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课题研究计划书篇一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最佳途径是语文课程的实施,因为它用时最多,其文选的教材又是人文素养最大、最好、最丰富的载体,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小学生正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思想培养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所以,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一代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意义深远重大。
1、 分析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蕴含的人文素养的巨大空 间及其因素。
2、 以教科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研究阅读 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途径、策略。
3、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从人文情感、人文价值、人文品位等方面着手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在在阅读文本中自然的学习活动中体会语文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避免走向工具性、人文性割裂的两个极端。
4、 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开展课外语文活动,特别是开展阅读活动,扩大阅读量,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成为一生的高尚追求。
5、 通过研究实践,形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理论框架提供实践案例等。
四、 国内外课题研究的现状预计可能的突破
新等品质;具有较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第三学段着眼于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热爱自由、民主、和平;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有美好的理想和宽广的胸怀等等。此外。各个学段还按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顺序安排了部分科学及人文知识方面的主题,帮助学生卡视野,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这些文质兼美的选文,文化内涵丰富,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凭借。通过阅读教学将一篇篇蕴涵丰富人文情感的美文带到学生面前,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品味情感,提升认识。
五、 完成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契机下,教科所负责小学语文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学指导、质量评估。全县城里7所小学,17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及村小学都在使用本套教材,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地。本课题的主要参与者都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理论基础扎实,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聘请黑龙江省语言文字报刊社副社长小学语文教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办公室主任郑万峰及宾县教育局副局长为顾问,由宾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永芳主持本课题研究,科研员、教研员、实验学校的业务领导共同参与,组成了一支强有力地科研队伍,他们都是我县的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科研骨干教师,在“十五”期间出色地完成了省、市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的研究任务。在研究过程中,教科所将提供必要的经费、所需资料及外出学习等各种条件,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如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六、 课题组分工情况
组 长:王永芳
顾 问:郑万峰 王平
课题组成员:
李淑艳:负责课题申报立项、组织课题研究、课题总结、结题全过程。 陈淑贤 杨海琴:负责课题研究内容的策划、指导、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
李 亚 张 顺:信息技术指导。相关信息网上搜集、提供,材料整理。 刘美芝、李春雨、林丽芬、高艳波、李季秋、闫艳、陈彦录、杨延庆、赵秀娟负责组织本校教师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主阵地研究该课题的相关内容,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写案例分析、课例实录、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等。组织教师进行阶段性成果分析、总结,及时向课题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汇报实验进展情况等。
七、 研究阶段及研究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
1、
2、
3、
4、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思想、行为问卷调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因素分析。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
1、开题培训会。
课题研究计划书篇二
二、课题的背景
针对当前国际国内教育现状,我们要“科教兴国”,就必须对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要改革和创新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学习和理解新的教学理念, 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如何做到《课标》要求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如何从学生的现状出发,自主性地活用教材,创造性地编排教学?如何通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促进学生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达到“求知者有知,有知者乐知”的效果,从而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若要落实《课标》精神,就必须在此背景下进行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与拓展,注意与其它学科进行适当的相互渗透,以改变传统的按部就班地使用教材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9b教材中,学生认识了很多世界伟人。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时代造就英雄”这句话的内涵,我特意选了关于伟人毛泽东和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记录片作为视听材料,学生的读后感告诉我,他们已经认识到:在社会上,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2、“任务型”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决定了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创设生动而逼真的场景,使用多种教学媒体。
《课标》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考虑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和谐、有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3、由传统的面授教学转变到远距离支助学生自主学习,向以学生、多媒体学习材料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努力实现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珠联璧合,改进教法,指导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在阅读课和语法课中,我尝试着运用这种方式,效果显著。例如,在讲解unit 6 a charity walk (8b) 时,我让学生自行探究“计划活动---筹备活动---活动途中---活动效果”一整套活动过程。很多学生提出了值得反思的话题:1)如何真正体现团队精神(team spirit)? 2) 乐施会真的能二天二夜不睡觉并跑完全程吗?3)毅行者后援团(support team)有必要存在吗?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交流,达成共识。学生通过思考,展示出不同的个性,表达独有的见解。
4、创造性地实施评价方式。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的评价应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分工明确、探究讨论、自我评价和交流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英语课程的评价应遵从如下原则:1)评价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意义,并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2)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实现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形成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通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一套公正的、科学的、便于操作的评价程序。3)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4)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标要落实到教学上,教师必须首先改变教学思想,同时,应在教学方式上产生一系列变革,由此形成新的初中英语教学理论,“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反之,这项研究将发展我们的英语教学理论,量化教与学的方式。
新课程的研究需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帮助教师理解和控制教学过程,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有目标地继承和吸收有价值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活力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帮助学生形成适合的学习策略和能力,“于实践中见课标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门外语。语言需要环境与氛围,我们不能把它单独地割裂开来学习。有人说,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英、美呆上一年,比他在中国学习十年获得的英语知识更多,口语更地道。笔者想说,语言应该生长在语境的土壤里,情景是语言的生长点,活动是语言的载体。因此,我们应想方设法为英语教学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用英语思维,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语言实践。在做中学,学中用,真正实现英语的价值。
2、改变教师以课本为本,拓宽丰富教学内容,追求学科体系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多向性。 《课标》提出,“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英语课程必须具有选择性。而课程的多样化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英语课程既关注社会的需求,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在探讨中学英语教学方式变革的过程中, 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如英文报刊、杂志、英语教学软件、广播、电视英语教学节目、英语教学资源库、国际互联网等。
3、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的教学方式。 《课标》在学生观上的体现上有两大特色:第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指出“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第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在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中,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得到展现,课堂焕然一新。 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变英语教师(teacher)为英语教育工作者(educator),做一个教育教学上的组织者(organizer)、设计者(designer)和指导者(instructor),变以老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动为中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4、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多元化,让学生家长、同学及学生自己参与评价,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更重要,学生对于自我有着更全面的认识。当结束一个任务后,让学生自我分析一下,从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反思,使他们在反思中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真正地将“学会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书面测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教学观察、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等。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对本校教师与学生英语教学方式的现状及期望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订实施新的教学方式的方案。
2、测试法
运用测试法,对学生进行英语口笔头运用能力的测试。
3、试验法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的教学方式。运用试验法在部分班级进行试验。
4、案例研究法
对试验各个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去粗取精,级全面实施新的教学方式。
5、典型经验总结法
对试验个案及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撰写成有价值的试验报告、个案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经验总结、论文、结题总结。
五、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在课题实施的的每个月、每节课的备课过程中,要不定期反复研读《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郭跃进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
20xx年11月:第1章第一节 —— 第2章第四节
20xx年12月:第2章第五节 —— 第3章第五节
20xx年1月:第4章第一节 —— 第5章第二节
20xx年2月:第5章第三节 —— 第7章第四节
20xx年3月:第8章第一节 —— 第9章第二节
20xx年4月:第9章第三节 —— 第11章第三节
六、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在研读的过程中,自20xx年11月起至20xx年10月的每个月针对这些书籍,撰写读书笔记、课例分析。具体以所学所获为主要内容,侧重于对教学的启发和感悟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性内容。20xx年1月完成读书笔记一篇;20xx年2月完成课例分析一篇;20xx年10月完成课例分析一篇。
七、课题的实施
(一)准备阶段(20xx.9——20xx.11)
认真学习国内外探究式学习的理论与《英语新课程标准》,更新观念,形成研究方案的总体框架。选题,进行课题背景分析,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二)实施研究阶段(20xx.11——20xx.9)
按计划实施实验方案,收集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实验效果,及时修改实施方案,进行阶段性总结。
(三)总结阶段(20xx.10)
总结实验成果,进行实验自我评价,写好总结报告,形成探究式学习研究课题实践与理论体系。
八、课题实验成果表达形式
本课题于20xx年10月实验结束时,预期产生以下一些成果:
1、《初中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课题经得起实践的验证。
2、有关于《初中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这方面的案例、感悟等来展示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计划书篇三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与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画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作为一名身在一线的美术教师,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老师,我不愿画这个,我想画自己想画的,这个我画不好,面对孩子们无奈的表情,听着孩子们那童真却又带有一丝埋怨的唠叨,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束缚太多,以至使他们怨声载道。比如:这节课学习用彩墨画鸟,孩子们就必须画鸟,这节课学习用彩墨画鱼,孩子们就必须画鱼……而在现实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欢画鸟或画鱼。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思想上的酝酿,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个班级画册,让孩子们冲破教材的束缚,画你想画的,表现你所想的,用绘画表达你的心声,用画笔捕捉你喜欢的瞬间!我想这一做法一定会得到学生的支持,也一定会调动起学生的绘画热情,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学生的绘画能力!(这一活动我们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兴趣先导原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先导。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从事饶有情趣的活动时,大脑会自动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它的效率比xx还要高出500倍。英国吉伯特哈特教授说过:如果你教的班级有30个年轻人,他们正在一起费力地向知识的山峰攀登,这时你若能合理地给他们一些享受,那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好几倍。因此,有情趣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但不会有压力,而且记忆、理解、创造等方面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在这个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
教育学和心理学分析,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来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志趣则是事实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一般来说,有趣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它维持的时间不长,且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向乐趣转化。乐趣虽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但它还不足以推动人们去为了某种目标而奋斗终身,故兴趣只有上升到了志趣阶段,才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以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据了解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随之降低,而且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愿受任何束缚,他们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想通过创办班级画册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1、如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师是点火牵线人。唤起蕴藏在他们身上沉睡的力量,使他们从懵懂中清醒。美术教师的第一步应该在“唤起”上做文章。唤起即诱导,“诱导”二字开始阶段“诱”最重要。应该承认“美术”二字最大的诱惑力在“美”,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美的画幅展示给学生,然后再演示美的画幅的诞生过程,就会唤起学生心灵对美的追求。
2、有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园期间的孩子们喜欢画画的占99%,到了小学高年级对美术学习有兴趣的不足75%,而到了中学对美术有兴趣的不足50%,美术爱好的下降是来自文化课的压力。虽然文化课成绩是重要的,但要建立、宣传、用实践证明这样一个观念:学好美术并不耽误文化课。学好美术是与提高学习、认知世界的能力,是与文化课相辅相成的。
3、让学生们对美术的兴趣持续增高更重要,这便在于加强学生们在校期间的美术实践。黑板报,墙报,展览,作品评选,对校外的公益宣传等,都能激励学生们拿起画笔为社会做事为世界添美。
4、创办班级画册,画自己想画的,用绘画表现自己的心声,写绘画日记。我想这一活动一定会大大的激发起学生的绘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1、调查研究法:了解目前学生美术问题的现状。通过分析进行调研。
2、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促进研究的深入。
3、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4、经验总结法:把研究过程中的事实资料和依据通过理性归纳,将局部的、个性化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性认识。
(一)准备阶段:(xx年3月15日—xx年4月15日)
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
2、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加以论证。
(二)实施阶段:(xx年4月15日———xx年11月15日)
1、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2、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3、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
4、以点带面,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校其他年级实验。
(三)总结阶段:(xx年11月15日———xx年12月15日)
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
2、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撰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1、每班创办一本精美的画册。
2、写好教学随笔,反思自己在课题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
3、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计划书篇四
1. 课题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课题的来源、研究类型、实验时间等。
2.课题的提出(或研究的目的)
为什么要研究这项课题,目的是什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预期会有什么结果。
4.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这一部分要尽可能具体化,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5.预期的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计划书篇五
《在户外区域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索的实践与研究》
我园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和区域活动的现状开展了前期调查。调查发现:幼儿的科学玩教具材料奇缺。幼儿的操作材料多为购置的,只是供观看,探索性不强。能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活动过少。幼儿科学探究的最重要的方法是让儿童亲历活动过程,去体验,去挖掘答案。但许多教师的教学仍偏重讲解演示。班级人数较多,许多集体活动都有意无意的被教师删除,适合个人或小组探究的活动也极少。教师的教学仍偏重认知目标,忽略幼儿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教师缺乏指导科学探究活动的教育策略。区域活动是被许多实践证明符合幼儿需要的,能促进幼儿主体充分发挥的平台。我园自开展区域活动以来,一直只是重视室内区域的研究,时至今日,经历了最初的对区域活动基本知识、内涵、性质、特点、任务的认识,到重点解决区域材料的系列化投放,区域活动的有效观察和指导,区域活动的指导方法等。全体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探讨出了一套与本园幼儿学习相适应的区域活动系列化材料投放方案;一套有效的区域活动指导方法,其运用时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反复的思辨和验证。但是在区域活动实施和完备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区域活动空间不够大。由于班级人数不断增加,势必要求区域空间增大和区域个数增加,但是各活动室空间相对固定,班级区域活动开展困难重重;二是某些区域在室内难以完成。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相继地生成了某些活动,想将这些活动创意放到区域中来开展,例如:木工区、沙水区??但是开展这些区域活动需要的空间相对要求要大一些,在室内难以完成。
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及幼儿的活动现状,把《在户外区域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索的实践与研究》作为我们的科研课题,就是为了解决我们在科学研究活动和区域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如:解决我园科学玩教具材料奇缺、幼儿的操作材料多为购置的、室内区域空间不足的问题,尝试进行户外探究性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为幼儿提供探究性的材料、创设愉快、充实的研究环境,使他们在丰富的区域活动中获取无穷的知识。
新度中心幼儿园中大班幼儿、厝柄幼儿园中大班幼儿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户外区域的科学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各个感官,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创设合理的户外区域活动环境,,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
3、从幼儿的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中提炼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师生共同建构生成一系列活动。
(二)研究的内容
1、在户外区域沙水区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索的实践与研究。(林志华、林荔仙)
2、在户外区域种植区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索的实践与研究。(陈淑珍、黄晓昱)
3、在户外区域体育区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索的实践与研究。(陈萍、林碧霞)
九、月份:
1、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制订研究计划。
2、实验教师学习理解研究方案。
3、积极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
十月份:
1、制定幼儿园子课题实践课计划,做好课题实施工作。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十一月份:
1、开课观摩研讨,吸取成功之处,诊治薄弱之处。
2、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组活动,学习相关理论,交流在实践中所碰到的具体问题,对研究进行不断的反思与调整。
2、验证编制的目标、计划及内容的可行性,及时调整,使之合理、可行、有效。
十二月份:
1、探索新颖的教育形式、方法和评价手段。
2、课题阶段材料收集整理,迎接区课题跟踪检查。
一月份:
1、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资料。
2、对研究工作进行小结,根据研究情况逐步进行计划的调整。
3、整理资料,撰写课题“六个一”汇编材料。
(1)各班组开学初制定好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2)课题组成员每月参加一次科研例会,汇报各班组的课题研究情况。
(3)每月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课题教育随笔。(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对策)
(4)每学期围绕自己承担的课题上好研究课,并进行自我评析。
(5)期末写好课题阶段小结及论文,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
(6)写好幼儿观察记录,期末形成个案报告。
略
课题研究计划书篇六
《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研究》
二、指导思想:
为了让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让课题研究真正践行于教学实际中,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特制订此工作计划。
三、研究内容:
1、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确定错误的类型。
2、研究错误资源对教学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知识类型和某个知识点的出错概率。
2、反思法:记录课堂上的观察发现,反思错误资源的利用情况。
3、个案法: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个案研究,掌握学生学习错误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五、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各种理论,提高研究水平。
2、收集各种资料,制订具体研究计划。
3、认真观察,及时反思。教学中观察、归纳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分析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反思学生出错的原因,探索运用错误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
六、预期成果:
1、公开课一节
课题研究计划书篇七
课题负责人:青竹
立项时间:20xx年1月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新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精神,有与人协作能力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责任心的培养。如果一个人没有认真负责的意识,一切都会失去基础和根本。
目前在校的学生,是一个独生子女的群体,他们享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厚爱,生活的环境优越,个人利益唯上的意识强,但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少思考,缺乏责任心、危机感、使命感。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势在必行。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的问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上海市二期课改对本市学生的素质提出如下要求:有强健的`体魄,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有开放的意识和文化包容态度。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发现问题,能收集、加工、处理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而“责任意识”则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就取得了成功。
毋庸置疑,课堂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语文学科实施的是母语教学,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深远。要进行“责任教育”的研究,责任的课堂是不能绕开的话题。
当然,责任感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是非常丰富的,它体现在教育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无处不在,教育时时存在。所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根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关键字:计划
通过实践研究“责任引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语文素养,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文献法调查比较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1.经常从网络或书刊杂志上查阅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学习国际国内责任教育,尤其是责任课堂研究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2.深入钻研教材,梳理教材文本材料中的责任元素,拟定“责任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目标。
3. 借助凤凰语文网,充分利用备课时间,针对每一节课具体实施“责任教育”,包括预习环节的任务驱动,初读课文的自主学习,责任引领下的师生对话和作业巩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及时反思教学行为,分析典型案例,提炼经验做法。
5.打通“责任课堂”和“学程导航”的研究壁垒,力争出研究成果。
1.2月份开始网络备课,思考责任课堂的教学细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动中。
2.每一节课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责任课堂的教学流程。
3.强调责任引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4月份开始鼓励学生以责任感引领自己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扩展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科成绩。
1.通过实施责任课堂的研究,使学生提升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力争在毕业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积累5个典型教学案例,撰写责任课堂的教学论文。力争发表至少两篇文章。
课题研究计划书篇八
课题研究计划不同于课题申请表,是一份具体的实施计划书。
课题研究计划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
1. 课题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课题的来源、研究类型、实验时间等。
2.课题的提出(或研究的目的)
为什么要研究这项课题,目的是什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预期会有什么结果。
4.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这一部分要尽可能具体化,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5.预期的研究成果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2.课题来源:天津市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kes016)
4. 课题负责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5. 实验时间:20xx年至20xx年
二、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验(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基本概念和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略)
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
其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人们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研究日渐增多,但怎样把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使基层中小学教师便于操作和评价,真正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这不仅需要理论的研讨,更需要具体的'实验。
本课题计划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调查中小学生的现有学习方式,并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2. 通过实验,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验,使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为新课程在我市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在理论方面进行学习方式的系统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法搞清学习方式的概念、范畴、作用,把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调查法了解天津市中小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及存在问题,提出转变学习方式的目标、步骤和预期效果。
2. 进行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比如,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自主探究学习。
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我们计划在实验学校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限定教师讲授的时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和学习的主动权。
第三,在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时,同时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教师少教,而学生能够多学。
3.进行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实验
随着我市办学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已经有了校园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
计算机将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育的技术化趋势,成为近年来教与学改革的热点。
随着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
我们计划在有条件的实验学校中进行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实验,探索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为其他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五、实验的组织形式
本课题组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验教师组成,理论研究部分由课题组负责人负责,问卷的调查和组织由津南区教科室诸金英和大港二中刘志奇负责,实验部分由大港二中刘志奇具体负责。
我们计划在大港二中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因为大港二中(初中)已经进行了课程改革。
六、实验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验的步骤
1. 撰写研究和实验方案(20xx年1-2月)
课题研究方案由负责撰写,课题实验方案由刘志奇负责撰写。
每个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组的要求写出本学科具体的实验方案。
2. 实验的实施和总结(20xx年3月--20xx年10月)
(1)实验教师根据本学校的实验方案开始实施(包括理论的学习),实验老师可边学习边实践。
从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到2004年暑假,各实验小组每学期末都要写出阶段实验报告,总结一学期来的实验成果,研讨存在的问题,写出下学期的具体实验方案。
(2)20xx年10-12月,各实验小组撰写实验报告,课题组汇总各实验小组的成果,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接受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
(二)实验的方法
严格的教育实验应采取对照实验法,即在平行年级中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观察实验的效果。
这样能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说服力强。
七、预期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计划在两年的时间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实验老师的实验工作。
2004年底撰写《研究报告》,准备接受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
1.
课题研究计划书模板-课题计划书模板
2.
课题研究计划书范文
3.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5.
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
6.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7.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范文
8.
下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研究计划书篇九
1、召开课题工作会议,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核心成员,制订相关工作计划。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和查阅相关课题资料。
3、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在各年级开展有关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打下基础。
4、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征求家长关于课题研究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实际性原则。课题研究要结合我校现阶段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的研究工作要切实可行,要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
2、创新性原则。课题研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在吸收与借鉴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特色。
3、指导性原则。进行课题研究对我校全体英语教师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研究过程当中要加强指导,不能盲目而行。
4、活动性原则。英语的交际离不开活动,要在研究过程当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1、召开课题组全体人员会议,制定课题,明确分工。
2、协同制订计划。
3、学生问卷调查。
4、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5、告家长书。
6、英语课外活动小组的成立。
7、实验学生档案的建立。
8、课外活动小组开展活动。
9、课外活动小组成果展示(展示形式待定)。
10、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三月份:
1、制订计划。
2、理论学习与资料查阅。
3、分年级学生问卷调查。
4、调查结果分析。
四月份:
1、告家长书。
2、课外活动小组成立。
3、课外活动小组活动开展。
五月份
1、课外活动小组活动开展。
六月份:
1、课外活动小组成果展示。
2、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