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汇总8篇)

最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7 08:48:07
最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汇总8篇)
时间:2023-09-17 08:48:07     小编:琉璃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被社会广泛关注,而我也参加了一次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此次培训中,我获得了许多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段: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此次培训使我更加认识到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起点阶段,他们的心理成长对于未来的人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视,只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

此次培训还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在小学生的成长中,他们面临着诸多的心理压力,如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等,而这些压力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段:学习针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此次培训还让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针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我们了解到,教育者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小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自立、自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还学习了一些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疏导技巧,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应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第五段:总结

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掌握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多的贡献。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9月24日至25日,鄞州区教育局、卫生局联合举办了鄞州区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区疾控中心陆怀初书记和区普教科石碧波老师到会并发表讲话,来自全区38所学校的39名负责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教师参与了此次培训内容。

培训班邀请了宁波市青春健康教育专家、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尹幼明老师授课,尹教授运用pla互动式活动的方式为大家讲解了“怎样做主持人”、“青春期人际交往”、“保护自己,勇敢说不”、“科学认识和驾驭我们的性”、“预防性病与艾滋病”、“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生殖与避孕”以及“计划未来”八大部分内容。培训过程中,尹教授巧妙地运用了小组讨论法、案例讨论法、头脑风暴、角色扮演以及互动游戏等方式来传授知识,调动现场气氛,各学员教师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也都加入互动环节。生动有趣的游戏、全新的上课方式让学员教师们兴致高涨,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热烈,收获良多。

我有幸代表蓝青学校参加了此次培训,为期两天的培训让我对青少年青春期健康发展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并同其他学校教师对如何在校内开展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等议题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开展青春期教育:

开设青春期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行为决定相关方面的心理健康活动课,通过小荷才露尖尖角—迎接青春期、把握青春的旋律—青春期人际交往、我的青春我做主—价值与决定、静心听花开—青春期男女生交往等主题心理健康活动课让学生们逐步了解什么是青春期、男女生青春期特征以及如何和异性健康交往等青春期健康知识,使学生了解自己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懂得青春期的卫生常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青春期知识,消除对青春期的困惑,树立正确的青春健康意识,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训学生同伴咨询员和寝室心灵护士相互信任的同龄伙伴关系极容易交流与反馈,相互分享生活中有用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在形成正确的知识、态度、行为方面有着十分独特、有效的作用。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倡导“同伴教育”,培训学生同伴咨询员和寝室心灵护士,让他们承担咨询沟通员的任务,以“团体带动个体”的方式开展活动,负责班内和寝室内同学的心理状况,随时与老师联系。根据沟通员掌握的班内和寝室内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型辅导或个别交流,再定时、定内容的活动渗透。

学生通过青春期健康教育课能大致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各班班主任可加入对学生青春期心理咨询的队伍。因为班主任具有熟悉和亲近的优势,这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的矫正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最有影响的教育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做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医生。同时班主任能兼顾到家长的力量,通过和家长沟通,能取得家庭、学校、社会、集体四方面的支持全体动员来关心、重视学生的心理。

通过讲座、宣传橱窗、心灵鸡汤广播、心理社团、团体心理辅导等平台普及和宣传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从学校实际出发,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课外活动和实践为辅助,以生动有趣的系列活动为载体,将青春期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整合学科优势,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逐段推进,因人而异,全面实施青春期健康教育,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儿童观是对儿童的总的认识,即各种看待儿童观点的总和;教育观是在一定的儿童观指导下,对儿童的态度和所实施的教育思想。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教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以上是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带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深入思考并反复实践,在健康教育中学到了一些宝贵的体会和心得,下面我将就此与大家分享。

一、充分了解健康知识

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向大学生传递健康知识,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保健知识和应对策略。在我看来,深入了解健康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预防和应对各种疾病。所以,我通常会选择到专业的健康教育网站上查阅相关资料,也会看一些健康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多听听专家学者的讲述,以此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

二、适度饮食,健康保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为此,除了平时要多摄入营养素外,还需要合理搭配饮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经过科学计算。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了解各种保健方法,遵循医生的处方减轻各种疾病的症状。另外,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锻炼等,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

三、主动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我觉得,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很重要,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此外,也要在空余时间参加一些开心的活动,或者运用娱乐方式放松心情,如听音乐、看电影、阅读等,这些对于促进身心健康非常有助。

四、健康传递,弘扬正能量

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只有全面健康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那么在学习中我们也要把健康理念传递给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让更多的人受益。这不仅有助于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健康知识和技巧,还能提高我们自己的长期能力和影响力,为全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生活文化氛围尽出一份力。

五、 行动重要,传承文化

健康教育的重点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和普及。因此,我们需要将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实践中,通过行动来普及健康文明,将这种文明文化渐渐的传承下去。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积极的参加健康文明的实践中,将我们国家的文明传承下去,全民的健康指数一样会得到一个提升。

综上,大学生健康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全体人员共同推进的工程。我们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积极调节心理情绪,同时,多加行动才能推动健康文明的普及和传承。我们要始终保持对自己健康的关注,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icu患者情危重,集体教育和板报等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受到限止的,只能对病人单个的进行健康教育。

1.口头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的过程、症状、处理,使用各种监测仪器的目的、注意事项,术后的指导,恢复期的锻炼等。

2.提问问答:重视教育信息沟通的双向性。鼓励病人提出问题,由护士予以解答。对于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如气管插管、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病人,神志清楚,通过患者的表情、手势判断他们所要表达的意图,或在纸或手上写简单 的文字进行交流。

3.示教模仿:对于清醒病人,可以由护士进行示范演示.指导病人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如咳嗽、排痰、翻身、术后早期床上功能训练等。

4.文字图册阅读:采取健康教育小册子、宣传卡片、图文像册等书面形式,将教育内容交给患者自己阅读,护士给予必要的解释。

1.掌握交流与沟通技巧: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家属接受教育的内容。进行交流与沟通前,应对家属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护理计划,并注意选择恰当的交流时机和地点。

2.实施有效健康教育的途径

(1)给icu家属分发宣教书面材料(“给icu患者家属的一封信”、“致icu出院患者家属的一封信”、“icu临终患者家属心理支持”),是一种节省人力和时间,同时又具有显著效果的健康教育方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2)培训2名健康宣教专科护士,专门为家属提供患者信息,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并为其提供一些指导性服务,为家属在患者初入icu及转出icu时遇到的一些心理和情绪上的障碍起到有效预防和帮助效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总结如下:

一.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通过“心理健康周”,“悄悄话信箱”,“心理健康讲座”,“校园广播站”,“心灵花园”,“知心姐姐服务团队”“成功父母成长讲堂”《金色潘南》校报等宣传方式,继续宣传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拥有健康心理的意义,进而扩大心理咨询的影响。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积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每周二、周三咨询室有咨询老师值班,开放时间为:中午12:00到13:00,下午15:00到17:00。通过同伴互助,促进班级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心理咨询室对各班知心姐姐进行定期的心理培训。由刘春梅老师负责。周二“知心姐姐”活动,及时进行信件回复。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三.发挥了“成功父母成长讲堂”的辐射作用。

本着家校合作的理念,“成功父母成长讲堂”对一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开放,协同德育处办好家长学校,及家委会工作。积极动员与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校合作教育系统。热心真诚地为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提供帮助,并且与教师配合,对相关学生进行疏导,同时帮助改变家长一些不合理的家教观念,使学校教育工作得到全面的稳固,全方位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协同班主任与家长,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与家长合作,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每一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给予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或矫治,仍可以通过心理档案考察效果。因此心理健康档案能对每位学生个人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学生心理档案还可以揭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问题,揭示学生共性心理品质的问题,能促进学校和教师与家长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学校、家庭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针对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每周心理健康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发挥了班级知心姐姐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五、加强每周一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每周一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课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

六、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及工作坊活动

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是讲座的优势,所以应该加强校园心理讲座。本学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1)针对一年级新生的适应学校生活的心理教育。(2)针对五年级学生开展青春期的心理教育。(3)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心理诉求等进行介绍和讲解,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促进和谐班级建设。(4)利用家长学校授课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开办《成功父母成长讲堂》培训班。

关心高年级女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针对当前学校高年级部分女生青春期的提前到来,为了能使女孩子们顺利、愉快、安全的渡过青春期,克服生理和心理的障碍,请淄博十七中学的仇艳红老师,在学校电教室为全体五年级女生做了一次 “让女生快乐成长”为主题的青春期保健知识讲座。仇老师的讲座通俗易懂、次重分明,从女生青春期的生理特征、走进花季的交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女生们听的认真。通过讲座使女生们了解了青春期的特点,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为以后安全的度过青春期奠定了基础。

4月13日下午,举行“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活动。老师们兴趣盎然的进行了“口香糖”、“肢体语言”、“扶棒”等互动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了解他人,与人沟通,发现同事的兴趣爱好。在团队合作中体验领导、配合,服从等角色,悦纳自己,欣赏他人。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已经成为学校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使老师们在活动中不断反思,对于缓解工作压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营造了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八、参加省市心理健康研讨会。

今年4月14日,我校段卫华老师在山东省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研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快乐学习,阳光考试》,并和城中翟大伟老师共同主持了全省小学生考试心理辅导工作坊《别让考试考焦了》,与会代表收获很大,感悟颇深。

4月27日,我校参加了在张店区七中召开的淄博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会20xx年年会。 我校段卫华老师代表学校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塑造学生完美的心灵世界》。我校获淄博市首批三星级心理咨询室铜牌。

九、启动首届“心理健康活动周”。为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小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同时给自己的心灵解压,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希望和快乐,5月23日,潘南小学启动首届“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上,潘南小学德育室主任司文珊宣读活动方案,李蔚校长致词。董亮副书记带领全体师生呼出活动周的主题“我爱我我健康”。最后,学生们纷纷在心理健康活动周的展牌上贴上自己的心灵寄语。此次活动周主要围绕“五个一”活动展开。即:一次启动仪式、一期主题手抄报、 一次“知心姐姐”培训、一部心理电影《小孩不笨2》,一次心理老师培训。通过以上活动使全体师生学会关爱自我,保持一份阳光的心态。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处于身体和思想成长的重要时期,加强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我接受的健康教育学课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关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包括养生保健、疾病预防、情感调控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我将分享本人的健康教育学心得和学习感悟。

第二段:身体健康篇

身体健康是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课堂上,我们深入了解了身体健康的各个方面,如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营养均衡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等等。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能够维持生命必须营养素的供给,还能够预防多种常见慢性疾病。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日常健康保健措施,如适当的锻炼、不吸烟等,这些健康保健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患病率,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

第三段:心理健康篇

心理健康同样是健康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健康教育,我更加深入了解了自己的情感特点和情绪调节方式,并了解到了情感和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相信每位大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压力和困扰,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已经有了更多的关于情感和情绪调节的方法,比如通过音乐、草地、旅行等方式缓解自己的情绪。

第四段:应用意义篇

健康教育的应用是其重要性。在当前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长寿。只有通过提高我们自己的健康素质,才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同时,在我们将来的工作中,健康教育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效率也有影响。通过应用健康教育的知识,我们能够称职的处理我们的工作,同时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总之,健康教育是大学生们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大家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通过健康教育的学习,我们能够透彻理解和了解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并且可以采取行动保持我们的身心健康。通过应用我们学到的来自健康教育的知识,我们可以让自己走向更加快乐、健康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健康素质,遵循健康与幸福的准则,打造一个 积极、健康、安全的未来。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20xx年的11月至12月我幸参加了延边州班主任远程培训,透过二个多月的网络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我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透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好处。

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料。《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潜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潜力。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构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好处。

二、健康的内涵

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我或者对自我一种用心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能够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一样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状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那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用心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应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状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一样,能够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忙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我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到,学生在不一样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一样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忙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应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用心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一样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持续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就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用心、顺畅等上方,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群众,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构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就应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能够根据本学科教学资料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健康教育资料。这样就能够构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超多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证明,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光、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健康教育的思想、资料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齐,才能把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我的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我首先务必是健康的人。

教师的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我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健康,同时也重视自我的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我一向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到达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理解新知识,开拓自我的视野,也能使自我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健康有重要好处。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构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格,不断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构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必须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