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三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4 07:04:04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三篇)
时间:2023-05-24 07:04:04     小编:zxfb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他们但缺少社会经历。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 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1、通过第一单元《诚信是金》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2、通过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的学习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观察生活,去认识各种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并了解和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知道社会大家庭如何关爱和帮助弱势人。让学生得到生动形象的爱的教育,收到美的熏陶。

3、通过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或为环境问题的写调查报告,鼓励学生坚持写绿色日记,持久地关注家乡的环境问题,关注家乡环保事业的意思。

4、通过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了解交通发展的现状,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本单元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有趣的、今昔对比方式,了解当地交通的发展状况,感受现代交通队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同时,以交通的发展作为认识社会的一个窗口,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激发学生对日益美好的生活充满喜悦之情、自豪之感。

5、通过第五单元《祖国真伟大》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和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感情,以及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方面的内容。学看地图和地球仪,从地图中认识自己祖国的地理概况,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增进对祖国的认识与了解,这不仅是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一个普通公民必备的基本 素质。

1、引导学生理解、体验诚信的可贵,帮助他们构建健康人格,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2、鼓励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了解当前的一些社会现实,知道有哪些弱势群体需要关怀,引导学生伸出自己的双手,主动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爱心行动,真正感受助人为乐,从而提升自己的内心体验。

3、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持久地关注家乡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对美好绿色家园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4、引导学生辩证的看问题,观察、感受交通带给人们生活的种种不利影响,用自己的方式来关注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看,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及社会责任感。

5、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和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感情,以及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1、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从学生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及其感受入手,提供一些话题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丰富其认知、情感和体验。

3、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他们深入地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提高其对生活的道德敏感性 。

4、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5、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6、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7、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二

春天万物复苏,我们也进入学的学期了,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制定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们初步形成道德判断力,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希望以下计划对广大学生起到一定效果。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一定的辨别能力,孩子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乐于学习。但学生的自制力差,对课文中的一些要求能够理解,也能跟着做,但持久性不够,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

本册教材注意与四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从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历史、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名人开始,安排了“引以为荣的家乡”、“缩短时空的通信”、“四通八达的交通”三个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主要以山西省为切入点,逐步扩大到华北平原等地,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家乡曾出现的历史名人和革命英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了解现在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引导学生学习家乡优秀人物的品质。同时,通过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们,激发他们自觉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第二单元“缩短时空的通信”。通过让学生了解通信的种类和通信的发展,引导学生感受通信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电信的发展越来越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人们之间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小,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邮政和电信作为通信的主要部门,辛勤工作着许许多多的人们,教材通过展示“众人托起一封信”的过程,引导学生尊重在通信部门工作的人们,并通过案例的分析,教育学生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

第三单元“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过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之间关系的了解,感受交通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自觉爱护交通设施和交通环境的责任感。通过对乘务员辛勤工作的认识,引导学生尊重他们的工作和劳动。同时鼓励学生对交通的未来发展进行大胆的想像,并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交通的变化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为我们的国家而自豪。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主题,力求使学生通过学习,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并为学生综合性学习其他课程提供有效的支持。

1、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只是提供了一些话题和范例,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创造。

2、精心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启发学生观察图片和周围事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拓展性的学习和探索。

3、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分析和运用资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验、探究的尝试活动,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有创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体验。

4、改革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己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

第一周2月13日—2月17日《历史悠久的家乡》

第二周2月20日—2月24日《革命精神照后人》

第三周2月27日—3月3日《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第四周3月6日—3月10日《多样的风俗》

第五周3月13日—3月17日《大家共同出本书》

第六周3月20日—3月24日单元复习

第七周3月27日—4月1日《通信的种类和发展》

第八周4月5—4月7日《天涯若比邻》

第九周4月10日—4月14日《感谢你们的服务》

第十周4月17日—4月21日《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

第十一周4月24日—4月28日《温情寄给希望小学》

第十二周5月2日—5月5日单元复习

第十三周5月8日—5月12日《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

第十四周5月15日—5月19日《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

第十五周5月22日—5月27日《乘务员辛苦了》

第十六周5月31日—6月2日《爱护交通设施》

第十七周6月5日—6月9日《我心中的交通蓝图》

第十八周6月12日—6月16日单元复习

第十九周6月19日—6月23日总复习

第二十周6月26日—6月30日考试

第二十一周7月3日—7月4日放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三

本年级一个班,学生们经过三个半学年的品德课学习,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体荣誉感,能关心他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对生活的充满热情。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品德课的学习。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的世界”。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的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以世界之窗,节日大观,多彩服饰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四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的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的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的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的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下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的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下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的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考察家乡街名和地名”“学做家乡风味小吃”“家乡新貌图片展”“家乡文化节”“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教材也注意了留白的运用。如教材第4页的留白是让学生自己画出家乡地图的轮廓;教材37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的经验来总结产品更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43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给行业分类;51页的留白是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特点等。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的,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