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几年后的中国篇一
;在研究经济增长发展的领域中,只要谈到“起飞”的概念,就会想到罗斯托。他是一个充满争议,同时影响又非常大的经济学家。他认为,从一个传统经济走向一个现代经济,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加速度。就像飞机要起飞,需要一个瞬间的加速一样。而起飞阶段是经济增长当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他根据过去的历史,特别是西方的经验,概括了3点“起飞”的条件。
第一点,投资要占整个国民所得的5%到10%。按照当时的资本产出率,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投资率,经济增长就不会超过3%。如果不能超过3%,也就抵消不了人口增长,那就不能叫作现代经济增长。因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定义就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显著地提高。
第二点,要形成主导的增长部门。经济增长既然是个过程,就会在一些领域、生产部门率先发力,然后传导到其他部门去。这种担当引擎往前冲的部门要有明显的增长效果,比如英国早年的纺织业、美国的铁路建设、德国的化学工业等。
第三点,要形成一个生气勃勃的企业家群体。有这些企业家去进行冒险与创新,才能够把技术逐步带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在他看来,只要符合这三条,经济就能实现“起飞”,这个阶段一般要持续二三十年,然后趋向成熟,趋向大众高消费,趋向高品质的生活。
在罗斯托看来,中国的经济“起飞”始于1952年。如果按照1952年“起飞”计算,二三十年之后,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起飞就应该完成。但所有研究過中国经济的人都知道,那时候中国还不能说已经实现了“起飞”。虽然投资率高于5%到10%,也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业主导部门,但中国的整个结构的特点还带有传统经济的特征,80%的人口在农村。分享的国民所得也就20%~30%,农民非常贫困,也就缺少购买力去消化工业品,工业的增长也没有一个非常合适的内需基础。所以1978年大概能看出中国尚未“起飞”。
直到2008年,中国应该才算是“起飞”了。但飞起来以后的挑战可能比起飞前还要严峻,面临的问题比起飞以前还要复杂。在我看来,大概有3个方面。
第一,来自于开放经济下,穷国跟富国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古典经济时期的大卫休谟就研究过,原来落后的国家与先进的国家一旦来往会带来很大的挑战。一边是很低的劳动成本,一边是较高的劳动收入,一旦打通贸易,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就会发生作用。当年休谟已经发现制造业会从工资贵、地价贵的地方跑到工资低、地价低的地方,那这种流动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如果后进国家和先进国家都处在动态当中的技术进步,一方的变动率持续快于另一方,一方就会永久损害另一方。
所以,这个逻辑推不出一个乐观且可以一直无条件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这些问题对“起飞”后的中国经济影响会非常大,我们虽然经济总量可观,但在某些关键的技术、关键的领域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如果国家之间关系持续紧张,先进技术、先进知识的可得性降低,经济要持续飞是很困难的。
第二,中国这架“飞机”与以往所有经济学家研究过的增长起飞不同,它的体量极其巨大,而且内部极不平衡。收入差别的背后是技术的差别、产业的差别,是观念的差别、科学知识的差别。这个挑战会影响已经起飞的经济体在空中做所有动作的一个基调。
第三,要维持平衡,需要有很大的动力。奔跑中的经济,只需把速度降缓就可以平稳;
起飞后的经济,把速度降下来,会有很大的挑战,甚至会有坠落的危险。中国经济需要有持续的、强有力的动力,才能维持总量、金融、产业、地区之间的平衡,否则那些落后的尖端部分就没有力量和资源继续往上攻,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挑战。
在这些压力和冲力之下,我们并不能保证像罗斯托理论描述的一样,完成起飞以后就一定会走向成熟,走向高品质生活,中间可能还会有波折。所以我们应该研究这些挑战,争取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帮助中国这架“巨型飞机”更好地飞行。
(本文根据周其仁教授在12月5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讲整理,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热词搜索:;几年后的中国篇二
美国留学一般是怎样打工兼职
出国留学中介费一般收多少
学托福的学费一般是多少
申请留学英国本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申请条件是什么?
韩国留学本科学制有几年?有哪些申请条件?
麦吉尔大学本科读几年
剑桥大学本科几年制
几年后的中国篇三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20__年5月14日,该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下转2版) (上接1版)机长刘传健和机组全体成员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最终平安备降,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而由此事件改编创作的电影《中国机长》也将作为中宣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点献礼电影在9月30日全国上映。
活动最后,电影主创人员和“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依次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现场观众也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高唱《歌唱祖国》,用嘹亮歌声向民航英雄致敬、向伟大祖国致敬。
几年后的中国篇四
918事变过去后,中国变成什么样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918事变后的中国,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世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成为中国的国耻日。在这一天,日本蓄意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以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军守备队为借口,在中国东北地区发起一场局部战争。
当时,日本关东军的正规部队满打满算只有2万人。最开始攻打北大营的日军部队,不过是守备队1个营的兵力(后增加1个团),而驻防北大营的第七旅却是东北军主力部队之一。那么,荣臻为什么下令不抵抗呢?原来,荣臻的命令来自张学良,张学良的命令又来自蒋介石。9月22日,蒋介石向全国人民宣称:“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静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原来,蒋介石在指望国际社会挽救中国于危难之中。何况蒋介石还要忙于“剿共”和军阀混战。“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的基本政策。于是,蒋介石把希望寄托在国联身上,幻想依赖国联迫使日本撤兵。
国际联盟组织,是1919年巴黎和会的“成果”之一。1931年9月21日,国民政府即向国联提出申诉。中国民间爱国人士也不顾个人安危,向国联调查团秘密提交了日本的侵略罪证。2019年9月18日距“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79周年。这一天,瑞士日内瓦联合国图书馆向中国“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了一个用浅粉色丝线绣着“truth”(真相)的蓝色布袋,里面装着300多件日军罪证记录。这是当年由中国银行家巩天民等9人冒着生命危险搜集整理的。
然而,中国的努力付诸东流。国联仅仅向中日两国政府发出内容相同的“紧急通告”,要求双方立即停止一切冲突,撤退军队。西方大国只顾各自眼前利益,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行为采取纵容姑息、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美国仍照常与日本进行军火交易,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底,美国供应日本的军火价值高达1.81亿美元;英国当局更为不耻,宣称“我们同日本的传统友谊和对日本的钦佩仍然是我们远东政策的主要动力之一”;法国则给日本贷款8亿法郎。
中国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西方大国的远东绥靖政策,还有国联对于日本侵略行径的姑息态度,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日军很快席卷东三省,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中国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沦陷了。
国联赴华调查团于1932年10月2日发表李顿报告书,虽然指出日本发动的事变是日方的预谋,但没有认定其侵略性质;虽然承认东北三省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否认“满洲国”的合法地位,但同时又主张“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以国际共管的方式维护英美等国在东北的权益。
国联调查团及其报告书,不过是英美等西方大国又一次奉行绥靖政策的产物。即便如此,面对以42票赞成通过的这份国联决议(仅日本1票反对),日本不仅丝毫没有执行的意思,反而以强硬的态度公然宣布退出国际联盟,走上与全世界公开为敌的道路。
南京国民政府的最后一线希望随之破灭了!中国将何去何从?
几年后的中国篇五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有几年,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抗/战20xx年
内/战20xx年
我们都说八年抗战这是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算到1945日本投降,其实抗战不只这么短真正要算应该从1931年东北沦陷局部抗战算打了20xx年。
内/战更早从1927南昌起/义开始算到1949结束即使是国g和作期间都在打内/战这样算来打了20xx年。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1、全国共同抗战;
2、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开始第二次合作;
5、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几年后的中国篇六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几年后的中国篇七
今日跟朋友去临时起意去电影院看电影,在三部热门电影里面,选了《中国机长》,看完电影之后,我忍不住给自我点了个赞:太会挑电影了。
有三个方面的感悟,忍不住分享一下。
1、细节决定对接。
我是一个泪点挺高的电影,可是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在几个情节上,忍不住有热泪盈眶的感觉。
可惜的是,这几次都是情绪刚出来,就又回去了,想了想,还是细节做的不到位,缺少该有的张力。
让我感动的地方,并不是剧中刻意煽情的地方,而是那些对细节的呈现,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可能是为了不体现个人英雄主义,电影过于追求面面俱到,对各个场景都想着力体现,结果,倒是没了重点。
异常让我遗憾的是,结尾的时候,当飞机快要滑出跑道的时候,正是最高潮的地方,却莫名其妙的结束了。
还有镜头语言反复几次给了副驾的脚几个镜头,作为观众的我,分明明白,导演是要告诉我们些什么,但最终也没有领会到,导演想体现什么。
电影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导演拼命想体现的细节,拼命想用力的地方,都有些用力打在空气中的感觉。
2、职业电影,急需提高水准。
我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跳出来一个词“职业剧”。
我突然发现,我们的艺术作品,比如电影、电视剧,却很少拍跟生活相关的职业剧,好不容易出来一些职业剧,还都是披着职业剧外衣的感情肥皂剧,或者是披着职业剧外衣的家庭伦理剧,甚至是披着职业剧外衣的政治说教剧。
所以,电视、电影,变成了李敖说的“电视是一个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
影视宣传,实际上是个大众文化的洗脑。刚才,我在雨中散步的时候,想这个问题,突然想到我们电视剧中的几个影响力。
第一,帝王剧、后宫剧最流行。所以,我们国人的帝王梦和皇后梦是最严重的。
第二,感情肥皂剧次流行。所以,当帝王梦、皇后梦实现不了的时候,就开始追求巨婴式的感情梦。
第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土豪剧流行。在剧中,挣钱、变美、当官就意味着成功。所以,我们身边的人成功梦很严重,追求的也都是钱、美、官等。当然,这跟我们几千年的传统也分不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千里去当官,为了吃和穿”跟当下的价值观,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第四,我们还有一种剧叫“神剧”,无论是神话剧也好,武侠剧也好,抑或是霸道总裁傻白甜也好,甚至是抗日神剧也好。在我看来,都能够归到神剧的行列。不为所动,这是浪费了人们的时间。为之所动,那就是制造了脑残,在追求幻觉的路上,一路不复返。
第五,还有一种剧叫“主旋律剧”,在我看来,这是另外一种“神剧”,我就不多说了。
好剧也有,我就不说了,好的嘛,不需要我来夸。
可是,我们的确是缺少走心的职业剧,以表现一些职业为视角的影视剧,这是一个巨大的缺陷。当然,了解世界的方式很多,我们不能寄期望于影视剧,可是缺少影视的宣传,很多职业的确很难被寻常百姓知晓。
忍不住给我的好友点个赞,前些天见她的时候,她买了两本书,一本书是成人版职业大会,一本书是儿童版职业大全。我们连360行是什么都不明白,怎样可能安置好自我的人生。光有精神,只能是迅速枯萎。
3、人生这场戏,职业是主体。
这是我看这个电影最大的感受。
我最喜欢这个电影的地方就是,这个剧,没有那么刻意的去说教什么高大上。虽然,还有忍不住的地方,可是也许是因为导演刘伟强是香港人吧,所以,并没有大篇幅的讲什么精神,什么高尚,这是很值得称赞的。
有这样硬核的故事,压根不需要讲什么高尚,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就是高尚。
只是遗憾的是,故事里面,人的部分太少。这也许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现状,总是压抑人性的表现,总想刻意表现神性,实际上,人性压抑了,神性也没有体现出来。
我看完电影,很喜欢,但总觉得少很多东西。上网看原型故事,看到一篇评论,我觉得说的很好,说原型故事里面的机长如果牛逼程度是100分的话,电影里面只是演出了10分。一下子让我找到了感觉,缺少的东西就是这个。
电影很像把人拍成神,可是结果就是拍成了普普通通的人。
我出了电影院,感慨了一句,生生把一个神,拍成了人。这电影如果拍的到位了,应当是很多的热血青年想去当机长,想去当空乘,可是,我却没有这种冲动。因为并没有燃烧我的活力,也许是因为我已不年轻,可是我深刻的明白是因为他没有点燃。
最初的时候,我觉得是因为职业的硬核不够,看故事原型的时候,航空专家说,之所以飞机机长能创造这个奇迹。机长做对了3件事,从细节处说机长做对了28件事。
但可惜的是,从电影里面,我实在是没有看到这3件事是什么,更不要说是28件事了。
我只能依稀的被感动到,引用电影结尾处,朱亚文说的那句话“怎样那么牛啊?!”是啊,我只能模模糊糊觉得牛逼,可是却说不出来哪里牛逼。
最开始,我觉得是因为职业度不够,可是写到那里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是形式、资料上的问题。
更深刻的原因是“我们的创作者没有人性”,我之所以打上引号,就是为了避免歧义。
每每这种时候,我们不敢着眼于人性,因为那显得太渺小了,只想从神性的高度去解读,结果一解读就假了,就失真了,没有了生命力,也就无法产生感染力了,也就没有张力了。
当我们把英雄拉下了神坛,才能真正把英雄送上人心中的神坛。
我从小就不喜欢看国内的战争片,第一部喜欢看的片子是《亮剑》,之后,我总结了之后明白了原因,因为之前的战争片里面的都不是人,都是神。而《亮剑》是塑造了一群人。《亮剑》之后,战争片才慢慢走出了“神剧”的漩涡,开始有“人剧”,人才愿意看。
最终,再一次证明一下我的立场:《中国机长》这个电影,很好,十分好,期望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多。“职业化的电影”“人性化的电影”越多,电影人更有期望,民族也更有期望。不再造神,才能真正的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