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旅游日记英文(大全3篇)

旅游日记英文(大全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30 15:26:39
旅游日记英文(大全3篇)
时间:2023-05-30 15:26:39     小编:文友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旅游日记英文篇一

羊年的第一天,我们一家四口开车出发了,前往西安,看秦兵马俑。

一路上,我和哥哥玩起了数鸟窝游戏。这还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鸟窝呢,它们安在树杈顶端,全身黑褐色,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树杈上只安了一个,有的竟然连着三个。我一数就数到了三百多个呢。突然,鸟窝里飞出了一只小鸟,大概它出去找食物了。妈妈告诉我,鸟窝里一定藏着鸟蛋,我真想插上翅膀,飞上去看个究竟。

第一天基本都在车里度过,我和哥哥把平日的游戏玩了个遍。晚上,我们在河南周口的美林国际大酒店过了一夜。

经过整整两天的车程,我们一家终于到了秦兵马俑的所在地——西安临潼区。

我们买好门票,还请了一位讲解员阿姨和我们同行。这里挖掘出三个俑坑供我们参观。我先看了一号坑,它面积很大,非常空旷,坑里站着一排有一排古代的士兵,气势磅礴。阿姨向我介绍,战马后空出的地方,原来是拉的战车,因为木头经过很长时间都已经腐烂了,所以现在成了空地。我们看到的兵马俑都经过了工作人员的修复,还有一些正在修复中。看着这些士兵,我仿佛回到了古代战场,将士们排兵布阵,准备迎战。听,战鼓敲响了;看,战旗扬起了……

接着,我们又去了二号和三号坑。虽然它们的规模不像一号坑那么大,但也各有特点:二号坑,士兵布阵巡逻,三号坑则是将领们的营帐。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秦兵马俑的镇馆之宝,有完好的兵器,有生动的将士俑,还有完整的跪射俑,真令我大开眼界。

妈妈告诉我,等我上五年级,还会学到一篇课文,讲的就是秦兵马俑,我很期待。

今天是我最累的一天,我们一起“征服”了西岳华山。

坐着公交,来到了华山脚下。一股寒流迎面扑来,我不禁打了个冷战,赶紧戴上帽子和手套。

要坐缆车了,我特别激动。透过玻璃窗向外眺望,四面都是悬崖峭壁,我不由得害怕起来,但又默默地自我安慰:坐在缆车里是很安全的。

来到西峰,白雪皑皑,我和哥哥抓起雪球打雪仗。沿着石阶,我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走着。因为山路又窄又陡,所以来往的游客都扶着一旁的铁链。华山真险啊!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寇准大诗人说的一点也不假。

自由行即将结束,今天是我们回程的日子。不用想也知道,这一整天只能在车上度过。

最让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上了高速,车子一辆接一辆,停滞不前——高速堵车。除了等还是等,没有任何办法。我非常着急,这样今天还能到家吗?渐渐地,车流又开始“运作”了,可车子像蜗牛一样慢慢地向前爬,照这个速度,要开到什么时候,谁也无法预料。我睡了醒,醒了又睡,一日三餐也是在车上解决。

车子开了整整一天,又开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我们才终于安全抵达常州。

旅游日记英文篇二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北京旅游,我们是因为北京的全聚德烤鸭来的,我一看,呵,人还不少呢。

这里人山人海,大家都是慕名而来,好不容易才轮到我们,透过厨房的玻璃窗,我看到了师傅们烤鸭子的过程,我还知道每一只烤鸭都有一位专门的师傅在客人面前将鸭肉削为薄片。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其实它的吃法非常讲究,首先把烙好的荷叶饼放上香葱、蒜泥和甜面酱,再把削好的鸭肉片卷而食之,真是色香味俱全。

到北京的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先去长城,大家也都积极响应。那天天公特别作美,本来北京的夏天特别炎热,但是那一天确是阴天,天气凉爽。我们早上九点不到就已经到了长城脚下。因为时间早,所以人还不是特别多,我们买好门票,就开始登城。

我蹦蹦跳跳的登上城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爬惯了洛带的长城,所以登这个真正的长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累,我甚至觉得有些轻松,我毫不费劲的就爬到了第一个烽火台。我发现长城的城墙北边高,南边低,而且北边每隔一段,就有一个上面不封口的正方形的小孔。

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正要回答,妈妈夫却让我自己想一下。我想了想,说,长城是用来抵御北方骑兵入侵的,北边之所以高,南边低,是因为,北边是用来防御的,所以修的高,而南边修的低,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石材,另一方面因为南面是和后方相连的,需要不断的补充粮草,妈妈你看,这边还有下城墙的楼梯。妈妈愉快的回答:“完全正确”。妈妈夫接着问,那北边的这些小孔又是干嘛的?我想了想有点回答不上来,于是妈妈提醒我说,如果打仗,是不是需要使用一些武器呀,石材呀,那么这些小孔你觉得能有什么用处?“我知道了,这些小孔,是用来射箭,扔石头,而且可以用来掩护自己,让自己不被敌人射着,”我高兴的回答。“对了,就是这个道理”。

看着这个伟大的工程,我若有所思,那时的人真是太厉害了,这样的工程居然在那个什么建筑工具都没有的时候,就靠人们的双手建成了。

接下来,我去了科技馆,在那儿我看到了很多的稀奇玩意,例如软磁铁,可以同性相吸;气流可以投篮。我还去了天文馆,探索了神秘的宇宙。我到了故宫、颐和园、北海、奥运村等等,去了向往中的北大、清华,我着自己有一天来这里上学。

旅游日记英文篇三

庐山有三绝:云海、瀑布与绝壁。庐山的云雾似一件多变的外衣,更给庐山增添了神奇和美丽,庐山的云雾也使庐山“犹抱琵琶半遮面”,使人“难识庐山真面目”。游人来庐山,最爱寻觅的,也许是庐山云与雾中奇迷的幻影吧。

在庐山游玩的第一天天气很晴朗。庐山的雾也如轻烟似的时有时无,在阳光的照耀下,只见远山含翠,云蒸霞蔚,变化万千。那时的雾太轻太薄,没有尽显庐山的奇特和魄力。

第二天清早,走出宾馆,只见东方的天空银白的一片,浓雾在山间飘浮着,动如烟,静如练。轻如絮,软如棉。壮阔如海洋。在浮动的雾中,远处的山时隐时现,虚无缥缈,变化万千。

等我们来到含鄱口,已聚集了很多的人。含鄱口是庐山观日出的最佳去处,也是中国著名的观日台。站在含鄱口千里鄱阳尽入眼中,含鄱口也因而得名。但今天天气阴,只见东边的鄱阳湖全隐在浓雾之中。银色的浓雾翻滚着,霎时如白龙串海,银河倒泻,霎时又轻风漫走,一片迷蒙。毛泽东这样描写庐山的云雾:“雾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也从容。”

从含鄱口可看到东边的五老峰和西边的大汉阳峰。大汉阳峰是庐山的最高峰,海拔1474米。这时的山峰也在浓雾中时隐时现,宛如海外仙山。云雾飘过,更显峥嵘峭立。鬼斧神工般的杰作,更令大文豪苏东坡感叹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离开含鄱口时,天下起了微雨。雨丝轻轻地飘过,丝丝凉意落在肩头,也使庐山增加了一份诗意、浪漫和神奇。正是霎时雨霎时风,霎时云霎时雾。

我们拿出预先带来的伞,撑开来,在雨中沿着缓行一小段距离,来到植物园。没有带伞的同志,花两元钱买了那种薄薄的雨衣。植物园地势平坦,踏着淅淅沥沥的夏雨,款款而行,想起苏东坡的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且听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袭烟雨任平生……”。植物园里的植物多是南方物种,我大多不认得。收获最大的是看到了杜鹃花。这个季节不是杜鹃开花的季节。知道了杜鹃有黄杜鹃和红杜鹃两种,其中红杜鹃也叫映山红。

在细雨菲菲中走完植物园,等出园上车时,雨大了起来,哗哗地打在伞上。我还是感到很荣幸,因为难得体会雨趣,更因了在庐山。两天多的时间既体会了艳阳高照,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薄雾缭绕,又体验了如蛟龙翻滚的大雾升腾,更体会了雨中庐山的柔媚和诗意。雨中游庐山心中更有一份淡然和恬静。

去大口瀑布时,雨丝更密了,但没有风,雨击在伞上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

牐犛种患乌云越积越重,翻滚着黑沉沉地压向峰峦谷底。云雨织就的硕大的雨幕,将群山万壑俱揽在怀里。极目望去,云水茫茫,雾山苍苍,远山俱潜没了踪影。待快到大口瀑布时,雨竟小些了。对面的山崖、瀑布在白色干净的浓雾中偶尔揭开神秘的面纱,给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以机会,让我们一览其灵秀的面容。

到三叠泉时,雨仍然下着,但雨丝也是极尽变幻着,时而细如牛毛,时而又淅淅沥沥,时而又似水柱急骤泻下。一路行来,雨声、泉声瀑布声,汇成一首时而平缓里面急促的交响乐。也正因了这雨,更加地感到三叠泉的雄浑和气势。

我们在庐山的最后一站是五老峰。也就是李白诗中描写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车赶到五老峰下,雨大了起来,又滚起了阵阵的雷声。五老峰上的工作人员正从山下撤下来。五老峰是雷击区,闪电雷鸣的天气不对游人开放,我们只在五老峰下的亭子中站了少许,带着些微的遗憾离开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