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学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中学篇一
xx。10——xx。12
英语教育专业
09级英教6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社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系同学各自开展了顶岗实习活动。
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时间如流水转眼即逝,几个月的顶岗实习不知不觉的结束了我们的大学时光,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回首那些与学生相处的日子真是令人难忘,虽然有过伤痛与疲惫,有过彷徨与失落但当我要离开他们的时候又是那么不舍。在xx中学实习的这段时间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有收获的岁月。这次的顶岗实习可以说是对我完完全全地一次磨练。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在经历了上学期几个月的综合实习以后,我大脑中的东西
开始变得明确,但又好像缺少了那么一点深度和钻研的韧性。虽然实实在在的上过课,但也深知那了了的几堂课只能为我们带来短暂的喘息,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或许我应当抛开所有的包袱,抓住自己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xx中学是一所重点中学,这所学校的建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教育的关怀和支持。现如今学校布局合理,校园建设整齐划一,环境幽雅美观,既有普通中学应有的规模,又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学校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社会公德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改善文明礼貌教育,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和奖惩制度。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教学大纲开齐开足课程。始终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具为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证。我在学校担任八年级的英语教学工。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我是边听课边讲课。现在回顾我任课老师的授课方式,从中汲取了许多经验。也发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上课期间,我在指导老师带领下的听课活动从未间断过,每天至少听课俩节,最多时每周达十节之多我既从优秀老师的课中吸取宝贵经验,也从其他老师的课中总结教训。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做着重复的工作,上课、批改作业、订正作业、布置作业、备课…。。每天都过得很急、很满、很充实,每天都在收获,每天都在成长。忙完一天的工作,我很劳累,但静静地躺在床上时,我又会默默地反复问自己:今天,我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了吗?上课的时候,我是否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掌握了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了吗?我又有些什么收获呢?……一个个问题,让我每天都总结、反思,再
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备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个细节,教会每一个学生。我始终相信只有不小看自己,才能做大事。无论犯什么错误,都不能用新手犯错理所 当然来松懈自己,应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地进步。虽然,我的经验还无法与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相比。但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老师来说,我学到了
很多在学校的课堂中学不到的经验。记得教导主任说过:教师职业是个良心活。的确,为了上好一节课,要准备很多东西,精心的备课,一遍遍的磨课。在每上每一堂课之前握都会用心备好上课内容,课后我也经常向各位老师请教,探讨课堂有效性,为了帮助更好的找到解决途径,同士老师让我在自己班级先试课,发现问题所在之处再一起探讨,寻求解决办法,改过之后再到她班上实践,看看方法是否有效。经过反复的发现问题,修改教案,解决问题,我在教学层次、课堂纪律、课堂有效性又了很大的提高,上课也更加得心应手了。加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教学技能迅速形成,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在教学工作上的认识进步我有了进一步的飞跃。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与学生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面前,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由于我年纪和他们差距不大,他们有什么问题都会来问我。我也会利用课余时间跟他们谈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为了达到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我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在整个的实习工程中,,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胜任单位所交给我的工作,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多做实际工作。
在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指导我的日常实习,以双重身份完成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
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在实习学校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不知不觉,我的实习快接近尾声了。在这段时间里,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是多姿多彩的,每一天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每一天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每一天都学到了新的东西,收获很多。在实习锻炼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在书本里没有的知识,还更加确定了我的学习锻炼目标,端正了我的工作态度,考验了我的工作热情和耐性,更加坚定了我的工作决心。这段时间以来,我也感受到自己在多个方面的不同程度有了提高和进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在接下的实习锻炼计划过程中,我会以饱满的热情,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保质保量地完成基成锻炼工作。
通过这次教育实习,让我真正在实践中去深化理论知识,去感悟 、体验作为人民教师的幸福与欣慰!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很好的锻炼我的意志,提高我的工作能力,为我今后正式踏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段快乐却又短暂的实习时光在忙碌而又充实的中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影响和帮助将会陪伴我一生,却也深深地感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痛苦。不过经历了痛苦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十分重要的收获。从基础的东西一步步做起,有利于知识的清晰和整合,拥有扎实的基础,将使对事件会分析更加细致。很多细小的差别都需要在实际的工作接触中才能够发现。
实习生活即将结束,却满怀不舍。在此我谨向学校xx中学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实习生活很是难忘,领导的丝丝关怀、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的勤奋刻苦,都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老师、同事们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也必将永远激励着我。让我在真诚的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给予我的温暖,感谢你们的指导!诚挚的祝福学校全体师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中学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中学篇二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短短的一个月,让自己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从3月8日进入育才中学的那一刻起,我就深知自己不再只是一名学生,而且还扮演着人民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所谓为人师表,我都时刻注意着自己的着装,力图为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的指导教师是育才中学初xx班的班主任xxx老师,工作是班主任助理,并且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做咨询老师。
因为不是师范类专业,没有教学任务,所以班主任助理的工作就为周一升旗和平时的跟班,观察学生,并且做了一期道德认知发展的主题班会。同时,在咨询室和另外两名一起实习的同学为学校办了两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板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第一部分:道德两难判断——“ 海因兹偷药”班会活动
一、活动目的
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有学科教学渗透,有纯粹课堂道德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有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性、隐性的课程影响,有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等等。然而在实习中,德育工作往往是死板的说教,反而因其明示特性过于强烈而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显得苍白无力。在育才中学实习期间我也发现了这类问题。因此,我希望尝试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主体发展性德育模式)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进行了解,并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发展。
二、理论基础
劳伦斯科尔伯格(rg/1927-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沿着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路线,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领域构建了一个包括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的实习策略的庞大理论体系。“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习而提出的重要方法。
所谓“道德两难”,是指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境或问题。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他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为促进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著名的道德两难的例子就是科尔伯格虚构的“海因兹偷药救妻两难”,“不许偷盗”和“救人性命”,两条道德规范狭路相逢,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海因兹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抉择,遵守“不许偷盗”规则必须违背“救人性命”的规则。任何行为决断都会违背其中的一条规范,所以“道德两难”。
(故事内容及问题,见附录一)
科尔伯格通过对10多不同国家的被试进行研究,发现尽管种族、文化和社会规范等各方面都不相同,但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却是一致的,他发现的道德判断的3种水平和6个阶段具体是: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者则会说,偷药会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如他们对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赞成者会说,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对者则会说,他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会死,因而对他没有好处。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9~15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