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 北师大附小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9篇)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 北师大附小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5 12:55:06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 北师大附小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9篇)
时间:2023-10-05 12:55:06     小编:飞雪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一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部首“双耳旁(左耳旁)、女字旁、走之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4、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部首“双耳旁(左耳旁)、女字旁、走之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关心弱小。

一、导入

1、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

2、板书课题

阳台上的小鸟

二、释题

1、你知道什么是“阳台”吗?(板书简笔画)

2、认识“阳、台”两字。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指名分段读文,相机指导。

四、细读熟思,深入领悟

(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边读边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再读细思:小鸟是什么样子的?

3、三读激情

(1)小鸟为什么会来到“我”家的阳台上?

(2)你看到这幅场景,心中会怎么想?

(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文及己

(1)文中的“我”有什么感受?

(2)“我”为什么“悄悄地看着它”?

2、再读细品。

(三)指导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妈妈”要去阳台上干什么?

2、“我”为什么要拉住“妈妈”?你还能从哪些词语看出“我”关心小鸟?

3、你喜欢文章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四)自学第五自然段

先读后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五、重读课文,重新感悟

六、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七、指导书写生字

先自己观察,再和同桌交流:每个生字怎样写才好看?

八、练习

读一读,再给句子加上标点。

(课后第三题)

板书设计:

阳台上的小鸟“我”

湿漉漉的(迷了路)可怜(有同情心)

别吓着它(关心弱小)

欢快地叫

和谐,需要心与心的交流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二

实验教材第一册16页。

1.通过掷双色片,学习用“”和数字来表示所统计的红蓝双色片数目。

2.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3.对投掷结果的可能性进行猜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可能性的猜测。

红蓝水笔各1支,同桌一个一次性杯子,10个双色片。

一、游戏导入,学会表达

1.明确要求

2.学习记录

(1)教师在黑板上逐一出示图片,学生记录(边记录边反馈)

小结:我们可以用“|”也可以用数字来记录,当哪一种颜色的圆片没有时,我们用0来记录。

(2)这些题是什么意思呢?(书16页题1)

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练习并反馈

想不想自己掷、自己记?同桌一人掷一人记,圆片任意拿,每人两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动手动脑,发现新知

活动一:分组活动,感受新知

1.同桌合作,一人掷一人记(第1、2组掷3个圆片,第3、4组掷4个圆片)

2.学生汇报各种情况,教师板书于可移动的卡片上。

3.观察并整理

这么多的情况老师一下子记不住,你们有没有好办法?

学生整理汇报,教师移动卡片。

4.你们能把这些全都记住吗?你是怎么记的?

学生交流方法

(1)左边一列的数字越来越小,右边的一列数字越来越大。

(2)两个好朋友一块记,如:1和3、3和1都组成4。

5.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6.对口令:拍拍手,我出3,你出几?(师生、生生)

活动二:独立尝试,整理记录

1.如果有2个或5个双色片,会有哪些不同的投掷情况呢?你能有规律的记录下来吗?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板书。

3.小结。

4.对口令。

活动三:深入探究,有序思考

2.学生上台翻转圆片。

他翻得对吗?有什么秘密?

3.请你们为小丁丁记录刚才的结果。

4.如果没有图,你能记住吗?学生尝试记忆。

三、回顾总结,提出要求

1.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想知道10个双色片的投掷情况吗?回家后试一试,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四、故事激疑,猜测验证

1.听故事,想原因

2.探索原因

小组4人,共20个双色片,每人掷1次,并记录结果。

师生统计各种结果出现的次数。

3.观察,比较:哪些掷的结果经常出现,哪些掷的结果很少出现?

得出结论:同一色的情况较少出现,中间几种情况出现的较多。

师小结:全部是红色的和全部是蓝色的结果很少出现,所以那个财主总是输。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奥的秘密,希望你们长大后能揭开这个秘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三

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

线段大小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

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

棉线、中国地图等

创设情境

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

2、讨论第124页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

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

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

(小组合作完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四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15

认知目标

1.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

2.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

能力目标

1.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

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

2.学生方面的准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调皮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请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

二、新授实施

1.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

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请你用7个小圆片模仿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教师巡视辅导。

3.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形状,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丽?

4.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长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

三、练习尝试

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呢?(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

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图。

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

2.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组内交流评比。

3.教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

四、探究巩固

1.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来发明星座,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2.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将相邻区域的小圆片的个数相加。

2.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

3.通过摆圆片、填合适的数,感受到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

教学难点:

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磁性黑板、三角盘、翻转片、数字卡

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

2. 出示一个三角板,将小圆片放到各个区域中去,教师不做解释的摆放第一张结果数卡。

3. 用磁性小圆片和数卡将书上题2摆在三角板上,然后学生得到计算三角的草图,并摆出题2,求出结果数并填入。

二、提高过程

1. 题3:只给出一个结果数,且一个区域没有摆出。 教师摆出三角板,给出题3,提问:你们能填一填吗?说出为什么这么填的理由。

5+()=11 11-5=()

三、探究

1.题6: 摆出题6的三角板,师:你们能够用小圆片摆一摆,试一试吗? 和学生一起探讨,通过尝试解决问题。

尝试一:首先上方摆上3个,那么左下方如何摆或者右下方如何摆。 探讨:这样摆可以吗? 不可以的话是为什么?说一说理由。

2.检验:4+3=7 3+5=8 5+4=9 将小圆片抽象到数,填入题目中。

四、练习册的练习

1.简单题型 将相邻的区域相加并将结果写在卡片上

2.难度增加:2个区域是空的。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算出来的吗? (必要时可以让学生用小圆片摆出)

4.找规律。

五、课堂小结

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看图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

3.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二、进入情境,探求知识

(一)出示图片:主题图1

1.教师:他们首先来到停车场,猜猜看,小兰和小明会发现什么加法问题呢?

学生1:他们会发现一边有2辆车,一边有3辆车,一共有5辆车,2+3=5.

学生2:他们会发现一边有3辆车,一边有2辆车,一共有5辆车,3+2=5.

2.教师:他们说的都对吗?

3.小结: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得数是相同的,即3+2=5,2+3=5(板书:3+2=5,2+3=5)

4.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两个算式中3和2的位置变了,得数是相同的.

教师:两个算式中交换3和2的位置,得数不变,也就是3+2=2+3.

(教师板书:3+2=2+3)

(二)出示图片:摆一摆1

1.他们乘车来到了公园,看到一些美丽的鲜花,你们知道他们又发现什么问题吗?

3.反馈.

(三)出示图片:小鸟图

1.他们来到了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写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吗?

学生1: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有3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2+3=5.

学生2:地上有3只小鸟,树上有2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3+2=5.

(四)出示图片:小兔子拔萝卜

学生1:1只小兔加4只小兔等于几只小兔?

学生2:1个萝卜加2个萝卜等于几个萝卜?

学生3:上面有4只小兔,下面有1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

学生4:上面有1个大萝卜,下面有2小个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

3.小组活动并汇报.

(五)出示图片:蜡笔图

小兰的盒子里有5支蜡笔,小明的盒子里一支也没有.

2.教师:小明被难住了,要列出两个加法算式,该怎么列呢?

(五)出示图片:排队图

学生1:一共有10个小朋友.

学生2:小兰排第7

学生3:从右边数,小兰排第4.

学生4:从左边数,小兰排第7,从右边数,小兰排第4.

三、游戏:我摆你说.

学生2人一组,用1-5个小圆片,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说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教室-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七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铺砖问题:求公因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八

(一)教学内容

《组织比赛》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分类、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进而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这与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相关的知识作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依据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趣法、鼓励探索、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我把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并以奖奖品的形式激励学生,同时也为课堂的练习作铺垫。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安排了以下这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让学生乐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动物奔跑的视频:“这些动物跑得真快,它们想去哪呢?哦,原来在大森林里狮子大王组织动物们进行运动比赛,动物们都赶去参加!你们也想去看看吗?”我顺势引出课题:组织比赛(板书)。

(二)参与操作,体验过程。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通过三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收集整理数据。 沿着新课导入所创设的动物组织比赛的情境:“动物们有的说喜欢跳绳,有的说喜欢跑步,也有的喜欢拍球!哎,狮子大王可头疼了!到底组织什么比赛呢?”我引导学生说出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动物最多就组织哪一项。我出示统计表,指导学生根据课件填写,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小动物有几只,就在下面的( )里填几。观察统计表,比较后得出喜欢拍球的小动物最多。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

活动二:数一数,涂一涂——认识条形统计图。 这时,我说:“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让狮子大王一眼就看出喜欢什么比赛的动物最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注意力又一下子集中起来。我接着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出----“这是条形统计图”(板书),并让学生观察,并明确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1。我一边讲解一边根据统计表来示范完成条形统计图中的一项,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完成统计图。从统计图中,一眼就看出喜欢拍球比赛的动物最多,“狮子大王”就决定组织拍球比赛。

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分析条形统计图。 现代教育论认为,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数学中提出问题,在经历数学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技能的方式。 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想一想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再请学生说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开展比赛,反馈深化。

首要教学原理指出,当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对低年级儿童来说,适宜的方法是把问题情趣化,生活化。因此,我请孩子们进行拍球比赛,先提出这样的比赛规则,根据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学生通过拍球——数数——记录——完成统计表等学习活动,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手中的条形统计图。我根据条形统计图,宣布比赛的冠军。再引导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四)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这一环节中我紧抓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巩固,加以拓展。

1、体会生活中统计的广泛应用。 我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问题要用统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我就地取材,进入下一个练习。

2、统计课堂评价情况,应用提高。 “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得呢?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我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奖品,完成条形统计图。

3、调查最爱看的动画片。 我让学生观察“最爱看的动画片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对统计的认识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五)互动评价,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一位数学教学家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所以,我继续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请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并完成课本第85页的条形统计图。

四、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重点,又击破难点。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一个“体验--感知--理解--概括--运用--提高”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我立足发展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澄清,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

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九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

1、出示:

(1)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2)学生自由选择。

(3)为了使大家都满意,我们来统计一下。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学生。

(2)喜欢()活动的人最多,喜欢()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二、课堂作业:

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人?

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统计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