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通用(十九篇)

2023年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通用(十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9 11:32:03
2023年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通用(十九篇)
时间:2023-05-19 11:32:03     小编:zx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一

一、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板书设计:

一、演替

㈠初生演替

㈡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四、教学过程:

〖引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板书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问题以“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演替的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1”,阅读p79~p80,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板书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

㈡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讲述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恢复演替,这是一种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苦荬菜等杂草占优势;2~3年后,黄蒿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开始定居,并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需要经历10~,根据耕作时期长短,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周围原始物种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板书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2”,阅读p81,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板书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讲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8×106 hm2,荒山造林3.25×106 hm2,中央累计投入达232亿元。规划在前退耕还林1.47×107 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 hm2。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8.67×107 hm2,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03×108 hm2。这是50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退田还湖。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年来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由3 950 km2“长”到了5 100 km2,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恢复到60年前的4 350 km2。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倍。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目前,长江干流水面恢复了1 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积1.3×1010 m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从20起,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 hm2,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退牧还草”将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3种形式进行,实行草场围栏封育,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力争5年内,使工程区内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要点解析

1.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出现一个顶极群落才会中止。群落这种依次取代现象就叫演替。如:一块农田,如果人们不去耕耘和种植,任其自然发展,不用多久,就会长满各种野草。多年以后,农田又会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减少,各种灌木又繁茂地生长起来。再过若干年,一些高大的乔木也在这里生长起来,灌木又处于次要地位。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这块农田演变为一片森林。在不受外力的干扰情况下,它将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森林群落,而不会被别的群落所取代,成为顶极群落。

2.群落的形成总是从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开始的,这种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称为裸地。裸地可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前者指从来没有生物生长或虽曾有过植物生长,但被彻底消灭了,没有留下任何植物的传播体及原有植被影响下的土壤。后者指原来有植物生长,因植被遭受破坏后形成的裸地。这种裸地虽然没有植物生长,但原有的土壤条件没有被破坏或破坏不够严重,在土壤中还保留了植物的繁殖体,如种子、根、茎等。原有的植物繁殖体和残存的土壤条件在群落形成过程中将起一定的作用,故次生裸地上群落形成的速度比原生裸地快。次生演替过程的长短,主要决定于群落受干扰的强度和所持续的时间。例如,森林的次生演替取决于森林的利用方式,砍伐方式(择伐、皆伐)及其对林内优势树种的苗木、幼树和地被的破坏程度都为群落的演替造成了不同的条件,影响群落的复生和变化过程。在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动物群落的演替也是十分明显的。

3.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诱发演替。

4.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决定着群落的外貌和群落的分布,也影响到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气候的变化,无论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都会成为演替的诱发因素。地表形态(地貌)的改变会使水分、热量等生态因子重新分配,转过来又影响到群落本身。土壤的理化特性对于置身于其中的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火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发演替的因子。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二

高中生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板书设计:

一、演替

㈠初生演替

㈡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四、教学过程:

〖引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板书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问题以“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演替的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1”,阅读p79~p80,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板书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

㈡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讲述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恢复演替,这是一种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苦荬菜等杂草占优势;2~3年后,黄蒿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开始定居,并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需要经历10~15年,根据耕作时期长短,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周围原始物种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板书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2”,阅读p81,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板书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讲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19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20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8×106 hm2,荒山造林3.25×106 hm2,中央累计投入达232亿元。规划在20前退耕还林1.47×107 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 hm2。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8.67×107 hm2,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03×108 hm2。这是50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退田还湖。19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年来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由3 950 km2“长”到了5 100 km2,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恢复到60年前的4 350 km2。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倍。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目前,长江干流水面恢复了1 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积1.3×1010 m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从2003年起,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 hm2,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退牧还草”将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3种形式进行,实行草场围栏封育,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力争5年内,使工程区内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要点解析

1.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出现一个顶极群落才会中止。群落这种依次取代现象就叫演替。如:一块农田,如果人们不去耕耘和种植,任其自然发展,不用多久,就会长满各种野草。多年以后,农田又会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减少,各种灌木又繁茂地生长起来。再过若干年,一些高大的乔木也在这里生长起来,灌木又处于次要地位。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这块农田演变为一片森林。在不受外力的干扰情况下,它将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森林群落,而不会被别的群落所取代,成为顶极群落。

2.群落的形成总是从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开始的,这种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称为裸地。裸地可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前者指从来没有生物生长或虽曾有过植物生长,但被彻底消灭了,没有留下任何植物的传播体及原有植被影响下的土壤。后者指原来有植物生长,因植被遭受破坏后形成的裸地。这种裸地虽然没有植物生长,但原有的土壤条件没有被破坏或破坏不够严重,在土壤中还保留了植物的繁殖体,如种子、根、茎等。原有的植物繁殖体和残存的土壤条件在群落形成过程中将起一定的作用,故次生裸地上群落形成的速度比原生裸地快。次生演替过程的长短,主要决定于群落受干扰的强度和所持续的时间。例如,森林的次生演替取决于森林的利用方式,砍伐方式(择伐、皆伐)及其对林内优势树种的苗木、幼树和地被的破坏程度都为群落的演替造成了不同的条件,影响群落的复生和变化过程。在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动物群落的演替也是十分明显的。

3.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诱发演替。

4.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决定着群落的外貌和群落的分布,也影响到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气候的变化,无论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都会成为演替的诱发因素。地表形态(地貌)的改变会使水分、热量等生态因子重新分配,转过来又影响到群落本身。土壤的理化特性对于置身于其中的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火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发演替的因子。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

5.人类的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以使生物群落改变面貌。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司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人甚至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五、教后感: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教育学生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三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实施内容 步骤点评 上课

导入课堂

播放火山爆发视频

视频播放结束

展示火山演替图片

引出课堂小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

角色扮演 学生起立,教师回礼

教师:同学们,开始这节课前,老师想让大家看一段视频短片,相信同学们会感兴趣。

播放视频,时间3分钟,

教师:在这个视频中,火山爆发的景象非常壮观,同时也看到了周边的所有生物因为被厚厚的岩浆所覆盖而全部死亡,最后形成了一片没有任何生命的裸地。请同学们在看看这几幅图片,展示课件

教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老师给大家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游戏,同学们通过观看这个游戏就能找到答案。这个游戏很简单,但是需要同学们的积极配合,部分同学分别扮演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老师扮演环境的变化。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四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

“群落的演替”从群落水平揭示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而演替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学生无法亲历完整的演替系列,又因学生对地衣、苔藓等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对演替的理解往往是静态而模糊的,阐明群落的演替也变得困难重重。

学生的概念学习一般要经过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本节课以“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后的变化”这一事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裸岩上的物种取代过程,概括出演替的概念,之后借助各种直观素材及学生活动突破思维障碍,分析归纳出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本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探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中的sts思想。

二.教材分析

“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的内容,从群落水平阐述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对前后的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群落的演替”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及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能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

2.能够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3. 能够判断不同的演替类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喀拉喀托火山裸岩演替的数据,能够推断群落演替的特点。

2.通过阅读教材,能够描述群落演替的大致阶段。

3.观察图文资料,对比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出两种不同演替类型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2.通过分析自身的生活行为,理解自身行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树立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成演替的概念,区分演替的类型。

教学难点: 阐明演替机制与初生演替过程。

四.教学资源

教材、ppt、视频、图片、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流程图

shape mergeformat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

情境 通过图片展示喀拉喀托火山的变化,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8页的问题探讨,找出其中物种的变化,进而导出课题——《群落的演替》。 回答:略 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群落的演替》 ?

新课讲解一)

演替的概念二)

群落演替的类型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四)

本章小结

? shape mergeformat ?

?问:根据喀拉喀托火山岛的物种变化,能给群落的演替下一个定义吗?

讲述:对于群落的演替来讲,有着不同的类型,

喀拉喀托火山岛的演替实际上是裸岩上的演替,也是旱生演替。在这里给大家先看一段视频,了解裸岩上的演替。(视频展示:旱生演替)

看完后讲述,裸岩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展示: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图片。

讨论一:

1、a.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能颠倒吗?b.裸岩上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和树木,而是地衣?c.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d.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2、a.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经历了几个阶段?b.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c.弃耕农田一定会变成森林吗?d.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成森林?

3、下列演替中,哪些和裸岩上的演替类似?哪些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类似?

a.沙丘上的演替

b.火山岩上的演替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过量砍伐的森林发生的演

e.冰川泥上的演替

f.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g.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4.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区别:

内容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起点

生物

种类

速度

时间

影响

因素

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学生分析讨论出结果之后,教师进行相应的补充。

讲述:在这个表格中,我们列举的两种演替分别代表着两种演替类型:裸岩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实际上这个表格代表的就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问:同学们能根据这个表格给这两种演替下个定义吗?

讲述: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常明显。

展示图片(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和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三张图片)提供素材,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讨论二:

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写的是什么阶段?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吗?若出现,属于何种演替?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五

群落的演替

版本:人教课标版

学校: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

学科:生物

年级:高二年级

姓名:许华

课型:新授课

必修三 第四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一、教材分析

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群落的演替过程,引导学生比较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不同。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群落的优势种、群落结构和类型等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多样性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四章的前三节已经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基础知识,对种群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②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③举例说出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④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②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全面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①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②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填写学案、阅读图片材料,学生小组合作归纳)

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锻炼学生提炼重点内容进行汇报(后者主要通过学生课前自主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多媒体课件突破)

五、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案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课前准备:第一小组收集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有哪些。第二小组在校园内观察被人踩踏成的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特点及分析原因。第三小组收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情况。第四小组收集我国有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情况。与教师一起制作多媒体课件。

九、设计思路:

十、教学过程

(一)问题探讨——案例引入

教师组织引导:出示火山爆发的图片资料并组织学生观察阅读课文p78的“问题探讨”后,设疑: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引出课题“第4节 群落的演替”(板书)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阅读“问题探讨”,思考

教学意图: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案例,引出群落演替的课题和概念。

(二)演替的过程和类型

过渡:光裸的岩石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

1、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1.1 学生阅读课本79图4-14“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过程图片。思考学案中问题:

①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②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③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取代的含义是什么?

④在此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特别是植物的变化有怎样的特点?

⑤在此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构和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有什么变化?

1.2一名学生板书裸岩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逐步回答问题①②③;多媒体投影展示相应图片。

1.3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演替的概念,多媒体投影并板书

1.4 多媒体投影裸岩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逐步回答问题④⑤;通过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群落演替的有关规律并多媒体投影总结。

1.5与导入呼应: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后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那么这一地区还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观察阅读图文资料,层层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层层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

过渡:群落的演替是否只能发生在裸岩上?

2、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1学生阅读课本p80图4-1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过程图片。思考学案中问题:

2.2一名学生板书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回答问题。

3、演替的类型

3.1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过程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并相比较,分析讨论两者的不同点。师生共同归纳: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区别。并展示相应图片。

3.2群落的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演替的漫长过程中,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有哪些?第一小组同学汇报成果。师生共同归纳:在这个演替的漫长过程中,不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说明群落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命系统。

学生活动:观察图文资料对比分析讨论? 归纳总结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过渡:不可忽略的还有人类的活动。你了解的有哪些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呢?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多媒体出示图片,引到学生说出鲁迅先生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是否观察过被人踩踏成的小路周围杂草是怎样分布的呢?课前,我们请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校园内进行了观察,现在请他们来给大家说一下观察的结果。(学生上讲台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学生活动:观察并分析讨论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2、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使物种的迁移也越来越频繁。

2.1第三小组展示课件相应信息

2.2从资料的描述中,你知道外来物种入侵后,增长有什么特点?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吗?

3、教师出示图片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负面影响。

人类的活动都是破坏现有的各种生物群落的吗?视频展示宁夏治理沙漠情况。

4、师生共同总结以下两点: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相关资源《细胞生活的环境》精品ppt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品ppt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

《免疫调节》精品ppt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精品ppt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精品ppt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精品ppt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

《通过激素的调节》精品ppt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

《生态系统的结构》精品ppt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精品ppt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

《种群的特征》精品ppt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目录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六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本课内容较简单,包括演替的类型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两部分。前者是在群落层次上分析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后者是探讨人类在这方面的作用,体现sts教育思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许多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比较高。鉴于上述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问题导学法,利用图解、课件和模型制作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②?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③?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②?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中来分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全面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要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学习了有关群落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群落的演替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对于群落的演替过程较难理解,需要教师指导并详细讲解。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3.多媒体教学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群落的演替,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落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下面阅读教材p78[问题探讨]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学生阅读教材p78-79相关内容,查找演替的概念并尝试理解,结合教材图4-14,分析讨论完成教材p78下方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并总结光裸的岩地群落演替的过程。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小组内进行探究,分析并总结演替的类型及特点。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七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⑵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⑶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⑷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2.能力目标:

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⑵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全面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难点:

⑴群落的演替过程。

⑵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生物,苏教版,必修1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观察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的变化”的案例,分析实践案例:

学生讨论:1.查阅有关水生生物类群的资料,根据7d内记录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哪些因子在影响这个群落的变化?

教师:在进入今天要探讨的主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群落。各种各样的群落在地球上形成后,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课件展示草原生物群落,激活学生脑海中关于“群落”的原有知识,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明白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群落,得出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发生演替。

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

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大致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

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逐步层层分析: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生物群落演替的过程

阅读课本p67-69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在生物群落发展过程中它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不是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讲述】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不是永恒不变的。其中一个群落会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这种现象叫做群落的演替。

〖问2〗演替是怎样体现的?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讲述】演替是群落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主要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问3〗如何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与特点?

【讲述】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地划为三个阶段:

⑴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⑵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⑶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问4〗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地衣由真菌与蓝菌或绿藻所组成,其中真菌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首先是真菌提供一个保护层,这样藻类不至被晒或干死,藻类以其光合作用所获糖分除自用外还提供给真菌。

〖问5〗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讲述】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问6〗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讲述】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问7〗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讲述】不是。有其他的可能。演替的过程不同。如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

〖问8〗总结以上问题4—7可知演替的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讲述】群落演替类型比较

探究二? 影响群落演替的的因素

阅读课本p69-p70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9〗对比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说说群落演替有哪些特点?

【讲述】(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测的。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问10〗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及群落演替的特点,你能否总结出群落演替的原因?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群落演替概念及类型

2.理解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关系

3.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进行分析对比,掌握解释群落演替的原因的系统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从而引起对自然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2.关注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退牧还草的政策,认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群落演替的概念和演替的过程。 教学难点 1.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栏 导入新课

ppt图片展示:1883年8月7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事件

师:同学们都知道,火山爆发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火山岩浆温度高达几千度,火山岩上没有生命可以存活,但在火山爆发多年后,发现火山上出现了植物和动物,且随着时间推移,物种数目越来越多。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

进行新课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与类型

展示: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生物群落的变化

设疑: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不同群落演替过程相同吗?

学生交流、回答。

展示:光裸的岩石上长出森林的几个阶段的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以下问题: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4.此演替的过程如何呢?

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4.演替的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一)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展示弃耕农田上演替的过程图片,引入次生演替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在裸岩上和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有何不同?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群落演替概念及类型

2.理解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关系

3.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进行分析对比,掌握解释群落演替的原因的系统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从而引起对自然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2.关注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退牧还草的政策,认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群落演替的概念和演替的过程。 教学难点 1.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栏 导入新课

ppt图片展示:1883年8月7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事件

师:同学们都知道,火山爆发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火山岩浆温度高达几千度,火山岩上没有生命可以存活,但在火山爆发多年后,发现火山上出现了植物和动物,且随着时间推移,物种数目越来越多。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

进行新课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与类型

展示: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生物群落的变化

设疑: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不同群落演替过程相同吗?

学生交流、回答。

展示:光裸的岩石上长出森林的几个阶段的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以下问题: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4.此演替的过程如何呢?

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4.演替的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一)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展示弃耕农田上演替的过程图片,引入次生演替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在裸岩上和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有何不同?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大全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十

一、教材分析

《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的内容,包括演替的类型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两部分。前者是在群落层次上分析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后者是探讨人类在这方面的作用。本节对前后的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群落的演替》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及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能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②举例说出群落的演替。

③举例说出顶级群落的概念。

④比较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不同。

2.能力目标:

①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揭示群落演替的有关规律。

②运用演替理论,为退耕还林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③通过观察地衣、苔藓实物及生活环境等活动,说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先于苔藓出现的机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体验科学研究的艰难,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②认同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并探讨人类在这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群落演替的概念、初生和次生演替以及顶级群落。

2.教学难点:阐明演替机制与初生演替过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四章的前三节已经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对种群和群落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生对农田、地衣、苔藓及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问题 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的视频资料并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1、什么原因使黄土高原从60前的伊甸园变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荒山秃岭?

2、这样的荒山秃岭千百年后会形成茂密郁葱的森林吗?

观看视频,思考

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

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

讨论: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

结课?

?

完成练习,布置作业 ?

展示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资料,设疑:光裸的岩石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

多媒体投影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过程图片。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强调优势取代)

设疑:演替只发生在光裸的岩石上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演替?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十一

一、本节的地位:在学习完群落的概念和结构知识后,接着学习群落的演替的知识,是以发展观点从时间角度认识群落的变化过程。本节也为下一章生态系统的讲授打下基础。

二、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本节的知识体系:本节先介绍群落演替的过程,接着对群落演替进行分类,然后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最后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以上各项的中心都是群落演替。

四、教学方法:

一是用发展观点讲授群落的演替。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的结构会受到干扰和破坏,一些种群的消失,就会有其他种群来占据它们的空间,最后群落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群落演替的本质是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以,要在讲授群落演替过程中,始终利用已有知识如种间的竞争、捕食进行分析归纳。

二是比较的方法:在讲授两种演替类型时,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异同点,关键是起点不同,原生演替是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次生演替是次生裸地开始的。这里的难点是区分两种裸地,要指出原生裸地的含义是完全没有植被,并且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如根、茎、种子等存在的裸露地;而次生裸地是指不存在植物,但在土壤中存在植物的繁殖体的裸地。

三是注重把观察能力引导到培养分析能力上。群落的演替的事例较常见,但常见的未必是知道的,所以要把演替的事例与演替的概念建立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是把人类活动与群落演替联系起来。群落演替可以自然发生,但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因此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自然界的其他生态因子。在讲述人类活动的影响时,角度要全面,既要讲到破坏性的,又要讲到建设性的,最后要总结为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然后再由此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的科学道理。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十二

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在第4节“群落的演替”中,重点介绍了演替的两种重要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及描述初生演替的实例——在裸岩上发生演替的过程和次生演替的实例——在弃耕农田上发生演替的过程。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人类的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国家也由原来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的活动转变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还湖等活动。

教学重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学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印尼火山爆发文字资料、我国退耕还林举例)。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4.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5.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后再一起讨论以及进行实地观察,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6.通过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现在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进展情况。

7.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8.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要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中来分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全面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对于森林群落来说,通过群落各种.种群间复杂的种间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以维持群落结构的相对稳定,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但是这样稳定的森林群落是如何产生的呢?如果现有的森林群落被破坏后,会发生些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例:

课件展示:

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客拉客托火山爆发,炽热的岩浆滚滚而出,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裸地。几年之后,地面上稀稀疏疏长出了小草,还出现了一种蜘蛛。到了19,已有202种动物生活在这块新的土地上了。19动物增加到621种,1934年增加到880种。在此期间植物逐渐繁茂起来,形成了小树林。

师 在火山未爆发之前,这块土地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构成群落。由于火山爆发,使原有生物都死亡。但在这块裸地上,先长出了小草,还出现了一种蜘蛛。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生物称为一个群落呢?

生 虽然生物种类比较少,但我还是觉得它们应该是一个群落。

师 是的,但是这个群落是不是非常稳定呢?

生 不稳定,因为,过了一些年后,这里的动植物种类都在不断地增加,形成了小树林。

师 后来形成的小树林是不是一个群落呢?

生 也应该是的。

师 那么,小树林这个群落和前面有小草、蜘蛛的群落还是同一个群落吗?

生 不是了。因为他们的物种组成不一样了,而且,种间关系、空间结构都不相同了。

师 是的,但是这小树林群落是在前面群落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也可以说,前面的群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而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再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生物的种群兴起,最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形成了小树林。这样的过程就叫做群落的演替。

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板书:

一、演替的类型

师 那么,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大致要经历哪些阶段呢?一开始,光裸的岩石上任何生物都没有,这一阶段我们称它为裸岩阶段。那么最早在裸岩上定居的是哪一种生物呢?

生 我觉得应该是植物。

师 但是,我们也知道植物一般都是扎根在泥土当中的,你见过长在光溜溜的岩石上的植物吗?

生 没有。

师 实际上,先来作贡献的是地衣。地衣是一种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它能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并且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这一阶段,主要是地衣,那这一阶段我们称它为什么呢?

生 地衣阶段。

师 很好。那么,这样的地衣阶段会不会一直维持下去呢?

生 不会。因为经过了地衣的作用,岩石已经慢慢变成土壤了。

师 是的。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慢慢长了起来。那么,有了两类生物,它们之间肯定会出现种间关系。可能是怎样的种间关系呢?

生 竞争。

师 为了什么而竞争呢?

生1 会为了生活的空间而竞争。

生2 它们都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还要为了阳光而竞争。

师 那么在这竞争过程中,谁会处于优势呢?要注意苔藓比地衣长得高。

生 那肯定是长得高的苔藓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

师 所以,苔藓就能逐渐扩展。而且,苔藓的生长能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增多又能使哪一类生物增多呢?

生 微生物。因为微生物是分解有机物的。

师 这一阶段的优势物种是苔藓,所以这一阶段我们称它为苔藓阶段。要注意苔藓阶段还有没有地衣生长呢?

生 有的,只是没有苔藓多。

师 由于前面两类生物的作用,土壤有机物越来越多,而且能保持一定的水分,这时,各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就能萌发生长了。这时竞争阳光的话,又是谁能处于优势了?

生 草本植物。草本植物长得比它们更高。

师 有草的地方就能找到各种昆虫。由于草本植物能够为它们提供食物以及栖息繁殖的场所,所以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这时,这个小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多,生物越来越多对外界的无机环境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这一阶段称为草本植物阶段。

师 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在这个慢慢演替的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生物怎么变化?特别是植物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 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越来越好,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每一种类后出现的植物都比前面长得高大,竞争能力更强。

师 所以,大家分析一下这往下发展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 会有灌木生长。

师 是的,灌木和小树开始生长,灌木“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而且,灌木起到了一定的避风挡雨的作用,同时还能提供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生物种类越来越多,对于群落的稳定性来说有什么变化呢?

生 群落的稳定性会越来越强,空间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也增强。

师 这一阶段我们称为灌木阶段,灌木阶段的群落已经相对比较稳定,那么,该群落是否就是处于演替的稳定阶段了呢?

生 不是,因为还有比灌木更高更强竞争能力的植物类群——乔木。

师 很好。所以,在灌木群落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种子萌发出来了。乔木有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树林形成后,对其他生物和周围环境又带来什么影响呢?

生 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丰富度越大,种间关系越复杂,群落的结构也越稳定。

师 这一阶段称为森林阶段,由于高大的乔木是植物中的较高等的生物了,所以,这样的森林阶段也是相对稳定的阶段了。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不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

生 可以的,只是这些植物不再是优势种了。

师 是的,其实乔木只是取代了其他植物的优势种地位。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从光裸的岩地到长出森林,一共经历了哪些阶段?

生 由裸岩阶段到地衣阶段、到苔藓阶段、到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最后到森林阶段。

师 在裸岩上群落会发生演替,那么,在弃耕的农田上,能不能发生群落的演替呢?

生 也应该可以的。因为经常看到一些弃耕的农田上会长满杂草。我想如果人类不去干预的话,上面的生物肯定还会发生变化的。

师 是的,这位同学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的生活总是会和各种生物和生命现象打交道,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生物和各种生命现象,很可能你还能发现新的生命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发生在弃耕的农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课件展示:

农田被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在杂草的覆盖下,土壤条件会得到改善,一些多年生的杂草会接踵而至。土壤表层有机物质逐渐增多,保水能力也逐渐增强,这将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几年后,一些小灌木便会生长起来,并成为灌木丛。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开始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了更多的空间,灌木逐渐减少,乔木逐渐蔚然成林。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弃耕的农田演替出树林,需要数十年时间。如果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师 从以上描述中,你觉得这种演替和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有什么异同之处?

生 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是从地衣阶段开始的,而在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是从草本植物阶段开始的。起点是不相同的。而以后,都经历了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再到森林阶段。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十三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教学策略

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引发学生思考。事实上,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人们未必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过。教学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题目上做文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中组织讨论。

实地观察时,提示学生根据踩踏情况,将杂草进行分类: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轻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要作较长期的观察,将观察的情况列表记录,必要时将观察到的情况绘图,或用拍摄照片方式进行记录。观察时要注意:

杂草的种类;

茎秆高度和长势;

生长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

周围树木生长等其他的情况;

可挖出一些草本植株,观察其根的形态。

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资料(也可让学生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分析中要把握:(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由此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建议这部分内容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调查:

(1)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2)《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绍,故在本节中该概念没有出现。由于在本节练习中涉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应适当介绍相关内容:

(1)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2)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

(3)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982年原产美国的松材线虫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发现传入我国,到,已经在江苏、安徽等十多个省八十多个县(市)发现松材线虫危害,每年致死松树600多万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十四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 0.9% 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 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1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1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1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清除和监控.

20、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21、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其中b细胞主要靠生产抗体消灭抗原,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消灭抗原,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注意其区别)

23、免疫学的应用: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器官移植.

24、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5、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26、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7、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8、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型、随机型、聚集型.

29、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十五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⑵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⑶说出 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⑴能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并能据所得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提高探究、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⑵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实地探究,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并能够运用数理方法分析和整理数据,然后相互交流体会。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⑴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 ⑵理解生态位的概念。

⑶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⑷生物群落的结构。

难点:⑴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 ⑵理解生态位的概念。

⑶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⑷生物群落的结构。

⑸对土壤动物丰富度统计的实践活动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生物,苏教版,必修1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回顾:以生命系统的个体结构层次为起点的宏观层次依次是什么? 个体→种群→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圈

展示幻灯片:在草原上,人们放牧的牛羊是否牛肥马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鹰的数量。原因是:鹰爱吃田鼠,田鼠爱吃蜜蜂窝中的幼虫和蜜,蜜蜂是三叶草传粉时比不可少的媒介,三叶草是牛马的主要食物。你知道这些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教师: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任何一个生物都不可能单独生活,它必然要与周围同种的很多个体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种群。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有数百万种之多,一个种群能够单独生存于世吗?它与周围的其他种群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这些生物如果在一起,又构成了怎样的一个群体? 学生:一个种群不能单独生存于世。它与周围的其他种群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生物如果在一起,又构成了群落。 教师:课件: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图片

思考并讨论:①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②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会出现什么变化?

交流并总结:池塘中有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精讲点拨: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生物种群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种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彼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生态学上把在同一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生物群落的组成及物种丰富度

〖问1〗个体、种群、群落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讲述】(1)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①种群是物种生存、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种群与个体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但又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每一个种群都有其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③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既有互助又有斗争,但无论是互助还是斗争,都对种群的生存和延续有利。

(2)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规律的集合体。它不是种群的简单组合,生物群落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如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等,这些特征不是由单一的种群所能体现的,只有在群落的总体水平上,这些特征才能显示出来。 (3)三者相互联系

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有机单元,而群落则是不同种群在一定生态因素作用下的集合体。在群落的内部,不同种群的个体间为种间关系,而种群内部的不同个体间则为种内关系。 〖问2〗群落的组成是怎样的?

【讲述】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的。 〖问3〗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数量动态,包括? 【讲述】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问4〗若要你研究池塘生物群落,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

【讲述】

〖问5〗不同的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呢?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何表示呢?

【讲述】物种的多少和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生态学上用物种丰富度指数来表示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问6〗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讲述】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气候。 探究二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阅读课本p62-p63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7〗与根瘤菌共生的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举例说明还有哪些生物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

〖问8〗为什么适量饮用添加了有益菌群的奶制品可以防止维生素缺乏症?有益菌群与人体是什么关系?

【讲述】有益菌群在人体肠道中阻止和抑制外来致病菌群的入侵,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人体肠道可以为有益菌群提供营养物质。因此,二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问9〗单独培养两种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模式是什么?为什么?

混合培养时,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为什么? 种群之间竞争的资源包括哪些?

【讲述】单独培养生长良好,因为二者不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混合培养时,二者因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竞争的资源可以是食物、水分、空间,也可以是阳光、无机盐等。不同的生物种群之间的竞争强度因亲缘关系的远近、生活习性的不同而有差异。 〖问10〗分析下图,图中的捕食者应该是谁?为什么?

【讲述】b,先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后减少。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种群个体数量变动往往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反馈关系。

追问:b减少后a如何变化?“大鱼吃小鱼”,是否为捕食?

【讲述】先增加后稳定。“大鱼吃小鱼”同种鱼不是捕食关系,不同种鱼则为捕食关系。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自然界中,捕食者种群将猎物种群捕食殆尽的事例是很少的,被捕食的往往是体弱患病的或遗传特性较差的个体,从而防止了疾病的传播和不利遗传因素的延续。 〖问11〗菟丝子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如何?

【讲述】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问12〗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竞争的关系?

【讲述】生存斗争包括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同种生物:种内互助、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 种间关系总结归纳如下表:

强调:种内斗争与竞争及竞争与捕食的区别: (1)种内斗争与竞争

种内斗争是种内关系,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如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竞争则是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如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混合放养后,大草履虫因竞争食物失败而死亡。 (2)竞争与捕食

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而发生的斗争现象。而且两种生物生活习惯越相似,竞争越激烈,如水稻与稗草之间的关系。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强调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例如,狼吃兔,兔吃草。竞争关系的生物某一方由于在竞争中失败可能灭绝,捕食关系中的生物不会因捕食而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相反,捕食关系中的生物在自然系统中相互依赖而生存。 探究三

群落的结构

阅读课本p63-p64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3〗群落中的植物由高到低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植物的分层有何意义? 【讲述】植物分层情况,森林的地上成层结构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层;草本群落地上部分一般分为上(高草层)、中(中草层)和下(矮草层)三层。植物的分层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总结: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群落的分层现象。 〖问14〗水生群落有分层现象吗?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讲述】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含量等因素决定的。 〖问15〗林中垂直方向分布植物依次是什么?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讲述】乔木、灌木、草本。光照强度、温度等差异 〖问16〗群落中的动物有分层现象吗?动物的分层有何意义?

【讲述】群落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也很普遍。例如,在森林的灌木层幼林中,栖息着莺、苇莺、和花鼠等;在森林的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松鼠和貂等;而在树冠层则栖息着柳莺、交嘴等。动物之所以分层,主要是由于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 〖问17〗群落的水平结构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讲述】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群落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有:地形、光照、湿度、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问18〗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这句话对吗?

【讲述】群落应该是指在这个范围内所有的生物,说动物群落是不正确;即动物群落也会出现,例如由于水份的含量动物也会出现水平方向上的不同的分布。动物的分布依赖植物的分布。(由于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条件和食物资源,所以因植物而出现水平结构。如草场的边缘与中心地带,湿地生态系统等。) 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一般很少呈现局部范围内的片状分布。例如,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镶嵌性。

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阶段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阶段。 〖问19〗阅读课本p64并思考什么叫生态位?生态位有哪些特点?生态位的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意义?

【讲述】⑴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例如,栖息在云杉树上的3种雀类因生活习性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态位。 ⑵特点:

①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都会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②生态位互相重叠的生物种群之间竞争激烈。如:同一生活型的植物之间,食性相同的动物之间的生态位完全重叠,竞争尤为激烈。 ⑶意义: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

群落结构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基础,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强调:用生态位理论解释自然生物群落:

(1)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一个终究要灭亡。 (2)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

(3)群落是一个相互起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这些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方面,都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大家配合共同生活,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从而保证了群落在一个较长时间有较高的生长力,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4)竞争可以导致多样性而不是灭绝,竞争在塑造生物群落的物种构成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竞争排斥在自然开放系统中,很可能是例外而不是规律,因为,物种常常能够转换它们的功能生态位去避免竞争的有害效应。

课堂小结

本节在了解种群有关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生物群落的有关内容,从理论上阐述了群落的概念,介绍了物种的丰富度和生态位知识,为下一节群落演替的学习作铺垫;接着介绍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并将动植物分层现象联系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列表比较,促进了学生对群落这一概念的理解。从而达成了教学目的。

课后习题 1.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2.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b 【解析】人类的活动可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并能影响演替的速度。森林群落垂直结构比灌木群落要复杂,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分层也比灌木阶段复杂(多了栖居在乔木层的动物)。初生演替指的是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方,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森林阶段垂直结构层次明显,各种植物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要高。 2.b 【解析】任何一个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3.d 【解析】采集小动物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性;灯罩的功能是聚光;金属筛网可阻止泥土滑落,但小动物可向下移动,便于收集;广口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便于保存小动物。

板书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十六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明确种群的概念。

⑵列举说明种群的特征和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⑶联系实例说明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⑷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⑸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⑴能尝试用样方法调查周边地区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并能据所得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提高探究、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体验、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不断创新精神。

⑵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能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并进一步关心生活生产,关心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⑴种群的特征。

⑵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⑶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⑷制约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⑸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⑴种群的特征。

⑵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⑶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⑷制约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⑸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苏教版,生物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回顾: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圈 教师:种群与自然界、生物个体、基因库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那么种群与物种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教师:达尔文曾计算了一对繁殖速度极慢的大象,在生活条件充足,没有其他生物危害的情况下,仅在750年后,就可以繁殖成1.9x107头大象的巨大种群。 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如果在适宜的条件下,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代,如果这样计算,一昼夜可以产生272(约4.7 x 1021)个个体,重达4722吨。但实际却很难发生这样爆发性增长的情况,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种群密度的变化判断

〖问1〗生活在一片草地上的全部的草是一个种群吗?

【讲述】不是。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生活在一片草地上的草并非是同一个物种。如果改为全部的眼镜蛇草,就是一个种群了。 〖问2〗那么与上述草地上的全部眼镜蛇草数量相关的特征有哪些?(与种群的数量相关的特征有哪些?)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

【讲述】(1)在种群的三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问3〗年龄结构通常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年龄锥体图来表示,按锥体形状的特点,年龄锥体可划分为哪三种类型?分别有哪些特点? 【讲述】年龄锥体类型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增长型:种群中繁殖前期个体多,繁殖后期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组中的个体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繁殖前期的个体较少,而繁殖后期的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的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问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讲述】⑴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⑵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

⑶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⑷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密度很快下降„„ ⑸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⑹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点睛: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1)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性比率)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①首先依据年龄组成。

探究二:种群密度的测定方法

〖问5〗实际研究中,不可能在该草地上逐一数眼镜蛇的个体总数,那么我们如何测定该眼镜蛇的种群密度呢? 【讲述】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

(1)概念:在一般情况下,总数量调查比较困难,研究者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以估计种群整体的数量。 (2)常用方法

①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数全部个体,然后将其平均数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样方形状可以有方的、长方形的、条带的、圆形的,但样方必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法来保证。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②对于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具体过程如下:

〖问6〗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计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讲述】(1)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

(2)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问7〗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讲述】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问8〗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讲述】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问9〗比较各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讲述】不同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例如5%以内。如果超出了此范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造成不一样的原因应当首先归结为采取不同的样方法所致。所以,要针对实际情况,讨论取样方法是否存在问题。 探究三: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问10〗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主要有哪4步?

【讲述】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问11〗“j”型曲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如何验证这个观点?

【讲述】不会。原因是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密度大,种内斗争,出等于死。即存在环境阻力。

生态学家高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

〖问12〗“j”型曲线表明生物具有什么特性?

【讲述】“j”型曲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表明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特性。 〖问13〗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 【讲述】不是,因为种群周围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 〖问14〗如何理解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 【讲述】见下表。

〖问15〗生物数量的增长曲线呈现“j”型,那么出现“j”型曲线需要什么条件?又有什么规律?

【讲述】生物生活在食物或养料充足、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的条件之下,生物数量的增长曲线就呈现“j”型,因为生活中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之下才会出现“j”型曲线。在理想条件下,如果某种生物的寿命只有一年,每年只生殖一次,起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nt=n0λt,坐标图呈现“j”型曲线。

〖问16〗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种群的增长大致符合“j”型曲线,达到一定程度就呈“s”型。那么“s”型曲线具有哪些特点呢?

【讲述】由于受环境条件限制,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种群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后,数量就会停止增长,呈现“s”型曲线。“s”型曲线具有以下特点:开始时经过一个适应环境的停滞期后,即进入指数增长时期,种群密度增加,然后增长速度变慢,最后增量和减量相等,种群不再增长而达到最高密度的稳定期,这时种群的数量达到一个最大值。 〖问17〗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讲述】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

课堂小结

整节课教学效果较好,教学目的达成,尤其是讲述样方法时,结合调查学校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来学习,较有新意,但如有时间还可以再深入地讲解如何取样。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学习本节的要旨。把握学习方法要旨数学模型在生物学中也越来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建立可以表述生命系统发展状况等的数学系统,对生命现象进行量化,以数量关系描述生命现象,再运用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等达到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目的。

课后习题

3.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α=1.3且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 ) a.1.3n0

b.1.69n0

c.2.3n0

d.5.29n0 4.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样方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密度

5.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个阶段是不同的 c.“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1.a 【解析】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

2.d 【解析】解题时,要抓住图示中①②决定种群密度这一信息。由于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性别比例,可以推知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指死亡率(或出生率)、出生率(或死亡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3.d 【解析】要注意在nt=n0λt中,λ代表的是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不代表增长率;增长率=增加的个体数/原来的个体数,设第一年个体数为x1,第二年个体数为x2,则α=(x2-x1)/x1=1.3,求得x2/x1=2.3,即λ=2.3。第一年种群数量用n0表示,则第三年种群数量就是(2.3)2×n0=5.29n0。

4.d 【解析】达乌尔黄鼠是一个种群,用标记重捕法可调查该种群的密度;采用给海龟安装示踪器、给大雁佩戴标志环的方法,可对其移动路线进行调查;样方法研究的对象为相对固定的生物,如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

5.b 【解析】 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竞争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物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而保持相对稳定。可见,种群增长率在各个阶段是不相同的。

板书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及种群的特征 2.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二、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

1、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4、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5、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十七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⑵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⑶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⑷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2.能力目标:

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⑵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全面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难点:

⑴群落的演替过程。 ⑵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生物,苏教版,必修1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观察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的变化”的案例,分析实践案例:

学生讨论:1.查阅有关水生生物类群的资料,根据7d内记录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哪些因子在影响这个群落的变化?

教师:在进入今天要探讨的主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群落。各种各样的群落在地球上形成后,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课件展示草原生物群落,激活学生脑海中关于“群落”的原有知识,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明白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群落,得出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发生演替。

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

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大致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 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逐步层层分析: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生物群落演替的过程

阅读课本p67-69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在生物群落发展过程中它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不是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讲述】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不是永恒不变的。其中一个群落会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这种现象叫做群落的演替。 〖问2〗演替是怎样体现的?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讲述】演替是群落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主要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问3〗如何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与特点?

【讲述】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地划为三个阶段:

⑴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⑵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⑶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问4〗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地衣由真菌与蓝菌或绿藻所组成,其中真菌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首先是真菌提供一个保护层,这样藻类不至被晒或干死,藻类以其光合作用所获糖分除自用外还提供给真菌。

〖问5〗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讲述】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问6〗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讲述】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问7〗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讲述】不是。有其他的可能。演替的过程不同。如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 〖问8〗总结以上问题4—7可知演替的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讲述】群落演替类型比较

探究二

影响群落演替的的因素

阅读课本p69-p70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9〗对比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说说群落演替有哪些特点?

【讲述】(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测的。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问10〗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及群落演替的特点,你能否总结出群落演替的原因?

【讲述】(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

(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问11〗人类的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哪些?

【讲述】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人们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乱猎乱捕,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人类活动有一定的意识和目的性,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也就超过了其他所有因素造成的影响。 〖问12〗群落的演替是否是完全取代?

【讲述】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 〖问13〗藤壶是海产甲壳类,幼虫自由游泳,成虫外表有由石灰质骨片构成的匣,匣的基部附着在岩石、木材上。苏格兰海边有两种藤壶,一种简称为c,另一种简称为s。c附着于沿海潮间带的上部,s分布于潮间带的下部(见下图)。

二种藤壶的竞争二者的幼体的高低潮带应都能生长,但成长后c只生在高潮部分s生在下面。这两种藤壶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讲述】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竞争,两种藤壶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 追问:那么什么是生态位呢?图示中c藤壶无力和s藤壶的关系如何?请通过生态位来加以解释。

【讲述】生态位指的是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有的地位。生态位远比栖息地复杂。打一个比喻,栖息地不过是种群的“住址”,生态位才是种群赖以生存的“职业”。一个群落中各不同物种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都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各有自己的不同的生态位。

潮间带上部潮涨时有水,潮落时无水,因而上部温度和盐分的变化较大,下部条件则比较稳定。生于潮间带上部的c藤壶的幼虫随水漂浮,它们或附着到下部的岩石上或附着于上部岩石上。附着于上部的幼虫不久即发育变态而成成虫,但下部岩石上却从无c藤壶生长于其上。这是由于下部的s藤壶生长快,它们很快将c藤壶幼虫挤走,使之不能发育。这说明c藤壶的基本生态位有一部分是和s藤壶重复的。但是,c藤壶无力和s藤壶竞争,因为后者生长快,因此,c藤壶的生态位中与s藤壶生态位重复的部分全部被s藤壶占领,它的生态位缩小到s藤壶不能占据的那一部分,即实际占据的生态位了。 〖问14〗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讲述】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视运用“动态发展观”来组织实施教学,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综合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动态地展示群落演替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及本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互助互学,学会学习。同时对教材的整合,按照设计思路,利用了教材,同时也补充了大量的图片和材料。还有对学生时刻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一直是我最得意的,以史为鉴,汲取智慧,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这也是生物课堂的本质追求,增强课堂感性认识和容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课后习题

1.以下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一定能形成森林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c.大鱼吃同种小鱼是群落中的捕食关系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2.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3.关于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属次生演替的实例 c.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 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为动物种群分层分布提供了基础

4.(·安徽皖南八校)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利,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了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5.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 c.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他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 d.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1.d 【解析】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由该群落所处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故a错误。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变化,其结构越来越复杂,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在变化,故b错误、d正确。捕食属于种间关系,大鱼吃小鱼为种内斗争,故c错误。

2.b 【解析】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演变成森林后趋于稳定。物种丰富度、净光合产量、固定太阳能总量都是不断增多,最后趋于稳定。恢复力稳定性不断降低 3.c 4.b 5.c 【解析】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减少,b错误;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他林木增加了物种丰富度,增强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的环境,c正确;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d错误。

板书

第3节

群落的演替

一、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二、演替的过程及类型——依据起始条件划分

1.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

农田弃耕→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树林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人类活动有目的、有意识;控制、改造或重建新的关系。

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十八

一、知识结构初级演替

次级演替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二、教学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解决方法]⑴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讲解光裸的岩地上的和弃耕的农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⑵分析二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2、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同上。[解决方法]同上。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法。六、教具准备相关图片、资料。七、学生活动1、思考、分析、回答相关问题。2、实地考察。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落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问题探讨]教材p78相关内容。一、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演替。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投影教材p79图片。学生思考讨论教材中的问题。教师讲解归纳:1、裸岩阶段2、地衣阶段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3、苔藓阶段: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逐渐扩展。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也越来越丰富。4、草木植物阶段: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木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木植物占据了优势。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5、灌木阶段:灌木和小木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草木植物。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阳、避风的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6、森林阶段: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在弃耕的农田上,也会发生群落的演替。投影教材p80相关图片。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教师归纳:农田被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在杂草的覆盖下,土壤条件会得到改善,一些多年生的杂草会接踵而至。土壤表层有机物质逐渐增多,保水能力也逐渐增强,这将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几年后,一些小灌木便会生长起来,并成为灌木丛。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开始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了更多的空间,灌木逐渐减少,乔木逐渐蔚然成林。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弃耕的农田演替出树林,需要数十年时间。如果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发展到草木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由于它发生于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因此它是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一种次生演替,它发生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因此它相对容易些。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之。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⑴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

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⑵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学生上网调查下列资料并讨论:

⑴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⑵《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⑶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总结:

⑴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⑵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

⑶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发现原产美国的松材线虫传入我国,到,已经在江苏、安徽等十多个省八十多个县(市)发生松材线虫危害,每年致死松树600多万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四、水生演替(选学)

水生演替系列实际上是一个植物填平湖沼的过程。每一阶段的群落都以抬高湖底而为下一个阶段的群落出现创造条件。这种演替系列,经常可以在一般的湖沼周围看到,在不同深度的水生环境中,演替系列中各阶段的植物群落成环带状的分布。随着湖底抬高,它们逐个地向前推进。最终导致水生生物群落演变为陆地生物群落。

(三)总结

群落演替的类型、阶段,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道理。(四)作业布置

教材p82练习。(五)板书设计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篇十九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2、光裸的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初生演替4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四、水生演替(选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