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九篇(实用)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九篇(实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7 14:21:44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九篇(实用)
时间:2023-05-17 14:21:44     小编:一叶知秋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篇一

在教学的时候,对于教学安排的是这样的:学生应该先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学生不但要会算,还要熟练的掌握才行!因为是基础,我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的几种情况都放在一起讲了:一般情况、整数部分商0的,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不够除用0占位的,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以及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不够除,根据小数的性质添0继续除的。学生在这样地教学安排中,可以循序渐进地一步步熟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种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比较适应学生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次视导,这样做,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教学计算的课比较枯燥的,要把比较枯燥的课上得有趣,我也是动了一番脑筋,首先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在体会北京的“京剧、烤鸭、四合院、胡同”的同时,已经进入了新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我还是本着学生会的不教,让他们先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让会的学生先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不断地有人提出新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在比较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比如在说计算过程的时候,教师先问:“先从被除数的哪部分除起?”区分了整数与小数除法的不同!在不够商1的时候,要怎么办,把问题推给学生,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迁移类推,就总结出了“不够商1,0占位”,在教学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的时候,学生就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除到末尾有余数,一种是添0继续除!两方的学生开始辩论,说出自己的理由,在学生的争辩中,学生学会了计算这样的除法!

在上完这节课后,反思自己的课和其他老师的计算课相比,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到位:

1、激励性语言不多,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

2、板书后让学生练习时板书不够规范,强调不够。我在今后上课后将在这方面努力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篇二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每节课前都与学生进行大量的对口决,并进行听算,吸引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快速反应,并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另外在学习新课前先让学生笔算两道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引起学生知识的迁移。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主题图(学生植树),让学生用三名话说出图中信息,教师板书完整道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2÷2=?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路大胆的说出来:有的同学说是20,有的同学说是21。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2=202÷2=120+1=21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两个十,再把2根小棒也就是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1个一,合起来每份是21。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组合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坚式进行独立试算。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强调除法竖式的写法,结合刚才摆小棒时的思路,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并且学生因为是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所以整节课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活跃。

大多老师都喜欢上计算课,有的认为计算课简单,课堂气氛活跃;有的认为只要讲清例题就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其实要上好一节计算课并不容易。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竖式的书写等,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有困难,教学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后有以下体会:

在教学本节课前,进行个别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不会,会写的也写错。课堂中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时,出现的情况与课前调查的一致。于是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经验学习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做不会说,言行不一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看不出笔算的必要性,但它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有必要理解算理,方法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采用多种形式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相关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篇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练习口算除法,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法验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通过错例订正,正反强化,突破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

养成认真审题、计算和验算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我创设游数学乐园的教学情景,以活动为载体,共创设六个教学活动,分别是《开火车》、《猜猜我是谁》、《火眼金睛》、《我选择我喜欢》、《逛欢乐岛》和《总结收获》。

这六个环节以游数学乐园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情景的创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铺垫,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活动一《开火车》即口算,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题和平时学生在口算时常见的错例,如56+7,检验学生除法口算的熟练程度和避免学生养成思维定势;

活动二《猜猜我是谁》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与利于提高笔算除法的正确率。其中2×()<103很多学生会填成2×(50)<103;

活动三《火眼金睛》即错例改例,呈现大部分学生在作业中最常见的错例,集中体现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计算,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下一个环节笔算除法做铺垫。

活动四《我选择我喜欢》即竖式计算下列各题,是希望通过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判断商的位数和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熟练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通过验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活动五《逛欢乐岛》即实践运用,让学生将所学的饿有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能举一反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课改理念。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篇四

小数除法是学生在五年级才刚接触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但是小数的除法从难度上来讲比小数乘法高很多,尤其是在算法方面。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教学算理上,以理解算理加强算法掌握。

我班上的孩子理解能力不是很好,但是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好,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迁移法”,二是“比较法”。我没有采取直接讲解计算方法,而是从复习整数除法的算理开始。

1、首先出了一道96÷3=的题目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并说说每一步是怎么想的。

2、接下来又出了一道题目让学生完成96.3是由()个(),()个(),和()个()什么想成的。

3、最后,让学生想一想,96.3除以3可以怎么想,怎么算。

这三个复习步骤的目的都只有一个,为学生的学习迁移做准备,有了这样一个铺垫过程,接下来学生在完成例题中的第一个问题中,经过思考,再加上我的适当点拔,掌握得相当好。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两个问题分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小数除法计算题,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与巩固,我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讨论逐步解决列竖式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同时进行不同类型的比较,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还算比较成功。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在什么情况下补0,学生掌握得仍然不够,原因是我例题与课堂练一练中,只出现了在余数中补0的题型,未涉及到在被除数中补0的情况,所以课堂中没有进行细致的讲解,导致学生未掌握好。另外,我在课堂教学中只强调了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仍有个别学生,在列竖式计算过程中,除了在商中点上小数点,也在积中点上了小数点。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篇五

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当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学习知识,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明确小数除法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试算,再小组交流,然后集体汇报,从而概括出合理简便的计算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想办法计算商。力求让学生独立探究发现。课堂中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而且充分交流,引导相互的理解,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很多,对算理的理解也较为透彻,从而,使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最后归纳出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应对齐。这样将课堂充分的交给学生,而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自己探索,组织学生相互质疑,合作讨论,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既要关注学生是否在听课,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学生练习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

2、难点处理的不是很到位。在这个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算理,自己感悟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课堂应变能力差,没有及时捕捉到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4、教师激励学生的评价语言还应多一些。

我感觉自己还应加强学习,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与解读,真正做到在课堂上想的是每一位学生,与他们做真诚地交流。希望每节常态课都能因学生而精彩,因教师而灵动。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篇六

第一复习整数除法如:115÷5让学生在草稿上计算这道题,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说一说11.5的组成,从而通过复习整数除法的计算和小数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探究。因此,从课堂上学生学习过程来看,学生能把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上来,这充分说明新课前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播放课件,创设学生所熟悉的商店购买牛奶的场景,由此引出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突出精打细算的的主题,自然的引入小数除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究小数除法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当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学习知识,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明确小数除法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试算,再小组交流,然后集体汇报,从而概括出合理简便的计算法。通过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最后归纳出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应对齐以及小数部分有余数添零再除。这样将课堂充分的交给学生,而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自己探索,组织学生相互质疑,合作讨论,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归纳小结主要从两方面:第一归纳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设计了2个练习题,主要内容联系实际,这样既紧扣精打细算的主题,又巩固刚学的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也有不足之处。第一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力度不够,第二思想教育方面,还需要加强。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篇七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素材选用购物情境(如文中图),解决问题的三个除法算式穿插着计算方法中的三个核心环节: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⑵除到末尾还有余数时,可以添0继续除;⑶个位不够商1时,要商0。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新授部分教学流程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除法算式的意义,二是计算方法。

第一环节学生列式并不难,9.6÷3=3.2(有学生直接说出答案)、12÷5=、5.7÷6=三个解决问题的算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直接回答,列式的理由有点统一:总价÷数量=单价。列出除法算式的理由像学生一样表述是可以的,我感觉从除法的认识去理解可以让学生体会整数除法和小数之间的联系,于是,我指着算式说:“3千克苹果9.6元,把9.6元平均分给3千克苹果,可以得到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让学生在模仿说一说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平均分情境中除法的意义,有效地沟通了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也帮助了学差生们提高数学素养水平。在呈现除法算式的同时,又一次让学生注意“除以”和“除”的不同,再次属性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悉了“单价×数量=总价”等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第二环节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面临的不断的“挑战”。首先是理解9.6÷3=3.2算法时学生们是这样理解的,生1:可以9.6看做96来除,得到32后然后点上小数点。思考:学生已经有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来解决小数除法的趋向。生2:把9.6分开除,9除以3商3,0.6除以3得0.2,合起来就是3.2。思考:“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生就是这样表述的,将9.6÷3=用竖式计算时,就能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形成计算方法;接着是理解12÷5=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交流,以板演的形式呈现学生的计算过程,在比较中理解除到末尾还有余数时,可以添0继续除的理由,即小数的末尾可以填上无数个0(小数的性质),从而形成、完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最后是通过5.7÷6=的计算,继续完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教师在不断地激活学生的记忆,温习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比如,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最高位),不够除时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每一次除的过程中,余数要比除数小等等。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一节的起点在哪里?起点在学生那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扑捉信息,不断地地调整学习起点,不要轻易放弃某一个细节上存在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我班的学生情况,在不断地降低学习起点,降低到除数是一位数的整数除法,降低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等等,在降低起点的过程中,不断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徐建文老师说过:是不是存在一个准确的、静态的起点?其实,低起点的教学也能教出深刻性,关键还要看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把握学生的实际。

我认为,学习起点不是机械地确定的,而是根据实际变化的。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篇八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个点:

1、找准教学起点,探究导入。

充分使用学生已掌握的有关口算乘法的知识和对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认知的感性积累来同化、顺应,构建新知识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复习口算乘法,并说说的算法。这样即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得到反馈后,对学生可以迁移的知识没有详讲,如:当学生学会603后,他们可以很快的推算出6003、60003、600003.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把讨论、研究的新知和核心问题确定为:(1)将所解决的问题先进行分类(2)我们应先解决哪道算式,再解决哪道算式?(3)603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究空间。

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是我设计本节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探究完603得多少这个教学环节后,我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再算什么会容易些?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习活动。至于再算什么?能发现什么?这些我都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并且我还改变了一问一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603、6003、2403、1243、这四道算式的特点,然后将他们分一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生:可以将603和6003分一类,因为他们很接近。剩下的各分为一类。

生:也可以将603、6003、2403因为他们的末尾都有零。

生:可以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分一类,是三位数的分一类。

师:接下来问问同学们,我们应该从那道算式起展开我们的学习呢?

学生沉默了一会,有些困惑,有些同学在嘀咕: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呗!还要问我们吗?

过了一会一两个同学不确定的举了手,

生:是2403吗?我猜的。它要好算些!

生:我认为是603,因为它简单些!

师小结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知识的规律就应该由浅入深。所以,就让我们从最简单的603开始展开我们今天《口算除法》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问题研究方法的指导,当603、6003、2403三个要学习的问题呈现之后,我不是简单地指定学生先研究哪一个问题,怎样研究;而是先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先研究哪一个问题,为什么?使学生懂得研究问题要分清由浅入深的次序。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使学生学会选择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授之以渔,着眼点落实在学生探究品质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开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发现获取知识。因此我设计通过复习、铺垫、启发、点拨,使学生推想、探究出该怎样算。运用尝试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规律。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师:算出603=20再算哪一道算式就比较容易呢?

生:(部分学生脱口而出)6003!

生:因为6个十除以3得两个十,那么六个百除以3就得两个百。我还可以知道被除数扩大十倍,所以商也扩大十倍。(学生能总结到理论的高度上,这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

师:你真了不起,连这个也知道。不过老师要补充一点在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扩大十倍,所以商也扩大十倍。

生:老师!我知道了,604=240,那么204=80,所以很快算出2403=80

师:什么?(我一时没有反映过来,确切的说我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你能在说一遍吗?

生:604=240,那么204=80,所以很快算出2403=80

师:天呐!!你连这个也想到了!!(这一点是我在备课中绝对没有预料到的答案。今天这个孩子果真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看到他们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的潜力是无穷尽的。)

实践告诉我们,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是科学研究问题的核心环节,它决定研究的方向,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而言,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比验证更为重要。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不是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学习什么,而是让学生去设想,再学习哪道算式容易些?,我所要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着眼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师:根据603=20和6003=200,你还能算出哪些算式来呢?

60003=20xx(有几个同学领会到了)

600003=200006000003=20xx.0......(大部分同学感悟到了,声音变得激动起来)

新课程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口算除法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建构新知呢?新的数学理念教会我,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除法有余数的算式篇九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教材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这是因为:(1)口算是最常用的、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算方式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2)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用口算的过程。因此,把估算放在口算之后学习,顺理成章。

教学本单元,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在口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策略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放手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