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十年风雨沧桑,十载薪火相传。在这硕果累累的岁月,xx七中实验学校迎来了建校10周年校庆暨
第1
1届田径运动会!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这一盛大节日。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出席今天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向热情关注、支持母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届校友及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节日祝贺!十年奋斗不息,十年春华秋实。20xx年秋季,xx七中勇担社会教育责任,扩大自身优质教育资源,提出再造一所成都七中的办学追求,催化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创建和发轫,拉开了全体七中实验人教育梦想的壮阔大幕。十年后的今天,再造一所成都七中一直是回荡在七中实验这片热土上的最强音,成为学校传承七中百年教育精髓、推行素质教育的巨大精神动力。
十年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秉承成都七中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思想,坚持抓服务、讲实效、促发展的工作原则,努力创建学校文化特色,构建和谐生态校园,凝心聚力,全面推行以学定教、聚焦课堂的教学模式,坚持不懈地深化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目前,校园环境越来越美,师资力量日益增强,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现有中小学137个教学班,5800多名学生,790名教职工。学校由创办之初的6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人,真实而生动地谱写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腾飞的乐章。
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七中实验人始终担负着耕耘智慧、播撒真知、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同舟共济,学校形成了校风纯、教风正、学风浓的良好校园氛围,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在近几年来的中考、高考中,学校喜获大面积丰收,超过全市部分国重和省重。尤其是今年的高考、中考再创历史新高:王涛同学以620分的成绩夺得温江区文科第一名;重本上线率46。7%,二本上线率87%,三本上线率96%;中考上重点人数突破300人大关,重点上线率48。4%。辛勤耕耘换来丰硕的成果,学校因此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获得了全国校园文化金奖中国西部名校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全国首届百佳特色学校中国西部十大中小学品牌学校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成都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温江区文明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回顾历史,我们有太多的感慨和回味;但此时,涌上心头的更多的是难以言表的感谢:感谢成都七中历任校长和冠城集团董事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贤达的亲切关怀,感谢兄弟学校和全体家长的热情帮助,感谢全校教师和历届校友的辛勤付出!是你们以超前的思维和敏锐的目光,勾画了一幅又一幅学校发展的宏图;是你们用勤劳的汗水和智慧的火花,推进着学校一轮又一轮的历史跨越。在此,我再次诚挚地说一声:谢谢你们!
反思,让我们不断超越;憧憬,让我们信心倍增。上台阶,求突破,创特色,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七中实验人的责任和使命。励精图治,凝聚先辈心智;继往开来,展现今人风采。今后十年,我们将坚定而执著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办学为前提,以构建和谐校园为指针,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教育改革为抓手,以家长满意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打造品牌名校。
十年华诞是学校发展的里程碑,又是一个满怀豪情的新起点。站在十年发展的交汇处,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充满着必胜的信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二
同学们:
回望东师的七十年,是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的七十年,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七十年,是厚积薄发、日新又新的七十年。
70载的历史,见证着东师人“知所从来,初心不改”的情怀。巍巍学府,根溯延安,心系国家,育才兴邦,积淀了东师70年丰厚的政治优势。这份炽热情怀,让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凝聚人心,汇聚合力,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建功立业。
70载的历史,激荡着东师人“明其所趋,兴教为民”的追求。学校因师而立,由师而兴,依师而荣,奠基了东师70年坚持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道路。这份执着追求,让东师人面对曲折,义无反顾,面对难题,勇于,始终高举旗帜,开创新模式,探索新路径,努力为国家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开辟新天地。
70载的历史,凝铸着东师人“格物致知,勤奋创新”的风范。探究本原,勤勉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汇就了东师70年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这种精神风范,体现在为学上,慎思明辨,崇真求是;体现在做事上,踏实谨严,锐意进取;体现在文化上,自由包容,鼓励创造,为东师开拓了求索创新、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
70载的历史,彰显着东师人“正己成人,为人师表”的品格。敬业奉献,责任担当,谦逊友善,品学厚重,形塑了东师人70年铸魂育人、师表传承的品格风貌。这种文化根脉,赋予了一代代东师人“知识扎实,作风踏实,为人朴实”的鲜明特征,为东师铸就了两代师表、大爱育贤的响亮品牌。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三
亲爱的校友、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作为一名学生代表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在校生向与会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向各位校友、师哥师姐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最热烈的欢迎!向我们的母校献上最诚挚的祝福。祝二中,六十岁生日快乐!
前行有声,岁月无言。翻开历史长卷,回首二中六十年的拼搏跋涉,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六十年的辉煌成果,我们仿佛听到了学校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的厚重足音。从1952年到20xx年,延边二中六十年风雨历程与丰盈收获,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在今天,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为母校庆贺。
成就有声,奉献无言。延边二中六十年光阴荏苒,沧桑巨变,当我们回望来时路,难忘那一位位奋战在教育一线的老师孜孜不倦的背影和两鬓的微霜。他们秉持“为师、为范、求真、求实”的教风,辛勤奉献,用智慧和汗水培养出一批批祖国的栋梁。加减乘除,算不尽老师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我们对老师的崇敬!老师们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人生的硕果。
六十年,一个甲子的纪念,二中的每一年都有喜悦变化的新景象。母校高考成绩连年攀升,竞赛成绩位居全省前列。在二中生活的两年多,我亲身感受到二中巨大的变化: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塑胶跑道、人工草坪、标准化体育场不在尘土飞扬;两座食堂,就餐更加便捷;学生公寓取代学生之家,住宿条件大幅度提高。
在这里,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保障和完备的服务设施;在这里,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为延二学子们营造了多元的校园文化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在这里,我们将身影留在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尽情享受在知识的浩瀚海洋遨游,用知识开创未来,用智慧实现理想;在这里,我们有幸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在服务中为二中赢得了更多的荣誉和骄傲。所有这些都不胜枚举。享受着全省一流的师资与管理,我是幸运的,生活在这所省示范高中,我是幸福的。
在二中生活,我们更体味着学校赋予我们学习成绩以外的东西。运动场上,我们挥洒汗水,突破自我,勇创佳绩;篝火晚会,师生同台,展现风采与活力;辩论台前,高谈阔论,诠释文明与责任;社团活动,舞动青春,彰显朝气蓬勃。
今天,我们更是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躬逢,并全力参与到庆祝建校60周年的主题活动中,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尽情地展示我们特有的才华,在参与中提升自我能力,在学校的改革发展潮流中留下我们美好的青春年华。
六十年,传薪播火,风雨兼程,喜继往开来,代有精英登虎榜,
万千次,革旧创新,品学并重,看腾蛟起凤,每凭实力上青云。
回首往昔,我们骄傲;展望未来,我们向往;承前启后,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位学生都会铭记自己的使命,在高考冲刺的关键时刻,绝不退缩,决不懈怠,用自己的汗水与成绩书写母校新的辉煌!
最后,让我们一同祝福母校,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谢谢大家!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四
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各位来宾:
大别秋色醉天堂,巴源碧水映楚乡。在举国欢庆新中国__周年华诞之际,罗田县三里畈中学也迎来了自己的光辉节日——__周年校庆。惠风煦日,彩旗艳舞,校友云集,同仁共贺,昭示了三中的.兴旺发达。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三里畈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向莅临庆典的各级领导、光临母校的各届校友、惠临蓬筚的各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罗田县三里畈中学始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1956年,原名罗田县第三中学。历经__年发展至今,为国家培养了近30000名合格人才、近万名大中专生,成为罗田县规模最大的中学。学校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110亩。现有72个教学班,学生5__0余人,教职工286人。学校具有庄严大方的教学楼、设施齐全的实验楼、雄伟壮观的公寓楼、古朴典雅的办公楼、宽敞适用的膳食楼,形成了良好的办学格局。
教师中有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162人, 省、市级骨干教师22人, 省、市教育学会会员1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5%。教师队伍阵容整齐,师资力量雄厚。
__年前,一批有志之士来到三里畈镇区西北部的大塘角,叩石垦壤,创建了三里畈中学。1970年,根据上级指示,三中校址让给湖北省第二机床厂,学校迁到何家塆后,劈山垒岸,重建三中。__年,黄冈卫校整体搬迁,县教育局购下卫校校舍,初中、高中分设。__载风雨历程,__载沧桑巨变,__载开拓创新,__载春华秋实。几代三中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卓越的工作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持续的奋斗换取了耀眼的荣誉。学校被评为全国“体育优秀学校”、全国“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课题优秀实验学校”、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__佳;被评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湖北省“高师实习基地合格学校”;__年、__年先后被黄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授予“示范初中”和“示范高中”称号;__年评为黄冈市普通中学办学先进单位,__年评为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多次评为市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教学教研先进单位、市级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县级文明单位、县级中学工作先进学校、县级教学教研先进单位、中考和高考优胜单位。累计计算,学校获取各种荣誉4__余项。
办学__年来,三里畈中学为罗田的教育事业和家乡的经济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如今的三里畈,五里新城,万亩良田,工荣商茂,粮丰菜盛。自举办__年全国科技下乡活动,一举成名,现已成为全国科技示范园区和楚天明星乡镇。而造就如此大业,就有三中校友的巨大贡献。多少年来,成千上万的三中校友,扎根家乡,无私奉献,用心血和才智改变了家乡的面貌。除此而外,无论是全国各地,还是海外天涯,都有三中校友求学的足迹和创业的丰碑。
迎着新世纪知识经济勃兴的机遇和挑战,三里畈中学更是激流奋进,快马扬鞭。校貌改变日异月新,质量提高与时俱进。高考升学率连年攀升,雄居罗田普通高中榜首。仅__年高考,1016人参考, 546人达本科线,其中一类本科85人,二类本科202人,省线上线率高达99%。美术特色教育更是一枝独秀,享誉鄂东,115人参考,全部上省线,其中105人过本科线,本科上线率90%。中考连续六年蝉联全县乡镇中学第一名,无论是黄高、一中录取人数,还是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均高居全县首位。
三里畈中学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素质”的办学宗旨,明确提出“创特色,争一流,建名校,育真才”的办学目标,致力于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形成并发展了体育特色、美术特色、校园文学特色、科研特色和管理特色。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特长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近几年来,学校承担了三项国家课题、两项省级课题、多项市级课题。以课题实验带动常规教研,以主导学科带动全面发展,真正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__年校史,当前的态势,印证和繁衍了三中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
长江前浪携后浪,群山高峰挽低峰。在__周年校庆之际,聚前贤而励后秀,继传统而创新径,三中正在确立新的里程碑。三中的兴旺发达,将以加倍的发展谱写新时代的宏篇巨制。
由于各位领导、校友、嘉宾的惠顾和嘉勉,我校__周年校庆热烈而盛大,华彩而庄重。有了各位的关爱和支持,三中一定会扬鞭跃马,更攀高峰。我代表三中5__0名在校师生向各位领导、校友、嘉宾致以真诚的谢意。
恭祝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和各位来宾身体安康,事业大成!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五
日月更迭,春秋代序。20xx年10月,山东建筑大学喜迎甲子华诞。六十载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一甲子深耕广耘,春华秋实。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学校总结经验、展示成就、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的又一重大契机,盛载着建大人的光荣与梦想。在此,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友人和广大校友校董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岁月如歌,薪火相承。1956年,原国家城市建设部成立济南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作为全国新建的十所土建类学校之一,山东建筑大学鸿基肇始、应运而生,正式开启了筚路蓝缕、筑基建业的奋斗征程。学校各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谱写了一曲曲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1958年,学校划归山东省人民政府管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山东建筑学院。1968年,伴随国家教育事业的调整,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建筑学校。1977年,学校恢复本科办学。1978年,学校由“山东省建筑学校”改名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1982年学校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8年、20xx年,山东省机械工业学校、山东省地质学校、山东省建筑工程学校、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四校融合,组建新的山东建筑工程学院。20xx年,学校在驻济高校中率先建设新校区,20xx年新校区正式建成并启用,学校办学主体东迁。20xx年,学校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并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书写了发展史上新的辉煌篇章。20xx年,学校成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实现了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栉风沐雨,弦歌不辍。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学校始终坚持以培育建筑英才为己任,缘“建筑”而生,依“建筑”而兴,因“建筑”而强,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多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住建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秉承“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依托行业、开放办学”的方针,紧紧围绕“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学科引领、人才建设、管理创新、文化塑校”五大工程,办学规模稳步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建设单位。目前,学校占地2500余亩,校舍面积70余万平方米。设有19个学院(部),58个本科专业,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设有全国唯一的“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学校铸就了“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和“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了15余万名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建大校友校董遍及齐鲁、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评为“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不断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着力培养“基础实、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6个土木建筑类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近五年来,学生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100余项。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xx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xx年,顺利通过山东省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科技创新,特色突出。学校始终坚持学科的龙头引领作用,突出土木建筑学科专业优势,形成了多个在国内具有较强优势的特色科研领域和学科方向。拥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设有国家乡土文化遗产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有16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绿色建筑、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4亿余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服务社会,造福桑梓。学校始终坚持发展面向城乡建设行业,颁布实施《服务山东建设事业行动方案》,积极对接“蓝黄”国家战略、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战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智慧城市、古建筑保护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50余项,有400余项成果实现技术转化和产业推广,主持或参与制定了40余部国家与省相关行业规范标准。承担山东省和济南市40余项大型工程的项目管理,参与完成世博会山东馆、全运会自行车馆、中国足球篮球学院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学校荣获“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称号。
博识雅行,名师荟萃。学校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67人,其中教授191人、副教授544人,博士生指导教师30人,在岗硕士生导师510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等高层次人才41人,双聘院士、泰山学者等12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38人。拥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一大批专家学者、知名教授躬耕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推动了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对外交流,四海润泽。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台湾、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注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开办9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0余个学生访学项目,开办了留学生英文授课本科项目。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山东省建科院、青建集团等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180余个联合培养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设立各类奖教学金26项,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党建思政,担道领航。学校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胜利召开了第一次、第二次党代会,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学校荣获“齐鲁先锋基层党组织”称号。
绿色建大,人文日新。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推进“诸子百家进校园”,建设“建筑文化景观带”, 建成了建筑平移技术展馆、地图地契馆、山东民居馆、山东乡情馆、铁路工业及建筑展示基地,形成了40多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设立“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系列文化遗产保护重大课题与项目,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成立“鲁班文化研究院”,建设了校园文化成果资源库,培育形成了“筑基讲坛”“映雪求知”等文化活动品牌,进一步浓郁了校园文化氛围。
盛世新程,砥砺奋进。建大甲子校史,是历届建大人高蹈宏阔、砥砺奋进的历史,是全体师生筑基攀登、忘我拼搏的历史。站在甲子校庆、“十三五”开局、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起点,学校将立足国家建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向着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启程再奋进,谱写着属于时代的风华篇章!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六
亲爱的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华诞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幸福和自豪!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十年校庆。在此,我谨代表全校2700名师生员工,对发来贺信、贺电及题词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和国内外校友,表示深深的谢意!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
十年前,承载着湘吐两地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肩负着振兴吐鲁番地区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应运而生。她的诞生,是湖南省委、xx大力援助和吐鲁番地委、行署关心呵护的结果,是6800万湖南人民和60多万吐鲁番地区各族人民深情厚谊的结晶!
十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执行依法治校、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战略,积极进行学校管理和课程的改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面积由40亩增加到125亩,教学班级由的14个扩大到42个,学生人数由518人增加到2500人;办学实力迅速提升:现代化的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及实验室、图书室、电脑房、宽带网一应俱全;办学业绩步步提升:双语教学全疆领先、课程改革推行坚决、教师队伍成长迅速、莘莘学子成人成才。
我们忘不了,在建校之初,113名来自全疆各地的教职员工的筚路蓝缕和辛勤耕耘。他们的艰苦创业,为学校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忘不了,在创业阶段,51位援疆干部教师远别家乡、舍妻离子、不远万里,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传播到这里。他们的无私奉献,为学校的成长铸就了历史的丰碑!
我们更忘不了,在发展过程中,湖南省委、xx的大力援助;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扶持关爱;吐鲁番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长沙市委市政府、湖南省教育厅、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周南中学、湖南师大附中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是你们,为学校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旧貌换新颜。今天,当我们徜徉于名人文化长廊,流连于校史陈列室,沉迷于弘毅图书室,回望学校的办学历程,深感责任重大。坚苦、真诚、励志、奋进的优良传统、厚德、弘毅、博学、健美的校训精神我们应坚定的继承和发扬,一步一个台阶将学校发展成地区领先、疆内一流、全国知名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基础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社会各届及广大师生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顺意!
谢谢大家!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们、校友们、同学们:
大家好!
金菊吐艳,盛事如约。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实验中学三周年华诞。我谨代表曾在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过的老教师们,向实验中学三年校庆和全校师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真诚的感谢!
三年栉风沐雨,十年桃李芬芳。实验中学从建校已走过十年历程。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艰难中起步,在曲折中成长。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为学校从艰难创业发展到今天如此兴旺发达而感到无比自豪!记得学校刚建立时,条件极为简陋,没有实验楼,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学生公寓,道路凸凹不平,尘土飞扬。再看看今天的校园,花草树木蕴育着无限的生机,规划布局大气恢弘。不仅如此,学校还博采众长,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步入了省规范化学校的行列。抚今追昔,我们不能不为我们工作的这片热土感到自豪。
三年斗转星移,新老交替,有多少前辈,用他们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又有多少新人,在这方热土上茁壮成长、磨砺成材。十年来,一代代新老教师一路风雨带着欢笑,一路歌声携着豪迈,洒无数汗水和心血,终使今天桃李芬芳,百花满园。看到学子秀木已成林,铁肩担大任,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光荣。
实验中学,是师生追求理想的起点;是教师迅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她,让每一位教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她,已成为培育莘莘学子实现自身价值的美丽乐园!
回首实验中学的光辉岁月,我们深深地为她感到自豪;展望实验中学的光明前景,我们欢欣鼓舞,信心满怀!我坚信,在各级领导和各届校友的关怀支持下,实验中学人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勇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借十年校庆的强劲东风,在教育事业的碧海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最后,祝实验中学新老教干教师和全体校友及同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各位领导、佳宾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事业辉煌!谢谢大家!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敬爱的老师、亲爱的校友、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带着一份渴望与敬意,带着一腔激情与企盼,我们终于迎来了学校十周年校庆。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学生向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向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每一位东方国际学校的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从进入东方国际的第一天起,我们的校长就教育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要我们时刻牢记学校的校训。从那一天起,东方的学子们就时刻把它们铭记在心,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
今日东方的校园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处处弥漫着文化的氛围!处处朝气蓬勃,处处奋发进取,处处闪耀着青春的亮丽和风采!清晨,走进洒满晨光的教室,在朗朗的读书声里,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课堂上,我们尽情地展现我们的才华,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间,我们一起谈心来增进彼此的友谊,共叙同窗之情。有时欢呼雀跃、谈笑风生,有时独倚栏杆、沐浴阳光,享受这最美好的金色年华!自习时,我们埋头苦读,时而凝神思索,时而挥笔解题,时而背诵记忆,我们在学习中成长着,我们在成长中学习着,学习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校园的上空时时回荡着学习的主旋律! 在这个成长的摇篮里,我们的活动丰富多样、异彩纷呈。
每一个投篮的动作,滑下了一条条优美的曲线,每一次上抛的空中旋转,诠释着运动的灵魂与力量。运动会上,我们看见 了每个运动员那离弦之箭般的冲劲、整装待发的气势和战无不胜的决心!拉拉队加油助威的呐喊声气焰冲天、响彻云霄!运动铸就了我们强健的体魄,而知识竞赛更使我们变得聪颖和睿智:作文竞赛,我们抒情言志;书法大赛,我们挥毫泼墨;科技制作,我们匠心独运;创新实验大赛,我们各显神通;表演台上,我们欢歌劲舞。青春的风采在这里铺洒,扎实的基础在这里打下,成才的梦想在这里实现,学子的豪情在这里挥发!而这一切的一切,是谁在背后默默地支撑着我们?是谁用博大而无私的爱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们健康成长?那是我们的老师啊!是我们东方国际学校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啊!他们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老师在我们忧愁苦闷的时候找我们个别交流谈心,缓解我们内心的压力,给予我们精神的力量。在我们徘徊不定、犹豫不决的时候,给我们指明方向,使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至今我还清晰得记得老师那句辛苦三年,幸福一辈子;幸福三年,辛苦一辈子的谆谆教导,至今我还清晰得记得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以 诚相待,守信、宽容、理解、尊重和友爱是美德的人生道理。
同学们,我们如何能忘记晨光中老师带着霜露的头发?如何能忘记暮色中老师匆忙的背影?如何能忘记课堂上老师的步步引导、循循善诱?如何能忘记老师在办公室里与我们的坦诚相见、促膝谈心?老师啊!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没有浸润着您的心血,哪一朵没有散发着您的笑影!春蚕一生没说过自夸的话,但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 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十年栉风沐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十年春华秋实,默默耕耘出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我们的母校正在风雨兼程、扬帆进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知识去开创未来,用智慧去实现理想,用行动去增添母校的荣光!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一起创造母校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谢谢!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十年风雨沧桑,十载薪火相传。在这硕果累累的岁月,**七中实验学校迎来了建校10周年校庆暨第11届田径运动会!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这一盛大节日。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出席今天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向热情关注、支持母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届校友及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节日祝贺!
十年奋斗不息,十年春华秋实。20**年秋季,**七中勇担社会教育责任,扩大自身优质教育资源,提出再造一所成都七中的办学追求,催化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创建和发轫,拉开了全体七中实验人教育梦想的壮阔大幕。十年后的今天,再造一所成都七中一直是回荡在七中实验这片热土上的最强音,成为学校传承七中百年教育精髓、推行素质教育的巨大精神动力。
十年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秉承成都七中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思想,坚持抓服务、讲实效、促发展的工作原则,努力创建学校文化特色,构建和谐生态校园,凝心聚力,全面推行以学定教、聚焦课堂的教学模式,坚持不懈地深化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目前,校园环境越来越美,师资力量日益增强,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现有中小学137个教学班,5800多名学生,790名教职工。学校由创办之初的6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人,真实而生动地谱写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腾飞的乐章。
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七中实验人始终担负着耕耘智慧、播撒真知、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同舟共济,学校形成了校风纯、教风正、学风浓的良好校园氛围,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在近几年来的中考、高考中,学校喜获大面积丰收,超过全市部分国重和省重。尤其是今年的高考、中考再创历史新高:王涛同学以620分的成绩夺得温江区文科第一名;重本上线率46.7%,二本上线率87%,三本上线率96%;中考上重点人数突破300人大关,重点上线率48.4%。辛勤耕耘换来丰硕的成果,学校因此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获得了全国校园文化金奖中国西部名校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全国首届百佳特色学校中国西部十大中小学品牌学校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成都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温江区文明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回顾历史,我们有太多的感慨和回味;但此时,涌上心头的更多的是难以言表的感谢:感谢成都七中历任校长和冠城集团董事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贤达的亲切关怀,感谢兄弟学校和全体家长的热情帮助,感谢全校教师和历届校友的辛勤付出!是你们以超前的思维和敏锐的目光,勾画了一幅又一幅学校发展的宏图;是你们用勤劳的汗水和智慧的火花,推进着学校一轮又一轮的历史跨越。在此,我再次诚挚地说一声:谢谢你们!
反思,让我们不断超越;憧憬,让我们信心倍增。上台阶,求突破,创特色,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七中实验人的责任和使命。励精图治,凝聚先辈心智;继往开来,展现今人风采。今后十年,我们将坚定而执著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办学为前提,以构建和谐校园为指针,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教育改革为抓手,以家长满意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打造品牌名校。
十年华诞是学校发展的里程碑,又是一个满怀豪情的新起点。站在十年发展的交汇处,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充满着必胜的信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十
亲爱的全校师生员工:
时光无言流转,岁月因爱美丽。人间四月天,我们全校三千师生盛装齐聚渌水河畔、青云山麓,用我们独特、简洁的方式,隆重庆祝陵醴一中建校11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莅临本次庆典活动的z先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各位领导、陵醴市四大家等市领导、市教育局领导、校友嘉宾代表以及离退休老同志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穿越时光隧道,百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不断诠释着“明德至善”的学校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激越的时代壮歌。今天我们在此缅怀前辈们的卓越功绩,重温历任领导的亲切关怀,再现万千校友的时代风采,展示百年名校的无穷魅力。这必定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心灵的洗礼、历史的记忆。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都是幸运儿,有幸在陵醴这块人杰地灵的百年名校工作、学习、生活,有幸经历、见证、参与母校建校110周年华诞庆典,有幸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为三湘名校的建设和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前辈们的亲切呵护下,在校友们的大力支持下,在继承中发扬,在感恩中回报,在凝聚中奋进!为这所百年老校书写一段全新的更加炫丽更加灿烂的风雨传奇!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母校——陵醴一中校运昌隆!祝愿各位领导、嘉宾、老师:幸福安康、事业有成!
祝同学们:健康成长,学业进步!
谢谢大家!
学校三周年庆典致辞篇十一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个欢聚的日子——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来了、朋友来了,从母校毕业的学子们回来了!
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新朋老友相约母校,共同庆祝盘中六十岁生日!
今天,是个分享的日子——园丁学子齐聚一堂,共同追溯品味六十年的芬芳!
今天,更应是个感恩的日子——我们在校园举行俭朴而又热烈的庆典,共同感恩曾经的关怀,共同追忆曾经的岁月,共同点燃青春的激情,共同描绘未来的蓝图。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盘中1000多名师生员工,向在莅临我校参加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为学校发展奉献热血青春的盘中所有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盘中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六十年前,第一任校长郭小吟同志率领第一代盘中人在盘湾镇胡家大舍临时建校,揭开了盘湾中学培育天下英才的篇章。迎着新中国诞生不久的曙光,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盘湾中学走过了六十年风雨征程。六十年,学校四改其名,盘湾办学点、射阳县盘湾中学、射阳县盐东中学、射阳县盘湾中学;六十年,实现两大跨越,1997年成功争创省重点高中,20xx年成功转评三星级高中。岁月流转,历史的脚步凝重而清晰,文明的传承绵绵不息。
回首过去,我们心存感激。60年来,是学高德厚的前辈们,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开创了盘中厚泽绵长的千秋基业;是一代又一代的师长们,砺志弥坚,自强不息,演绎着盘中上下求索的峥嵘岁月;是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志存高远,孜孜以求,描绘出盘中春华秋实的如歌画卷。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学校深入探索挖掘深层次办学的精髓和内涵,践行“从盘中开始,不一样的精彩”的办学理念,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着力打造阳光、快乐、幸福的校园。学校“阳光艺术团”,让青春的旋律跳动射阳城乡;“青年政治学校”,承载着学子们的红色梦想;“国学苑”,闪耀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之光。学校先后获得省“和谐校园”、省“德育先进学校”、省“法制活动先进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省“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聚首今朝,我们倍感荣耀。深厚的历史积淀,优良的文化传承,造就了大批优秀英才俊杰。他们中涌现了一大批政界、军界、学界、商界及其他各界的杰出人才。今天,怀着对母校的感恩,怀着对师恩的铭记,广大校友纷纷从五湖四海重返母校,回忆往事,畅叙友情。亲爱的校友们,我想对你们说:无论你们身处何地,你们永远是母校的骄傲,也永远是母校的牵挂, 母校永远是你们温馨的港湾,憩息的家园。
展望明天,我们信心满怀。六十年校庆,昭示着前辈们的辛勤与业绩,也召唤着后来者的传承与创新。我们深信:在各级领导关怀下、社会各界朋友、各届校友的支持下,盘湾中学这艘经历六十年风雨又富有生机的航船,一定能承载着所有盘中人的梦想,乘着党的xx大东风,在教育教学的碧海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校友,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