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这本由华裔人伍绮诗写的小说,据说 这个书在20xx年在亚马逊名列第一。
这本书的背景是1977年的美国,写的是华人在美国的被人歧视与不公平的对待了。但她并没有正面写这样的问题,而是通过人物的生活侧面说明了这样的问题了。
主人翁是一个华人小孩,他的父母通过欺骗的手段到了美国,就为了他能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因为他父母的亲戚说了如果去工作,小孩可以在他工作的学校里上学的,他的父母为了他咬牙就上了。
他去考试的时候就知道了了,其实学校是不想要招他的,但他有备而来,对他给出的考核都答对了,所以没有办法接受了他。但整个学校只有他一个不是白人,所以他很孤独,又由于性格不开朗,他没有任何朋友,但他为了父母还是一直读书,成绩也不错的。这样一直到他在哈佛读完了研究生,他在学校担任助教,他遇见了一个非常大胆的美国女学生,那个学生因为喜欢与众不同,所以一眼就喜欢上了他。他们很快陷入了爱恋中,跟她在一起,他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是这个世界外的人了。
他一直对自己的身份非常的忌讳,他害怕有天女学生会离开他。就像哈佛说好了要录取他做讲师的,结果却请了一个白人。在女生大三的时候,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结婚提上案了。可是女生的母亲却极力的反对他们的结婚,理由是种族不同,以后小孩会受到歧视的,但他们还是结婚了,结婚后的她的母亲跟她断绝了来往,女生也无限期的中断了学习。
这样在8年的时间里,他们先生了一个男孩,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孩,他们的生活平静甜蜜,男主角非常的满意现在的生活,因为他有了自己的世界了。直到一个电话打破了他们的平静,他的妻子的母亲去世了。
他的妻子去处理她母亲的身后事,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她忽然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她该有自己的梦想,该继续自己以前的梦想,做一个医生的梦想。她没有跟自己的丈夫商量,她用她母亲留下的遗产,偷偷的做了所有的准备,然后一个人偷偷的走了,去学校学习了。
丈夫和孩子都因为她的离开坍塌了,丈夫有种终于来的感觉,她终于离开了自己了。他整晚睡不着,虽然工作着,但就好像行尸走肉。儿子开始很彷徨,但后来他找到了精神寄托,喜欢上了航空飞船一切的事情,他投入了所有的热情,他可以借此来忘却母亲离去的痛苦。可是5岁的小女孩却是没有办法找到精神寄托的,她开始想着,母亲离开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听话,是不是上次因为自己不吃东西,所以她才离开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母亲叫她做什么事情,她都愿意全力以赴的。2个月后,母亲真的 回来了,因为她怀孕了,她不得不重新放弃自己的学业了,放弃了自己重新出发找寻的梦想了。可是她真的很不甘心,她真的不想放弃。
就在这时,小女孩为了讨好母亲,对母亲的要求百依百顺,她母亲要求她学习做医生,她也答应了,她母亲狂喜的把自己的梦想加到小女孩身上了,从6岁开始,要求她学习数理化,除了学校的学习外,她必须做母亲要求的额外练习,她母亲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以致她都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出生不久的女孩。
她的丈夫对他妻子的回归,非常的感激,对妻子的任何决定是全力支持的,于是他们陷入了一个怪圈,对大女儿投入了所有的热情,投入了所以的期待,忽略了家里还有2个小孩。
就这样的持续了10年,大女儿在这样的期待中,渐渐的力不从心,但十年前母亲出走的事情对她来说太过可怕了,她不敢对母亲说不,她开始用谎言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无助。她的母亲被梦想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女孩的任何不好的地方。
好在大女儿还有一个盟友哥哥,当她有什么事情需要倾诉他都可以找哥哥,在学校被孤立了,她还有一个哥哥,在校车中,哥哥永远在她身边,所以她可以坚持下去。
可是可怕的事情来了,他的哥哥竟然给哈佛提前录取了,她的哥哥也要离开她了,她偷偷的藏了哥哥的录取通知书,好像这样哥哥就永远不会离开她一样,但最后哥哥还是知道了。在哥哥的狂喜中,她陷入了绝望中了。
她又发现自己的父亲好像外遇了,她的成绩差得提不起来了,她没有任何朋友,连哥哥也要离开她了......
她在一个晚上走了出去,然后把自己埋到了湖里了,在湖里她终于解脱了,她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了。
我能感受小女孩的无助,她的痛苦,强加的梦想,一个负担不起的梦想,终于把她压垮了,愿天下的父母不要强加给太多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开心的成长。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二
曼德拉这个名字,曾无数次出现在我的笔下,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他的胸怀,每每成为我文章最精华闪耀的部分。然而仅作论据引用,大多对曼德拉的认识是浅薄、公式化:他是南非领袖,他是黑人反种族隔离的先锋,他因此被构陷入狱27年......
这首《光辉岁月》是黄家驹为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所创作的一首歌,歌中歌颂了曼德拉的生平和精神。极简的歌词,勾勒出一个曼德拉,勾勒出一种精神,勾勒出一种形象——为种族歧视不断斗争的战士。
《无声告白》一书,文字代替画面,描绘了香港移民到美国的第二代的生活缩影。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种种问题拷问着在蓝眼睛王国中生存的黄眼睛一家。
小群体尚且排外,不用说一个种族。不论他们来自何方,说的是不是纯正的英文。只要是与本人种不同,在那个年代就是异类。排异目光,差别待遇,成就不了一个人,却能毁掉一个家庭。
我并非黑人,曼德拉所牺牲的、追求的、维护的到底是什么,说得出写得出但一直不能切身感受。看完这本书,听着这首歌,凝视那句肤色斗争,是了,怎么能感受不到呢。我非黑人,我是黄种人,中国人,我的发色是黑色的,眼珠是棕色的,皮肤灿烂着阳光的颜色。
生于祖国强盛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可我们黄色皮肤的先辈们,在那个惨淡的时代,所遭受的隔离与歧视,比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委屈与痛苦,隔着时代的万水千山,隐隐传来。他们斗争、反抗,让不屈的嘶吼回荡在阳光灿烂的光辉岁月。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三
莉迪亚是整本书的线索,作者以莉迪亚的死,如流水般波澜不惊地展开了一个又一个情节。纵观全书,你会发现其实这里并没有一个特定的主人公,只要你觉得他(她)是,那么就是。
詹姆斯·李是自幼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他的妻子玛丽琳是美国人,他们拥有着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离去给这个“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慢慢地揭露了这个混血家庭的种种纠葛与矛盾。
母亲玛丽琳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把出类拔萃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除了当医生,莉迪亚无法想象自己能够拥有别样的未来和不同的人生”。莉迪亚自小就被迫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即使父母不说她也明白,那是他们想要她成为的样子……面对各种期待,以及母亲随时可能离家出走的恐惧,莉迪亚只能一味地说“是,是的。”
也许死亡,才是真正属于她的选择,哪怕这是一场悲剧。
小说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莉迪亚以她“无声的告白”唤醒了众多麻木的人。身份危机、种族歧视、人生等等问题无一不让人心痛,力透纸背的深情更是给读者心弦重重一击!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停下来,静静的想一想,“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梦想是什么、到底现在的是不是你想要的……”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四
本以为外国小说由于环境、语法和翻译的问题,阅读起来总回比较晦涩难懂。但《无声告白》读起来却十分顺畅,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最后一页。
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内心是压抑难受的。毕竟莉迪亚沉入了湖里。虽然詹姆斯和玛丽琳的生活在破碎之后重拾了温暖,“詹姆斯和玛丽琳说话时会选择真正能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措辞,无论是对内斯,对汉娜,还是互相之间。他们需要说的太多太多”。內斯也最终真切地感觉到,莉迪亚已经离开了。而汉娜也获得了来自父母的关爱。尽管如此,但原本莉迪亚可以继续一直在的。
悲剧的开端,应该是詹姆斯和玛丽琳婚礼上,玛丽琳的母亲反对自己的女儿嫁给黄种人开始吧。詹姆斯从小的“与众不同”让他敏感、孤独、而玛丽琳一直希望自己当医生,不想和大多数女性一样相夫教子,围着厨房转,她渴望“与众不同”。他们的结合,一个害怕与众不同,一个渴望与众不同。一个谨慎地尽肯能避开别人异样的眼光,一个收起自己的梦想困在家庭当中。这就是悲剧的开始。
玛丽琳尝试过改变,她离家出走去考学的日子,我想她是欣喜的。但是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内心还是无法心无挂恋。最终,又一次怀孕彻底浇灭了她的梦想。但她的女儿,莉迪亚害怕母亲的再次离去,让她快速长大,她希望用满足母亲的期望来留住母亲。于是,玛丽琳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全部寄托在莉迪亚身上。詹姆斯一直渴望有朋友,融入大家,被人所接受的想法,也倾注到莉迪亚的身上。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在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玛丽琳一直不是自己,她人生塞满了父母希望变成的人,这不是她内心真正渴望的,两股力量不断拉扯,最终导致了悲剧。
内斯相对幸运些,虽然他也一直孤独,但他不需要承载父母沉重的期盼,他也发现了自己的热爱—宇宙。很多时候,他也羡慕莉迪亚得到父母几乎所有的关爱,比如那次将莉迪亚推下湖里。但也是那次,他也感受到了父母关注所带来的压力,他成为了唯一理解莉迪亚的人。读后感·是他托着莉迪亚,让她不至于在重压之下被压垮。但他终究要追求自己自由的世界,他去哈佛上学,他迫不及待要离开这个家。这对于莉迪亚而言,失去了最后的唯一支撑,也许内斯还在的话,莉迪亚就还能撑下去。
原本我以为莉迪亚是自杀,但其实不是,她已经在湖边想清楚了一切,她决定明天开始和父母开诚布公,恭喜内斯考上哈佛,和杰克说他会保守秘密。她只是觉得离码头那么近,“只要不停地踢”,不会游泳的她就能游到码头。
一对不幸福的夫妻,是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的,他们的孩子是不会得到健康成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可取,每个人都不应该是父母的复制品,每个人都应该只是自己,不需要去承载他人的期待,他们的梦想。希望以后有了小孩的我,能努力去做到这一点。让我只是“我”,让你只是“你”。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五
无,没有。声,声音。告白,像某个人或某件事表达爱意。
告诉莉迪亚,我们爱她。告诉汉娜,我们也爱她。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汉娜。她可能没有内斯那么爱学习,她可能不会考上哈佛,她可能不像莉迪亚那么听父母的话。但她睿智,这就足够让我喜欢她了。当哥哥和姐姐的光芒遮住了她,她选择躲在桌子底下,心里默念着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独自做个观棋不语的智慧家。
她知道姐姐的悲苦,理解她的悲苦,她也明白哥哥痛苦,她也知道杰克的善良,也知道杰克的无罪。她以局外人的身份洞察着这一切。
我最同情的人也是汉娜。莉迪亚失去了生命,她被玛丽琳逼迫着成为医生,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她被詹姆斯逼迫着和其他人一样,要合群。至少,她们是关注着她的,多少人终其一生得不到他人的爱,多少人终其一生只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她爱家里的每一个人,收集他们的东西,虽然最后都被要了回去,她不气馁,那我选择他们不要的东西好了。终于,能和家里人联系在一起了。
她的到来是玛丽琳在离家出走的日子晕倒之后发现的。因为她,玛丽琳被迫放弃梦想,回到家中。于是玛丽琳把自己所有的理想强加到莉迪亚身上。从到来到成长,她都是被忽视的那个聪明的姑凉。
她的睿智来源于她缺失的爱,因为要减少自己的存在,所以她必须变的聪明,只有那样她才能在家里愉快生活。
幸好,内斯,玛丽琳,詹姆斯终于看到了她的存在。幸好,我喜欢的那个姑凉被人发现了她的光芒。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六
合上书,很感慨,深深的触动在内心久久回荡!家有儿女,一直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敢掉以轻心。读完此书,更感觉养儿育女之路如履薄冰。家庭是孩子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生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无声无息,又无孔不入。“精神分析派”专家曾不无悲观的揣测,每个孩子最早的情感体验、最初的心灵受伤,都来自于家庭。而这些童年的记忆像钢钉一样楔入灵魂最软弱的地方,并执拗地陪伴孩子到永远。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单纯的眸子里总能敏感的捕捉到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我们想极力隐瞒的一切都会不由分说地进入孩子们的视野,成为他们的心事与负担。他们敏感的内心默默记录着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并像刻刀一样在他们心灵深处雕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莉迪亚把妈妈玛丽琳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痛苦挣扎看得清清楚楚,妈妈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寄托在了她的身上,希望她出人头地。妈妈因为想要追求心中的梦想,已经逃离家庭一次,莉迪亚害怕再次被妈妈遗弃,她不敢让妈妈伤心失望,就极力把自己伪装成妈妈期待的样子,也许这样迎合妈妈,讨妈妈的欢心,妈妈就不会再逃跑了!
莉迪亚假装努力读书,即便读不懂;成绩下滑了,她也假装不气馁;她对着电话盲音说话,假装自己有朋友,并愿意畅快交流。莉迪亚在一次又一次的伪装自己中,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生活对她而言是那么的无趣,时刻保持精神的紧张也让她几近崩溃的边缘,心理的重负压得她快要窒息……让这该死的一切都结束吧,我想休息!就这样,莉迪亚背负着妈妈的期望,走上了不归路。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莉迪亚的整个心路历程,离她最近的妈妈竟然丝毫不知!妈妈还沉浸在对女儿自以为的“爱与关注”中,直到最后也不承认女儿的自杀。同一屋檐下住着最近的两个人,隔着最远的两颗心,每颗心都是出于“爱”。女儿不想看到妈妈伤心失望,想让妈妈开心;妈妈不想让女儿重蹈自己可叹的一生,想让女儿远离平庸过上优质生活。谁错了呢?谁都没有错!爱怎么会有错!如果一定要揪出元凶来,我想,是爱的方式出了错吧!如果莉迪亚能敞开心扉,坐下来与妈妈有过哪怕一次的倾心畅谈,她的心声妈妈就能听到了、看到了、关注到了;如果妈妈能多一点的自我认知,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与行为方式,警觉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对女儿造成的影响,就能及时纠正自己的期待,让女儿快乐的生活。这样,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我们身为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但如果不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思想为前提,只是一厢情愿的添加期许,爱就会成为伤害,成为孩子成长的负担,成为孩子心灵的枷锁。我不仅感叹,也许最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材”,甚至也不是“成人”,而是孩子能卸下伪装,不带面具地站在父母面前,说一句“妈妈,我需要!”是父母能更多关注并走进孩子的世界愿意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说一句“孩子,我懂你!”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七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当我读到封面上的这句话,说实话它完全勾起了我的阅读兴趣!当你总在想“我是谁,我能成为谁”,你就会希望有人可以告诉你,“你是谁”,我抱着这样的心理打开了这本书!
小说一开始就告诉我,莉迪亚死了,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死,她的家人在寻找她死的原因,没有人愿意承认她的死或许与自己有关!
莉迪亚出生在一个混血家庭,父亲詹姆斯是华裔,母亲玛丽琳是纯正的美国白人。詹姆斯厌恶自己外表的与众不同,忍受嘲笑、孤独和搁置,他的经历告诉他合群是多么重要,所以她希望莉迪亚可以不要遭受他所遭受的一切,他的每一份礼物都只是希望她可以成长为一个合群的姑娘免受伤害,但是他却从未告诉过她礼物背后他过去真正的遭遇,那些礼物背后未说的话才真的重要和打动人心!
玛丽琳相反,她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或许更准确一点她希望自己与母亲不同,这代表她不愿意成为像母亲一样的家庭主妇,但是为什么她有如此大的抵触情绪,我想是因为她意识到她也被希望活成母亲期望中的样子,而她明确的表达了反抗,她想要成为自己,职业医生是与家庭妇女完全不同的群体,代表着独立,梦想,自由,所以她心之神往,而对家庭妇女嗤之以鼻!事实上我并不认为她真的厌恶成为家庭妇女,或者多么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这只是她的一种抗争方式,“没人应该告诉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只想成为自己”。我想在这个层面上她或许成功了,她摆脱母亲的控制成功入学哈佛,在一众男生中维持镇静,自信,沉稳!但是很遗憾她又亲手毁了她所希望的未来,她爱上了詹姆斯组成家庭,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个选择不好,我只是觉得多年以后当她为母亲收拾遗物后,意识到自己居然过着和母亲一样的生活时,她不应该感到愤怒和失望,这是她自己在没有征求任何意见的情况下所做出的选择—结婚!是她自己的选择创造了现在的生活,而她应该学会为选择负责!当家庭放缓了她实现梦想的脚步,她一意孤行决定离家去实现当初被搁置的梦想,没有一个招呼,就离开!我不知道为什么她不和她的丈夫谈一谈呢,每一次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她从来没有征求过家庭的意见!我不确定但是我想在她的潜意识里或许她认为家庭是阻碍她梦想的最大阻力,至少不是助力!梦想又一次受阻,她将自己的梦想移驾到了莉迪亚的身上,而与此同时是对内斯和汉娜的忽略,这不是梦想这是执念!一开始她只是想要与众不同,而不同的方式就是成为与传统家庭妇女不同的人,她摆脱母亲的期望,为自己设立期望,知道不想要什么,知道想要什么,这真的很棒!但是她范了错误,她没有聆听,她只是想要把女儿塑造成另一个自己,代替她完成梦想!没有人可以代替她,就像她莉迪亚无法一直假装成为她!
在这个故事里,莉迪亚,内斯和汉娜是家庭期望的受害者,莉迪亚不堪期望重压,一直假装活成了那个让父母开心却自我压抑的孩子,内斯抑制表达的欲望主动退出被关注的中心,而汉娜从一开始就熟悉了被忽略,成为了家庭里的隐形人,敏感的感知每一个人的情感变化!家庭、父母的影响在这里显愈发重要,当我想知道一个人为什么成长为了今天的样子,我或许应该去看看他生活的家庭!
詹姆斯是他自己期望的受害者,他一直希望自己合群,亚裔面貌让他自卑,他一直无法正视自己,无法接受自己,比起实现任何期望,我想学会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都永远是第一步且最重要的一步!
玛丽琳,我尊敬她是因为她有自我意识,但我无法喜欢她是因为她不愿意接受选择的带来结果!就像《性爱自修室》里maeve母亲抱怨说,自己的惨境都是因为自己艰难的生活所造成的,但是maeve告诉她一切都是因为她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明白自己可以塑造期望的自己这很重要而且睿智,但是要明白选择是帮助我们成为期望的自己的方式,而愿意接受选择的结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平静的生活!
认识自己,塑造自己,接受自己!
“我是谁”,我只是一个出生在普通的家庭,做着普通的工作,写下普通的文字,做着终有一天我可以财务自由游走于世界的梦,并且愿意不断学习和行动的普通孩子!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八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大多数都会承受到从长辈那里来的压力,然后心里暗自发誓,等到我成为了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
但是,当我们真正变成了父母,当孩子一次次的带给我们惊喜之后,就渐渐的开始觉得我的孩子一定是与别的孩子不同的,他一定还可以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这种欲望,会毁了我们,也毁了孩子。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交往是感情上的交往,感情上的交往需要及时的沟通,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亲人在为什么而开心,在为什么而痛苦,我们如何与他们一起开心并解决他们的痛苦。而不是被我们自己美好的幻想蒙蔽了双眼,一味的索取和指责。
希望我们了解的亲人是他们真正的样子。
希望我们的爱一直围绕着孩子们,希望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他们不必为了满足我们的意愿而活着,找到真正的自己。当沉痛的失去过之后,谁都会开始患得患失,会担心身边的人一个个的离开自己——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但是家人这种存在,是不管你犯了什么错误,都会无条件的爱你,都不会离你而去。这应该是每个人的信仰,不要恐惧;家人,是不用给出明天的承诺,却让人坚信,每一个明天他们都会在自己的身边。
在故事的开始大家就错了,詹姆斯困在自己的自卑中,所以一直觉得妻子嫁给他之后肯定有一天会后悔;玛丽琳则是因为看到了孤独终老的母亲,下定决心要追逐梦想,却在梦想破碎后将这一切梦想加到了女儿丽迪亚身上;内斯知道家里人的精力都放在丽迪亚身上,虽然他会做丽迪亚的精神支柱,但是却在父母的无视中,想方设法的逃离,甚至抛弃丽迪亚;而丽迪亚因为在小的时候妈妈曾经离开过自己一阵子,所以发誓如果妈妈回来了,那她一定会满足母亲的一切愿望,她在母亲的严格督促下,一直在做她不喜欢的事情,她怕母亲离开自己,也怕她的哥哥内斯离开自己,她对家人的爱,都变成了害怕失去的不安,直到她再无力承受;而最小的孩子汉娜,默默的游走在这个家边缘,不被任何人关注,却深深的爱着这个家,她了解每一个亲人,用她强大的爱,最后将所有人的错误一点点的带回了正确的轨道。他们一家人还需要慢慢的了解,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只是,幸好,他们不会再做错了。
经营好一个家庭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沟通时选择真正能表达自己意思的措辞;不要沉浸在个人的自卑中,而误解身边人的心意;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到孩子和亲人身上;要认真的关心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潜在的特点,当然,一切的一切都应该从沟通做起。
无声告白读后感篇九
突然想要写点什么,并不是什么感同身受,只是一些无谓的物伤其类罢了。
一个不被接受、一心想要融入白人社会的华裔学霸青年。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厌恶将全部生命奉献给锅碗瓢盆的生活方式,渴望实现医生梦想的白人女孩。很难说是不是因为性格里面互补的成分促使了他们的相爱和婚姻。她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与众不同—一小个子、甚至不是白人的哈佛教授;他在她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漂亮白皙的平凡女孩,缺乏明显的特色。因为与众不同,女孩认为男孩能够理解自己;因为平凡,男孩羡慕女孩可以完美地融入人群。有些讽刺吧,他们从对方身上看到的其实只是自己想要的而已。简而言之,他们组建了家庭。
这个故事的引子是莉迪亚死了。很简短明确的一句话,不存在任何的引申意义。莉迪亚是那个家庭的第二个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成绩优异,受父母兄长疼爱,却选择在深夜中走向了湖面,最后落水而死。故事的展开并不复杂——当下和回忆穿插,只为了揭示莉迪亚的死因以及对生者的救赎。具体的情节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自己去看。
我想谈谈的只有两点,一是以爱为名的暴力,二是原谅。年幼的莉迪亚因为母亲的一次出走而害怕,将原因归咎于自己不够聪明乖巧,下定决心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意愿。母亲因为孩子和家庭忍痛放弃了成为医生的梦想,再一次回到了压抑憋闷的旧生活。但是,她找到了新的寄托——莉迪亚。莉迪亚的聪明与“配合”让她意识到她可以把梦想寄托到这个孩子身上,让这个孩子去享受她所希冀的人生。就这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场以爱为名的“暴力”开始了。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父母把梦想和遗憾压在孩子的身上,控制孩子的生活并代替他们做出选择,执拗而蛮横的认为自己是对的,无视孩子自己的想法。他们的迟钝使他们忘记了自己年幼时究竟渴望着什么又恐惧着什么。全然看不到一个孩子是怎样努力的活着。于是……总有悲剧发生。即使熬过来了,家庭的阴影也会伴随他们的一生;童年的伤痛看似遥远,却始终扎根在心底,不曾完全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