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新文化运动论文(优质11篇)

最新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新文化运动论文(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4 05:51:06
最新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新文化运动论文(优质11篇)
时间:2023-09-24 05:51:06     小编:雁落霞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一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主要代表人物,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思想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对政治、经济发挥反作用;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初步能力;收集并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从作品中深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二、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导学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图示法等多法结合。

第 1 页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学生观看《袁世凯攫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和《袁世凯复辟帝制》等资料,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革命的胜利果被袁世凯所攫取。为了根除封建思想,在思想领域进行反封建运动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学习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设问: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一些?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哪里?

(师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第43—44页,找出答案,对于学生无法得出答案的问题师生进行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归纳)

(1)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独裁专制统治(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思想文化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第 2 页 是真的尊孔复古,吸收儒家文化的精髓,而是借此恢复封建伦理道德和纲常,为其复辟帝制进行大造舆论)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以上内容,尽量由学生归纳总结,在归纳代表人物的时候,运用图片出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的图片,逐一进行介绍,并说明,在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邀请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到北大任教,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齐集北大,而他们的新思想又主要通过《新青年》杂志进行发表,所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找出答案,教师逐一进行讲解,认识其内容其实就是“三提倡三反对”)

第 3 页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

“德先生”(democracy)指的是民主,即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用以反对封建专制;“赛先生”(science)指科学,包含自然科学和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以及对事物看法的科学态度。由于当时尊孔复古的思想很严重,反对借孔孟之道恢复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突出问题,而反对迷信只能借助科学,同时,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制度来批判在当时还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不但新鲜,而且对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献身科学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民主”和“科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两大口号和主要内容,成为了新文化运动“新”的特点,从而为启发国民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过渡)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课件出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部分内容: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引导学生认识到,胡适所提出的文学改良的主张,其实质就是从文学形式和内容上同时进行改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于是,白话文在全国推广起来,其中,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和胡适的白话诗成为了其中的典范。在《狂人日记》中,鲁迅用辛辣的笔调,外科手术般的手法对封建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吃人的历史,号召人民起来进行革命,推翻那吃人的旧社会。

(在此基础上,出示胡适的新诗《老鸦》,学生集体朗读)

第 4 页 一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顶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欢喜!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提人家飞。也不能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

引导学生体会旧体诗和新诗的区别,认识文学是思想的载体,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认识提倡新文学的本质是推动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过渡)在中国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俄国爆发了著名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希望,新文化运动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三、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设问:

1、在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和内容有什么变化?

2、最早在中国举起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物是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前期内容的三提倡三反对到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以地主阶级掀起的洋务运动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成为了近代化的开端;第二阶段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以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戊戌变法和革命派掀起的辛亥革命为代表,对宣传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而新文化运动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进行了反思、批判和宣战,高扬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对人们的思想进行了一场大洗礼,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进一步设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一种什么精神?(探索精神、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等等)

板书设计:

一、背景

1、辛亥革命后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2、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3、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过

1、开始:时间,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

第 6 页

2、内容

前期:(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5)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后期

三、意义

【巩固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的基本知识结构,并用歌诀进行记忆:

新旧思潮起冲突,《青年杂志》运动搞。民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新文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

【达标训练】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3、问答: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一些?主要阵地在哪里?主要内容是什么?后期内容有什么变化?对中国近代化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你认为新文化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将怎样继承和发扬新文化运动的精神? 课后反思:

第 7 页 本节课从内容上看属于思想文化方面,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如何让学习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让课堂不会陷入沉闷的境地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设计简单通俗的问题来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让课堂活跃起来。

不足之处:还可以加入更生动更形象的内容让学生通俗地理解思想文化内容;在处理本课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因时间关系略显粗糙和生硬,应一步步引导学生回答。

第 8 页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二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校组织了一次新文化运动实训。在这次实训中,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性和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第一段:为何参加新文化运动实训

新文化运动作为我国文化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对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作为文化专业的学生,我深感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和研究这一历史事件。参加这次实训,不仅能够增加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更能够进一步认识文化运动的背景,明晰其对于现代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二段:新文化运动实训的内容

这次实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多样化。首先,我们进行了对新文化运动的专题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其发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推动者及实施过程。其次,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活动,分别前往一些相关的历史地点和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最后,我们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与辩论,就新文化运动对于当下社会的启示和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第三段: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性和现代社会的价值

新文化运动作为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它推动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而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仍然需要继续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新文化运动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借鉴,它教会我们要勇于思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认识,追求真理和理性,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四段:个人心得与收获

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文化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储备,更需要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勇于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够在新文化运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同时,我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通过交流与合作,我不仅加深了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参加这次实训,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责任。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加强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够多组织一些类似的实训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共同探讨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新文化运动实训,我不仅加深了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更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性和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也更加清晰地融入到我的思维和行动中。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秉持着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努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三

辛亥革命以来,以鲁迅等人为首的新式教育代表人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推陈出新的新思潮。如沉寂千年的死海水面上吹来的一阵清风,中国的传统迂腐的思想最后泛起了几圈涟漪。其中功不可没的就是胡适、陈独秀等人发动的新文化运动。

199月,《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被看做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青年》原名为《青年》,之后才改名为《新青年》。想来,只加了一个“新”字,就是为了有别于旧社会上的抱着旧思想的年轻人吧。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青年》承载着人们太多的希冀和对未来的完美憧憬。最初,陈独秀是《新青年》杂志的编者,之后整个刊物的发行与修改都由他一手主办。之后因为陈独秀在北大任职的原因,《新青年》的修改部还从上海迁移到了北京。

同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第一次正式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理念,也就是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自此,民主和科学这两大旗帜在改革之风的吹拂下,飘扬飞舞,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在给予迂腐教条礼节以沉重打击的同时,还为人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新青年》杂志的发行之所以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因为它如新式教育开出的一剂良药,从思想上将中国人民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赋予其新的生命。

总结精选(3):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四

(一)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播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围绕“思想解放、探索救国”这一主题,通过“新旧碰撞风云起”、“破旧与立新铸国魂”、“十月惊雷现曙光”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打出幻灯片:本课标题《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放歌曲《最美的歌献给你》的旋律。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五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也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通过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和思想,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精神,从而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首先,新文化运动体现了独立思考的精神。在封建社会中,传统观念束缚着思想的发展,人们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们鼓励人们摆脱旧有观念的桎梏,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认识世界和改变社会。他们号召青年人要具有独立的思想和精神解放的勇气,不再盲目从众,而是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使我们明白了思想的发展需要个体的努力,只有不断地思考、质疑和拓展,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世界。

其次,新文化运动强调科学精神的重要性。科学精神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鼓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推动社会从迷信和封建迷信中解脱出来。科学精神要求我们以事实为依据,遵循客观规律,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这种精神告诉我们,只有探索真理、揭露谬误,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在今天,科学精神仍然是我们应该坚持的重要价值观,只有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问题,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再次,新文化运动强调了民主和平等的价值观。在中国一度被封建思想统治的时代,民主和平等的观念成为了一种奢望。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坚信,民主和平等是人类追求和平与进步的根本之道。他们反对封建愚昧和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主张人人平等,人民应当拥有自己的权利和决策权。这种价值观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民主和平等的基础上,人民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价值。

最后,新文化运动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在现代世界的脉络中常常迷失。新文化运动追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念,鼓励人们更好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倡导接纳和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先进元素。这种文化自信的态度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声音,不能被他人的评判和眼光左右。只有敢于发扬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真正取得文化的深厚根基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综上所述,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关于思想和文化的革命,更是一次关于人类奋斗的伟大历程。通过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和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社会。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我们应该以此为鞭策,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背景,主要内容,历史评价”为线索,让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提高学生梳理知识、驾驭知识的,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自强御侮而进行的新探索;

体味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反封建的大无畏精神和寻求真理的品质; 进一步体会马克思主义和思想解放在近代中国乃至当今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手段和方法: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一般的讲述法和讲解法,将重点采用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和史料分析法,并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板书设计: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问题式导入

师:1840年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辱,中国人曾作出了种种努力,不断在寻找着中国的出路,于是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那么首先学习的是什么呢?首先学习的是什么呢? 生:技术。

师:对,是武器和技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一些有志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开始学习什么呢? 生:思考。

师:是制度。随着维新运动的失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的夺权,也就预示着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都失败了。确切的说,无论是学器物,还是学制度,都失败了,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道路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于是兴起了什么运动? 生:新文化运动。

师: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来寻找中国的出路,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解放广大人民的思想,才是救国之根本。于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决心发起一场新的启蒙运动,即新文化运动。接下来让我们翻到书72页,一起进入这一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1、结合图片,用讲授法从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方面来分析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

师:为什么在这一时期爆发了一场如此空前盛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组材料,一起来寻找答案。师:大家看材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袁世凯的卖国行为及其复辟帝制„„ 师: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废除了临时约法,恢复帝制,实行独裁统治。师:请阅读材料二,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师:为什么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与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有什么联系?

生:思考。

师:回答得很好,总结来说是西方启蒙思想。随着“睁眼看世界”和“维新变法”的兴起,大量有关西方启蒙思想的书籍传入中国,使启蒙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在此时,袁世凯兴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遭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对,于是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 生:记笔记

2、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大概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图片介绍陈独秀和蔡元培引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及其活动基地;提问“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教师通过设置由浅入深的小问题,以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针对性的阅读能提高学生阅读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先对新文化运动概况有个大概的了解。生:看视频

师:这个图片是谁? 师:蔡元培

师:对新文化运动有什么贡献?

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之一。师:那这位?(陈独秀)

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创办了《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3、接着以“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这一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以教材为依托,我将整合教材和教参提供的史料,让学生理解“民主与科学”口号的内涵和提出背景。学生也将通过新旧道德和新旧文学具体例子的对比,理解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第一手史料和具体生动的例子相信学生更容易接受。至此,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已有了解,要求他们归纳新文化运动,锻炼其驾驭知识和理解概括能力。

4、由于课本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论述较为简单,对局限性甚至没有提及,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因此,我将补充几段史料,让学生通过原汁原味的历史材料来总结概括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

5、指导学生阅读最后一个子目,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代表人物、表现和影响。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最后点明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建构主义主张合作学习,讨论法符合启发式原则并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一)课文小结

通过课后习题来检查同学们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也培养同学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七

新文化运动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国近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这个运动以革新传统、倡导新思想、提倡科学与民主为目标,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对新文化运动的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它的伟大意义以及无穷的精神力量。

第二段:新文化运动给中国注入了精神力量

新文化运动充满了勇气、创新和挑战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中国社会开始大胆探索自由、平等和科学的道路。无论是对封建思想的冲击,还是对旧体制的革新,新文化运动都意味着人们不再甘于现状,勇敢地表达己见,探索真理。这种大胆的精神给予了中国社会一种新的力量,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第三段:新文化运动对青年思想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对青年思想的触动和影响尤为深远。这个运动呼唤青年投身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潮流,并主张个体的解放和自由。它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热情,推动了新一轮的文化大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核心观念——提倡科学和民主,对当时的青年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第四段: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启示

新文化运动所具有的价值观和精神传统对中国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百年过去了,我们仍可从中汲取灵感和智慧。在当代中国面临着的诸多挑战中,我们需要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勇于担当,不断创新。同时,我们也应该继承新文化运动所弘扬的民主价值观,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努力。我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声音,努力争取个体的权益,为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贡献力量。

第五段:新文化运动精神的坚持与传承

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他们的英勇和不畏艰难的精神,继续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坚定追求真理的决心,始终关注当今社会的问题,并秉持着勇气和担当,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传承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和平等的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的公正和进步。

总结部分: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这一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和民主的价值观以及勇敢追求真理的精神,都将成为我们在当代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在当代仍具有深远的启示,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与弘扬这种精神,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国家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八

敬告青年

陈独秀

青年如初春,如朝阳,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亡;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

……欲救此病,非太息咨嗟之所能济,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决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利刃断铁,快刀理麻,决不作牵就依违之想,自度度人,社会庶几有清宁之日也。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抉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

(一)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原载1915年9月《青年杂志》一卷一号)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根深底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推其总因,乃在吾人疾视革命,不知其为开发文明之利器故。

……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之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

……今日中国之文学,委琐陈腐,远不能与欧洲比肩,此妖魔为何?即明之前后七子及八家文派之归方刘姚是也。此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反使盖代文豪若马东篱,若施耐庵,若曹雪芹诸人之姓名,几不为国人所识。若夫七子之诗,刻意模古,直谓之抄袭可也。归方刘姚之文,或希荣慕誉,或无病而呻,满纸之乎者也矣焉哉。每有长篇大作,摇头摆尾,说来说去,不知道说些什么。此等文学,作者既非创造才,胸中又无物,其伎俩惟在仿古欺人,直无一字有存在之价值。虽著作等身,其与时之社会文明进化无丝毫关系。

际兹文学革新之时代,凡属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均在排斥之列。以何理由而排斥此三种文学耶?曰,贵族文学,藻饰依他,失独立自尊之气象也;古典文学,铺张堆砌,失抒情写世之旨也;山林文学,深晦艰涩,自以为名山著述,于其群之在多数无所裨益也。其形体则陈陈相因,有肉无骨,有形无神,乃装饰品而非实用品。其内容则目光不越帝王权贵,神仙鬼怪,乃其个人之穷通利达。所谓宇宙,所谓人生,所谓社会,举非其构思所及:此三种文学公同之缺点也。此种文学盖与阿谀夸张虎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使吾人不张目以观世界社会文学之趋势及时代之精神,日夜埋头故纸堆中,所目注心营者,不越帝王权贵,鬼怪神仙,与夫个人之穷通利达,以此而求革新文学,革新政治,是缚手足而敌孟贲也。

欧洲文化,受赐于政治科学者固多,受赐于文学者亦不少。予爱卢梭、巴士特之法兰西,予尤爱虞哥、左喇之法兰西;予爱康德、赫克尔之德意志,予尤爱桂特、郝卜特曼之德意志;予爱培根、达尔文之英吉利,予尤爱狄铿士、王尔德之英吉利。吾国文学界豪杰之士,有自负为中国之虞哥、左喇、桂特、郝卜特曼、狄铿士、王尔德者乎?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以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

(原载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

文学改良刍议(节选)

胡适

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料摘编〉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1版

from: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料摘编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1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九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是不可磨灭的,构成了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必然一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著名论断:“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在新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毛泽东一面领导着民族革命战争,一面关注着中国文化建设问题。在《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中,毛泽东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提出了构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总任务。他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是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63 页。)特别是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了如何建设中国的新文化等一些重大问题,《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最集中、最系统的体现,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文艺理论格局和新时期文坛光怪陆离的现实,我们深刻认识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然有其不容忽视的当代意义。

关于《讲话》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了文艺服务对象的问题。强调文艺的人民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少年时代,毛泽东在读一些旧小说时就曾发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部分旧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帝王将相、圣贤君子、英雄豪杰,而没有占多数的人民群众呢?这种疑问可以说是毛泽东注重文艺人民性的最初萌芽。随着思想的成熟和世界观的确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之后,毛泽东对这一间题有了更清醒而系统的阐述。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曾指出:新文化应具有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又提出中国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在《给延安平剧院的信》中,毛泽东更直接地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这种强调文艺人民性的观点在《讲话》中则被毛泽东更明确地概括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毛泽东明确指出:“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认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毛泽东分析,“当下的文艺大抵分为三类:一类是封建文艺,封建文艺是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服务;第二类是以梁实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文艺,主张为资产阶级说话。尽管梁实秋等人宣称文艺是超阶级的,实际上他们是反对无产阶级文艺的;第三类是为帝国主义的以周作人、张资平为代表的‘汉奸文艺’,这三类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党需要的新文艺,应当是无产阶级大众站在一起的文艺创作。”自古以来文艺必将属于一个阶级,因为文艺创作者本身就属于一定的阶级,有一定的政治立场。我党需要的新中国新文化,应该是与无产阶级大众站在一起的文艺创作,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文艺应该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讲话》指出其中“人民大众”的概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工人。工人是领导革命的主要阶级。第二是农民,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作为革命战争主力的武装起来的工农军,第四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我们的文艺就应该为这四种人服务。”文章指出,“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则性的问题。”离开这个根本,离开这个原则的创作,就离开了广大的现实基础,我们需要文艺,我们需要精神食粮和意识形态,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以现实基础为依托的意识形态、文艺创作。只有做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研究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才能挖掘出人民大众的真实情感和需要,才能做出大众的文艺,从而丰富人民的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思想,团结民众,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讲话》还谈到了如何去服务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向题,原则的问题”,“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用同志们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于提高呢,还是努力于普及呢?”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么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可见,毛泽东所谓的普及与提高仍然首先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考虑的。从这一思路出发,毛泽东提出了他的深人生活、深人群众、深人接受者的观点。“用什么东西向他们普及呢?„„只有用工农兵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因此在教育工农兵的任务之前,就先有一个学习工农兵的任务。提高的问题更是如此。”

解决了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紧接着是如何去服务的问题。简单来说,主要是解决文艺作品普及和提高的问题。作为工农兵的文艺,其普及和提高也一定是要围绕着工农兵。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学习工农兵,了解工农兵的需要,了解工农兵喜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普及的工作是轻而易举的可以达到的;而提高更是应该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前进方向上必定会有的提高上去提高,真理的道路是曲折而前进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有这个耐心。”优秀的文学创作者,必须到群众之中去,去真切地体验生活、认真地感受生活,观察环境、分析一切人、一切生活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出:“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应的产物,人民生活中存在着最生动、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东西,任何的文学艺术都将来源于生活,离开物质的意识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借鉴古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是必要的,也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但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不朽的作品,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和精华是其唯一途径。只有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生动、形象、令人动容,并激发起受众的共鸣的作品才能成为广泛普及、经久传诵的佳品。文艺作品本就应该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内容中反应出的作品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典型性和普遍性,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让人民惊醒,感奋起来,从而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自己动手改造环境。”因此,新时代的新文学,无论专家作者还是普通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从群众中吸取养料,否则其作品将成为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解决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则专门家和普及工作者的关系的问题也得到结论,“我们的专门家不但是为了干部,主要也还是为了群众。”因此,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权必定要代表了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和需求,这是基本立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许多作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出现了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阮章竞的《漳河水》,孙犁的《荷花淀》等作品。在国统区,党领导下的进步文艺界团结广大作家,发挥了重大战斗作用。艾青、田间及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茅盾、巴金、老舍、沙汀、艾芜、路翎的小说以及曹禺、夏衍、陈白尘、宋之的、吴祖光的戏剧创作,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与多样化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如秧歌剧。1943年春节,由鲁艺师生试创,在延安兴起的秧歌剧运动,这些秧歌剧以新的主题、人物和形式,反映了边区的实际生活,让群众耳目一新,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实践《讲话》精神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正如周扬所说:“秧歌的前途是无可怀疑的,它已经成了广泛而热烈的群众的艺术运动,已经在群众当中站定脚跟了。完全证明了毛主席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指示的文艺新方向的绝对正确”。1943年3月,中央文委和中央组织部召开延安文艺工作者会议,按照会议发出的“文艺与实际结合,文艺与工农兵结合”的号召,延安文艺工作者纷纷下乡,创作出描写工农兵的一批报告文学和诗歌作品,如丁玲的《田保霖》、欧阳山的《活在新社会》和艾青的《吴满有》等,成为《讲话》精神指引下文艺实践活动的先声。而《血泪仇》、《逼上梁山》、《同志、你走错了路》、《白毛女》等剧作的出现,更显示出延安文艺界实践《讲话》精神所取得的新收获。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各根据地先后召开了不同形式的座谈会,部署文艺工作者的下乡问题,文艺创作活动也相继展开,形成了一股持续性的创作潮流。

孙犁的《荷花淀》所表现的虽然是冀中农民参加抗战保家乡的时代主题,但却将这一主题不露痕迹地融入到张弛有致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将外在的社会政治要求转化为人物内在的精神取向。如水生与妻子之间那段简短的对白: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透过这些词句,我们不难体会到那种对家人强烈的爱和眷恋、对敌人刻骨的仇恨和坚贞不屈的性格。抗日保家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口号,而是完全成为了农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植根于其情感意识的深处,正如孙犁所深刻体验到的: “农民抗日,完全出于自愿。他们热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妻子。他们当兵打仗,正是为了保卫他们。暂时的分别,正是为了将来的团聚。父母妻子也是这样想”。《荷花淀》集中体现了孙犁的创作特点:在深厚的生活体验基础上,通过“家务事、儿女情”的场景描写,来表现农民身上与那一时代隐然合拍的内在精神品质。小说对水生嫂们乐观、自信、坚贞的人性美和心灵美的着重渲染,一方面表现了战争中“美好的极致”,也表现了对于个体生命充满温情的人文主义关怀,但也明显回避了战争的残酷,虚化了阶级斗争的背景,而清新优美的散文笔调和诗化的抒情色彩,则传达出了传统文人的趣味。在孙犁的小说叙事中,这种人文情怀和文人趣味,往往转化成为对日常伦理的深切体察,对人物内在生命的心灵呈现,对个体生命的悲悯之情,对于自然风物的唯美感悟,构成了与革命性、政治性主题潜在对话并时有冲突的另一种维度。正因如此,作者在面对反扫荡斗争的残酷时,流露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倾向:集体主义的乐观精神和坚强信念,极富个性和诗意的浪漫情怀(如《琴和萧》);在描写土改运动这场规模空前的社会变革时,作者既肯定了党的政策的正确性,也表达了对被时代所裹挟的个体心灵和命运的关注(如《秋千》、《春歌》等)。

《白毛女》演变所体现的通俗文化与意识形态

我们想通过对延安文学的代表作《白毛女》中文化因素的探讨,考察所谓“新文化”和“通俗文化”建设的成就。《白毛女》所代表的解放区文化,可以说和整个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历史有着千丝万缕、曲曲折折的关系。

《白毛女》是一部几经加工修改,从乡民之口,经文人之手,向政治文化中心流传迁移的作品。据说当年《白毛女》无论在哪里演出,只要“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歌声刚起,全场就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一、20世纪40年代:从“白毛仙姑”的传说到歌剧《白毛女》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在河北西北部山区流传着 “白毛仙姑”的故事,这个传说据说是有真人真事为依据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靠山的某村庄,八路军解放后的几年来,工作一向很难开展。„„某次,区干部到该村布置村选,决定某日召开村民大会。但是,届时村民都不到会,区干部询问理由,村干部畏畏缩缩地说:“今天是十五,大伙都给‘白毛仙姑’上供去了。”区干部接着便追问了“白毛仙姑”的详情,估计可能是一个什么野兽被村人误会了,或者是敌人玩弄的破坏阴谋,最后决定到奶奶庙捉鬼。当晚,区干部和村的锄奸组长携带武器,隐蔽在奶奶庙神坛西侧的暗处,等烧香上供的人走后,约有三更多天,月光时隐时现,一阵冷风吹过,有脚步声渐近,果见一个白色的“物件”走进庙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她用手去抓供桌上的供献,正回身欲走时,区干部从暗中跃出,大呼:“你是人是鬼?”白毛仙姑一惊,突然发出狂叫向来人扑去,区干部发了一枪,白毛仙姑倒在地下,却又立刻爬起来,狂奔而下。区干部和村锄奸组长尾随着追出,穿过树林,爬上了山,过了几个悬崖峭壁,便看不见那白色的“物件”了。正在踌躇中,隐约地听见有婴儿哭声,仔细地窥看,在黑暗的山沟尽头有火光如豆,闪闪灼灼,神秘可怖。区干部等仍然勇敢追寻,便看见一个阴暗深邃的山洞,“白毛仙姑”正躲在一角紧抱着婴孩——小“白毛”。区干部等举起枪对着她说:“你到底是人是鬼,你快说,说了我饶了你,救你出去,不说不行!,„„”这时“白毛仙姑”突然在区干部面前跪倒,痛哭失声。接着她向区干部倾吐了一切:九年前(抗战尚未爆发,八路军未到此以前)村中有一恶霸地主,平时欺压佃户,骄奢淫佚,无恶不作。某一老佃农,有一十七八岁之孤女,聪明美丽,被地主看上了,乃借讨租为名,阴谋逼死老农,抢走该女。该女到了财主家被地主奸污,身怀有孕。地主满足了一时的淫欲之后,厌弃了她,续娶新人。在筹办婚事时,阴谋害死该女。有一善心的老妈子得知此信,乃于深夜中把她放走。她逃出财主家后,茫茫世界,不知何往,后来找了一个山洞便住下来,生下了婴孩。她背负着仇恨、辛酸,在山洞里生活了几年。由于在山洞中少吃没穿,不见阳光,不吃盐,全身发白。因为去偷奶奶庙里的供献,被村人信为“白毛仙姑”,奉以供献,而她也就借此以度日。而关于抗战爆发,八路军解放,“世道”改变等,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区干部听了“白毛仙姑”的这一段诉说,阴惨的旧社会的吃人的情景摆在眼前,他流泪了,然后他向“白毛仙姑”讲述这“世道”的改变,八路军如何解放了人民,那些悲惨的情景已经属于过去了,今天人民已经翻了身,过着几千年未有的愉快生活。最后,他们把“白毛仙姑”救出这阴暗的山洞,来到灿烂的阳光下,她又重新的真正作为一个“人”而开始过着从未有过的生活。

1944年5月,周巍峙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冀边区返回延安,将“白毛仙姑”的故事传播到鲁艺。为了迎接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周扬极力主张在新秧歌剧创作的基础上提高一步,根据这个题材编写成一部大型的民族新歌剧,作为向“七大”的献礼。与情节简单的“白毛女人”的故事相比,经过反复修改的较成熟的新歌剧剧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和修正。首先,剧情结构由原故事的倒叙改为适合中国老百姓欣赏习惯的从头说起、有头有尾的顺叙方式。其次,剧中人物的名字也作了改动:“穆仁心(“没人心”的谐音)太漫画化,改为“穆仁智”;“红喜”改为本名“喜儿”,被抢到黄家后再由黄母按丫头“红福”、“红禄”给她排名“红喜”,这一笔改动就相当集中地表现了地主对佃农人身奴役和占有关系的超经济的阶级压迫的历史深度。至于剧中的黄母、赵大叔、王大婶张二婶、王大春、关大锁、李拴等人物的名字都是贺敬之执笔创作过程中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设计而起的。第三,在剧情内容上较大的修改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1945年冬在张家口,对剧本主要作了这样的修改:第一幕第三场“加一段赵大叔说红军故事,描出在旧社会里埋藏在农民心中的希望”;第二幕第二场“添了王大春、大锁反抗狗腿子逼租,被迫出走,后来王参加八路军回来的一节”,“增强了农民在旧社会里的反抗性”,且将农民的反抗性与共产党的影响联系了起来;“喜儿的性格在三幕以后加强一些”,突出了她要活下去、要反抗的意志和性格;第六幕第一场重写,去掉了原来太重的话剧味道,第二场加了后台合唱“太阳出来了”的唱词,唱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本剧的鲜明主题。第二次较大的修改是于1950年上半年在北京进行的,作者将原剧本6幕20场改为5幕16场,删去了原来表现喜儿在山洞里生活的第四幕,最后的两幕除保留一些可以保留的内容外,大部分都重写过。这次修改去掉了剧本中的琐碎的话剧成分,避免了冗长拖拉的散文部分,剧情和戏剧语言都更精练、更紧凑、更集中,增强了剧中诗意浓郁的抒情气氛和歌剧气氛,服从戏剧的要求加强了文学性,多以唱代替说,唱词也更多地采用了独唱、合唱、领唱、轮唱、重唱等形式,使戏剧与音乐更好地结合了起来,因此,在歌剧形式上就较为统一和完美。此次修改本列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于195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这个版本实际上成为后来供文学欣赏和舞台演出的《白毛女》剧本的定本和保留本。

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演出30多场,场场爆满。解放区报纸不断报道当时演出的盛况。抗战胜利后,《白毛女》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成为发动群众开展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的最生动的教材。一些村子在看了《白毛女》演出后,很快发动群众展开了反霸斗争。“例如椐晋察冀日报载,某区观众看了《白毛女》后,自动起来告发一个在过去依仗敌人势力奸污良家妇女的人,后来这人被法院判了徒刑。”一些知识分子也撰文叙述《白毛女》对自己阶级感情变化所起的重要影响。有的部队看了演出后,战士们纷纷要求为杨白劳、喜儿报仇,掀起了杀敌立功的热潮。“为白毛女报仇”一度成为部队杀敌立功的口号之一。据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回忆:有一次,他们为部队官兵演出时,有一位战士无法控制心头的怒火,竟然拔枪要打台上的“黄世仁”,幸被他人及时制止。事后同事们诙谐地对他说:“陈强,你把黄世仁这个角色演活了啊!怪不得人家要拿枪打你呢。”

二、20世纪50年代:电影《白毛女》的改动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决定将久演不衰的歌剧《白毛女》改编成故事片搬上银幕。与歌剧剧本相比,电影版的《白毛女》在政治主题方面并没有大的改变,主要调整了叙事力量,加强突出了喜儿和大春的爱情在影片中的分量,将其作为主线贯穿影片始终。比如,“将本家姑姑出嫁前将辫子挽成了发髻的情节给了喜儿,又多了大春为喜儿摘柿子,在悬崖中砍柴相亲相爱的情节”,并在影片结尾“交代了大春与喜儿相爱的结果”,从而“使大春与喜儿的爱情更加丰满,更加鲜明”,“也使黄世仁的罪恶更加显而易见”。

在影片对歌剧的多处改动中,有两处至关重要。在歌剧中,喜儿被黄世仁强暴之后,怀上了身孕,黄家欺骗喜儿,假称黄世仁要娶她,喜儿相信了他们的鬼话,幻想黄会纳己为妾。很显然,这种处理严重地损害了喜儿的形象———喜儿在丧失阶级立场的同时,也丧失了对爱情的忠贞。影片将这一情节改为,喜儿遭蹂躏后,欲以自杀明志的态度十分坚决,被二婶劝住才罢;在黄世仁娶亲的当儿,黄母假装仁慈,给了喜儿两件衣服,打发喜儿回家,实际上黄家已将喜儿卖给了人贩子。喜儿扔掉了黄母送的衣服,回到下人住的小屋,拿起自己的旧衣,准备回家。这一改动,回避了喜儿弱女子中逆来顺受、忍辱偷生的一面,强化了她不屈不挠抗争性的一面。既表现了喜儿鲜明的阶级立场,又表现了喜儿对大春的忠贞不渝。另一处改动是,歌剧中,喜儿逃出黄家后,在山洞里生下并养育了孩子,将孩子一直留到抗战初。而在影片里,这个地主阶级的孽种刚刚生下来就死掉了。这样就回避了人物内心世界可能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强化了阶级冲突的尖锐性。“政治话语需要做这个改动是为了删除孩子所标志的政治上的暧昧地带,孩子与黄世仁的血亲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绝对的阶级对立。但同时,从‘情’的娱乐原则看,这个改动却使大春和喜儿的爱情传奇更为纯粹,更为完整。”

其实,电影编导自己也承认,为了使喜儿与大春爱情表现的更加鲜明完整而作的改动,也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政治考虑:“让孩子留在喜儿身边,味道实在不对头,最后王大春如果不同喜儿结婚,要是自己的话,良心上实在过不去,实际上这是阶级感情的问题。”可见,在温情脉脉的“爱情原则”指导下的改动也隐含着某种政治说教的动机。

另外,编剧杨润声认为:“杨白劳、喜儿、大春,3个劳力,完全可以还清黄世仁的债息,躲帐有欠真实。„„杨白劳由躲帐改为主动还息。黄世仁为霸占喜儿,强词夺理,要求本利全收,逼杨白劳走上绝路”。歌剧中杨白劳喝卤水自尽前的一大段唱也被删去。两者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而做的改动。

1951年3月18日晚上,电影《白毛女》举行首映式。1951 年的中秋节,影片 《白毛女》在全国 25 个大城市的 155 家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据统计,一天的观众竟达47.8万余人。观众纷纷投书报刊,高度评价《白毛女》。《白毛女》在1951年捷克卡罗维·发利第6届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 38个特别荣誉奖中的第一个。《大众电影》在1959年作了一次统计,1949年到1958年,按照国内观众人次来排名的国产影片排行榜中,影片《白毛女》位居榜首,高达150,692,276人次。

三、“文革”时期: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命运

1964年初,上海市舞蹈学校决定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作芭蕾舞剧《白毛女》。校长李幕琳组织了编导胡蓉蓉、傅艾棣,作曲严金萱三人创作组,请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黄佐临担任艺术指导。经过四个月的夜以继日的创作和排演,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最早雏形,就是由蔡国英、顾峡美等主演的小型芭蕾舞剧片段《白毛女》,在当年5月的“上海之春”文艺汇演期间,进行了实验性的演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好评。经过第二轮重新修改的芭蕾舞剧,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上进行公演时,已经由原来的一幕该成了联贯始终的八幕芭蕾舞剧,演出轰动一时,盛况空前。该剧得到了周总理和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好评。1967年4月24日晚上,江青陪同毛泽东首次观看了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演出。毛主席称赞道:“《白毛女》好”。因为这样一句话,江青把《白毛女》列入“八个样板戏”之内,进行反复修改排练。六十年代末,江青责令亲信于会泳再次督阵修改《白毛女》。该剧于1970年由上海电视台联合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了11本黑白的电视屏幕复制片。第二年,拍摄成舞台艺术片。1972年,影片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反复放映。1975年,整个《白毛女》剧组奉命被调往北京,对《白毛女》进行大修改,硬是把这出早已成形的好戏,改的面目全非,修改未成功,也未进行公开演出。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芭蕾舞剧《白毛女》才又恢复原来的面貌。

与歌剧相比,芭蕾舞剧《白毛女》的中心主题发生偏转,由阶级斗争的主题取代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1967年6月1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透露出了改编后的舞剧主题与歌剧主题的不同:“一条阶级斗争的红线贯穿在《白毛女》这部剧作中,通过舞剧所塑造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对广大观众揭示了:在沉重的奴役压迫下的旧中国农民,始终没有屈服,而是顽强不屈地英勇战斗着!”舞剧侧重的是剧作中的反抗与压迫,它要借剧情的发展向人们阐释农民与地主之间严酷、激烈、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在歌剧中,压迫与被压迫的矛盾其实也贯穿始终,但歌剧是展示新旧社会中人的命运,舞剧则强调阶级斗争的激烈残酷。

而舞剧主题的偏转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体现出来的。“《白毛女》应该以阶级斗争作为红线贯串全剧,„„突出喜儿、杨白劳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在歌剧中,杨白劳是旧中国面对黑暗势力的压迫无能为力,受尽屈辱的普通农民的典型。而在舞剧中,杨白劳一改歌剧中那种软弱可欺,忍辱自尽的形象,成为一个不甘受压迫、敢于抗争的农民英雄。面对前来逼债抢人的黄世仁,他高高举起了挑豆腐的扁担,由于抗争被地主活活打死。“这一扁担,大长了贫下中农的志气,大灭了地主阶级的威风。”杨白劳死的命运结局在舞剧和歌剧中是一致的,但由于舞剧中导致死亡的情节更换,人物死亡的内在意义也就发生了变化:由屈辱含冤而死变成为不屈抗争而亡。这种笼罩于杨白劳身上的神圣光环放大了剧情中的阶级冲突的不可调和以及阶级斗争的激烈残酷。“对于喜儿的处理,我们也突出了她的斗争性和反抗性,她从黄家逃出后,在深山野林中,勇敢地和大自然进行搏斗,坚强地活下去,坚信总有一天穷人会有翻身出头的日子;在奶奶庙里,喜儿怀着满腔怒火,举起香炉向黄世仁仍去,阶级敌人吓破了胆,如丧家之犬,抱头逃窜,狼狈不堪。这样,一个贫农的典型形象就在舞台上屹立起来了。”可见,喜儿已由一个淳朴活泼的农村少女一跃而成为满腔阶级仇恨的复仇女神,胸中时时都有一团复仇的火焰在燃烧。对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如此,为了表现黄世仁的剥削阶级本质,芭蕾舞剧把黄世仁作为一个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某地的一个普通地主的历史性给完全删除了。他的形象由歌剧中对日寇的恐惧,变为超历史的恶霸地主,不仅是汉奸,还干尽抢人、拉人逼债等坏事。

除了上述几种艺术形式的《白毛女》以外,在红色经典《白毛女》演变的过程中,还曾出现过京剧和连环画的版本。1958年,马少波、范钧宏根据贺敬之、丁毅等同名歌剧改编成京剧《白毛女》,由中国京剧院演出,由李少春饰杨白劳,杜近芳饰喜儿,叶盛兰饰王大春,袁世海饰黄世仁。剧本保持原歌剧的基本情节和“旧社会将人逼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运用京剧唱、念、做、舞等表演手段和传统程式,并且根据内容需要,在剧本、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作了革新的尝试。而根据歌剧《白毛女》的故事原型编绘的连环画长期以来已有多种,其中以华三川于1964年问世的《白毛女》彩色连环画影响较大。新时期以来,《白毛女》曾多次重演过,尤其是芭蕾舞剧《白毛女》,由上海芭蕾舞团再三搬上舞台。可见,红色经典《白毛女》在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后,在今天继续闪现出新的光芒,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十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以发动人民群众,批判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为核心,号召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诸多新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观新文化运动相关纪念馆,我不仅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人文精神有了切身的感受。本文将结合参观的心得体会,谈谈我对缅怀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与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一场爱国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对旧中国精神领域的一次颠覆。通过文化思想的解放,新文化运动迎风而起,为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纪念馆中,我看到了当时的文人学者们倡导的思想理念,他们主张实事求是,崇尚自然科学,提倡个人主义等。当时,他们将自然科学引入中国,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中国在这一领域与西方产生了对话和交流。我深感这是一种新生活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代表了思想启蒙和文化自觉的一次巨大飞跃。在一段时间内,新文化运动成为青年一代广泛追随的目标和旗帜。通过对革命武器的运用,新文化运动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现象、倡导民主自由、探寻人本主义。这为革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载体和群众基础。在纪念馆中,我看到了许多当时的报刊、书籍、杂志等,它们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宣传工具。我深受以新思潮抒发对旧社会的不满、追求新知识的热情所激发。思想启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文化运动弘扬的人文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社会形态和价值观念落后,对知识和个人意识的尊重程度不高。而新文化运动号召个人主义、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等理念,倡导追求真理和人性的价值。这些观念的弘扬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很多当时的封面和反映当时社会的图片,这都是新文化运动中所呼吁的理念,使我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了更加细腻的感受。人文精神是国家进步的灵魂,新文化运动的人文精神无疑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新文化运动的缅怀使我认识到,对新时代的认识和把握,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新文化运动勃兴的历史背后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主、科学和自由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和行动的细腻体现。该运动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世界有所启迪。通过缅怀新文化运动,我们意识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注重人文精神是至关重要的。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和思想,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创造新的文化价值,我们就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以缅怀新文化运动为契机,通过参观相关纪念馆,我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节点,它以解放思想、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为核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文化运动鼓舞了人们在追求新知识、推动社会进步上的思考与行动,弘扬了科学、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缅怀新文化运动使我对历史充满了敬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现代社会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决心。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篇十一

学习党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在这个新时代,党史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叙述,更是对我们时代精神、国家意志、人民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回应。新文化运动则是一个思想启蒙运动,把近代科技、哲学、文学等思潮引入中国社会,开启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篇章。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如何结合党史和新文化运动,激发时代精神,推进新文化运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第二段:学习党史的启示

学习党史,正是在提醒我们不断坚定信仰、崇尚正义、追求真理、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从党史中我们能领悟到,领导者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和反思,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而完成国与民的事业。我们应该借鉴党史的奋斗精神,将信仰融入到实际行动中,勇于担当责任,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作贡献。

第三段:新文化运动的借鉴

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思想启蒙运动,把近代科技、哲学、文学等思潮引入中国社会,对中国现代文化影响深远。新文化运动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方向,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在今天,我们应该学习新文化运动中的创新精神,探究时代、社会和人性之间的关系,形成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判断。我们也应该借鉴新文化运动在文艺和知识分子领域的经验,探索我们自己的文化阐释和创造。

第四段:结合党史和新文化运动的体会

结合党史和新文化运动,我们应该强化思想自觉,加强文化自信,以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为核心,开展以青年为主体的新文化运动。党史中有很多激励和教育人民的案例,而新文化运动则更加关注个人的价值解构和自我实现,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性和创新能力。我们应该探求党史和新文化运动的内在联系,深化对中国文化自信和多元文化共存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和国际影响力。

第五段:总结

学习党史和新文化运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与交融。我们要在思想与行动中正位引领,弘扬中国精神和世界秩序,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智慧,结合创新、科技和企业家精神,共促“文化中国、共赢世界”的新时代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