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一
每当我看到《三国演义》这本书出现在书架上,我都会忍不住去取下它。用手轻轻的摩挲它亘古的书面,仿佛整个人回到了战场,感受到了古代人民为保卫城池,宁愿马革裹尸也绝不后退半步的男儿热血情怀;看到了赵云百万军中来去自如的的飒爽勇猛;看到了三英战吕布的激烈难挡。我多想去三国的世界去撒热血、护疆土。
但是每从美好的幻想中回归时,才发现只是黄粱一梦。比起“乏味”的现实,我更憧憬书中的世界。书中的世界更加凶险,更加奇妙。
夜半,枕在床头,心里想的满是三国。诸葛亮轻抚鹅绒扇,望着满城曹兵,面不改色心不跳。司马父子在城门口凶猛的望着诸葛亮,而诸葛亮却仿佛没有看见一般,从容的弹着琴。
他深知自己兵数不如司马懿,明知道自己不是敌方的对手。但他仍从容自得,冷静应对。就是这一种举动才使多疑的司马懿退兵。我佩服他,三寸不烂之舌敌百万的豪气,敬佩他兵临城下,面不改色的沉着,冷静。我多想进入书中,进入三国的世界,我多想在诸葛亮身边,记录他的一言一行来勉励自己。
我知道他们,这些三国里正直的人们,我知道他们厌倦战争,厌倦杀戮。但是他们即使惩奸除恶,穷尽了一生的时间也没能盼到和平。如果他们能从书中的世界走出,看到这个和平的世界,他们一定会很欣慰,因为他们知道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和平在不远的今天终于到来了。
书中记载了那个时代的人们,那个时代的社会。那个时代被铭刻在历史书中,他们会随着书一直被人们传颂。
愿我能与书同醉,一书一世界,让我再去书中的世界里游历。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二
《三国演义》是由元末明初著名作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皇帝无能,引起“黄巾之乱”,后来各路英雄相继出世,割据一方。这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战争,而正是因为这些战争,才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
后来刘备去世了,便让刘禅登上了皇位,可是刘禅昏庸无能,导致蜀国被魏国邓艾所灭,随后魏国司马炎篡位,改国号为晋,魏国灭亡。司马炎即位大晋皇帝后,即南下讨伐孙吴,吴国不战而降,自此三国归晋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武将有关羽、张飞、赵云等,谋士有诸葛亮、吕蒙等。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书中还描写了一场场精彩的战争场面,有武将之间的浴血厮杀,如“三英”战吕布。也有谋士之间的斗智斗勇,如诸葛亮与司马懿斗阵。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草船借箭》这一章。
这章主要写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就假借公事,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来陷害诸葛亮,可诸葛亮从容不迫地说,只需要三天,周瑜暗自高兴。诸葛亮巧用天时、地利、人和,从曹军那里顺利地“借”来了十多万支箭,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这一章节的记述,充分体现了周瑜的气量狭小,嫉贤妒能,也反衬出诸葛亮才能高超,神奇妙算。也说明了周瑜确实不如诸葛亮,计谋上不如,周瑜想到的只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了“借箭”。胸襟上也不如,周玉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这两点也正是我喜欢诸葛亮的原因所在。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得人心者得天下”,要想成就大业,一定要勤政为民,知人善任。不仅要有聪明的才智,而且还要有广阔的胸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三
《三国演义》这本书,大家一定都拜读过,很有意思。是一部好书,他的作者是大作家罗贯中。可我一直不爱看,在妈妈的逼迫之下,读了这本著作,发现此书使我受益匪浅。
此书有蜀国、魏国、东吴三个大国,三个国家互相攻打,都想统一天下。《三国演义》描写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赵云等人。书中还有庸碌的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这些人物都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我最敬佩的人物要数诸葛亮了,他是一个忠臣,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而且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可为是个奇才!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设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而他的智慧就是让我学习的最好榜样!再说关羽,一个黑脸,大胡,丹凤眼,卧蚕眉的大将军,也是五虎大将之首。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关羽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而且我对他的感觉也不好,虽说是一个人才,非常聪明,且善于打仗,但有谋权篡位之心。不过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而且没有杀刘备,虽当时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并不是很坏,毕竟他还有大度。但周瑜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还有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佩服不愧是名著!以后要听妈妈的话,一定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下载能力。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四
三国,这段风雨飘摇的历史中,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仁义为本的刘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阴险狡诈的曹操,为报先主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
曹操,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角色。在正史的记载中,他颇受赞誉;在戏台上,他被固化为白脸的奸臣;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他被称为“奸雄”。而在《三国演义》中,他的角色要复杂的多。历史上,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的广大疆域有重要意义。然而,出于作者拥刘反操的创作倾向,曹操被塑造成了假仁假义、损人利己的乱世奸雄。他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足见他损人利己的特性。但,他不似寻常小说中的“大坏蛋”一般无知蠢笨,他深谙任人之道,大力培养使用人才,吸取他人的良好建议。在与袁绍对峙期间,许攸星夜投奔曹操,喜得曹操“不及穿履,跣足出迎”,足见其对人才的重视。正因如此,曹操才从众英雄中脱颖而出,被后人冠以“一代奸雄”的称谓。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大势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子。多少年的战乱,几世人的沦丧,几朝几代的兴亡?终以晋朝的建立而归一。
合上书本,袭来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厮杀,一幕幕尔虞我诈的斗争,重演在我的眼前。耳畔仿佛又响起那段悲歌——那段了却无尽英雄梦的雄壮悲歌!
这歌,回响在各色的人们心中,会是什么滋味呢?
至今,我似乎仍能听到这慷慨激昂又波澜不惊的悲歌。它穿梭古今,响彻在战火纷飞的烟云间,回旋在士气高昂的吼声中,激荡在心潮澎湃的胸腔里,铭记在或悲或叹的评述中,于纷繁的书页中承载着一段悲壮的往事,散发着绵长的墨香。它将被经久不息地唱响,永不停息。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五
我仰慕过行侠仗义的《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也深思过《红楼梦》里盘根错节的四大家族;品尝过《西游记》中有着令人羡慕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但令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有着各个计谋而不被任何人察觉的《三国演义》了。
最令我欣赏的部分就是刘关张三兄弟的桃园三结义了。他们共同的信念是——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当关羽听闻大哥刘备没死的消息后,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去找大哥,舍弃了曹操给的一切荣华富贵——宝马、金银珠宝、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好处,想让关羽留下。但他仍然坚持去找他大哥,他过五关斩六将,最后终于找到了他大哥,兄弟见面抱头痛哭,生死之情让人感动!
《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让我深感震撼。人物描写入木三分,情节跌宕起伏,越看越想看。我每当想到我国以前有这么多英雄豪杰,我都无比的激动与兴奋。
他们有的为国家捐躯;有的不顾亲情去报效国家;有的行事莽撞,但粗中有细;有的才智超群,武艺高强。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气质,都有为忠于自己国家,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品质。
《三国演义》让我增加了许多知识,了解了历史,三十六计,一计连一计,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如果让我去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作者罗贯中了,他留给了我们这样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长篇巨著。
《三国演义》让我久久回味!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六
在我的`书架上有许多书,最让我喜欢的一本就是《三国演义演义》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讲的,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英雄争夺天下的故事。我看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看了这本书,许多英雄人物都历历在目,非常吸引我,启发我。故事中的诸葛亮足智多谋,关羽矫勇善战,张飞有勇无谋,尤其是,让我十分敬佩,赞叹不已。
在《三国演义演义》中,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华,结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浪费了一个天才。在这方面我有深深的体会。那是五年级时的一件事,有个同学在测试中成绩超过了我,我非常嫉妒他,疏远他,结果成绩也没多少进步,朋友越来越少了。自从读了《三国演义演义》这本书,我知道自己错了,我意识到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和坦率的态度,才能交到很多朋友。
在《三国演义演义》中,正是因为刘备的真诚,诸葛亮才会被请出来,帮助刘备争夺天下,要是没有这三位难的人才,刘备哪会成功建国呢?现在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有真诚的心、坦率的态度,就会有很多朋友。
《三国演义演义》让我懂得了嫉妒别人是有害的,要有真诚的心、坦率的态度,就会有很多朋友,成就事业。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七
书,是一种好东西,能看书,更是一种福气!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真是一点没错。而我,每天早上都会早早起来看书。一次我为了看完一篇,竟然看着看着便忘了吃早饭,后来我看完之后索性继续往下看,一直看到了10点才意识到还没吃饭。
今年1月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我拿到它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就好像想能立刻就知道整本书的内容一样,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把书拿到房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我把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受益匪浅啊!每次读书时我都感觉身临其境,作者写的简直是太妙了!
这本书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争天下的故事,三国各用尽了各种伎俩来争夺天下,最后不也都没什么好下场顶多就是三败俱伤罢了。
不过内容确实是惊心动魄,刺激人心,这是一本好书,大家千万别错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八
闲来无事,捧起一卷《三国演义》,浏览之余被描述的已经很熟习的情节再次吸引,决议重温那一段喜闻乐见的风波故事。数天之后感叹颇深,记载下来,也算是播种。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度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阅历了五大时代,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跟天下归晋。下面我最想谈谈本人对三国演义的一些意识和见解。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固然为了凸起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然而他的军事才干依然不扼杀。他在多少年的东征西战中,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华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富强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本,后来晋国能力同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好汉。
对人才的爱才如命,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处所,曹操为了提拔更多的人才,攻破了根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下任用官吏的尺度,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214和217年持续下了三道《求贤令》,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请求人事主管部分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斥责,只有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最值得我观赏,是他那开朗的胸怀和辽阔的襟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束手无策,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示出他看待挫折的乐观立场。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爱好作文赋诗,即便大战期近也情趣不改,他的很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九
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持续了近一百年。佩服罗贯中把这一百年的故事写得面面俱到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曹操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刘备大仁大义,礼贤下士,关羽威猛刚毅,义薄云天。诸葛亮料事如神,神机妙算……大小战役描述了近上百场。其中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文武百官献计献策。三国纷争你不服我,我也奈何不了你。
如果在三国中仅仅是欣赏英雄人物,观看国与国之间勾心斗角的话那是大错特错,走马观花倒不如不看,三国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并不是没有它的道理,看了它仿佛获得一位良师益友让我受益匪浅,在它的身上我看到了智勇,忠义,还有赤心报国。
魏蜀吴三国纷争之所以能持续近一百年少不了文武百官的辅佐,武的勇猛无敌。文的献计献策。长坂坡赵云视曹操几万人马如同草芥七进七出救了后主,吕布面对各路诸侯的讨伐面无惧色杀的对方魂飞魄散,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仅仅凭借匹夫之勇终不能成就大事,几路诸侯讨伐董卓空费人力资历到头来还是王允巧施连环计使董卓父子俩反目成仇终于借吕布之手铲除汉贼,要说用兵如神诡计多端谁也不如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初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以说一个人不光要有胆识有勇气还要通晓古今,文武双全才能成就大事。
读完三国我痛恨董卓的残暴,曹操的阴险,敬佩诸葛亮的计策,刘备的忍让,欣赏赵云的胆气,周瑜的'雄姿英发。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关羽的忠义,当他失守下邳不得已投靠曹操时,曹操对关羽倍加厚待为了笼络人心赠送金银珠宝无数,而且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甚至把赤兔马都赠送给他。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关羽的忠心。等知道了刘备的下落,过关斩将不顾艰难险阻也要回到主公的身边。三国英雄人物众多,不单单只有关羽是忠义之士,诸葛亮六出祁山,只为刘备临死前的嘱托真可谓鞠躬尽瘁。姜维九伐中原,当蜀国灭亡之后还一心想着兴复汉室。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北就刑,这事审配临死前的一席话。这些忠义人士虽然没有帮助主公完成大业,但是他们的赤胆忠心不得不让人敬佩。
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心报国,与禽兽何异。这是曹操曾经对王允的,你一席话。三国之中英雄辈出。先是剿灭了黄巾贼。后又讨伐董卓。为国为民。在这些人中最受人们拥护的只有刘备了,虽然刘备早年东奔西走,寄人篱下。但是他心慈仁善,对人民倍加爱戴,对国家,赤胆忠心。尽管没有兴复汉室铲除奸贼。但刘备始终是人们敬爱的刘皇叔。除此之外。王允,董承,穆顺。马腾等等。他们在巨大的权势之下毫不畏惧。虽受奸人所害。但一心为了国家。这样的人物流芳百世。永远是后人赞叹的对象。
三国演义有三绝。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我不喜欢奸绝。尽管曹操的奸诈不得不让人佩服,但是赤心报国,光明磊落远比阴险狡诈要强的多。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十
暑假读了《三国演义》,罗贯中老先生把三国时期的.故事描绘的淋漓尽致,里面不但谋略层出不穷,而且还蕴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罗老先生把这些道理讲的浅显易懂,让我这个十岁的小朋友也深受启发。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赤壁之战,我从中悟出:做人不能太自大。
曹操统一北方后,志得意满,于是发动百万大军南下,意图一统华夏。大军随后水路并进,直逼江南。当时的刘备和孙权力量都很弱小,双方加在一起的军队都不超过十万,单方面就更难抗衡曹操了。只有联合起来,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有的一拼。
于是,在诸葛亮和周瑜、鲁肃的推动下,孙刘结成联盟,并且把赤壁定为决战之地。接下来,孙刘和曹操双方斗智斗勇,好戏连连,草船借箭、连环船、借东风、离间计、苦肉计纷纷上演,大战一触即发,孙刘联盟用火计攻入曹军营寨,曹军大败,曹操也在部属的护卫下狼狈撤退。
在败退途中,也有故事。曹操冲过吴国大将吕蒙和凌统的拦截后,到达一个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之地时,他见火光渐远,心神稍定。突然仰面大笑,并且说他不笑别人,单笑诸葛亮和周瑜不会用兵。如果是他的话,定要在此处设一伏兵。结果,话没说完,赵云就杀了出来,使曹操减了不少人马。
曹操继续逃跑,途中选了一个地方准备生火做饭。这时,曹操又仰天大笑,笑诸葛亮和周瑜无才。结果,张飞飞马冲出,使曹军损兵折将。
曹操只得再次跑路。但曹操并没有吸取教训,逃到华容道时,又嘲笑诸葛亮和周瑜,结果笑声引出了关羽。这时曹操笑不出来了,关羽的武力他是最清楚的,吕布挂了之后,关羽就是武圣了!于是,曹操打起来感情牌(曹操之前有恩于关羽,赤兔马就是曹操送的),好在关羽是义重如山之人,放过了曹操。
曹操作为三国时间的枭雄,在军事、政治和文学上都颇有建树,但却因为自大,导致了赤壁之败,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曹操本人余生也没有太大的作为。
反省下我自己,也存在自大的情况。比如上次数学考试,我觉得有道题很简单,就没有认真审题,结果却被扣分了。还有7月份的演讲比赛,爸妈都让我多练习,但我认为自己没问题,当初海选时,凭借演讲视频就通关了,决赛肯定不在话下。结果是,决赛现场高手如林,我止步于决赛。
看了曹操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还是要谦虚一点,做人不能太自大。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十一
激动之下,我第三次打开了经典《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道,刘备的谦让,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小心眼,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品味也细致入微,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从智慧和勇气开始,但我觉得智慧永远比勇气好。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率领的15万大军。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有勇无谋,敌人目前只能拼个你死我活。吕布和阎良就是典型的例子:吕布如果听从白门府的计谋,为什么要在大门口被曹操吊死?如果阎良把刘备留在河北的事跟关羽说清楚,他能被关羽砍到哪里去?古人云:“勇而无谋,善与恶必占之,恶必占之,福临必占之,战而夹之,死而无眼。”。
再来说说国家,魏,曾经唱过一段;舒,曾经没有成功过;吴曾以撼江东闻名。这样,从国家,就能体现出国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魏是三国中足智多谋的。曹操的用兵天下无双,司马懿的用兵更如有神助。但两者都有各自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阴险。除了蜀国,卧龙诸葛亮肯定首当其冲。他过人的机智和娴熟的兵技,令后人叹为观止。有庞统、姜维、徐庶等人物,但我认为他们都不如孔明。三河六郡之国吴,可谓足智多谋,即周瑜。少年时,周瑜通晓兵法,精通阵法。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当上了水军总督和总统水兵。但他嫉妒得要死,26岁就去世了。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很容易看出人性的重要性。性格与成功有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脚踏实地,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小心翼翼的走完每一条路,相信成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