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解读篇一
作业是中小学有效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训练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重视和改善作业,实施有效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作业管理是减轻学生过度负担的必要性,是实行有效教育的必要性
1.优化作业各环节,实现教师五有五必和学生四有四必。
(1)所有教师都要实现五有五必:练习必选、发行必收、收入必改、练习必评、错误必修。
(2)学生必须实现四有四必:必须做,必须做,必须做,必须省,必须思考。
2.教师要在五有五必中掌握五原则。
(1)目的原则。作业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内容应符合教学要求,具有启发性、典型性、扩展性的特点,充分挖掘作业的各种功能:巩固、检查、深化、提高、体验和发展功能,服务教学。
(2)科学原则。作业训练要充分体现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和教育的实际需求,内容和形式要注重精致、巧妙、活跃,质量和质量要求严格。
(3)分层原则。根据材料,因人而异,因果而开始,在基础要求上寻求统一,在发展要求上寻求层次,注重梯度和阶段性。
(4)计划原则。作业培训要有前瞻性,各阶段作业围绕的重点要体现在课程准备中,课程准备组教研活动中要研究的作业要有全局观念,加强作业培训的整体布局,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发展性原则。作业必须充分包含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挖掘作业德育功能,鼓励学生通过作业完成完善学习质量和思考能力。
3.教师在五有五必中必须遵循五策。
(1)减量提高质量。减少学生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作为最低控制要求。为了减少学生作业的科目,为了减少在特定时期不能配置作业的学生作业学生作业的日期,我校每周设立无作业日,在学校网站上公开。
(2)减难增加基础。为了防止盲目追求困难的考生选拔学生,不得通过配置困难的作业困难困难学生,作业配置困难适当,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作业要考虑难以结合、梯度配置,重视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以培训学员的双基,突出基础性,落实基础要求。教师应充分研究和掌握作业难以改变的策略。对于困难的学生,应该安排简单、可以独立解决的作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3)减少旧建议新建。老化,首先教师要减少自己老化的作业观,贯彻作业的生本理念,老化,彻底减少现成作业的使用,减少带来主义,消除现成训练卷、教育资料的采用。倡导新的,首先认识新的,对作业的功能、要求有新的认识,其次作业配置形式要求新的,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每门课都要有适量的授课作业时间,并且作业的批改、反馈手段要求新的,采用相互批改、面部批改、团队批改等多种做法,实施作业的二次批改
(4)减少面增加点。必须克服学生练习过的错误责任不是老师,而是学生的逃避责任意识引起的问题海训练。作业要重视重点性和差异性的统一,重视目的性和基础性的统一,作业配置不要求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基本点的作业评价不要求问题,要强调核心,对症疗法的作业反馈不能就问题进行论题,一反三,要强化扩展和扩展,强调作业中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重点的扩展。
(5)减粗变细。为了减少工作各环节的简单粗放、自由,必须精耕细作,逐步营业。作业处理中要提高作业的反馈质量,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分析中,还要积极发挥作业矫正作用,加强作业的及时跟进,通过学生对作业的自我纠错、自我感悟来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充分认识规范学生作业训练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和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中的重要作用,我校加强领导,成立管理组和审计组。
1.管理小组:
组长:z副组长:z。
成员:z,各学科教研领导。
2.审计小组:
组长:z副组长:z。
成员:z,各班主任。
1.设立无工作日
学校设立了每周工作日:每周星期五为无工作日,在校园网上公开。结合苏州市会休、会自学、会健体的三会精神,教师要指导学员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员自主发展。通过无工作日的设置,旨在加强教师有效培训的意识,真正更新自己有效教学的理念。
2.加强工作制度管理。
(一)工作年级统一制度。备课组长负责,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在备课组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组长安排本周的作业配置。工作内容贯彻五项原则和五项战略的要求。未经备课组长同意,不得随意安排作业。
(2)常规检查管理制度。继续加强每月6认真检查,检查结果与业绩工资有关。在准备课程的检查中,必须强调作业的选择、配置、批改、评论、反省等重点检查班级后的入生作业,特别关注作业的质量和质量创新,特别审查五有五必和四有四必的情况。
(三)各级审计制度。建立教务所、班主任、学生、家长等几个层面的作业审计制度,从多角度管理监督,加强有效的训练行为。审计内容是学生作业的设计和配置、批改和反馈、作业完成的检查和指导。
(4)研究制度。学校要加强教师对作业培训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开展作业培训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促进作用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推进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聚集群体智慧和力量,研究策略。教师应对学生作业进行过程评价,形成学生作业评价机制,学校应对教师作业训练设计、配置、批改和反馈、评价和指导进行评价,形成过程评价机制,与教师评价的先评价和工作业绩等相关联。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解读篇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xx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学校作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效的运行措施,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三、规范要求1.作业设计与布置(11)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布置20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活动型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除语文、数学、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22)精选精编。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反对布置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3)分层设计。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2(44)形式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访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软性”作业。作业形式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有长作业,又要有短作业;
既要有个性化作业,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
既要考虑前置性作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55)教师下水。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思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数量适中、难度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66)规范完成。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格式规范、字迹工整、按时完成、及时订正。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作图用铅笔,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要以适当的形式呈现“软性”作业的过程与结果。
2.作业批改与评价(11)及时规范。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错批现象;
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
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
订正后的作业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
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2)记录典型。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记录典型错例,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3)
定性评价。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客观公正的等级评价,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肯定成绩,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44)等级双评。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一评作业的正确率,可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
二评作业的态度与习惯,含书写端正、页面整洁、按时完成等,可分为☆☆☆、☆☆、☆三个等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作业辅导与反馈(11)全程辅导。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辅导要耐心细致,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22)个别辅导。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特别要重视对后20%学生作业的辅导,做到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也要重点指导培养。
(33)设计讲评。及时讲评作业情况。共性问题集体讲评,要对问题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作业讲评设计写入备课本。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注重正面评价、适时鼓励。
(44)作业展评。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成果共享,对作业特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定期进行作业展评,通过相互欣赏比较,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
4.作业改进与创新(1)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设计“软性”作业。
(2)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软性”作业研究。
四、运行措施1.专题学习宣传,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xx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对作业的功能、意义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制定项目方案,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
学校要根据《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规范要求、运行措施、工作流程,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建立协商制度,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由专人负责协调、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并有一周作业布置计划,且按计划认真实施,确保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4.建立报备制度,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把握作业的量与质。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由教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实践性等“软性”作业一学期报备一次,教师在期初制订实施方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45.完善检查制度,加强作业实施过程监控。
学校要建立并优化作业监管与检查制度,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突出对作业设置、评改、反馈等环节的全程监控。
6.健全考评制度,强化作业质量监管奖惩。
学校要对作业考评进行专题研究,健全作业考核制度。在对书面作业进行量化考核的同时,要突出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考评,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结合。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依据。
7.加强研究指导,解决作业实施过程问题。
学校要开展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改、分析、讲评等技术,提高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要加强作业研究,特别是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设计、实施、评价研究,及时解决在作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要总结和推广作业研究成果、作业改革典型经验,着力引导教师从作业改革切入,改进教学方法,向作业要质量。
8.做好整合文章,融于教学常规全程管理。
学校要将作业管理纳入教学常规整体进行管理,一是与备课管理相结合:设置的课内外作业要在备课中体现,典型错误分析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二是与上课管理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保证课内作业时间与质量;
三是与评价管理相结合:将作业设计研究融入命题研修,要以命题的要求设计作业;
四是与研修管理相结合: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五是与资源建设相结合:
优秀作业设计应收录于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作业研究成果资源共享;
六是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软性”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开发工程,提高作业常规实施质量,助力核心素养培养,促使作业管理功效最大化。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解读篇三
为全面贯彻落实《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 导意见》、《xx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 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学校 作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 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效的运行措施, 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 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1. 作业设计与布置 (1 1 )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 布置 20 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活动型作业。三至六年 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 1 小时以内。除语文、数学、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 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2 2 )精选精编。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 养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 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反对布置 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 3 )分层设计。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 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 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 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2 (4 4 )形式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访 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软性”作业。作业形式应根据学 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有长作业, 又要有短作业;
既要有个性化作业,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
既要考虑前置性作 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5 5 )教师下水。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 思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数 量适中、难度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6 6 )规范完成。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格式规范、字迹工 整、按时完成、及时订正。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 或水笔书写,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作图用铅笔,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要以适当的形式呈 现“软性”作业的过程与结果。
2. 作业批改与评价
(1 1 )及时规范。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错批现象;
批改 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
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
订正后的作 业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
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 2 )记录典型。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 法,记录典型错例,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 3 )定性评价 。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 客观公正的等级评价,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肯定成绩,委婉指出存在 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自 己前进的方向。
(4 4 )等级双评。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一评作业的正确率, 可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
二评作业的态度与 习惯,含书写端正、页面整洁、按时完成等,可分为☆☆☆、☆☆、☆三个等级,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 作业辅导与反馈 (1 1 )全程辅导。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辅导 要耐心细致,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 (2 2 )个别辅导。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特别要重视对后 20 %学 生作业的辅导,做到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也 要重点指导培养。
(3 3 )设计讲评。及时讲评作业情况。共性问题集体讲评,要对问题的成因 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作业 讲评设计写入备课本。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注重正面评价、适时鼓励。
(4 4 )作业展评。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成果共享,对作业特 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定期进行作业展评,通过相互欣赏比 较,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
4. 作业改进与创新 (1)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设计“软性”作业。
(2)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软性”作业研究。
1. 专题学习宣传,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 管理的指导意见》、《xx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 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对作业的功 能、意义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制定项目方案,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
学校要根据《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 合本校实际,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规范要求、运行措施、 工作流程,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 建立协商制度,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 由专人负责协调、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并有一周作业布置计划,且按计划认真 实施,确保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4. 建立报备制度,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把握作业的量与质。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 由教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实践性等“软性”作业一学期报 备一次,教师在期初制订实施方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4 5. 完善检查制度,加强作业实施过程监控。
学校要建立并优化作业监管与检查制度,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不 定期抽查,突出对作业设置、评改、反馈等环节的全程监控。
6. 健全考评制度,强化作业质量监管奖惩。
学校要对作业考评进行专题研究,健全作业考核制度。在对书面作业进行量 化考核的同时,要突出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考评,做到定 性定量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结合。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依据。
7. 加强研究指导,解决作业实施过程问题。
学校要开展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 改、分析、讲评等技术,提高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要加强作业研 究,特别是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设计、实施、评价研究, 及时解决在作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要总结和推广作业研究成果、作业 改革典型经验,着力引导教师从作业改革切入,改进教学方法,向作业要质量。
8. 做好整合文章,融于教学常规全程管理。
学校要将作业管理纳入教学常规整体进行管理,一是与备课管理相结合:设 置的课内外作业要在备课中体现,典型错误分析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二是与上 课管理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保证课内作业时间与质量;
三是与评价管 理相结合:将作业设计研究融入命题研修,要以命题的要求设计作业;
四是与研 修管理相结合: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五是与资源建设相结合:
优秀作业设计应收录于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作业研究成果资源共享;
六是与课 程建设相结合:“软性”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开发工程,提高 作业常规实施质量,助力核心素养培养,促使作业管理功效最大化。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解读篇四
从我校实际出发,以宁城县教育局工作要点、任校长期初工作
报告
为辅导,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以提升能力、提升素质和面向理想课堂三重境界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员学习方式,以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1.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面向理想课堂。
2.培养学员自主互助、快乐分享的学习方式,让学员成为课堂主人、学员。
(一)抓住常规,实现课堂效率。
1.准备课程:
方式:采用原来的电子模式准备课程,或者笔记式准备课程(可供参考的成品教案就像做读书笔记一样,记下自己需要的环节、心得。
教后记等。)、手写教案备课、或者是从网络上下载适合自己的教案进行修订式的备课,都要求有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工作计划、教学反思,并且课时教案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学具的准备、板书设计、教学后记都要一应俱全。
备课改革的具体操作:
备课包含精品课备课和常态备课两大类。
(1)对精品课备课的要求与说明。
精品课备课,就是以执教公开课、优质课的标准撰写的教学详案,包括上课需要收集的资料及准备的课件、音像制作设想等。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充足的教具准备,合理的教材分析(包括重点、难点),有较为详细的摘要、过渡语、总结语设计,有清楚的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有精要的问题设计、启发引导、延伸拓展,有完整的板书设计,有必要的教学随笔等。
(2)对常态备课的要求与说明。
无论教师是采用原来的电子模式化备课、还是笔记式备课、手写教案备课、或者是从网络上下载适合自己的教案进行修订式的备课,都要求有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工作计划、教学反思,并且课时教案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学具的准备、板书设计、教学后记都要一应俱全。对备课管理与监督。
(1)各学科教案设计齐全: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2)备课改革后,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量,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能备完整的精品课,而且要会上自己备的精品优质课。
(3)对于常态备课,应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课改理念、钻研教材教法上,要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着眼于整体,抓住教材的
本质,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和教学要求。上课前要对教程设计烂熟于心,做到教师不但在“备”课,而且会“背”课。
(4)备课改革后的评价方式。学校对教案的检查主要放在听课上,本学期学校相关领导要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然后查教案。教案如果与课堂教学不符,教案检查按不合格处理;如果被听课的这节课的教案与课堂相符,而前面的教案与本次教案的备课形式不同或者没写教案,都按不合格处理。
2.上课:本学期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严格执行上课制度,上课目标是打造“理想课堂”。课堂要具有六个维度:参与度、亲和度、自主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对课程的打造、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条件的创设上,体现对学习困惑的“点化”、“点拔”上,课堂要遵循“自主”、“分享”的愉快教学法的思想,也就是体现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加强随堂听课与个别指导。教导处将不定期对教师进行随堂推门听课,加强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
3.辅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帮助学生解答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辅导原则:注意差异,分类指导,以个别辅导、分散辅导为主,讲求实效,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4.听课:加强随堂听课力度,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主管教学校长,学科主任要深入课堂,实行点课、听课制度,了解掌握教师教学
动态,学生的学习常态,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要求每节课都要高效,提高常态课的实效性。本学期校长、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60节,教师每周听课两节,一学期不少于30节,记好听课记录写出合理性建议或意见。
5.批改:严格作业管理。作业的布置、设计、批改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作业要在落实以“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上下功夫,作业批改要及时,书写与格式要规范,特别作文批改,8篇5详3略,10篇6详4略,教导处每月月底进行检查作业,定期进行作业展览,以促进作业质量的提高。
(二)抓教研,实现研究增效
校本教研是最直接,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研形式。每周学科主任在不同的时间深入备课组,参与听评课交流活动,具体时间:每周二数学教研活动,每周三语文教研活动,每周五英语教研活动。要求:按时参加,人员齐,年级组和教研组发挥学科责任人,年级组教师的作用,形成提高质量的凝聚力,不断探讨不同年级组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朝向“理想课堂”活动。本学期教研活动按两个层面进行:1.青蓝工程的联动课,青蓝两方教师手拉手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每人上一节示范课。2.每位教师上一节精品课。3.亮点展示课,就是在听课基础上,发现典型为他们搭建平台,推出我校教师的亮点展示课,他们的课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听后各位教师提出宝贵意见,这就是引路课。
(三)抓学习,实现优师增效
我们要通过校本培训使全体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和适应课程要求的教育教学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意识,乐于奉献,并使一部分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
加强教师业务理论学习,要侧重于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等方面学习,切实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并将观念转化为自觉行为,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看教育视频讲座,研读教育名著,钻研一个年级的新教材,参加业务培训,在全校开展好“与好书同行为生命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增强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请大家记住:用力只能称职,用心才能优秀。在信息时代要想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光用力已经不行,要研究科学的方法,寻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业务学习以自学为主,本学期定时举行业务培训讲座,定期开展个案分析,反思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活动。
三月份
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2.制定听评课制度、细则
3.听随机推门课
4.听六、三、二年级语、数、英老师课
5.检查教案、作业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解读篇五
[摘要]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教育活动的重点,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师要求呈现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实现作业设计的探究性,提高作业设计的生活性,注意作业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提高作业设计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巩固学生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战略。
在语文教育活动中,作业设计是其重点,也是充分表现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优化尤为重要。
在小学语文教育的作业设计中,主要存在多样性、探索性、生活性、合理性和层次性的问题。
在缺乏多样性的问题上,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忽视了作业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只是花了很多时间把学生掌握的问题和在教育中说明的问题纳入了作业范围。用这种方法设计的作业缺乏挑战性,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工作倍增。此外,在写作业时,学生的思维一直受到固定模式的限制,其创新思维和意识逐渐消失,创新能力无法得到良好的培养。
在缺乏探索性的问题上,主要表现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有非常突出的自由性问题,缺乏必要的探索性。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只要在学习中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就不必在作业设计中过于执着地追求精细化。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只是随意配置复印文件、单词等简单机械化的作业。受这种作业模式的影响,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设计几乎不需要考虑,当然也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不利。
在生活性不足的问题上,语文教育所设计的作业依然重点放在记住的知识点上,不能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迄今为止,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无法认真思考、观察、感知语文知识,其学习的语文知识与作业的关联断绝,其学习的语文知识也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应用。
在合理性不足的问题上,一些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完全无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没有充分考虑各学生的个人差异,通常只配置难易度高的作业,学生在作业完成中受到很大的障碍,逐渐失去了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在缺乏层次性的问题上,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使用单方面的观念配置任务,作业设计缺乏计划性,作业整体单调乏味。学生在作业完成中无法取得实际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和效率低。
1.表现作业涉及多样性。
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在配置作业时,重视基础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化发展问题。这种作业设计理念极不符合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律。单一的作业配置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倦感和排斥感,无法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注意实现其形式的多样化变化,灵活处理学、练习之间的关系,形式应用多样化的问题类型,从多个角度考虑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充分结合听、说、读、演、画、写等多种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作业完成中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2.实现作业设计的探究性。
在语文教育的作业设计中,要注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充分观察和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同时,在作业设计中,还应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育中必须积极确立科学的语文教育观,加强课内外的关系,创新语文探索与实践的关系。教完植物相关课文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这些作业。(1)在家养植物,记录植物养殖、管理状况(2)向家人和朋友了解植物的正常生长状况(3)学习管理植物等。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手脑联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在作业的精心设计中,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巩固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比较愉快的心理体验,使语文基础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作业完成中收获,开发自己的智能和探索能力。
3、增强工作设计中的生活性。
在过去的作业设计中,大多数教师把重点放在语文课堂和教科书上,其作业内容的选择也局限于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作业形式多为抄写练习。长期以来,在看不见的情况下限制学生学习的空间,完全切断了语文知识与生活的关系。顾黄初说:在语文教育效率的提高中,如果把思想固定在周围的教室空间中,把眼睛放在有限篇幅的教科书上,就有可能得不到突破性的进展。教师要学会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思想要审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接近生活。因此,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实现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同时,要积极开展形式内容丰富的语文作业活动,使生活实际融入语文作业设计,使学生在作业完成中充分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4.注意作业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中,其科学合理性体现在内容和量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在作业内容设计中,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确保作业与学生知识密切相关的同时,充分接近生活,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另一方面,在作业量的设计中,如果按照通常的作业簿结合作文的方式,学生完成作业通常需要2小时以上的时间,还有其他课程的作业,学习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科学控制作业量,以免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5.加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确保其层次性,从作业数量和难易度两个角度考虑问题。从语文作业的数量来看,对于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时间扩大语文知识面,促进全面发展。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可以采用适当增加作业量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花费更多的时间,提高语文能力。从语文作业的难易度来看,教师必须以全面的观点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此为基础,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级,设计相应的作业,满足其需求。
总的来说,目前的语文作业设计有一定的问题。为了提高作业配置的质量,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必须从呈现多样性、实现探索性、提高生活性、保障科学合理性、提高层次性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王玉觉.小学语文教育作业设计优化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5、(02):154-155.
[2]贺培英.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战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4、(06):109.
[3]李明旭.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战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107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解读篇六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xx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学校作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效的运行措施,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三、规范要求1.作业设计与布置(11)总量控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布置20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活动型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除语文、数学、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22)精选精编。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反对布置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3)分层设计。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2(44)形式多样。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访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软性”作业。作业形式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有长作业,又要有短作业;
既要有个性化作业,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
既要考虑前置性作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55)教师下水。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思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数量适中、难度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66)规范完成。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格式规范、字迹工整、按时完成、及时订正。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作图用铅笔,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要以适当的形式呈现“软性”作业的过程与结果。
2.作业批改与评价(11)及时规范。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错批现象;
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
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
订正后的作业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
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2)记录典型。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记录典型错例,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3)
定性评价。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客观公正的等级评价,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肯定成绩,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44)等级双评。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一评作业的正确率,可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
二评作业的态度与习惯,含书写端正、页面整洁、按时完成等,可分为☆☆☆、☆☆、☆三个等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作业辅导与反馈(11)全程辅导。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辅导要耐心细致,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22)个别辅导。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特别要重视对后20%学生作业的辅导,做到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也要重点指导培养。
(33)设计讲评。及时讲评作业情况。共性问题集体讲评,要对问题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作业讲评设计写入备课本。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注重正面评价、适时鼓励。
(44)作业展评。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成果共享,对作业特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定期进行作业展评,通过相互欣赏比较,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
4.作业改进与创新(1)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设计“软性”作业。
(2)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软性”作业研究。
四、运行措施1.专题学习宣传,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xx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对作业的功能、意义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制定项目
方案
,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学校要根据《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规范要求、运行措施、工作流程,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建立协商制度,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由专人负责协调、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并有一周作业布置
计划
,且按计划
认真实施,确保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4.建立报备制度,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把握作业的量与质。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由教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实践性等“软性”作业一学期报备一次,教师在期初制订实施方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45.完善检查制度,加强作业实施过程监控。
学校要建立并优化作业监管与检查制度,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突出对作业设置、评改、反馈等环节的全程监控。
6.健全考评制度,强化作业质量监管奖惩。
学校要对作业考评进行专题研究,健全作业考核制度。在对书面作业进行量化考核的同时,要突出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考评,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结合。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依据。
7.加强研究指导,解决作业实施过程问题。
学校要开展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改、分析、讲评等技术,提高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要加强作业研究,特别是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设计、实施、评价研究,及时解决在作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要总结和推广作业研究成果、作业改革典型经验,着力引导教师从作业改革切入,改进教学方法,向作业要质量。
8.做好整合文章,融于教学常规全程管理。
学校要将作业管理纳入教学常规整体进行管理,一是与备课管理相结合:设置的课内外作业要在备课中体现,典型错误分析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二是与上课管理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保证课内作业时间与质量;
三是与评价管理相结合:将作业设计研究融入命题研修,要以命题的要求设计作业;
四是与研修管理相结合: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五是与资源建设相结合:
优秀作业设计应收录于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作业研究成果资源共享;
六是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软性”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开发工程,提高作业常规实施质量,助力核心素养培养,促使作业管理功效最大化。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解读篇七
作业是检验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中介,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工具,是教师通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质量管理,规范学生作业管理,根据相关课程改革精神和相关管理条例制定本管理制度
1、每学期教研组内教师应开展作业专题研究活动,对教材上的作业开展具体研究,确定学期内的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
2、教师在安排作业前一般先做作业,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选择作业,作业安排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为学生精心选择作业,作业应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防止机械重复作业。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学习能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为不同学生的学习创造不同的作业空间。
3、作业形式应多样化,根据学科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探索作业形式,分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外实践作业等,学生可以书面、社会实践等形式完成。
4、学生课堂作业一定要适量适中,一般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十分钟左右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其中数学作业应每天练习,语文作业应每学期练习6~8篇。
5、语数等学科教师要协调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一二年级不同。
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
6、严禁老师以写作业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7、一二年级学生用铅笔写作业,三年级学生用钢笔,
圆珠笔等书写作业。
8、教师应根据作业特点规定相应的书写格式,作业书写。
应强调格式规范,书写清洁,作业本清洁卫生。学生作业错误需要重写的,可以在错误的问题前打#。作业应该写主题号码,每个主题之间留下一定的距离。
9、学生作业结束后写:正确:清洁:日期(教师批评评)
10、班级每学期举办优秀作业展示,发挥学生间作业的帮助作用。
11.提倡学生作业批准制,通过批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变更。教师对困难学生的作业进行面对面的批改,面对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学生纠正作业,加强教师对学生作业状况的及时指导。
12、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一般采用等级、分数与激励性语言相结合的形式,在正确和清洁方面评价分别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或者用分数评价,也可以采用五星等形式。教师在等级、分数评价等基础上,应用激励语言鼓励学生,特别是习作(作文、日记等)、美术等创作作业,教师应从多方面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13、教师应立即批改作业,批改时一律用红笔,正确作业采用√等形式,对学生作业中特别精彩的场所,可以采用其他符号和语言提示鼓励。同时,教师对创意独特的作业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14、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般在错误的地方使用选择或选择?等形式指出,一般不采用×指出错误的地方,对于明显写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在学生错误的地方出正确的答案,引起学生的注意。
15、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要求学生及时更正,学生在更正错误前标上更正二字,按作业基本要求书写,教师应立即更正学生更正的作业。
16、学习作品的批改有眉批、尾批,学习作品中美丽的语言用指来表示,批改有目的性、指导性,批改有对学生学习格式、语言等的评价,也有对学生感情态度价值观的鼓励性评价。
17、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业,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必须重新评价学生的作业,同时重新评价学生的评价。学生作文一学期相互批改不超过两次。
18、作业应及时修改,作文一般在一周内修改完毕,其他作业一般在当天修改。
19、教师应在批改过程中创建相关记录,特别是在有独创性和普遍性错误的地方创建记录,作为说明和指导的依据。
20、本作业主要指学生的课堂作业和教师配置的家庭作业。这个制度是自己发表的。
日开始执行,相关事宜由教务处解释。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解读篇八
以市教研室工作规划和学校工作意见为辅导,以提升教学教学质量为核心,规范教学行为,创建和谐课堂,优化教研方式,提升教师团队,深入课堂,服务师生,促进师生全面、可持续成长。
深化课程建设,规范教学行为。
1.严格执行五三一规定,规范学校和教师教学行为。每个老师都不能占领其他学科,也不能占领学生的休息时间。中午自习、大课间、阳光体育等不能用于讲课、作业等,要引导学生自学,认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实施教育,齐全。进一步实行校园巡逻制度。教师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调课。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坐在课堂上或课堂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在操场和专用教室上课的学科,中途的纪律也成为巡逻内容之一。严格处理体罚和变相体罚或自流现象。
3.加强小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研究,除定期开展校内教育研究活动外,逐渐扩展联片教育研究,提高小学科教育质量。
4.加强教学评估改革和教学质量监测。本学期重视各学科的个别调查和多学科的综合调查,构种评价方式。
5.进一步优化校本课程建设。教学所、教学研究组、图书室等应充分配合校本课程管理者的工作,创造具有彩虹文化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
加强有效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1.继续做六个认真的工作。本学期将全面试用电子课程。⑴设立电子备课领导小组。期初个人提出电子课程准备申请,一学期后考试准备不符合要求的,恢复手写课程准备。⑶上课时打印准备课程,把电脑带到教室,有一定一定的教育经验,可以把教育过程等记录在教材上,作为参考。⑶每周五下午将下周的准备课程上传到ftp相应的文件夹进行准备。在课堂上听课的教师印刷教案开始上课。
2.继续实施分工合作式集体准备课,范围仍为教研组长所在年级。本学期与课堂观察紧密结合,提高课堂准备的有效性。
3.开展有效课堂主题研究。根据教育局的安排,学校级别的活动主要是从8月到10月。认真学习有效课堂学习资料,每个教师都要写心得。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名师展示课、骨干研讨课、青年教师
报告
课等,教师参加的方法是课堂观察、专题研讨和专题报告。30日教研组活动时,各组将活动方案
传达给所有老师,组织有效教室的集中学习和交流。4.加强有效作业和有效命题研究。本学期,我们放弃了练习和测试,也不提供练习样本。如何确保学生的训练量和阶段性检查效果,是我们老师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我们要以命题反省教育,分析教育质量,形成改善教育行为的习惯。
5.继续开展和谐课堂实践研究。有效课程是和谐课程的前提,因此,本学期和谐课程的研究推进,必须与有效课程的评价紧密结合,整合资源,提高实效。二是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研究课题,执行行动。三要加强研讨,尤其是对外汇报,寻求专家指导。
优化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实效。
1、推广开课活动。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还将逐步推进开放课,规定某一天的所有学科或某一时间的部分学科作为开放课,任何老师都可以上任何班级。
2.加强课堂观察的使用。鼓励所有老师参加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主题可以由开课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既可以是自己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也可以是尝试和亮点,也可以由教研组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商量决定。观察记录填写在《课堂观察笔记》中。
3.建立qq教学研究组。教研活动、课堂观察结束后,各组成员可以根据活动心得或整理观察收入,书面交流资料,上传到各组qq组。可以不定期在qq自由讨论。
加强教师建设,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
1.优化教研活动。确定时间,确定人员,规划,过程,系列化,主题化。根据市教研室的要求,语文、英语、思维品的活动时间统一为星期二上午,体育、艺术等统一为星期三上午,数学、综合实践等统一为星期四上午。
2.继续开展掌握学科能力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教育设计、讲义、教育基本工作(例如三字一语、绘图能力、实验操作、科学技能等)。
3.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3年、5年以内的教师,不仅可以和中坚教师学习教育能力,还可以和老教师结对,学习普通、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干劲,24小时365天跟踪学习1周或1个月。
4.合理开展师生赛事活动,力争学科间赛事活动均衡化。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解读篇九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有效教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意见》(吴教普【20xx】54号)和《关于实施精致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吴教【20xx】41号)文件精神,突出有效训练这一重点,加强并优化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以下管理措施:
一、明确要求,更新理念。
作业是中小学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重视并改进作业,实施有效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作业管理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之必需;是落实有效教学之必需;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之必需;是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之必需。
1.优化作业各环节,做到教师“五有五必”与学生“四有四必”。
(1)全体教师要做到“五有五必”: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2)学生要做到“四有四必”:有发必做、有做必真、有评必省、有思必得。
2.教师在“五有五必”中必须把握“五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作业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内容需符合教学要求,呈现出启发性、典型性、拓展性的特点,要充分挖掘作业的各种功能:巩固、检查、深化、提高、体验和发展功能,以此服务教与学。
(2)科学性原则。作业训练要充分体现重点、难点,要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需求,内容和形式上要注重精、巧、活,质和量上都要有严格要求。
(3)分层性原则。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果而始,在基础要求上谋求统一,在发展要求上务求分层,注重梯度和循序渐进。
(4)计划性原则。作业训练要有前瞻性,各个阶段作业围绕的重点要在备课中体现,在备课组教研活动中要研讨;作业要有全局观念,要加强作业训练的整体布局,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
(5)发展性原则。作业要充分蕴含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要挖掘作业的德育功能,激励学生能通过作业的完成来完善学习的品质和思维的能力。
3.教师在“五有五必”中必须遵循“五条策略”。
(1)减量提质。要减少学生作业的总量,提高作业的质量。要按照省教育厅要求作为最低控制要求。要减少学生作业的科目,有的科目在特定时期不得布置作业;要减少学生作业的日期,我校将每周一设立“无作业日”,并在学校网站上予以公示。
(2)减难增基。要杜绝盲目追求难度来“考学生”“选拔学生”,更不得通过布置难度大的作业来“为难”“刁难”学生,作业布置难度适当,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作业要考虑难易结合,梯度配置,要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以训练学生的“双基”,突出基础性,落实基础要求。教师要充分研究、掌握作业“化难为易”的策略。对困难学生要布置简单、可以独立解决的作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减旧倡新。减旧,首先教师要减少自己陈旧“作业观”,要贯彻作业的“生本”理念;减旧,要彻底减少现成作业的使用,减少“拿来主义”,杜绝采用现成的训练卷、教辅资料的现象。倡新,首先认识要新,对作业的功能、要求有新的认识;其次作业布置形式上求新,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并,举每门课都要有适量的课堂作业时间;再者作业的批改、反馈手段求新,采用互批、面批、小组批等多种做法,实施作业的二次批改;还要在作业评价上求新,让学生感受做作业不是一项负担,增加作业的主动性。
(4)减面增点。要克服认为讲过练过学生再错责任不在老师而在学生的“卸责”意识导致的“题海训练”。作业要注重重点性和差异性的统一、注重针对性和基础性的统一,作业布置不求面面俱到,力求抓住重点、基本点;作业讲评不求题题都讲,要突出核心,对症下药;作业反馈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中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
(5)减粗增细。要减少作业各个环节的简单粗放、随意而为,而要讲究精耕细作、步步为营。作业处理中要提高作业的反馈质量,不仅仅停留于简单分析,而要积极发挥作业矫正作用要加强作业的及时跟进,通过学生对作业的自我纠错、自我感悟来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二、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规范学生作业训练管理在学校教学管理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关键作用,我校加强领导,成立管理小组和督查小组。
1.管理小组:
组长:z副组长:z
成员:z、各学科教研组长
2.督查小组:
组长:z副组长:z
成员:z、各班主任
三、建章立制,形成合力。
1.设立“无作业日”
学校设立“每周无作业日”:每周的周五为“无作业日”,并在校园网公示。结合苏州市“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的三会精神,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无作业日”的设定,目的于加强教师有效训练的意识,真正更新自己有效教学的理念。
2.强化作业制度管理
(1)作业年级统一制度。由备课组长负责,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在备课组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组长安排本周作业布置。作业内容贯彻“五项原则”和“五条策略”的要求。未经备课组长同意,不得随意布置作业。
(2)常规检查管理制度。继续加强每月六认真检查,检查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备课的检查中要强调作业选择、布置、批改、评讲、反思等;重点检查班级后进生作业;特别关注作业在质与量上的
创新
;特别督查“五有五必”和“四有四必”的情况。(3)各层面督查制度。建立由教务处、班主任、学生、家长等几个层面的作业督查制度,力求从多角度管理监督,强化有效训练行为。督查内容为学生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批改与反馈、作业完成的检查和指导。
(4)研讨制度。学校要加强教师对作业训练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开展作业训练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促进作用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推动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集聚群体的智慧和力量,研究策略。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形成学生作业评价机制,学校对教师的作业训练设计、布置、批改与反馈、讲评与辅导进行评价,形成过程性评价机制,并与教师的评先评奖及工作绩效等进行挂钩。
小学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解读篇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实施办法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2021]2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有效的提高。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为学生减负,制定方案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
二、实施的意义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每位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具体措施
1、作业的布置与实施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坡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和重在合作体验的项目性作业。鼓励音乐、美术、体育及科技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周末和节假日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但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群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共同完成的非实践性作业。
2、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⑴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批改采用a、b、c、d等级别。及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⑵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应该督促学生订正,并做好复批工作,同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
⑶加强作业讲评的针对性,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给予个别辅导。作业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重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⑷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要跟学校密切配合,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给孩子创造条件,多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3、作业的控制与审核。
加强作业质量监督,教研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教导处要定期进行作业检查,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周末与节假日,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
四、加强监管,优化作业管理的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从制度上规范教师和学生作业的行为,建立作业常规检查制度、批改讲评制度。从作业的数量、针对性、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形成以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并注重学生对作业的反馈。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作业质量,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效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作业工作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在作业设置、布置、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并大力推广。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甚至继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师,将在校内进行批评教育,并视实际情况予以师德考核扣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