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凡卡教案设计(汇总14篇)

2023年凡卡教案设计(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3 22:12:10
2023年凡卡教案设计(汇总14篇)
时间:2023-10-03 22:12:10     小编:纸韵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凡卡教案设计篇一

一、 了解《凡卡》回忆部分的主要内容,体会本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 知道什么是插叙,了解插叙的一般作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凡卡写信的过程以及书信的内容,我们根据屏幕的内容来回顾课文的相关内容。

出示ppt: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凡卡是一个 岁的(农村 城市)孩子,他没 没 ,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 。爷爷在 给庄园当 。凡卡在三个月前被送到 的一家鞋店里当 。

2、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一事,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呢?

指名回答。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1--3、7—12、15--21 段,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选段结构依然完整,内容充实。

板书:时间 圣诞节前夜

地点 莫斯科

事件 写信

2、那为什么课文不这样写,还要写乡下生活的内容呢?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完成屏幕上的题目。

出示ppt:

跳读课文,填空:

课文第 到第 自然段、第 到第 自然段还穿插了两次对往事的回忆,凡卡回忆了

和 这些情景。从凡卡的回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指名回答。

1、梳理回忆内容的时间、地点、事件,适时板书。

时间:三个月前,地点:乡下,事件:回忆乡村生活。

2、分析本部分内容在全文起到的作用。

为什么乡下的生活可以衬托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悲惨呢?乡下生活真的那么美好吗?从课文中找一找答案。

学生回答。

爷俩在乡下的生活也是贫苦的,但凡卡还是怀念乡下的生活,希望爷爷能够接他回去,说明莫斯科的生活更苦,凡卡在这里感觉生活没有指望。这样就更加突出了主题———通过凡卡的不幸遭遇批判当时俄国社会的贫富不均、贫苦农民尤其是儿童的苦难生活的黑暗现实。

3、引入“插叙“,并总结作用。

课文的4—6、13—14段对乡下生活的回忆属于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根据我们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插叙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

明确:拓展叙述的时空,增加文章的容量;衬托文章的主题。

1、默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找出文本中插叙的段落,并作简单分析。

2、默读《羚羊木雕》,将屏幕上的段落放回到文章的恰当位置。

多年后你学有所成,被母校请回为学弟学妹做报告。当你再次踏进南园路小学,踏进你曾经在此学习过的教室,一定感慨万千。请运用插叙的手法写一段完整的文字,写出你此时此刻的回忆和感受。

凡卡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教师:课文录音、配套卡片若干

板书设计:

现实:悲惨

凡卡教案设计篇三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学习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8.1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

5.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胖子与瘦子》、《变色龙》、《套中人》等,早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板书设计:

凡卡(俄契诃夫)

学徒生活悲惨

乡村生活“美好”

渴望得到关爱

心愿无法实现

凡卡教案设计篇四

导入新课

1、 进入新课学习的选择,激发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封信,上面写着乡下爷爷收,康司坦丁马卡里奇,你们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吗?他是一个9岁的,叫凡卡的小朋友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深入感受凡卡的遭遇!板书题目:22凡卡。

[ 用实物投影展示一信封,引起学生的注意。 ]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崽子:常用来称幼小的动物,这里是对老板幼儿的贬称。

邮差:邮递员的旧称。

卢布、戈比:沙俄时使用的货币单位。一卢布等于一百戈比。

1、凡卡是干什么的?

2、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

3、把凡卡写的信的内容标出来,再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信的主要内容

读课文,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1、再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简单的批注

凡卡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设疑问: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凡卡》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你从凡卡回忆的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爷爷身边时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回忆快乐)

3、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凡卡希望爷爷把他带回村子里去。)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去?(板书:现实悲惨)

二、读信悟情,解答疑问:

1、快速读信,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

2、默读第8小节,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

a、学生交流

b、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凡卡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挨打,被伙计捉弄。

c、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呢?

3、默读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地写一些标注,如有产生疑问的地方,就在旁边打个问号。

a、交流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和体会。

b、学生质疑(估计):凡卡为什么不怕爷爷结结实实地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凡卡在乡下的生活很苦,可是当学徒的生活更苦,以及凡卡失去亲人疼爱的孤独。

c、在10和15节中选一个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两小节各指名一人读、评读。

4、讨论第二个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呢?结合课文及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

5、把信的内容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到写回忆的部分停下来想一想凡卡在爷爷身边时的.快乐生活。教师质疑:这篇小说一半写苦,一半写甜,这是不是有矛盾?(引导学生讨论,领悟作者写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快乐,更衬托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三、再问再议,拓展练笔:

1、自由读20、21两个自然段,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

2、重点讨论问题:凡卡写的这封信,他爷爷能收到吗?

a、学生联系地址不详,认为他爷爷不能收到信。

b、讨论:就算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带回去吗?

c、是啊,对于凡卡来说,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播放最后一节课文录音)

3、练笔(任选一题)

l、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2、读了课文,你可能有很多话想对凡卡说。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如教学时间不充裕的话,就作为作业。)

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凡卡教案设计篇六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式。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

4、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3、理解词语:

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

慈悲:慈善和怜悯。

打发:派(出去)。

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

捉弄: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

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卢布:俄国货币单位的名称。

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样子。

四、听教师范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内容。

1、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凡卡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脉络。

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3、学生汇报分段情况。

段)

第一段: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写信。

第二段: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

第三段: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追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凡卡教案设计篇七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学生: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教师:课文录音、配套卡片若干

现实:悲惨

凡卡

回忆:快乐

一、复习导入,初设疑问: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凡卡》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你从凡卡回忆的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爷爷身边时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回忆快乐)

3.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凡卡希望爷爷把他带回村子里去。)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去?(板书:现实悲惨)

二、读信悟情,解答疑问:

1.快速读信,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

2.默读第8小节,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

a.学生交流

b.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凡卡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挨打,被伙计捉弄。

c.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呢?

d.我们那可怜的凡卡正在向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选择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亲爱的爷爷,……”

3.默读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地写一些标注,如有产生疑问的地方,就在旁边打个问号。

a.交流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和体会。

b.学生质疑(估计):“凡卡为什么不怕爷爷结结实实地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凡卡在乡下的生活很苦,可是当学徒的生活更苦,以及凡卡失去亲人疼爱的孤独。

c.在10和15节中选一个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两小节各指名一人读、评读。

4.讨论第二个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呢?结合课文及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

5.把信的内容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到写回忆的部分停下来想一想凡卡在爷爷身边时的快乐生活。教师质疑:这篇小说一半写苦,一半写甜,这是不是有矛盾?(引导学生讨论,领悟作者写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快乐”,更衬托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三、再问再议,拓展练笔:

1.自由读20、21两个自然段,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

2.重点讨论问题:凡卡写的这封信,他爷爷能收到吗?

a.学生联系“地址不详”,认为他爷爷不能收到信。

b.讨论:就算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带回去吗?

c.是啊,对于凡卡来说,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播放最后一节课文录音)

3.练笔(任选一题)

l.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2.读了课文,你可能有很多话想对凡卡说。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如教学时间不充裕的话,就作为作业。)

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凡卡教案设计篇八

1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2了解沙皇统治下穷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的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1本课时教学力求有学生为主体。以理解,激情为主线实施教学。

学习,使学生在兴趣中选取择,在选择中顺序发展。

1通过第一课时的复习和课后预习,能告诉大家,课文中的哪些描写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现在屏幕上:学徒生活、守夜、砍柴、请求、寄信)

2如果我们将这些复杂的内容组合按照这样的条理,再整理一下,同学一定会感到学得更轻松,理解透彻。试一试(指名在黑板上拖动鼠标)。师相机板书:学徒生活,乡下生活。

3作者契诃夫通过借凡卡的城里生活和乡下生活的美好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沙俄才九岁孩子的?(板书悲惨命运)

同学们小声、快速地阅读课文,看看凡卡叙述自已的悲惨命运

的哪些叙述让你最受感动?为什么?(出示vcd)凡卡别想睡觉。

四同桌互相交感受,选择一名最能代表你这种感受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五(学生汇报)师:找到了吗?怎样找到的?出示理解、训练:

1屏幕显示:a画出老板毒打凡卡的动词,谈谈你的体会;

b画出表示伙伴们捉弄的句子。(板书:挨打)

c理解打的不同用法。

2朗读指导: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动词读重一点,加点艺术感,融入自己的激情,相信能更能让听众感受受老板的凶恶和凡卡的可怜。

七还要经受什么折磨?(板书:挨饿)

八全班读再次感受凡卡生命的艰辛和心中的痛苦。

九是啊,我们想一下,一个才九岁的孩子却负担起这么沉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受得了啊?所以他向爷爷哀求。

1指名读,读得好些吗?这什么?

2出示间乐文字读;

3开火车读,

4男女生读

5再次播放音乐文字,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伴乐的感情朗足以让我感受到凡卡极度痛苦的内心世界,(指导学生从撇、揉、抽噎事业说明强调内心是通过动作、语言来表达的。

十他盼望爷爷快点接他回去这成了凡卡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所以他跟爷爷许愿。师生共读:第十自然段。

十二学生自做小老师,检查汇报情况;师先说规则;每个片断将由文字和图片组成,由老师自己操作:

诉说莫斯科城的生活片断,凡卡告诉爷爷莫斯科不是穷人呆的地方。

回忆和爷爷砍树的情景,突出尽管在冰天雪地中砍树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忆中是那么美好、快乐、有趣、,也说明莫斯科城的孤独与痛苦。

信中一次诉说自己的苦难生活饿得要命孤零零的,好容易才醒过来绝望使好喊出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

2学生质疑:

十四教师小结并板书:苦乐。信的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凡卡。课文用两种基调来写的:一条是苦,一条是乐。这一苦一乐的比较,让人感受到了凡卡内心的痛。

十五同学们快速找出课文中表达不同感情的句子,再用不同的感情读读。出示两组句子:

第一组指导学生用动作读: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多么快乐的日子呀!

第二组用vcd导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老板拿楦头昏倒了;天空撒满了快活的眨着眼的小星星把它擦亮了似的。

十六似乎美好而实际残酷的一切,让凡卡迫切快点寄出给他爷爷的信,自读、自悟最终后一段,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凡卡当时的这种心情的?(指导学生从动作、神态几方面来体会)

十七小小辨论会:你认为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

十八面对酷冷的现实,凡卡三次向爷爷哀求,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有对这苦命的孩子所深表同情。再次感受凡卡悲痛欲绝的内心世界吧!

十九此时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现在的社会背景)。

学徒生活

乡下生活

美好愿望

挨打

挨饿

挨冻

守夜

砍柴

回乡下

寄信

悲惨命运

完。

凡卡教案设计篇九

1、引导学生体会 凡卡“反复的哀求”的书信语言特点及“三次叹气”的反复作用,体会凡卡写信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练习朗读。

2、指导学生运用反复的写法进行写作。

一.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凡卡》这篇文章你们了解到凡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凡卡是个可怜的孩子,他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觉,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他偷偷地给他唯一的亲人爷爷写信的情景。)

1、从这些内容来看,凡卡的生活是怎样的?(悲惨、痛苦、可怜。)

2、课文是怎样把凡卡悲惨的生活写出来的呢?(插叙两部分内容,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爷爷带凡卡砍圣诞树的情景)

3、 凡卡在回忆爷爷守夜和砍圣诞树时,心情是怎样的?(快乐、幸福)回忆的生活真的那么快乐吗?(虽然苦,但是,有欢乐,有人疼爱、有友情)。他感受到的快乐幸福是同——现实相比而言的。

4、还有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呢?(书信里凡卡的直接叙述:挨打、挨饿、睡不着觉,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5、这节课,我们将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把凡卡生活写的这样悲惨的。

二.体会“啰嗦的哀求”与“三次叹气”。

1、快速找一找,凡卡直接写信求爷爷接他回乡下的句子有哪些?

2、出示课件:

3、 师:我们反复地听到了“亲爱的爷爷”,出现了几次?

生:出现了四次。

(大屏幕出示——简洁是天才的姊妹。)

4、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句子,联系契诃夫说过的话,你一定有问题要提了!

生:契诃夫说文章要简洁,可是这几处却这么啰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5、老师替凡卡写了一封不啰嗦的信,大家看看这样写好不好?

亲爱的爷爷康斯坦丁·玛卡里奇:

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我在这里生活得很痛苦,不仅没学到做鞋的本领,还经常被老板、老板娘打骂,伙计们也捉弄我。每天都吃不饱饭,晚上睡在过道里,还要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爷爷,您接我回去吧。我会替您搓烟叶,我会为您祷告上帝。要是我做错了事,您就结结实实地打我一顿好了。要是您怕我找不着活儿,我可以去求那位管家的,看在上帝的面上,让我擦皮鞋;要不,我去求菲吉卡答应我帮他放羊。等我长大了,我会照顾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亲爱的爷爷,希望您能早日接我回家。

您的孙子 伊凡·茹科夫

6、思考:是作者写的好,还是老师写的好?老师写的不罗嗦了,为什么不好?

预设1:文章体现不出凡卡的生活悲惨了,因为细节描写没有了。

预设2.没有反复的哀求就体现不出凡卡回到乡下的急切心情,也就体现不出凡卡的悲惨遭遇了。

此时,当你再读这几句话的时候,你还觉得啰嗦吗?为什么又不罗嗦了?(不罗嗦,因为凡卡实在是太悲惨了,太痛苦了。)这就是反复的作用。

板书:情到深处才反复。(将“反复“两个字突出写大)

7、指导学生入境朗读课件上的五句话。

当年仅九岁的小凡卡遭受着老板和老板娘一次又一次毒打时,凡卡哀求着爷爷——指名读第一句。

正在长身体的凡卡每天只能吃一点儿面包喝一些稀饭时,凡卡苦苦地哀求爷爷——指名读第二句。

不论是蚊虫叮咬的夏天,还是北风呼啸的寒冬,都只能睡在过道里的凡卡痛苦地哀求爷爷——指名读第三句。

回忆着乡下虽清苦但却美好的生活,而现在却连狗都不如,凡卡痛苦地呼喊——指名读第四句。

学徒工却学不到做鞋的本领,生活丝毫没有指望的凡卡发出了绝望的呼喊——指名读第五句。

师:让我们带着对凡卡那饱含血泪的哀求的感情,再齐读这五句话。

8、是不是我们写别人也可以这样反复呢?比如说爸爸妈妈、老师等?

情境创设:假如你就是个和凡卡一样大小的孩子,喜欢一件非常漂亮但价格比较昂贵的玩具,妈妈不给你买,你会怎样求妈妈?(好妈妈,给我买吧!我的好妈妈,您要是给我买了我什么都听您的。)妈妈要想买衣服,求爸爸同意可以这样吗?(引导学生体会只有小孩子才有这样的语言。)

出示课件:总结写文章,要符合人物的语言特点。

要想增强文章的语气或使感情更加强烈,可以运用反复的写法。

9、文中还有同样的反复写法,大家能找到吗?(指导找到三次“叹气”)

(1)研究每次叹气的原因:第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下,凡卡的心情极度恐惧不安;第二次,从对自己认为快乐美好好的乡下生活回忆中回到现实的叹气,感慨自己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处于极度的悲伤中;第三次,从叙述到回忆后,凡卡对自己生活的悲惨感到伤心。)

(2)、凡卡为什么会“反复叹气”?为什么从写信前一直到写完信还是在叹气?

现实生活,连一口气都不能让凡卡顺畅的呼吸——他的心情总是在极度恐惧、不安,极度郁闷。

三.总结写作方法。

今天我们通过凡卡“反复的哀求”和“三次叹气”体会了反复在文中的作用,所以要想将文章的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我们可以运用反复的写法。

四.拓展延伸

师:像这样的句子,在我们以前的课文里也是经常出现的。

课件出示:

(1)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

(2)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

让学生说说反复在这里的作用。

五.小练笔。

我们是六年级的学生,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与母校分别了,请你用反复的句式与母校告别吧。

指名练习说一说。

凡卡教案设计篇十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二)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崽子:常用来称幼小的动物,这里是对老板幼儿的贬称。

邮差:邮递员的旧称。

卢布、戈比:沙俄时使用的货币单位。一卢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这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夜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凡卡写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1段:从开头到“把那张纸铺在讲台上”。第2段:从“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玛卡里奇”。第3段:从“他很满意”到课文结束。)

(五)作业。

1、抄写词语。(课内完成)

2、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凡卡教案设计篇十一

1、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文章在叙述写信的过程中,插叙了几段回忆,并懂得回忆与当前生活的对比作用。

2、感受凡卡的悲惨生活,懂得旧沙俄社会的黑暗。

教学过程

1、介绍时代背景,引入课文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于是,它创作了小说――《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请大家自己读课文,从文章中,了解一个学徒的生活处境。

2、读后交流

课文通过写一件什么事,来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

(凡卡给爷爷写信,叙述自己的悲惨遭遇,请示爷爷带他回去。)

1、分段

课文按写信的经过,可分为几个部分?

(准备写信,写信,寄信)

2、读准备写信部分。

从这段话中,你能感受得出什么来?

(害怕,伤心)

3、读信

这封信的内容,文中是断续出现的,你能找出来吗?

把它合在一起读一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4、理解凡卡的悲惨遭遇。

(挨打挨饿,挨冻,睡不好)

5、理解凡卡想离开城市的迫切心情。

一个9岁的孩子,遭受这样的,他是多么想回到爷爷身边啊!

他是怎样乞求爷爷带他回去的?你觉得哪些语句最会让爷爷动情?找出来读一读。

(是啊,这么小的孩子,多么需要爷爷的保护啊!)

(多么乖巧的孩子,爷爷怎么舍得扔了他呢)

(他多么孤独啊,多么需要爷爷的疼爱啊)

(是啊!爷爷怎么舍得让他受这样的苦啊)

每一句,都会深深地刺痛爷爷的心,我想,爷爷看到这封信,一定会不顾一切地接他回去的。

1、理解插叙的内容。

凡卡,他如此向往回到爷爷身边,他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呢?课文通过凡卡的回忆来写的。

凡卡回忆了哪几件事?

指读守夜、砍圣诞树。

如果单独描写回忆的生活,你感觉凡卡的生活如何?为什么?

现在,与凡卡城里的生活对照来看,你又有怎样的感觉?

于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回忆。

一起读一读。

现在我们心里产生怎样的愿望?

凡卡的心里同样充满了这样的愿望。一起读一读凡卡写完信后的表现。

这样的愿望,能实现吗?

凡卡的梦终究是要醒来的,他的结局会是怎样呢?请大家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凡卡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凡卡教案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教具准备 了解旧时沙俄制度,写作背景。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2、自由读课文,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8.1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9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

5.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胖子与瘦子》、《变色龙》、《套中人》等,早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凡卡教案设计篇十四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学生: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教师:课文录音、配套卡片若干

现实:悲惨

凡卡

回忆:快乐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凡卡》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你从凡卡回忆的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爷爷身边时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回忆快乐)

3、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凡卡希望爷爷把他带回村子里去。)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去?(板书:现实悲惨)

1、快速读信,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

2、默读第8小节,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

a.学生交流

b.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凡卡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挨打,被伙计捉弄。

c.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呢?

d.我们那可怜的凡卡正在向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选择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亲爱的爷爷,……”

3、默读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地写一些标注,如有产生疑问的地方,就在旁边打个问号。

a.交流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和体会。

b.学生质疑(估计):“凡卡为什么不怕爷爷结结实实地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凡卡在乡下的生活很苦,可是当学徒的生活更苦,以及凡卡失去亲人疼爱的孤独。

c.在10和15节中选一个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两小节各指名一人读、评读。

4、讨论第二个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呢?结合课文及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

5、把信的内容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到写回忆的部分停下来想一想凡卡在爷爷身边时的快乐生活。教师质疑:这篇小说一半写苦,一半写甜,这是不是有矛盾?(引导学生讨论,领悟作者写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快乐”,更衬托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1、自由读20、21两个自然段,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

2、重点讨论问题:凡卡写的这封信,他爷爷能收到吗?

a.学生联系“地址不详”,认为他爷爷不能收到信。

b.讨论:就算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带回去吗?

c.是啊,对于凡卡来说,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播放最后一节课文录音)

3、练笔(任选一题)

l.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2、读了课文,你可能有很多话想对凡卡说。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如教学时间不充裕的话,就作为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