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感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悟篇一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四子的志向。
3.理解孔子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体会孔子的思想。
了解孔子的交往艺术,学习孔子的处世之道,树立崇高的理想
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教学课时:1课时
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中一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文章,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它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据资料记载当时子路是51岁,冉有是31岁,公西华是18岁,曾皙是39岁。“侍坐”应解释为陪侍长者闲坐。长者应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用文言词给标题补充完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子)
(要注意语气、语速和感情)
1:孔子和弟子聊了一个什么话题?(志)
2:文章一共有四个人述了自己的志向,他们分别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现在我们按照答志的顺序来自读课文并填写表格。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
冉有(求)
公西华(赤)
曾皙(点)
3:让生交流,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概括孔子对四子的不同评价,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孔子评子路:哂之(轻率、自信、自负)
孔子评冉有:叹之(谦虚。说话很有分寸)
孔子评公西华:惜之(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孔子评曾皙:与之(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
(3)指名朗读四子的语言,要读出性格特征(指导学生朗读,子路的直率与勇武要用较高的语调较快的语速读出来,而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则要读出谦逊的味道,曾皙的应用轻松缓慢的语气读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4)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语气?
子路:轻率、自信、自负(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冉有:从夫子对由发言的反应哂之,他也知道夫子的意思,所以就谦虚了,也提到礼。
公西华:前面一人被哂,一人不表态,而且他的话是接在冉有的话后面说的,他就更谦虚了。
总结:可见,说话不仅与人的性格追求有关,还与现场,语言环境有关。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曾皙的志是什么?
(1)齐读曾皙的述志部分
想象用这幅图景并用语言描绘给这段文字加个标题。并探究曾皙的志。
(2)讨论交流:(大同的和谐社会)
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3)为了进一步深入领会,我们大家一起咏读一遍曾皙的答志。
(4)这几个弟子,你更喜欢哪一位?
(5)结合课文分析孔子的评价标准进而体味孔子的思想。
在这里,弟子们为什么能畅所欲言呢?我想关键在于孔子引导地好。那么,孔夫子是怎样引导的呢?看第一段,找个别同学读第一段。
(总结:作为大教育家,孔子以循循善诱的教风构建出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为我们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你该如何用批判和继承的眼光对待儒家思想。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千乘之国,有勇且知方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哂之
冉有(求)可使方六七十之民足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叹之
公西华(赤)端章甫为小相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惜之
曾皙(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与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悟篇二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四子的志向。
3.理解孔子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体会孔子的思想。
了解孔子的交往艺术,学习孔子的处世之道,树立崇高的理想
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教学课时:1课时
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中一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文章,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它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据资料记载当时子路是51岁,冉有是31岁,公西华是18岁,曾皙是39岁。“侍坐”应解释为陪侍长者闲坐。长者应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用文言词给标题补充完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子)
(要注意语气、语速和感情)
1:孔子和弟子聊了一个什么话题?(志)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
冉有(求)
公西华(赤)
曾皙(点)
3:让生交流,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概括孔子对四子的不同评价,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孔子评子路:哂之(轻率、自信、自负)
孔子评冉有:叹之(谦虚。说话很有分寸)
孔子评公西华:惜之(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孔子评曾皙:与之(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
(3)指名朗读四子的语言,要读出性格特征(指导学生朗读,子路的直率与勇武要用较高的语调较快的语速读出来,而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则要读出谦逊的味道,曾皙的应用轻松缓慢的语气读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4)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语气?
子路:轻率、自信、自负(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冉有:从夫子对由发言的反应哂之,他也知道夫子的意思,所以就谦虚了,也提到礼。
公西华:前面一人被哂,一人不表态,而且他的话是接在冉有的话后面说的,他就更谦虚了。
总结:可见,说话不仅与人的性格追求有关,还与现场,语言环境有关。
想象用这幅图景并用语言描绘给这段文字加个标题。并探究曾皙的志。
(2)讨论交流:(大同的和谐社会)
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3)为了进一步深入领会,我们大家一起咏读一遍曾皙的答志。
(4)这几个弟子,你更喜欢哪一位?
(5)结合课文分析孔子的评价标准进而体味孔子的思想。
在这里,弟子们为什么能畅所欲言呢?我想关键在于孔子引导地好。那么,孔夫子是怎样引导的呢?看第一段,找个别同学读第一段。
(总结:作为大教育家,孔子以循循善诱的教风构建出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为我们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你该如何用批判和继承的眼光对待儒家思想。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千乘之国,有勇且知方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哂之
冉有(求)可使方六七十之民足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叹之
公西华(赤)端章甫为小相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惜之
曾皙(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与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悟篇三
教学目标:
1、探索文章内在的线索,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了解和孔子。
3、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注意字的读音。
重点难点:
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孔子: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这做出了一个共同的宣言:如果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还想继续生存的话,必须回头2500多年前从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许多教学理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儒家经过不断的完善最终成为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深远。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礼”,实施“礼”。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法措手足”。
(三)《论语》:
提到孔子就不能不了解孔子的《论语》。“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言行而整理的一本书。宋儒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论语》有很高的价值,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教师范读,指出字的读音,句读的停顿。
(五)学生自渎,弄清文章的情节。
(六)探究:
1、文章题目的理解
2、文章围绕什么事展开讨论的?
志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3、你是怎么看待他们所说的话?
子路————“其言不让”————哂之————直率
冉有————知其不可而为之————叹之————谦虚
公西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惜之————更谦虚
曾皙————与之————洒脱
(七)延伸:
1、他们的思想你是怎样看待的?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是否还需要这些思想?为什么?
2、孔子的思想和中国文化
子路、曾皙、冉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悟篇四
完成背诵,课堂听写。
(分层次设计)
1、根据学案,学生完成知识积累,教师点拨;
2、分析人物刻画技巧:对话描写、动作描写;
3、深入探究孔子思想,展示孔子理想世界;
4、熟悉文本,尽可能当堂完成背诵。
适当补充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检查预习情况,由学生板演答案,教师订正。
一、阅读《孔子世家》分析:
1、对“郑人”描画的孔子形象,孔子为何“欣然笑之”?(处世态度):
2、孔子为何被称为“丧家之狗”?
1、结合文章层次,诵读课文;
2、诵读“四子述志”一节,根据对话描写把握人物性格(以同学分角色读、说为主 )
(1)、子路:
(2)、冉有:
(3)、公西华:
(4)、曾皙:
3、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中,动作描写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文本找出不同人物相关动作加以分析分析(请同学注意模仿)
孔子为何要“与”点呢?(理想世界)
引领学生背诵课文
《孔子世家》训练习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悟篇五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我国古代公开讲学授徒之先河。他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不少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而且对今天的教育也起着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组织形式;课堂结构;教学原则
今天偶尔看到《论语・先进》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一篇,读后感触较深,现简析之。
“侍坐”主要讲述了孔子门下四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一次谈话。实则是孔子所上的一堂“政治思想”教育课。它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了孔子的“导学式”教学观和方法。
几千年来,我们的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学习条件不断的改善,但教师站在讲台前,学生坐在课桌前这一上一下的传统课堂组织形式并没有多大的改观。而“侍坐”这节课,组织上不拘一格,十分自然。文章第一句写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首先,从“侍坐”一词,我们可以想象四门弟子围着孔子盘腿而坐求学的情景。其次,表现在谈话的气氛上。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子路率尔而对曰。”从“率尔”一词可以看出子路在孔子面前无拘无束,师生关系极其融洽。
“侍坐”一文虽然叙述的是四门弟子与孔子的一次谈话,但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孔子教学的基本课堂结构。当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门后,留在室中的曾皙对其他三人之言和孔子笑子路的原因等不理解,便向孔子提出了“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唯求则非邦也与”等一系列问题,孔子则一一予以解答。这可算是质疑阶段。
所谓“三主”,即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引导为主线,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为主标。这也是“导学式”的教学原则和重要标志。
1.以学生为主体
这次谈话,从孔子的提问,四门弟子的谈论,到曾皙的质疑,孔子的解答,整个过程,主要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谈论自己的政治观点、治国之道为主。
2.以教师为主导
孔子作为教师,他的这次谈话像根红线贯穿始终。从开始的启发诱导,逐个提问,到最后对曾皙问题的解答,孔子是处于主导地位。
3.以学生学习能力构建为主标
孔子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制贵族社会解体的时期。除此之外,从孔子对曾皙的解答中可以看出孔子不是直截了当地把答案教给学生,而是用“安……也者?”“……何?”“……孰……?”等反问句相告,可见其培养能力的方法之高超。
纵观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学导式”教学理论和方法,正是孔子“学导式”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实践中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悟篇六
1.了解先秦散文(即散文发展初期)中洋溢生活气息、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散文。
2.学习语录体散文,明白古代散文写作的不拘一格的特点。
3.学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并了解孔子的治国主张及教育的艺术。
4.反复诵读课文,提高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句及文章的能力。
学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并了解孔子的教育艺术。
1.通过字词揣摩分析人物形象和孔子的教育艺术。
2.提高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句及文章的能力(自我疏通文意的能力)。
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一说起《论语》,大家就能脱口而出“子曰……”这样的句子,我们先前也学过不少“子曰”名言,但是,论语里除了“子曰”这样的只言片语,还有不少由人物对话组成的篇章,它们就像一出出小话剧一样,生动、有趣,同时又富有文学色彩。我们今天要学的《侍坐》篇就是这样的篇章。
二、疏通文字,通读全文。
先就着课下注解看懂文章,再朗读全文。
三、分析课文:
这篇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言志”的一段话。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气氛自然融洽和谐的场面,可以了解这四个弟子的性格特点和孔子的政治理想。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和孔子的教育艺术。(老师应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大家闲坐聊天,孔子首先说话,他说自己年龄大一点,又是老师,希望学生不要拘束,畅所欲言。据考证,孔子当时约60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是51岁。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最小,约18岁。今天来看,这师徒五人是祖孙三代。孔子说话很和蔼,也很得体。他能体察学生的心理,所以首先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接着,孔子很艺术地启发引导学生说,他们平时总抱怨没有人了解你们,如果有人想了解你们,想重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鼻祖,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孔子的话真起作用,子路按捺不住,抢先发言了。其实,孔子的担心对子路来说是多余的。子路在徒弟中年龄最大,和老师是同辈人。他跟随老师时间最长,对老师最了解。《论语》一书中记载了子路和孔子的大量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品性是很突出的,鲁莽、直率、好斗、急躁、忠厚、朴实、诚信、自负集于一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他在老师面前毫无掩饰,“率尔对曰”表现了抢先发言的习惯。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有所收敛,但他没有一点改变。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冲口而出。“千乘之国”处于内忧外患之时,经过努力,三年大见成效。可谓壮哉!对此,孔子心里作何感想?这难道不是孔子的理想么?是不是子路替老师描绘出了心中的蓝图?对于“千乘之国”,孔子有自己的设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孔子还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却四处碰壁,无人欣赏。孔子面对子路的一番慷慨陈词,心中可能感慨万千,他知道理想说出来容易,但真正要落实到行动上,特别是让当政者欣赏并付诸实施,可就难上加难了!正因这样,所以孔子在子路说完后,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有人认为,孔子是在讥笑子路。这样理解未尝不可,但是简单化了。这笑中可以有讥笑,也可以有欣赏,有赞许,恐怕主要还是因为子路的话不出孔子所料而发出的善意的微笑。孔子所不满的只是子路说话不够谦虚。凭子路的本领,他能否实现自己勾画的目标呢?孔子早有评价。有一次,孟武伯向孔子打听子路等人的本领。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还有一次,季康子问孔子:“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回答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意思是,子路果敢决断,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可见孔子还是相信子路的本领的。至于子路最后死于非命,这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公元前459年,子路在卫国内讧中遇害,应了孔子的预言“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子路生前,孔子对其谆谆教诲,可谓循循善诱,用心良苦。最让人感动的一次是,一天,孔子主动对子路说:
“由也!汝闻六言六弊矣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论语·阳货》)
由此可以推想,孔子的“笑”是想让子路对自己的性格缺点有所觉悟,这是老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表现。
子路讲完了,下面怎么办呢?因为另外三人看到孔子的态度,心中便有数了,所以谁也不肯主动发言。于是孔子开始点名,这是老师上课常用的办法。孔子为什么不先点曾皙呢?可能是因为曾皙正在弹瑟,所以孔子点了冉有。冉有很谨慎,甚至有点战战兢兢。他不敢用“千乘之国”这个词,用了“方六七十”,接着就感觉还是大了点,于是缩小为“五六十”。如此小国,也要用三年时间;对于礼乐教化,还要另请高明,真是谦虚得可以了。冉有的性格和子路相反,做事缩手缩脚,谨小慎微,孔子很了解这一点,遇到合适机会就对其进行启发教育。有一次,子路问孔子:
“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这体现了孔子高超的教育艺术,令人感佩不已。冉有的回答应该是在孔子意料之中的,但是孔子没有说什么,接着点了公西华的名。公西华是一位有外交才能的人,善于辞令,孔子对他和冉有都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们和子路一样,都具有治国之才。也许是因为前面两位师兄都没有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所以,公西华更加谦虚:“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他不能自诩能治理国家,而委婉地表示愿意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怎样治理国家,这样的回答符合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同时,这样的态度可能是孔子愿意看到的,它可以用来启发子路,这就是孔子的一种高明的教育手段——让学生互相教育。
该曾皙说话了。这是本文最精彩的一段。当孔子和其他三人对话的时候,他正在弹瑟。三位同窗和老师的对话是在他的音乐伴奏声中进行的。前面几位同窗的回答,他都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实实在在地记住了。他的旋律可能是随着三位同窗的不同内容、性格而变化的。孔子点了他的名。他做了一个结束弹奏的动作,然后站起来。这属于肢体语言,虽然无声,却无声胜有声。这些动作表现了他的洒脱、知礼、自信和成熟。曾皙并没有立刻回答老师,而是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明确表示自己和他们不同。孔子很想知道这位学生的观点,于是说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曾皙的行为是符合“礼”的。《礼记·曲礼》:“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在老师的进一步询问下,于是曾皙说出了自己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美景。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真可以提起画笔画一幅“暮春咏归图”!曾皙的话是什么用意呢?难道他真想无所作为吗?否。曾皙用形象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那是一个风清俗美、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孔子以礼乐治国的崇高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淡泊宁静的心态。这正符合孔子心中治国的蓝图也符合孔子晚年出世隐居的心态,因而曾皙的回答深深打动了孔子,孔子喟然而叹“吾与点也”,既表现了孔子对曾皙言志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之间得到了感情上的交流和共鸣。
2.从孔子赞许曾皙言志来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礼”“仁”也就成了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转瞬即逝。那么曾皙为什么如此暗合孔子的心意呢?在《论语》一书中,关于曾皙的记载并不多,倒是对他的儿子曾参的记载远远超过了父亲(他们父子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对后人影响很大,以孝著称,写过《大学》,被尊称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著名观点就出自他之口。曾子像他父亲一样,一生不做官,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从曾子的立身行事上,我们可以窥见父亲曾皙的为人处世原则。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总之,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3.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刚才我们在简短的篇幅里读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细节,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也是这篇散文的特点:
文章以孔子启发大家言志开始,以弟子们言志而展开,最后以孔子的点评作结,结构完整。对话简洁生动,人物个性鲜明。篇幅短小,语言凝练,恰切地表现五个人物的个性、身份、志趣和教养。
(可以按照“言志”这一线索,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要与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对孔子思想不宜分析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悟篇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下称《侍坐章》)是《论语》全书中极其难得的长篇幅作品,其描写叙事之细致完备都是全书中一绝,这也充分反应了孔子诸弟子对这一次“闲谈”的印象之深刻。该篇的许多处理解都存在分化,对于几个关键问题更是众说纷纭。本文旨在总结现有的文本分析,结合《侍坐章》的背景,尝试评断现有的言说,并提出新的推想,尝试探求本文的真义。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学,诠释学,孔子,论语
本文原名:《在充实背景、分析文本与反思推想中试求真义》
一、 对话背景的确立
1. 时间背景的推断:
确定在社会动荡、国运浮沉的春秋时期的文言文文本写作时间,对于其内容的理解与推想是非常必要的;孔子生平经历过多个阶段,每个阶段不仅其身边的弟子有所不同,其个人经历处境也大相径庭,确定了《侍坐章》的时代,就能助推对四子言志和孔子看法的理解。通过几个条件的分析来推断时间段。
其一:此时,四子均已拜入孔子门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仲由小孔子九岁,是四人中最年长、辈分最高的;曾点的确切年龄没有记载在古籍上,但作为曾参之父,还是有迹可循的:载曾参比孔子年轻46岁,则曾点应当大约小孔子16至26岁,约20岁,年纪在四人中排第二;另两人,冉求小孔子29岁,公西赤小孔子42岁,为其中最年少的。则按照年龄推断,取孔子55岁于前497年离开家乡鲁国周游列国游说为节点,本文的故事应当发生于此后。
其二:四子仍跟随孔子身边学习。四人中间,一直担任季氏家臣的冉求【1】,于前492年离开孔子回鲁国任季氏宰【2】。则本文应发生于此前。
其三:“如或知尔”的假设,说明了此时四子尚未被各国君主所知。陈一平(2018)在对本文的分析中指出,最符合条件的年份应当是孔子57岁上下,公元前495年左右。此时的孔子虽然在卫国受到了国君良好的待遇,提供稳定的教学环境,但他政治上得不到重用,为此还多次出走卫国追求贤君。
另有一说,考虑到公西赤的年龄,本文应当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后失望反鲁之后,即子65岁之后。两说共同承认的是:孔子均于政治失意之岁际发生这场谈话。
2. 人物背景的充实:
仲由:
子路作为孔子最重要的几名弟子之一,对他的记载相对完整。他年纪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也是很大的了,又很早拜入孔子门下,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的。因而孔子与他更为亲近,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朋友关系了。
《史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礼乐)稍诱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这段文字描述了子路拜入孔子门下的经过与他最初的性格。他原本出身贫微,粗鄙张扬且好武力,看不起孔门学说,一次甚至欺凌孔子,孔子为他作礼乐,与他交谈,才归顺了他。为此,《孔子家语》还记述了他们当时的谈话。
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而受教。”
这段文字中,孔子顺着子路好武的性格,以兵器为喻,巧妙地论述了学习有益的观点,说服了子路。当然,本性粗放的子路,其“好勇力”、“疑学益”的思想性格并未完全改变,之后还在多处有所体现。例如:“季路问事鬼神”、“子路使子羔为费宰”【3】、“荷蓧丈人”【4】、“子路侵官”【5】等经典事件,都体现了他的浮躁莽撞与超乎个人的正义追求的性格。
然而,这样的性格同样也是一种勇武、坚持、直率与胆识。对于一直以来尊敬的先生,他若有不赞同,也会直接指出来。“子见南子,子路不说。”他是不愿意孔子会见“美而好淫”的南子的。这种直言,在孔子弟子中是少见的。“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也足见其智谋。“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子路以其勇武,很好地成为了孔子的保护者。再者,子路晚年对“义”和“礼”的追求是高于生命的,“君子死而冠不免”的悲壮将他置于了一个混乱时代,士大夫和义士最崇高、也最无奈的终局。想来也是如此,太史公才会用一长段的完整叙述来记录他的死。
《论语》中对子路的评价不少,且大多直白。孔子直言:我认为政治才能好的,就是冉有和季路了。还有“子路,行行如也(刚强的);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还有“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子路)也喭(鲁莽;刚猛)。”“由也兼人(子路好勇过人)。” “是故恶夫佞者。”“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重点突出了其高超的政治才能、刚强不折的性格和鲁莽好勇的行事风格。
此外,《先进》还记载:“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孔子这样状似批评,实则带有调侃意味的话,也体现了子路与他的关系亲洽。
冉求:
在《论语先进》中,冉求是和仲由一道,被孔子称赞政事的弟子。而在许多段落中,冉求也和仲由一起出现,而他们二人的性格却大多是对立面了。比如侍侧时,“冉有、子贡,侃侃如也(温和快乐)”与子路“行行如也”的评价正好相对。以及二人同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给出的回答也正好相反,他解释说:“求也退(冉有性格懦弱,遇事退缩不前);由也兼人(子路好勇过人)。”
温和谦退的处事风格之外,冉求也是一位好学的弟子。《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他驾车时仍好学提问,而孔子也借机表达了一条很重要的教化原则:富而后教。这件事,对于冉求日后的行事有着深刻的影响。《左传》中,他任季氏宰,推行田赋改革,为本就是富家的季氏进一步敛财,被孔子严厉批评道“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并且,他在公西赤出使齐国前,多次欲为他增添粮食,被孔子教育要“周急不济富”。“富”的重要性,一直深深刻在冉求心里。人非无过,一次季氏登泰山,这在当时对于他们家族是不合于礼的事情,而冉求没有劝阻。孔子为此说“女弗能救欤?” “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在冉求早期也批评过他的学习惰性:“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认为他实际有能力,却不加以奋进,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一方面,冉认为自己“仁”力不足,对仕德礼乐修养不重视,也是他个人的思考,对孔子的学说有自己的改革精神。
正是有了他的好学与思考、孔子的直言,冉求的人格逐渐完善圆满,在政治军事上最终多有建树。孔子给予高度评价:“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另外,冉还曾亲自率兵帮助季氏鲁国击退齐国,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能力。
曾点:
曾点是著名的“宗圣”曾参之父,但他本人并没有留下很多记载。《礼记檀弓下》写到“及其丧也,曾点倚其门而歌。”体现了他的狂放不羁,为此更是被成为“鲁之狂士”。在孔子眼中,曾点学习与实践并重,憎恨时代的礼崩乐坏,励志要以行动改变现状,意志坚定,是有进取心的自然狂放之士。曾参的另一主要记载,是他教子极严,多有体罚的情况,因而而曾参也得以成才,又为有名的孝子。
公西赤:
公西赤为四人中年龄最小的,小冉求也要十余岁,对他的记载也是最少的。孔子对他倒是有一句评价:“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体现了他的外交才能。
二、 文本内容的分析
1.从对话看
本文开头,孔子便平易近人地说“毋吾以也”,打消了各弟子的拘束,也确定了这次对话“闲谈”的基本性质。孔子想必是备受尊敬的,却又能指出“居则曰”,证明他对学生的关注备至。他向各位提出一个问题:“当你们在诸侯中有了名声,被他们了解,你们会怎么做?”
仲由:“千乘交困,三年勇方”
子路第一个跳出来,虽然是匆匆促促地“率尔而对”,但其发言中情景创设符合时代特征、复杂完备,目标阐述清晰,不是一蹴而就的构想。可见,治国之志已在他心中扎根很久了。他的志向是:将一个国力中等,但外受大国之威、内遭自然灾祸的国家,用三年治理得既“勇”,又合乎“礼”。在这段话中,他实际是要做主政者,结合自己的性格“好勇力,志伉直”,加之以孔子强调的“礼”的规制,以“质朴天性的勇”和“道德克制的礼”治理国家。孔子则以一“哂”对之,并解释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此处的哂实际有着熟稔的师生间默契交流之感,并非嘲讽的笑,而是“你也知道你自己又鲁莽了”的意思。说他不谦让,实际上是他不合于礼。其一是他应答不合于礼:《礼记》载“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虽然按弟子年龄排序他应当第一,可他未做到“顾望”,显然过于急躁了,因而不让。其二是千乘之国绝非小国、弱国,他却说只用三年治理即可,且勇方兼备——回归质朴、刚猛志气不是难事,但要以“礼”化之,想必孔子本人也不会有这等自信,因而子路不让。这句话对他的反驳在于,“不能以礼让为国,如何礼?”通过提点仲由的鲁莽不合礼,虽然子路政治才能高超,但也直接否定了他如此治国实现理想的可能性。而知徒莫若师,只需一哂,想必仲由也可意识到了。
这段“对话”,依旧符合子路在其日常言行中的胸怀大志、鲁莽好勇、“由也兼人”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孔子的严师益友之风范。
冉求:“小国三年,足民未礼”
冉求是在孔子点名后才发了言,而年龄排行第二的曾点此时未发一言。
他的志向是:将一个占地不算广大的小国,治理三年使百姓富足,但要靠君子的到来才能推行礼乐教化。这句话是他自谦的说法,实际也是做主政者治理一个不小的国家。其中无不体现着他鲜明的理论观点:“富而后教”、“君子教礼”,可见他对自己思想体系的坚定与平日的思考。孔子在场面上没有表示,谈话结束后的评价是“安见非邦也?”揭穿了他的自谦,实际也是对他能力的肯定,潜台词是“明白你的大志,去干吧!”
冉求日常的温和谦虚之性格与学术理念,均很好地体现在了其言谈中。而孔子对他的鼓励,也符合他欲“进之”的教法。对谦退的冉求与熟稔鲁莽的仲由的不同态度,亦符合孔子“因材施教”的一贯理念。
公西赤:“宗庙会同,衣礼相之”
赤之所言,更为谦逊。他的志向是:学着做主持诸侯祭祀、朝见天子的司仪官。在他的志向中,他不是主政者,而是诸侯祭祀的司仪,算是礼乐教化者、礼的执行者,也没有指出为政的理想成就。孔子明白这其实也是一种治国大志,执行礼乐之事,春风化雨地化成天下。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是支持他的观点了,但是明面上也并未直言。按照推断的故事发生时间,此时的公西赤才13至20岁左右,因而最为谦逊、称要“学”也是合理且合礼的。另外,这也符合他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学术习惯。
曾点:“春服冠童,舞雩风咏”
曾点无疑是全场所言最为独特的一位。发言前,他特别指明“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鼓励他说大家只是各言其志,他便说了:“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对他的所言暂且按下不谈,曾点是孔子唯一一个直接表示赞同的弟子:“父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二者的扑朔迷离引发了诸多疑点,于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孔子为何“与”点?便可以提出了。
2.从行文看
本文以其篇幅之长与内容之完整,在整部《论语》中为极有特色的篇目。广誉本文之文学性,私以为主要应体现在其对于曾皙鼓瑟一事的悬念上。
从本文第一段,亦是按照古人写作按照辈分排序名姓的习惯,就告知了读者文中四子的“次序”。因之,读者自然而然地可以预料发言者的顺序。然而,当鲁莽的子路说完,曾皙却并未接续,而是被孔子跳过,直接点到了更小的冉有。直到只剩下曾皙一人,一句“鼓瑟希”才终于石破天惊地破了前文的悬念——曾皙一直在鼓瑟,当然不会接话了。
音乐作为古代尤其是儒家的一项重要教旨,基本不太可能被略去,这样的有意识的对行文顺序的设计,一改《论语》全书只言片语的风格,体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性,也更彰显了弟子们对此事的重视。对这段举动的细致描写,还有许多作用:
首先,曾皙在一旁奏乐,就更加印证了本文的对话为一次形式上很放松的闲聊,并完善了对话的环境背景,完善了画面感。其二,也凸显了曾皙的胸有成竹——原本在专心奏乐之人,不太会注意自己的同门谈论了些什么,而当孔子点到他时,他却不急不慢,将乐曲收尾,礼数周全,说“异乎三者”,显然是留了心的,又已是早早准备好了自己的言说。其三,这段文字用一个“铿尔”,从语言、声音和画面上将本文推向最高潮,震撼地引出了曾皙这一人物;并且,通过此处密集的文学性写作设置,从结构上突出了曾皙在本文中的中心地位——他与其他三子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出场是变革性的。至此,全文精心设计之后的中心问题,就浮出水面、由暗转明了。
三、 围绕“何与”的推想
1. 各家纷说
对于孔子“与”点的原因,流传的说法多种多样,简单介绍其中最主流的三种。
赞赏-理想社会说:
该说在所有说法中最为流行,认为孔子说赞成曾点,是因为曾点描述的理想,即是《礼记礼运》中孔子叙述的大同理想社会的缩影,切恰地符合孔子的志向。此处“与”为yu3,表赞成、赞赏。该说另有两个要旨类同的变体:方骥龄认为,“浴乎沂”为去除旧垢的过程,是袚褉(克己)仪式的场景,克己复礼,曾点深中孔子的“礼乐之道”,因而也是赞誉他。章太炎认为,“浴乎沂”是祭祀前的净身仪式,“春服”指的是祭祀礼服,“风乎舞雩”实际是“讽乎舞雩”、吟诵《诗经》,“咏而归”应为“咏而馈”,即呈上贡品。他认为曾点所述为一套古“礼”,因而曾点的理想是恢复礼制,亦深得孔子之心。
叹与-时运不济说:
钱穆为该说的主要创立者,他说:“盖三人皆以仕进为心,而道消世乱,所志未必能遂。曾皙乃孔门之狂士,无意用世,孔子骤闻其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兴叹也。然孔子固抱行道救世之志者,岂以忘世自乐,真欲与许巢伍哉?”即,曾点描述的是恬淡退隐的生活,与当时正处政治失意不受重用的孔子心境相符合,因而孔子长叹一声说“对啊!”时运不济,曾点感受到了,不再说前面三者的壮志雄心;时运不济,孔子感受到了,因之短暂萌生退意;二者相知,于此时一声长叹而已。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悟篇八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体会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难点
1、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一、导入新课:
19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
[板书标题]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三.重点字
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重难点解决过程。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通过研讨解决困惑。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因之:之,指代师旅。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认为。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如,如果。或,有人。尔,你们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用。
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
(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何陋之有?(《陋室铭》)
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6、唯利是图(成语)
寻找规律和方法:
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吾一日长乎尔
2、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鼓瑟希,铿尔
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
3、尔何如?尔:代词,你
(四)、翻译学过的句子,注意“如”的用法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
复习学过的知识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
(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
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同意
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与:语气助词
复习学过的知识:
1、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
2、遂与外人隔绝与:和
3、生三人,公与之母与:给予
(七)、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练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关键词。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6、何伤乎?
7、吾与点也。
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五、学生讨论: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
2、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六、思考并回答: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学生交流作业中的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3、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4、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附:板书设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哂之(以其言不让)
如或知尔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唯求则非邦也与
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吾与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悟篇九
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生活气息,探究富有生活情趣的写法。
一、理解、鉴赏:
1、课堂导入:请一个学生模仿班里某位同学的言谈,其他同学来猜,并分析这位同学言谈背后的情态或性格特点。
四人的志向各有侧重,子路直爽,敢作敢为,其理想侧重于强国(有勇知方);冉有其理想侧重于经济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于礼乐教化,以礼治邦(宗庙会同),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三处短短的对话,非常鲜活地刻画出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率尔",把直率鲁莽的子路表现得准确到位,而后两处对话,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位谦虚谨慎、平易谦和的彬彬君子。
写曾皙较详细,先用"鼓瑟希"来渲染师生间融洽随意的生活气息,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表述志向时,曾皙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情趣高雅,淡泊功名,"铿尔,舍瑟而作",寥寥六字,而人物从容有礼的精神气质便跃然纸上,鲜活生动起来。
3、曾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什么孔子表示赞同?
答案范例一:曾皙的言志与其它人不一样,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家国安宁,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这种表述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它既符合儒家的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不愿求仕的心态。"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许曾皙言的志,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
二、发现、探究
1、读写结合
(1)、读完本文,你心中浮现出怎样的孔子形象?课下完成此篇随笔。
老师用温和自谦的话创造了师生间轻松亲切活跃的对话环境,这样学生能畅所欲言,表现了孔老师和蔼可亲,开明可敬的精神品格。
又如对学生评价:有的直接评价,有的不加评价,背后都能读出孔老师的鲜明形象来。对子路,孔子是"哂之",并批评他"其言不让",不懂得谦让;对冉有和公西华,孔子都比较肯定,但认为他们过于谦虚了。孔子对曾皙的人生理想听了之后表示赞同,而不加评价,一来避免直接将自己的政治思想强加于人,表现了一位大教育家的风范;二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弟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自受启发,自我领悟。一位关心爱护学生、对每一位学生情况了如指掌,进而因材施教,具有高超教育艺术的好老师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2)、用诗意语言,形象地口头再现曾皙的一番话,并以《我理想的课堂情景》或《我向往的生活场景》等为题,写百字小短文。
2、活动设计
(1)、把本文设计成一个小舞台剧,可添加一些适当的情节,如能演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那说明你已深得文章精髓。
(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理想、追求等,全班可以开展小型演讲或辩论等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理想观。
3、专题研究
(1)、课下阅读《论语》中关于师生对话的篇章,小组合作探究专题:孔子教育艺术之浅见。
必修课程中《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逍遥游》、《归去来兮辞》等课文谈的是人生追求和选择,从《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课文我们读出了儒家积极向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和民族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人生追求和选择,从《逍遥游》、《归去来兮辞》等课文读出了道家遵循内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和选择。这可以和高考对接,如07年作文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理解: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