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一
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招热情;
2、了解湘西端午习俗;
3、学习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生:中秋节、重阳节。
师:谁来补充一下?
生1:还有春节、端午端午节、儿童节。(众生笑。)
生2:儿童节不是传统节日。
师:对。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元宵节、清明节。
生:这首诗写的是端午节。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这首诗写到屈原,写到龙舟,这两者都与端午节有关。
生(齐):沈从文。
师:他有哪些代表作?
生(齐):有《边城》、《长河》、《湘行散记》。
生(齐):好!
(生朗读课文)
(部分学生继续读书)
师:读完了吗?
生(齐):读完了。
师:那你们找的是哪句话呢?
(学生三三两两地举起了手)
生: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的竞赛,直到天明方能完事。
师:好!也就是课文的第三小节。一共写了几项活动?
生(齐):两项。
师:第一项——(生齐)船和船的竞赛。
师:用四个字概括一下——
生1:船船竞赛。
生2:赛船比赛。
生3:龙舟竞赛。
师:非常好。三个字呢?
生(齐):赛龙舟。
师:(一气呵成)两个字呢?
生(齐)赛船。
生(齐):人鸭竞赛。
师(击掌赞叹):好极了。(众生颔首)三个字——
生(齐)捉鸭子。
师:两个字——
生(齐):捉鸭。
师:好。(板书:捉鸭子)(稍停,指“赛龙舟”)这是第几小节写的?
生(齐):第一小节。
师:(指“捉鸭子”)这个呢?
生(齐):第二小节。
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了课文的第三小节,通过第三小节,一下子就拎动了全文。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研读语文课文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一点突破法”。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及的是我当年的恩师姚烺强先生,他是“一点突破法”的创始人。
生(七嘴八舌地):课本剧……自读积累……记者采访……
生:我认为课本剧不行。因为本课没有剧情,不好表演。最好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学习方式最好由学生自定】
师:那谁来扮演记者?
生(十分积极):我!
师:那我们就让女生扮演记者吗!记者来到湖南采访端午习俗,一找就找到一位——
生(七嘴八舌)划船的青年……年长者……
生:我认为最好是遇到一位老大爷。因为老大爷经验丰富。
生(齐):书上。
(生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都读好了吗?下面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自由组合,交流交流。可以下位。
(生自由组合)
(一女生上,接过麦克风)
陆:(佯装咳嗽)我们这儿吗,每年端午节都会赛龙舟、捉鸭子的,很是热闹。
记者1:哟,那看的人多吗?
(生1下,另一女生上)
记者2:老大爷,请问你们这儿的龙舟是什么样子的?
(师示意“老大爷”调动下面的学生参与)
陆:这个问题吗,请我的朱老兄来帮我回答。
记者2:谢谢老大爷。
(下,另一女生上)
记者3:老大爷,你们这儿龙舟上都有哪些人,他们是如何分工的?
陆:请刘兄帮助回答吧。
记者3:谢谢。
(下,另一女生上)
记者4:请问老大爷,龙舟竞赛获胜的都能领到奖赏?
一男生:(主动站起)我来回答。凡获胜者都能领到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
记者4:那捉鸭子是怎么回事呢?
陆:请缪老兄(指教者)回答一下。(众生笑)
师:这个问题还是请其他更为博学的人回答吧。顾元祥老兄,你来回答 。
记者4:谢谢老大爷。
(下,又一女生上)
记者5:老大爷,我想问一下,你们这儿为什么要赛龙舟和捉鸭子呢?
陆:这个吗…为了纪念屈原。你再问问缪老兄吧。
生(齐):好!
记者5:谢谢。我的采访结束了。
(下,陆下)
师:对刚才的采访过程,谁来评点一下。
师:你们认为读得怎样?
生(齐):不好!没感情。
师:再来一遍!感情充沛一点,读出气势。
(生齐读)
生齐:实写。
师:“便使人想起……”这是——
生齐:虚写。
(板书:实写、虚写)
(生奋笔疾书,5分钟后)
师:时间差不多了,许多同学己经写了二百多字了。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2:(略,教师相机点拨,着重强调虚实相生方法。)
1、这是一个着眼于学生的设计,而不是为教师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人本教育并不是主张教师彻底的无为,而是要求教师要将影响化于无形。本课教学中若能在参与学生的交流方面将教者作为一个老大爷的角色落到实处,教学效果会更佳。
缪爱国老师的《端午日》教学,用他的行为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改范例,从中我们看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积极探索精神。
这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关注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教者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和人文气质,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较好的统一。课堂上,教师不是以固定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带着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真谛。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同学们在想象和活动中体会、再现湘西风俗风情。一上课对作者沈从文的简单介绍,就让学生露出钦佩向往的神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说,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也是一种不知不觉的熏陶。
其次,创设了较好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这堂课较好地把握了新课程的阅读理念,重在学生的感受、体验,整体感知、理解,较好地整合了问题和活动,创设了情境。课堂以非常清晰的板块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教者设计了三个板块:一、初读课文,根据第3节了解课文写的两件事;二、用同学们喜欢的“采访”形式来再现“赛龙舟”的情景;三、将赛船高潮部分(“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虚实结合的写法迁移到“捉鸭子”场面的想象写作训练。第一板块一下就理清了文章思路;第二板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认真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尽情表现,获得发展;第三板块不是简单的读写结合,而是在学习课文重点部分的基础对文章的再研读、再发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多角度创造性阅读的理念。教学情境的巧妙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体验者、发现者、创造者。
再次,致力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较好地创设了和谐、民主的气氛,赛龙船民俗风情的再现,是课本剧表演、对话、采访还是其他形式,教者采取的是与学生商量的口气来确定的。课堂上,教师留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尤其是让“记者”与“记者”、“老大爷”与“老大爷”商量的环节,学生可以越位,自由合作,在探讨的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赛船高潮部分的朗读,让学生自我评价,然后越读越好。同时,教者还把自己作为老大爷的一员,在课堂上始终作为一个参与者的角色。教者适时的点拨,合理的组织,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设良好的空间。这样,教者毫不吝啬地把阅读、思考、活动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共同合作中得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另外,较好地体现了教者的教学机智和教学个性。对沈从文的介绍,学生概括课文两件事时的语言训练,对学生亲近书爱读书的点拨,“一点突破法”的介绍运用,加上适时的鼓励,恰当的手段,习惯的培养,都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得到了和谐的发展。
应该说,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堂好课。
当然,作为一个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教学中还存在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是在学生完成“记者采访”活动结束时,教者应适时将学生对文本的再现紧扣课文内容予以点拨,而不是单就学生采访表演进行评价。从实录看,学生的采访活动基本上只是停留在课文的复述层面,教师如果能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概括、挖掘,学生将更有收获。
二是媒体的使用问题。学生对“捉鸭子”场面的想象描写,如果能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习作,让学生读,让学生分析,再让学生修改,效果肯定不一样。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庄焕方)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二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因此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二(8)教室
四、活动时间:20_年6月7日
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比如来自福建、东北、安徽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2)《端午日》唐殷尧潘
(3)《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4)《端午》唐文秀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打算怎么过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想对我们的党有什么话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希望党的工作朝那些方面进行?(学生交流)
3、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
看了此次策划的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_》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小学阶段有努力学习!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的:1、了解民俗,感受乡土文化。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联想、想象能力。
3、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
详写和略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 :
。
(1—2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1、字词方面的不解。如“缓促”“调理”、“不拘”等。
2、“本文写的是端午节的竞赛,为什么还要写以前练习的事?”
(1) 讨论侧面烘托的作用。
(2)再从文中找出有这样作用的句子。(3处)
(1) 讨论详写和略写的处理。
(2) 从文中再找类似的句子。
五、谈感受最深的场面
(一)人山人海的场地写得好。
(1)三个“莫不”的句子
(2)从文中找其它写人多的句子。
(二)重点赏析“赛龙舟”场面。
显示课件中本段文字。
1、动词的运用。学生谈动词对表现场面的作用,(课件显示动词)
(1)表现了不同人的不同动作。(课件显示不同竞赛人)
2、拓展,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假如你是一岸上的一名观众,你会怎么办做?有何感受?
(2)、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名赛手,你希望是做什么的?
(师生明确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3、精彩段落背诵
(1) 介绍背诵方法:关键词语背诵法。(课件显示关键词)
(2) 根椐课件显示的关键词背诵这一精彩场面。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四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 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
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2) 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 1 ) 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五
在全园性的民族文化主题活动中,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食物比较敏感,我们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切口,以节日食品为代表,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日,生成系列主题活动“热热闹闹元宵节”、“香香甜甜粽子节”、“团团圆圆中秋节”。最近根据时令季节即将进入“香香甜甜粽子节”主题。粽子party是这个主题结束阶段的综合活动,整合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此活动创设了party这个情境,有音乐、有食品、有游戏活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体验法、游戏法等,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1、能清楚地说出粽子的种类和味道。
2、通过品尝、装饰等活动,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表现。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品尝粽子。
2)以自助餐的形式品尝各种粽子,说出粽子的种类和味道(甜、香、软)
——与同伴、教师互动
2、游戏活动——与同伴、教师互动。
1)穿戴粽叶服饰(准备好的裙子、头饰、披肩等)
2)装饰香包、挂香包
3)将咸鸭蛋放进网兜并挂戴
4)鸭蛋滚画(浅色色粉纸、单独滚、同伴间对滚)
3、活动达到高潮并结束。
播放已学过的一首关于粽子节的一首歌,滚画作品贴在后面作背景,集体进行歌表演。
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想、看、说、听,自己讲述粽子的大小、形状等不同特征,教师在旁加以鼓励,能使孩子原有的经验得到梳理。 活动里我提供粽子实物让孩子观察,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粽子的多种形状,大小区分等特征,给孩子以直观的感性经验。知识丰富后给孩子们品尝我准备好的几个品种的粽子,孩子们看着飘溢清香粽子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们品尝不同粽子的同时也在一边议论平时吃过的粽子有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味道的,还有馅儿又放有什么的。粽子的故事由来,教师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由孩子自由说说,教师不做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孩子加以鼓励。最后再由老师对故事由来的小结,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对家乡的特产喜爱。我作为教育者,在活动中起到主导的`作用,适时、适宜的引导孩子掌握知识。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六
1.情感目标:体验过端午节的快乐,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认识目标: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3.能力目标:主动参与端午节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进行有关端午节的调查及信息采集。
2.物质准备:艾草、粽子、香囊等物品,端午节来历的图片;赛龙舟视频等。
1.以视频导入,激发幼儿对端午节兴趣。
(1)引导幼儿观看赛龙舟视频。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比赛?为什么要赛龙舟?
2.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鼓励幼儿结合调查表及信息资料,以小组形式交流分享已获得的相关经验。
(2)提问:什么时间过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3)教师结合图片,以故事形式与幼儿共同梳理、提升经验。
3.以多种形式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1)提问:端午节人们会做哪些事?
(2)引导幼儿结合艾草、粽子、香囊等物品,进一步了解端午节
的各种习俗。
(3)鼓励幼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人们过端午节的习俗。
(4)梳理提升经验。
4.幼儿品尝并交流各种风味的粽子,感受和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延伸:
美工区:为大家准备制作粽子的材料,区域活动时可以尝试做粽子。
建构区:提供龙舟图片,鼓励大家搭建龙舟。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七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的节日气息。
1、端午节一些习俗的图片或实物。
2、屈原图片
1、小朋友昨天是星期一,怎么大家都没有来上幼儿园呢?你们家
昨天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2、老师带来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东西,庆小朋友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3、出示艾草和菖蒲:这是什么?谁知道它们的名字?你在哪里看过它
们?(向幼儿介绍端午习俗:农历五月初一讲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端午节那天取下,熬出水洗澡。)
4、出示粽子: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吗?(介绍粽子的做法和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5、出示赛龙舟的图片:除了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草、吃粽子,端午节人们还会干什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赛龙舟的场景。)
6、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插艾草、吃粽子和赛龙舟呢?
1、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都是为了一个人,下面老师给你们讲讲关于这个人的故事。
2、出示屈原图片,引导幼儿从外形、衣着等方面了解这个人是古代的人。
3、介绍关于屈原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为了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好,他提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是没有人听他的,他还被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出去流浪。后来他的国家被别的国家欺负了,他很伤心,就跳江自杀了,他跳江的那天刚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老百姓都很爱他,怕江里鱼会咬他的身体,所以渔夫敲着锣鼓去打捞他的身体,还一边把准备好的粽子和雄黄酒倒进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那在端午节,人们要做哪些事情呢?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有人把端午节人们要做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2、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八
1、了解家乡端午节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怀。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
3、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师准备:全方位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全面了解相关知识。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确定探究主题,组成活动小组,群体策划进行研究。
课前交流:
课件展示有关节日的图片,学生抢答。
(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聪明,知识真丰富!)
一、激趣导入
二、分组交流
1、前几天根据大家的兴趣与爱好我们自愿组成了四个小队,各个队都有自己的名字。请响亮地来报一下队名吧!
节日饮食队节日故事队节日习俗队节日诗歌队
2、下面我们就在队长的带领下认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待会儿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3、分组讨论交流,师参与其中。
学生有的在交流传说;有的在练习讲故事,有的在进行古诗配画,有的在包粽子……
三、汇报展示
有请队长带领你们的队员上台,他们汇报时其他小队可要注意听,比比哪个小队的发言最积极,听得最认真,我们将评选金星队!
(下面的顺序随着学生的活动而随机进行调整)
1、节日故事队
我们是故事队,我们主要研究了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
(1)大家知道端午节跟谁有关吗?(屈原)
(2)我来为大家讲讲《屈原投江》的故事。
(3)我这儿还有一个传说呢!《纪念孝女曹娥》
(4)其他队还有补充的吗?
(5)听了这些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
(6)师小结:这些动人的传说,让我们感受到了屈原的爱国;曹娥的孝敬;伍子胥的忠贞;那位大嫂的善良,每个故事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谢谢故事队给我们带来的文化享受。
2、节日习俗队
我们是习俗队,我们主要研究了端午节的习俗。
(1)大家快看,习俗队给我们带来什么礼物啦!
配香囊:展示香囊,这是我跟妈妈学着制作的香包,你们知道这里面装的什么?(朱砂、雄黄、香药)
(2)插艾子:我通过上网、问我的奶奶知道了: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我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师:是呀,如今手足口病等流行病不断发生,我们一定讲究卫生,保证健康。
师追问: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4)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5)食粽子
(6)其他队还有补充吗?
(7)教师小结:只要多观察、多问、多学,对我们传统的节日了解得更深入,更好地享受祖国的传统文化。
3、节日饮食队
我们饮食队,我们主要研究了端午节的粽子。
(1)我们先来给大家猜个谜语,看看哪个队反应最快?
三角四棱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细品尝。(粽子)
(2)想知道这漂亮的粽子是怎么做成的吗?下面我就包一个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边做边实物展示。师问:你是跟谁学的?(可见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呀!就要快过端午节了,请不会的`同学们也学着与家人包粽子,全家一起动手,乐就在不言中。)
(3)其实,粽子的种类可多啦让我们一起看看各种各样的粽子,饱饱眼福吧!
学生投影自己拍摄的图片:能说说是怎么收集到的?说清楚名称、里面的是什么?(莲子肉粽、板栗肉粽、枣粽;北方的粽子多以大枣、豆沙为馅,南方以肉馅为主。)
有的学生到超市进行了调查;还有的进行了拍照;有的采访了周围的人……
(4)听了饮食队的汇报,你们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师总结:节日饮食队自编了谜语,还为我们讲述了包粽子的方法,还运用多种方法调查了粽子的种类,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九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 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 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 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 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活动一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 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活动三 粽子香袋
目标:
1、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 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 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很多家长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十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气氛,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视频、平板若干。
一、情景导入
1、用聚光灯效果出示粽子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粽子)老师一边说一边点开聚光灯出示粽子。你们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还记得老师给小朋友讲过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五月五原跳江这天成为端午节!
2、观看划龙舟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赛龙舟视频(点击课件视频图标超链接出现视频动画)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视频里的人在干嘛什么呀?(在划龙舟)
总结: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龙舟比赛。
二、学习儿歌
1、教师结合图片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跟端午有关的儿歌,老师这里有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端午习俗
五月五,庆端阳,
划龙舟,挂香囊,
雄黄画个花脸妆,
好吃粽子香又香、
师:刚刚儿歌的题目叫什么?(端午习俗)对,端午习俗。那儿歌里都说了哪些习俗呢?(老师请小朋随机点击四个粽子图片,幼儿点击后出现不同的动画)。
2、平板操作包粽子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粽叶子,现在先请小朋友添加米,喜欢什么口味的粽子可以加入什么材料。(平板中出现粽子食材,小朋友选择性拖入食材)
3、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加深印象。
师:咦,刚刚的儿歌里面,小朋友有没有听出哪些音比较像呢?
师:有的小朋友听的很仔细,听到了阳和囊很相似,老师发现儿歌里还有一些你们没有发现,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十一
1、让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父母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学会理解关心父母、老师,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1、准备反映感恩的歌曲、图片、故事、小品、朗诵等等
2、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3、准备有关
课件
。开场白
:主题音乐:《让世界充满爱》(主持人登场)
卢析:鱼儿向大海献上优美的舞蹈,因为是大海给了他生命。
周佩:鸟儿为大树送来清丽的歌声,因为大树给了它温暖的家。
卢析: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周佩: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卢析: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
(两个人)一起: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主题班会《懂得感恩》
[环节之一:感恩父母]
1、问题抢答
周佩: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感恩,人类的许多节日就是表达感恩的;
同学们开始抢答:
(1)母亲节在什么时候?——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2)父亲节在什么时候?——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3)感恩节原自哪个国家?——源于美国
(4)你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略)
(5)我国重阳节在什么时候?——阴历9月初9
2、小品:《爹》
3、学生代表讲述关于父母之爱的小故事
周佩:同学们,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的爱的一种无声的表达方式,下面有哪位同学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发生在他自己身边爱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略
4、家长致辞
王井:是呀!爱是一缕缕阳光,能滋润干涸的心田;爱是一丝丝春雨,会萌发无限的坦诚……,只要有爱,枯木能发芽;只要有爱,沧海变桑田……,让我们来看看家长眼中的爱吧!(家长的
发言稿
)5、感恩父母,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好
学生的分析反省略。
尽管我们有这么多的不足,但我们仍会努力,我倡议,让我们一起来说:爸爸,妈妈,我们爱您!
6.朗诵《感恩父母》
郑晓磊:世界上有两人最值得尊重和感恩,她们便是我们敬爱的父母。下面请欣赏诗朗颂《感恩父母》。
诗歌朗诵
表演者:曹安琪、徐文欣、王井、卢恒珩
7、小品:《十三岁的生日礼物》
王井:父母的家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王介寒:是呀!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忧虑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王井: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
王介寒:我们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
王井:下面请欣赏宋辞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品
合:《十三岁的礼物》
[环节之二:感恩老师]
1、问题抢答
曹安琪: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9月10号是什么日子?学生答略。
我们的语文老师幽默风趣,我们的数学老师成熟稳重,我们的英语老师青春靓丽,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一位老师,为什么?学生答略。
2、朗诵:《致教师节》
表演者:林佳文、林钰
3、长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4、互动:学生模仿教师,台下同学猜
过程略
5、采访老师
王井: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暧;雨露滋润,桃李蓓蕾红。同学们,其实老师也有许多话想对我们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陆老师!过程略。
[环节之三:感恩社会]
1、说一说:感动中国的人和事
学生回答:马背乡邮员王顺友、航空材料专家黄伯云、残疾人艺术家千手观音邰丽华、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赤脚医生李春燕、带妹妹求学2019年的洪战辉、为战友守墓36载的陈健、平民英雄魏青刚、青年歌手丛飞等等。
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我们要感谢他们。
2、合唱:《感恩的心》(同学一起做手语)
曹安琪: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对一个微笑,一句关怀,即使是不经意间的,我们也要学会感恩,感激这一切。请欣赏表演唱《感恩的心》。
[结尾]
1、班主任
寄语
懂得感恩,我们要学会珍惜;
懂得感恩,我们要学会回报;
懂得感恩,我们要有自己的实际行动。
懂得感恩,老师相信同学们会越做越好。
2、主持人总结
让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吧!(5)班主题班会《懂得感恩》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端午日教案设计篇十二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__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