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全市统计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模板5篇)

2023年全市统计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模板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3 22:02:17
2023年全市统计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模板5篇)
时间:2023-09-13 22:02:17     小编:雅蕊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全市统计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篇一

同志们: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既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期我们许多同志都在议论这个话题,广大群众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关心,他们看电视新闻、看报纸,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央的政策。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上上下下讨论的热门话题,因此我感到很多同志在认识上都上去了。但党中央、国务院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今天又重新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今天为什么提?我感到今天之所以提出,是因为它有“新”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认识。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个“新”,我们是在新的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提出的新农村建设。xx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xx届四中全会也提出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近年来,我国连续完成了几个五年计划,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国力不断增强,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这标志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就我县而言,xx年我县人均gdp就超过了1000美元,标志着我们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历史经验证明,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3000美元,是一个快速通过区,国际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之后,都要进行农村建设,美国、日本、韩国历史上都开展过新农村运动。

第二个“新”,中央xx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新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是指导我们今后发展的指导性原则,其中第一个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同时,中央近年来连续发了几个一号文件,提出了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政策、新思路,包括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这些都是非常有份量的新思路、新改革、新举措,这些新思路、新改革、新举措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三个“新”,我们国家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工业化、农业化都有了很大发展,xx届四中全会上,xx同志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论断。“一个趋向”是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再一个趋向”是当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的协调发展。过去我们是处在“第一个趋向”时期,主要靠农业支持工业。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目前已进入“第二个趋向”的时期,到了工业反哺农业时期,这时候提出新农村建设,正逢其时。现在我们进行新农村建设,我们有这样一个实力,有这样一个基础。

第四个“新”,我们进行新农村建设,有新的内容、新的模式。第一是新标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建设、广播电视、电话、村容村貌、改水改厕等,都不是过去简单的农村建设,而是具备了现代化的气息,运用了现代化的手段。第二是新环境。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是生态农业、生态村,提出了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注重效率,注重环境,注重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新农民。要培训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使之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第三是新产业。我们提出的农业。包括畜牧养殖等,都是绿色的、无公害的、生态的。同时,在产业发展上提出要发展新的经济组织,这也是“新”。第四是新村镇。新农村建设不仅是道路建设,还包括各种配套设施,包括环境,包括精神面貌、文化和体育,通过新农村建设形成社会主义的新风尚。因此,我们今天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同过去不同,有它新的内涵和新的意义。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如何采取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者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

第一点,要坚持规划先行。这个规划不仅仅是村镇规划,还包括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任务。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村镇规划。是比较综合的规划,哪些是居民区,哪些是生产区,哪些是文化活动中心,哪些是市场、连锁店,都要合理,都要规划清楚。二是经济发展的规划。也就是五年我们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要发展什么样的产业,突出什么样的特色,农民如何致富、农村如何发展,我们要有目标、有途径。三是公共事业的规划。包括广播电视、文化大院、卫生室、学校等,你们广播电视局、卫生局、教育局等单位都要有规划,你们今年发展多少,明年发展多少,都要有目标、任务和措施。只有规划好了,群众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所以我们要坚持规划先行,从规划抓起。

第二点,坚持把发展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要和核心的位置。如果我们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偏了,那就认真一点就不会偏,那就是始终坚持把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放在首要和核心的位置。在发展生产上,我们要坚持调整农业结构和推进产业化经营,要把各乡镇、各行政村的整体实力抓上去,实施强镇(乡)强村战略,不断提升各镇(乡)、村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的位次,、省政府两年召开一次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表彰20个强县、10个快县,我们可以借鉴,在发展农村经济上,给大家压力,给大家动力。每一年或两年对强镇(乡)、强村或进位次较多的乡村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这有三个方面,一是与农民的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水利建设、道路建设。二是与农民有密切关系的公共事业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三是与农民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改水、改厕、改灶,也就是我们平时提到的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第四点,要按照建设“优美城乡”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优美城乡,是我县“xx-x”时期的四大战略重点。要建设新农村,就要把改善农村环境作为主要内容,如果农村到处是垃圾、污水,不能称是新农村。同时,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是农民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我们不能总是认为农村落后、农民落后,其实一部分农民并不比我们城里人差,有的还相当新潮。这次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民生活方式上的一场革命,我们要抓住这次机会,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改变人们对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看法。这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从城市延伸到乡村的道路两侧的环境。主要包括县乡道路、村级道路,为此,我们成立了16个工作组,由不同的领导分包,具体负责实施。对于道路两侧的环境,我们的要求是道路两侧不能有违章建筑,不能乱搭乱建,不能有残垣断壁、破损房屋,特别是沿路的村、沿路的乡镇政府所在地,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二是镇政府所在地的环境治理。去年到今年,我们绝大多数乡镇所在地面貌都有了大的改变,比如周庄、赵庄等,但还不行,标准还不高,这项工作我们还要抓紧抓好。三是村容。这是改善农民人居环境的一个中心环节、关键环节。我们要按照《方案》的要求,搞好“五有三化”建设。同时,还要做到“几无”,如没有垃圾、没有乱停乱放、没有违章建筑等。再一个是环境治理的软件建设,如龙泉寺村做的就比较好,有自己的环卫人员,其它村也要学习。四是农民自家的环境建设。厨房在哪儿,卫生间在哪儿,鸡舍、猪舍在哪儿,都要搞好,空地方要绿化、美化,通过庭院建设,使农户环境有明显的改变。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是2015年xx月xx-x日,是我们xx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能站在这里讲话,感到非常的荣幸。首先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也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在过去的一年里,对我而言,是快速成长的一年,而这一年对xx而言,是走向成熟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的发展速度!而我也能为在这样一个充满朝气、融洽的团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骄傲、自豪。下面将我个人的成长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进入xx-x工作近一年,让我明显感觉到了单位的发展,也感觉到了自身的成长。记得刚踏入公司时,公司领导和同事便给我们进行了入职培训和指导,使我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有了初步的解,也使我们懂得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既是公司领导寄于的厚望,也是每位员工应自觉具备的素质。这一年来,在领导的悉心教育,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我获得了很多经验,我的人生也在逐渐成长,我的头脑也日益丰富,我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通过ipmt这个崭新的舞台逐步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

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里,有许多兢兢业业的领导、专家、同事,他们不仅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更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及对专业知识的钻研,时刻鼓励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管理体质越来越健全,业务能力及专业技术越来越精湛。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而倍感自豪,我愿意将我的每一份精力都奉献给我最钟爱的工作。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拾遗补缺,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做一个有作为的xx-xx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是2015年xx月xx-x日,是我们xx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能站在这里讲话,感到非常的荣幸。首先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也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在过去的一年里,对我而言,是快速成长的一年,而这一年对xx而言,是走向成熟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的发展速度!而我也能为在这样一个充满朝气、融洽的团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骄傲、自豪。下面将我个人的成长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进入xx-x工作近一年,让我明显感觉到了单位的发展,也感觉到了自身的成长。记得刚踏入公司时,公司领导和同事便给我们进行了入职培训和指导,使我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有了初步的解,也使我们懂得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既是公司领导寄于的厚望,也是每位员工应自觉具备的素质。这一年来,在领导的悉心教育,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我获得了很多经验,我的人生也在逐渐成长,我的头脑也日益丰富,我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通过ipmt这个崭新的舞台逐步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

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里,有许多兢兢业业的领导、专家、同事,他们不仅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更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及对专业知识的钻研,时刻鼓励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管理体质越来越健全,业务能力及专业技术越来越精湛。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而倍感自豪,我愿意将我的每一份精力都奉献给我最钟爱的工作。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拾遗补缺,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做一个有作为的xx-xx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xx全会、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市检察长会议精神,密切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根据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探索建立联系基层人民群众工作机制意见》的有关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榆垡镇、旧宫镇的有力支持下,区人民检-察-院派驻检察联络室正式成立了。在此,我代表区全体干警向一直给予我们关心和帮助的各部门和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各种利益诉求纷繁复杂,如何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这是区检-察-院必须面对也不容回避的主题。榆垡镇面临首都新航城建设,拆迁任务艰巨,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多,利益诉求复杂,信访量上升;旧宫镇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多,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社会治安状况不容乐观,再加上工业大院升级改造工程,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日益增长,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院决定在榆垡镇和旧宫镇派驻检察联络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检察联络室的重要意义。

一、检察联络室的建立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联系基层人民群众工作机制,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一线,可以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内容,准确把握对检察工作的需求,找准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进而通过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检察联络室的建立是有效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党中央从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建立联系基层人民群众工作机制,开展实际有效的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解决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延伸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触角,严格执法、强化监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

三、检察联络室的建立是全面提升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检察事业的发展根基也在基层,服务基层改革发展稳定,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实现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使检察工作扎根于基层、扎根于群众,通过深入查办和预防基层各类职务犯罪,开展法制宣传,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一是立足于区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本区“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密切与地方有关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共同组成完整的基层工作机制,把检察工作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谋划,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正确面对自身职责和决策的转变,科学分析发展需求,明确思路,鼓舞士气,为区域发展大局提供司法保障。

二是立足于服务基层群众,充分发挥基层检察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做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克服“等案上门”、“坐堂办案”的消极懒惰思想,坚持到一线了解掌握情况,主动收集、及时发现侵害群众利益的犯罪线索,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凭借“一处两室多点”的工作平台,建立健全联系基层的长效机制,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为群众谋利。

三是立足于检察工作职能,主动将关口前移,积极拓宽监督视野,扩大检察工作在基层的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基层法律监督体系。通过依法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辖区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做到既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选择性或间歇性的开展工作,又不能超越职权、超越职能,大包大揽,直接参与政府部门的具体行政管理活动。

四是立足于所辖乡镇工作重心,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检察联络室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近几年的工作中,要根据市院年度专项预防工作的部署,紧密结合首都新航城建设、工业大院升级改造的工作实际,积极组织、配合开展专项预防工作,通过深入一线走访、座谈、研讨等形式开展预防调查,结合案例分析工作,把握职务犯罪规律和特点,深入查找职务犯罪风险点,并提出完善廉政风险防范制度的对策建议。以讲授法制课、发放宣传材料、提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预防工作,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廉洁意识和法治意识,积极促进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

各位领导,同志们,检察联络室的成立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密切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努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和保障全区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全方位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

全市统计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篇二

**镇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和任务,即将胜利闭幕。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使命感和对我镇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心系发展稳定大局,积极建言献计,共谋民生之策。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集中体现了全体代表的智慧,充分反映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符合实际。在此,我代表中共**镇委员会,向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致以亲切的问候!

镇xx届人大四次会议是在全镇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为“”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全面总结了20xx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和基本经验,讨论确定了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会议开得严肃认真,紧凑热烈,节俭祥和,始终洋溢着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气氛,是一次提振信心、加油鼓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积极的态度,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过去的一年,是快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镇坚持“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的思路,努力化解发展中的瓶颈,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镇“四个文明”建设得到健康、快速发展。这是全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代表镇党委向各位代表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解放思想、突出重点。

20xx年,我镇发展进入一个关健的机遇期,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最好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历史使命,要开好头、起好步,我们就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先试先行”主题,按照市委提出要先行先试的要求,带头转变观念,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开拓创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树立敢想敢拼敢赢的精神,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一流的干劲、一流的作风、争创一流业绩。项目开发上,要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新农村建设上,要试点带动,加快新村建设,全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村级民主制度,确保实现良好开局。民生上,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民生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提升民生工程,努力使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狠抓落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更加务实创新的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履职尽责,献计出力。

各位既是代表,也是模范,大家的作为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愿望,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作为。人大代表在服务发展上,要始终保持高姿态,当好先锋军。立足于**镇情,着眼于推进事关全镇发展大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立足于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找准服务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把人大工作的重心集中到保障和促进发展的各项战略措施实施上来。带头献良策。各位代表作为各村、各阶层人民群众中的优秀人才,社会影响大、号召力强、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你们要做好全镇发展的引领人和宣传员。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为发展建言,为镇党委、政府筹策,特别是对于事关全镇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要多调研、勤视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科学解决方案,为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献计出力。

三、积极探索、求实创新。

项目开发、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使命,人大代表要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联系制度和活动制度,拓宽代表参政议政渠道,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更加有效的平台和途径,切实保障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积极发挥作用,利用自身联系面广、群众基础好、号召力强的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准确地反映群众意愿,把群众中蕴藏的创造潜能和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形成团结一心干事兴业的良好局面;要正确处理好监督和支持的关系,监督过程中,要围绕核心,突出重点,创新方式,有效监督,对事关全局的重点问题、对关系民众利益的难点问题、对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交办、严格督办、紧抓不放。对政府工作中的问题,人大代表要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议定措施,寓监督于支持之中、以监督促进落实,推动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宏伟的蓝图靠我们共同来描绘,美好的目标要我们一起去奋斗。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把打造成为一个经济强镇而努力奋斗!

全市统计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篇三

这次全市统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国家、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全市统计工作,研究分析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

下面,我代表市统计局、宁波调查队党组做工作报告。

一、肯定成绩,增强信心

20xx年,我市的统计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致力创新,把握需求,搞准数据,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在统计调查、统计监测、统计服务,以及统计基础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 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一年来,全市各级农普机构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严格按照《统计法》、《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和农业普查质量控制办法及有关规定要求,共计组织调用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近3万人,圆满完成了普查入户登记、普查表审核及质量抽查验收、数据快速汇总、光电录入和土地调查核实等工作任务。本次普查涉及139个乡(镇)街道,2701个村级组织,共调查农村住户125.3万户,填报普查表186.5万张,为全面掌握我市“三农”实际情况,决策并服务 “三农”工作提供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省农普办综合抽查,我市应登记户的漏报率为0,原始数据差错率0.22%,均远低于国务院农普办的目标要求,普查数据质量和相关工作多次得到国务院和省农普办的肯定。目前,全市第二次农业普查的主体工作已圆满完成,专题分析报告和工作报告基本完成,全市农普主要数据发布和数据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正全面展开。

此外,圆满完成全市城镇住户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工作,顺利完成20xx年投入产出调查的机构和人员落实、选点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统计方法制度不断完善

能源统计监测能力明显增强。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和全市节能减排大会精神,全面加强了全社会能源统计工作。目前,我市已建立实施了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下工业及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为主的服务业季度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农业年度能源消费统计制度,以及主要依据电力、燃气和居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推算的生活用能统计制度,涵盖全社会的能源消费统计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开展每季度以及年度分地区万元gdp电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的测算和公布工作,为全市节能降耗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对全市300余家重点能耗(年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实行了能源统计月报制度,进行跟踪监测。各地也全面加强了能源统计工作,绝大多数县(市)区落实了专职能源统计人员,其中余姚、慈溪、宁海等地已配备2名以上,奉化在利用部门统计,畅通能源统计数据收集渠道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能源统计工作的意见》后,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能源统计工作基础,促进部门间合作,完善能源统计工作体系,提高能源统计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组织保障。

服务业统计工作不断完善。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保持和完善我市服务业统计工作特色的同时,顺利实现了省市两级服务业统计制度的衔接。金融业和六大电信公司纳入了服务业统计网上直报序列,实现贸易、住宿餐饮业统计与服务业统计的全面并轨,完善服务业个体户统计制度,研制和启用物流企业监测系统,服务业统计制度涵盖的范围有效拓展。江北、鄞州、海曙等地分别在健全台账制度,加强重点行业、区域统计,完善专业字典库动态维护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取得一定成效。在市县两级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服务业统计工作基础更加扎实,内容更加丰富,统计数据的准确度显著提高,服务业的专业数据已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作为基础资料较好地得到应用。

县级gdp核算工作水平得到提升。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改进地区gdp核算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结合宁波实际,顺利实施了季度县级gdp统一核算制度。根据市gdp数据与各县(市)区汇总gdp总量、速度基本衔接的要求,采用市县两级上下联动、集中研讨、共同交流、互相协作的工作方式,统一对各县(市)区gdp数据进行审核评估,力求核算数据反映经济发展趋势不失真,结构比例不失调,较好地实现了各县(市)区核算方法统一、资料来源规范、数据可比。镇海等地注重做好与国地税、财政、金融、供电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工作,为准确核算创造了扎实的基础条件。

投资项目统计方法不断创新。为了有效提高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统计入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市创造性地采用网上入库方式和先申报确认、后上报统计报表的工作流程,得到了省局领导的高度评价。针对各级政府要求改变房地产开发投资按经营地统计的迫切需要,利用网上直报系统,在满足省局上报需要的前提下,成功研制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的“在地”统计方法。去年,在全省建设领域投资年报、投资月报、建筑业报表、国家房地产联网直报、统计分析等五项年度工作评比中,我市均获第一。奉化、江东分别在加强投资统计基础建设、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一定成绩。

同时,开展文化产业统计制度研究工作,探索建立妇女儿童监测评估数据库网络系统,认真开展环境统计、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编制、工业品价格定基指数用“工业品目录数据替代原材料目录”的测算、全省份地区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试编等国家和省试点工作。

(三)统计监测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专项调查和分析研究成绩显著。一年来,市县两级统计部门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专项调查和综合分析研究,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咨询服务。全市各级统计部门共完成研究课题19项,撰写统计信息、统计分析报告2119篇,获得各级党政领导的批示44条。《20xx年经济运行情况和20xx年经济发展总体态势分析》、《20xx年上半年宁波市居民收入增幅情况分析》、《宁波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与相关城市差距比较分析》、《关于我市居民中等收入家庭分析及预测的汇报》等分析材料,以及《认知不足和“质量”欠缺成为社区医院的发展“瓶颈”》、《社区和谐名至实归 推进尚需重点突破》、《关于宁波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分析》、《市民支持分类管理 政策细化呼声高涨》等一批民生民意调查报告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关注。全市共有4篇统计分析入选《第十四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文集》,6篇在全省统计系统优秀统计分析报告和综合优秀统计分析报告评选中获奖,其中:《宁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荣获省统计学术类课题评审一等奖,《宁波市20xx年前三季度gdp增长情况基本解释》获综合优秀统计分析一等奖。余姚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群众满意度调查、宁海有关科技创新的调研分析等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统计监测评价工作明显加强。探索研制了符合我市实际的宁波和谐社会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构建“和谐宁波”的状况和进程进行了定量测评、动态考察和比较研究,依此提出了构建“和谐宁波”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同时,牵头拟制了宁波市外来人口信息统计管理制度,设计编印《宁波市文化产业统计概览》,组织开展了全市科技进步监测评估工作,会同市发改委建立了社会事业发展统计评价体系和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独立开展了20xx年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评价,及社会发展情况的监测。积极参与环保模范城市复检、全国卫生城市复检、全国节水城市复检、宁波生态市建设联合检查、省级示范文明城区测评等工作。此外,编制的宁波市房地产价格指数为调整市中心城区拆迁补偿价格提供依据,完成全大市及市区中等收入家庭总量测算等等。各地也在统计监测评价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慈溪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效益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在当地获得年度争先创优专项创新奖,江北区统计局结合当地实际研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积极实施,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综合统计产品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一年来,市县两级进一步规范了统计产品的编辑、出版、发行或报送等程序,修订完善相关指标,使版式制作更加精美,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全市统计产品的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影响进一步扩大。《宁波统计年鉴》再次荣获全国地方统计年鉴评比一等奖,市县两级的《统计月报》、《统计公报》、《概览》、《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等系列产品已成为地方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也是提升统计部门对外形象的重要载体。同时,继续加强对重要会议的信息咨询服务工作,撰写了市党代会参阅件《宁波市经济社会概况》(20xx年-20xx年)和反映我市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介绍材料——《新港城、新辉煌》,起草了《宁波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20xx年-20xx年)作为人大会议参阅件等。此外,积极通过新闻发布会和媒体新闻宣传等方式及时对外发布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信息、运行情况进度分析及监测评价结果,一年来全市共有520余篇统计信息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

(四)统计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统计执法力度继续加大。会同市监察局、市法制办在全市联合开展了统计执法大检查,采取各地自行检查和市、县两级联合检查相结合,专项执法检查和日常统计稽查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共稽查基层统计单位756家,查处统计违法案件331起,比20xx年增加了104起。海曙区统计局注重加强相关科室间的协调配合,善于从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和指导服务于统计工作对象中寻找案源,统计执法的力度较大,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明显。

“五五”统计普法宣传扎实推进。各地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形式多样地开展了“五五”统计普法宣传活动,统计法制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进一步增强。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市各地电视台、电台宣传统计法制4267次,报刊、网络、杂志刊出文章131篇,发放宣传材料20710份,组织普法讲座31期,参加人数1579人。市委党校首次在县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了统计法知识专题讲座,宁波市新一届人大会也专门安排了一期统计知识讲座。余姚、北仑等地也先后在人大开展了统计法讲座,江北区首次举办了全区乡镇领导干部统计知识培训班。6月和10月,《宁波日报》分别对我市近两年查处的典型统计违法案例进行了曝光和剖析。

统计法制基础建设得到加强。根据市法制办关于进一步做好依法界定行政执法职责工作的要求,对照省统计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结合当地实际,重新修订了《宁波市统计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所涉及的统计行政执法依据及职权进行了梳理规范。举办两期统计执法骨干培训班,全市247名政府统计人员参加了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换领了新的《统计执法检查证》。此外,各地充分利用电大等社会教育资源,通过媒体、培训会议等途径,全方位宣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很好效果,全市共组织统计从业资格考试2146人,报名人数再次名列全省前茅,另有221人参加了统计职称考试。

(五) 统计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

调查队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在国家、省统计局和浙江调查总队,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宁波实际,按照“独立建队,共建党组,合署办公,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要求,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市、县两级调查队组建工作顺利完成,全市统计调查一线力量得到加强,专业水平得到提升,统计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

县域统计工作组织模式改革扎实推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开展了以组建社会经济调查机构为重点的县域统计工作组织模式改革。到目前为止,北仑、慈溪、宁海已完成经济社会调查机构的组建工作,开始试行分片区运作模式,镇海、海曙、江北、象山也已批准建立经济社会调查机构,共新增人员编制75名。同时,在北仑、鄞州、象山等地新建了统计中介服务机构,区域性统计工作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

市经济社会调查中心开始有效运作。在市委、市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统计局普查中心增挂了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牌子,增加人员编制10名,在原有普查、基本单位统计等职能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民生民意调查工作。调查中心内设机构和人员配备基本到位,工作运作机制基本建立,相关职能工作开始启动。

(六) 统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绩

网上直报系统进一步优化。利用统计专网整体切换至市政府电子政务外网的有利条件,建成了统计网上直报系统双链路网络,提高了网上直报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加强实时管理,完善安全备份系统和软硬件结合的网络防病毒安全体系,提高了网上直报系统的安全性。在更新和优化已上网专业网上直报系统的同时,全市593家景气样本企业顺利实现网上直报,劳动工资网上直报在鄞州区成功试行。目前,全市已有1.8万余家企业纳入直报范围,上报率稳定在95%以上。

专业共享平台与综合数据库建设取得进展。为切实解决专业间数据分割、信息不畅的问题,市局队机关建立了专业统计数据资料共享平台,各专业月、季、年报表综合汇总数据和其他经常性调查汇总资料实现了全面共享,进一步促进了专业统计资料效能的发挥。同时,市、县两级统计综合数据库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市本级20xx年年报数据已全部入库,江北、海曙、北仑等地已建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综合数据查询系统,为建立市县两级统筹协调、规范统一、资源共享的,集资料查询、定量分析、对外输出和数据交流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全市统计综合数据库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本单位名录库进一步完善。一年来,我们通过加大“在库”单位核查力度,应用计算机程序加快部门资料的比对速度,充分利用专业年报、年检数据资料提高更新维护时效性,以及推动县(市)区办证中心网络化改造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工作。全年新增法人单位120xx余家,注销3000余家。截至去年底,全市在库法人单位突破10万家。鄞州区尝试将名录库具体管理工作分解落实到乡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名录库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七)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强作风建设,统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市县两级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年” 活动,在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学习的基础上,着力抓好问题和不足的查找和整改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统计系统作风行风的改善和工作效能的提高。市局队结合第五轮文明机关的创建工作,在机关广泛开展了以“增强队伍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树立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岗位“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和“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等,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江北区统计局通过制度规范和文化引导,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宁海、海曙等地加强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分获文明机关称号。

加强能力建设,统计干部理论和实践水平不断提升。市县两级统计部门结合统计工作实际,认真学习“6.25”重要讲话和党的xx大精神,在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能力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县两级组织开展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和“学习党的xx大精神,全面开创我市统计工作新局面” 等专题理论学习活动,教育引导统计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理念,认清形势,提高能力。针对统计工作专业性强的特点,新进人员和工作难度不断增加的实际, “抓培训、强业务”的浓郁氛围普遍形成,全年共举办各类业务培训400余期,培训人数近2.7万人次。

加强廉政建设,统计干部队伍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增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七次全会、全市反腐倡廉工作会议、全省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中纪委“八项禁令”,积极开展以警示教育为主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在系统内营造了团结和谐、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市局队结合调查队改革,建立完善了局队行政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公务接待会务承办工作制度、车辆使用管理制度等,使局队机关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工作流程更加科学严密,有效避免了各种问题的发生。同时,针对年初确定的统计执法检查、政绩考核、数据证明、区域核算、报表审批等当前我市统计系统反腐倡廉的重点环节,完善方法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严格审核把关,有效地杜绝了有损统计部门形象的权钱交易现象的发生。

此外,统计档案管理工作又上新台阶,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和奉化等地顺利通过了省一级认定,至此,我市11个县(市)区已有10个达到了省一级标准。老干部、工会、学会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绩,各项统计事业均有了新的发展。一年来,我市分别获得全国城镇住户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先进单位、全国5000家重点房地产企业联网直报工作评比一等奖、全省统计工作综合考评优秀奖等荣誉,市局队机关再次荣获市级文明机关称号。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协作,更离不开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在此,我代表市统计局、宁波调查队,向全市广大统计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更新观念

当前,统计事业已经进入了加快改革和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对统计工作提出新要求。党的xx大在全面总结和揭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总结xx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趋势,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了战略部署。为了贯彻落实xx大精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了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决策,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把今年确定为“狠抓落实之年”、“创新突破之年”,力求五个方面的创新突破,就是要狠抓转变发展方式各项工作的落实,力求在增强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上取得创新突破;要狠抓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的落实,力求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上取得创新突破;要狠抓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力求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取得创新突破;要狠抓民主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力求在推进全社会法制化进程上取得创新突破;要狠抓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力求在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取得创新突破。这些都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既要完善经济统计,又要完善以反映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统计,以及为文化繁荣、政治民主提供统计服务,着力反映教育、劳动就业、文化产业、医疗卫生、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改善情况;既要提高对宏观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力,又要加强对经济运行中结构优化、质量和效益提高进程和效果的跟踪监测,着力关注节能降耗、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投资等重点工作。

统计工作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显现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新机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统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更加重视。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统计工作提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毛光烈市长也多次听取统计部门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农普、能源等统计工作的汇报,并在各种统计分析材料上作出批示达20次之多。王勇副市长更是多次对我市统计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计队伍建设,积极支持和推动调查队改革和县域统计工作组织模式创新,同时还通过发文等形式对能源统计、城镇住户抽样调查等工作给予积极支持。二是统计工作作用不断显现。一方面,统计部门在对区域和部门综合考核和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各种统计需求不断增长。一年来,市县两级统计部门应相关部门要求开展各种统计调查30余项,市局对申报中国名牌、浙江名牌和宁波名牌企业的主要数据指标进行审核把关,共办理各类数据证明500余份。三是统计产品受社会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企业科学决策意识的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热情和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了解和使用统计信息的意识和热情明显增强。统计需求的增长和统计地位的不断提升,既给统计工作增加了压力,也给统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难得机遇。

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统计工作提出新挑战。当前,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责任越来越重大,任务越来越繁重,随之而来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差距:一是工作理念方面的差距。对统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敏锐性,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统计力量方面的差距。组织体制和工作模式有待完善,部门统计力量和资源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整合,统计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三是专业基础方面的差距。农业农村、社会民生等专业统计调查基础比较薄弱,工作流程不够规范,数据质量控制缺乏有效手段,部分地方统计调查抗干扰能力较弱。这些既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今后我市统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显示了努力方向和重点。

面对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要求、新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切实改进统计工作的方式方法。一要站得高。我们要以统计工作服务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统计工作内涵,谋划发展思路;二要看得准。我们要认清和把握内外环境有利于促进统计工作的积极因素,着力理清和找准当前统计工作的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做到奋发有为,励精图治;三要想得远。我们要以“大统计”的思想,夯实基础,统筹协调,进一步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四要抓得实。我们要充分认清当前统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着力在统计法制、基层基础、制度技术和人才队伍等建设方面,敢于突破,善抓落实,进一步提高全市统计工作整体水平,为宁波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保障。

三、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一)全力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

根据“科学设计、精心组织、依法实施、确保质量”的国务院指示精神,按照《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本次调查的进度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认真抓好市、县、乡三级普查组织机构、人员、经费及物资保障的落实和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调工作。围绕普查各阶段工作重点,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在总结以往普查、大型调查经验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经济普查方案,制定《宁波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全过程综合试点。认真做好普查区域划分、地图绘制、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清查摸底,以及县、乡两级分专业普查业务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20xx年年报是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严格执行年报制度,加强对年报数据的质量审核与控制。

与此同时,要以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组织高水平的课题研究,确保农业普查资料得到充分利用和深度开发。要认真组织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全市污染源普查、文物普查等工作。

(二) 大力推进统计方法制度创新

完善三次产业统计方法制度。在深入分析和界定大型企业或新兴产业内部产业成分的基础上,适当修订三次产业的相关报表,补充完善反映技术创新的相关指标,以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全市三次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研制并实施全市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在房地产业在地统计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全社会投资在地统计(不包括跨地区投资项目),探索建筑业在地统计。建立投资项目清查制度,随时掌握项目动向,确保投资项目应统尽统。建立工业投资投入产出成果跟踪库,及时掌握项目产出效益情况。以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系统为基础,探索建立各专业数据处理统一平台。

建立和完善以反映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统计调查制度。制定并实施《宁波市社会统计综合报表制度》,整合相关部门的社会统计资源,充实指标,提高频率,建立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外来人口等领域,政府关注、群众关心、考核评价必需的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和季报制度。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分职业(岗位)的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探索农村住户“收支两条线”调查方法。认真做好国家试点的《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编制工作。

(三) 切实加强重点专业统计调查工作

全面落实能源统计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能源统计工作的意见》。各地要确保2名以上专职能源统计人员,加强对相关部门和企业能源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实行规上工业能源统计月报制度,开展成品油批发、零售统计,利用农业、规下工业和住宿餐饮业的能源统计数据,进行全社会能耗测算。落实涉能部门能源统计制度,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疏通能源统计渠道,促进源头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落实《宁波市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和《宁波市单位gdp能耗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全面、真实地反映全市、各地及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降耗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结合第二次经济普查搞清全社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情况。继续做好对重点耗能行业和耗能大户能耗情况的跟踪监测工作。

切实加强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及农副产品生产安全和有效供给,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为出发点,切实加强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工作。通过与农普数据分乡(镇)比对,检验和衡量各乡(镇)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据此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和指导,全面规范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利用所掌握的第一手调查资料或抽样调查资料,从相关数据、历史数据、进度数据等多个角度,加强对粮食播种面积,生猪、家禽、花卉、畜产品、水产品等产量,以及农村居民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等重要指标数据的审核和评估,提高数据质量,及时把握数据变动情况。

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根据企业集团内部多元经营结构,修订有关统计报表,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集团的经营状况。根据零售商场柜台承包和租赁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商场经营特点的补充指标。轮换贸易、餐饮个体户样本,使其更具代表性。增加服务业限上企业能耗统计指标,配套建立能耗统计台账。建立服务业限上企业统计电子台账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数据质量的控制。建立市县两级服务业统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作,促进资源共享。

进一步完善gdp核算工作。切实提高专业统计数据质量,解决好gdp和各专业上下纵横数据衔接问题,进一步夯实gdp统一核算基础。坚持和完善市县两级共同参与的各县(市)区季度gdp统一核算制度,明确职责定位,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核算数据质量。

全面提高城乡民生问题统计调查水平。在巩固新一轮城市住户调查样本轮换扩户工作成果基础上,扎实开展各市(县)城镇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和各县(市)区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样本扩充工作,做好镇海、北仑、鄞州三区城镇住户在地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住户情况调查网络。完善以县级为总体的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制度,满足市县两级准确、及时掌握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发展变化情况的需要。编制并公布月度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弱势群体的物价补贴,及社会保障部门出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社会保障标准等提供可靠依据。做好cpi统计调查的扩面增点,具体范围由老三区向鄞州、镇海、北仑延伸。镇海、北仑、鄞州各增加一个农贸市场调查点,在鄞州区万达广场增设四个工业品价格调查点。同时,拓展统计调查内容,完善采价方式,加强分析研究,切实提高消费价格的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测能力。根据国家局要求,组织实施部分食品价格调查5日报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情况。将市区房地产价格调查范围由目前的四个中心城区扩展到全市六区,增补20%的样本量,确保房地产价格调查更具代表性,以更加全面及时地反映我市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情况。同时,做好企业景气调查样本库的更新维护、工业品价格调查点5%扩点等工作。

此外,扎实做好工业成本费用调查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报告》制度。

(四)扎实推进统计基础建设

进一步完善统计体制机制。市县两级都要在进一步理顺和明确局队各处(科)室(单位)职能和岗位职责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机关内部互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局队“合署办公、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优势。要抓紧操作市县两级调查机构人员的招录工作,力求招好招足。各地要在建立社会经济调查机构的基础上,坚持片区运作模式和 “工作统一布置、业务统一指导、力量统一调配”的原则,积极研制有关工作制度,抓好调查机构的人员管理和力量配置工作,调整和完善基层统计调查组织运作机制。要以《统计法》为依据,以考核和巡查为手段,以培训指导为基础,抓住机遇,全面加强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加快培育市县两级统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

全面加强统计调查网络管理。建立布点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统计调查网络是确保数据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在继续调整和完善各专业调查网点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索建立统一、协调、科学的网点维护和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统计调查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通过集中培训和平时指导相结合,工作交流与感情沟通相结合,基本约束与奖罚激励相结合,全面把握调查点基本情况,促进上下互动,加强调查网点的动态维护。建立健全统计调查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制度,切实完善调查数据质量的监控、审核和评估制度,从准确采集源头数据入手,确保调查数据质量。

努力提升统计信息化水平。实现限额以上投资项目、房地产价格、工业品价格、固定资产价格等专业的网上直报,做好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全国联网和建筑业季度全省联网直报工作,扩大网上直报范围。完善和启用基于直报系统的市级短信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综合数据库建设和办公自动化普及。

切实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工作。以《浙江省名录库更新维护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名录库管理工作。以全市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名录库的更新维护效率和数据质量。强化对基层的指导,促进全市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均衡发展。

(五)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加强统计执法基础建设。根据上级相关统计法律、法规规定,结合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和县域统计工作组织模式改革的实际,修订完善《宁波市统计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统计部门依法行政的职责、权限和责任的法定依据,建立健全统计执法责任考核、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和案卷评查制度,做到依法行政、程序规范、权责统一。加强执法培训,着重提高案源寻找、询问当事人、证据收集、笔录制作等方面的技巧,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提高案卷质量,切实提高统计执法办案的整体水平。

坚持突出重点,切实提高统计执法效能。以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基础为重点继续强化统计稽查工作,把未参加有关培训、不按时报送报表、报表质量不高的单位作为重点稽查对象,按月开展统计稽查。积极开展和精心组织能源统计、服务业统计、农村统计、gdp下算一级、投资统计等专项执法检查,保障和促进统计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适时开展对有关行政部门和县(市)、区统计局的统计巡查。

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加强统计普法宣传力度。根据省、市统计“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一要通过发送普法材料、组织函授教育、播放教育片、单独或联合相关部门举行法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普法宣传,保证全市95%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统计法律知识测试,切实提高我市领导干部依法管统计的意识和能力。二要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12·8”《统计法》颁布25周年等活动和集中统计执法检查、经济普查、新的统计法律法规实施为契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大力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对社会公众的统计普法宣传。三要认真开展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普法教育,设立《干部职工学法考核登记册》,建立学法档案,保证每位干部职工全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

(六) 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切实提高专项调查和分析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紧紧围绕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和我市深入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的战略部署,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市场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和房价、房地产投资、金融市场、外贸发展战略、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民生等一系列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咨询建议。各级调查机构要认真筹划,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民生民意调查网络,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和调查队伍业务培训,以及组建专家组、建立调查议题库等,夯实民生民意调查基础,切实提高调查水平。拓展视野,加强对国际、国内统计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开发,积极开展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对比分析研究。加强与相关城市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为长三角经济圈、杭州湾跨海大桥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进一步加强统计监测评价工作。在完善“和谐宁波”建设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市县两级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监测评价工作。会同市发改委继续完善全市和各县(市)社会发展水平统计监测评价工作。配合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工作,及时做好相关统计数据的搜集、测算,准确反映、评价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果。做好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监测评价工作。完善宁波市文化产业统计制度,认真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统计监测体系,对我市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在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妇女儿童数据库网络体系的基础上,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对妇女儿童发展情况的统计监测水平,挖掘服务潜力。

拓宽和规范信息发布渠道。要树立统计产品是公共产品理念,力求统计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根据《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完善政府统计资料公开制度和新闻发布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统计资料公开和发布的程序、范围、内容和方式。进一步重视和规范网络媒介的信息发布和管理,尝试网络在线互动的发布方式。

此外,继续改善统计月报等统计资料编撰工作,编辑出版反映宁波改革开放三十年、宁波成为计划单列市二十年发展成就的资料本等。

(七)着力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

创新和构建学习平台,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以党组中心学习组为龙头,不断加强和促进局队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重点抓好党的xx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专业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搭建创新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时期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效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的意识和热情。

加强人才培养使用,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和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力求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激发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造团结、协作氛围,扎实开展和谐机关建设。和谐机关建设事关每个人、每项工作,核心在于全体干部的品德与思想境界,关键在于组织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尤其在市级层面,必须按照“独立建队,共建党组,合署办公,资源共享”的总体要求,努力创建“感情上一家人,工作上一盘棋,产品上一套数”的和谐统一的局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营造团结融洽、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

以廉洁、高效为目标,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探索与实践政务公开、民主决策等方面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措施,真正发挥党员在党组织中的主体作用。按照全市“狠抓落实之年、创新突破之年”活动部署,进一步巩固“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以减轻基层负担,优化统计服务,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抓好统计执法检查、数据采集、数据证明、区域核算、报表审批、人财物管理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有很多新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有各种新挑战需要我们去应对。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积极投身于推进"六大联动"、实现"六大提升"的实践中,找准位置,克难攻坚,努力开创我市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全市统计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篇四

下午好!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开展基层统计机构规范化建设活动,提升基层统计机构统计能力”。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好省政府文件要求,省统计局决定在全省范围开展新一轮基层统计规范化目标创建活动。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这项重要工作进行专门部署。省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劼同志将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在这里,我先就省局的工作部署作一个发言。

一、明确目标,认真规划创建活动内容

为适应改革要求、加强统计能力建设、实现“三个提高”的迫切需要,省局经过广泛调研,在认真分析全省基层统计现状和统计改革对基础建设提出新问题新要求的基础上,决定及时推进新一轮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开展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强化基层统计机构建设,充实基层统计力量,规范企业统计行为,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提高基层统计信息化水平,确保全部县级(含区)统计局在20xx年底前通过省级达标验收;95%以上的乡镇(街道、园区)在20xx年底前通过省级达标验收;95%以上的联网直报企业在20xx年底前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在全省树立一批统计规范化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省级示范统计机构和省级示范企业,总体上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起组织体系完善、队伍素质优良、统计行为规范、技术手段先进、保障条件完备的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体系。这个创建目标既是对全省而言,也是省局对每一个地区创建工作的明确要求。

为了实现总体创建目标,省统计局以开展县(市、区)、乡镇(街道)和联网直报企业三个规范化建设目标创建和考核为抓手,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分别制定了县级统计局、乡镇(街道、园区)和联网直报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活动方案(省局114号文件),分别明确了创建任务、时间进度,要求全省统计系统全面推进基层统计规范化创建工作。

近几年来,各地统计局注重自身规范化建设,并以不同形式强化基层统计单位的基础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切实贯彻省统计局工作部署,根据统一要求,明确全省创建工作目标,整合各项基础规范化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分解落实创建工作任务,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目标、任务、标准、步骤、要求,扎实组织推进。各地区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工作成果要及时报省统计局备案,省局将对各地好的做法及时进行推广。为了进一步动员和推进全省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创建工作,省局将在明年初全省统计工作会议上对首批县级统计局达标单位进行通报授牌,并表彰一批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包括县级统计局示范单位、乡镇街道示范单位和联网直报示范企业。前期申报审查工作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各级统计局按照省局的时间表,及时配合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本地区的合格单位和示范单位能够榜上有名。

二、适应改革,充实完善规范化创建标准

全省性基层统计工作规范,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和规范化要求的连续性,又要体现统计改革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提高。当前全省统一要求的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基本依据分别是: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20xx年制定)、《江苏省乡镇统计规程》(20xx年制定)和《江苏省“三上”企业统计工作规范》(20xx年制定)三个文件。为了适应统计工作改革对基层基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落实国家统计局的业务规范新规定,省局将在创建活动中跟踪国家统计局关于业务规范化建设最新要求,及时修订完善规范化建设标准,作为达标创建和考核验收依据。这次在具体创建方案中,省局拿出了一套试行的标准,既保留了原先规范文件中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当前统计调查改革对基层基础的最新要求。考虑我省统计工作量和工作条件地区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各省辖市可以在省局制定的规范要求基础上,适当提高创建标准,细化规范要求,使本地区创建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加适应统计工作的需求。

达标验收采用百分制定量考核计分办法。省局制定的《江苏省县级统计局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标准》、《乡镇(街道、园区)统计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参考标准》和《江苏省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参考标准》建立了定量考核总体框架。全省统一的规范化建设考核达标基本条件为考核总分达90分,考核总分达到90分以上的单位可以申报“统计规范化省级达标单位”,在达标单位中,择优申报“统计规范化省级示范单位”。各省辖市可以根据全省统一计分办法,按照统计工作改革对基层统计基础建设的新要求,补充地方的相关规范要求,拟定本市的验收考核细则,确保本地区达标考核统一规范,宽严一致。在检查验收工作中,必须对照规范要求,严肃认真、客观真实,讲求实效,切实防止达标验收走过场。

三、各负其责,精心组织规范化创建活动

新一轮基层工作规范化创建活动按照统一部署、分级负责原则组织实施。省统计局负责的范围:一是规划基层规范化建设活动方案,制定完善分类标准,指导和检查全省达标创建工作,总结推广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典型和经验;二是开展对县级统计局达标验收工作,定期认定通报县级统计局、乡镇(街道、园区)和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达标单位,表彰规范化建设省级示范单位;三是争取省政府支持,落实对达标乡镇的奖补政策,并对验收合格单位统计规范化巩固情况进行抽查评估。省辖市统计局负责的范围:一是制定本地区基层规范化达标创建活动实施细则,全面推进本地区三个层面的统计规范化创建工作;二是组织县级统计局开展达标创建和申报工作;三是受省统计局委托对乡镇(街道、园区)规范化创建开展达标验收工作;四是总结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典型和经验材料,向省统计局报告创建活动推进情况。县级统计局负责的事项:一是对照县级统计局规范化建设标准进行自查整改,制定加强基础工作规范化创建措施;二是组织指导乡镇(街道、园区)和联网直报企业开展创建活动和达标申报;三是组织对企业的达标验收工作;四是向省、市统计局报告创建活动推进情况。

各地区要认真梳理本地区统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统计规范化创建工作方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要求,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思路,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争先创优。省统计局将县、镇级和联网直报企业统计规范化创建推进工作列入对省辖市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责任评价;将组织乡镇和企业开展规范化创建的工作情况纳入县级统计局规范化达标考核内容。

四、措施到位,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一要切实加强统计基础规范化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省统计局成立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双基”建设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全省创建活动,省局基层工作处负责具体推进工作。各市、县(市、区)统计局要把组织实施基层统计规范化创建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研究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周密布置,狠抓落实,扎扎实实推进规范化创建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建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有效协调各方力量,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

二要加强各种形式的宣传交流。省辖市统计局要及时总结各地区统计规范化创建活动的措施和成效,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相互学习和借鉴,以点促面,点面结合,使各地学有榜样、追有目标,营造广大基层统计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和配合的良好局面。注重总结基层先进做法和经验,培育和树立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和联网直报企业基础工作先进典型。省统计局将在各地报送先进典型材料基础上,好中选优,对县级统计局、乡镇(街道、园区)和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建设省级示范单位,定期通报表彰,树立一批我省统计规范化建设新的标杆。

三要加强对乡镇(街道、园区)和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对于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指导,督促整改。积极帮助协调基层解决统计工作的困难,通过达标验收工作取得推动工作的实际效果。各专业统计处室要结合本专业制度要求,帮助乡镇和联网直报企业认真对照规范化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对于没有达到规范化要求的环节,逐一整改落实,确保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要建立不断强化统计基础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统计局对达标单位要建立跟踪考核措施,要对推进创建活动进度情况实施跟踪,定期检查工作开展和任务落实情况,督促基层单位巩固和深化规范化创建成果,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工作保障水平。

谢谢大家!

全市统计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篇五

20xx年,全县统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统计局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北宜居宜业中等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深入开展统计监测、统计调查研究,积极主动提供统计优质服务,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改革创新,扎实推进,20xx年统计工作成效显著 回顾一年的工作,主要取得了三大成绩。

(一)重点特色工作圆满完成。

1、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阶段性阶段性胜利。在20xx年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工作结束后,我县继续按照“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工作不松”的要求,精心组织,高效完成了6305个小区的29万张短表、3万张长表和2千多长死亡表等人口普查数据的光电录入、审核纠错、逻辑校验和数据汇总工作,并及时加强与公安、计生等部门相关数据的核对和科学评估,顺利通过了省市人普办的验收,同时还按时完成了小区电子地图绘制,建筑物数字化等工作。及时发布了《某县20x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公报数据》第一号、第二号、第三号公报,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发布工作。

2、完成了省、市目标考核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上报工作。根据国、省统计制度方法,县统计部门安排专人负责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民营经济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汇总、核算和上报工作,各专业人员严格按照实施细则和制度方法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审核把关,强化核查与对比,加大力度清理未统计项目和漏报单位,力求做到应统尽统,确保了统计数据全面、真实反映我县经济发展情况。通过努力,我县按时按质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的统计上报工作。

3、深入推进了统计方法制度的重大变革。20xx年,全县统计工作以统计“四大工程”建设为契机,利用“一套表”平台,狠抓了网上直报工作,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和统计数据质量,推动了统计科学发展。一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对基本单位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更新和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二是实施了“三上”企业数据采集实行“一套表”制度。“三上”企业上报数据直接进入四川省数据采集平台,减少了数据上报的中间环节,实现了“三上”企业网上直报,提高了“三上”企业统计数据质量。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实行了“先入库,后报数”的改革。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投资统计改革精神,扎实推进投资统计工作,我县统计系统主动融入,强力推进,确保了执行新规定后的报表数据能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反应全县投资运行实际。四是推进文化产业统计改革。根据省委宣传部、省统计局的工作要求,从20xx年起全面开展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我县涉及单位80多个,调查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我县严格按照省局工作方案要求,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文化产业调查统计任务。

(二)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成效显著

1、积极开展了各项专项调查和统计监测。在高质量完成报表任务的基础上,我县还积极开展了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城镇住户调查、畜禽生产监测、能源消费监测、退耕还林监测、规下工业和服务业监测劳动工资监测等十几个方面的大型常规监测。为县委、县府及时制定有关政府措施提供了翔实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了统计参谋作用。

2、积极开展了统计职教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按照省市要求,各县要对统计报表人员开展统计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对无证上岗的统计人员,要责令在规定期限内报名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对持证超过两年未年审的统计人员要进行继续教育。按照这一要求,我县各部门通力合作,以联合发文和部门发文形式,通知企事业单位统计从业人员参加统计从业考试和继续教育,在20xx年10月份全面实现了持证上岗的良好局面,为统计工作的优质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狠抓了“三上”企业入库工作,做到了应统尽统。根据四川省名录库“先入库、后报数”的要求,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专门听取了县统计局的工作汇报,县政府就此召开了多次部门联席会议,布置“三上”企业清理工作。统计局会同经信、税务、发改、建设、质监等部门深入企业调研,开展专项清查,积极开展“三上”企业清理工作,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基本清理完善,形成了企业自动申报的良好局面。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今年新增28家批零住餐企业。

4、强化执法、深入推进了统计法制建设。为了深入贯彻《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省政府《关于加强统计工作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统、依法统计”工作理念,全县统计系统在今年开展了多次统计执法检查,对政府部门、医院、金融企业、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等统计报表单位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核查统计报表质量和台账建立情况,积极推动统计法规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机关。

(三)统计统计队伍素质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1、统计队伍素质明显改善。20xx年,县统计局领导班子增设了总统计师职务,成立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考录、借调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了统计队伍力量;完成了统计从业认定167人、统计继续教育103人,切实提高了乡镇、企业等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2、统计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县统计局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组织编印了《某县20xx统计年鉴》,并于8月正式发行。按时发布了某县《20xx年统计公报》,《某县20x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公报数据》三期,《统计资料》共九期,为县委、县府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全年撰写给类统计分析报告及信息,多篇被国家、省、市统计信息网采用。

二、再接再厉,奋力拼搏,努力实现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过去一年里,统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增幅领导重视、关心的结果,是统计部门和部门统计机构团结奋进、坚持改革的结果,是广大统计工作者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20xx年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统计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推进“四大工程”建设、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和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核算体系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面对经济现象更加复杂、统计需求不断增多、统计难度不断增大的发展形势,如何加快提高统计能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是我县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深入推进“四大工程”建设

一是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严格调查对象入库管理。要继续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和制度,明确政府、部门、企业入库申报工作职责。要坚持推行“一库在线、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名录库管理模式,按照“先入库、后报数”、“要进库、走程序”的原则,规范“三上”企业入库申报审核程序,建立“三上”企业入库申报责任追究制度,采取政府督查、统计巡查、专项核查、重点抽查等方式督促落实。

二是抓好数据处理中心软硬件建设,确保运行环境安全高效。要加强数据处理中心软硬件设施建设,做好数据采集平台灾备系统的运行、维护及功能完善。要加强数据采集、审核等环节的操作处理痕迹分析、跟踪和监控,全面推行“三上”企业网报拥护ca认证,维护统计网络安全,完成县广域网络的改造与扩容。

三是拓展“一套表”覆盖领域,加快推进信息共享进程。充分利用“一套表”平台直达企业的优势,积极探索统计部门与同门统计资源整合途径,开展各宗统计调查和专项统计监测。

(二)精心组织实施统计改革

一是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和晚上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根据《四川省服务业统计规范化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部门服务业统计,确保服务业统计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要坚持推进服务业统计“一套表”改革,晚上服务业统计部门联系协调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促进物流业、生产线服务业等服务业统计工作常规化、制度化。

二是继续抓好国民经济核算基础工作。完善gdp核算方法和评估审核制度,强化部门协作,提高gdp数据的协调性。

三是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统计。要加快建立全社会能源统计体系,积极构建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公共机构等为主体的全社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和工作体系。要按照国家、省制定的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搞好反映气候变化的基础数据统计。

(三)扎实搞好国情国力普查

1、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要充分借鉴过去各项普查的成成功经验,精心组织开展20xx年单位清查和企业结构调查,按照“现代化、信息化、无纸化、专业化”的新要求,科学编制符合县情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

2、做好投入产出调查工作。20xx年,按照全国和全省的统一部署,将开展投入产出专项调查工作,我县要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制定调查方案,落实好人员、经费等保障措施,全面完成投入产出调查。

3、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全面开发利用人口普查数据,撰写专题分析,编辑出版人口普查资料。加快县人口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做好人口普查表彰和技术业务总结,全面完成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工作

要按照省政府、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继续加强部门统计机构、队伍和业务建设,进一步树立统计工作“一盘棋”的思想,把统计管理、统计服务与业务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服务和指导,促进部门联系与合作,通过部门统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统计整体工作水平。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部门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统计建设,按照部门统计分工和“谁主管、谁负责统计”的原则,认真履行《统计法》和《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赋予的统计管理职责和权利,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标准和地方调查项目审批制度,规范统计调查管理,规范部门统计数据发布,切实搞好本部门、本行业的统计工作。县统计局要进一步加大对部门统计的技术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部门统计调查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建立“协作配合、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部门统计信息化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统计队伍建设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统计系统要提高认识,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到位、转变作风到位、人员队伍到位,全面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一要充实队伍力量。按照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要求,通过公招、商调、借用等多种途径,充实队伍力量,尤其是乡镇、工业园区等基层单位要配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二是要确保队伍稳定。基层统计员变动、领导调整要征得县统计机构的同意,要尽量确保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三是要提升队伍素质。统计人员要加强学习,努力塑造一个懂政治、懂经济、懂业务的统计工作人员新面貌。

三、落实责任,主动作为,将统计工作落到实处

(一)落实省、市目标考核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上报工作

1、将工业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社会商品零售额目标任务下达给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由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按月督促企业上报。

2、将全县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下达给县发改局,由发改局按时督促企业上报。

3、将县外企业在某搞房地产开发和承揽工程必须在某注册的任务交给县规划和建设局。

4、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目标任务下达给县统计局。

5、将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下达给县地税部门。

6、县财政拿出一部分专项工作资金,就全面完成上述主要经济指标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二)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部门数据支持力度

部门统计师增幅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数据协调性评估原理,部门数据时主要统计指标的佐证,是省、市统计局生和县(区)统计数据的重要参考资料。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统计调查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强化基础性工作,落实好人员及经费,主动承担起所辖行业的统计工作职责,严格做到应统尽统。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强化与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健全统计数据会审制度,切实提高部门数据对统计数据的支撑力度,客观真实反映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三)强化领导,统筹协调,确保统计工作有保障

县政府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全县统计工作,形成政府搭台、部门唱戏的长效机制。县统计局作为政府的统计职能部门,要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发挥好牵头作用,认真搞好统筹协调的具体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配合统计部门工作,树立政府“大统计”理念,明确职责,切实履行统计法定义务,按照数据协调性评估机制,切实搞好本部门、本行业的统计工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