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篇一
在推进金融扶贫工作中,各级金融办始终把金融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市领导具体负责,扶贫办、金融办、人行、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统筹指导全市金融扶贫工作。二是强化推进机制。建立了政府引导、银行主推、担保跟进、保险护航、投资带动五位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政府引导:即以政府为主导,对金融扶贫工作进行统一领导,提出安排部署,明确推进方向,把握政策界限;市政府金融办负责统筹指导和组织协调,确保工作有序推进。银行主推:即由市人行、市银监局牵头,各银行机构具体负责,实行“一把手“责任制,明确具体分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抽调得力工作队员到分包县(市、区)指导开展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相关工作。担保跟进:即完善贫困县卢氏县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额度达到1亿元以上,增强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其他有脱贫任务的县(市、区)以现有政策性担保公司为依托,增加扶贫担保资本金20xx万元,将扶贫信贷担保业务增加到现有政策性担保公司内,确保扶贫信贷担保额度在5000万元以上。同时,引进担保增信,担保机构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免收担保费,对带贫龙头企业按每年1%收取担保费。支持贫困村扶贫互助社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扶贫互助担保基金,按一定比例放大信贷额度,由金融机构根据入社农户申请提供担保贷款。保险护航: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金融股扶贫重要手段,积极发展扶贫贷款保证保险。协调各保险机构开发适合贷款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和特色农业互助保险管理模式,支持人保财险、中原农险等保险机构开展地方政策性保险和高保障农业保险,支持保险企业构建针对贫困人口特点的扶贫保险产品体系。投资带动:即放宽贷款条件、实施优惠政策,支持大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依托金融扶贫政策资金,扩大规模,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鼓励、帮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积极利用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发展特色产业和增收项目,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三是加强督促考评。督促各银行业融机构每月定期上报有关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制定《xx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考评办法》,加强对金融机构考核,多措并举,多层压责,多方发力,有力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开展。
(一)按比例分担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对非贫困县(市、区)和贫困县采取不同风险分担机制。非贫困县(市、区)采取“政府+银行+保险”三位一体的风险分担模式。对贫困户扶贫贷款实际发生的风险,渑池县、陕州区、湖滨区、灵宝市均按照35%、15%、50%的比例分担风险;对经营主体扶贫贷款实际发生风险,渑池县、陕州区、灵宝市按照30%、20%、50%的比例分担风险,湖滨区按照10%、40%、50%比例分担风险。对贫困县卢氏县采取“政府+银行+保险+再担保”“四位一体”风险分担模式,由政府设立风险补偿金与银行、省农信担保、省再担保集团,按照20%、10%、50%、20%的比例分担;对带贫农业经营主体贷后风险,由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金与银行、省农信担保、省再担保集团,按照20%、20%、40%、20%比例分担。
(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市级财政设立3000万元风险担保补偿基金池,根据各县(市、区)放贷规模大小给予奖补。各县(市、区)按照贫困人口规模,分别建立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池,其中:卢氏县5000万元,渑池县、陕州区2000万元,湖滨区1300万元,灵宝市1000万元。目前,各县(市、区)风险补偿基金已全部到位。
(三)建立风险熔断机制。对行政村贷款不良率超过5%的村,实施熔断机制,所有金融机构停止对该村发放贷款,对30%的村被熔断的乡(镇),所有金融机构则停止对全乡(镇)发放贷款,并对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同时,督促银、保、担等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加强风险防控。银行部门要提高贷款管理水平,做好风险评估、动态监测;担保部门要不断创新担保业务模式和产品,加强贷款项目监管;保险部门要发挥好风险阻隔、经济补偿功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扶贫风险。
为推进金融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积极督促有关县(市)区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机构,形成有机构、有人员、有流程、有保障的服务体系。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本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对农户和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进行指导,建立完善共享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主要负责政策宣传、信息整合、信贷受理、监督管理和组织落实。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主要负责配合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做好信用体系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良资产清收等工作。目前,我市应成立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5个,已建成5个,完成率100%;应建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66个,已建66个,完成率100%;应建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1300个,已建1300个,完成率100%,实现了县、乡、村信用体系全覆盖,放款模式多样化,贷款方法灵活化。
积极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推广普惠金融,创新小额贷款信贷工作方式方法,按照“宽授信、严管理、守信激励、失信严惩”原则,积极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事业部组建,努力实现扶贫小额信贷的“应贷尽贷”,专项支持贫困户生产经营。同时,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有效信用评价机制,充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手段,对贫困户实有资产、征信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形成贫困户信用评分及信用等级。各县(市)区按照遵纪守法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团结好,责任意识强、信用观念强、履约保障强,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有致富项目,无赌博、吸毒、xxx等不良习气,无拖欠贷款本息、被列入贷款黑名单的记录,无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三好三强”“三有三无”行为标准,确定13大类144项具体指标,采取“四个一”办法进行信息采集评定,即采用“一基础、一加分、一减分、一否决”的“四个一”计算原则,进行全面信用评定。截至5/6,目前,贫困户信用评定工作完成率达100%,非贫困户信用评定工作完成率达99%。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无死角。
会同金融机构深入开展金融扶贫宣传活动,通过加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让贫困户群众真正了解金融扶贫政策优势,提高金融意识,消除贫困户群众的“畏贷”、“拒贷”心理。各县(市、区)金融办分别组织乡镇、村领导干部以及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进行金融扶贫工作培训,举办和开展“抓金融扶贫,促产业提升”培训班等宣传活动,打通金融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收到了良好效果。
下一步,市政府金融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脱贫攻坚新精神新部署特别是金融扶贫方面的具体要求,积极履行职责,努力在健全完善金融扶贫机制,扩大带贫企业面,加大发放扶贫贷款速度,提高户贷率等方面下足功夫,切实发挥好金融扶贫助推脱贫攻坚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篇二
3月25日上午,广州市普惠金融工作总结推进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总结了近三年来我市普惠金融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相关措施。省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驻粤机构。
3月25日上午,广州市普惠金融工作总结推进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总结了近三年来我市普惠金融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相关措施。省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驻粤机构“一行三局”、市金融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民政局、各区金融工作部门等相关部门和广州地区银行、证券、保险等有关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金融局通报了近三年来广州普惠金融发展情况并部署20xx年工作,海珠区、增城区、广州市邮政局、广州农商银行介绍了开展社区金融、农村普惠金融工作经验做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将社区和农村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主战场,一手抓社区金融,一手抓农村金融,以社区金融服务站、农村金融服务站为载体和平台,以示范点、示范村、示范镇和试验区为抓手,围绕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推动普惠金融取得长足发展,普惠金融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普惠金融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普惠金融模式。
目前全市建成社区金融服务站510家,建站面积超2.5万平方米,覆盖全市34%社区,开展处非宣传活动累计受教育群众超100万;建成农村金融服务站83家,按照建设1个农村金融服务站辐射5个行政村的总体原则,计划利用3年时间实现全市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全覆盖;全市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近1600亿元,设立法人村镇银行7家、资金互助合作社2家,全市小贷公司20xx年发放三农贷款16亿元;农业上市公司4家,28家农业企业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政策性农房保险累计承保户数63万户,合计提供63亿元住房风险保障;重点在增城区推进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村金融服务站等多项制度创新、机构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全国、全省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会上,省市相关部门和广州金融业协会负责人为广州市社区金融服务站颁发示范点牌匾以及为广州金融业协会金融服务站委员会授牌,有20个社区金融服务站被评为社区金融服务示范点,广州金融业协会专门成立金融服务站委员会。市金融局局长邱亿通强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落实国家、省、市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我市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深刻认识新时期大力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的重要意义。
未来一段时期,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把普惠金融作为“十三五”广州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化布局、扩大覆盖、加强创新、防范风险”的总体原则,坚持社区金融和农村金融两手抓,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服务完善、风险可控的普惠金融体系。稳步推进社区金融服务站建设,实现区域人群全覆盖和服务功能立体化,全面推广“政府引导和支持,机构作为建站和运营主体”方式,积极引入建站新主体、探索建站新模式和开发服务新内容。加强金融文化知识普及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建设。
加强信息互通、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加强建后支持和管理,促进社区金融服务站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谋划农村普惠金融新的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点面结合、全面优化的原则,找准抓手,发挥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作用,抓好农村金融服务站、资金互助合作社、“三权”抵押贷款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三农”四大项目,引导和支持各涉农区立足各自实际探索打造农村普惠金融特色服务模式,推动我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再上新台阶,全面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篇三
吉首农商银行于2019年8月14日启动“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以来,吉首农商银行乾州党支部严格按照吉首农商银行党委的要求,与乾州街道辖区内15个社区、5个行政村支部全部签订了“党建共创、金融普惠”协议,以党建共创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双方党组织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通过金融普惠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乾州支部切实发挥农商力量支持普惠金融发展,通过聘请“金融三员”将“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落到实处,促使两级支部积极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小庄村,乾州支部聘请村支书田志文为金融协理员,副支书田朝政、支委成员田祖来为金融联络员,协助入户走访、评级授信工作,并在小庄村委会开办了一期金融讲堂。通过金融讲堂,向党员及群众代表宣讲了乡村振兴相关金融政策,重点介绍了我行在办理“惠农贷”及“乡村振兴卡”方面的优惠措施,打消村民对“融资难”“融资贵”的顾虑,向村民宣讲开展“断卡行动”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引导村民加强防范意识,增强防诈骗能力,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普及防诈骗、非法集资等风险防范知识,提高群众金融知识水平。
“金融三员”与农商银行共同开展好“党建共创、金融普惠”工作,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工作上形成共频、在落实上形成共振。金融讲堂让广大村民掌握更多的金融知识,帮助他们接受和体验金融新产品,真正把金融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在辖区内的各个市场、各个商圈,都有乾州支行客户经理们笑脸盈盈进行入户走访的身影,给这些小微商户传达了一个信息:吉首农商银行是你的朋友,是你自已的银行。“以前哪有银行往市场里面跑,现在我们时常看到农商银行的行长和客户经理,他们常常来找我们聊,了解我们的需求,帮我们解决难题。”个体工商户王女士口中的“行长”就是乾州支行的副行长孟江南。只要客户对吉首农商银行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加之优质的服务,多元化的产品,一定能打动客户,再通过持之以恒的走访,客户转介客户就能够从打开市场向占领市场迈进。截止2021年8月,乾州支行信贷客户数净增200余户,其中“小个专”及惠农贷客户130余户,授信金额2000余万元。
通过迈开步子入户走访,银行主动走向客户;通过沉下身子问需求,解决客户金融方面难题;通过放下架子做实事,用真心换真情,让农户、社区居民、商户、企业在金融普惠中得到实惠,就是走访活动的意义。
“党建共创、金融普惠”是打基础、管全局、利长远的中心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并且不断加以完善,久久为功,扎根基层、用心走访、贴心服务,主动下沉重心对接,深耕主业回归初心,激发“党建+业务”合力,自觉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持久、扎实将“党建共创 金融普惠”行动落实下去,才能将“党建共创,金融普惠”推向纵深。只有坚持服务回归本源,为辖内客户提供更贴心、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才能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吉首农商银行是有温度的百姓银行,彰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地方金融的排头兵,普惠金融的领跑者的地位和社会作用。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篇四
2014年09月01日11:05 赵忠滨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号:大 中 小】
《xxx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为下一步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普惠金融是指让社会成员普遍享受的并且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给予适当优惠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法规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普惠金融强调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力,是指在需要时可以获得金融服务,并非指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人都必须使用每一项金融服务。要实现普惠金融,需要运用政府力量作为推动力,弥补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
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向更加贫困的人群和更加偏远的地区开放金融市场和推进金融服务的过程。普惠金融是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延伸和发展,旨在将一个个零散的微型金融机构和服务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系统,并将这个系统融入金融整体发展战略中去。其中,微观层面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储蓄机构、非正规货币借贷者以及它们之间的所有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当中的大多数都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目标,在实现自身持续运营并获取一定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减少贫困、实现公平等社会责任。
在中观层面,普惠金融体系强调,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对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竞争以及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在宏观层面,良好的政策环境能够使一定范围内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共存并竞争,从而为大量贫困客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为实现金融普惠的目标,政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市场并提供金融服务,引导资金流动;制定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来调控金融体系;通过提供财政激励或者直接要求金融机构为贫困或低收入人群服务来主动提高普惠程度。
金融功能观理论认为,任何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都是为了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帮助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以及在不同的时间配置和使用经济资源。具体包括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之间转移资源的功能,管理风险的功能,信息揭示功能,解决激励问题的功能等六种。金融体系的这六种功能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各种金融机构之间可能存在功能上的交叉,各种功能间也存在机构上的融合,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所从事的金融业务都可能是在行使这六种功能中的一种、两种或者更多种功能。
按照金融功能观理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金融服务的工作重点应主要放在以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上。目前,农村地区利用现代化支付手段,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为依托,基本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实现了存、取、汇等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为其他金融功能在农村贫困及偏远地区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随着金融机构在建设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方面的投入,如何有效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避免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打破金融机构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未来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需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零收费或低收费原则。需要特别针对农村地区建立差别化的支付结算收费制度,制定统一的、价格低廉的支付结算收费标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对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支付系统汇划费用进行减免,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使用费用低廉的小额支付系统为农民办理汇划业务;制定适合农村地区的银行卡收益分配办法,制定既能保障银联和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利益又易于被农民接受的银行卡收费标准,降低银行卡交易成本。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篇五
xx银行的精准扶贫贷款,顺应了党和政府的农村工作部署,践行了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回应了广大贫困农户的热切期待,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1、推动了贫困农户的生产。xx银行扶贫贷款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农民的贷款难问题,不仅解除了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缺少资金的后顾之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积极性。
2、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农户贫困,贫就贫在缺项目少资金,精准扶贫实施后,我们紧跟地方党政的产业安排提供贷款,实现了项目与资金的有效对接,让贫困农户走向了致富有门路、生产有资金的良性循环,有力提高了他们的增产增收能力。如家住高兴镇新圩村上厚塘村小组的钟林生,今年57岁,由于长年生病,属于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钟林生从xxxx银行获得了5万元政府全贴息扶贫贷款,期限3年。有了这5万元,他计划养上3头黄牛、200只鸭和200只鸡,实现自力更生。
3、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xx银行的扶贫贷款,让贫困农户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虽然我们开展的是xx银行的业务工作,但贫困农户感受到的却是党和政府的温暖,他们从心底里感到基层干部是真正为他们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党群干群关系比以前更密切更和谐了。
1、抓重点,突出政银联动。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推进政银联动。一是建立定期协商机制。与县扶贫办、金融局等部门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交换精准扶贫的政策动态、贫困户信息和贷款发放等情况,协商解决扶贫贷款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二是统一开展政策宣传。组建政银扶贫宣传队,一同下乡入村对精准扶贫进行政策宣传,积极做好金融扶贫知识普及,为扶贫贷款发放营造良好氛围。三是联合开展需求调查。乡、村两级干部与xx行客户经理组成调查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村逐户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致贫原因、脱贫途径、贷款意愿等信息,为加快扶贫贷款发放奠定了基础。
2、克难点,强化机制推动。针对扶贫贷款的特殊性,我们把完善服务机制作为重要抓手,有效提升了贷款发放效率。一是建立扶贫贷款绿色通道。全面推行3天限时办结制,即自收到贫困户的贷款申请起,1天调查,1天审批,1天完成发放;同时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承担主体、资信情况、信贷文本等进行了适当调整,使之更契合扶贫贷款的特点。二是制定尽职免责条例。针对部分客户经理对扶贫贷款的“惧贷”心理,我们及时出台了尽职免责细则,明确了相关流程要求及责任划分,打消员工的贷款发放顾虑,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扶贫贷款发放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考评”,对工作进度慢、任务完成缺口大的支行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免职等处理,并取消年终评优评先资格。
3、促亮点,落实创新驱动。一是创新扶贫信贷产品。创新推出了金福通、扶贫光伏贷等信贷产品,丰富了扶贫产品体系,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二是实现客户分层授信。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劳动技术和致富能力,已自主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直接授信;对无劳动技术、无致富能力、生活特别困难或文化程度底,不能自主脱贫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进行授信,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4、保基点,打牢风险制动。针对部分贫困户认为扶贫贷款是“白送”的钱,还有部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情况,我行重点从宣传和机制上入手,确保扶贫贷款的风险可控。一是加大业务宣传。通过走村串户、短信、微信等加强对信贷扶贫工作宣传,引导贫困户提高信用意识,明白扶贫贷款不是政府救济、必须偿还,确保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资金监督。与乡、村两级政府的沟通协调,全面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加强对贫困户的教育,要求其按要求使用扶贫资金,对于挪用扶贫资金的,及时采取增加保证人、提前收回贷款等补救措施。三是强化尽职调查。严格执行贷款“三查”,确保信贷资产质量;坚持信贷原则,选准有劳动创业技能、发展意愿、有帮扶潜力的对象,给予信贷支持。
部分贫困户即缺技术又缺致富产业和资金,现在银行将贷款发放到位后,贫困户因无产业,只能将资金存入银行,建议各级政府和扶贫帮扶队员为贫困农户找到好的致富项目,带领贫困农户真正脱困,防止三年后因“贷”返贫。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让贫困农户在小康路上不掉队,金融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作为全县金融主力,我行将进一步改进服务,加大投入,在担当好金融支农主力的同时,继续担当好金融扶贫主力。
1、开展深度“四扫”活动。开展对贫困农户的深度“四扫”,进一步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出台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扶贫措施。
2、加快服务产品创新。在提升传统信贷品牌的同时,认真总结推广农户抵押贷款,尝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贫困农户大力发展果业、油茶、烟叶、茶叶、蔬菜等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