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洛阳导游词篇一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洛阳名吃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朋友们: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洛阳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在它的东面不远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续续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那就是东汉洛阳城的旧址。
关于白马寺的创建,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即“白马驮经”说。据在关佛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其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因此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再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说到白马寺,不少游人都会把它和“唐僧取经”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
我们眼前的这两匹石马,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大家看到的这座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磐之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白马寺山门内西侧,有一巨大的半截残碑,残高约1.7米,宽1.4米,相传此碑为宋代翰林学士、著名文人苏易简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别具格式,故称“断文碑”,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山门东侧,为元代所遗存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通高3.5米,宽1.15米,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华严名僧仲华文才撰文,内有“上梦金人,自西飞至,身光炜,以迟旦告所梦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访至天竺,遇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等句子,碑文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并说“释源居中天,权舆佛法之地”,实为“腾、兰二神僧开教之绪”。仲华文才后来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成为五台山名刹佑国寺的开山第一代主持。这篇碑文,应是他卓锡白马寺时所撰。碑文楷书,字体潇洒工整,丰神秀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书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谁手,遂成一桩悬案。但字体为“赵体”。
前面这座东西对称的建筑,东侧为新建的钟楼,钟楼前有民国时期所建的五间“门头堂”;西侧为新建的鼓楼,鼓楼前有民国时所建的“云水堂”。“门头堂”、“云水堂”现已辟为佛教法物流通处和旅游接中心。
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靠近东西两侧围墙,分别为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长期禅居白马寺内译经传教,在这里他们共同译出了中国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他们先后圆寂于白马寺,就葬于寺内,现墓前有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腾兰墓”也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洛阳导游词篇二
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洛阳四面环山,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之所以称为水席,一是它的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汤水水,二是一道道地上,吃一道换一道,仿佛行云流水一般,故称水席。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 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 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不过,在民间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种,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八宝。
洛阳人把水席看成是各种宴席中的上席,以此来款待远方来客。它不仅是盛大宴会中倍受欢迎的席面,就是平时民间婚丧嫁娶、诞辰寿日、年节喜庆等礼仪场合,人们也惯用水席招待至亲好友,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三八桌”。它作为传统的饮食风格,和传统的牡丹花会、古老的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被誉为古都洛阳的三大异风,成为洛阳人的骄傲。
洛阳水席可谓是店铺林立,各家口味不尽相同。据了解,截至20xx年,洛阳经营水席的大小饭店有上百家,兼营水席的数不胜数。但是,在外地专营的“洛阳水席”却很少,兼营水席的酒店也寥若晨星。业内一些人士认为,“洛阳水席”走不出去,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资金问题,二是管理问题。据了解,“洛阳水席”主要专营店周转资金普遍紧张,企业再创业承受巨大压力。特别是到外地经营,更需要筹措大量资金,企业不敢冒这个风险。此外,政府相关部门没有鼓励企业向外拓展的优惠扶持政策,企业更是不敢轻举妄动“洛阳水席”专营店多是“老字号”的国有餐饮企业。在机制转换过程中,企业管理层过于求稳,缺乏向外进军的魄力。
同时,适应市场的新型管理人才缺乏,无力他顾。不仅如此,有着千年历史的“洛阳水席”存在两大发展隐患:市场混乱、面孔陈旧具体表现为:水席市场鱼目混珠,质量参差不齐,从整体上影响了“洛阳水席”在顾客心目中的声誉。“洛阳水席”千百年来从宫廷走向民间,很多烹饪工艺失传,品种没有多大改变。在人们需求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水席”亟待改变千年一面的陈旧状况。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一些专家指出:“洛阳水席”要想中原突围,必须首先解决这些问题。在规范市场方面,“洛阳水席”应当通过协会作用,推行市场准入制,制定标准化操作规范,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竞争。在推陈出新方面,则需要不断挖掘、提升,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
洛阳导游词篇三
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一带特有的汉族传统名宴,属于豫菜系。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下面是本站带来的洛阳水席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洛阳人对于汤水丰富的传统水席,有着外人难以理解的深厚感情。它不仅是盛大宴会中倍受欢迎的席面,就是平时民间婚丧嫁娶、诞辰喜庆等礼仪场合,人们也惯用水席招待至友亲朋。当地人还把水席看成是各种宴席中的上席,以此来款待远方来客。它作为传统的饮食风俗,和传统的牡丹花会、古老的龙门石窟并成为洛阳三绝,被誉为古都洛阳的三大异风。
洛阳水席的格式非常讲究,24道菜不多不少,8个凉菜、16个热菜不能有丝毫偏差。16个热菜中又分为大件、中件和压桌菜,名称讲究,上菜顺序也十分严格。客人到齐坐定后才上凉菜。8个冷盘分为4荤4素,冷盘拼成的花鸟图案,色彩鲜艳,构思别致。水席首先以色取胜,客人一览席面,未曾动筷就食欲大振。
冷菜过后,接着是16个热菜一次上桌。上热菜时,大件和中件搭配成组,也就是一个大菜和两个略小的中菜配成一组。一组一组地上,味道齐全,丰富实惠。在水席上,爱吃冷食的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凉菜,爱吃酸辣菜的人,水席菜能让你辣的冒汗酸的淋漓。有人喜食甜食,第四组甜菜足以让人吃的可口,吃的惬意。如果有人爱吃荤菜,席面上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尽可饱口福。不愿吃荤想吃素菜,以普通蔬菜为原料的素菜,粗菜细作,清爽利口。
汤水多是水席的特色,赴宴人汤菜交替食用,能让人感到肠胃舒适。看到鸡蛋汤上桌,了解当地风俗的人都知道,24道菜已全部上完,这碗送客汤说明水席到了尾声,宾主皆大欢喜,纷纷起身离席。
由于洛阳水席内容丰富,味道齐全,所以它的适用面比一般的宴席宽。上到王宫贵族,吓到庶民百姓,人们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点菜,丰俭随意,实惠大方。据说唐代时武则天就品尝过洛阳水席,食后赞不绝口。如今,许多品尝过洛阳水席的外国元首和中外宾客也对洛阳水席倍加赞赏。
洛阳水席的名称的由来,一是紧扣水席汤水多的特点,二是指似水流云的上菜顺序。它精美的造型、丰富的品种和严格的菜序,令人耳目一新,事之不忘。来此旅游的朋友不妨亲口尝上一尝,领略一下洛阳水席的风味。相信大家吃了都说好!
上个星期天,我和妈妈游完所有景点,跟着人们来到饭店里,准备吃一顿洛阳水席。
上菜了,服务员端来八盘菜说:“这是八道凉菜,各位请慢用。”这八道凉菜有肉、蔬菜,还有水果,味道还不错。
八道凉菜被我们一扫而光后,服务员端走空盘子,开始上十六道热菜——洛阳水席。
这里上菜的方式也不同,我们都是把所有菜一起上,而这里是一道一道上。第一道菜是牡丹燕菜,里面都是各种颜色的丝丝,其他的都是汤,色香味俱全,直让人流口水。
第八道菜是洛阳酥肉,在一大盘汤里,漂着几块骨头肉,正好够我们每人一个,也很好吃。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好吃的菜。我发现这些菜中都有许多汤,原来洛阳以前气候干燥寒冷,所以人们喜欢汤类食物。
洛阳水席不愧是洛阳三绝之一,果然名不虚传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的家乡洛阳就有许多著名的风味小吃,如洛阳水席、烫面角、小街锅贴、浆面条、洛阳馄饨、铁谢羊肉汤等等等等,其中最好吃的莫过于洛阳水席了。
洛阳水席与洛阳牡丹、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洛阳水席,故名思义,就是全部热菜都有汤-汤汤水水;另外热菜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更新。
洛阳水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和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全都有,而且都是用青花海碗舀制。24道菜有菜有汤,上菜的顺序也很有讲究,在桌子上先摆四荤四素八个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中间带两个中菜,这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带子上朝”。接着上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
在这其中牡丹燕菜是铁定要出场的。我记得第一次吃牡丹燕菜时的情景:牡丹燕菜犹如盛唐时期艳装出场的妇人,刚一出场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朵色泽夺目娇艳的牡丹花浮在汤面之上,花艳、菜香、汤鲜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适口,味如燕窝,真是人间美食啊。
洛阳燕菜,漂亮吧。
我从网上看了燕菜的做法:原来它的主料居然是白萝卜,真的难以想像那细细的丝,吃起来好吃得不得了的燕菜居然是最普通的大萝卜做成的,我真是感叹厨师们的高超厨艺,也为我们洛阳有这样的美食感到骄傲。
闲话少说现在给大家说一下燕菜的做法:把大白萝卜切细丝,用绿豆淀粉拌匀,上笼屉蒸熟,然后把火腿丝等排在碗底,将蒸好的萝卜丝放入碗内,加入盐、料酒等调料上笼蒸20分钟后,扣入海碗,最后加盐及高汤等调料,放上牡丹花。
关于燕菜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武则天在洛阳居住时,东关的一户农民家里的地里长出一个几十斤的大白萝卜,农民觉得这是吉祥的象征,就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命令御厨把它做一道菜,可是大萝卜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东西啊,做不出来美食惹怒女皇也不是好玩儿的,御厨们没办法,经过反复的琢磨,就把大白萝卜切成细细的丝,拌粉清蒸,再配上山珍海味鲜美的汤汁,做成了一道汤菜。女皇吃后是赞不绝口,因为口感很像燕窝,就赐名“洛阳燕菜”。
1973年10月,周恩来陪加拿大来洛阳参观。著名的厨师精心制作燕菜来招待远方的客人,要了两道,客人吃后一起称赞洛阳燕菜的好吃。周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它‘牡丹燕菜’。”周的改菜名,让洛阳水席更加的名声大振。
洛阳的水席太有魅力了,它让人吃了还想吃,如果外地游客来洛阳观光旅游,一定要来品尝洛阳的水席,如果不吃的话,那可就太遗憾了。
洛阳第三十届牡丹花会已经开始了,欢迎博友们来洛阳看牡丹,感受洛阳的文明和魅力。如果来洛阳一定来找我啊,我一定会当好向导,让您不虚此行。
洛阳导游词篇四
晒人场最近处这座山峰,峰顶平坦,四周陡峭。峰顶松树成林,郁郁葱葱,取名叫晒人场,传说是大地上原来没有人,道德天尊请来洪钧老祖捏造泥人,晒干以后撒向十方净土,大地上才有了人。有一天洪钧老祖正在晒人场上晾晒泥人,突然狂风暴雨大作,洪钧老祖来不及一个一个收拾。慌乱之中用手一搓,撒向空中,造成一些瞎眼少耳朵,折胳膊断腿的残疾人组成了人类社会。
挤挤身站在这里向东眺望,地平线上一个玉米粒大小的缺口就是洛阳伊阙龙门。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两块山岩是长在一起的,也就无话可说了,偏偏留下一条缝隙,路又经过这里,仅容一人通过,无论胖瘦,都能挤身过去,所以就叫“挤挤身”。
润笔池朋友们请看这一石坎,圆似水瓢,半池清水,四季不干。真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有水方显其秀,水因山而显其灵。有人说这里是老子的润笔池。老子在道德府里写诗,断不了取水磨墨洗笔,也在情理之中。过去这个地方叫煮人锅,传说是专煮不孝道的人,所以不孝顺的人千万不要近前。
朝阳洞原来洞内供奉着老子和他母亲塑像。山下群众叫它“老君母殿”。这里一年四季阳光和煦。老君把母亲的仙魂安置在这里,显其孝心。
仙人桥两山对峙,长石横架,下临深谷,走在上面战战兢兢。仙人桥相传是太上老君超度节妇孝子、义士信徒得道升仙的地方。据说一个人如果有仙根仙缘,经太上老君点化,走过这座桥,就可以羽化升仙,升仙是道教教徒的最高理想,当然这些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羽化升仙是什么样子没有一个人看到过。
洛阳导游词篇五
四是原始林海、古木秀色。在老君山海拔1500米以上有大面积的原始山林,因山高气寒和春短冬长的特殊气候影响,出现了数目形态多变的怪象。它们在中秋节过后开始落叶,到了十月就抖掉了绿色的秀幕,裸露出了古林的新奇。生长在这里的桦栎、青岗、黑腊子、山榆等树如雕似塑,千姿百态。有的树长得像蟒蛇弯弯曲曲;有的像木桥横加平伸;有的树如同骆驼弯腰弓脊;还有的像雄鹰展翅欲飞。这些老林古树的纸条还鼓起了许多树疙瘩,犹如桃李挂满枝头。这些光怪陆离的林貌现象被有人称为“古林秀色”。
女士们,先生们,请把您的视线移向右边。这里依山傍水,气势不凡。这里是尚待开发的七里坪——栾川旅游服务中心,计划占地0.6平方公里,它背靠伏牛山、依傍伊河水,左有青龙盘踞、右有白虎护卫,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风水宝地”的理念。服务中心有“伏牛山地址文化广场”“伏牛山地质博物馆”“旅游接待处”和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栾川主题碑、地学科普长廊、恐龙雕塑群、河洛文化浮雕墙、栾川断裂地质构造剖面等建筑群组成。两年以后,您可以在这里享用现代文化而领略伏牛山历史文化与自然科学积淀的厚重。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旅游车继续前行,而君山画轴也在继续展开,灵官殿便映入了您的眼帘。
尊敬的游客,从这里到山顶,要经过几十分钟路程。老君山风光画轴会向您连续展开,在您细细品尝美景的同时,我将老君山风景区的重要历史遗迹“太子宫”向您作以简单的介绍。
洛阳导游词篇六
黄河南岸的洛阳,位于陇海铁路线与焦柳线的十字交叉点上。这里是九朝故都,有白马寺、龙门石窟等重量级风景名胜。关林,就坐落在洛阳市南郊七里处。随着关羽被皇家屡屡敕封,洛阳关林也曾多次更名。汉时,这里称“关冢”,明代称“关王冢庙”,清顺治称“关帝陵庙”,康熙时称“关夫子冢庙”,至道光年间,“关林”一名问世后宣告尘埃落定。
在中国封建社会,百姓之墓称坟,王侯之墓称冢,皇帝之墓称陵,圣人之墓才能称林。武圣关羽与文圣孔子齐名,安放关羽首级的地方,当然名正言顺地称为“关林”了。
汉时,关林只有一堆封土。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在关冢前立坊,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开始建庙,施地70亩为庙基,并植柏数百株。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扩建,始成规模。二十世纪末,关林管理委员会又征得拨款千余万元,对庙址周边百余户民居实施拆迁,使整个关林面积达190余亩。
关林建筑风格与北京故宫相仿,沿中轴线排列着舞楼、山门、仪门、拜殿、文殿、武殿、春秋殿、石坊、碑亭、关羽古墓。
关林大门上方,悬“关林”金匾,朱漆大门上镶嵌金黄乳钉,横九行,竖九行,展示着帝王的高贵。大门东西两侧,各有石坊一对,坊额题“允文允武”、“乃神乃圣”等。仪门上方,有慈嬉太后题匾“威扬六合”,意为关公的声威远扬东西南北上下六方。
关林文殿又称大殿,高约二十米,面积七百余平方米,殿顶琉璃覆盖,五脊飘逸。文殿内,关羽帝王像高达6米,关帝头戴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着锦绣龙袍,凤眼蚕眉,面贴赤金,端严正坐,两侧为关平、周仓、王甫、廖化等诸将,造像高大,栩栩如生。
仪态逼真。
春秋殿又称三殿,殿内塑有关羽观《春秋》及睡卧像。关林各殿正檐之上,高悬历代皇帝御匾,成为一大景观。
关林甬道两旁,还有五虎堂、娘娘殿等附属建筑。文殿两侧的东西长廊,珍藏展示东汉以来的五百余件珍贵文物,再现了九朝故都洛阳的古代文明,成为两千年中原文化的缩影。
中轴线尽头的关帝古林,呈八角形,高10米,占地250多平方米。墓前有康熙四十六年修筑的石墓门,题额“钟灵处”,其联曰:
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
另有高四米八石碑一通,上刻“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乃道光三年(公元1821年)重刻。墓门有四个圆洞,到此祈拜的人们,有的把铜钱和硬币投入其中,可听到各类响声,导游说,这是预兆祈祷灵验的回音。
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的“关林翠柏”,苍翠刚劲,奇姿各异,足有八百株上下,郁郁葱葱的关林古柏,遮天蔽日,不仅多,而且长得奇。许多古柏,还让洛阳人赋予了生命,赋予了灵性。
自1994年以来,洛阳关林精心策划,成功举办了“东方文化寻根游暨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之后逐步形成了一年一届的“朝圣大典”定规。(文 朱正明)
洛阳导游词篇七
洛阳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傍伊水清流,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关林
导游词
,欢迎参考!在洛阳市城南约7公里的关林庙,规模不大,但是香火极旺,因为这里埋葬着蜀汉名将关羽关二爷的首级(头颅)。根据古代封建礼制,帝王墓为“陵”,王侯将相墓为“冢”,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为“林”。两千年来,关羽的地位从王侯一直上升到武圣人,能与“关林”相媲美的也只有山东曲阜的孔林。
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开始建庙种植柏树,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9年)加以扩建,基本形成如今的关林庙的规模。关林庙的建筑规格是按照传统的宫殿式修建的,游客进入关林大门后,步行沿着中轴线向前游览,依次可以看到关林庙的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等祠庙部分,在祠庙的后面,就是埋葬着关羽首级的墓冢(地)。
当你来到关林庙,除了拜祭武圣人关二爷之外,还有很多亮点值得你去观赏。明代(修建)仪门上的七七四十九颗门钉和清代(修建)大门上的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反映了从明代到清代,关羽的地位从王侯级别上升到了帝王级别。
当你来到仪门和二殿时,不要忘记抬头看看上面的匾额:“威扬六合”和“光昭日月”两块匾额,分别出自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手。当你从仪门走向拜殿时,能看到两边有一百多尊“甬柱顶雕石狮”,小狮子各个圆润生动,一点没有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间中原石刻的最高水平。在大殿和二殿内,还有不少和关羽相关的木刻和雕像,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和关羽夜读春秋等。
在每年的九月,关林庙将会举办大型国际朝圣大典,大典期间来自海内外的朝拜团将会在这里祭拜关圣人;每年的春节期间,关林庙还会举办大型庙会,有时会有民间社火前来助祭,非常热闹。关林庙距离龙门石窟不远,一般游客会一并游玩。
关林位于洛阳市南七公里,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东傍伊水清流,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150余间。
据庙碑记载,关林汉时有庙,距今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现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其布局按帝王宫殿式建筑而建呈“回”字形结构。从大门外的舞楼、大门、仪门、大殿、二殿、三殿、墓冢直至后门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他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体现我国古建文化的传统特点和“大一统”的思想意识。
财神殿,是关林现存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殿门裙板上浮雕龙凤、牡丹、麒麟等,额坊彩绘八仙及“斩颜良”、“诛文丑”、“杀秦琪”等12幅关羽故事,展示关羽万人无敌的神勇历史。殿门悬有光绪皇帝手书的“光昭日月”匾额。二殿佛龛内塑关羽财神像一尊,关平、周仓肃立左右。两边各立一童子,持算盘者为招财童子,持称者为利市童子。二殿东西墙上的壁画,展现了百姓心目中所熟知并供奉的各路财神。
中国洛阳关林北依随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
关林因厚葬关羽首极而名闻天下。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成占地180余亩,四进院落、150余间殿宇庙会,千余株翠柏的关庙。兀立于广场上的“千秋鉴”为旧时“灯影钟鼓话兴亡”之所在;分立于大门两侧的明代石狮、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极富封建意味的大门镶嵌着81颗金色门钉,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地位和关羽的身后荣耀;立于仪门左右重3000余斤的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经400余载风风雨依然肃穆含威;仪门“威扬六合”匾为慈禧太后传笔,端庄厚重,弥足贵;连仪门和拜殿的石狮通道为海内外关庙所独有,通柱顶雕石狮104尊,百狮百变,圆润生动,毫无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期中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关林位于洛阳老城南7公里关林镇。相传这里是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的方。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始建庙植柏,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今之规模。关林占地百亩、殿宇廊庑150余间。现存碑刻70余方,石坊4座,大小石狮、铁狮110多尊,古柏800余棵,塑像10余躯,墓冢1座。隆冢丰碑,殿字堂皇,古柏苍郁,幽雅伟丽。
关林的布局,表现了典型的中国古建筑特点,其主要建筑均分布在中轴线上,依次为舞楼、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后为关冢。整个园内建筑盖显高耸,雕梁画栋,飞檐流丹,气势峥嵘。丰碑高冢,香烟缭绕,古柏千章。殿堂中设有一尊身着龙袍,头戴十二冕旒王冠的关羽坐像,身旁还有捧大印的儿子关平和持刀的周仓立像。后边有张飞殿和五虎殿等。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听到许多有关关羽神奇的传说,还可以感受关公独具魅力的传统美德,幸运的话,还可以一睹一年一度的“东方文化寻根游暨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的盛况。
关羽是我国唯一为儒、释、道三教并尊的历史人物,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又名关云长(公元160─220xx年)。传说孙权杀害关羽之后,将其首级献给了曹操,曹操便将其首级葬于关林。关羽一生,以忠义和勇猛见称。从古到今,人们把他视为盖世英雄,作为神灵顶礼膜拜。千百年来,关林一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关林是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舞楼、大门、仪门、石栏板甬道、月台、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碑亭、墓冢等。两侧对称耸立着钟楼、鼓楼、华表、焚香炉、配殿及长廊等。
主要建筑包括门外的高台建筑舞楼,三门道硬山式顶的大门、仪门,卷棚式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碑亭、石牌坊、钟楼鼓等;在仪门和大殿之间,修有石栏板甬道,栏板之间的望柱头皆雕作狮子头,计一百零四个,姿态各异,形象生动;三殿之后建石坊,正额题“汉寿亭侯墓”五字;长廊建置于庙院东西两侧,里边陈列洛阳历代出土的石刻、墓志精品,是研究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舞楼与关林大门相对,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一座平面作凸字形的高台建筑,其顶以歇山和硬山相结合,设计巧妙,宛如重檐楼阁,蔚为壮观,堪称我国舞台建筑的典型。
大门为5开间3门道硬山式建筑,门前的1对白色大理石雄狮是洛阳现存明代石狮中最大者。仪门原为明代关庙的大门,清扩建时改为仪门,其前所立铁狮为洛阳少见。石栏板和月台是按帝王宫殿制度修建。望柱头上的小石狮共104个,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拜殿为5开间卷棚顶明代建筑,是举行祭礼时谒拜的场所。殿中间有乾隆、慈禧亲书的匾联,西端竖立着高35米的关羽大刀。大殿与拜殿相连,面阔7间,进深3间,高约20米,总面积700平方米,是关林最大建筑。庑殿顶,琉璃瓦,檐角饰以神将,悬以铁马金铃。檐下斗拱华丽,朱门雕窗。正门两侧木雕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13幅故事画。
大殿是关林最雄伟的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高约20米,总面积为760平方米。庑殿顶上,琉璃瓦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武,飞檐斗拱,朱柱盈围;四檐角饰以庞涓、韩信、罗成、周瑜四神将,悬以铁马金铃。殿内暖阁三间,透雕花龙。大殿正门上,有木刻浮雕关公故事图: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水淹七军、三顾茅庐、单刀赴会、挑锦袍、斩颜良、诛文丑等共十二幅,还有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龙戏凤等图案,刻工精细,构图美妙。
二殿是五开间庑殿顶建筑。殿内正面塑“关羽怒视东吴戎装像”,关羽长髯飘洒、端庄威严,关平按剑于左,周仓持刀于右。前檐下绘有斩颜良、诛孔秀、大战夏侯敦、古城会等故事图。后门上方绘有“华容道义释曹操”、“东吴赴宴”、“水战庞德”的故事,形象地反映了关羽骁勇善战的历史画面。
三殿是五开间的硬山式建筑,规模较小,又叫“寝殿”。殿檐下有“三战吕布”、“威镇荆州”、“战长沙”三幅大型故事图。前枋上还有九幅小型故事图。斗拱的昂首都雕成龙头,彩饰绚丽异常。
关冢们于后部,高10米,占地250平方米,平面作八角形。向南有石墓门。相传关羽首级即埋于此冢内。冢前有林碑,高4.8米,碑额题“敕封碑记”,碑阴为董笃行所撰之《关圣帝君行实封号碑记》,其内容为关羽的生平、封号以及建庙的情况。
关林大门前有石狮一对,高2.7米,为明代作品。仪门前有铁狮一对,重三千余斤,乃铸于明代;拜殿东端悬有明代大铁钟,两端竖立有关羽的大刀;中间有乾隆、慈禧亲书匾额;拜殿前月台上,放置明代铁花瓶一对。
关帝冢平面为八角形,高10米,占地250平方米,外筑围墙。冢前石碑高4.8米,下有龟趺,上有雕龙碑首,额题九叠篆书《敕封碑记》,是康熙皇帝给关公追加封号所立碑。护碑亭作全木构八角形,为八面起坡歇山顶,斗拱枋椽交错勾连,构筑奇巧,别具一格,是清代亭式建筑之典范。碑亭前有明代所立的石供案及石牌坊,石牌坊高10米,宽6米,3道门,正额题“汉寿亭侯墓”5字。
关林已辟为洛阳古代艺术搏物馆。庙内两侧长达90米的长廊,分别为碑刻墓志陈列室、石刻艺术品陈列室。共收藏陈列历代碑刻、墓志、石刻艺术品近20xx件,反映了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风貌.尤其东汉石辟邪、北魏升仙画像石棺、隋代石狮等,更是稀世珍宝。碑刻、墓志近1000件,其中许多涉及到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均有补史、证史之价值,可谓一部“石史”,并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洛阳导游词篇八
朋友们,洛阳市委、市政府这些举措,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这是一个良好开端。相信不久的将来,洛阳定会以崭新的姿态让世人刮目相看,洛阳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河南洛阳导游词2
“花王”依旧盛开着,鲜红的花瓣层层叠叠地,足有七八层,被苍绿的叶子映着,好似一团团温暖的火,犹如雍容华贵的贵妇人,这不愧是花中之王。
坐着豪华本田,载着大堆行李,经过六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一行七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九朝古都——洛阳。
四月一日到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的洛阳牡丹节,我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来到了历届牡丹节的主会场——王城公园。虽然如今牡丹的败落期,但仍有一些顽强者傲然挺立,那一株株牡丹绿叶托着圆圆的花骨朵,好像在保护着一颗颗红宝石。“花王”依旧盛开着,鲜红的花瓣层层叠叠地,足有七八层,被苍绿的叶子映着,好似一团团温暖的火,犹如洛阳雍容华贵的贵妇人,这不愧是花中之王。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精品区,这里的牡丹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花朵如葵,如莲,如绣球;花瓣似朱唇,似秀眉,似金鳞,妙趣横生;花俏立于枝头,有的低垂,有的搔首,有的醉卧,有的挺立,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最让人称奇的还是牡丹中的绝品“绿牡丹”。花朵像一团团绿色的绣球,翡翠般晶莹透亮。千言万语汇成刘禹锡的一句话“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端庄典雅的牡丹构成了美轮美奂的洛阳城。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二站——世界文化遗产的五a级景点龙门石窟,这里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停车场里已经都是车,连通道都水泄不通,尽管烈日炎炎,但却挡不住人们的热情,瞧,遮阳帽、遮阳伞齐都上阵,甚至有的人把包都顶在了头上。走进大门,满眼都是攒动的.人头,不论河东还是河西,山脚还是山顶,入口还是出口。当然最拥挤的地方还是龙门石窟的代表窟——卢舍那大佛。我们顶着炎热,抛弃劳累,忍着口渴向大佛台攀登,那光滑的石阶挡不住我们好奇的脚步。当我们穿过人海猛一抬头时,发现卢舍那大佛正冲着我们微笑。正如导游所说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能与大佛的眼睛正视。那大佛仅头就有四米高,耳朵与刘翔齐高。我真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能在奔流的伊水畔、高耸的大山上造就这伟大的建筑群真是奇迹呀!
最后一站是现代人民智慧的伟大工程——小浪底水电站。在山中疾驰了半个小时,终于见到了伟大工程,尽管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参观大坝,但倾斜的坝体上三个醒目的大字“小浪底”却深深镌刻在我的心头。感谢工人叔叔们,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才有了这伟大的水利枢纽,为华北乃至全国输送着电。跨上摇摇晃晃的黄河索桥,望着脚下碧波荡漾的河水,真让人在心惊胆战之际更有一种征服感。
黄昏时分,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难忘洛阳,难忘这九朝古都,更难忘的旅游带给我的视觉盛宴和精神大餐。
洛阳导游词篇九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在牡丹盛开的四月来到美丽的洛阳。我是洛阳市小明星旅游公司的一名导游,我叫快乐一心,希望我一心一意的为您服务,能带给您无尽的快乐!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笑脸标志,以免跟错队伍。
请大家上车后扶好坐好。各位朋友,现在是牡丹盛开的季节,每年的四月都要举行为期一个月的牡丹花会。到今年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29届。洛阳牡丹始于隋朝,盛于唐朝而“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各位朋友,关于洛阳牡丹的诗词,哪位朋友知道一些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呵呵,看来朋友们对洛阳、对牡丹的了解很多啊!谢谢朋友们对我们洛阳的关注。牡丹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1982年洛阳将牡丹定位市花,1983年第一次举办牡丹花会,洛阳牡丹花会已成为洛阳人民的骄傲,也为中外宾客留下了美好印象。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黄、紫、绿、蓝、黑及复色九大色系,十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花朵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根皮可以入药,花瓣可以酿酒。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排队进入的是洛阳观赏牡丹最重要的场所——王城公园。相信大家已经急不可待了,看着这长长的赏花队伍,大家就可以想象到花会的盛况。好,我现在将带领大家一睹洛阳牡丹的风采。这里有牡丹阁、牡丹仙子,大家可以尽情的欣赏国色天香的牡丹:这是娇嫩的赵粉,洁白的夜光白,黄色的姚黄,花色奇特的二乔……各位朋友可以尽情地合影留念,留作美好的回忆。
各位游客,牡丹花确实让我们流连忘返,明天我们将游览文明天下的龙门石窟和天下第一古刹白马寺。
明天早上七点,我们再见!
洛阳导游词篇十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九大古都之一,它像是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闪烁在世界的东方。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著名景点
导游词
,欢迎参考!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xx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始称龙门。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典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洛阳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景区总面积168平方公路,现已开发白云峰、玉皇顶、鸡角曼(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和白云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园、留侯祠、芦花谷无大休闲区。
白云山景区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之水于一峰,集三河之灵于一山,为中原独有,堪称“中原山水大观”之绝品。
白云山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平均海拔1800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6℃,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
这里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飞跌,林深谷幽。主要景观有:
有以中原第一峰玉皇顶、鸡角曼、仙人桥为代表的奇石险峰景观;以高山杜鹃林、万亩原始森林、唐代银杏林为代表的森林景观;以九龙瀑布、珍珠潭、黄龙井为代表的瀑潭景观;以留侯祠、玉皇阁、乌曼寺、云岩寺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云海日出、鸡角晚霞、金秋红叶为代表的物候景观。
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现已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
洛阳白云山景区内林深谷幽,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置身白云仙境,总有“人在画中游,云在树上飘,水在空中舞”的美感。-视察洛阳白云山景区时题词“中原名山”。穆青题词“白云天下秀”,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挥毫“人间仙境白云山”。
出行时间
郑州—洛阳的火车特别多,随时都可以出发。郑州火车站对面就是中心汽车站到洛阳的大巴很方便。
从洛阳到白云山有很多选择:
1、直接从洛阳一运站(火车站对面)到白云山上,票价46元/人。早晨6:30分发车,而一个小时还有一班(但是周一到周五第二班不一定发车)大下午1:30还有一班,大概行程3个小时。
建议用第一种方法,比较快,车子也不错,车老板水平也很好,而且时间上也好,可以中午休息一下然后就到九龙瀑布去玩。
从白云山上到洛阳可以还坐豪华大巴,每天早上7:30,中午1:30分从中心广场场发车。
乘车路线 洛阳--伊川--嵩县--栾川合峪镇--白云山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正如《说嵩》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样地,所以又称《少林禅寺》和《大少林》.据文献记载,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来洛阳,他0幽栖,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诏于少室山阴,筑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间,另一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修禅于嵩山少林寺。他广集弟子,传授禅宗,使少林寺的影响日益扩大,传说达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于石。
少林寺原有建筑较多,分布较广。现在少林寺包罗的范围除主体建筑常住院外,还有离寺西不远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园,钵盂峰下的二祖庵,寺东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围的古塔、碑刻等。
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少溪河北岸,院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自衣殿、千佛殿(毗卢阁)和地藏殿等,常住院自山门至最后大殿南北长300余米,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前后六所院落。
山门是少林寺最前面的建筑,创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额悬“少林寺”黑漆方匾,为清康熙皇帝御书。据《少林寺志》载:此匾原悬于大王殿正门上方,大王殿焚毁后,移于此处,入少林寺山门,是一条宽阔的慢斜坡形雨道,两旁有许多重要的碑刻,有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还有日本僧人邵元所撰的息庵禅师道行之碑,碑文反映了邵元和息庵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古代中日人民的友好关系。郭沫若为此曾题诗说:“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师相学倍相亲”。寺内还有《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唐嵩岳少林寺碑》、《宋苏东坡观音赞》等。另外还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蔡京等人书写的碑刻。这些碑刻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都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碑林的尽头是“三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即藏经阁),1920xx年这三座重要建筑都毁于军阀的兵火。除三大殿之外,被大火烧毁的殿堂还有:钟楼、鼓楼、客堂、库房、香积厨、东西禅堂、紧那罗殿、六祖堂、阎王殿和龙王殿,还烧了7棵大柏树和“五品封槐”等。据说,大火蔓延了40余天,这是历史上少林寺最惨重的一次火劫。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已决定对被毁的建筑进行修缮和整理,天王殿、紧那罗殿、六祖堂、东西禅房和僧院已重修复原。紧那罗殿的0、妙法、持法三尊4米多高的法身,魁梧地挺立在殿中。六祖堂内恢复了达摩、慧可等禅宗六代祖师朝拜观世音菩萨的一组泥塑。菩萨身后是一组巨型山水图景,表现的是达摩只履归西的故事,寺内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重建工程于1986年6月完成,1985年7月寺内还新建了拥有14厅的捶谱堂,堂内塑造有坐掸、念经、练功、小洪拳、大洪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朝阳拳等204身拳武僧,形像逼真。特别是十三棍僧救唐王、明代小山和尚挂师平倭寇等,英姿飒爽,给少林寺大增风彩。
穿过法堂是方丈室,它的面积约有250多平方米。清乾隆皇帝于十五年(1750年)游祭中岳庙,路过少林寺,当晚即以方丈室为行宫。
方丈室后是达摩亭,又称立雪亭,相传这里是禅宗二祖神光为求佛法、恭候达摩、雪没双膝的地方。檐下有雕花柱,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单檐庞殿式建筑。此亭建于明代,现石柱上有题记。亭内神龛中供奉铜质达摩坐像。龛上悬有清乾隆皇帝所题“雪印心珠”四字匾。此亭现为寺僧做佛事的场所,内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铸造的铜钟及其它鼓、钵等法器。
千佛殿在立雪亭北,又名昆卢阁,创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至明崇帧三年(1630年)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先后进行重修,现为硬山建筑。殿内正中的神龛里,供奉昆卢铜佛。殿东端的神台上,有明代汉白玉雕造的南无阿弥陀佛一尊,西墙下供达摩像一尊。殿内东、西和北墙上,绘有彩色壁画“五百罗汉朝昆卢”。画面以山水云气作底衬,并将五百罗汉区别为上、中、下三层,画中罗汉,有的降龙伏虎,有的持钵显法,有的高谈阔论,有的朝觐上尊。形象生动、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白衣殿位于千佛殿东,清代硬山建筑。因殿内绘有少林拳谱壁画,所以又称“拳谱殿”。殿内神龛中供奉白衣菩萨铜像。南北山墙画有少林寺和尚演武的场面。北墙绘寺僧徒手搏斗图共16组。这些画面生切地再现了古代少林拳的风姿。
地藏殿位于千佛殿西侧,原为清式建筑,近年重修。神龛内塑有地藏菩萨及左右二侍者像。
除以上主要建筑外,少林寺西侧还有塔院等。据记载,从隋代起,少林寺内就有塔院的建置,唐、宋时又加整修。现在塔院内有古塔两座,同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少林寺僧广庆所建。少林寺为千古名刹,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洛阳导游词篇十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的家乡洛阳就有许多著名的风味小吃,如洛阳水席、烫面角、小街锅贴、浆面条、洛阳馄饨、铁谢羊肉汤等等等等,其中最好吃的莫过于洛阳水席了。
洛阳水席与洛阳牡丹、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洛阳水席,故名思义,就是全部热菜都有汤-汤汤水水;另外热菜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更新。
洛阳水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和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全都有,而且都是用青花海碗舀制。24道菜有菜有汤,上菜的顺序也很有讲究,在桌子上先摆四荤四素八个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中间带两个中菜,这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带子上朝”。接着上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
在这其中牡丹燕菜是铁定要出场的。我记得第一次吃牡丹燕菜时的情景:牡丹燕菜犹如盛唐时期艳装出场的妇人,刚一出场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朵色泽夺目娇艳的牡丹花浮在汤面之上,花艳、菜香、汤鲜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适口,味如燕窝,真是人间美食啊。
洛阳燕菜,漂亮吧。
我从网上看了燕菜的做法:原来它的主料居然是白萝卜,真的难以想像那细细的丝,吃起来好吃得不得了的燕菜居然是最普通的大萝卜做成的,我真是感叹厨师们的高超厨艺,也为我们洛阳有这样的美食感到骄傲。
闲话少说现在给大家说一下燕菜的做法:把大白萝卜切细丝,用绿豆淀粉拌匀,上笼屉蒸熟,然后把火腿丝等排在碗底,将蒸好的萝卜丝放入碗内,加入盐、料酒等调料上笼蒸20分钟后,扣入海碗,最后加盐及高汤等调料,放上牡丹花。
关于燕菜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武则天在洛阳居住时,东关的一户农民家里的地里长出一个几十斤的大白萝卜,农民觉得这是吉祥的象征,就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命令御厨把它做一道菜,可是大萝卜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东西啊,做不出来美食惹怒女皇也不是好玩儿的,御厨们没办法,经过反复的琢磨,就把大白萝卜切成细细的丝,拌粉清蒸,再配上山珍海味鲜美的汤汁,做成了一道汤菜。女皇吃后是赞不绝口,因为口感很像燕窝,就赐名“洛阳燕菜”。
1973年10月,周恩来陪加拿大来洛阳参观。著名的厨师精心制作燕菜来招待远方的客人,要了两道,客人吃后一起称赞洛阳燕菜的好吃。周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它‘牡丹燕菜’。”周的改菜名,让洛阳水席更加的名声大振。
洛阳的水席太有魅力了,它让人吃了还想吃,如果外地游客来洛阳观光旅游,一定要来品尝洛阳的水席,如果不吃的话,那可就太遗憾了。
洛阳第三十届牡丹花会已经开始了,欢迎博友们来洛阳看牡丹,感受洛阳的文明和魅力。如果来洛阳一定来找我啊,我一定会当好向导,让您不虚此行。
洛阳导游词篇十二
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素有“洛阳后花园”和“洛阳南大门”的美誉。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栾川
导游词
,欢迎参考!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素有"洛阳后花园"和"洛阳南大门"的美誉。栾川县东西78.4千米,南北宽57.2千米,总面积2478平方千米,现辖14个乡镇,全县山多地少,有名的山头达1.2万个,人均耕地0.59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城面积10.2平方千米。栾川县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先进县等56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栾川还是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和首批中国旅游强县,是洛阳市下辖经济强县之一,也是洛阳市重点规划建设的卫星城市。
栾川是国家首批十七个"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并开创了叫响全国旅游界的"栾川模式"。拥有两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六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内尚属首例。
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商品交易中心,有2家五a级旅游休闲酒店(还有2家正在兴建),三家四a级酒店,和众多星级旅游服务酒店。交通设施四通八达:通往洛阳和周边各县快速通道畅通无阻,洛栾高速公路正在兴建,计20xx年底建成通车,经过栾川的其他两条高速公路也将在今年开工建设。
栾川旅游资源丰富。按国家制定的调查与评价体系,全国旅游资源分为8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栾川有8大类26个亚类84种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100%、83.9%和54.2%。
栾川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1℃,年日照2103小时,年均降水量862.8毫米,无霜期198天。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青山、老林、险峰、峻岭、幽谷、飞瀑、蓝天、白云、奇石、溶洞、温泉、翠竹、小桥、流水、人家,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平均3万个/立方厘米,最高达6万个/立方厘米,被权威专家测定为中原空气最清洁的地方。
栾川县位于本省西部,伊河上游。属洛阳市。面积2185平方公里,人口30万,辖15个乡镇,214个行政村。伊河以南为伏牛山地,海拔1500米,高峰在大门扇哑,海拔2212米。老君山2192米,小河以北为熊耳山地,三条山脉纵贯全境。由于山系复杂,沟深且狭,溪流纵横,汇集成河。主要河有伊河、小河、明白河,泉水分布很多。年平均气温12.1℃年平均降水量为946.7毫米,全年无霜期171天。
国内生产总值8136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18元。现有耕地17.7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烟叶等;森林覆盖率为54.6%,主要树种有栎类、油松、华山松、核桃、刺槐等。矿产资源有锌、钼、莹石等22种,其中钼金属储藏量大,品位高,居全国首位。主要中药材有柴胡、朱苓、连翘、二花、山萸肉、天麻、桔梗、苍术、百合、五味子等830种。土特产有菌类食品:猴头、木耳、香菇等。栾川木耳为全国上品。另外本县山区溪流中盛产“娃娃鱼”。山里有豹、獐、羚羊、豹等珍贵动物。 境内公路总里程48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9.6公里,有国道311线穿过,全长52.7公里;省1条,全长84公里;县乡道全长349公里,晴雨通车里程200公里,桥梁72座2365延米15个乡晴201个行政村通汽车。 漫子头遗址在城关镇西河村的漫子头,距县城2公里,现有清时树立的伊群耕莘古地碑。
栾川县拥有世界级特大型钨钼矿床,白钨金属储量在200万吨以上,钨平均品位达0.117%,工业平均品位达0.126%以上,因钨为紧缺金属,市场销路极好。由于本县财力有限,技术力量薄弱,致使在钼行业开发的同时,每年有120xx吨以上的白钨流失到尾矿中,经济损失上亿元,钨钼属伴生矿,选钨不需进行矿山开采,可直接从选钼尾矿中选取,且该县每年选钼尾矿都在9000万吨以上,交通运输方便。为此急需寻求合作伙伴。
栾川县位于豫西伏牛山,一直有“洛阳后花园”美称。
栾川旅游资源丰富。按国家制定的调查与评价体系,全国旅游资源分为8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栾川有8大类26个亚类84种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 的100%、83.9%和54.2%。栾川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1℃,年日照2103小时,年均降水量 862.8毫米,无霜期198天。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青山、老林、险峰、峻岭、幽谷、飞瀑、蓝天、白云、奇石、溶洞、温泉、翠竹、小桥、流水、人家,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平均3万个/立方 厘米,最高达6万个/立方厘米,被权威专家测定为中原空气最清洁的地方。
栾川交通
大巴:到洛阳锦远汽车站坐大巴到栾川,35元。
自驾游:走洛栾快速通道,王城大道一直向南到郭寨右转一直走快速路就可以了,开的快的话不到2个小时就能到了,想绕远走卢氏最少得8个小时才能到。
栾川特产
栾川特产资源丰富。根茎类(天麻、首乌、柴胡、黄芩、党参等)、果实类(杏仁、山楂、五味子、枸杞子、连翘等)、花叶类(竹叶、二花、茵陈、野菊、辛荑等)、皮枝类(杜仲、桑枝、柳枝、椿皮、竹薷)、藤本树脂类(松香、桃胶、冬藤、木通、五倍子等)、菌藻类(猪苓、桑寄生、灵芝、银耳、马勃等),中药材有1400多种,年产量500万公斤以上,医药专家称之为“豫西天然药库”,有“一步三棵药”之美誉。木耳、香菇、猴头、鹿茸、核桃、板栗、柿子、蜂蜜等 100多种土特产享誉全国,产品远销欧洲和东南亚各国。
栾川旅游景点
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洛阳西南160公里处的栾川县境内,已开发了12个景区,100多个景点。境内山势雄伟、峰峦叠嶂、林海茫茫、古木参天。这里 “龙”文化荟萃,自然景观万千,四季景色秀丽,奇峰异石林谷幽深。溪水、清潭、瀑布纵横其间。是原始的、纯天然的、无污染的生态旅游区,是河南省首家“全国文明森林公园”。
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是洛阳市的后花园,栾川十大景观之首。最高峰唱晓峰(俗称鸡角尖)海拔2212.5米,状如鸡角,引吭高歌,势如刀削,奇险无比。当代作家李准赞誉“秀压五岳,奇冠三山”。
森林公园内的洪洛河,水流湍急,穿石过涧,多有瀑布奔泻,如天银河,甚为壮观。公园内峡谷深邃、峭壁林,石壁间多有龛洞布于其上。洞中有洞,清泉叮咚,别有情趣。
老君山坐落在栾川县城东3公里处,海拔2192米,是伏牛山三大主峰之一,又名景室山。因为相传道家创始人老子曾在此山归隐修炼,故而得名老君山。北魏时 建老君庙,铁椽铁瓦,金碧辉煌,唐、宋、明、清诸代都把这里尊为道教圣地。老君山气势雄浑,“驻足峰巅,放眼四顾,可西瞻秦阙,南望楚地,北眺龙门,东瞰 少林”。历代文人骚客对老君山多有推崇。山顶太清观始建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迟敬德曾监工重修,明朝最为鼎盛,铁椽、铁瓦、金碧辉煌,千百年来,一直 是豫、陕、皖、鄂等地众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
重渡沟
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东北50公里的潭头镇内。从洛栾快速通道可达,栾川县城有班车直达。距洛阳市区120公里。是水域风光风景区。传说西汉末年,汉王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杀,两次渡过这道沟河而得名。
重渡沟景区内林茂草丰,雉飞鹿鸣,四季泉水喷涌,常年飞瀑成群,翠竹碧水交织,肥鸭壮鹅嬉戏,水乡特色浓郁,堪称“北国一绝”。
抱犊寨
抱犊寨位于栾川县城西北50公里的抱犊山上,是豫西名寨之一。
周围都是百丈悬崖,南门壁立千仞;西门两峰对峙,当中仅隔一米多宽的狭谷;东门右侧有“断山壕”,属“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险要所在。
山上有四季长流的泉水,有遮天蔽日的茂林,寨上有天然石洞名叫“过风雨”,洞内原塑有一位怀抱牛犊、白面无须的神像“抱犊真人”,所以人们又把这里叫作“抱犊宫”。
抱犊寨东门以外,有一座山峰,峰上矗立着一座石笋,远远望去,酷似一名耄耋老者,当地人称之为“石老汉”。北门边悬崖上也有石柱,好似盘膝而坐的老妇,人称“石老婆”。
传说二人是老君驾前守丹炉的童男童女,因私自婚配,偷吃仙丹,而被老君罚在此处看守山寨的。
鸡冠洞
鸡冠洞风景区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县城西三公里处,区内一山,山中一洞,山以形名,洞以山名,故曰“鸡冠洞”。鸡冠洞洞深5600米,上下分五层,落差138米。目前已开发洞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共分八大景区。洞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景观布局疏密有致。
养子沟
养子沟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5公里处。洛栾快速通道可达。距洛阳市区142公里。是集山水景观、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因唐代贞观年间巾帼英雄樊梨花在此安营扎寨,养子、教子而得名。
伏牛山滑雪场
伏牛山滑雪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西25公里。县内有客车直达,距洛阳市区166公里。是集观光、会议、休闲、度假、运动(滑雪)为一体的综合型高山旅游度假区。由北京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20xx年12月28日对外营业。
九龙山温泉度假区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东3公里,距洛阳市区120公里,是集游览、保健疗养、会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九龙山温泉历史悠久,早在唐神猪年间(公元720xx年)在此建净安寺已有文字记载:“士农商贾,洗浴疗疾者络绎不绝”。1960年,栾川县卫生局在此建防治院,温泉医疗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1992年,河南省交通厅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兴建各种配套设施。
通天峡
国家2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18公里,311国道东侧l公里处。距洛阳市区135公里。属水域风光旅游区。因峡谷内或群山高耸或天成一线,悬崖峭壁,灵秀峻峨,飞瀑连环、清流疑是由天而降,故名通天峡,又名通天河。
蟠桃山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西25公里。县内有客车直达,距洛阳市区166公里。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于20xx年5月1日对外开放。景区内山、水、石、洞兼而有之,高、险、奇、峻无而不精。古木秀竹,奇花异草,悬崖峭壁,峰峦叠嶂,飞泉吊瀑,碧渊深潭,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是不折不扣的天然大氧吧。景区内共分六大区域,百余景点,区区有神化,景景有典故。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春天,山花烂漫,争奇斗艳,漫山遍野香气袭人;夏天,飞瀑流泉,壮观无比,林荫覆盖,清凉宜人;秋天,硕果累累,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冰凌玉柱,雪树银花,让人陶醉。景区山顶有5亩的高山牡丹园,花大色艳,每年五一后开放。高山湖泊,水域面积5000平方米,是一个水上游乐园。景区内外有农家宾馆20多家,大型餐厅一个,可容纳300人的会议室一个,是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观光旅游,消夏避暑,寻幽探险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倒回沟
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西南35公里的叫河乡境内。栾川县城内有客车直达。据洛阳市区188公里。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因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至此,恰遇漫天飞雪,刘秀倒穿靴子,造成出沟假象后至南阳称帝而得名。
蝴蝶谷
蝴蝶谷位于栾川县城 1.5 公里的鼎室山脚下,西临鸡冠洞、东临老君山。两侧环山,中间谷底贯穿一条溪流,谷内小桥流水、景色怡人、自然生长着成千上万只蝴蝶,随处可见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谷间翩翩起舞,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峡谷内总面积 15 平方公里,有385 种野生物种,野藤、野果形成绿色长廊,满山野花 竞相斗艳, 进入峡谷,漫天蝴蝶在谷中起舞,情景令人心旷神怡,一些蝴蝶密密匝匝依附在枝叶、灌木丛中、飞瀑流泉之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受到游人的干扰后,象炸开了锅般五颜六色漫天飞舞,几秒种又聚在一起,因此游人留下:“蝶谷游人多好奇,以物击之散又聚”的绝妙诗句。谷内的蝴蝶繁殖园、标本制作室和购物中心是制作蝴蝶标本和工艺品的场所,陈列了多种蝴蝶文化商品,以满足游人的购物需求。
寨沟
寨沟风景区位于栾川县城东3公里处,景区内有水上乐园、樊梨花寨、象鼻山、情人谷等景点20余处。区内山清水秀,景观美妙绝伦,更为独特的“七潭八瀑”落差680余米,泉水如缕如线,依次跌落而下,一级一潭,堪称瀑中奇观。最奇异的“过风洞”,深幽莫测,身近洞口可听“轰呜”风声,冬日风暖,夏日风凉,妙不可言。近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青山绿水相映成辉,荡舟湖中,心旷神怡。
白云寺
洛阳市栾川县秋扒乡之古刹白云寺,背倚千仞白崖,高耸入云。古刹始建于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70年),与洛阳白马寺(始建于公元68年)是同时代建造的姐妹寺,距今约20xx年,现存四块碑碣为证。
昔时,晨钟暮鼓、僧众诵经礼佛声闻十里开外,香火鼎盛乃豫西一大名寺。土改期间一度遭到破坏,后毁于文革时期,有居士尚记古寺
对联
:红尘滚滚苦海无边,白云悠悠回头是岸。今日,古寺在遗址旁边重建,原遗址依然保存
杨山寨
杨山寨位于嵩县木植街乡石滚坪村,与栾川交界。杨山 因宋朝杨六郎在此屯兵而得名。清末,有个叫王天纵的曾在杨山占山起杆,因此而更加出名(详细介绍请见嵩县之窗资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