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一
以前早就听说《孙子兵法》是兵家经典著作,是春秋时孙武所著。它对我国几千处年的历史影响深远,甚至还听说就是对处国也是影响巨大。所以就忍不住也把它借来一看。
经过一个多月的研读,终于是把《孙子兵法》这本二千多年前古人所写的书读完。虽说全书短短十三篇,仅仅六千余字,但是当读完之后却又不得不感叹其内容包含之广,喻意之深。真是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孙子兵法》全书分为:计篇、作战篇、谋功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共十三篇。书中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开篇,警之以世人,说明战争对一个国家及其国民的重要性。
现在就让我来谈谈通过对《孙子兵法》的研读,所获取的一些见解。且先说说全书的具体内容:
在计篇中,孙子认为战争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所以国君及将帅应要在作战之前详细谋划,特别是对于关系胜败的战争五要素:道、天、地、将、法,要仔细分析。然后孙子又以“兵者,诡道也”向人们说明要赢得战争的胜利需要用计谋,从而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后又以“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向人说明了在战争之前对战争胜负的预测与最终结果的关系,告诫要慎战。
在作战篇中,孙子以“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向人指出作战前应做的准备,同时也间接地指出了战争开销之大,所以出师远征要求要速战速决。并且最好要“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取敌之利”。
在谋功篇中,孙子认为在谋求战争成功的前提是“以全争于天下”最好能够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原则最终实现“兵不顿而利可全”。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在作战时要学会以“十则围之,五则分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去之”的核心的众寡之用的原理。同时,在国家内部也要上下同欲,将能而君不御,并且为将者也应做到知己知彼。
在军形篇中,孙子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先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寻找击败对方的机会,然后夫子又以“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说明作战的攻守之道。在篇末,孙子以“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说明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在兵势篇中,孙子认为要实现“受敌而无败者”就必须要学会在战争中运用战术的奇正、虚实的变化来造“势”并且也要学会“择人而任势”。
在虚实篇中,孙子主张作战要以佚待劳、致人而不受制于人,而实现这一要求就应在防守时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地迷惑敌人,使敌人不得与我战;进攻时要避实就虚,避高趋下,从而达到攻其所不守。
在军争篇中,孙子认为进行军事争夺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利”字,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在行军是“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并且应慎于对待“军争”,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行动。篇末中又引用了《军政》中“言不相闻,故为之以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来说明要如何指挥军队。
在九变中,孙子认为为将者应“通于九变之利”。应根据各种地形的变化来采取行动,要知道有些道路是走不得的,有军队是不可攻击的,有些城池是不可攻的,君主的有些命令是可以不听的。在篇末也指出了为将者可能有的:必死、必生、忿速、爱民五种弱点。
在行军篇中,孙子指出当军队处山、处水、处斥泽、处平陆时军队应各自采取的行军方式和处置办法。然后又向读者说明敌军的各种表现所可能代表的真实情况和意图。在篇末,又向为将者提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下之道。
在地形篇中,孙子向读者介绍了“通、挂、支、隘、险、远”六种地形,并认为“地形者,兵之助也”,为将者应了解并重视地形从而学会对其加以利用。之后又向我们总结了敌人败走的几种情况。在篇末,孙子再一次向为将者提出要爱兵如子,但又要掌握分寸;同时在与人作战时应要知己知彼,只有如此方能百战不殆。
九地篇中,孙子分别介绍了“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九种军队所可能处的情形。之后又提出在这九种情形下所应采取的策略。然后又重点介绍了在它国作战的作战思想,且有如下几点:
一、“深入则专,主人不克”并可适当把军队致之死地。
二、指挥军队时应注意首尾照应,使之达到携手若使一人的境界。
三、熟知攻防进退的利弊。
四、管理军队要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并争取做到令行禁止。
五、军队最好的状态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免。
在火攻篇中,孙子先说明火攻的五种方式有: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并指出要进行火攻就必须要把握好时间、地点、天气等各种因素。在篇末,孙子再一次以“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来警以世人,希望对待战争时要慎之又慎。
在用间篇中,孙子声明战争对国家关联极大,为将者要高度重视,要派间谍去敌国子了解情况。并指出间谍的:因间、内间、反间、死间、乡间,五种分类和其各自用法。
《孙子兵法》短短十三篇,但全篇却总结了我们古代的主要战争思想,说它是兵书的最,我也想无不妥。想当年不也唐太宗也曾说过“诸观兵书,无出孙武”。
通览《孙子兵法》,细细回味其中。我认为全书的思想可分为:战争观、战术观、战略观、治军之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孙子的战略观,我们可以看到“重视战争”是他一个十分鲜明的观点。书中开篇就写“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可想而知其对战争的重视程度。要是再仔细研读全书,可以发现“慎战”也是孙子的一个思想,他认为“人怒可以复喜,但人死不可复生,国破不可复存”,所以国君不轻言战事,对待战争要慎之又慎。
孙了的战略观可分为三点:第一“以全争于天下”,他主张凡兵打战,保护自身是关键,之后才是想如何克敌制胜。同时应要力求能在战略上和外交上就打败敌人,使敌人全军降服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第二“速战论”,主张用兵作战要速战速决。因为孙了知道但凡出师远征都是“千里馈粮,日费千金”久而会导致国用不足。同时但凡军队作战都摆脱不了“一而战,再而衰,三而竭”的规律。第三“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主张用兵作战应要以待劳,并要适当地学会先发制人,做到“出其不趋,趋其所必意”。
战术论可以说全书的的重点,在书的后半部分几乎都写的孙子的战术论。书中的战术论又可以分为:用兵之法和作战计谋两个方面。在用兵之法上孙子总结出了:一是指挥军队之法、二是尽用地之法、三是进行火攻之法、四是运用间谍之法;在作战计谋方面孙子指出为将者应学会:一众寡之用、二攻守之道、三虚实之分、四奇正之变。对于治军之法,孙子主张一为将者应爱兵如子,但又不可过于放纵士兵;二为将者应要在军队中树立威信如此方能令行禁止;三为将者应当公正严明,不应恶而不赏,不应好而不罚。同时孙子还为“静若处子,动若脱免”是训练军队的标准和追求的目标。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二
记得前几年上海一位中学班主任写了一本《班主任兵法》,在教师中流传很广,甚至成为班主任培训的指定教材或是教师指定的'阅读书目。我也读过这本书,把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当作敌对关系我不赞同,也就是说,其逻辑起点是错误的。由《班主任兵法》我也再读《孙子兵法》。
先罗列些对自己有启迪的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
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段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一点杂乱感想:
事物是可以相互利用与转换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即使客观条件坏极了,还可以寻找主观上的转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个有名的悍妇, 动辄对丈夫大骂不已。有一次妻子大发雷霆, 当头泼了苏格拉底一盆脏水。苏格拉底无可奈何, 诙谐地说" :雷鸣之后免不了一场大雨。" 别人嘲笑他说" :你不是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么? 怎么连老婆都挑不好? " 他回答" :善于驯马的人宁肯挑选悍马、烈马作为自己的训练对象。若能控制悍马、烈马, 其他的马也就不在话下了。你们想, 如果我能忍受她, 还有什么人不能忍受的呢? " 看看,悍妇可以修炼男人的品格,成就了苏格拉底。
事物都应有个度,过犹不及。中庸之道乃是和谐这道。《孙子兵法》说:“廉洁可辱。”过于廉洁而爱惜名声的人,容易因为别人的羞辱而冲动行事。
读书时不能全信书中所言,文中的人与事不一定全是真的,虚伪与粉饰之辞时现其中。纸面上的真理并非可信,往往过度美化。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三
《孙子兵法》的第九篇“行军篇”的第一部分,兵之利,地之助。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又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之,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意思就是:
大凡驻军宿营,以干燥的高地为宜,应避开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的地方,避开阴湿的地方,靠近水草地区,军需供应充足,将士百病不生,这样就具备了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
在丘陵地区、河堤岸旁,必须占领向阳的一侧,且要背靠着它。这些好处,是得自地形的辅助。上游降雨,河水暴涨,洪水骤至,想徒步过河,应等到水势平稳之后。
凡事遇到绝涧(地形前后险峻,水横其中)、天井(四面陡峭,中间凹陷,如天然之井)、天牢(山林环绕,易进难出)、天罗(草木丛生,弓弩钩戟无法使用,人进去如落罗网)、天陷(地势低洼,遍地泥泞,车马难行)、天隙(道路狭窄,地面多坎隙沟坑)这六种危险地形,必须迅速离开,切勿靠近。
我军应远离这类危险的地形,让敌军靠近它们;我军应面向这样危险的地形,而让敌军背靠它们。
孙子首先指出军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的驻军规律:好高恶下,贵阳贱阴,养生处实。这样做的好处是“军无百疾”,是军队胜敌的根本。
在战争中首先要维持人的生存,军队不吃不喝不行,没有武器不行,生病减员更不行。所以在可能的条件下,要选择既方便生活又能保障供应的地方宿营。
除了根据地理环境驻军外,还要根据地形,决定攻受策略,以克敌制胜。孙子在说明了丘陵、堤防的驻军原则后,指出在河水暴涨渡河时,应“待其定也”,以求安全。
灵活地对待地形还表现在对待天险。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六种地形时,必须诱敌“近之”,己则“远之”;迫敌“背之”,己则“迎之”。
“兵之利,地之助”的谋略,其核心是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地形,设营布阵,指挥作战,它不仅是对古代战争经验的总结,对现代战争也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战争是作战双方在一定空间的角逐,而地形在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兵之利,地之助”强调用兵作战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这在战争史上不乏其例。如马陵之战,齐军在马陵成功地伏击了庞涓率领的魏军,除了采用示弱诱敌,以逸待劳之策外,与马陵道路狭窄,路旁为茂密的树林、地势险要也有很大的关系。熟知兵法的庞涓本应对这类隘险的地形有所警示,不应贸然进入,然而他利令智昏,贸然进军,导致丧师殒命。
带兵打仗要利用地形,企业经营同样要考虑地理因素。商家开张营业,首选的地段大都是都市的黄金地段。那里地处都市的工商、文化中心,交通便利、通讯、服务设施齐全,商旅往来不绝,有利的地形给生意兴隆提供了便利。
西班牙马德里城有一家书店,刚开始营业时,生意清淡,后来书店老板利用大都市名流荟萃的优势,每天请著名作家到书店召开茶话会、演讲会,向读者推荐、介绍好书,又举行抽签售书活动。幸运者可获得签名书、唱片等奖品。推出经营新招后,书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每天开门前,顾客已在门口排队等候。这是“兵之助,地之利:谋略的成功运用。
地理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仅仅被动地认识它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开拓与挖掘有利的因素。有的企业经营失利,常常抱怨缺乏地利。其实地理条件的优劣不是绝对的,关键是要善于观察与思考,抑短扬长,兴利除弊。
不只掌握地理信息,掌握信息往往是克敌制胜的前提。在孙子兵法中,作者多次提到了这个问题。
如《行军篇》中“敌近而静者······必谨察之”。在这长长的一段话里,孙子详细的列举了各种现象,并通过这些现象对敌人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有关敌人目的、行动、状况、地利等方面的信息。
在商战中企业也可用“相敌”的方法来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即直接观察竞争对手的活动,如推出新产品、营销方案的改变,购买生产设备,兼并活动,然后从长远目标、现行战略、假设和能力这四个方面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从而估计竞争对手的战略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
还可用“示形”来进一步了解对手的情况,如企业使用“火力侦察法”可以直接了解观察无法了解或难以判断的情况。
《虚实篇》说:“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这句话的意思是进行一场战斗,以了解敌人哪方面具有优势、哪方面处于劣势,这种方法为“交手较量法”。
这种角之,运用到企业竞争中,主要是探听销售反响,适用于企业新产品试销后、大批量生产之前进行。
在古代战争的角度分析:
先立于不败之地,即先考虑有利存活的地形;
再探求取胜的因素,即再考虑有利攻守的地形;
再寻求此因素中的特殊因素对战争结果的影响规律,即再寻求六大特殊地形(绝涧、天隙、天罗、天陷、天牢、天井)的战争规律:“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最后总结此因素的核心,即战争胜利的核心策略为:“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地形,设营布阵,指挥作战。”
在现代商战、团队管理的角度分析亦是:
先为不可胜,即先保证自己处于不败之地,无论是资金还是团队人数上;
再寻求取胜的因素,即公司、项目、产品盈利还是提高团队成员执行力;
再寻求以上因素中的特殊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规律,即公司盈利的规律(实业还是互联网)还是团队业绩的提升(主动还是被动)。
最后总结取胜的核心,即公司盈利的核心、团队管理的核心。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四
记得前几年上海一位中学班主任写了一本《班主任兵法》,在教师中流传很广,甚至成为班主任培训的指定教材或是教师指定的阅读书目。我也读过这本书,把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当作敌对关系我不赞同,也就是说,其逻辑起点是错误的。由《班主任兵法》我也再读《孙子兵法》。
先罗列些对自己有启迪的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
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段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一点杂乱感想:
事物是可以相互利用与转换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即使客观条件坏极了,还可以寻找主观上的转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个有名的悍妇, 动辄对丈夫大骂不已。有一次妻子大发雷霆, 当头泼了苏格拉底一盆脏水。苏格拉底无可奈何, 诙谐地说" :雷鸣之后免不了一场大雨。" 别人嘲笑他说" :你不是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么? 怎么连老婆都挑不好? " 他回答" :善于驯马的人宁肯挑选悍马、烈马作为自己的训练对象。若能控制悍马、烈马, 其他的马也就不在话下了。你们想, 如果我能忍受她, 还有什么人不能忍受的呢? " 看看,悍妇可以修炼男人的品格,成就了苏格拉底。
事物都应有个度,过犹不及。中庸之道乃是和谐这道。《孙子兵法》说:“廉洁可辱。”过于廉洁而爱惜名声的人,容易因为别人的羞辱而冲动行事。
读书时不能全信书中所言,文中的人与事不一定全是真的,虚伪与粉饰之辞时现其中。纸面上的真理并非可信,往往过度美化。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五
《孙子兵法》在《火攻篇》中道出了火攻与水攻的方法,介绍了各种要素。返回去看当年曹操火烧乌巢,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薛仁贵火烧兖州,朱元璋火烧陈友谅等无数经典火攻取胜战役中,各指挥官们利用的要素,无不印证了孙子兵法火攻篇里的方法。
实施火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指挥官想要发动火攻,也不是随便就能发动的。首先要有胆识,其次要会观察敌军,观察天气的变化,比如:指挥官是否具有“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是否充分了解敌人内部情况;火攻前天气是否合适,月是否在“箕,壁,翼,轸”,这些要素全部齐备,火攻才能成功。火攻一旦失败,势必导致我方损兵折将,战争失败,乃至亡国,当年后梁大将王琳火攻反烧到自己战船,导致战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是决定国家命运,人民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以不小心谨慎。不论是战略部署,亦或是战役的作战方法,都必须抱着“慎战”的思想,作战不可以对敌人有丝毫的轻视,为什么史上那么多的“骄兵必败”的例子?因为“骄”即认为自己完美无暇,没有任何漏洞,无懈可击,而忽视了自己的弱点与缺陷。殊不知要想做到真正的无懈可击,就必须认真分析自我弱点,不足,并做出各种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案。不只战争,生活中也一样,如果我们轻视竞争对手,或者轻视面临的问题,想要“战胜”基本不可能。
作战不但要“慎战”,亦要随机应变,不能死搬兵书,就像生活中做事不可能有任何人或书籍告诉你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对策,所以在做事前,一定先分析好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因素,并在接下来做事的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因素时,不慌乱,沉着冷静,将问题清晰地分析清楚,才有可能解决各种难题。
最后,孙子强调:“主不可以怒而兴兵,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乎于利而动,不合乎于利而止。”像当年楚怀王忍不住自己一时欲望与愤怒而招致国家受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战争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战前定要慎之又慎,不能轻启战端,开战前必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一时冲动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才是最重要的。一味比长短,争高低,在情急之下,往往会丧失理智。善于把自我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利用,保存自我实力,不做无谓牺牲才是明智之举。只有平心静气的看待问题,才能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虽然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容易,但是遇事冷静分析问题,一定能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才会有更多精力处理更重要的事情。
虽然做到沉稳冷静,机制灵活,情绪控制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但如果总能事前勤加思考,事后多加反思,不论是否修炼到这种地步,总归还是会“xxx不离十”吧。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六
最近我阅读了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真是受益匪浅。它成书于春秋末期,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主要论述的是战略方面的理论,比较抽象,但哲理性强,可借鉴的范围很广。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广为传播。
在当代,一些相关企业要求员工的入门基础就是熟读《孙子兵法》,因为它的作用及地位在管理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孙子兵法》的《谋攻》当中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在古代,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处于当代的我们更应该像古人学习!
有人说,读《孙子兵法》的启示就是: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有一颗仁慈的心。我觉得这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与古代是不一样的,虽然也需要竞争,但它们竞争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至少现在不用我们上战场与敌人厮杀,只是与对方动脑子竞争,专业的话就是心理战。
在《孙子兵法》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在战场上的技术,更多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的最好技巧。
战时他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是:以战养战,取粮于敌。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也就是博弈论里提出的:为对手做减法,为自己做加法!所以他后面提出的优待战俘也有这里的因素。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观点: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对于伐谋我一直不太明白,伐交倒是有些理解:政治高压,经济制裁,甚至还有舆论攻势。伐兵是怎么回事也不太明白,攻城还可以理解。
另外,他也提出了一些诸如:地形,变!等等 ;
孙子兵法提出了一个观点: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他的意思就是说:用政治思想教育士卒,用法令来约束士兵,这种观点在毛主席时期的解放中国是运用的最为贴切,设立的政委就是负责“令之以文”。现在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另外,孙子兵法提出: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在孙子兵法中多次提到治,法。当然提到制度化,我们还不得不谈谈人性化。说来话长,人性,人性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听说曾经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举行过一次相关辩论。清华大学支持人之初性本善,香港大学支持人之初性本恶,但结果是清华大学支持了香港大学的人之初,性本恶。香港大学支持了清华大学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我个人比较支持人之初性本恶。从中国的古典学说来看,儒家应该应该是比较支持性本恶的,不然还用教化什么呢?但提倡人性化的道家应该是比较推崇性本善的!
其实,制度化与人性化并不是对立的,只要制度的制定多为对方考虑点,尽量合理点,为对方考虑点也就基本可以了。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七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在开篇即提出了作战取胜的五个重要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指的是好的出兵理由,使民心倾向你这边。道是为了得民心,做到上下同欲。“天”、“地”强调作战的天时、地利条件。“将”说的是领导者的策略、领导能力。“法”强调法规纪律。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在古代,将领只要熟知上面五点作战的时候就可以取得胜利。
在计篇中孙子提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说明孙子战争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表明孙子对于是否进行战争相当审慎;“兵贵胜,不贵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则表明孙子对如何进行战争相当谨慎。
孙子认为战争胜败的五项基本因素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政治,是讲要使民众和君主的愿望一致。天时,是讲昼夜、阴晴、寒冬等季节变化。地利,是讲远途、近路、险要等地形条件。将帅,是讲才智、诚信、仁慈等条件。法制,是讲部队的编制、将帅的职责等部队基本情况。
《孙子兵法》开篇就强调战争是国之大事,必须慎重对待。其后,它又不断强调难关,“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告诫君主和将帅,对待战争要“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兵凶战危,“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军事思想。它强调不需要战争,就使敌人俯首称臣,这是战争的一种不战而胜的思想。这样就不用伤害百姓人民、下属甚至自己。其实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
《孙子兵法》是现存中国和世界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寥寥千余字,但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广为传播。《孙子兵法》有极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们从中能够得到很大的启发。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出土在临沂。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八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水,自己虽然很柔弱,但汇集成洪水后可以摧毁整个城市,
长江的源头也只是很窄的一处水源。
承认自己像水一样柔弱,
因为我们通常会在成事的时候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运气的作用。
而在别人成事的时候高估了运气的作用,而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
为什么不战呢?知道自己要输所以才不战。
《孙子兵法》首先是不战之法。因为人们都不爱听坏消息,不愿意听到对自己不利的真相。
“认输才会赢”,因为结果还是赢。
如果结果也没有赢而还是输呢?你能不能接受失败呢?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九
说起来生为一个中国人真是非常幸运,可以直接接触到两三千年前的先贤的著作。不管是成书262019年的《孙子兵法》,还是记录了从312019年前到252019年前的周朝诗歌的《诗经》,我们都依然有幸可以直接进行阅读,汲取他们的智慧。想到今后在美
国学
习时,要是遇到老美问我你在读什么,我回答说是在读242019年前的鬼谷子,感觉一定是非常的高贵冷艳。首先,读完《孙子兵法》的第一感受,就是孙武先生对于计划与情报的异常的重视。体现在“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无穷”,以及“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之中。在开战前要充分的了解信息,作出完善的计划,那么胜利自然是可以预测的了。这方面很好的例子就是“互联网大帝”孙正义了。他熟读孙子兵法,在大学毕业后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对34个行业进行深入而透彻的了解与预测,每份材料都有几十公分高,所以最后他的softbank突飞猛进,无与伦比。
比及于我,这次的报告ppt我的准备一开始就欠考虑,以至于在昨日上午面对教授的预演之后,不得不花很大的力气进行修改。我第一个欠考虑的地方是没有对我要作报告的对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定位。我一开始觉得是在专家云集的场合作报告,那么我的内容应该要尽量的详实,并且突出“有技术含量”的部分;同时我也认为这样的“国际会议”的听众一定在英文上没有障碍。实际上这是显然错误的思考,我过分书面化与词句结构复杂的
演讲稿
以及较快的语速导致教授无法很好的听懂(他们无疑在英文阅读上见长,而非是口语与听力),而ppt中冗长的文字和不清晰的结构也使得他们觉得“头大”。一个教授指导我说:数学领域的报告总是把重点放在最有技术含量的推导上(价值所在);计算机领域的报告总是把重点放在算法思想的改良与解决了什么问题上(而不是具体的代码);商科的报告则是“简洁明了”,重点在“台风,口才,沟通”上,一页ppt文字最多都不超过七行(让他人感兴趣,明白你做了什么东西,有什么用,或者更重要的是推销出去你这个人,而不是具体这事是怎么做的)。这段话当真是醍醐灌顶。我的听众大部分可能对这方面不见得有深厚的基础,我花太多时间在具体内容上又有什么用处?方法的具体应用是我报告的二十分钟内能讲明白的么?显然不可能!所以我删去了大量的文字,每块内容之前都列出目录提纲,强化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关键词句上加粗或者标红以示强调······总而言之,孙子说过“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我就是出于知己而不知彼的状态,胜利当然是不能期待的。第二则是在昨晚感受特别深刻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之前在人人上微信上有一句话转的很火热“当你感觉生活的很累,不要气馁,走上坡路总是如此”。窃以为切中要害。这几日每天早上起来一直到晚上就是不停的查论文,对照吸收,翻译,加入ppt和演讲稿中,从上周日上午明确安排的小会开始,一天半内就要完成;而后昨日早上预演,今天中午已经完成全面修改再次交给导师确认。其间,我看到有同学出去吃饭,有同学今早打了一上午篮球,有同学大声的聊天说笑——我则是在九点多完成文稿,才训练两遍就已熄灯,思及今日阅读任务没完成,又要借着电脑的灯光读上十几页《孙子兵法》,最后在睡前完成40分钟的打坐。
很累,但是很有收获。
昨日晚上打坐完,揉着酸疼的腿,正当记录每日的过错时,突然打开自己的“诗联杂记”写下一个句子:
百尺竿头得突破,纵横死地始新生。
如同小学时练长跑,没有在突破耐力的那个“节点”时,你不会感到轻松;如同每日静坐盘腿,没有在脚腕的疼痛中坚持,在酸胀中不换脚,也不会有境界的提升。上学期我一周健身三次,从不落下,却只是保持原来的体型,没有更大的突破,就是因为我没有进一步的挑战自己。只有在精疲力竭中继续做一组训练,只有第二日感受到肌肉的酸疼难耐,才会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你的自我“训练”,变成了习惯,不再像原来这么难耐,这是好消息:你又有所精进;这是坏消息:你不进一步提高要求,那就不会再有进步。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十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以下是小编推荐的孙子兵法
读书笔记
2000字,欢迎阅读!书柜里面的书不下上百本,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那本博大精深的恢宏著作《孙子兵法》,可谓:“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首先,喜欢《孙子兵法》这本书是为作者的意志力所折服。其作者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作为一个双腿残疾,行动不能自如的人,他忍辱负重的坚强意志力、对待自己的人生理想永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理念对我个人有着超强的震撼力。工作的艰辛、繁琐经常会让我失去耐心,业主们的不理解,也会让我在事业的追求中迷失方向感……这一切和作者的经历相比,又是多么的微乎其微啊,作者的经历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在这条理想的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其次,《孙子兵法》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美国人称《孙子兵法》为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并成为美国高级军校的必修书目;日本人将《孙子兵法》列为商界领袖的必读书。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古人的成就而自豪,更被这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军事著作而深深的着迷。
当然,《孙子兵法》中最吸引我的还是书中的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刻卓越,逻辑紧密严、韵味无穷。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相似的联系。对我个人来说更是:“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懂得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是可以借鉴运用到工作中的。
1.《孙子兵法》中的“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通过对比,我发现自己还不具备足智多谋、勇敢果断的能力,而工作中应当做到的赏罚有信还贯彻落实的不到位。自己仁爱部下、治军严明的管理理念更应该发挥的淋漓尽致。《孙子兵法》在用人方面更独到之处,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者,我的理解是亲爱士卒,使其心甘情愿赴汤蹈火,与主将同生死。但亲爱绝不是溺爱,更不是放纵,而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阵法整齐、调度有数。
2、在《军争篇》中,阐述了两军对垒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对团体和个人有了更高的要求。“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其中要点在“势”而不在“人”。人员的组织架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而不是被动地对下属求全责备。它必须能因“势”的变化而变化,因地生宜,灵活运用,让每一位量才而用,恰到合适,掌握适度,发挥出作用。这里所讲的“势”与“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 中所强调的“势”类似。
3.“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就应该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团队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一样的道理。在物业工作中,必须重视绩效管理,同时辅之激励手段,如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这点于“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中强调的“避实击虚”的效果一样。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实现激励效果。
初读《孙子兵法》时,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时,脑袋有几分会思考了,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一书时,思绪万千,感悟良多。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的同时,多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经典,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 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 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在开篇即提出了作战取胜的五个重要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指的是好的出兵理由,使民心倾向你这边。道是为了得民心,做到上下同欲。“天”、“地”强调作战的天时、地利条件。“将”说的是领导者的策略、领导能力。“法”强调法规纪律。
“ 凡 此 五 者, 将 莫 不 闻, 知 之 者 胜, 不 知者 不胜”。在古代,将领只要熟知上面五点作战的时候就可以取得胜利。
在计篇中孙子提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说明孙子战争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表明孙子对于是否进行战争相当审慎;“兵贵胜,不贵久”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则表明孙子对如何进行战争相当谨慎。
孙子认为战争胜败的五项基本因素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政治,是讲要使民众和君主的愿望一致。天时,是讲昼夜、阴晴、寒冬等季节变化。地利,是讲远途、近路、险要等地形条件。将帅,是讲才智、诚信、仁慈等条件。法制,是讲部队的编制、将帅的职责等部队基本情况。
孙子认为用兵作战不单是军事力量的对比,它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决斗。战争是以有生力量为主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智力斗争,使用诈术是它的特征。用兵作战以欺诈为原则,要领在于诡诈(欺骗)。其诡道思想在“诡道十二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诡道十二法”:1、能而示之不能2、用而示之不用 3、近而示之远4、远而示之近5、利而诱之6、乱而取之7、实而备之8、强而避之9、怒而挠之10、卑而骄之11、佚而劳之12、亲而离之。诡道“前四条”是以相反的形象迷惑对方,使对方不辨真假。“后八条”是因势利导造成不利于对方而利于我方的假象。
孙子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 强弱、攻守、胜败、利患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 孙子 》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战争情况。它提出一些正确认识战争情况的原则和方法。1、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调在敌对双方激烈对抗的战争中要取得胜利,作战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彼己双方情况的全面了解之上2、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即善于根据战场敌情的变化,去运用适宜的战法。为此,作战必须要预有准备,“先为不可胜”,但决不能墨守成规,一切都要以敌情的变化为转移。3、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子》认为:“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两军相争,双方都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危险的一面。聪明的战争指导者应该把利弊俩方面都考虑到,而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或有害的一面。4、要善于观察敌人并了解敌人行为的本质内容。《孙子》认识到既要了解战争中的现象也要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但是要了解本质通常要费一番功夫。“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它强调认识战争情况必须把一切不易注意到的细微现象都收集到,全面了解敌情,并且要对收集到的情报“微妙”一番,即经过认真的思索,以抓住本质,抓住敌人的真实意图。
《孙子兵法》开篇就强调战争是国之大事,必须慎重对待。其后,它又不断强调难关,“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告诫君主和将帅,对待战争要“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兵凶战危,“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军事思想。它强调不需要战争,就使敌人俯首称臣,这是战争的一种不战而胜的思想。这样就不用伤害百姓人民、下属甚至自己。其实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
《孙子兵法》是现存中国和世界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寥寥千余字,但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广为传播。《孙子兵法》有极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们从中能够得到很大的启发。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十一
感悟:
利用工作之余把《孙子兵法》读了两遍,从书中我了解到《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军事理论专著,从他诞生起到此刻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他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辩证的真理,数千年来《孙子兵法》和孙武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百战百胜、决战决胜的钢铁统帅的代名词及其圣经,《孙子兵法》能够说是中华民族5000年礼貌的结晶之一。
据说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囚禁的最后岁月,看到《孙子兵法》时,曾老泪纵横地说:“如果我早点看到它,我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虽然这样的说法没有根据,但足以证明《孙子兵法》的影响力了。
看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孙子能在古代战争时期写出这么好的兵法书籍。《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这本书里表现出来的随机应变、肯动脑筋、抓紧时间、遵守纪律都值得我们学习,这样能使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更让我受益匪浅。
摘抄:
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3、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4、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5、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6、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8、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9、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10、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十二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军事经典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它被誉为“兵家圣典”,由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
《孙子兵法》强调战争的准备和实施,涉及战争的性质、目的、战略、战术、后勤、情报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它提出的“兵者,诡道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理念,对后世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人生指南。它涵盖了诸如智慧、勇气、决心、战略、战术等众多方面,为人们在生活、工作、商业、领导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本人感悟
阅读《孙子兵法》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孙子等伟大军事家们的智慧和才能。同时,它也让我认识到战争并非仅仅是暴力、血腥和毁灭,而是一种策略和智慧的体现。
孙子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理念,让我认识到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合适的战略和战术,才能取得成功。
此外,孙子还强调了“兵者,诡道也”的理念,让我认识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保持冷静、灵活,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逃避。
总之,阅读《孙子兵法》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在军事方面,而且在人生和价值观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时,要保持冷静、聪明,运用智慧和策略去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成功。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总结
《孙子兵法》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的军事著作,它不仅提供了关于战争准备和实施的宝贵建议,还为人们在生活、工作、商业、领导等方面提供了指导。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战争并非全是一场血腥和毁灭的游戏,而是一种智慧和策略的体现。
孙子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理念,让我认识到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合适的战略和战术,才能取得成功。而“兵者,诡道也”的理念,则让我认识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保持冷静、灵活,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逃避。
总之,阅读《孙子兵法》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在军事方面,而且在人生和价值观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时,要保持冷静、聪明,运用智慧和策略去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成功。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十三
以下是由本站pq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孙子兵法
读书笔记
1000字,欢迎大家学习参考。《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
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孙武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道”、“天”、“地”、“将”和“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道”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事、道义;“地”指土地和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攻守进退的利弊;“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二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与否,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和赏罚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进行战争。战争的消耗和战费的开支是十分庞大的,战争旷日持久势必危及国家的存亡。所以,他主张速胜。此外,为弥补己方的消耗和削弱敌国,他又主张“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
《谋攻》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攻敌国的问题。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胜,不靠硬攻而夺取敌城,不需久战而毁灭敌国。所以,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就特别强调以谋略取胜,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取胜,下策才是攻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需要知己,还要做到知彼。
《形》篇主要讲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保全自已,取得完全的胜利。只有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才能夺行战争的胜利。当取胜条件不足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具备时,则应采取攻势。
《势》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只要选择有才能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础,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有力态势,士卒就会勇猛无比地战胜敌人。
《虚实》篇主要论述指挥作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军争》篇论述的是如何通过机动掌握主动,先于敌人造成有利态势和取得制胜的条件。
《九变》篇主要论述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利弊进行全面的衡量。
《行军》篇主要讲述了如何配置、组织军队,观察判断敌情和团结将士。
《地形》篇主要论述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将帅应重视地形,善于利用有利地形,避免不利地形。在此基础上,将帅如能做到知己知彼,正确判断敌情,以夺取胜利为行动的唯一准则,并能使全军上下团结一心,服从指挥,那就能无往而不胜。
《九地》篇论述了在九种不同的作战地区指挥作战的原则。在不同的作战地区,将帅应根据地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动。用兵的原则在于善于发现敌人的可乘之隙,乘其不备,迅速行动,集中兵力,抢先攻占其战略要地,以压倒敌军的抵抗。
《火攻》篇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火攻只是辅助军事进攻的一种手段。所以,火攻者应利用纵火所引起的敌军的骚乱,适时发起攻击,发展并扩大战果。
《用间》篇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是否了解敌情对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要先知敌情,只能求诸间谍。只有大圣大智大仁大义之人才能使用各种间谍,获得广泛的情报。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科学价值。《孙子兵法》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处时代的限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瑕不掩瑜,这些缺陷并不能掩盖它的光辉,丝毫也无损于它的伟大。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初读《孙子兵法》,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脑袋会思考了,好象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想写点感悟,与专业相关的东西。
商场如战场,很贴切的比喻。《孙子兵法》是套源自战场的理论,那么在商场上,我们对其加以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可以借鉴。
1、用人之道。当今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孙子在兵法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在《始计篇》中提出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里的“兵”是“懂得用兵的将帅”,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与现代企业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珍宝如出一辙。又如,“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这些强调的都是将帅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士卒,也强调了其作用。“视卒如爱子”(地形篇)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关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也是必要的。“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内部不能同心协力,必然使更多的资源浪费于内耗之中。
2、企业文化。“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组织内更高的员工要求,组住对战略已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预测性活动,简而言之“算也”。一个年度开始时,企业要制定本年度的战略,对人员需求、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做好规划、未雨绸缪,就可以从容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什么都不准备在当今高速运转的市场环境中,势必淘汰出局!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军势篇)其中要点在“势”而不在“人”。正如将帅看到战争中的“势”一样,企业主管应把握商场上的“势”,及时组织合适的人力,抓住商机,而不是被动地对下属求全责备,人员的组织架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它必须能因“势”的变化而变化,让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位置上,掌握好机会,发挥出作用。这里所讲的“势”与“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中所强调的“势”类似。商场上各种信息瞬息万变,纸上谈兵、墨守成规、按图索骥只能被商场的大海所吞噬。敌变我变,关键在于谁先,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先发制人。
3、激励机制。“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就应该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企业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一样的道理。企业良好的绩效管理还需要辅之激励手段,如物质奖励。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这点于“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实篇)中强调的“避实击虚”的效果一样。企业在极力员工时,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避开员工已得到满足的需求,去满足员工渴望得到的需求,实现激励最大化。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篇),孙子在治军上强调文武兼施,赏罚并重。在企业管理中,也只有文武兼施,赏罚并用,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人人争先,个个努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孙子兵法》是商战中的“圣经”,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过度的时代,也就是在各个行业的商战中从一统“周天子”天下的局面向“春秋”再飞速向“战国”发展的时代,《孙子兵法》对我们的企业家们更具有深渊的指导意义和实际的使用意义。
《孙子兵法》只读一遍等于没读,要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十四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军事经典,它系统地总结了春秋时期战争的经验。作者孙武在书中提出了“兵者,诡道也”等重要的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军事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孙子兵法》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孙子兵法中的战争经验不仅仅是为了赢得战争,更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孙子兵法强调了战争中的策略和智慧,提倡在战争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能轻易冒险。
在书中,我特别喜欢“兵者,诡道也”这一观点。战争中,诡诈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可以迷惑敌人的视线,从而更好地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但是,诡诈并不是欺骗,而是通过巧妙地运用策略和技巧,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除了孙子兵法,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其他重要的军事理论。例如,书中提到的“势”,指的是通过运用地形、气候、自然等因素,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个理论在现代的战争中仍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在阅读《孙子兵法》的过程中,我也不禁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孙子兵法中强调的冷静和理智,不仅仅是在战争中,也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发脾气,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总的来说,《孙子兵法》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瑰宝,也是一部优秀的哲学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活中的智慧和策略。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篇十五
《孙子兵法·谋攻篇》《始计》算基本盘,《作战》讲野战,《谋攻》讲攻城。本篇最后说,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知各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还是庙算。
这回不单算自己的账,还要算敌人的账。两面算完了,能打不能打,能打怎么打。百战不殆。并且在最后总结了五胜之法:知道能不能打的一方,胜;知道自己众,敌方寡,或自己寡,敌方众,怎么调配兵力的一方,胜;上下一心的一方,胜;有防备打没防备的一方,胜;自己干活,没有上方干预的一方,胜。
算的是现在的价格买进是否划算的账。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自己的账我们自己都知道,如果我们是一个理性的人,有一套完整相对正确的理念,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统。
1算它的行业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或是周期行业。如果是朝阳行业,那就是面对未来的行业,那一定是好行业。可是我在《大战前夕的新能源汽车》中已经说过了,虽然是朝阳行业,但行业集中度还不够的情况下,最好先别率先进入。等它打完了仗再说。
@佑或许有一些这样的担心,如果行业集中度完成了,是不是我们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不会的,行业制霸十年总算不长吧,让你跟行业成长十年,还不满意吗?其实最怕的是,我们没有这个耐心跟随企业的成长,反而中途下车了。
夕阳行业呢?煤企肯定是夕阳行业,做vcd肯定是夕阳行业,做二极管肯定是夕阳行业,这样的夕阳行业,你肯定能数出一堆来。那就远离它,它是一艘正在下沉的船。
周期行业呢?例如钢铁行业,受看得见的手之限太多,这段时间大搞基建,它起来了。基建红利吃光了,衰落了。供给侧改革,政策给利又来了。你能抓得准这个脉络吗?如果你能拿的准,当我白说。
如果拿不准,进的晚,出的早。或者进的早,出的晚。赚不了多少钱,还容易一个政策就扣进去了。我们希望找什么样的行业呢?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变化的行业。
比如大消费,虽然在经济危机或者全球倒退的情况下,消费能力会有所下降。但总归会有消费。没有奢侈品消费,快消品总会有吧。我们希望找到一只或几只长期牛股,十年或十数年东北偏北的运行。
不受周期影响,你看格利,你看伊利,你看茅台,你看白药,都是这种长期牛股。更进一步,我们需要找到即不夕阳,又不朝阳,又不受周期影响,并且行业集中度很高的行业。
读书笔记
·那么这些问题就都可以避免了。2算它的有没有定价权。甜味剂的安赛蜜,属于一种代糖。金禾实业占比市场70%。注意它不是绵糖、白砂糖,它只是一种添加剂,这种商品不是民生必须品,不受物价限制。我现在喝可乐已经开始喝零度、雪碧喝零卡,到处都需要这种代糖。肥胖的人要注意饮食,不肥胖的人要保持身材。代糖无处不在,又不受管制,市场占有率还高。
这绝对有定价权,想要吗?我开个价。有定价权的企业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企业的定价权都是真·定价权。例如水电、燃气、燃油,这些虽然不受市场控制,企业有定价权,但这种定价权还掌握在国家手里,不是真的定价权。
而有些有定价权的企业,例如可乐,茅台,香烟等,它们一是有成瘾性。并且可以随着通货膨胀涨价,但通胀结束之后,它们又不降价。你爱喝可乐,三块涨到三块五,对你来说没感觉。这就是定价权。巴菲特把这个进一步解释为消费者黏度。
还有一些垄断寡头有定价权,比如维生素,虽然是上游企业,维生素可以直接以维生素的形式出售,也可以添加到食物、药品、护肤品中。全球只有6家可以生产维生素,即便不是下游直接接触消费者的企业,它也有定价权。
那么按吴军先生说的意思,你要寻找独一无二的价值。独一无二的价值,就是定价权。
3我们要算它的企业好不好。如果一家企业负债率达到80%以上,现金流也不乐观。随时有资金断链的风险。再好的行业,也不能买。如果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股权质押率很高,风吹草动分分钟暴仓,不能买。
如果一家企业纸面盈利很多,现金不回流,不能买。如果一家企业营收持续下降,哪怕净利润升高,不能买。如果一家企业靠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勉强维持,不能买。等等等等,环境好,也要看身体好不好。锦衣玉食,一个肺痨,还有希望吗?环境好,身体好,才有可能长足发展。
4:我们要算它的价值是不是足够低。世间有千百种估值方法,我比较了一下,认为还是股东盈余折现法目前最适用。具体怎么估值,我在《谈谈估值》中已经讲过了。就不再赘述。
价格足够低,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买进,永远是价值投资。因为我们即便庙算了很多,有没有算错的可能?完全有。既然有算错的可能,那就多打一些折,我是打五折。巴菲特要打四折。打折就是把算错的风险让出来。让你有机会出逃。
peg法讲究戴维斯双击。低pe买,预期增长率高。果真按预期增长了,通过市盈率放大盈利。peg法讲的很诱人,但是普通的股东盈余折现法就没有戴维斯双击了吗?股东盈余折现打对折,本身就是代表着低pe买进。
我们在折现法之前,算了行业,算了这定价权,算了企业的账务,它的盈利本身就是有预期的。如果预期收益不好,那肯定哪一步出了问题,要么行业不好,要么没有定价权,要么财务有问题。早在前三步就已经筛选出去了。所以这方面不用担心。
那么又是低价,又是三好,为什么就没有双击。好像只有peg有双击一样。这不科学,不是傲慢,就是偏见。好,我们算完了,自己方法,自己的理念,自己的体系不用算。算敌人的,算四步。敌人的也算好了,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并且我们用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买进,本身还覆盖了算错了的成本,可谓万全之策。再回到斯多葛学派的二分法。不能改变的接受,能改变的尽力。行业好不好,企业好不行,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选择。你不好,我不选你。
你好,我还要看价格低不低。回过头来说兵法,给企业算账,就是知彼。我自己已知,敌人也算清楚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当然前三步,好行业,定价权,好企业,我们能算,但还是主观的算。算对了,知彼;没算对,不知彼。
但价格我们是能算出来的啊,这个量化是最简单的方法。兵法说了,知已,不知彼,一胜一败。至少还有50%的机率吧。即便真算错了,我们低价买也没问题,安全了。兵法写了三法,说来说去,都是在算账。没有一处用阴谋,全是阳谋。
很无聊是吗?为什么不用计,出奇制胜呢?庙算完,打的胜才打。打不胜不打。所以孙子说,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真会用兵的人,没有这些险胜。险胜,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有观赏性,但没有操作性。为什么名将都有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呢?那你是名将了解的少,你去看白起,你去看吴起。
你不知道。作死肯定不会记在历史中,分母你不知道罢了。不要为了好看,就去当分母。要算账,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