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字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字实用

最新《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字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字实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5 16:43:01
最新《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字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字实用
时间:2023-05-25 16:43:01     小编:一叶知秋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字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字篇一

现代生活节奏快,无论是阅读还是做其他事情,人们总是希望找到便捷快速高效的通道或者方法。君不见,市面上冠以“*天学会……”速成掌握一项技能的书和课程都是爆款。对于教师而言,外出听讲座时,总是希望能听到能够直接拿来用的操作方法,而不喜欢听艰深的理论,总期望能够有一本《葵花宝典》写尽教育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对策。我不排斥好的方法,更不排斥好的操作系统,只是觉得如果只是停留在掌握几个招式的“浅学习”上,终究只能做一个“搬运工”,说不定连“搬运工”也做不好,毕竟教师和父母面对的是充满了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毕竟,教育讲究“因材施教”。

相对于操作系统,我更倾向于推荐大家去了解教育的底层逻辑,即教育的本质,儿童的秘密等,这些常识犹如武功的内功心法,需要日积月累去修习,好处是,一旦掌握,终身受益。教育便游刃有余,真正能够做到“嬉笑怒骂皆教育”“条条大路通罗马”了。这本书讲的即是教育的底层逻辑。

毫无疑问,教育是一门科学。但就实际教育而言,如果过分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其实蕴含着一种危险。因为一旦我们把教育当作科学来进行研究,那么显然会以“抽象方式思考和谈论孩子,把他们分门别类。”比如,“内向的”“活泼的”“多动症”……事实上,“关于儿童‘科学’的理论化的语言很容易使我们忽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转而注意他们共同的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组、分类、筛选、衡量和管理,并以原先设想好的方法去回应他们”。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旦我们称一个孩子具有“注意力缺陷障碍”,一旦我们认为一个孩子有“行为问题”或是一个“低能儿”,一旦我们称某人拥有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式”,我们就想立刻拿出写满了专业诀窍的文件包,试图从中找出一种具体的技术防范、一种行为疗法或医学疗法来对付这个孩子。这时,我们实际上忘记去认真聆听和观察这个特殊孩子。相反,我们用分门别类的语言把孩子分类,这种语言像真正的监狱一样将孩子限制起来。毫不客气地说,用技术的、诊断性的或工具性的语言把孩子们分类,实际上是对孩子们的一种精神上的放弃。比如,教室里那些被定性为“多动症”“自闭症”等各种“症状”的孩子,虽然这样的孩子确实客观存在,但一旦我们把他们用专业名词限制,往往就会忽略他们的可能性,等同于是放弃了。

而真正的教育显然更倾向于人文视域——关注具体的人,关注具体人在教育情境中鲜活的生活体验,即关注人的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感性的观察体验比理性的分析更为重要,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

“敏感性”和“机智”既是《教育的情调》一书中的高频词,也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

这本书告诉你,所谓的“敏感性”和“机智”固然有天生的,但对于没有天赋的人而言,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路都是靠人走出来的。先天不足,后天来补。方法不少,学习、阅读、反思、写作都是,但我更倾向于多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对他们的观察。

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一个和同伴搞恶作剧被抓到又不肯供出同伴的孩子是什么情境?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心理医生应该在怎么样的情境下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一直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催着孩子阅读,但是自己却在做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孩子对情绪和气氛的每一点变化都很敏感。一进门就能感受得到父母亲今天的关系怎么样;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刹那孩子们就能感受到老师今天的心情和情绪怎么样。教育学是一门复杂而细腻的学问,指向的是一种能积极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是适合什么不合适的能力。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孩子或者某群具体的孩子们,和他或他们进行互动,给与他或他们反馈,进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所以这本书不是教我们具体的实操手册,而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引发我们去思考! )

粉笔生涯,讲台春秋,凝聚着多少执著的追求、深沉的爱。古人亦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我在马克斯范梅南的经典之作《教育的情调》中学到的更多是为人师表的我们更应该以教书育人为本分,以践行教育的情调为要求,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彰显教育中的人文情怀,体现浓郁的人文特色。只有站在教育人性的高度看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大智慧一—拥有这样的大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真正的“情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这,就是我所拜读的《教育的情调》。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字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字篇二

《教育的情调》作者是马斯克。范梅南、李树英合著,李树英翻译,这本书并不大,内容也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句话每个案例都发人深思,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名词。

关键词:情调、敏感、机智、好奇心、纪律、教育现象学等

情调:情调是一个怎样的词?情调是美好的。所以教育是美好的。作为一个老师始终拥有情调真的不容易。有时候面对,焦虑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教育以外的任务不断地施加给一线教师,社会有时候比较功利,有时候导致教育没那么有情调了。但是有情调的教育才能让教育更美好,教育是一片净土。老师需要有一颗保持情调的心去教学也许就不一样,对于家长也是一样的。

那所谓教学的情调又有哪些呢?教室里面的布置、书本的摆放、光线的明暗、墙上的装饰。以及学生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老师此刻的心情甚至眼神等。了解学生应该是前提条件。

敏感:教育的敏感除了一些天生的素质,也是可以培养的。回想工作六个年头,感觉自己有些许敏感。有时候我还觉得敏感对于自己是贬义词,为什么我可以看到那个幽怨的眼神,为什么我可以看到他最近几天的变化呢?有时候我希望自己可以不用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但是作为老师能在乎学生的感受真的是幸运的。

教育的敏感也让自己更加留意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些点滴慢慢成就了教师职业幸福感。但是感觉自己的教育敏感在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而减少。我觉得这本书是及时雨,可以让自己慢慢麻木的心变得更加柔软。

孩子需要被看到,怎样被看到?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是小孩子真正的需求吗?我们是否在观察孩子,我们是否在倾听孩子?并且向他们学习。这一切都是是本书启发我们的。

成人跟孩子一样都在成长。孩子的成长在于体验。孩子的到来给父母的是体验无限的可能性。小孩子需要有人参与他的游戏参与他的思考和互动。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也许就是敏感的前提吧。

表扬和肯定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又不一定。受到表扬和体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怎么做才是适合的?怎么做才是不适合的?

机智:书中讲到教育机智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一个常常思考和相对少思考的人更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

有时候就是一句不适合的话,无意中却给融洽的关系带来破坏。特别是跟特殊学生建立的信任是那么的容易打破。教学问题中的反复性一直是挑战教育的难题。教学机智还需要懂眼神,了解并且尊重孩子的秘密。有了敏感,还需要机智,机智需要不断地学习。机智不是天生的。教学机智一直是自己欠缺的。

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教学机智,我想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是我不懈的追求。教学机智很多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学生永远是唯一的独特的。书本中的案例作者也没有下很多肯定的结论,他给我们的是反思是追问。类似案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是提供读者自己判断,因为教育机智的获得是教师运用教育现象学中的处理方式去爱。

好奇心:当孩子问那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仅仅只是简单地告诉他答案吗?孩子可能在乎的是这个事物给他的体验。他想通过这个事物去探究世界。成人还应该详细地讲述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方面。使孩子和新的事物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作为成人的好奇心,我们该如何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呢?如何培养孩子和自己都有一颗好奇心呢?问题并不仅仅停止于答案。真正的好奇不是有好多问题而是因为好奇而去探究。

纪律:书中讲到“纪律是谈论对某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则的方式。”对于低年级所谓的纪律到底是什么?纪律不仅仅是教室里衡量秩序的标准,它也是我们自身行为取向的标准。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教育者能在关键时刻以教育性的方式去行动。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如何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时刻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只有好奇才会有追问和反思。书中一个个问号,一个个好奇才不至于让教育现象视而不见,或者习以为常或者麻木不仁。教育现象学是一个独特的人文领域。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就是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不要妄加推测更不要想当然,努力避免用一个标准或者传统的处理情况,而是去问问孩子,去思考一下。教育现象学的表现为描述性的写作,因为很多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以书中的两句话作为结语:老师和父母必须首先是好学生,然后才能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

教学中也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不可能或者一直用教育学的态度对待孩子,但是我们可以追问可以一直好奇,在教育的场合尽努力营造一种好的气氛应该就是比较理想的了。因为希望使人集中力量去努力创造。

孩子天生是宽恕者,不辜负孩子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