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11篇)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7 05:17:02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11篇)
时间:2023-09-27 05:17:02     小编:翰墨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一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此章历代的释意无数,而我以为皆难着边际,无以更深刻的对老子思想与道德经进行阐释。我从道家修身根本出发,得出新论如下:

此章重点为“致虚极,守静笃”,全文以此而展开,不理解“致虚极,守静笃”,后面的文字解释也只是牵强。老子是从道家修炼“返观内照”而得之境界来引申对世间常道的解释。首先“虚”与“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是一种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为空灵,体会为散发状;“静”为沉静,呈收敛状。“致”往之意,可从“虚其心”来体会,道家修习养身的过程,以虚其心开始,虚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灵,无时空地域限制,无往而不至,真空无象,能够满屋、满天地、满宇宙,而今日而远古。过程或潜移或发散,以至无我无身无世界。此“极”为无极,或为八极,或为宇宙洪荒。

而“静”的过程从守开始,“守”者,抱元守一,让思想沉静,从时空与外界空间收敛至自身至一点,而到达某种衡定、稳定、笃定的境界。此“笃”为笃定,为极细小,或如针尖,无缝隙如无物般恒定。

于是,老子方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感慨。“复”与“归其根”才是此篇的点题。“虚”与“静”是道家修身中必习的两手,如“阴阳、有无”既对立又统一。虚至极为无,静到笃是有。虚为展开,至极为空灵为“作”;静是回归,回到此刻,是“复”,静到笃定属回归本原为“归根”。从养性功夫来说,“虚静”的过程如佛家心的起灭过程,虚为心起,静为心灭,有无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后节皆为老子从修身之虚静感悟展开对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万变不离其踪,这才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独推崇清之宋常星说:“造其极曰致,真空无象曰虚,虚而至虚曰极。”:“专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但,所有释意皆不够细致,皆独不能从修身的体验与角度来理解与感悟,想老子思想无欲无求,其经意当从本原出发理解,而不就应根据时代思维做论证也。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二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颗明珠,这本书的作者是古代哲学家老子。《道德经》是一本极其重要的哲学著作,它深刻地阐述了道德与人性的关系。在阅读和研究《道德经》的过程中,我对道德的本质、人性的优劣以及修身养性等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道德不是外在规范和束缚,而是内心的自律和责任心的体现。道德是一种内在的自觉和自愿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源于人性的善良和对他人的关怀。正如老子所言:“为善者,天之道也;不善者,不天之道也。”道德的本质是善良,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帮助,在行为上体现了人性中的高尚品质。

此外,老子在《道德经》中格外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决定了其为人的表现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只有在内心修身养性,才能做到从容淡定、坦然处世。而修身养性的关键在于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心静则事成。这一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意识到修身养性不仅仅是个人修行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沟通与和谐的基石。

《道德经》对于人性的论述也给予了我许多启迪。老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容易被功利和欲望所驱使,从而失去了本真的自我。他强调了回归本性和返璞归真的重要性,呼吁人们摈弃虚荣和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一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陷入功利和欲望的追逐中只会迷失自我,反而应该反思自己的真实需求,重拾内心的纯真与善意。

道德与人性的关系在《道德经》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这本书通过反思人性的善良、倡导修身养性以及呼吁回归本性等思想,使我对道德的内涵和人性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深信,只有通过道德的引导和塑造,才能培养人们内心的善良品质和道德观念。而修身养性则是实现道德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修身养性,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影响他人,推动社会发展。

总之,《道德经》是一本博大精深、弥足珍贵的著作,它对于人们思考道德与人性的关系,提升自身修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读完《道德经》,我深刻地体会到道德的重要性和修身养性的价值。我相信,只有在道德的引导下,人性的善良才能真正得以绽放,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与进步。因此,我将继续深入研究《道德经》,在实践中行善尽义、修身养性,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三

每当有老师提起后进生的转化,我都有一种莫名冲动。是缘于自己曾经在后进生转化的困扰,还是缘于自己的情绪?我曾经以为自己永远无法说清这一切。可当我《读道经》读明白这句时“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心中仿佛明白了什么。

时至今日,期中测试时有一学生成绩为16分,而我一直没有过多处理这学生,甚至没有任何为这学生而设立的补课活动。而就是在昨天,有老师听课,我提问了这名学生,他居然可以顺利回答。自然他的回答得到了我的表扬——而这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特色。通过种种方法来设立学生可以稍加思考就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来练习,如果成功了,就加以表扬,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就适当提醒。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在数学课堂中的成功感——我也可以正确回答问题哟!

也许在老师的眼中,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比较困难的,我曾经在反思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经常逃学的学生(反应给家长,家长表示孩子不到学校,自己也没有办法。),是典型的学困生,连二年级的数学题也不会做。就是在教学中,发现这学生居然在抢答。原来是买文具的练习,说二十元一个书包,问八十元能买几个?(通过情景图得到的信息),这学生张口就来。我改成100元,120等,这学生依然张口就来,我让他列式子,他低下了头,说不会。

从这个例子中,我意识到就算是他这样的后进生,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他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学生活经验,如购物的情景等。如果稍加引导,他应该能学会一定的数学知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意识到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只不过具体的说法有些不同。)

正是这个例子的启发下,我读懂了课程标准,也树立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果是班级中多数的后进生有明显改变,从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到主动回答问题,学生慢慢对数学产生的兴趣;慢慢学生的成绩也提高了,从二、三十分到六、七十分,然后到八、九十分,当我再次看学生的成绩时,居然发现学生多数可以达到优秀生的行列了!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也许我们不必追求谁是圣人,只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四

段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第一章的开头,也是老子对于道德的第一层理解。在我的理解中,老子对于道德的探讨主要包括了超越名利的精神追求、修身养性的道路以及无为而治的智慧。在读完《道德经》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道德的真谛,也对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领悟。

段二:

老子指出,道德并非是名利所能比拟的,因为道德超越了人们浮躁的欲望,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境界。人们常常被社会上琐碎繁杂的名利所迷惑,一味追逐权力、金钱和地位,往往忽略了心灵和灵魂的需要。而道德,正是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去追求一种更高尚而纯粹的精神境界。在现代社会中,名利之争无处不在,商业利益、政治斗争、人际交往等都充满了世俗的名利考量。然而,正是因为追求名利,人们往往迷失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因此,学会超越名利的束缚,追求道德的境界,成为我们实践道德的重要一步。

段三:

道德观念要在个体的修身养性中得到体现。老子提出了修身养性,即通过舍弃物质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卓越。修身养性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内外和谐,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融入社会并与他人和睦相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欲望,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心有余力。老子告诫我们要与自己的欲望和嗜好对抗,克制住冲动和贪婪,修身养性才能真正彻底。通过修身养性,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成为一个更加平和、善良和有责任感的人。同时,修身养性也使我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创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段四:

道德的实践需要智慧的引导。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智慧,主张关注自然规律,注重随遇而安。在社会运作中,有时候我们不能过于强求,而应该随顺自然,在适当的时机采取合适的行动。过度干预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和矛盾,而适当的无为而治,可以在最小的代价下实现最好的效果。诸如政府的管理、企业的经营、家庭的教育等,都需要智慧的引导和无为而治的思维。当我们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掌握无为而治的智慧,尊重自然规律,才能避免盲目行动和因为个人意志而带来的后果。

段五:

在实践道德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同时,要坚信善良与真善美的力量,将道德价值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路径,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各异。而每一次的选择和行动都是对自己内心价值的选择和坚守。只有通过践行道德,让道德品质成为自己的坚实内核,才能最终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

通过阅读和体悟《道德经》,我深刻地理解到了道德的重要性和真谛,认识到了道德的实践需要超越名利的精神追求、修身养性的道路以及无为而治的智慧。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内核,也是我们与世界和他人建立联系的纽带。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在追求名利的同时,不忘初心,修身养性,用智慧和善良引导我们的行动,最终实践道德。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个体的幸福与内心的满足,同时,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多的贡献。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五

老子说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读过《道德经》后,我深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和人生哲理。在我的感悟中,《道德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谦逊与柔和、无为而治,这些思想与现代社会及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思考,分享我的关于《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首先,《道德经》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领悟。其中的“道”被解释为自然规律或宇宙之道,其内涵包括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道德经》告诫我们要“顺应自然”,不要逆其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和生物物种的灭绝。我们应该借鉴《道德经》的思想,提倡环保意识,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其次,《道德经》倡导谦逊和柔和的品德。《道德经》中说:“柔弱胜刚强,柔能克刚。”对于一个人而言,谦逊和柔和是成功的重要品质。一个谦逊的人,能够虚心地向别人学习,接受批评和指导;一个柔和的人,能够以礼待人,关心他人的感受。在现代社会,谦逊与柔和的品德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保持谦逊与柔和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解决问题。

第三,《道德经》强调“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这里的无为并非懒散或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刻意去干预事物的运行。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忙于工作和生活种种琐事,往往充斥着焦虑和压力。如果能够放下一切杂念,不强求事物的改变,并且用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我们会发现明白了许多事物,反而容易达到目标。

第四,《道德经》对于领导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考。道家注重领导者的为人才能带动整个团队或国家。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领导者只有保持谦卑心态,虚怀若谷,才能带领团队或国家向更好的方向前进。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同样适用,领导者若能以身作则,与员工平等相处,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建议,必能凝聚人心,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道德经》还给了我思考生活意义的启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传达着人与自然、宇宙间的一种秩序与关系,告诉我们生命是辽阔而不可捉摸的,而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与宇宙间的大道相通。人生短暂,我们应该把握当下,追求内心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道德经》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书籍,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有助于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存、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追求领导者的道德修养,以及思考人生的意义。读完《道德经》,让我深感自己是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我将从《道德经》中获得的智慧和启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修养,提升自我,谦逊从容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智慧,并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共鸣和启示。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六

读了两天《道德经》和一些后人的注释理解。心中有很多很多想法。体会到很多以前从没有过的感受。思维激烈碰撞,感觉有一股清净之气游走在身体的四肢百脉,奇妙之处无法为外人道(我确定我不是开玩笑的,也从来从来没有读过修真小说)。

后来洗碗的时候看见水,突然想到,水不但能自净,而且能净他。更重要的是,水不但无形无状,能够随着容器的形状随意转变,而且,它连自身根本的状态也能改变。遇热蒸发成汽,遇冷凝聚成液,再冷还能凝结成冰。世间万物,没有能够拘束得了它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果然是:几于道!

中午吃面的时候从客厅的天窗望向天空,忽然觉得天地广骛,宇宙之间的奥秘,深不见底。

而我们一介凡民,即使竭尽全力,终不可窥其一角。世间之“道”,浩浩然然,于巨于细充斥于万事万物,无一能逃脱。

观念改变最多的是对于“礼”的理解。老子说道:“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也。”。我想了想,确实很有道理。世人喜欢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而这“规矩”,应是先失了“规矩”,而后才要寻“规矩”。本来生之为人,闲散惬意,只要遵从天地间的自然规律,自然能获得安定祥和的生活。但人类偏偏要给自己戴上许多欲望的枷锁,因为对私欲的奢求而坏了世间的规矩,所以又不得不制造出许多道德上的,行为上的准则,一道又一道,越缠越多,无异于作茧自缚。其实怎么样生活最好呢?一切顺应自然,足矣。

写到这里,想到圣经里也有类似的话:“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麽,喝甚麽,为身体忧虑穿甚麽。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增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所以,不要爲明天憂慮,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无为”。想起中学时的历史课本,里面说老子这种“无为”是消极的世界观。现在想起来,简直是最大的谬误!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那种“无为”,而是一种对一切都不用刻意改变刻意追求的态度。就像上面说的,“为”,就已经代表着“不能不为”了。“以无为为,以无私私”,这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当然,这个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不过相信把这个道理记于心间,以后生活中遇见合适的契机,自然能悟得。毕竟道理不是来自于书本来自于他人,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心。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又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还有一句我不记得原文了,大意是说:“想太多,反而什么都不知道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道”就像天上的日月,而文字描述就像指向日月的手。我们可以顺着手的指点,看到日月的所在,但手不是日月,故而文字也不是真理。我总觉得真正懂得的人,不会说出来,他甚至无法说出来。可能他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道”,以及怎么去追寻“道”。他只是心中明亮清澈,看事看物看人,自有一番道理,心中安宁无所求,故无所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所以我现在在这里写,只不过还是“无知”的表现罢了。我希望的是,有一天,在我的博客上,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所有的事,了然于胸,又何须为外人道!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七

第一段:引入老子与道德经的背景(200字)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后世影响深远。《道德经》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道德和人生哲学的观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启示。读《道德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以及找到如何做人、做事的正确方式。在我对《道德经》的深入阅读中,我领悟到许多道德伦理的智慧和心得体会。

第二段:对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理解(250字)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是我最深刻的领悟之一。“无为而治”并非消极无为,而是指相信自然的智慧,顺应事物本来的规律而有所为。它告诉我们,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遵循大道,而不是过度干涉和控制。这种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背负的压力,心情更加轻松自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在日常生活中,我试图将“无为而治”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言行中,渐渐感受到一种放下执着、从容应对问题的方式。

第三段:倡导自知之道,追求内心的安宁(250字)

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自知之道,认为内心的安宁才是最真实的享受。通过自我反省和审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内心的安宁不仅使我们更加从容面对外界的变化和挑战,也让我们能够真正体验生活的美好,并与他人建立更深厚的关系。因此,我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动机,询问自己是否目标明确,是否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这种自省让我发现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功成名就,更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四段:践行道德,倡导仁爱之心(250字)

道德经中强调了“仁爱”这一价值观。老子认为,仁爱是人类天性中最良善的一面,是人们在行为中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理解万物的共通性,我们能够培养起一颗心胸开阔、以仁爱待人的心。在现实中,我努力践行仁爱之心,尊重他人的自由和尊严,理解别人的困境和痛苦。这种善待他人的方式让我与身边的人建立起更加深厚的信任和友情,也让我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温暖与关爱。

第五段:道法自然,追逐内心的自由与宁静(250字)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的重要理念,它呼吁人们能够按照自然的规律生活。通过与自然相融合,我们能够摆脱繁琐的经验和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在我看来,这种自然的追求并不是再去远离现代社会,而是在这个喧嚣尘世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我通过练习冥想和花园栽培等方式,与自然亲近,享受大自然的美妙。这种沉思和与自然的连接,不仅帮助净化我疲倦的内心,也让我更好地洞察并理解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总结(100字)

通过对《道德经》的阅读和理解,我领悟到了无为而治、内心安宁、仁爱之心以及道法自然等重要道德观念。这些观念不仅指引着我们如何正确行动,也教导着我们如何平衡和和谐地生活。通过践行这些原则,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建立起更为牢固的关系,并最终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与宁静。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八

不推翻整个世界,往往难觅真理。

因为流行于大众的价值观,往往是虚假的,是浮华的。真理就在于否定,否定到极致方是肯定。正所谓,破而后立,不破不立。

老子的道是内圣外王之道,是天地大道,是无为之道,是柔弱之道,是荣辱不惊之道,是得失不患之道,是成败自然之道。

众人的道是内欲外刚之道,是浮华之道,是有为之道,是刚强之道,是荣辱皆惊之道,是患得患失之道,是以成败论英雄之道。

什么是内圣外王呢?

圣,无形的智慧,即正直崇高;王,孤、寡、不谷,即谦卑柔弱。

内在正直崇高,外在谦卑柔弱,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圣和王是一体,不二分,故而以王为圣御自身,这便是老子提倡的道德观。

而众人之道,却是内在被无穷的欲望所填满,外在张扬刚强,自身被这些欲望所奴役。简而言之,便是以欲望为刚强奴自身,内欲外刚。

什么是天地大道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自然法则,法则生无,无生有,此三者生万物。万物(有无)矛盾一体,自然法则使其和谐统一。

世间所有事物皆集矛盾于一体,矛盾双方始终相随,又互相转化。

所谓的道,便是有无相生。

现在的无将来必有,现在的有将来必无;现在的有过去必无,现在的无过去必有。空间上的有和无,是通过时间上的变化产生。举个例子,我们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便是此无彼有的过程,其中有着无数有无相生的过程。

计算机语言是0和1,万物由阴和阳组成,时间就是如此的奇妙,大道就是那么的微妙。

知有无相生之道,明物极必反之理,便见天地大道。否则,必是流于表面的有或无的浮华之道。

什么是无为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事物发展自有其方向与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人什么都不做那就只能等死了。

无为,是为而不为,为而不刻意地去为,就是没有私心、目的的有为,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是顺道而为。

顺道而为则无不为,该为时而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而有为之道则是有私心、目的的为,是背道而为。

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规律我们无法控制,所以尽人事,听天命,顺道而行即可。

为何要谦卑处下,柔弱不争呢?

人很在乎他人的看法,所以大众皆往上处,往强处,以恐后而争先,以荣为荣,以辱为辱,以得而喜,以失而悲,以成为英雄,以败为无用。

殊不知,不上而上必下,以上而上必骄,骄必败。

耀武扬威,居高临下只是淫威。真正的威望不需要刻意张扬,也不需要刻意抬高自己。谦卑处下,自尊自爱,不曲意逢迎,便能爱己及人,威望与尊重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故而,上位者谦卑处下得威望,下位者谦卑处下得尊重。恃强凌弱不可取,傲慢刚强亦不可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下身后,不争自争。”

因为柔弱不争,所以没有争之烦扰与痛苦,同时也能减少自己的私心,有利于培养品德,德厚他人自然信服。内在的涵养对他人是无害的;外在的行为手段会损害他人的利益,最终会损害自己。

所以,处柔弱不争,以此提高内在涵养比费尽心机去争取高明许多。

行以谦卑处下,处以柔弱不争,便能以下而上,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成败与荣辱得失亦不过是一时之烟云,迟早幻灭罢了。

大爱无私,只有不占有才能拥有所有。

人如杯子。

杯子空了,才能被智慧填满,智慧无形它永远也填不满。

杯子满了,那是因为占有了水,被私欲所填满,满则溢,盈则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道减陨私欲以其补充智慧,人道减损智慧以其奉养私欲。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顺从人道者凡,反之则超凡脱俗,与道合一。

天地不仁,以无爱而大爱,大爱无疆。

言而总之:清静无为,行以谦卑处下,处以柔弱不争,无外欲,不占有,便能知足常足,常足常乐。

人生的智慧是不寻求痛苦与烦恼,是等待,是希望。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九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创作了《道德经》这本古代经典之作,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阅读《道德经》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首先,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了“道”的重要性。“道”是古代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老子思想的灵魂所在。我深刻感受到,只有追求真理、秉持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使人类社会实现和谐共存和持久发展。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摒弃功利和个人利益的欲望,返璞归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其次,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而治”是老子特有的治国理政思想,主张不操之过急,不过度干预,不强求结果。我在读《道德经》时深感这种思想的智慧和深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琐事所困扰,追求功名利禄,忘记了内心的真实需求,也忽视了宏观规律的存在。而老子的思想则告诉我们,与其强求结果,不如顺势而为,用心去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最终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快乐。

此外,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倡导了“无欲”的生活态度。“无欲”并不是指人们不能有追求和欲望,而是指人们应该淡泊名利,看破红尘,追求内心的善良与平和。当一个人没有过多的欲望时,他就能够摆脱尘世的纷扰和沉迷,找到自己内心的净土。我认为,只有做到“无欲”,一个人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自由、解脱和升华。

此外,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提出了“保持本性”的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本性和独特的个性,只有保持自己的本性,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成功。我深有感触,现代社会往往会束缚人的本性,迫使每个人都去适应社会的规则和要求。然而,在追求“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勇敢地坚持自己的本性和原则,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在读完《道德经》后,我深感这是一本具有深刻智慧和真理的著作。老子的思想影响了无数的后人,并且其思想在中国千百年来一直被传承和弘扬。通过阅读《道德经》,我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追求快乐和成功过程中应该坚守的原则和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道德经》,我深刻体会到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实践价值。他的思想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的思考和批判,更是对现代社会的警示和启迪。我相信,只有在真正理解、领悟和践行《道德经》中的智慧和道德观念,人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十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道德经》的学习和深思熟虑,我对其中关于道德的思考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近日,我看到了一段关于《道德经》的心得体会视频,深受启发,下面将分享我的体会。

首先,这个视频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在《道德经》中,老子通过道德指导人们如何正确行事,思考人生。道德的实践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赢,而非为了追求表面的权力和利益。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道德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幸福的重要保障。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利益追求的过度强调,道德的价值日益被忽视,这导致种种社会问题的凸显。我意识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人。

其次,这个视频让我认识到,道德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道德经》中,老子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顺应自然的规律。他强调“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放下私欲、顺从自然的本真,以实现真正的和谐。这让我反思,现代人总是追逐功利,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逐渐疏远。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尊重自然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人与自然相互交融,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此外,这个视频还强调了道德的智慧。老子提倡以智慧来行动,他主张“不以取天下为事”的做派。通过观察自然的运行规律,老子深刻领悟到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认为只有在楚河汉界的心境中,才能追求到智慧和道德的真谛。这给我启示,而今社会的喧嚣与诱惑,很容易让我们丧失清醒的思考能力。只有通过沉思和反省,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我们才能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更加明智和从容。

最后,这个视频强调了道德的影响力。老子认为,道德应该反应在人们的生活中,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传播道德观念。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示。我们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中,都要时刻保持道德的高昂标准,以自己的榜样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

通过这个视频,我进一步意识到《道德经》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物质和功利主义的社会中,道德本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追求的宝贵财富。我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将《道德经》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有道德情操的人。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这份智慧传递出去,影响更多的人,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十一

本体论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质问题,狭义形而上学专指本体论。我概括的哲学定义:哲学是研究和阐释宇宙绝对本体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制高点,本体论是哲学的制高点,而现在世界主流哲学距离本体越来越远,这意味着基本环节或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陷,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识本身[理性思维是意识活动]。哲学中的理性思维只该用于制作指向本体的“路牌”,而那路牌应标明:实证本体须泯灭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以及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科学手段。

《道德经》文句偏政治哲学,历代学者也只能将研究与注释的重点偏向政治哲学,这妨碍了对本体论思想的展开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经》卓绝的本体论思想被权术、权谋的叙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标题的“现代阐释”首先要做的是只关注其本体论思想而忽略其他。

《道德经》第一章就告诉人们离开素常意识才能实证本体、哲学上最在意最希望捕获的本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恒常的本体。开篇就清楚地指向本体论,同时也隐约提示出意识[语言是意识思维所依凭的符号]与本体相排斥。后句句式与前句同,义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称谓的便不是恒常本体。“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着对事物的感知、区别、把握和命名,名即人类智慧的标志。名的心理机制基础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这一分离使得人类能够将所有事物二元化和对象化,当然也是屏蔽人们认知本体之障。老子注意到本体不可言说的特质,表明由俗常对二元对象思考,改换为对“知性[知的能力]”进行考查。

哲学史主流意见说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这表明老子的本体论是“心物同一”[至少与心无隔]的命题。《道德经》说本体除了使用“道”,还出现“一”、“玄”等字词。请读下边章节的“一”既指代本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道德经》三十九章)本体融彻一切时一切域,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的精神世界)与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体知识]。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后一句,“神得一以灵”,这里老子指出人类知性本体为根据、或说来源于本体,也是《道德经》本体论的形而上领域的定位。寂静本体不仅直接吸引人类集体潜意识去求索自己的,似乎还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两个方向实现闭合。既要求自然创造力的极至作品:人类,以本体为根据的智慧,亲证本体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类有资格完成本体的闭合运动。本体与人类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同外通”。

哲学基本问题有二,一个是本体论,一个是认识论,这章看作是《道德经》认识论思想:本体是人类知性的根据和来源。知性来源是个谜,比较重要的看法是说知性来自以劳动和进化。但这看法忽略了人类对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绘、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儿童也能用树枝,刻画日月花鸟;而猴子等别的动物怎样进化甚至专门训练也做不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核心的区别只能在于一点:人类大脑与本体同一、同构、为相同密码系统。而本体融彻一切物象,所以人类观察任何物象,本质上应看作是本体从观察者人与被观察对象两端自映自。所以从本体意义说,人类知识为先验,本体意义先验、内核同构,非指具体门类知识先验。人无论面对面对任何物象,也无论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终能够建立对该对象的系统知识,盖因内质都被本体融彻、内质同构。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为本体,二为阴阳两仪,三为原始物质[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体论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论述,借助伏曦八卦的符号系统直观描绘本题模型,并将上节说到的本体与人类知性的关系也反映在卦图当中。试将“三”实数化,因阴阳两仪不对称的最小排列组合必须是三个要素[对等中和],共得八组三爻卦象,但因纯阴纯阳不成物,将乾坤两卦看作与两仪同而取消。所余为六卦,故《道德经》本体论的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这是可验证的模型,原始物质[基本粒子]多于或少于六种,这模型都被证伪;同时若理性及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质[基本粒子]级层实证形而上之本体,这个本体论模型也被证伪。这验证条件足够苛刻。

重复:以阴阳两仪全排列、去掉纯阴阳卦象余得六组卦象,视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既无论取一粒沙、一片叶、一根毛发或金属元素一路分解,最终得到的都是六种原始物质[基本粒子],这也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界处。

本体的基本特征是排斥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那么人们怎样去实证本体?“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古代没有意识与潜意识理论,老子这里朦胧地指示要离开素常意识、进入特殊的超意识态去证悟本体。再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使心灵成为没有瑕疵的玄镜。那“玄镜”态能映射本体与心体同一之境。我们以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新知见去领会和补充老子的思想,既人类原本统一、与本体直接同一的心体在降生分裂为为意识与潜意识两截,屏蔽了本体之境,需要经过必要的训练和修行消弭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才能回归本体与心体同一的境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这里也理解为本体对意识及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所依凭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排斥。意思是试图以思维去琢磨本体便不可得。在探究本体的努力中不可能废弃文字和理性,但它们是用来制作“路牌”,路牌上写着:本体不在东西南北中,去意识思维归附统一心体即显现。

老子《道德经》的修身指教,后来成为道教修身修命为要旨的依据,可惜丢大得小,敬奉老子却遮盖了他最有价值的本体论思想。这样说并非否定修行的意义,人类自身与宇宙有呼应,伏羲作八卦也是近取诸身。所以修行有积极意义,对健康也有利,但最该体会和实践的是本体示现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应该对道与德关系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经》考察道与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两者内在联系:道[本体]为宇宙根,也为德之根,但这里的“德”指人类社会伦理基本规则。老子的称为“上德”、“玄德”以区别以一般道德规范。寂静无为的本体无碍万物万象衍生,所以无为本体示现之德为生、为仁、为善。与本体直接对应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这层面的道德律。

本体至简,没人能列举出比本体更为简单的东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叶也要比本体复杂千万倍。各主要哲学流派和宗教多承认本体的存在,只是称谓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实相、上帝、绝对理念、绝对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个东西:宇宙绝对本体。本体非物质也非精神,似混沌态、氤氲态、信息态、逻辑态、规则态的纯存在,是显示为“空”的“在”。本体质为“中和”,不对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滞碍,也不与任何元素发生化合,更象是一种“语句”或“指令”,这语句的基本含义是静极而动,其形而上心体应称“无极”,其形而下作用起点称“太极”,两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体意义同一,无条件直接重合。意识虽然屏蔽了那同一状态,但仅是屏蔽,潜意识与本体秒秒契合,这性态通过人类集体潜意识吸引人类向同一态回归,图腾、巫术、宗教、哲学、科学都包含这努力。可惜,主流哲学以理性为尺度,将宗教等统统视为迷信而排斥。人类有文字文明史仅仅几千年,人类对理性如此执著和信赖本身才是迷信,将理性树立为唯一尺度等于将盲目信赖提升为信仰堵塞了通往终极真理的唯一路径。

从《道德经》看,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该阐释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从使用时起就是天帝、自然的总称,而“人”的含义则是人用以感知的心体、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当代阐释即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减了命题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经》本体论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着需要做出“合”的动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题则确指两者原本一如。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来自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体悟,庄子:“天与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确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质的倒退。今人应通过对《道德经》的现代阐释,由“天人合一”朦胧本体观到“心物同一”本体论模型的回归。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