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评校评教活动篇一
推进课程改革健康持续发展
——平凉市2013年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活动总结报告
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搭建全市骨干教师交流和成长的平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符合我市特点的新课程改革之路,按照《2013年平凉市教育工作要点》安排,市教育局4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活动的通知》,各县区先后组织开展了校级、县级学科竞赛选拔活动。在市课堂教学讲赛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11月2日全市中小学课堂讲赛市级决赛全面启动,包括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十二个学科,来自全市七县区(工业园区)140所中小学校(学区)的323名参赛教师分别在崆峒区、静宁县、华亭县的十所承办学校参加了课堂讲赛,历时35天,至12月7日讲赛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课堂讲赛,是近年来我市规模最大的一次课堂教学集中展示活动,较为全面的展示了我市三年多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初步成果。经过讲课、说课、评课等评审环节,33名教师获得一等奖,66名教师获得二等奖,92名教师获得三等奖。119名评委参与课堂讲赛评审工作,他们公正诚实的工作态度,厚重扎实的专业功底,协作配合的团队意识,是本次课堂教学讲赛圆满完成的根本保障。各承办县区和承办学校克服困难,精心准备、周到服务,为讲赛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保障。
通过讲赛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理念在变,课堂在变,教法在变,学法在变。大多数选手对新课程改革理解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教法,课堂组织能力强,教学效果明显。一批充满活力、专业功底扎实、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学新秀脱颖而出,代表了县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和水平。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县区之间、学校之间、学段之间、学科之间的水平差异明显存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
一、讲赛活动为展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搭建了重要平台
新课程改革是基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着眼学生终身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全面发展的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我市从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起步,到2013年第一轮高中新课程实验结束,已经走过了1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必然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和教育质量的高低。一个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教育教学研究者,一所学校要真正实现质量立校、内涵发展,一个县区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核心竞争力就是课堂。
(一)教学理念在改变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是要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角色转变,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使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舞台;以问题为线索,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过程。各学科参赛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教师的角色在变。本次讲赛活动的课堂评价标准重点放在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是否落实新课程理念等方面。在这次讲赛活动
中,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课堂互动明显增强;教师逐步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大多数参赛教师能通过情景创设、自学指导、问题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2.教学方式在变。大部分课堂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课改新理念,敢于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较大程度的关注学生,力求在三维目标上有所突破。在教案的设计和呈现方式上,在教学内容的实施和处理上,在课堂节奏的把握和推进上,老师们有意识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尽可能多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争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使他们更多的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3.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在变。课堂教学设计集中体现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反映和教学个性的呈现。同时,课堂教学只有吃透教材和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才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对文本的把握和解读才更为准确,对学生的调动激发才更有实效。从本次参赛的323节课来看,大都能紧扣新课程标准,精心研读教材,及时挖掘和有效整合来自网络、社会生活、学生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多种方式较好地把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流程中的贯彻落实。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单元(模块)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导学案,设计教法、选择学法等,程序清楚、思路清晰、理念清新,一改过去以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主、以灌输为主的流程设计,真正体现了是用教材教而不再是教教材的教学观。
(二)学习方式在变
1.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氛围
本次参赛教师都是异地借班上课,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学生,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就成了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在这
次讲赛中,大部分教师能够以饱满的教学状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机融合。一是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要么以故事导入,让学生欣喜不已;要么以图片导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要么以自己对教材的困惑入手,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要么结合地域特征和校园情景导入;还有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新颖有趣的自我介绍导入、播放音频视频导入、猜谜语导入等等。这些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和学习动机,把学生引进课堂情境中来。二是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教师成功地运用肯定、赞扬、奖励等多种激励性评价方式,消除了学生怕回答问题的恐惧和答错问题的后顾之忧,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评价有针对性,切中肯綮,合情合理,既不苍白又不空洞;有的采用小组比赛积分的形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三是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老师们和蔼的笑容,活泼的肢体语言,耐心的启发,耐心的倾听,明确的课堂指令,及时的课堂检测,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适当的延伸拓展,使得课堂呈现积极、健康的推进态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自然能够放飞思维,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2.营造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机制
讲赛课堂中,为了使评委能够近距离的观察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许多讲赛承办学校将评委席设在了学生席的侧面。评委们看的最多的是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堂表情,听的最多的是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点评最多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一是教师关注点转向学生。从讲赛过程来看,多数讲赛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学习变化,分析学生的认知状况,因势、因时、因人利导,“生本课堂”的理念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有的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课本不去干扰;有的教师在自学中让学生互相评价;有的教师在探究实验中让能力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指导同组学生;有的教师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等等。这
些无疑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自由发挥才能、表达见解的机会。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常态。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被动接受的学习,课堂呈现的也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圈点、自主写作与课堂训练。课堂多了一份宁静,多了一份自主,多了一份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三是合作学习形式多样。在多数课堂上,不同形式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色调,学生讨论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已初步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概括能力、写作能力、探究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这次讲赛活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十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课堂教学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改变”:一是初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取代了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独立思考、体验探究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平等尊重、多向思维兼顾了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二是初步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实践的创新带来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讲赛活动为分析研究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供了切入点
通过这次课堂教学讲赛活动,我们也看到课堂教学改革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不到位;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差距;教师教学技能、课堂掌控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细节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待逐步实现校本化和规范化;部分县区对课堂教学讲赛等教师成长和新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的平台重视不够等。
1.关于设计与生成
教学设计是贯穿教学始终的课程载体。在这次讲赛中,绝大部分教师注重教学设计,尤其是注重课前设计,为课堂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但仍有一部分教学设计目标意识薄弱,有的课目标定位
失准,贪多求全,目标不清、导向不明;有的虽然确定了教学目标,但课堂操作中却忽视了目标,教学环节不能为达成目标服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脱节;有的确定了教学重点,但由于缺乏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没有解决重点的措施和手段,教学环节平铺直叙,教学重点形同虚设,成了摆设。还有部分教师在备课中过分依赖教学参考和网上下载的课件,在整合教材内容和其他课程资源中,忽略了教学实际,导致课堂设计缺乏创造性,模式雷同、生搬硬套,没有个性特色和课堂活力。还有部分教师教学过程缺乏时间设计,造成课堂前松后紧,环节不全,有的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
本次讲赛中部分老师们虽然践行了一些新的课堂理念,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和探究学习,老师在备课上也下足了功夫,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主观预设,没有充分考虑学情的差异性,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课堂目标设计和实际教学效果存在差距。尤其是练习题的设计上跨度大,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对生成性课程资源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缺乏机智灵活的把握能力,学生暴露出来的认知偏差和多维度的奇思妙想,教师要么不能及时扑捉,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搪塞而过,错失最佳教育教学时机。
2.关于方式与效率
由于缺乏对传统教学的思辨性认识和对新课程改革方式方法实践运用能力上的不足,也由于专业素养不扎实、备课流于浅表化只求完成教学环节,貌似课改、实则守旧的课堂不在少处。多数课堂虽然在学习目标、学生活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设计,普遍关注了师生互动,营造了一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但探究的问题要么是浅表性问题,要么是结论性问题,学生阅读课本马上可以找到答案,甚至可以直接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不需深入、无需探究。教师关注形式上互动,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气氛,而忽视活动的真正效益和教学目标的落实,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学和初中课堂上。
高中部分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没有真正还给学生,也由于教学
内容繁重而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讲得多、展示多,学生活动时间相对较少,“填鸭式”教学随时可见。有的教师对学生不信任,学生回答对了还要一讲到底;有的教师把问题题目展示完,没等学生弄清怎么回事,就开始头头是道地分析起来;或者没等学生思考回味就匆忙提问,剥夺了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只能用教师的思维填补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课堂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需要和新旧知识衔接。有的教师指令性语言不明确、不具体,学生一脸茫然。有的老师课堂用语平铺直叙枯燥无味,缺乏引导性、启发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动手训练、动口表达、动脑思维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3.关于合作与探究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频繁了,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但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和操作方法,不注重对合作学习目标、价值、运用场合和实现形式的研究,导致无目的、无价值、无组织、随意性的“合作学习”随处可见,使合作学习仅仅成了新课堂的外包装。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的问题非要小组“合作探究”一番。有的老师或事事探究,或时时探究,或无方向的任意探究。要么个别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则一言不发,成为忠实的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自顾自地发表意见,致使课堂热闹喧嚣。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干预下草草收场。有时提出问题后,或因学生思考时间不够、或因问题设计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而一时难以回答,造成冷场。有的课堂学生自学与分组合作讨论混为一谈,在忙乱中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环节。
4.关于素养与细节
这次讲赛活动多数县区选拔了教学经验丰富、课改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参加讲赛活动。从讲赛过程看,较好地体现了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状况,展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技能。
但个别县在选手推荐上没有做到优中选优,部分参赛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不足,对新课程理解不到位,致使在课堂教学细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本次讲赛中,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主要辅助手段,运用方面值得思考斟酌的地方不少。首先是课件的泛滥使用问题,比如,不论是目标展示还是问题设计,不论是背诵还是帮助学生理解主题,不论是教师活动还是学生活动,也不论是展示内容陌生还是熟悉一概而论全部使用课件,没有真正做到多媒体手段与学科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其次是课件制作无视学生和教学内容需要,存在着繁、杂、花、乱的问题。有的条理不清楚,字体太小,背景太花,颜色对比度低;有的课堂四十五分钟竟然设计了四十多张幻灯片,这样,老师被课件牢牢的“绑架”在讲台上。有的课件制作过份追求形式,图片影像满足了视觉感受,却忽视了学生与教材等课程资源的对话,课件喧宾夺主。还有的老师多媒体运用不熟练,往往因为找寻一个按钮、演示一张幻灯片、播放一个音视频搞得手忙脚乱。二是教学评价和教学指令。个别教师普通话不准确,话语多重复,口头禅明显,教学语言不精炼,专业术语不准确,感染力与艺术张力不够。部分教师对学生评价要么过于夸张,廉价表扬、虚假评价,“三多三少”现象普遍存在(掌声多、笑声多、表扬多;点拨少、总结少、收获少)。要么评价语言似是而非,让学生无所适从;要么评价语言过于生硬,苍白空洞,没有针对性;要么提问与质疑流于形式,不能够运用语速与语调的变化来吸引和启发学生。部分老师提出问题时语言的指向性、准确性、梯度性、启发性不够,导致学生或无从思考,或答非所问。三是板书问题。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板书历来是体现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它对于教学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教学思路的展示,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学手段无论多么多样化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无论多么普及,都不能代
替板书的独特功能。板书的设计力求整齐美观,内容精练,层次分明,构思精巧,设计要艺术,寓意要深刻,要追求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这次讲赛中,不讲究板书布局设计、书写凌乱潦草,写字笔顺不对乃至教师书写的错别字随处可见,或者纯粹不写板书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课堂训练和作业布臵。在这次讲赛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了解和研究的不够,致使课堂训练、课后作业设计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分层分类选择的作业少;巩固训练性作业多,延伸拓展性作业少;读写性作业多,实践性作业少。教学设计中的“虎头蛇尾”现象比较普遍。
5.关于态度与成效
这次讲赛活动,大多数县区高度重视,参赛选手经过层层选拔,是本县区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者,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到位,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但个别县区对讲赛不够重视,所派选手不能代表本县区课堂教学的最好水平,平均成绩与其他县区大相径庭。一方面反映出这些县区对待这次讲赛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县区推进新课程改革力度不够,给教师搭建展示和交流课堂教学的机会较少,致使教师整体观念守旧,方法失当,成绩整体靠后。
从这次参赛教师的教龄角度看,全市参赛教师教龄整体分布合理,在323名教师中,教龄在5年以内的新教师为51人,占参赛教师的14.62%;教龄在6至15年的青年骨干教师201人,占参赛教师的64.76%;教龄在16至25年的中年教师66人,占参赛教师的19.18%;26年教龄以上的老年教师仅5人。从受到等次以上表彰的比例来看,主要集中在青年骨干教师中,受表彰的比例为65.88%,而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受表彰的比例较低,为51.96%。个别县选派的参赛教师中,新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教龄在5年以内的新教师占本县参赛教师的29.69%,有3名参赛教师教龄仅1年。
如果从锻炼队伍,推出新人角度来说还有一定道理,但从实际讲赛成效来看,这些教师受表彰的比例仅为15.79%。体现出态度反映课改程度、态度决定讲赛成效,不能不引起相关县区的高度重视。
三、讲赛活动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和范式
(一)强化学习培训
1.进一步掌握新课程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全面进行十年来,我们在理念更新、教法改进方面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效。但由于新旧理念的冲突、教学实践上守正与出新的矛盾交织,因而教学方法的根本性转变、评价体系的完善、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都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深切的认识到,只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因此,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念,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始终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
2.重视对《课程标准》学习把握。
这次讲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材理解问题、教学设计问题、学习方式问题,归根到底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研究不多、理解不深造成的。我们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首先必须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因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定高于基于教材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视野更加开阔,教学内容的增删以及各种教学方式的选择调整空间更大,从而让教师有更大的创造性和自由度。只有我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掌握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用好教材和各种课程资源,真正使课堂教学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深对教材的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至于教科书,对他(教师)来说只不过是应当随时准备弹离的踏板而已。”因此,教学改革的目的和关键是让教师去创造性的利用更适合学生弹离的“踏板”,使学生凭借
“踏板”弹得更高,跳得更远。因此,教师必须通读教材,增强整体观念,明确课题内容在全书或本学段(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抓住“用教材教”的实质,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突破“教教材”的俗套;以学生为本,以学情为本,加强合作与探究内容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4.运用讲赛成果,强化本土培训。
以讲赛活动涌现出来的优秀选手和优秀评委为基础,组建全市课改骨干教师队伍。各县区、各学校应当围绕新课程理念、高效课堂建设等主题,分学科轮流开展有针对性的示范教学、说课评课和讲座活动,用身边的榜样引领课改实践。
(二)重视教研教改
1.搭建讲赛平台,使“五课”教研活动常态化。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以“备课、赛课、听课、说课、评课”为基础的课堂讲赛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县区和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就深、观念就新、课堂就活、效率就高。华亭、静宁、崆峒等县区已多次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赛课活动,更新了教师理念,锻炼了教师队伍,初步探索出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在讲赛中整体表现出较好的实力。新课程改革在于知,更在于行。各县区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探索和实践中收获更多的课改经验,培养出更多的课改名师,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校本教研,促进课改研究本土发展。这次讲赛活动中,华亭县皇甫学校派出的10名选手中有4人获得一等奖,4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充分展示了学校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的优势。市实验小学、平凉二中、平凉铁中、灵台二中、华亭一中、静宁一中等学校取得较好成绩,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强化校本教研,使教师广泛参与教研活动,着力构建学习、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构建民主、互动、合作、探究的新型教研文化的重要性。一是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使集体备课、教研组例会、听课评课、教学反思、课题研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和
作用。二是搭建区域教研一体化平台,开展县区之间、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研讨交流。三是重视对农村学校课改工作的扶持,推进城乡课改一体化,促进城乡学校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互动交流。
(三)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在这次讲赛活动中,平凉二中的“三环一线、四步一法”教学法、灵台一中的“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华亭一中的“30+15”课堂模式,静宁阿阳实验学校的以“个体自学、同伴互学、教师导学、训练固学”为核心内容的“学本课堂”等符合新课程理念、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些实践告诉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视野里,创造性地课堂教学模式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体系,搭建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到师生全面发展的桥梁。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和高度重视基层学校和县区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形成富有特色的、符合本区域、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关注教学全过程
1.全程备课。这次讲赛在备课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许多选手仅着眼于课堂,限于上课之前的备课。从他们的教案中反映出备学生、备课堂、备课后的内容少之又少。充分说明教师关注教学全程的少,就教材而教材的多。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强烈地意识到,课堂是活生生的、每一个学生是能动的独特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仅有课前备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牢固树立课堂备课的思想,才能抓住课堂生成的机遇,使问题性教学由解决问题迈向生成问题的高度。课后备课则解决的是学生课后干什么、教师课后如何跟进辅导的问题,这方面反映出对学生课后巩固性要求多,拓展延伸性要求少,参与社会和自然的实践性要求少之又少,没有一份教案对课后教师应该怎么做做出设计。因此,我们提倡在备课中做到课前备课、课中备课、课后备课的有机统一;做到备学
生、备教师、备课标、备教材、备其他课程资源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关注课堂教学全程、学生发展全程、教师成长全程的目的。
2.全程目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当有机统一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讲赛中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不全、重视双基目标忽视情感目标的现象比比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再到教学巩固、教学反思,必须具备整合意识和整体意识,把三维目标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既不能因为“知识与技能”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更不能因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有教师认为短短四十五分钟难以解决某个方法与技能问题,难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否定在一节课中对“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表面上看是割裂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在为固守强行灌输、师道尊严和应试教育找托词。
3.全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学段之间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新课程改革十年来,尤其是推进高中新课改三年来,我市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从这次讲赛展示的323节课改课来看(其中高中93节,初中150,小学80节),不同学段的课堂明显呈现着不同的特点。从课堂氛围看,小学热闹有余,高中活力不足。从思维水平来看,小学注重感性认识,高中注重理性思维。从课堂立意上看,小学注重活动设计,高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设计。从课堂掌控上看,小学课堂注重氛围营造,从而使教师的课堂掌控难度增加,甚至个别课堂处于失控状态;而高中课堂绝大多数则牢牢地掌控在教师手中,相对来说教师掌控有度。初中课堂则介乎小学与高中之间。这些特点一方面体现着我市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阶段“外化型”课改的现象普遍存在。
应该说,随着第一轮高中新课改的结束,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统筹推进各学段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必然。正如牛局长在
全市高中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出口,是义务教育的延伸。义务教育质量好坏直接关系高中教育质量的高低,要实现高中教育高质量,唯一的出路就是老老实实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各县(区)要按照“低重心、高起点、厚基础”的工作思路,做到“三抓”、“三重”:抓起始年级,抓课程改革,抓学段衔接;重常规,重过程,重细节。”我们必须坚决克服在课改问题上的“三种倾向”(一是“不改”,打着继承传统的招牌,继续满堂灌;二是“假改”,有人听课就是“课改课”,没人听课就是“老一套”;三是“半改”,羞羞答答搞课改,扎扎实实抓应试)和“一个认识”(将课改和高考对立起来,认为抓了课改会误了高考)。各县区必须整体设计新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效融合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改革,在改课中推进课改,在教研中推进课改,使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真正驶入快车道,结出新成果。
评校评教活动篇二
教玩具展评活动感悟
5月6日、7日参加了宜宾市第五届优秀幼儿园自制教玩具展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和感悟不少,及时归纳梳理、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如何借鉴别人的长处、将所学所悟分享给学校老师促进大家共同进步,为此做一小记。
一、评委团的总结指导:
(一)三个亮点
1、理念新。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大量地结构的材料。幼儿可以有多种玩法,体现了幼儿控制材料,而非传统的高结构成品玩具的单一玩法;第二,玩具设计的面更广,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包括婴班、小班)儿童玩耍的材料,较以往主要针对大班年龄幼儿设计玩具就全面得多了;第三,与幼儿一日生活联系了起来。
我思我悟:在作品中,用无纺布缝制布偶、动物园等图底稿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色彩、大小不同的小片粘贴上去:扣扣子和挂件;穿绳;找到配对的另一半拉拉链合成一个(这个玩具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等。
2、创意新。主要表现在借鉴了网络游戏,将虚拟的游戏升级成可以在生活中玩耍的玩具。如:愤怒的小鸟、植物战僵尸、连连看、俄罗斯方块等。
3、做法新。在成品的作品外,还配有活动材料半成品供孩子替换探究。
有不同材料的滚动,有在桶里加入雪花片,把车子拉上去,利用另外两个面绕线、投珠珠等。
(二)三个问题
1、教师的需要大于幼儿的需要。比如,看到球就想到去投,而增加难度要算对几加几再去取相应数字的球去投是否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呢?
2、对一物多玩的误解。不能单单理解为是一个玩具不同面的材料玩法不同。
3、把简单的物品复杂化,玩具制作的目的应是化繁为简。
如果用简单的材料就可以达到活动的目的,那么就不用再形式上消耗老师太多的时间。
(三)三个建议
1、对资料的建议。资料占评分的一半。资料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有照片,并将相片合理分类。比如,外形和结构的图片与幼儿玩耍案例的图片,不要混为一团。第二,文字介绍要线条清晰。比如,要从领域来介绍功能,就相关的领域一个一个的介绍;要从适用的不同年龄段来讲就分年龄来说。
2、注意讲解的要领。在介绍时用最短的时间将作品的亮点介绍给评委,并对有可能引起评委误解的地方予以补充解释。“这个作品可能会让人觉得·····但是我们认为·····”
二、结合自己作品与学校实际的一些思考。
第一,在有限的场地环境中,增加一些简单实用的小体积玩具。如:木头跷跷板、绕线版、扣粘贴编的材料;
第二,自己的作品竹竿推轮的改进,不需要将推轮做成成品,可以只提供木块及推杆,配上螺丝,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木块放上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加油!
评校评教活动篇三
静宁县课堂教学“新秀”(小学中片区)决赛
活 动 小 结
——闫转宁
11月28日至12月1日,根据县局安排,全县小学课堂教学“新秀”中片区决赛在城川中心小学举办。新秀组共有参赛教师13名,其中语文组8人、英语组5人,现就本次活动作个总结。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值得表扬的地方:
1、所有教师都能够采用洋思教学模式,明显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训练意识。课前能够迅速展示教学目标,提供自学指导,自学以后设计不同测试题检测自学效果,真正做到了“堂堂清”。
2、所有参赛老师能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认真落实,赛讲的教案、教具、学具以及为学生发的奖品等准备的十分充分、细致,课前能够深入班级和学生交流、沟通,消除陌生感、增强自信心,体现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城关教育办韩娟老师、雷达教育办谢娟玲老师提前准备好课堂激励小奖品,细巷教育办李转名老师利用课前沟通时间和孩子们聊生日话题,为开课的《开国典礼》打下基础。
3、教师的角色转换比较明显,课堂上能尽量突出教师的组织、启发、引导作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思想理念。比如城关教育办的刘变变老师和双岘教育办的付小玲老师,她们的教学都突出循循善诱、引导启迪。还有雷大教育办的陈宏慧老师,课堂上能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参赛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注意语境的创设,也能较熟练使用电教手段。比如:余湾教育办程媛媛老师、城川教育办魏晶老师都很好使用了课件,充分利用了电脑网络的方便,挑选了精美的图片,并制作了音频视频,效果显著,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件制作也很好地服务了课堂教学。再如实物教学、课堂生活实际相结合,各种图片运用合理有效,如双岘教育办李登科老师各种精美的图片使课堂鲜活。
5、本次参赛年轻教师基本功扎实、整体素质强硬。她们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清晰准确、板书设计简要工整、字迹美观大方。如城川教育办的胡艳燕老师。还有的老师教态自然亲切、仪表端庄,如雷大教育办的王嘉玲老师。还有的老师语言表达表达特别富有感染力,如李转名老师。
6、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新颖、实用。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不同的教学思路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提倡百花齐放,获取异曲同工之妙。
7、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经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比如余湾教育办的韩艳红老师和细巷教育办的席艳老师。
8、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学生的养成教育,如城川教育办的魏晶老师她的课能充分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二)本次活动存在的问题:
1、部分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具体表现在板书字迹不规范、零乱潦草、没有布局。教学专业术语和评价用语匮乏。
2、教学设计中的三维目标不会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准,教学进程不合理,只备写了主要知识点,缺乏教法和学法指导。
3、部分教师不能有效的组织学生活动,例如: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时教师则表现出意识不到或无所适从。
4、部分教师过分追求了课堂上的热闹场面和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和难点、考点的训练,教学效果不佳。
5、部分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前没有给与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讨论时抓不住要点、难点和疑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效率低。
6、部分教师经常会重复学生已经回答过的话语,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没有提高,在各自的基础上学生自身没有获得进一步发展。显得教师课堂上还是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
7、只关注预设,不注重生成。教师的二次备课能力和意外应急能力有待提高。
8、课件内容喧宾夺主。课件制作没有考虑实效性。背景应该选取静态的,浅颜色画面为宜,突出呈现内容的颜色、动态、声效,这样才能辅助教学,在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方面合理运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今后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1、英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适当运用母语。
2、语文教学应注重渗透朗读教学,注意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3、逐步学习挖掘教学的深度,注意根据教学需要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4、教具为教学服务,不要成为障碍,教具要力求简单、实用。
5、教学评价方面:在这次教学评优课中,教师们都非常注意教学评价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评价的实际目的和实际效果,不要流于形式,不要为了评价而评价。
6、教师的课堂设计要体现低起点、高落点、快节奏、大密度、多变化的特点。
总之,感谢城川教育办和所有参赛教师倾力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平台,这将为我县的小学课堂教学向更深更有效方向发展起到极大地助推作用,必将为每位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指引方向和途径,而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老师,也必将是今后课改的生力军和主要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