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23,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
强基计划学习心得
我对国家出台的强基计划早有耳闻,但一直是一知半解,聆听了____大学金涛教授的精彩讲座,豁然开朗,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做出如下的尝试: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例如致力开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营造书香充盈、自信自尊、沟通合作、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再如致力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成长的方向,提供足够发展空间,只要孩子付出足够努力,就能成为浩瀚星空中的一颗闪亮之星,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光芒。又如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祖国腾飞,一切为了人类进步,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具备创新精神和高尚品德的学生。这一办学理念重点诠释了这所学校人才培养观。因此,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在实践中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校园文化与学校品牌。
二、用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兴趣培养和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兴趣爱好影响学生专业选择方向,基础知识决定学生专业成长高度,而课程是人才培育的基石。培养非常之才当有非常之策、施非常之举。这就需要构建起科学精准的课程体系和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搭建平台。首先,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基础课程构建“三化”(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机制。通过课题研究、开放课堂、学科竞赛等多种方式,奠定坚实课内知识基础、丰富人文积淀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本技能。其次,开好校本特色课程。充分发挥先进科学仪器和科学家联名实验室、开设科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化学与生活、航空与航天、古生物与人类起源、人工智能、软件编程等研究性、实践性、拓展性校本课程,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与审辩思维。再次,开展社团活动。健全学生社团组织和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三、用优质资源助力学生放飞梦想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键在师资。许多学校为拔尖人才科技创新班学生建立了“导师制”。使学生在课题研究上得到教授和校内老师的“双重指导”,包括帮助学生更快找对研究方向与思路,把握项目研究进度与过程,推导出研究结论与成果,助力拔尖创新人才走得更稳健。通过设计导学案,落实个性化辅导,让导师为每一名学生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个体化生涯指导、个别化主题交流、个性化成长设计,最终实现学生的精准培养。
由此可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在专家师资团队中为学生精心配备专业导师,让学生感受名师魅力,激发科学兴趣,并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开展科学实验、体验科研过程、训练科学方法,夯实基础学科素养,不失为一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
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
探根寻源,创建特色——《“三新”背景下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讲座学习心得
7月14日下午,在____中学海创园校区,有幸聆听了冯定应书记的专题讲座《“三新”背景下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冯书记从____中学的三次历史跨越,谈到新课改、新高考、新教材的落地实施;从____中学的巨大成就,谈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侃侃而谈,字字珠玑。
冯书记把新课改定位于“学校特色创建指引下的新课改”,这种理念如同炸雷一般,让我由衷地感受到了震撼。只有在探寻本校特色的基础上,定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生命力才足够旺盛,足够精彩!____中学从“道德课堂”到“成长教育”,再到“发现精彩的自己”,历经二十多年,一直追寻着“道德生态”的育人愿景。“道德生态”是邗中的历史积淀,也是邗中的核心竞争力,它包含三大方面的建设目标:一是,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二是,再构“道德生态”课堂样态;三是,创设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为了实现这三个建设目标,邗中将构建“道德生态”的教学范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以“伙伴共生”为实施路径,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省教育成果特等奖课题“‘道德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省前瞻性项目“‘自主·导学’教学规则构建的实践与研究”,构建“道德生态”的教学范式,实践“情境驱动·自主学习·研究性探究·展示分享·内化应用”的五步课堂操作步骤。课堂操作步骤的“研究性探究”环节,可以是课堂内生生合作探究,可以是课外师生合作探究,可以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社会人士参与,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了实现这三个建设目标,邗中将创生浸润式学习、“混合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核心问题(任务)引领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校打造书香雅致校园,扩建“文萃苑”自由阅读区,完善“图书漂流”计划,建设学校电子图书阅读平台,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智慧校园,启用学科专用教室、学科实践园、创客中心、学科创新实验室等场馆、设备,实践探索浸润式学习方式。以省内涵建设项目“指向高阶思维的普通高中‘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为基础,继续深入、高效探索实践“步入情境——云上探究——评析创新——自主联结”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创新实验室、地理园等校园课程资源,以及捺山地质公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周边课程资源,开展多学科联合的研学探究活动,努力进行跨学科融合实践,探索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实施路径。倡导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实践”,既注重学科性,也注重实践性,模拟学科专家进行科研的过程,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全新创见,但希望能够通过探究的过程使得学生理解、运用和应用知识,感受知识创生、验证、传播与分享的过程。
为了实现这三个建设目标,邗中将创新个性化学习的课程体系。制订《____省____中学创新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开设“道德生态”学校文化主题课程,开发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实践课程;制订《____省____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实施方案和管理细则》,成立拔尖人才培育研究中心;开展“三高合作”,共建实验基地、创新人才孵化实验室;面向高一学生开设学科前沿讲座;对接高考志愿专业组,研制面向高二学生、指向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性学习系列项目;对接____大学、东南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制定并实施“卓越人才”高校游学计划;探索“中学+大学+企业+专业机构”贯通融合育人模式;开设国际理解课程。
近年来,邗中在传承、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20__届高考更是捷报频传,人心振奋。冯书记今天下午的讲座掷地有声,让我们精神更加振奋,热情更加饱满,全体邗中人一定全力以赴,不负重托,再创20__届邗中高考新辉煌!
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
国家战略新需要——多元化的高校录取模式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及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讲座心得体会
20__年7月15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____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金涛教授的有关《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及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一场报告,受益匪浅,对多元化的录取模式特别是综合评价招生有了更深的认识,总结如下
综合评价招生对学生机会更多,两次考试,多所大学录取机会,增加学生低分进档上名校的机会,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有脱颖而出的机会。综合评价成绩由高考成绩、校测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折算成绩三部分组成。
综合评价招生的优势:
1、缓解考生高考压力,高考双保险。如果考生在高考中发挥不如平时好,在高考裸分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有可能以综合评价分数冲入目标高校。
2、可报考的大都是优势专业。实施综合评价的高校和专业正在增加,不仅包括重点院校和中外合作院校,还包括有招生计划的省级院校。
3、增加学生阅历,提升综合能力。综合评价可以充分考虑考生的人才差异和环境差异,全面判断考生是否具有专业领域的综合素质,帮助考生找到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领域。
4、与其他特殊招生不冲突。即使考生参加综合评价招生最终没有被录取,也不影响后续录取批次。
5、增加学生的经验和能力。综合评价评估需要通过笔试、面试等考试。评估所需的知识储备涉及范围广泛。学生提前涉及这方面知识,有利于个人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目前的新高考政策,高水平大学裸考机会,机会是越来越小,给我们高中老师的提醒:关注教学的同时,也要关注对多元化的录取模式。切莫觉得自己裸考分数高就一心走普通高考途径进而两耳不闻窗外事,裸考分数高就更需要提前布局综合评价招生,以便增加自己的录取概率。
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4
新高考引领育人方式变革
新高考试题中突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如何体现核心素养?我们的学生如何应对这些试题呢?今天上午,____省教育厅教研室____教授,为我们做了《素养立意的考试命题与育人方式的变革》的报告,让我对试题命制以及相关的育人方式有了更多的了解。
沈教授首先介绍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是核心素养的本质。他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阐述了核心素养的要求,简单回顾了教学要求的变革,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指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要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沈教授接着介绍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改革,真实的生活情境是核心素养命题的源泉。他认为创新试题要做到: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是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他针对目前命题表现任务不真实、缺乏评价细则等问题,例举了许多新高考的各类学科的新题型,提出试题要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沈教授通过试题的变革指出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他认为教学不是让学生静止的刷题,而应让学生有行动、实践、体验、感悟的过程。他从中美教育的对比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异想天开的能力和高阶思维,从学校该课程体系、学校与社会融合等角度讲述了育人方式的变革。
从沈教授的报告中我深刻体会到: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是适应新高考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深水区的实践探索与推进,构建与核心素养相适切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主题。如何依据国家的课程意志积极探寻适应课程教学变革实践的校本思路?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高阶思维?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建构就成了推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
听了沈教授的报告,让我对我校课程建设有了深入思考:应对新高考的变革,可进行1+2+n特色体系的课程整体建构与实施,并结合校情、学情、师情进行课程群建设(如:“大思政”“心理健康”“启智”“健体”“艺雅”“创劳”等课程),分别将校本课程、基地项目、学生社团、校本节日等融入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变革课程形态,提高课程品位。尤其是通过创生“融美课堂”的特色教学方式,在真正发生的课程教学中养成学生主动积极、反思细节、协作交流、应对复杂情境的学习品格。从而让学生有行动、实践、体验、感悟的过程。可依据国家课程体系与标准,以学校为责任主体进行校本化实施,基于学科“基础+拓展+融通”,围绕“七大学习领域”呈现:“学习领域·大单元”、“大主题·学科+场景”的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项目·大概念”的融通课程进行教学。“i+2+n”课程体系将全面落实国家倡导的“五育并举”的育人意志,将新课改的必修与选修部分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素养结构的优化,适应国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新高考改变了命题方式、新课程要求培养核心素养、新教材要求融通的意识,在“三新”背景下,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改变育人方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高品、高效发展。
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
又是一年盛夏中,绿荫蝉鸣耕读忙。酷暑于窗外,清新在室内。炎炎烈日挡不住一群语文人对语文教研和师德师风学习的热情,习习凉风就是这群纯粹的人钻研纯粹的事业在这个盛夏演绎的最美的一段佳话。幸运的是,我是这段盛夏佳话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研修只短短三日,但我们这群同道中人受益将无穷无尽。
相聚有缘亦有情。此番南岳研修之行,实在不枉一去。遇见了很多想见的人,完成了一些想做的事。感谢这段巧妙的缘分,思辨性写作探究的授课让我历经江郎才尽又柳暗花明的惊喜,专家课堂点评和专题讲座让我感叹受益良多,有如沐春风的舒爽。第一缕名家之风是彭兰玉教授携手而至的,她气质如兰,满腹经纶,莞尔一笑,娓娓道来。她的《新课标新语用》专题讲座站在国家教材、高考命题、语言研究等高度,透彻分析了新课标情境下高考语用题和作文题,可谓匠心独运,高屋建瓴,这样的传道解惑让现场的老师们如饮甘泉,心头一亮。
第一阵名师之风是王红晖老师用她的即兴诗酿就的,诗歌的开场白,诗歌的结束语,在诗歌的氤氲中,授课老师们的才情超群绝伦,听课老师们的热情节节高涨。王红晖老师绝对可以称得上宝藏老师,她多才多艺,智慧优雅,细心体贴,可严可甜,她的身上有太多我喜爱和敬佩的光圈,抑或我能学得一二多好。
周春凤老师给热火朝天的培训会场注入了一股学习之风,她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身边人的优点,也会指出亲近人的不足;她研修认真,每节课都占座在前两行,满满的笔记,中肯的点评。周老师虽为领导,却不止步于管理工作,继续躬耕在教学第一线,一直保持对语文研究的深情。这次研修学习中,与一群有趣的灵魂为师为友,让这次盛夏的研修学习没有终点,而是给日后的教学与修身蓄满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守有味也有料。这次工作室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课堂学习很充实,课后探讨也精彩。授课者准备充分,滔滔不绝;听课者常常入迷,如痴如醉。我分明记得彭教授在长达两小时的专题讲述中,仅喝了一口水,大有一种倾情传经送宝之意;会场听课的老师们,或写记笔记,或手机拍照,或全神贯注,整个讲座过程中,没有一个迟到者或早退者。
五位年轻老师的授课更是掀起了培训现场的又一轮教学教研探究的高潮,五堂精品课程的绽放,五个不同教学瓶颈的突破,让与会的老师们享受了一场有创新有亮点有启发有收获的教学盛宴。
三位____市语文专家的课堂点评,方向明确。谢展云校长的师德师风培训,理论宣传与事例分析相结合,讲得接地气又不乏幽默,说得有力度又不乏生动。
王红晖老师关于“船山问辨课堂”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原生态的课堂案例分析相结合,在会场赢得了老师们的啧啧称赞和争相效仿。我对市一中的“问辩课堂”有了更深刻具体的了解,更对王老师的创新教学和深耕语文敬佩不已。
肖芳老师分享了他们语文备课组在文言文教学上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内严抓,课外拓展等实用性强操作性高的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帮助我们与会老师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
陈寿林院长关于议论文写作提质的三大法宝:增加学生的识见、提升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格局。角度新颖,观点独特。结合时事素材和高考作文分析,有理有据,入木三分。陈院长十六词的“高考作文雕龙术”指明了高考作文的正确方向,十点建议更是从阅卷人的角度分析了高考高分作文的必备特征。有序开展的培训课程,精心设置的研修内容,让参加研修的老师们不禁赞叹道:满满的干货,无尽的回味。这个盛夏的南岳山脚,长出的教研之叶格外茂盛,开出的语文之花格外美妙。
相知有趣更有得。这次研修培训,让我收获了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知识,也让我结识了一群纯粹有趣的语文人。除却如约而至的____市区各学校的语文老师,衡东县、南岳区、祁东县、常宁市等地的部分语文老师也奔赴了这场语文人的盛宴。有如兰亭雅集的相聚已告一段落,但大家关于语文教与研的探究却是星辰大海,未来可期。人生最有意义的历程,一定是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次培训,让我深入学习了新课标时代语文教学的创新与俱进,让我懂得了高考语文复习的命题者角度和答题者角度的双向思索,更让我懂得了打造生本课堂的师为导、生为本的始终践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语文教学的研讨和交流,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始于热忱,终于欢洽。培训让我有了新的目标,我将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创新,要把培训所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潜心深耕,做一束点亮学生的微光。弦歌不辍心有尺,芳华待灼育未来。
盛夏不留白,蓄力待花开。爱做语文的事,只做语文的事,做好语文的事,因为语文,让我们相聚相守相知于南岳山脚共同钻研深入探究;因为热爱,让我们对语文对教学对研究的热爱永葆动力,永存爱意!
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6
聚焦“三新”,赋能改革——《“三新”背景下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讲座学习心得
作为____区高中骨干教师“党性教育与暑期研修班”的成员之一,我有幸聆听了____市____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冯定应“‘三新’背景下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专题讲座。极大地开阔了我的教育视野,收获匪浅,感触颇多。
一、落地核心素养理论
冯校长指出,“核心素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屋建瓴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从学校课程规划角度来看,落实核心素养既要完成学科课程的设计,也要完成跨学科课程的设计。
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是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交互完成的,而直接经验更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对生活的完整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学习方式交互在一起才能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
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变更,还要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为保障。当前的问题化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学习方式。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如果脱离了情境,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的情境,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层学习,教师从体力劳动走向智力劳动、智慧劳动,这才是一种幸福的课堂生活。
二、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冯校长认为习得性学习为传统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很难诞生创新性人才。而先有想法,再有完成想法的学习、协作等这样的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习回归自然,让学习自然发生,让学习回归其本来应有的样子。
项目式学习不能让学生产生与学习对立的感觉,它的互动必须是富有意义,又富有知识性,通过与知识性的互动给予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感到安全。对于新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种认可,有一种天然的接受能力,深入理解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流程、基本构架、要达到的目的、组织形式,老师所在的学校也要具有开展项目式学习非常浓厚的氛围和基础,这能带给他们很强的信心。
以上内容就是我通过本次培训结合教学实际领悟到的感受。漫漫教学路,执着、热爱自己的教学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未来我会持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争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助力莘莘学子追求卓越,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23】相关推荐文章:
2023年骨干教师高中培训心得体会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800字(通用3篇)
最新骨干教师高中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三篇)
高中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高中骨干教师(二十篇)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五篇)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市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