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篇一
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学习市教委有关中小学教学工作的6个教学文件精神,来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结合学校项目----信息化实验学校工作的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不断稳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更进一步规范备课组的管理,为实现组内老师自身水平、组内教师所任教的班级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和稳步发展作出不懈努力,真正实现“轻负高效”。
根据学校教导处、数学教研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及备课组的实际情况来开展以下活动:
(一)、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1、本组教师要继续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中学校---科学灵活有效处理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研组(备课组)----利用校本研修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两级改进主题为目标;大胆实践课堂教学改革,注重课中动态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做到从提高教学效果出发,要求备课组教师能对自己所授的教学内容进行剪裁调整,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去处理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2、本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改进主题的前提下,重视课堂训练,精选课外练习。特别是要抓根据学生学习现状精选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发现学生的认知差异并实施个别辅导。
3、要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整体优化为目标,切实抓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布置的作业要针对性强,提倡自编练习题,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实效。
1、本组教师要拓宽学习思路和平台,通过教导处采取的“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以校际联合体为载体,组织备课组教师参与校际学习交流和观摩学习,深入研讨,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2、能与同伴对话,积极参与“骨干展示课”教学研究实践活动,汲取骨干教师的先进经验使自己能迅速成长。
3、能与自己对话,树立成果意识与竞争意识。积极参与区、署组织的教研活动,校内、校际听课、评课、教师论坛等活动。
4、能与经验对话,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同时以校园论坛为阵地,继续参与“每月一学”主题论坛学习交流活动。来加强自身理论与实践有效整合的能力,提升自身内涵。
5、能与专家对话,积极听取名家名师来校作的辅导报告,通过专家们多形式的引领,拓宽视域、刷新理念、改变行为。
6、能提高自身备课的针对性,探索有效的备课模式,增强备课的实效性。试行“单元主备”制度,要集中抓好备课的“123”攻关工程。
1、组织备课组教师学习上海市教委6个文件精神,明确工作要求,自觉内化吸收,能将文件精神有效落实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2、扎实做好小学数学新教材教材教法研究工作。
3、有效落实教学常规。
4、学习教学制度,讲求规范,提高质量。组织学习并熟知本校关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制度,增强制度执行意识,自觉规范教学行为。
5、发挥质量监控小组功能,继续做好学科的质量监控工作。做好每月一次的质量监控和分析工作特别是要注重同年级差距的缩小、合格率的提高。
7、关注自身专业发展,积极撰写教学随笔,反思课堂教学得失,反思阶段检测等等。
8、创新“周三听课日”活动,开展“同课异构”研究。将“同课异构”教学研究作为本学期(备课)组重要活动形式,开展相关磨人磨课研究活动。以 (备课) 组为单位,分步开展“同课异构”研究。先是组内相关研究并积累材料,而后变“听课日”为“听课周”活动。
九月份:
1.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2.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
3.数学质量调研(第5周)
4.听骨干展示课——张卫丽(第4周)
5.“上海信息化应用实践学校”项目启动工作
6.备课组学习十月份:
1.接受教学常规检查
2.听每月新星展示课(第8周)
3.听骨干展示课——俞振豪、赵震英(第6周)、张玉凤(第8周)
4.听专家讲座(教研组建设—第7周)
5.听区优秀教研组经验介绍(第7周)
6.备课组学习十一月份:
1.接受教学常规检查
2.听每月新星展示课(第12周)
3.听骨干展示课——王美、姚燕(第10周)费莉(第12周)
4.期中质量调研(第10周)
5.接受区教学调研工作(第11周)
6.《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阶段评议(第11周)
7.校际联合体教研(备课)组长互动交流活动(第13周)
8.“上海信息化应用实践学校”项目阶段交流工作(第12周)
9.(备课组)组内“同课异构”研究(第12周起)
10.备课组学习十二月份:
1.接受教学常规检查。
2.参与片断备课能力评比(第17周)
3.听骨干展示课——陈虹、彭雪青(第14周)
4.数学质量调研(第18周)
5.数学学科类主题比赛(第18周)
6.听每月新星展示课(第16周)
8.“听课周”交流活动(第15周)
9.备课组学习一月份:
1.接受教学常规检查
2.期终考试(第20周)
3.备课组工作总结交流
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篇二
(一)教师:高三备课组共6人,其中从高二跟上来的有3人,从高三留下来3人。
(二)学生:本年级共有12个班,4个理科班,8个文科班。按学生的学识水平,分成了三个层次,普通班的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不强、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且厌学的学生不为少数。
贯彻学校有关教育教学计划,在学校和年级组的直接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另外,高三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因此,全组教师务必做到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明年的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审视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方法。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深入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推进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推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提高不同层次的班级的数学成绩。定期召开备课组会议,共同探讨教材的处理,进行集体讨论备课,形成一个团结务实、积极进取的良好组风。争取基本完成第一轮的复习任务,并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1、细化时间
高三数学第一阶段,复习时间为20xx年9月初至20xx年3月初,初步安排每周上三个内容,每个章节内容的作业讲评一个课时。每章安排一次考试,认真组织各次考试的准备工作,作好成绩的分析工作。并针对复习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月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以查漏补缺为主要目的的模拟拼盘式训练,突出应试能力训练。
2、精化内容
教师精讲后,精选题目对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和拓展性练习,以及不定时进行的限时限量的准快练习,此时的练习是对常见方法,常用的数学思想以及重要知识点的强化训练,并通过不定期的检测及时反馈并纠错。
3、强化合作
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融合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才能把高考考好。这就要求全组教师加强团结,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加强备课组内的合作,落实集体备课和分配任务的按时完成,这些都是高考能否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
①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通过集体讨论备课,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②组内加强“互听,互研”活动,每月安排一个老师上一堂组内公开课。
③研究新高考新考纲,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题以及三年各地竞赛的试题,加强对高考的研究,把握高考新动向。
对尖子生、薄弱生有所侧重(教学方法、指导策略等)
1、制定目标,注重过程跟踪。依据相关数据材料,跟踪调查到每位学生,适时调整策略,使目标得以实现。
2、调整教学思路,降低教学重心。降低教学工作重心,紧扣两纲一本,回归基础。
3、细化计划,过程落实。授课教师要根据计划安排,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好复习进度,注意策略跟进。
4、统一认识,凝聚合力。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和迎接挑战的信心。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复习策略和迎考策略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落实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1、练习安排,作业布置、章节过关,备课组统一行动,不能自作主张。
2、试题的难度,广度提交集体备课审议,达成一致后方可送印,因此,务必要提前命题,即本周的试题必须在前一周完成(即提前一周)。
3、提倡互相听课,积极互评、交流,写上评课意见,以便交流。
4、严格认真执行备课组的计划,如有建议,在集体备课中核议后进行,望备课组各位同仁和睦相处,精诚团结。
5、研究课程标准、掌握方向,着力研究高考,及时注意高考动向,计划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以基础带综合;第二轮专题讲座;第三轮以训练模拟试题为主,以综合带基础。
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篇三
高二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具体详情如下:
1、完成人教版的选修3-2、选修3-5的新课教学任务
2、提高学生用物理模型解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逻辑辨证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必修3-2中的《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选修3-5中的《动量》
重点:《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现象中的应用及光的粒子性
“本”指课本,“纲”指《考试说明》。在物理基础教学中必须分清主次,紧跟高考动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在教学中,为使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导以耐心的辅导,作业进行面批,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总之,要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各种能力,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的扎扎实实。
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强化了对象的针对性,眼睛要盯住全班学生,具体做法是:
(1)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2)每章要有单元测验,阅卷完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特别“究错”题。
(3)对学生要把每次讲评完后的答卷收上来重作分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学习是一个循序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每章后的物理复习更是如此。复习过的内容要多次见面,学生才记忆得牢固、理解得准确、运用得自如。
要求学生答题必须严谨、规范和完善,为此,我们在平时讲解习题时自身做到语言精炼,板书规范,表述完整,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试卷的评分,也从严要求,严格评分标准,注重答题的要点和文字叙述的规范,专业术语和字符的准确。同时,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学会用示意图建立起思维的平台;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谨慎操作的习惯;告诫学生在考试时思维的执着程度要适度,即既不要“打水漂”,又不要“吊死在半路上”,解题做到“一快、二准、三规范”。
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篇四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本组努力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南,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构建有特色的新课程体系,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使生物、地理教学科研上一个新台阶。
二、学情分析
初中很多学生认为生物、地理课不重要,是副科。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地理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具体措施
1、每周星期二下午第一自习集体备课一次,地点在教研活动室。
2、组织每次教师互相听课,课后大家一起评课,一起
反思,提出解决办法,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将发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使得大家的专业水平一次次得到提升。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每周的集体备课,继续开展以“讲课、评课、写课、”活动,按照学校要求,重点是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把握、学情分析及教学活动设计和习题的选择的研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主要发言人、有记录。注重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共同发展。认真开展有特色的公开集体备课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
4、生物地理组全体教师都积极报名上公开课并参与教学活动,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集体的交流合作,促进彼此更快地成长。
5、每位教师认真读1~2本书,写读书笔记和心得,积极参与读书活动,推荐好书,共读共享。
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篇五
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科学组教学特点和本校科学任教现状情况,本学期科学组教研活动是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科学课的教学,以“有效课堂”为目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做好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抓好科学组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努力培养好学校常识学科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现任科学老师各自的优势,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加强教学流程管理,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围绕课程实施中显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教研组组内交流与校际研讨并行,点与面共进。
本学期教研工作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实际,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改变以往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利用网络拓宽教师知识面,促进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对小学科学学课堂的驾驭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有效课堂”的研究。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真学习学习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敬业爱岗,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认真做好新教材的钻研工作,引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以“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改进学科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与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利用每次活动机会,学理论,统一教育思想;学教法,更新教学手段。组内互相交流,互帮互助,从而提高业务水平。继续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的学习,全学期组内集中学习活动安排4次,组长根据当月学校及市、区教研主题安排好学习内容,组织好学习活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好学习过程。
(2)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展以网络教研为载体的教研组活动,进行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地点定在实验室1,鼓励兼职教师积极撰写札记、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3)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认真组织科学教师参与各类教科研征文竞赛活动,力争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杂志发表获奖。
(4)结合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开展师生科学实验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要求每人每学期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
3.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
(1)关注科学教师的教学,在科学教师中努力倡导“转变观念,敢于实践,争出成果”的教学风气。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贯彻好上级精神,组织和辅导好学生开展各类活动,重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
(2)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讨课活动,学习文件精神,了解最新课改动态,共同备课、交流、总结经验,并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部署下一步工作。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常识课的教学,每位老师在平时教学的同时,积极迎新。
4.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做好“五个一”(1.每两周提出一个本人教学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真实问题;2.每月撰写一篇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故事)或一篇教学反思或一个教学个案研究;3.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4.每学期自己制作一个课件;5.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编制一份试卷。)以上活动列入教研组考核要求之中。
(一)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指导教师开展深入探讨,从更深程度把握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
2.积极参与新教材的培训。在参加市级培训的基础上,利用教研活动和平时的推磨听课等机会开展教材章节分析、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和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根据地方课程资源整合和开发一些较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点,如家乡常见动植物的研究、家乡水、空气资源的调查研究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的内涵。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适时召开“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好课程标准,把握课改方向,转变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2.不定期举办专题交流活动,营造良好教研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3.收集科学学科的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教学经验、论文,积极发现、总结、推广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探究习惯为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制定本年级研究小课题,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
(四)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发展
九、十月份:
1.制定科学教研工作计划
2.小学科学常规教育
3.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5.参加市科学教材培训
6.“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主题研究课
7.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8.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十一月份:
1.中小学航模比赛
2.学校小课题项目研讨活动
3.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做好“五个一”自查、互查工作
十二月份:
1.科学教学常规研讨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3.科学实验技能比赛活动
4.学科教学质量调研
一月份:
1.期末测试与质量分析
2.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