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实用14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2 23:26:0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实用14篇)
时间:2023-10-02 23:26:05     小编:GZ才子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一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 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 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 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3、 幼儿汇报美羊羊队:老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4、 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 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 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 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四、延伸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二

1、学习用逐一分的方法把物品平均分成两份。

2、学习用取多补少的方法使得物品的数量变成一样多。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1、教具:饼干等食物图片若干,幼儿用书。

2、学具:人手一本幼儿用书,人手一支铅笔。

一、复习10以内数量多少的比较。

1、教师:宝宝和贝贝是一对双胞胎,他们要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去公园,爸爸妈妈给他们准备了很多点心,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吧!(教师出示2袋饼干、8个果冻、6颗巧克力、4个棒棒糖的图片)

2、请幼儿分别数一数每种点心的数量。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爸爸妈妈为宝宝和贝贝都准备了什么呢?谁能说一说?

3、请幼儿两两比较点心数量的多少,并说一说是怎么比的。(迁移对于比较的方法。)

师:这些事物谁最多,谁最少呢?

二、学习用逐一分的方法将10以内的物品平均分成两份。

1、教师:现在妈妈要把这些点心分别装到宝宝和贝贝的背包里,怎么分呢?一个多,一个少行不行?(引导幼儿说出平均分)

2、教师示范分饼干和棒棒糖,幼儿观察。

师:仔细看看,朱老师是怎么分的呢?(宝宝一个,贝贝一个。)

3、教师请两位幼儿学着自己的样子来分一分巧克力和果冻。

师:那谁能来分一分巧克力和果冻呢?宝宝和贝贝分到的数量要一样多噢!

4、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个雪花片,把它们平均分成两部分。

三、学习用"取多补少"的方法完成平均分。

1、教师出示活动材料: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装着三个棒棒糖,一个盘子里装着5个棒棒糖。

2、探究用"取多补少"的方法完成平均分。

师:我们怎样才能让两个盘子里的棒棒糖变成一样多呢?从比较多的盘子里面取出一个放到比较少的盘子里面,再数一数,两个盘子里的棒棒糖是不是一样多。

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1、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教师给幼儿读题。

师:你能看出他们谁盘子里的东西更多,谁的更少吗?那要怎么做才能一样多呢?

师:从数量较多的盘子里圈出一个点心到数量较少的盘子里。

2、幼儿进行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完成练习,大胆讲述操作结果。

师:谁能把你做的答案告诉大家呢?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数的分解与组合经验解决游戏情景中问题,体验5以内数的多种分合方法。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花生和小圈若干、花生地(9格卡纸底座4个)、骰子(点子)2只。

2、磁性板、记录纸、红色点子。

【活动过程】

一、体验“种花生”游戏。

交代玩法与规则——引发猜测:你觉得该怎么种花生呢?

——交代玩法:

请小朋友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点子的`数量取花生种花生。每块地里只能播种4颗花生,满4颗花生后,用圈把花生围起来表示完成播种;如果花生数量超过4颗,必须重新播种。

——宣布规则:

根据骰子上点子数量取花生种花生,每小块地里只能播种4颗花生;满4颗花生后用圈围起来表示播种成功,超过4颗花生必须重新播种。

幼儿尝试播种

——幼儿轮流掷骰子种花生;

——教师记录幼儿种花生的不同方法。

归纳:原来种花生的办法很多。可以将花生全部种在一块地里,也可以将花生分一分播种到2块、3块地里,这样就能很快完成播种任务。(比如:5颗花生可以……)

二、比比哪队花生种得快

幼儿分两组玩种花生的游戏;(出示2片花生地)

——玩法:

幼儿分成红黄两队,一个接一个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的点字数量取花生种花生;

——最后看那一队先将花生地种满为胜。

——规则:同第一次

三、活动延伸(出示已有部分花生的土地)思考:

1、你觉得取几颗花生,能一下子种满2块地?

2、同样取这几颗花生,能不能种满3块或更多块花生地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四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活动,学习将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愿意参与讨论活动,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1、分别在两块黑板上布置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及它们的大盘子。

2、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彩色纸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3、每人一份食物:饮料、糖果、花生、方形面包片、豆腐干、干果。

4、人手一套工具:两个小盘子、两个小量杯、纸条、线、尺、餐刀。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第一次尝试:二等分长方形

1、请幼儿尝试将长方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师: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把长方形的饼干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好吗?

2、幼儿尝试操作,将长方形二等分,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想想有几种分法。

3、尝试操作后提问

(2)小结:像这样把一件东西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做二等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

4、师:现在我们把二等分后的饼干分别送给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吧!(幼儿把分好的饼干分别放进宝宝和贝贝的大盘子)

(三)、第二次尝试:二等分正方形、圆形、椭圆形

1、熊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各种形状的饼干要分给宝宝和贝贝,你们愿意再来帮熊妈妈分一分吗?记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宝宝和贝贝会不高兴的。

2、幼儿自由选择图形进行二等分操作。

3、幼儿将各种形状二等分后,贴到宝宝和贝贝的盘中。

(四)、第三次尝试:实物二等分

(五)、师:现在让我们拿着自己二等分后的食物一起回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在我园“园本教研”中,我有幸参加了“一课多研”活动,我把大班的“二等分”这一活动经过了“设计-教学-再设计-再教学”,其中自己也经历了不断的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教师设计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操作兴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

紧扣活动目标,遵循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规律操作材料的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操作材料应暗含幼儿通过操作能够达到适宜的教育目标的内容。”在第一次设计的二等分图形材料,请幼儿帮忙分窗纸,通过这样的操作,幼儿能将材料分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五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分成》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1、学习6的分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会感受数学应用的乐趣,激发幼儿喜欢上数学。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多媒体课件《6的分成》;

2、幼儿画册、水彩笔、操作小鱼等。

一、碰球游戏《2、3、4、5的组成》

在教师的带领下做《2、3、4、5的组成》碰球游戏。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1、幼儿观察图片,发现了什么?(灰太狼,六条鱼)

2、幼儿进行操作将小鱼进行不同的分法。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分类的情况。

三、学习6的分成

1、教师:你们有5种分法,那我们来看看羊村里的小羊们是怎样分的,好吗? 2、幼儿自主讲述边看边说,如6条鱼可分成1条和5条等。(懒羊羊、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那我们来看村长给他们评分了,,他又一个表格,我们来看他们是对的吗?他们真厉害灰太狼可难不倒我们小羊们!我们一起来说说6分成: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5和1。还可以反过来说,一起来说说:1和5合起来是6,2和4合起来是6,3和3合起来是6,4和2合起来是6,5和1合起来是6。

2、介绍游戏玩法

接下来老师带来了想请你们帮助小动物,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是第几层,在左边的空格里天上相应的数点,填好的这个数点就是这个小动物的楼层,再用线将右边的楼层连起来,谁愿意来帮助熊猫的,你来!你们会了吗?做之前老师有两个要求:做作业自己动脑筋;做作业不说话。小朋友轻轻的拿材料操作。

3、幼儿操作材料《合起来是6》,老师巡视指导。

4、集体评价。

在6的分解和组成这一教学内容中,我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允许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以“分彩珠”这一游戏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孩子的思维,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因为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分解组合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记录、去交流尝试的结果。在这个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孩子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六

一.说设计思路

对物体进行二等分和等分好是大班幼儿应该达到的一个数的要求。由于我们是大班上学期,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二等分。本次活动我把二等分的学习融入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当中,让幼儿在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操作去发现、归纳等分的方法。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对物体进行二等分和等分好是大班幼儿应该达到的一个数的要求。由于我们是大班上学期,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二等分。

1、尝试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二等分,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在帮助狗熊分饼的过程中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圆形、画好中心点的长方形、圆形若干。

四、说活动流程

(一)、回忆故事、引发探索重点提问:

1、“狗熊分饼”的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应该怎样分小熊才会满意?

(二)、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探索圆形的二等分的方法。

(1)师:你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小熊今天也把饼带过来了,请你们来帮小熊分分看。

(2)个别幼儿介绍

分别请两位分不一样的幼儿一个幼儿分得整齐,一位幼儿分得不整齐。

分别提问:你是怎么分的?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熊会同意谁的分法为什么?

小结:原来像这样把一个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

(如果有整体部分的关系:你觉得分出来的一块饼和原来的一块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大小、形状不同。

小结:原来分出来的一部分形状、大小都不一样,分出的一部分比原来的要小。

2、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二等分方法。

(1)师:刚才你们帮小熊分得真好,现在小熊又遇到问题了?

(2)全体幼儿操作。

(三)、引出中心点。

小熊很满意你们的方法呢?

看一看,这些分成二等分的图形都有一个什么小秘密吗?

幼:过了个点。

教师引出中心点。

这个小点在图形的最中心的位置叫中心点。看来折起来过中心点就有可能把它们二等分呢!你们也沿着中心点用不一样的方法折一折,分分看。验证要求:分好了,剪开了试比比看。剪之前请尺帮忙在折好的图形上画好线。剪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点哦。

总结:原来正方形和长方形只要过中心点不管怎分都能分成二等分

情感体验:请你们把分好的饼干送给小熊吧,小熊真的很感谢你们。

(五)、延伸:

师:小熊这里还有几块饼干,他们是什么形状的?是不是所以的图形经过中心点都能二等分呢?我把他们放在区角里,请你们去试试看。

(4)引出中心点。

师:我来试试看。这里有一个点,他在图形最中心的位置,叫中心点。沿着中心点折一折,分好了。你们觉得这个会是二等分吗?我们剪下来比比看。

个别幼儿尝试。

提示:他折的方法和我的不一样,但是也过了中心点,我们来帮他们剪开来比比看。

小结:原来正方形和长方形只要过中心点不管怎分都能分成二等分。

刚才还有很多小朋友也像试试,你们也去试试经过中心点把这些饼干分成二等分吧。验证要求:分好了,剪开了试比比看。剪之前请尺帮忙在折好的图形上画好线。剪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点哦。

情感体验:请你们把分好的饼干送给小熊吧,小熊真的很感谢你们。

教学反思:

该活动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帮狗熊分饼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环节以故事引发幼儿用二等分的方法帮助小熊分饼。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个别、小组、集体学习的方式让幼儿将各种图形二等分,并发现、交流不同的二等分方法。第三环节是找出二等分的礼物,巩固幼儿对二等分的认识。因整个活动用故事贯穿,并伴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幼儿兴趣特别高,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我认为该活动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肯定:1.内容贴近生活。2.形式灵活。3.材料新颖。让幼儿愉快地进行学习,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我让幼儿辨认礼物单上二等分的“实物”,结果幼儿往往顾此失彼,有的只看左右而忽略上下,有的只看上下而忽略左右,有的只看形状而忽略大小,还有的关注不到图案的细微差别。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出错率相对较高,这说明幼儿还没有真正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幼儿暴露的问题蕴含着教育价值,它是引导幼儿深化理解数学概念的有效切入口。确实,幼儿只有在反复操作中,在不同情境的运用中,才能逐步积累数学经验,真正理解数学概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七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1、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2、复习5的组成

3、出示直观教具

4、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5、玩“谁最快”游戏

6、书写算式

7、教师进行小结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八

各位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数学活动《狗熊分饼》,我将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设计思路对物体进行二等分和等分好是大班幼儿应该达到的一个数的要求。

由于我们是大班上学期,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二等分。本次活动我把二等分的学习融入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当中,让幼儿在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操作去发现、归纳等分的方法。

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

对物体进行二等分和等分好是大班幼儿应该达到的一个数的要求。由于我们是大班上学期,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二等分。

1、尝试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二等分,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在帮助狗熊分饼的过程中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圆形、画好中心点的长方形、圆形若干。

三、说活动流程

(一)、回忆故事、引发探索重点提问:

1、“狗熊分饼”的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应该怎样分小熊才会满意?

(二)、探索二等分的方法1、探索圆形的二等分的方法。

(1)师:你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小熊今天也把饼带过来了,请你们来帮小熊分分看。

(2)个别幼儿介绍((1))分别请两位分不一样的幼儿一个幼儿分得整齐,一位幼儿分得不整齐。

分别提问:你是怎么分的?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熊会同意谁的分法为什么?

小结:原来像这样把一个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

(如果有整体部分的关系:你觉得分出来的一块饼和原来的一块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大小、形状不同。

小结:原来分出来的一部分形状、大小都不一样,分出的一部分比原来的要小。

2、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二等分方法。

(1)师:刚才你们帮小熊分得真好,现在小熊又遇到问题了?

(2)全体幼儿操作

二、引出中心点。

小熊很满意你们的方法呢?

看一看,这些分成二等分的图形都有一个什么小秘密吗?

幼:过了个点。

教师引出中心点。

这个小点在图形的最中心的位置叫中心点。看来折起来过中心点就有可能把它们二等分呢!你们也沿着中心点用不一样的方法折一折,分分看。验证要求:分好了,剪开了试比比看。剪之前请尺帮忙在折好的图形上画好线。剪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点哦。

总结:原来正方形和长方形只要过中心点不管怎分都能分成二等分(7)情感体验:请你们把分好的饼干送给小熊吧,小熊真的很感谢你们。

三、延伸:

师:小熊这里还有几块饼干,他们是什么形状的?是不是所以的图形经过中心点都能二等分呢?我把他们放在区角里,请你们去试试看。

(4)引出中心点。

师:我来试试看。这里有一个点,他在图形最中心的位置,叫中心点。沿着中心点折一折,分好了。你们觉得这个会是二等分吗?我们剪下来比比看。

(5)个别幼儿尝试。

提示:他折的方法和我的不一样,但是也过了中心点,我们来帮他们剪开来比比看。

小结:原来正方形和长方形只要过中心点不管怎分都能分成二等分。

(6)刚才还有很多小朋友也像试试,你们也去试试经过中心点把这些饼干分成二等分吧。验证要求:分好了,剪开了试比比看。剪之前请尺帮忙在折好的图形上画好线。剪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点哦。

(7)情感体验:请你们把分好的饼干送给小熊吧,小熊真的很感谢你们。

三、延伸: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九

测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科学内容,以往的测量活动大多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测量工具如:筷子、绳子、粉笔、吸管等,让幼儿进行测量的,他们的思维就大多被局限在教师所提供的工具内,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们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儿却能够去发现。

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幼儿身边的事物"桌子"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操作,进而创造,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经验,从中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而获得的成功,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

2、幼儿能积极动脑,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1、蜡笔、纸人手一份

2、桌子八张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那就让我们自己动脑去量一量吧!

(二)幼儿进行测量,自己动脑寻找量具进行测量。

量完后提问:

1、你刚刚是用什么量的?(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量具)

2、那你是怎么量的呢?请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多个幼儿回答并示范)

3、你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每请一个幼儿示范后,让其他幼儿评价一下)

4、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开始测量,如果长度不够,做好标记,再从标记处接着往下量。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再次测量桌子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再去量一量桌子的长度,然后把你用的量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你记录的结果要自己看得懂,别人也要看得懂。

1、幼儿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2、你是用什么量的?怎么量的?你量的结果是怎样的?(让幼儿出示测量记录表)

3、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同一张桌子,你们量了之后记录下来的结果不一样呢?(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小结(边演示边操作):虽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来的桌子的长度还是一样的!

5.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

(四)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并记录。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去量一量,你还想量什么呢?在量的时候,把你量的对象、量时用的工具和量的结果都记录下来。你还可以和别人对照一下,同一样东西,量的结果一样吗?如果你一个人不行的话,你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去测量。

1、幼儿自由测量,教师观察并指导。

2、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测量的过程。

3、集体交流评价。

4、教师总结。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

本节课是老师在幼儿玩积木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几名幼儿不是拿积木搭建什么楼房,汽车,而是有的幼儿拿的三角形的积木,有的拿的是正方形的积木,有的拿的是梯形的积木,这样就及时的进行了这一节课的教学。

1、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按物体的某种相同特征、用途、颜色、大小、形状)的东西可以归成一类,培养幼儿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能按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注重幼儿在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同时,理解物品的用途。

实物:苹果、梨子、香蕉、皮球、玩具汽车、树叶、篮球;积木若干。

1、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梨子、香蕉、皮球、汽车。(教师问:小朋友,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怎样分?)

2、幼儿小组讨论。

可能的分法有:

(1)按用途分类。

(2)按形状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苹果、皮球是圆形的,梨和车不是圆形的;我是把用途相同的放在一起的:苹果、梨、香蕉是水果,皮球、车是玩具。

3、以拾落叶的情节出示树叶,树叶大小、颜色不同。

问:我们要把这些树叶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有几种分法?

幼儿讨论可能的分法有:

(1)按大小分类。

(2)按颜色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或者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4、操作活动。

分积木:启发幼儿按积木的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5、活动延伸:

(1)幼儿继续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分类的意识。

(2)教师可利用日常环境让幼儿学习分类,比如:可以对秋天的落叶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还可以对水果、蔬菜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通过对中班幼儿上的这一节课,该班幼儿基本能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进行分类的方法,在颜色、大小上分类掌握较好,但是在形状、以及用途上掌握较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通过其他的领域来巩固对物体的分类,也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进行学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一

设计背景

活动目标

1、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

2、体验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3、初步理解测量的意义,增强幼儿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测量的意义,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

活动准备

直尺,长纸条,测量用的绳子,木棍,记录纸。

活动过程

2、启发幼儿用自然工具来测量两株植物的高矮,(如用手,用小棍,或者用直尺,等)。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测量时将测量工具首尾相接。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用手或手臂来量桌子,门,窗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的结果并且记录下来。

第二组用绳或者脚步来测量教室,黑板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

第三组用棍子或者直尺来测量桌子,椅子的长度或宽度或高度,说出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

4、对照汇报结果引导幼儿探索:用长方形纸条自制量尺,写上0——10的数字做成量尺。

5、交流小结,鼓励幼儿用书,铅笔,小棍,直尺来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反思

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与数的概念理解难掌握,测量的意义难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上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动手来寻求答案,让幼儿真正了解测量的乐趣。这一活动幼儿比较兴趣参与活动,但是测量结果的记录有所欠佳。对于这一活动我进行了反思:虽然幼儿乐与参与了活动,但是实践过程操作能力还不够强。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二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排序》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1、幼儿按大小,多少,序数等进行1—5排序。

2、训练幼儿排序能力,体验排序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感知序数的方向性,初步使用序数词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卡片,5个瓶子(装有不同颜色并有刻度)、头饰、带序号的5个小椅子、带序号(1—5)的可挂脖子的纸牌、套卡(5套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形状的卡纸组成)。

一、激情引入

昨天我们班来了一名新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却不知道站在队伍的什么位置?

二、排队排序

1、先请三名小朋友上前面来,请一名“老师”帮他们排队

四名小朋友排队

师:刚才那名小“老师”排得不错,我们都觉得很好,现在我再请两名小朋友到前面来,一名继续当小老师,帮助后上面的小朋友排到队伍里。

五名小朋友排队(同样的方法,让幼儿为五名小朋友排队)

(这部分主要是让幼儿学会目测高矮,能够要据老师的.要求从高到矮,或者从矮到高进行纵队排列)

教师出示5个不同的颜色,不同容量的瓶子,事先打乱顺序。请小朋友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以从多到少,也可以从少到多,排列后请幼儿说出排列的理由。

(注:幼儿可根据多少,也可以根据刻度的大小,还可以目测高低。)

过渡:小朋友最爱吃哪种水果呢?

3、教师这有5盘苹果,请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出示5盘苹果,每盘苹果的个数由1—5个,可让幼儿自由发挥:可以从多到少,也可以从少到多,只要说出理由即可。

游戏规则:5名小朋友带着5个不同的序号的纸牌,有5个按顺序排序的椅子,每个椅子背上贴上序号(1—5),当老师说:“预备,坐”!小朋友可根据自己纸牌上数字去找椅子。看哪个小朋友又快又好!

(适当增加难度)将椅背上的数字去掉,根据老师的指令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按1—5坐下,看哪个小朋友反应快。

(让幼儿学会按序数排序)

三、区域活动

过渡:游戏结束了,下面到了自己动手的环节了

教师让幼儿自己想象排序,其中发扬小朋友的团结协作精神,可按图形、颜色、排出队来。但按大小排列出来有些困难,教师可给予提示,因为按大小排列颜色和图形就不同,思维跨度较大!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三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塑胶板70块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根据拼出的场地的形状,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大吗?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现5块场地是否一样大。

二、操作活动: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2、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3、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5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三、活动评价: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大。

课后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选择了对大班幼儿比较难理解的面积守恒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初步理解面积守恒概念,教师能将这一知识点转化成一节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强的一节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测量物体面积的大小可以转化成数单位格子的大小或移动棋子的面积与个数的方法。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幼儿能积极参与,对活动充满兴趣。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创造,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四

1、认识测量工具,掌握测量的方法,粗略学会测量物件的长短。

2、学会测量结果与长短之间的关系,长物件用长工具测量则次数少,长物件用短工具测量则次数多。

3、小伙伴之间合作,测量比较难测量的工具。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测量工具准备,测量物件,尺子,绳子,盒子,记,记录本等。

2、事先把小朋友按人均数分好组。

1、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讲出高矮,长短,胖瘦等等相对的东西,让孩子们先从自我认识的概念入手。再引导到小朋友们有没有兴趣自己亲自测量一下物件,看到底是长的还是短的。

2、老师把工具分发给每一组小朋友,老师在台上先事先给小朋友们示范一下,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让小朋友们看到绳子到了什么刻度,就是什么长度。

3、孩子们开始用手中的工具测量物件,并把测量的结果告诉老师。

4、老师若是发现孩子的测量方法有错,则需要及时更正并指导。

5、对于测量正确的小组的孩子,表现好的孩子,则给予大声的夸奖。

6、测量错误的孩子,应该鼓励再测一次,老师可以再次给予示范。若是一直无法掌握技巧的孩子,则可以让测量正确的小朋友帮助示范。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