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李鸿章传读后感(模板10篇)

2023年李鸿章传读后感(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2 19:59:04
2023年李鸿章传读后感(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2 19:59:04     小编:雅蕊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一

《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描写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表现了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表达了我们队周总理的敬爱之情。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感触颇深,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使我们更加深深地崇敬这位新中国的总理,我为我们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感到骄傲自豪。

当我读到“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时,我想到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呀!和我们现在比起来简直差远了。虽然总理办公室设备简单,但是这间简陋的房子见证了总理认真工作的一个个不眠之夜。想想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和周总理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高科技的教学资源,有辛勤浇灌我们祖国花朵的老师在培育我们,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发奋读书,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当我读到“他指着桌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审阅这批文件”时,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一尺来高的文件,那该有多少页,该有多少本啊!这么多文件,看一遍也够累了,何况还要动脑筋一遍一遍地审阅呢!周总理啊!你对工作多么认真啊,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你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你真是日理万机啊!

当我读到“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的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总理辛勤工作了一夜,吃的却是如此简单。看得出总理是一个很节约的人。

老师还常常给我们讲:总理在病中,还念念不忘国事,晚上只睡一点点时间,还带病审阅稿件……想到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我们中国人不禁会流下热泪。

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好总理,应该感到骄傲!我们要以周总理为榜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二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鸿章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读完,沉重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那样一位几乎统领半壁江山的首辅就随着书页闭合永远地沉睡在屈辱的尘泥中,所有的不甘和愤怒也一并沉寂,似乎一个时代的颓败都由他一人负担。

还记得书中有一段对李鸿章先生的评价:“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初时不觉,待通览全篇后好似醍醐灌顶,而后便觉愧疚。我想,我欠李鸿章先生一个庄重的道歉。我曾在初中第一次接触晚清历史时看到课本上罗列的一堆屈辱不堪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它们的签订者——李鸿章。于是,我心中就为这个“卖国贼”狠狠记上了一笔,从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不曾细细了解晚清历史,犹如管中窥豹,将大部分过错算在李鸿章头上。不知道那个时代,会有多少像我一样不明时事便指责诋毁的人。偌大的清王朝,只李鸿章一人闻名于世,在万马齐喑的混乱时代、极盛转衰的封建时代、西方文明侵略瓜分的时代、国内阶级矛盾频发的时代、中国与世界艰难融合的时代,如果不是李鸿章先生,换成其他人,恐怕没人能做到如此。

历史总是无情的,再凄美的故事、再惨痛的牺牲也不过留在史书一隅的几点淡墨,如同青铜上的刻痕般冰冷。三十五年的坚持与努力,被一次战争的失败、一则条约的签订宣告失败,一场轰轰烈烈的牺牲,最终成为了人们口中封建地主阶级一场可笑的自救运动,强弩之末而已。

也许他是知道的。他看穿了皇家的无能怯弱,洞悉了制度的落后颓败,也预料到了挣扎的无用;可是他不甘心,不甘就此沉沦庸碌,也不愿静静等待子夜降临,他必须做点什么,哪怕只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会有那么一天,有人告诉他“你来过,我记得”,人之一死,或泰山之重,或鸿毛之轻,区别只不过在如何抉择。他若看清世事归隐一方,不过少了个叱咤朝堂的军机大臣;而若抛却杂念殊死一战,不过少了个仙风道骨的少荃老道。在庙堂与田陇之间他选择了前者,从此俯身躬行,车马劳劳不离鞍,但守山河万里了余生。

可当我跳出泛滥的同情与怜悯,能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居其位无其谋的忠臣,若他生在康乾盛世,或许会成为与房玄龄杜如晦齐名的贤臣良相,可他偏偏陷入了民生凋敝腐败无能的晚清。他有着文人的才华,外交的能力,却始终缺少政治的远见。有人这样评价过他:“李鸿章不懂得什么是国家,不知道政府与国家是怎样的关系,不知道政府与人民的`关联,不知道大臣应尽的职责。他秉持着我国政治文明物产风俗无一不优于其他各国的观念,认为只要有了西方的枪炮轮船机械,大清还是那个万国来朝的乌托邦世界。于是他们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推出了洋务运动。”

终究是个饱受争议的人,所以他非英雄也非奸雄,而是“晚清时期的一代权臣”。“历史人物从来都先是政治的,再是历史的。一个咽了气的人,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被戴上了帽子,打扮成或美或丑的玩偶。”

突然又想起最初搜索到的一些对李鸿章的评价: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称其为“再造玄黄之人”。浅浅看去都是溢美之词,发自肺腑;而后细细品味,却发觉不似表面这么简单。若李鸿章真如他们所言,岂非同上古神祗无所不能,又怎会目光浅陋至此?更何况,当涉及到权力地位甚至性命时,像小说情节般敌逢对手惺惺相惜者,自古以来又有几人?慈禧一介深宫老妪,贪生苟且不愿回京,我们又怎知她不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虚假的安慰才如此吹捧一个汉人?有一个词叫“捧杀”,是家宅内院妇人斗争的常见手段,放置国事也未尝不可。

说来惭愧,《李鸿章传》虽是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衍生读物,我却没能从中窥见更深层的中国近代历史,而是偏离方向,更深刻地体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更多了对历史的敬畏,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三

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很多人都骂李鸿章,可是却忘了那时候的背景,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李鸿章传读后感,欢迎阅读!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他知道当时为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清廷饷力人才实有未逮,又多拘于成法,牵于众议,虽欲振奋而未由。

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知道如此又能怎样?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

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人皆说李中堂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他从没有达到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权臣的高度,充其量只是个重臣而已,权臣都在军机处中,权力都在老佛爷那里,那里不会有弄权汉臣的政治舞台,这一点上我是相信老佛爷的实力的。

甲午海战,连日本人都说是李中堂一人与一国之战争,老佛爷要过寿,各地大员不闻不问,仿佛北洋之事只与李中堂一人有关,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若是我,恐怕早负气离职了,但李仍忍辱负重。

任公说李不学无术,说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要李中堂通晓欧美之民主,但在那个群臣掣肘的朝廷里,开展一个纯技术的洋务运动都是磕磕绊绊,要谈体制改革如何可能。

即使是十几年之后任公后来担任北洋政府的各种总长,任公也只能空谈抱负,于实处无计可施了。

难怪乎李中堂说:局外之訾议,不悉局中之艰难。

即使是百年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步履维艰,又能怎样,知易行难而已。

其实李也有开放的一面,维新变法之时,李送几千两白银资助强学会。

庚子之变时,其亦与革命党有共和之议。

八国联军浩劫完毕,被贬的李中堂又被推出来收拾那个烂摊子,谁不知这是千古骂名的事情,但他不避劳苦、不畏谤言。

可谓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哉。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

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

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

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

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

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

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

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

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

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

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

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

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

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

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

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

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

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

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

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

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

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

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

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

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

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

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四

读此书前,我只知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创办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水师。另者,其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以致被国人痛斥为“卖国贼”。但读此书后,我对李其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晚清风雨飘摇的境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深以为是。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还有2019年,距离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还有30年。而他卒于192019年,距离中日甲午这战争已有6年,距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已有1年。李的一生,不算长,却见证了大清王朝的穷途末路,见证了中华泱泱大国饱受前所未有的欺凌;不算短,却经历了政治风波中的大起大落,经历了至高的荣誉和至极的唾骂。

李是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谥文忠。李氏其时是合肥东县东乡名门望族,其父李文安和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是同榜进士。也因此,李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和所有读书人一样,李也希望将来金榜题名,实现凌云之志,开府建制,光宗耀祖。事实也确如此,李二十多岁便高中,跻身翰林,并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般雄浑的诗句。而李少怀奇志,才华出众于此亦可见一斑。

尽管一举高中,李的仕途并未如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他只是数不清的翰林中的一个而已。但随着道光帝的逝去,咸丰帝的年幼,晚清社会矛盾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乱世出英雄,自古使然。李鸿章就是乱世所造就的英雄,这是他的运气,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源头。因为他只是时势造的英雄,而非造时势的英雄。而后李师从曾国藩,居幕僚之位,虽然有点屈才,但这段时间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在对如何做官这方面长生了极大影响。再至李奉命组建淮军,费尽心血,招募并训练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李这时才真称得上有一展抱负的筹码。淮军进入上海时,竟被嘲笑为乞丐军,而李丝毫不气恼。因为他自信淮军的战斗力会让人们惊叹。果不其然,李带着他的淮军勇敢地抗击太平军,接着经过数年努力又打败了连他的老师曾国藩都打不败的捻军。循着人生轨迹,李不断加官进爵,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李的一生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佩三眼花翎,西方报端喻其为东方俾斯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各国已争长短之人,这是李的独到和令人敬佩之处。李的一生,访问过西方列国,也意识到中西方国力之悬殊,武器之强弱,所以他至始至终都煞费苦心地经营着洋务运动。他最引以为傲也最倚重的是他的北洋海军,为创建北洋海军,李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至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李不可谓不对日军痛心疾首。但是若说北洋海军一点作用也没起到,那却是大大的错了。它起码对日产生了威慑作用,为清政府迎来了几十年海域的安宁。而训练数十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之责究竟在谁,我以为李必须承担部分责任。要不是他坚持认为不可战,想通过外交手段停止战争以致耽误战机,北洋海军不会那么快溃败。此外,清政府之责任当不可推卸,试想,以李一人之北洋海军如何能胜日本倾全国之力发动的蓄谋已久的战争。李一生的悲剧也始于此。他被迫派去和谈,签订马关条约。本已痛不欲生的老人更身背卖国的恶名,这是一种多么不堪的境地。书中所录的“赶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但话说回来,李秉着“笑骂由他,好官自为”的宗旨,倒也不那么心如死灰。这充分证明了曾国藩说他一心做官的正确性。

李的一生,经历了太多,他似乎是做了一辈子的裱糊匠,终究还是没能修补好清王朝这摇摇欲坠的破楼房。但是他似乎尽力了,身处末世,做一落日孤臣何其难也。“牢牢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的绝笔诗,其中,饱含着他对清朝的忠心,对国土沦丧的伤怀,对国民历尽苦难的不忍,对自己即将西去再也不能效劳的无奈,还有,对祖国未来的担忧。我觉得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就这样被定格于历史之中。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五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我们大抵是从教科书开始的。中学时期,我们从教科书中比较全面但又极简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知识,也许是受篇幅的限制,又或许受限于教育目标的定位,我们了解到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个个被串接起来的“知识点”、“考点”。教科书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一个定义或结论,这自然是背诵的要点,比如我现在都还记得一点关于“太平天国”的结论: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战斗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是我国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等等。教科书对天平天国运动是非常肯定的。李鸿章之流因为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运动,后来又作为清政府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虽在洋务运动中有些许贡献,但几十年以来,在普罗大众心中一直是个反面角色。由此,那时的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也是非黑即白的,难以想象英雄人物也会有缺点瑕疵?反面人物何谈什么历史贡献?现如今,网络上那么多的“键盘侠”,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一点这方面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六

记得年轻的时候,无论是政治课本,回忆录或者高级口译的听力教材,都记得邓小平关于香港回归与撒切尔夫人的谈话,里面有一句话大意如下:“如果新中国不能按期收回香港,人民就会认为中央政府是晚清政府,是李鸿章,人民就不会愿意再支持这个政府。”

这种感情,随着近来整个舆论的越来越开放或者右倾,越来越清晰,毕竟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毕竟李鸿章创建了北洋集团,也曾经有过新式陆军,铁甲海军和堪称庞大的军事工业集团,纵然李鸿章有各种缺点,难道当时中国换个人就能搞好吗?李鸿章毕竟不是秦桧,不是卖国贼啊。

记得在合肥李鸿章府邸,明显经过了修缮,而且还看到后世很多名人都是李家之后,包括张爱玲和李道豫等等,似乎对李的评价也愈发宽容了。

直到我在成都四川博物馆买了梁启超写的这本薄薄的《李鸿章传》,觉得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才是中肯。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一言蔽之,就是李鸿章的失败完全是因为他不知实事,不学无术。

先就甲午海战的缘起说说吧,朝鲜本来是中国的属国,那么朝鲜的外交权力在中国;可是当西方各国和日本找到李鸿章(他当时梳理总理衙门),请求谈判在朝鲜的商务,口岸开放等事宜,李鸿章居然说朝鲜外交由朝鲜负责,中国该部干预,从此列强就直接与朝鲜谈判。

最后,就是李鸿章经营北洋二十年,最后北洋舰队出发的时候,主力舰只有各个大口径主炮的炮弹居然都不够,天津机械局每年都从德国进口炮弹的啊,而且每年自己也都生产的,这些预算都用到哪里去了,这种腐败即使在封建王朝也是不能容忍的,虽然谁都知道封建王朝必然最后腐败如斯;李鸿章在二十年中,每年都派遣年轻的英才去各个军事先进国家学习,可是这些人回国都只能从事低级职务,指挥职务都是李鸿章在淮军的亲信,无论其人在专业上,操守上是否合格。就拿北洋提督丁汝昌来说,本身也不是海军出身,这样任人唯亲,对后来的军事失败的影响无可估量,这还是要怪李鸿章的。

就凭以上三条,邓小平把李鸿章作为晚清腐败的标签,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他当然不是卖国贼,可是他的确对后来清王朝的外交军事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至于这些影响是否可以消除,看看日本就知道。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七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八

对于一个处在世界剧烈变革,列强虎视眈眈的时代,支撑着一个破旧不堪,国力日益衰落的王朝,游走于列强之间,为国忍辱负重的老人来说,李鸿章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比李鸿章更煎熬,因为他为那个王朝肩负了太多的责备。他的一生也都在不断的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也在终其一生的实践着。

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位高权重,能够执掌大权40余年。虽有高处不胜寒,却能游走于清廷各派之间;虽国力衰弱,却能周旋于众多列强之间,这足以体现其处事之智慧的高深。临终还能得到了朝廷的褒奖,最终能善始善终,他是幸运的。而这也正是他的不幸,身处一个动荡的年代,又执掌大权,朝野相倾,居然没有成就一番伟业,实属遗憾。他之所以演绎了一幕历史悲剧,其个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九

悲情宰相——李鸿章——读梁启超《李鸿章传》数历朝历代,吾最不喜乃元及清,以一外族而入主中原,籍野蛮而统治文明,以虐为乐,嗜杀成性,残酷成性,流毒遗万年,对华夏对人类没丝毫的进步意义,彻底的反人类政权。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故吾对清臣无一好感——盖一众言必称奴才之犬儒也。然小儿学史,常言及李鸿章,吾知之甚少,遂购书一册,乃梁启超著《李鸿章传》也。细读研读,竟为之击节,为之叹惋。梁为康梁“百日维新”之首,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其私交亦泛泛不深,更有挖祖坟之仇(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奉旨铲平康梁祖坟。——李的祖坟也曾被太平天国铲平过。)然任公能在李鸿章死后仅两月便著成此书,且书中并没私愤之言,还颇多为李解免之言,确乃真君子也。李鸿章之于晚清,功过大事,愚以为有四:一曰平吴,一曰剿捻,一曰洋务,一曰外交。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十

近期一直在读李鸿章,本人喜欢读一些历史故事、人物之类的书籍,不经意间看到了李鸿章这本书的推送,觉得这个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校的历史课上学过,知道他是清末重臣,且名声也不怎么好,好像还被扣上了汉奸的帽子。陌生是因为除了课本上的介绍,其他的一概不知。处于好奇,就开始读李鸿章这本书了。
刚打开书时,发现有4800页,哇,这么多页,不知道有没有勇气读完。读书和做事相反,开头容易读进去,读着读着就觉得没意思了,或读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了,就缺少激情去读完了。刚看到4800页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可能又要虎头蛇尾了,抱着试着读的心态开始了。读着读着发现这本书挺有意思,就像一部好的电视剧一样,不断的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现在已经读完,难得读一本厚书,写一下读后感。
李鸿章这本书不像其它人物传记的书,从人物的出生小时候开始写。这本书由太平天国与清军作战写起,引出在曾国藩府做幕僚的李鸿章,后来天平天国围攻上海,上海危机,曾国藩派李鸿章到上海救火。从这时起,李鸿章才正式登场。
在曾国藩幕府时,李鸿章是个舞文弄墨的文章高手,没有自己的一兵一卒。去上海时,李鸿章想向曾国藩借兵,毕竟面对虎视眈眈的太平军,光靠两张嘴皮子是不管用的。曾国藩告诫他,要想士兵死心塌地的跟着你,需要自己培养自己的势力,借的兵永远是别人的,出工不出力,有利往前涌,遇事往后跑,打起仗来临阵溃逃,往往适得其反。听人劝吃饱饭,李鸿章开始招募自己的军队,由于自己的安徽人,自己的士兵大多数是从安徽老家招募来的,就称自己的军队为淮军。带领着自己新招募的淮军,李鸿章雄赳赳气昂昂的就奔赴上海了,到了上海才发现,一切都不那么美好。四周太平军环伺,城内官商各种势力催着开战要打跑太平军,面对各种压力,李鸿章不为所动,在自己的士兵训练好之前坚持不开战。自己的士兵自己知道心疼,别人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说的轻松,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当时的上海英租界、法租界已经形成,长江两岸也不乏外国军舰。在练兵期间,他还参观了外国的军舰枪炮,大为震撼,外国的大炮指哪打哪,威力还特别大。想想这要有一天和外国开战,自己的士兵只有当炮灰了。也正是这次参观影响了他一生,李鸿章下定决心要向列强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装备自己的洋枪队,建设自己的军舰。
凭借自己的淮军和相对先进的装备,李鸿章解上海之围,顺势帮助消灭太平军,后来又消灭国内的另一拨造反势力捻军。等国内稍微安定时,李鸿章靠自己的军功顺利坐上了天下第一督抚--直隶总督的位置。这个时候清政府算是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平静期,鸦片战争后各国得到了各自的利益,稍微稳当了,国内农民造反运动也刚刚平定,只有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左宗棠还在哼哧哼哧的收复中,不过天高皇帝远的,眼不见心不烦。李鸿章也借这个时间开始发展洋务运动了。万事开头难,中间难,之后更难。这个难,不仅是做事难,更重要是朝廷各方势力相互掣肘,想做事难。当时的政府高层,基本分成两派:清流和洋务,清流就是满嘴之乎者也,只会纸上谈兵的老夫子,他们由于受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没出过京城,没见过世面,基本是经验主义者,夜郎自大,以泱泱大国自居,不屑于学习列国。这也怨不得他们,中国自秦朝一统以来,中国分分合合,从没被外夷征服过,即使有蒙古,金这样的关外民族建立的王朝也会很快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同化,逐渐变成自己人。由于这样一种强大的意识统治,让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文人,视西洋文明为奇技淫巧,不屑于学习他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能成为老师的三人中,在文人眼中是要比自己强的,至少也应该是平级才行。这样对于向蛮夷学习,显然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清流人士无法接受的。另一就是洋务派,他们就比较务实了,基本都是一些和洋人打过交道的人,见识过洋枪洋炮,知道洋人技术的厉害,如果不向洋人学习还真干不过。由于两派的较劲,洋务这儿刚提出个要建军舰,加强国家的海防,清流那边马上提出一大推反对的理由,导致一个问题反复讨论,反复权衡,往往是今天准了,明天又改主意了,今天进两步,明天又退一步,来来回回折腾好几个月,最后即使勉强建起了,也是一塌糊涂。建铁路、建邮报、开煤矿都是这样朝廷各派难以达成一致,做起事来相互掣肘,难以形成规模,最后一塌糊涂变成鸡肋。
跌跌撞撞几年过去了,这时候日本也强大起来,企图占领台湾、朝鲜,薅一薅清政府的羊毛。这时候的朝中清流派更是咋呼了,小小的日本,自古以来我中原王朝就没正眼瞧过你,这时候敢在我泱泱大国面前比划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清流内部一致高呼要和小日本打一仗,让小日本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过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却能清醒的认识到,如今的日本已今非昔比,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从天皇到内阁大臣再到各级官员甚至到普通百姓,都取得了一致,在学习欧美上几乎没有一点杂音,不光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还学习西方的法律、技术、天文知识等全套的东西,培养自己的工程师研究制造更牛的装备。举个小例子,当时日本天皇接见大臣时,大臣看到天皇竟然穿的是西装而不是自己国家的服饰,大臣说:我们学习西方的技术、知识,没必要连服饰也学习西方吧。天皇说:‘既然向西方学习,就要学的彻底,我连服饰都能学习西方,还有什么不能学习的呢。’这么看,日本确实不要脸,只要别人比自己强就向人学习,抛弃自己一切的学,缺少自己的文化。李鸿章曾经这么评价过日本:日本是个可怕的民族,在我们国家强大的时候,即使打它、骂它,日本也会跪着笑脸相迎的来中国学习,当我们衰败的时候,日本会反手一个大招,想狠狠的咬死我们,这样的一个民族是多么的可恨、可怕啊。正是这样一种臭不要脸的精神,使日本迅速强大起来,开始对清政府虎视眈眈。日本想要发动战争,即使清政府有意避让也是枉然,更何况还有一帮清流派在不断的叫嚣要干死小日本,李鸿章你的洋务运动搞了这么多年,赶紧出去教训一下日本这帮孙子。这时的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觉得,军舰大炮都买了,小日本个子这么矮还这么嚣张,就拉出去打打呗,杀杀他们的威风。日本要打,清政府想打,战争一触即发,这就是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清政府被打的一败涂地,割地赔款,李鸿章十几年的心血北洋舰队也打没了,朝鲜、台湾也丢了。这时候的清流派,直跺脚不说话,哎!
分析一下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
1.硬件装备比较:
中国的洋务时间比日本的明治维新还要略早,而且当时中国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每年的税收也比日本多出好几倍,一开始就购买了几条当时的巨型军舰,可以说开了个好头,可是后来暂且没有战争,稍微安定以后,朝廷内部的两拨人又开始掐架了,清流们觉得有几条军舰就行了,咱又不出去打别人,能守就行,没必要再购买了,而且慈禧太后又要重修颐和园,大批的经费都挪到修园子上了,没有多余的银子建设洋务。当时是工业革命大发展时期,技术改革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才能保持长盛,而北洋引进新的军舰,建设新的项目得不到支持,十几年来只能依靠最早一批购买的军舰,虽说后面有小打小闹的补充,但都不成气候。更可笑的是在修铁路这件事上,唐山到天津一段不长的铁路上,由于清流的反对,几年来一直用马拉着火车在铁路上跑着运煤。而清流的反对说法更是可笑:火车跑起来的声音太大,咚咚咚,地动山摇的,怕惊动了地下的祖宗。哎妈呀,这帮人就不怕外国人打进来,丢掉祖宗的江山吗。折腾来折腾去,洋务派和清流们的频频过招,最后是国外有的咱们也有,也就仅仅是有而已。
再看看日本,在决定学习西方后,从天皇到百姓目标达到空前的一致,为了让国民亲身感受这场改革的必要性,日本天皇还假惺惺的邀请中国的北洋舰队出使日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好面子的民族,面对出使日本这么个装逼的机会,朝廷的各派之间竟然达成了空前的一致,清流们想利用这次机会向日本展示一下我大清朝的强大,即使现在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但你小日本也只有仰视的份。而洋务们就比较务实一点了,想用自己强大的北洋军舰震慑一下日本,让他们知道我大清朝的强大实力,打消对我大清的觊觎之心。而日本的这次邀请也是处心积虑,正是利用了北洋舰队表面的强大,让日本民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勒紧裤腰带,捐钱出力,发展自己的军舰,实现强国梦。别说,效果还出奇的好,没过几年,日本就拥有的自己的舰队,而且数量还比中国的多,虽然吨位没有北洋舰队的大,但是灵活机动性很强。最重要的是他们还研制出了世界少有的开花炮弹,拥有自己的自主产品。
2.人心士气比较:
一场战争的胜负,如果双方的实力差距非常大,一方装备枪炮,一方手持大刀,这不用猜也知道谁胜谁负。如果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太大,你方有枪炮,我方也有,只不过武器质量,武器先进程度有些差距,这时候打的就是气势,打的就是人心了,气势如虹就会弥补武器上的差距,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朝廷中的清流们所强调的,清流们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知道打仗打的是人心是士气,他们一味的认为只要将士用命,打退洋人指日可待,我大清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只要一致对外,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洋人淹死。清流们认为,现在不是武器的不济,是将领畏死,士兵不用命才导致的一次次的溃败,现在要做的是整顿军纪,任命不怕死的将领。说的容易,当时的清政府从芝麻小官到京畿重臣没有一个不腐败的,当时清流中有名的清官、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每天至少参加两场应酬饭局,这真是一边口号喊得震天响,一边疯狂的觥筹交错。这么腐朽的大环境下,别人凭什么抛家舍业的为你们去打仗。再说说清朝末期国家的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绿营和八旗兵算是国家的正规军了,却天天提笼架鸟斗蛐蛐,士气早就消耗殆尽,在和太平天国打仗时就不堪一击、一败涂地了。而各地招募的地方军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在平叛内乱将领身先士卒,士兵英勇冲锋看似士气高昂,而这高昂的士气背后是无尽的利益,湘淮各军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破城之日,士兵抢掠三天,正是看到围墙里的金银珠宝,士兵们才跟打了鸡血似的不要命。当时有个说法,每破一城,湘军中的九帅都要请假回家休息几天,而这回家休息正是九帅一车车的往老家拉抢掠来的金银珠宝。将领这般,士兵更是如此。当一支军队开始追逐利益时,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中日战争湘淮各军遇到了硬骨头,结果一触即溃,将领带头跑路。
而日本,除了上文提到的上下同心外,他们还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大臣制定在所有学校中全部实行寄宿制,日常生活仿效兵营组织,把孩子们培养成未来的准军人。《小学教育大纲》从小培养小孩的尚武、忠勇的精神,深化效忠天皇的思想,让学生从小明白天皇乃是‘万世一系’的神,长大之后能够绝对服从天皇,无怨无悔的为天皇为国家献身。而且海军部还请人编了‘打败中国军舰’的游戏,在每个学校进行推广,要让在校学生从小树立打败中国舰队的责任和信心。日本想强国,想打败中国,已经进入疯狂的阶段,好多行为看起来简直丧心病狂。这也正是一个国家的可怕之处。
观察一个国家和观察人一样,应当洞察其心腹,而不仅仅看到表面。清朝末年虽然表面上在不断改革和进步,但不过如同一间老屋废厦加以粉饰而已,经不起大风大浪。清朝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人心腐败已达极点。民众是国家组织的一‘分子’,‘分子’一旦腐败,国家岂能独强?国家的元气丧失消亡,这比国策的失误还要可怕,国策的失误尚可以扭转过来,而国家元气的腐败就是真正的病入膏肓了。孟子说:‘上下交征利,则国危’。尤其是清朝官场腐败导致司法不公,甚至刑罚乃至性命都可以被金钱所左右,普通百姓申诉无路,民怨挤压,百姓还会为这样的国家去奉献吗?将领们则争相克扣军饷,士兵们还会为国献身吗?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李鸿章由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人弹劾辞去了直隶总督的职务,跌跌撞撞基本很少出现在主流舞台上了。封建王朝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统,一个朝廷出了问题,往往推出一两个奸臣来,大家痛痛快快的骂一通,反而把真正的原因掩盖了。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衰败归罪于一人,是安抚民心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可这也是最无耻的办法。如果大家都不坐下来反思一下,反省一下,吃一堑未必能长一智。
之后又经历了百日维新,后来义和团也粉墨登场。义和团是由清末的山东、直隶地区的民间习武练拳的百姓组织,由于长期和外国教会和教民产生冲突,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之后不断壮大,后来发展成抵制一切洋人、洋物、亲洋势力,打砸洋行、拆毁铁路。清朝政府在和日本签订完丧权辱国的条约后,其他各国看到了清政府的懦弱,也都在加紧变本加厉的欺负清政府,而这个时候义和团的出现,并且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让腐朽的清政府感到一丝兴奋,可以利用这股民间势力,好好打压一下外国势力。而且这些义和团还宣称刀枪不入,不惧怕洋人的洋枪洋炮。这样的鬼话清朝的高层竟然有人信了,将义和团引入北京、天津,和列强各国宣战,打砸外国使馆。可这帮几万人的乌合之众攻打只有两千人的使馆,几个月没有打下来,自己还伤亡惨重。最后列强十一个国家的联军从天津登陆,占领天津、北京,烧杀抢掠,简直就是翻版的旅顺大屠杀。面对野蛮的洋人,清政府没办法了,又一次征召李鸿章去谈判,洋洋大清除了李鸿章,当时连一个能和外国人议和谈判的人都没有,可笑至极啊。这次议和又是屈辱性的,说是谈判,清为鱼肉,洋为刀俎,哪有清代表说话的机会。谈到赔偿时,列强十一国提出四亿五千万两的白银赔款,面对这样一个天文数字,李鸿章问他们的依据是什么,洋人代表回答:‘何须依据,各国都认为这个数最为合适。中国向来自大,号称是泱泱大国,人口有四万万五千万,一人一口唾沫,就可以把洋人淹没,一人一两赔款,就是让你们明白,人多不等于国强,如果愚昧不开化,人多反而容易惹祸。’这次签约史称辛丑条约,也是清政府签订的最屈辱性的一个条约,这次签约也耗尽了李鸿章的最后一点精气,之后不久便郁郁而殁。
评价一下义和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仅有的海上力量北洋舰队被打没了,而且稍微有些战斗力的军队也都被打散了,这样清朝属于有疆无兵的状态。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国列强更是发现清政府外强中干,软弱无能,从而更加加紧了对清朝的侵略。清政府默默忍受着列强的侵略,痛恨的牙根痒痒,却无可奈何。这时候突然冒出个义和团,还打出‘扶清灭洋’这样无比诱惑的口号,朝廷也许知道‘刀枪不入’这样的夸大宣传难免名不副实,但是义和团的这股骨气可用,希望利用义和团的这股民气,杀一杀各国的锐气,也出一下自己这么憋屈的一口气。但是义和团本来就是一帮毫无纪律的乌合之众,清政府想加以利用但却无法掌控,直到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差点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李鸿章从上海起家,看到中外军队枪炮上的巨大差距,大半辈子以缩小这个差距为己任。组建的淮军当时号称大清最精锐的军队,就是因为装备了最新式的枪炮。但甲午之战,仍然一败涂地。军队只有忠义之气而无精锐装备不行,只有精锐装备而军心败坏更不行。大清从上到下贪腐成性,已经把民心民气耗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气神没了,血性没了,那真就没希望了。
这本书到这里就结束了,后来的清政府摇摇晃晃,没几年随着溥仪的退位也就结束了。感触很深,大厦将倾,只通过表面的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先破后立,不破不立,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厦,必须将其推到,破除旧思想,才能接受新思想,之后民族才有新希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