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一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在上课的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抢答(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算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二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所有运算定律中变化最多的,因此它是学生最难理解与运用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顺延之前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情境举例:利用植树活动情境“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水”。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
(4 + 2)×254×25 + 2×25
= 6×25 = 100 + 50
= 150(元)= 150(元)
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
(a + b)× c = a × c + b × c
1、在完成课本36页做一做时,对应这3道判断题,
(1)、判断56×(19+28)=56×19+28,让学生感知到乘法分配律要分给括号里的每一个数,强调乘法分配律的“公平性”。
(2)、判断32×(7×3)=32×7+32×3,让学生注意到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区别:通过对运算定律意义的描述,和算式的特点,提炼出最简洁的区分方法:乘法结合律是连乘情况下的,乘法分配律除了乘法还有加法(后继教学还会出现减法),容易使我们混淆的原因是,它们都是乘法的运算定律都有乘法出现,更关键是它们都出现了小括号。
(3)、判断64×64+36×64,借助64个64和36个64,一共是64+36=100个64,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逆向使用,在一些情况下,计算会变得十分简便。
2、在完成较简单的课本36页做一做后,进行一些扩展型的练习: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运用的难度较大,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可以基本掌握,但是对于其万般变化,还是有点力不从心,而该运算定律对学生后继学习,尤其是小数和分数计算时有一定影响,所以还需要学生在本节课后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也需要针对乘法分配律的每一种题型,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更系统深入的讲解。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三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第七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上个学期已经学过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这个学期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中也运用了学过的运算律进行简便的计算,上课之前,我以为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并不陌生,所以就简单地设计了复习,回顾学过的运算律,再让学生发现运算律在简便计算中的运用,接着就出示了上课的例题,让学生从例题中寻找乘法分配律的影子,再通过举例,比较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基本完成本节课的新授。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认识乘法分配律在计算和实际生活问题中的运用。上课之前,我以为学生会跟着我的思路走,会很顺利的上完整节课。但上完课,我发现我自己的课堂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总结了一下,我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很不到位。
开始的时候,学生回顾运算律的时候出现了小的问题,让我有一点束手无策,导致后面的复习题忘记出示,课堂环节被遗漏。
教学新课的时候,学生的列式不是我想要的算式的形式,我就直接写出我想要的算式的形式了,其实这个时候可以用乘法交换律变成我想要的形式,同时,我也在想,知识应该是灵活的,我也应该写出学生说出的那种形式,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列出来的式子,他自己肯定能理解的,但课上我的做法就有点急于求成,有点生搬硬套了。
小组讨论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来我认为这节课学生应该很快地发现等式两边的特点的,也能很快地说出它们的共同点的,但上课的时候,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即使有些同学发现了一些特点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课后反思了,我发现自己的问题设计的不好,学生不能明白地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是比较数字上面的关系,还是观察式子上的关系,还是看符号上的关系,所以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说,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是我在讨论之前比较例题中的等式的时候没有清楚地讲到让学生观察等式的运算顺序,导致学生不会说。另一方面,对于将等式抽象成一个字母表示的式子本身不是什么难事,但还要讲出抽象的过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一点难度,学生能感觉出来就是这样写,但说的有理有据真的很困难。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说出他应该有的想法就很好了,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尽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注意小组讨论的程度问题,提出适合学生的、有效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练习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每一题的设计意图理解清楚,根据题意正确地进行计算,并掌握做题的方法。
一节课下来发现自己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慢慢地减少这样问题的出现。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四
《乘法分配律》是整个四年级运算定律中最最重要的一节。理解乘法分配律、并会很好运用他很重要!所以这节课重点就是在于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整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在环节设置以及细节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旨在学生通过操作整理式子(多余3)——观察式子——猜测观点——验证观点——总结定理,这样一个过程。如果后面没有反例,就证明存在这种成立的可能。而在整节课程中,学生没有明确的用具体数字验证它是成立的,所以推导出来的不具有说服力。可能会给学生一种不好的印象,猜想后就可以了,不需要验证、或者不需要反证来验证就可以了。所以概念怎么推到出来这个很重要。
学生无论是回答好的还是不好的,对的还是不对的,都需要老师带有评判性的语言,这样对于学生的积极性都可以提高。同样的对于典型的问题可以进行当堂解答,这都是课堂生成的一个过程,需要重视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反映这个很重要。
在整个过程中有同学列出38×(547-347)和(547-347)×38这两个算式,它都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讲,但同时两者也是有差异的。课堂生成的东西需要注意,并且坐好预设。将38放到前面,可以避免出错。这个小的知识点也是需要去让学生通过对比来理解的这很重要。方便他们积累避免错误。
在上整堂课前,已经去试教过3个班。虽然每个班情况都不一样,但是试教就是跟孩子的磨合过程,试教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再去改正过来,调整好。如果每个班都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课程设置不合理。需要对教案进行修改。这也是为什么需要试教。希望在试教过程中,能够反思,自己发现问题所在。
总的来说,这个课从制作教案、试教、修改、正式教学过程中,感谢数学组尤其是师傅对我的指点以及磨炼。试教让我明白了课件调整的重要性,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我明白了数学语言是需要逻辑性,针对性以及严密性的。所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还会再修改磨炼的。要相信好课是不断磨出来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五
《乘法分配律》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相对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说会比较抽象,学生较难于理解。因此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让学生经历“观察算式——仿写算式——解释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一、比赛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课前创设比赛情境:老师能很快说出下面几道题的得数,你信吗?不信的同学敢跟我比一比吗?(出示:28×70+72×70(125+10)×834×101)在我既对又快的说出结果时,孩子们都很惊讶,于是我因势利导:刚才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有一个取胜的秘诀,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学完这节课,你就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瞬间充满探究的欲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在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磁砖?”中,学生列出了四个算式:3×10+5×10、4×8+6×8、(3+5)×10、(4+6)×8后,在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之后,先引导学生将四个算式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于相等的两个算式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将3×10+5×10和(3+5)×10分为一类,将4×8+6×8和(4+6)×8分为一类,是因为它们的数字都一样,都是由3、5、10组成或是由4、6、8组成的,了解乘法分配律中有3个数;如将3×10+5×10和将4×8+6×8分一类,将(3+5)×10和(4+6)×8分为一类的,则从中明白一边都是两个积相加,另一边则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通过这个分类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为理解乘法分配律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再让学生仿写算式,总结规律并解释规律,最后再应用规律揭示课前比赛中老师获胜的奥秘。
三、错因分析防患未然
(1)(6+30)×7=7×6+7×30
(2)25×(4+60)=25×4+60
(3)16×5×8=16×5+16×8
(4)15×3+15×7=(15+15)×(3+7)”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并修正。特别是第3题,让学生对比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数学模型,找出其中的区别,加以比较,从而发现模型左边乘法结合律是两个数的积,而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而模型右边乘法结合律是连乘的形式,而乘法分配律是两个积相加的形式。这样对比,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模型的认识和对其意义的理解。分析错因后,还不忘让学生说说:“你想对小马虎说什么?”来提醒告诫学生,除了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外,还要运用好乘法分配律,注意分配律与结合律的区别,将错误扼制在摇篮里。
不足之处:虽然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较到位,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如能进行适时拓展,让学生通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来联想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及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是否都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这个数学模型?”会使课堂更丰满,更有深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六
乘法分配律是继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之后的新的运算定律,在算术理论中又叫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由于它不同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单一的运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抽象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对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如何使学生掌握得更好,记得更牢?我想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要比灌输得来的记得更牢。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有坡度的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中理乘法分配律,从而自己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我是这样设计:
一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8人负责挖坑和种树,4人负责抬水和浇树。重组教材,改变每组的人数,由(4+2)个25,变为(8+6)个25更能凸显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后带来的方便,也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打下伏笔和基础。并且把“挖坑、种树”“抬水、浇树”更改为“挖坑和种树”“抬水和浇树”减少了文字对学生理解带来的困难。
通过引入解决问题让学生得到两个算式。先捉其意义,再突显其表现的形式。
借助对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这是生活中遇到过的,学生能够理解两个算式表达的意思,也能顺利地解决两个算式相等的问题。
让学生亲历规律探索形成过程。对于探索简洁分配律的过程价值,丝毫不低于知识的掌握价值。既然是“规律定律”,就是让学生亲历规律形成的科学过程设计中,不着痕迹的让学生不断观察、比较、猜想、验证,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在探索、归纳过程中,渗透着从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主动去设计、解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开放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当然,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还需做到更式形结合解释,那就更有利于模型的建立。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是必要的,所以老师们一定也要好好地去对待。不断的反思,才可以促进不断的进步。以上面的文章,希望与各位同行们共同进步。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七
我对教材内容、学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之后,确定了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以及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通过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努力,我们设计了比较合理的前置性小研究。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前置性小研究”的探索研究,能会用两种方法去解决同一问题,并且能讲出自己的思路;能够观察出并说出两道算式的特点,能够观察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能够按照算式的特点进行举例;能够自己说出规律,总结规律;能够用求结果和乘法的意义去验证这条规律的正确性、普遍性;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的问题,在做题的同时感受乘法分配律给计算带来的方便。
当然,本节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有不足的地方。我认为:
1、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经常性的打断学生的发言。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习惯。课下陈靖嫣对我说:“老师,你一打断我,我就不知道怎么说了。”我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在“生本课堂”中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等”的意识。等学生表达完他的所有想法之后,他们在遇到“瓶颈”的时候,老师可以经过有智慧的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过”。可是我们很多时候,经常犯的错误是,学生只要一有点小问题,老师马上就出马,这样是极不好的做法。像本次课中,我有好几次打断了陈靖嫣同学的汇报,也打断了王孟阳同学的汇报,还有好几次打断了同学们的交流活动。
对于这种打断可能在心里带着很侥幸的心理,认为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某些教学任务,不能让本节课“节外生枝”。可是,这种心理违背了“生本课堂”的基本教学理念。
2、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能照顾到学生的想法。像:徐昊同学和李厚杰同学在课堂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是我在施教的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可能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他们的想法,是在浪费时间。可是,我的这种做法,却不能照顾到他们的后续发展。我觉得在处理这个事件的时候,我应该既不能让本节课“跑偏”,也不能浇灭他们的“兴趣之火”。这是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智慧的。
3、我觉得学生们的交流是不够热烈的。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们的研究不够到位,不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不能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探索研究。我觉得这都是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的原因。
还有很多的问题,也许是我没有意识到的。
结合本节课,关于生本课堂我有了很多的想法。
我认为真正的“生本课堂”是这样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细节去体现。也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问题据理力争,也可以在一节课中,实现多个知识点的“串联”,也可能好几节课我们突破不了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千万要改变原先“计件工作”的模式,我们还原教育本来的色彩。它应该是自然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我们身在其中,师生应该一起去营造一种氛围,体会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幸和充实感。
我立志让我的课堂,成为我们幸福的源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八
今天静下心来观看了省赛课中葛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她巧妙引领。葛老师非常自然的借助孩子们喜爱的农场游戏,引入问题“谁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菜?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先求什么,后求什么?”一方面教师问题的指向性简练明确可以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另一方面借助情景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道理,明确意义。更为巧妙的是此情景内容丰富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2×3+3×4和(2+4)×32×5+8×5和(2+8)×5(10+15)×4和10×4+15×4为后面的“观察、分类和探究”做好铺垫。
大胆放手。在第一个“求菜”的情境中,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的过程,然而后面的“求花”和“求果树”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了,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分别列出了两组算式:(2+8)×5和2×5+8×5以及(10+15)×4和10×4+15×4。
这样在学生喜爱的农场情景中,巧妙的引发出六道算式,为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究埋下了伏笔。
得出6个算式后,葛老师再次抛出问题:“这六个算式让你分分类,你打算分几类?理由是什么?”然后葛老师又引导学生同桌先讨论,然后集体汇报,于无形中让学生经历了各个层面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和从“特例”进行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归纳出一普遍性的规律。
当结论得出后,葛老师并不是将字母表示进行简单的灌输,而是巧妙的借助点子图将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变为因需而设,从而呼之欲出。最后教师还通过乘法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并且教师还通过两组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来打通乘法分配律与以前知识的联系。
总之,本节课在学习方式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并存,在思维发展上,教师引导与放手相结合,整个学习过程,因需而设,充满了探究。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设计:先创设兔子吃萝卜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买“老伯伯养了10只猴子,每只兔子早上吃4个萝卜,晚上要吃3只萝卜这些猴子一天共要吃掉多少个萝卜?”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让学生通过观察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也可用“=”连接。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等式的特点,仿造上面的等式填空。
(4+5)×25=(14+25)×5=(37+125)×8=。
再让学生观察这几组算式,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与右边算式中的什么数有关系?左边算式中的一个因数与右边算式中的哪个数有关系?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a+b)×c=a×c+b×c,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
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
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把学生的活动定位在感悟和体验上,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发现、去探索。
2、使学生在辨析与争论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形成清晰的认识,在学生举例中使学生感到乘法分配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由特殊到一般总结字母公式。
3、将模仿式的学习变为探究式的学习。
4、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能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习题在安排上在充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可以再安排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题目,如78×99+78=78×(99+1),为后面的简便运算作伏笔,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2、在数学术语上还得反复推敲,以达到准确无误。
3、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我会坚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多听课多向前辈们请教,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十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购买家具的场景,配上我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下子就把学生代入到了一个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中,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紧接着的问题如果你是小红,你想买什么家具呢?根据小红家的需要,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个个积极动脑,跃跃欲试。在学生充分提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热情。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因用而算、以算激用的过程,将算与用紧密结合。
首先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叙述计算过程等一系列的笔算乘法的技能训练,形成一定的算理。然后通过比较124和2132这两题,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乘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是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你认为该怎么乘呢?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反思,让学生能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迁移到三位数乘一位数,进而自然联想到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从而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起来,有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学生探索出笔算方法后,我因为担心学生没有听懂,怕学生做错,说错,故而引导太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的不够。如果我能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想,去做,去说,相信学生的。表现会更出色。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十一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有计算的教学,而其中的“简便计算”教学更是计算教学的一部“重头戏”。学好简便运算,不仅能降低计算的难度,而且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将学到的定理、定律、法则、性质等运算规律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所以,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规律的数学语言表达上,而是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感悟、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并且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兴趣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催化剂。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也就是根据例题图,提出问题: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通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有意识的蕴含新知识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配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是数学老师在数学课上的重要任务。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65+45)×5=65×5+45×5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展开类比:假如我们要选择另外两种服装,买的数量都相同,一共要付多少元?你还能用两种方法来求一共要付的钱吗?让学生在再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初步发现规律,再引导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得到更多的等式,继续引导学生观察,直到发现规律,同时质疑是否有反例,再一致确定规律的存在,并得出字母公式。
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数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感知——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过程,学生不仅自主发现了乘法分配律,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相关知识,而且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我基本尊重课本上知识的体系,在第4个练习中,三组题目的对比练习主要是巩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计算的简便。而在计算的过程中会选择更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性,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我在设计教学时,先出示一组题,在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后,有意让女生做简便的一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女生做的题比较简便,然后再出示第二组,还是有意让女生做简便的一题,所以还是女生优先,至此我引导学生发现:有时先加再乘比较简便,有时先乘再加比较简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作出合理的选择,甚至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先做适当改写,使计算更简便。
这样设计,使学生经历了两轮比赛,对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有了初步的体验,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下一课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增加了一个变式题:“5件夹克衫比5条裤子贵多少元?”这是乘法分配律的变式,这在第三课时将会碰到这种题型,所以这里先埋下一个伏笔。由基本题到变式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探讨的过程,不断追寻的过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希望能在与学生有限的接触时间内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这是一个值得我永远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