显;第二,学校内涵发展不够,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均衡发展;三是寄宿制学校困难重重。冬季供暖、温水供给得不到保障,学校安保工作缺乏完备的物质保障。特别是寄宿制小学缺乏政策性支持,资金不足,给正常的办公、教研工作造成影响;四是初级中学配套不完善,有房子有牌子,缺乏设备。以上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我镇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新的一年采取得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解决。

20xx年,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党的xx大精神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创新教育理念;坚持抓好“一个根本、两项建设、三个提高”:一个根本就是教育管理“以人为本”;两项建设就是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提高就是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数量与质量、提高校园环境建设质量、提高学校特色教育的质量。同时要秉持“和谐+创新”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办学思想,继续围绕“四风建设”,开展“五项活动”,努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真正做到让社会满意,让每一个家长放心。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篇六

大肚川镇新城沟学校

我校位于东宁县城南10公里处,新建的村级小学教学楼在村中央格外醒目,学校建筑面积一千多平米,校内办公设施较先进,各室完备。有篮球场和供师生健身和娱乐的设施。各方面条件在农村学校来说是首屈一指。学校有教职工11人,全是小高及小高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我校是一所教科研老校,历任学校领导都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之本。学校今天的成功得益于学校教学理念的前瞻性和实效性。“教育的出路在改革”是历任领导的共识。从“九五”到“十一五”,我校多次被评为市县级教科研先进单位,课改先进单位。在2011年我校又开始酝酿“十二五”的科研立项工作,经过精心的研究准备,在年末向上级提交了课题评审书,在2012年3月接到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下达的研究任务下达书。下面,我把我校的课题做以简介并汇报一下一年来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一、课题简介

1、课题的选题及研究价值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预设性,常常会使教师不关注教学过程本身,把教学过程看作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从而使最有活力的教学过程僵化。课改后虽注重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也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在网络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学习能事半功倍,这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在农村学校,师生们最为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没对网络下的教学效果过多的关注,加上教师过大的工作量、工作压力,没时间进行课件制作,根本不知道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果。本课题主要研究网络下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如何相结合,进而针对提高教学效果提出意见与建议,这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以及对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有村里购买的先进的电脑,每台电脑都能上网,加上村里有一套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常年闲置,我们把这些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查阅资料,下载课件,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2、研究目标

1)立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针对农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数学 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上取得突破,丰富、完善和发展现有的课堂教学实效性理论,努力铸造农村小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特色。

2)本研究对于新课改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进行初步的探索,提出利用网络提高数学 教学实效性的若干建议,这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及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3)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在新课改形势下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他们在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中提高专业水平,力求成长一批市县级科研骨干教师。

二、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1、学校骨干示范,开题明确任务

2012年3月,我校接到了市规划办的下达书后先进行了开题会。开题会上有三位骨干教师利用村里的多媒体设备上了示范课,每节课都使用了课件。课后,校长做了开题报告,然后请出课教师座谈,提出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中会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最后,镇科研教研员提出了指导意见。

每学期开学初,依据课题方案和教学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明确每学期的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能够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开展网络备课,精心挑选课件,预设教案。每学期我们都要上至少两节的研究课,课下,实验教师坐在一起交流,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2、优质课评选,绽放无穷魅力。

做为课题组长的我,带着五年级的数学课,也亲身投入到课题研究当中。一有空,我就上网查阅各种网站,查找各种资料,下载课件,有时也自己动手制作课件。研究中发现,利用多媒体上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未知欲。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将生活中的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轻松地帮助学生理解了重点,突破难点。在去年的五月份,我校有两名教师的课参加了市县级的优质课评选,课上,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学生学习积极性极高,师生互动活跃,得到上级领导与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这也增强了我们继续进行课题研究的信心。

3、依托课题,构铸特色教研体系 1)围绕大课题,确定小主题

从“情境式教学法”到“主体教育的研究”,“三段式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再到今天的“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研究”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从未间断过,如何把课题研究、常规教研、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经过长期思考与探索,决定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每月一次的常规教研为着力点,提升教师教研水平。为此,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在制订学期教研计划时,就围绕大课题为每一位要讲研讨课的教师确定教研小主题(子课题),使教研的切入口更小更精确。现在我校人人有课题,围绕课题搜集相关的理论资料,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形成有效文字材料,写出自己对本主题的认识及感悟,平时研究整理,期末都要写经验总结材料。

2)立足课堂,演绎精彩研讨课

上好研讨课,是整个教研工作中最重要也最精彩的环节,讲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个人教学风采等都通过课堂这一灵动的载体而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讲课者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使出了浑身解数,十八般武艺,因而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课堂教学片段。如王晓云老师在讲《时分的认识》,利用网络下载课件,并加以修改,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非常好。王育英老师在讲《抽屉原理》时,精美的课件演示,使得原本枯燥难懂的问题迎刃而解。崔永刚老师《解决问题》,陈红娟老师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都是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或制作课件,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精心准备,认真说课、评课。

说课评课作为教师的五大基本功之一,其在教研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为了提高自己的说课评课能力,老师们既要把握新课标对本册、本单元、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又要考虑新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中的体现。因此,说课评课前,老师们必然要认真阅读新的课程标准,查找相关的教育理念,读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老师们的条件性知识会在这一次次的阅读中逐步提高。在说课评课这一环节中,我们首先请主讲老师说课,说教学内容、说教材解读、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资源运用、说教后反思等,然后,其它老师围绕“教材解读、设计理念、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创新”这十点对这节课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使得教师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自身素质。

三、反思与希望

通过研究实践,我发现,本课题研究的涉及面比较广泛,不但数学科可行,语文、英语等科也同样适用,所以这学期我们把研究面延伸到其他学科。但我校参与研究的教师大多年龄偏大,自身素质和能力都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对电脑这一方面,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做为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培训指导要纳入主要工作日程。另外,对教师的研究如何更利于操作,能不能用一种模式化方式让研究更具体深入,更易于操作,这都让我去思考。还有就是,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用于研究的时间太少,大多数教师的家里没有电脑,这也是对研究不对的方面。

所以说,我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甚至可以说是蜻蜓点水。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扎实地做下去,所谓“摸石头过河”吧,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每一节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请在座的领导与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们的科研之路走得更顺利。欢迎到我校做客、指导。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篇七

为全面贯彻“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为提高学生的健康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作了一些工作,现小节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

新学期,我校及时调整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名单,职责分工明确;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调整和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使之逐步进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二、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为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校医和健康教育老师的业务水平,配齐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具,学校教室的采光照明、黑板和课桌椅符合标准要求,学校学生饮水、洗漱和厕所设施也基本达标。

式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到了100%,学生健康知识普及率达到了100%,学生青春期知晓率达到了95%,一定程度上预防了传染病的发生。

四、高度重视传染病工作。

我校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把做好传染病和控制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及报告制度,及作好散发性传染病的隔离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扩散,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积极配合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的督促、检查。利用板报,晨会,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的“四早”措施,指定胡涛为疫情报告人,一旦发现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人,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快的方式向疾病防治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治疗,居住环境消毒等措施。

为更早的发现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人我校每天早晨都对学生进行晨检,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

五、做好公共场所预防消毒工作。

件。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照〈〈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巩固发展,逐步完善我校的健康教育资料的归档工作。

聚宝小学

教育工作汇报材料篇八

我校一直以“教育科研促教育改革,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方针为指导,全面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助学”工程。全面贯彻教研室确立的科研先导的教改思路,制定了科研要“提质量、出成果、出人才、创特色”的目标的工作部署,以“深化课改实验,重在科研先导”为工作重点,确立“以教科研为先导,依托课题研究,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科研新思路,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学习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建立健全机构,形成教科研网络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一项群众性事业。为此,我校从强化教科研的领导入手,建立健全教科研组织,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各学科组教研组长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形成行政、教研、领域、班级一条龙的教科研网络。教科研工作列入我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坚持业务校长主管教科研工作,校长进行宏观调控指导,业务校长组织管理微观调控,教研组、领域组贯彻落实,班级具体实施操作。教科研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研讨、计划教科研工作;对教科研课题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每一专题,均成立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教科研活动。

2、分层培训,分类指导,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

开展教科研的基础是普及教科研知识,关键是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建设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我校充分利用园内外的各种资源,有针对性开展讲座、示范、指导、解疑活动,主要做法是:以科研成果为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系统的科研培训。注重引进外单位的教学新信息、积极搜索教育教学及教改新动向、新观念,选定为校本培训内容,深入开展教科研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1)、加强科研骨干教师的培训。分层培训教科研的骨干。大胆起用教研组长、热衷教科研实践并在研究中取得成效的教师做为校本培训的资源。分批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活动,走出去参观学习、考察科研项目的老师回校后及时写汇报材料、作专题讲座、上示范课,产生单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果,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有步骤、分层次地起到骨干引路示范的作用。提倡“一师多徒、一徒多师”,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2)、组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我校近年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综合能力。

3、求真务实,科研见成效

如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已深入每一位教职工的心中,在教科研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中,我们不搞贪大求洋,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所谓“轰动效应”,鼓励教师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目前,在教科室的领导下,我校课题科研逐步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1)我校申报的“十一五”课题《网络教学环境下,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顺利结题,我校确立的教改实验思路取得了初步成效,本学期10月中旬,我校由蔡志瑞主持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李霜主持的《农村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沈雪梅主持的《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徐翠主持的《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孙聪利主持的《小学语文自主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谭琴主持的《多样化作业的研究》共6项宿城区“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都取得了研究性成果,并顺利结题。

(2)我校李霜主持的《学科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研究性学习品质的研究》、徐翠主持的《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均被立项为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徐艺的《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读书环境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均被立项为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蔡金玲的《小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归因与对策》已通过市教科所的评审验收,顺利通过结题。

(3)在本年度课题申报中,我校由王少华、张文博、张成龙、靳宏顺、蔡小菊、沈雪梅等个人申报的课题均被市教科所立项为市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并与12月底经区教育局批准申报结题,目前结题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3)在宿城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教学减负增效专项课题中,我校各教研组积极申报,共有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品德组、艺体组5个学科组在教研组长带领下组织课题申报,并同时被批准为区级专项课题。

(4)在2011年8月,我校李霜教师被评为宿迁市小学语文教学“骨干教师”,蔡金玲老师被评为宿迁市小学英语“教学能手”,黎阳老师被评为宿城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何新艳老师被评为宿城区小学语文“教学能手”。

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