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川师范大学张皓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一)收获知识,转变思维
就自身而言,以我本科所学的化学专业来搞烟草分析算是专业对口。可进入这个行业后我渐渐的感觉有点力不从心。虽然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学习,可一直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专业理论知识,而烟草工程却是个复杂的学科体系,它涉及了多个学科的综合知识。只有实践和单一学科的理论虽然能够应付一般的工作要求,却很难达到一个高度,因为专业知识是一个基底,没有基础,难为大厦。
现代的普遍教育方式是,首先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然后付诸实践,运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这种教育方式显然在实践中可以提高效率,可它的缺点就在于有时受到专业知识的束缚,可能不能很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而我们这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恰恰相反,我们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烟草专业的知识,只是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掌握工作的技能与方法。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习了烟草原料学、烟草化学、卷烟香味化学等理论基础,卷烟设备、卷烟工艺、调香技术等技术手段,烟草分析和香精香料分析等检测手段,再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出自己的优缺点,以积累的工作经验来更好地理解专业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想通过实践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让两者互相渗透,更好地提升工作效果。烟草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光靠经验或是理论都是不能够走下去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才最为正确。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者在现实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体味刻苦,感受奉献
这次研修培训同学们克服了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困难,可谓是“抛家舍业”。十个月的时间看似漫长,其实是将正常两年的课程压缩在这十个月完成,期间还要通过相应的全国统一考试,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经常是完成一天的课程,放学后已经是满天繁星。回到宿舍后依然要完成作业到深夜。可同学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进修机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而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们更是殚精竭虑,诲人不倦。为了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经常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给我们补课辅导,特别是一些老教授,拖着病体,冒着酷暑严寒依然坚持授课,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更激励我们奋进。
(三)扩大视野,拓展思路
这次研修培训是在烟草人才“摇篮”的郑州轻工业学院进行的,给我们授课的大都是研究烟草相关知识多年的教授、副教授,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院还请来包括郑州烟草研究院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给我们举办讲座。通过多种形式使我们了解了相关技术领域的动态,更新观念,扩大视野,拓展技术创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学员们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
(四)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研修培训的35名学员来自不同集团的各个生产厂,大家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工作的内容各异,其中不乏相关领域的专家,真可谓“群英荟萃”。课堂上经常是由老师讲授转到学员和老师间的“学术交流”,甚至由我们学员自己准备课件,走上讲台“表演”。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方式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让我受益匪浅。
虽然大家的经历不同,但都赤诚相待,力将自己最热情、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由陌生到相识、到相知、到亲密无间的同学和良师益友。学习与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一次次的团队活动大家拼搏进取,勇夺胜利,无不体现我们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友谊。知识虽然难得,友谊更为可贵。
时间如梭,研修培训的时间所剩不多。在剩下的时间里,我们一定会坚持学习不放松。只有不断深入学习,以专业知识为主,以相关知识为辅,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我们才能触类旁通,深入对象的本质,我们工作思路才会清晰有方向,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我们追求卓越,拒绝平庸。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播种希望,收获成功;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四川师范大学张皓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在这个丹桂飘香,阳光灿烂的金秋时节。我们一行83人有幸鳞选,怀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相聚在北京师范大学这片学习的乐土,完成为期一年的20__年新疆中小学汉语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
这次培训是国家支援新疆教育的举措之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得以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教育工作的大力扶持。
一、国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回首这一个多月的教师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燕玲教授《现代科技时代的文言文教学》的专题讲座,真是心生感慨,让我受益非浅,让我懂得语文教学要从幼儿时期抓起。
六经注我,而后才是我注六经。因为,0——13岁是孩子记忆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有意识的学国学,从幼童时期起步,3-6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小学阶段背诵《论语》、《孟子》、《老子》、《礼记》中的经典名句,及《爱莲说》、《马说》、《陋室铭》等短篇40余段,1万余字;初中阶段背诵先秦、唐宋等名篇60余篇,2-3万字,烂熟于心。初中以前奠定好基础,高中阶段就可以自由翱翔,调动自己的经历、情感、知识,丰富和深入理解一切典籍了,而且还可以把精力放在认知学科数理化上,为以后的科学发展创造赢得能力!然而这却不是在学校的课堂能完成的。要想达到理想的语文教育效果,这需要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共同的努力。
很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止步于经典的扉页前,许多语文老师连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都不曾读过或读不懂了。单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甚至一度在试图绕过经典训练而奢望开辟出康庄大道,到头来却发现四面楚歌,举步维艰。
二、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告诉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学校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可供我们免费借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1、教——研分离。“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缺乏激情和创新。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我相信,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理论沉积,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作为新疆班的学员之一,我倍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也将在这有限的一年当中互帮互助、全力以赴。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本领,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本地的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新疆的教育工作者,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有博州广播电视大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这么多的外部援助和扶持,使我对培训学习充满信心和力量。北师大之行,打开了我的心灵之窗,提升了我的人生境界,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更坚定了我对教育的信仰。
最后,我真诚的向选派我来参加培训的博州广播电视大学以及支持和帮助我的北京师范大学致以衷心的感谢!祝愿博州广播电视大学事业蒸蒸日上!祝愿北京师范大学永远屹立世界学术之巅。
四川师范大学张皓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专家引领和实地考察。我们聆听了18场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文喆教授的讲座中提倡的“创设宽松,解放教师是发挥教师创造能力的前提”观点明确,为我们校长抓好教师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今后学校的工作会更好开展。
李明新教授的讲座对基础教育的理解理性、透彻,他用实例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对我们今后的教改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曹志祥的讲座深刻阐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使我们充分认识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使我们知道今后的教育不能只玩空架子,而要扎实开展,抓出质量。
。陆士桢教授的讲座对当代青少年道德取向讲得较为透彻,观点也切合实际,所举案例说服力强,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名师赵谦祥语言幽默、诙谐,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阐明了一名好校长的标准,我们受益匪浅,更坚定当领导应任人唯贤,任用有才华、敬业的人才的信念。沈湘平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观点清晰,向我们阐述了当代社会生存焦虑的原因,以及人生幸福的内涵,报告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教育我们如何去克服生存焦虑,懂得怎样去寻求幸福生活。名师高金英的讲座生动有趣,向我们阐述了当班主任的艺术,所举案例切合实际,她语言诙谐、幽默,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不易,以及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重要。听了刘永胜教授的精彩报告,我们都明确了岗位职责,懂得了当代校长的历史使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宽松的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设平台,为学校的特色建设做出努力,我们会朝这一方向努力!郭振有教授的讲座言辞犀利,向我们剖析了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弊端,使我们在深刻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培养什么人?任重而道远,今后的教改之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王建宗校长的讲座精彩、生动,观点明确,使我们深受启发,明白了要当好一名校长必须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引领老师去完成,努力把学校办成绿色校园,文化校园。白淑兰校长的讲座向我们生动介绍了北京市崇文区崇文小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令人叹服,也让我们领略了名校的风采,同时也领悟到白校长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的崇高境界,值得我们学习。袁正光教授的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跟我们阐述了人格素质中真、美、善、爱的价值观,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重要,进一步让我们领悟到幸福的内涵。赵希斌博士的讲座生动精彩,言辞犀利,所举案例切合实际,向我们阐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更需要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次学习,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我们还实地参观了北京的两所名校,一所是史家胡同小学,亲身领悟了史家小学“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指导思想以及“和谐教育”的学校办学特色。我们深深地被卓立校长那种治学有方、理念超前以及不凡的办学风格所折服。另一所是北京市八中,名誉校长龚正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概况、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管理,以及通过实地参观了学校的运动场,游泳馆等,更加让我们体会到学校求真务实的办学作风和志向高远的办学目标,为我们今后的学校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两所名校,让我们领略了名校风采,感悟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到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终生难忘的短暂学习之旅。
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内容吸取一两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坚持下来,都能够对教育工作有一个极大的推动。
四川师范大学张皓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在县委委、县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卫生局的精心组织下,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富顺县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第一期培训班顺利如期开班。我有幸参加富顺县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第一期的培训。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个我向往已久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通过各位专家、教授的授课我感触很多,体会也很多。
一、对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认识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历史可追溯到 1914 年在“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建立的公共卫生学课程组, 1936 年发展为公共卫生学系, 1951 年更名为“国立华西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后于 1986 年成立“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xx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学院遂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创造很多的辉煌!
二、对理论学习的体会
一是我对公共卫生工作有了更高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一些原来没有搞懂的、心中有疑问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一些答案,比如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出台的背景,20xx本公共卫生服务和20xx区别,为何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从原来的上级要我们做提高到了这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工作,应该由我们基层医务人员从最基础的第一手资料如实调查完成。还有就是对于价值观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感悟更加深刻。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我们对自己从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决定了我们在公共卫生工作上的信心和决心。公共卫生工作是主动服务还是被动服务,等等这些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效率。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终生学习,时刻修身,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决策,带出好的公共卫生服务队伍,搞好本部门工作。
二是公共卫生理论知识得到丰富充实。我毕业后一直在从事临床和公共卫生工作,但由于长期在基层,理论方面的知识是个弱项。这次学习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加强。
三是公共卫生管理理论水平得到提高。这次对公共卫生管理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习了新理论,接触了新理念,激发了新思路。管理学上强调两点,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一是关于服务的理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在基本和服务上,我们只有扎实做好了基本的服务工作,才能够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保证他们享受到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关于和谐的理念。和谐的概念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天地人和,道之本然。和谐的本质是和而不同,要承认客观矛盾的存在,而不排斥与回避,积极地面对和解决矛盾问题,要求同存异。如我们在现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上,出现了一线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真正理解了服务与和谐的概念,应该说就都能够迎刃而解。
四是想谈一点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应该说通过这次培训给我解决了不少心中疑问,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一些困惑,比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要求的一些率和数量制定的是否科学;一些服务项目的开展是否考虑了目前基层的人员、技术、设备等的实际服务能力,能否按照要求开展工作;还有体制上的一些弊端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缺编严重、乡村医生队伍的身份、养老等待遇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造成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所以,如何建立公共卫生工作工作的长效机制,如何真正的服务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待各级党委、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共同研究、探讨,有待各位公共卫生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努力探索。
通过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一周的学习,听到看到了很多东西,准确的说应该是接收了大量的信息。还需要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工作业务中,慢慢消化,慢慢吸收,辩证客观地分析,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使这些知识为我所用,受用终生。一是要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次学习积累了很多宝贵材料,要常翻常阅,不断总结;二是要以新的理念,新的角度,新的高度,重新去审视、开展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力求做到有新思路、新变化、新效果;三是要把学到的财富奉献给团队,积极创新决策,传递知识理念,达到团队的整体提高,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在服务方面继续下功夫,拓宽层面,丰富形式,变被动为主动服务。加强上门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感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也将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切,不辜负组织的期盼!
四川师范大学张皓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耿家庄小学:柴成玉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1、社会实用主义风气的影响;
2、应试教育的导向;
3、理论观念的影响。以及面对这种现状,老师应有什么作为,李老师认为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个观点与提法无疑对很多处于迷惑中的老师是一种提示。李松林教授讲授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学策略》让我们对教数学究竟要交给学生什么引起了反思?是单纯的学科知识,还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科素养。听了李教授的讲座我觉得应该是后者。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夯实了数学学科知识。
教师是一个永远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作为一名老师,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经过培训,就我个人而言,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而且在教学艺术方面得到一次新的补充。
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居高临下,知道小学数学在整个教育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展示数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名90年代毕业的中师生,我深感自己在数学专业方面的素养存在着很多欠缺。所以此次的培训中听了周思波教授《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教学》和罗世敏教授《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补缺》后我的感悟很深。罗世敏教授《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补缺》中系统讲解了数学教师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不仅要有初等数学知识还要有高等数学知识和现代数学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教师对数学教材的理解、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这也是我所欠缺的。周教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也解除了我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周教授课后还推荐了《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李文林主编的《数学史概论》、马忠林主编的《.数学学习论》《数学思维论》等书,我想我应该抽时间读读。周思波教授《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教学》的讲座中就老师们关注的如小学数学中有哪些模型?为什么修改为“图形与几何”?如何理解数据的随机性?什么是概率?如何得到概率?等问题进行了解读。周教授平易近人、罗教授诲人不倦的地人格魅力也值得我学习。卿平海教授《新课程教学高效课堂建模》从如何建模、需要遵循的原理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卿老师用幽默生动语言,借很多实在的教学实例形象生动地简述了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与技巧。熊老师当过小学数学教师、中学数学教师、高中数学教师、考研、当教授从事教学法研究、一路走来,有实践有理论。很多提法值得学习。正好我校也在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堂研究、可以将这些方法用于实践中。
三、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这项改革一直在备受关注中徘徊不前、难以突破。长期以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技术往往不被人所知。至今,中国学校中90%的课堂依旧延续着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加教师的负担,也使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压抑„„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繁琐的教学理论,花样翻新的教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充斥着我们课堂,常常使一线老师不知所措。在我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初次接触了郭思乐教授提倡的的“生本教育”理念,我很有触动。而此次研修中我聆听了来自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黄平校长关于“分享式-灵动课堂”的介绍、观摩了双流区晋阳小学“学本课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特级教师衡菊芳分享的“灵动课堂”的事例等。这些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深深打动了我,孩子在课堂中的精彩超过了教师、他们学的主动、学的有乐趣。作为一名有20年教龄的老教师我常在思考:为什么现在的教育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不爱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十分有限。就拿我现在班上的学生来说,六年级的课堂上不见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布置的作业总有不完成的学生、数学课上总是有从头玩到尾的学生。孩子们找不到学习乐趣。我想这也与我们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先讲后练”就是教师先讲,把什么都讲清楚了,然后学生再练,似乎这是教师的职责,是天经地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我国从“五四运动”时期就开始反对“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法”,近百年虽经历了许多次教学改革,但都是在“先讲后练”的模式下兜圈子,没有触动最根本的东西。这根本的东西我想就是没有让学生主动“动起来”。如何动呢?怎么动呢?我想在这次学习中我有了一点感悟。《数学课程标准》早就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探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这些都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但是纵观自己的课堂我觉得我们还只是形式化的改变、如:小组合作学习、仅仅限于遇到问题讨论、自学探究只是让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易懂的知识,课堂的模式没有根本的改变,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多。我想我有必要将“先讲后练”转变为“先练后讲”。虽然只是前后顺序调换,可这是教育思想的巨大变化,是传统教育观向现代教育观的转变。“先讲后练”强调的是教师是主宰,学生接受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先练后讲”强调学生为主体,是尝试学习,自主学习。我们一线教师都应尝试迎接课堂转型挑战。我想这种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将理论付之于实践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愿意尝试改变、,抛开旧观念的制约,“空杯”以对,领悟和接受全新的理念和做法。使学生感受到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正向他所说的那样,我们的一线教师正应该在“且思且行”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以前每当我校的教科研室布置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材料时,我都会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其根本原因就是平时不注重挖掘和积累教学实践中的资源、小故事、小事件以及这些带给自己的思考。这次听了周国韬老师的讲解,真是如同在我混沌的心屋中开启了一扇小窗,使我看到了指引我向前的方向。平时要在教学实践中多观察、多发现、多积累、多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有事可写,有感可言。
四、感受先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有力支持。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现代教师,必须得具备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辅助教学。所以此次培训中周雄俊老师的《数学微课设计及制作》中许多老师们有利于教师便于操作、便于掌握的技术深受老师们欢迎。特别是微课的制作完全打破了我以往的认识、觉得信息技术能力不强的我也可以尝试应用一下。
五、聆听专家教诲,感受职业幸福 教师职业意味着对儿童生命世界的引领和人类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尽管我们目前的教师职业活动还很难达到这一高度,但至少我们内心中应该怀有一份敬意,不至于使教师职业堕落为纯然谋生的职业,这意味着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心灵性。通过优雅的张皓老师《阳光下最美丽的职业》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职业幸福感”,其实,幸福是一个过程,精彩的总会精彩,而且会在不经意间显现,就看你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没有敏感的心灵。珍惜这种过程,感悟学生的成长未尝不是快乐的事。不管压力多大,我们都可以快乐而优雅地追求幸福----学会感恩、学会赞美、学会欣赏、学会宽容、学会善待。“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科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四川师范大学张皓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教师心理健康是关系教师成长的关键。10月10日来自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伍芳辉教授所作的“教师心理健康及自我调适”正式拉开了培训活动的序幕。
10月11日来自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王文丽老师,让我领略了一名优秀教师的风采,王老师积极的心态,对教育的执着、热爱,对学科的钻研及对学生的关爱着实让我感动。王老师的讲学结合自身经历谈起,通俗、风趣,既有理论又联系实际。她告诉我们: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老师应该具备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老师应该有一颗博爱、善良的心,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老师,应该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功底及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老师,应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科教学增色;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老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王老师的理论为我们如何成长为一名有教育理想的老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教会我们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找准自己的角色。
10月12日,来自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管委会主任高金英老师从心态、师德、知识、管理等不同篇章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有价值的老师以及如何做一名有价值的老师。高老师的讲课,时而煽情、时而风趣、时而幽默……紧紧抓住了每一位学员的心,不时赢得全体学员的阵阵掌声。高老师的“阳光”心态深深感染了我。
10月13日,我们来到北京市灯市口小学参观考察,在这里满媛媛老师一堂颇具语文味的《钓鱼的启示》深深感染了我,真正让我见识了“语文老师“的风采。在满老师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1)讲究说话的艺术。满老师在课堂上说话的语调抑扬顿挫,表情及肢体语言丰富,用自己的声音及肢体动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课堂也生动活泼。2)讲究评价的艺术。满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肯定及激励性的评价和鼓励,每位学生回答完问题后都不忘加一句激励或肯定的评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讲究“渔”的艺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的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不断启发,引导学生用他们的嘴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课堂气氛和谐、高效。4)讲究创新的艺术。满老师的课堂不是枯燥的灌输语文知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利用电子教课白板及活动反馈器,将课件发给学生,这一系列先进的做法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能帮助学生巩固、复习知识……满老师的教学不仅仅是在上一堂语文课而是在教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学习表达……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学科,但仍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调整心态,做一名有“幸福感”的老师。有人说,心态决定命运,这是有道理的。佛家讲“定能生慧,相由心生”,一个人如果心态淡定、宁静、平和,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的智慧,就连他的相貌都会幻化出一副慈眉善目的面容,给人一种安全、稳重、可靠的感觉。佛家还讲境随心转,境乃山河大地,人心向善,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善。反之,人心不善,山河大地没有一样是善的。教师的工作态度是其心态的折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能否做好本职工作,主要取决于其心态,教师能否获得职业的幸福感,也主要取决于其心态。记得北京学习时一名教授说“如果你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么你就生活在地狱里;如果你把学生看成天使,那么你就生活在天堂里”。苦也教,乐也教,我们不妨换种心态,苦教不如乐教。保持阳光心态,如果我们把学生看成了天使,那么我们每天就都生活在天堂里。
二、静下心来,做一名有“价值”的老师。在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曾对教师提出期望,期望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督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好老师就是学生爱戴、家长信赖、领导欣赏、同事喜欢的老师。教师需要一种“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一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好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的超越自己,静下心来细细的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教师能够静下心来、潜下心来将会获得多重收益,收益的不仅是学生,最终受益的是教师自己。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做一位有价值的老师,成全学生一生中一大幸事,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当成为我孜孜以求的职业理想!
三、加强基本功训练,做一名学生敬佩的老师。在通过这两次外出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基本功的重要性。音乐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各科教学相互联系,这就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一是加强声乐、器乐、舞蹈等专业基本功的训练,更好的为学生示范,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二是多读书、广读书,包括有字书与无字书,用书籍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指导实践。
老师的工作像把盐,尝尝觉得有点咸。做个老师需要有智慧,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需要大智慧。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的价值就是同孩子们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遨游在音乐的殿堂里。当你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你是社会需要的,我将朝着这个目标不断迈进,相信只要努力了,定能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四川师范大学张皓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我等待。就这样,我怀揣梦想与期待,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当我经历上海风的洗礼后,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可谓是获益匪浅,收获颇丰。
感受之一:我们每天都在做什么?
李政涛教授说:“华东师大的教授个个都是精英,学识渊博,但是他们从不敢懈怠,必须不断学习。”他还举例说:“华师大的女教授们请产假一般是一年,但是如果一年后来上班,她自己不敢上讲台给学生授课”。此番话或许太过急,但也不难看出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不能停止的,尤其是我们不能放弃终生学习的想法。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时代,经历无视教育的“文革”、知识爆炸的年月,以及走入歧途的应试教育,我们真的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番我们的学习了。
6天的学习除了参观了两所学校外,主要听了五个个讲座。从这些讲座的题目中我们就能体会到目前我国教育所关注和研究的前言问题。发展、认知、心理、心智、文化、对话、模式、课堂、评价、专业、成长、创造、案例、问题、策略、课程、反思,这些词汇所涉及的都是现今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这些报告都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人们期望学生能用自身的经验与他人合作,进行创造,解决真实问题。但当教师自己成为学生时,却不采用这种做法。”面对这样一个不愿接受别人和改变自己的境况,教育要求的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向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内容和改变的可能。只有学习,我们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和提升,通过参与活动、进行思考和反思,对所学的东西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联结,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东西。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要从“指导教学”变为“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指导教学会限制人们有关专业发展的思想。
和其他行业一样,教师这份职业干得好与不好取决于所具备的能力。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总结才能获得,我们不能“教书三十年,教龄只三年,其余二十七年都是重复三年的故事”。学习是没有终点的,无论你是什么院校毕业,那仅仅代表你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而绝不代表你就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大部分素质和能力,是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再学习再总结获得的。人生中的每一天都应是学习的新起点。对学习而言,永远没有终点。或许有的教师说“别人不是常常夸奖我有潜力吗?”说实在的,潜力只能说明你不适合这个社会,现实社会要的是现货,而不是期货,社会不会等待你的成长,同样学生也不可能等待一个教师的成长。你不可能改变这个社会,也不可能去阻止他人的进步,唯一能够改变的是你自己。而改变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
不仅仅教育,整个社会都要成为学习型社会,所以说,学习非常重要。
感受之二:新时期合格教师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请大家来听一个故事: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义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问:“凭我的资质,要炼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宫本回答:“最少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炼?”宫本答:“要二十年。”柳生疑狐地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日以继夜地苦炼呢?”宫本回答:“你必死无疑,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剑客。”柳生又问:“为什么?”宫本答:“要当一流剑客,就必须永远留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现在,你两只眼睛都死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名一流的剑客。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将全部时间用来工作只是敬业的表现,但没有给自己的学习与反思留出时间,只能是让自己一直在探索之中,而不会有登高望远的气魄。想成为一名一流的教师,就要永远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优质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呢?优质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尽职尽责。他们使知识易于为每个学生接受。他们坚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对学生既一视同仁,又承认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他们根据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和了解来调整自己的教育实践。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在实践中运用认知和智力理论,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学习的崇敬。
优质教师懂得其所教学科及如何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他们能充分理解其所授学科,以及该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组织、如何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并如何用之于实际情境中的。他们掌握如何向学生传授学科的专门知识。注意学生通常会带到每门学科上来的先入之见和背景知识,以及能有帮助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他们知道哪儿可能出现疑难,并相应调整其教学实践。并且善于教学生如何提问和解决问题。
优质教师善于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他们创造、充实、维持和改变教学背景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并最有效地利用时间。他们掌握了一系列教学技术,他们知道如何约束学生群体以确保有纪律的学习氛围,知道如何组织教学使学生达到学校的目标。他们善于设定学生间和师生间社会交往的规范,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如何在面对暂时的失败时保持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用多种方法测量学生的成长并能清楚地向家长解释学生的表现。
优质教师系统地思考其实践并从经验中总结学习。优质教师是有教养者的典范,他们身体力行养成学生的美德,。优质教师利用他们在人的发展、教材和教学方面的知识以及他们对自己学生的了解来对教学实践是否合理作出原则性的判断。并鼓励他们的学生终身学习。为加强教学,优质的教师批判地审查自己的实践,力图扩展自己的技能,加深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并根据新的发现、思想和理论调整自己的教学。
优质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优质的教师通过在教学政策、课程开发和教职员发展上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来促进学校效能的提高。他们能根据自己对地方教育目标的理解来评价学校的进展和学校资源的配置。他们了解哪些专门的学校与社区资源有益于他们的学生,并善于在需要时利用这些资源。优质的教师会设法合作性地和创造性地与家长打交道,使家长建设性地参与学校的工作。
这些标准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与此相比较,我们似乎好多时候仅仅处在一个“教书匠”的层面。当我们谈论起教书匠和研究型教师的时候,还以为当不成优质教师,当个教书匠足以。其实,还是没有真正弄懂教书匠的含义:“以教书先生而曰“匠”,盖讥之也。因从前念书之人,书念得不多,亦不甚懂,不能做他事,只能教书糊口,而误人子弟的多,故以匠呼之。”当今,匠者在教育该无立足之地的。
感受之三: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
有这样一个事情:
北京一老师与一位专家有过这样的对话:
专家:“你怎么知道讲了学生就明白了呢?
反思:时间+汗水=成功吗?
当然,一堂课的成功不是看他热闹与否,活跃与否?有温度没有深度,有活动没有学习是不行的。应该看看学生发展了没有?变了没有?说根本的就在于课堂的有效度。所谓有效度,我个人理解就是单位时间内的所获。课堂的有效性不应该单单是学生知识层面的,更应该达到学生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最直观的检测就是同样的知识,你所花时间的与别人所花时间的差别。
老师们,当我们静下心来对教育进行一番思考的时候,总有一种“悬在半空”的感觉,悬在空中做什么呢?做理论与理论的“空对空”演习,空中“呼呼”传来专家学者精准的导弹,颗颗击中教育的要害,然而,学校尤其是老师们在帮着助威的时候,却发现目标原来就是自己,真正的实践者没有了理论的话语权。“理论联系实际”原本并不难,可是中国的教育却遭遇着“拥有理论者不去实践,实践者不出理论”的尴尬。
反思实践,回归实践。这才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最后让我们就像聆听优美的轻音乐一样,感受教育的真谛!“工作着、学习着、享受着”“有眼界才能有境界,有实力才会有魅力,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有多大本领,就有多大舞台” “教师要有底气,要大气,有人气,有灵气,才会创造名气”、“人啊,首先要认识自己,虽然很难,但必须去做,并试着引导别人去做”,因为“try=尝试+努力=成功”。
当然,培训的过程中有太多值得我们慢慢品味,深入思考的东西,还有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仔细去感悟、内化。相信只要我们虚心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收获属于我们的一片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