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八妇女事迹材料最新四篇篇一
一爱岗敬业,技能超群
同事们把吴嫂比喻成一块煤炭,它燃烧了自己,温暖了别人。这确实是对吴嫂的生动概括。20年来,她总是把工作和乘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乘客、车厢的事再小也是大,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不管老父和小女儿是生病还是遇到其他任何家庭生活困难,她没请过一天假,没有因家中的困难缺过一个班,晚过一次点,总是满勤满趟尽职尽责,加班加点不计报酬。
整天穿梭于车海人流中,公交驾驶员是一个平凡而辛苦的岗位,早披星星,晚戴月亮,夏顶烈日,冬冒寒霜。尤其夏天,驾驶位置上的温度平均都在40多摄氏度,司机就像从烤箱里出来一样,一天干下来浑身瘫软。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且总是在单一的线路上重复着紧张的工作,但是吴嫂没有选择退却,她以出色的工作收获快乐,以服务和帮助乘客去感受快乐。
吴嫂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利用各种机会为自己“加油充电”,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努力学习驾驶、维修、乘务心理学等多种业务书籍和法律法规知识。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节能降耗,她虚心向老师傅学习驾驶本领、修理技术和节能决窍。常常像男同志一样,在车下爬进爬出,弄得一身油污一身泥。她坚持在修理师傅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排除车辆油电路故障。
吴嫂从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起,做节油模范。平时,她会做好车辆在发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检查工作,对车辆进行油路、气路、电路、冷却水、轮胎气压的检查,发现车辆有故障马上到车间进行维修,确保车辆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每次一上车,她首先调整好情绪,把心情调整到最佳状态,轻踩油门,平稳起步。她对自己要求严格,在行车中做到不踩多一脚油门,不踩错一脚刹车。经过红绿灯时,她都会根据信号灯的转换规律,判断红绿灯切换的时间,控制好车速和时间将被动转为主动,驾车平稳通过,避免急刹车造成燃油浪费。
吴嫂在迎来送往的公共汽车上度过了20个春秋。从称为一名公交司机那一天起,她就把这平凡的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在十米车厢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永远记得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岗位尽职责,工作创一流,做乘客满意的公交驾驶员。
二、安全驾驶,铸就平安
吴嫂常说:“安全是一个驾驶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她始终坚持"安全生产、预防在先"的原则,养成了爱车、护车,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车的良好习惯。她每天都提前20分钟上班,搞好车厢卫生,仔细检查车况,尤其是影响安全的机件(如:灯光、转向、制动等),做好出车前的例行保养,保证车辆有一个洁净明亮的环境和良好的运行状况,决不开"病"车上线路运行,也从不将毛病遗留给接班司机。
行车途中,她给自己约法三章:不开赌气车、不开英雄车、不病车上路;集中精力,谨慎驾驶,不抢点、不压点、不违章,始终坚持安全操作。
为了使车辆运行保持在最佳的状态,吴嫂做到“眼勤、手勤、嘴勤”。
“三勤”:即眼勤多观察、手勤多记录、嘴勤多沟通,充当好“医生”和“美容师”的双重角色。由于多年的职业磨炼,她的车上备有工具箱和行车日志。车子的故障往往都是一些小毛病导致而成。因此只要有时间,她就习惯性地观察检修车况,紧紧螺丝、调试刹车,可是这些工作都离不开那个工具箱。有时车子在线路上出现故障需要工具时也能及时提供给修理工,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行车日志,就是记录着每天车子的情况,什么时候保养、换油、检修等,掌握每天的行车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同时行车日志也给车队提供信息,更好地便于管理。遇车辆保养或机件维护她都随车同行,将车辆运行中的一些动态情况和现象及时反馈给修理师傅,让修理师傅能更快更好地修车。20年来,她所驾驶的汽车从未发生机损故障或行车责任事故。
吴嫂经常挤出时间,手把手教练新驾驶员如何安全行车、规范操作,满腔热情地向同事们传授安全知识、驾驶经验,为公司安全生产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向她多多学习,以她为榜样。
三八妇女事迹材料最新四篇篇二
人们常说:矿山是男人的世界,而矿山的女工则是点缀这世界的朵朵鲜花,她们用汗水和热情装扮了寂寞的矿山,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新时代女矿工的自尊、自强,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的生活和工作,去聆听一位煤矿女工的心声……
长期以来,煤矿的机修厂给人的感觉就是“脏、乱、累”,这对于李彩平而言更是体会甚深,她所在的班组主要负责加工u型钢梁,从看图纸到成型,对于女工们来说复杂繁琐不是问题,她们有耐心,也有能力弄清、弄懂,繁重最让人吃不消,沉甸甸的钢材对于热血男儿来讲也不是轻松的工作,更何况她们女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弱女硬是认定这份工作,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十年!
寒来暑往,季节的考验从未停止过,夏日炎炎,炙烤下的钢材温度都能达到五六十度,她们头顶着太阳,脸上的汗水不住的往下淌,有时汗水流进眼里蛰的睁不开眼。脚踩着钢材,脚底板被烧的生疼,站立都困难。冬日里,室外的工作,寒风刺骨,山里矿区的气温更低,冷得伸不出手,每逢工期紧、任务重的时候,为了不耽误井下生产,冒着严寒工作都成了“家常便饭”,数年如一日,这份工作对李彩平和她的女工友们而言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用她们的话:习惯了,也就不觉得苦了! 11岁的儿子看到妈妈整天忙碌着,心疼地说:妈,别去矿上了,太脏太累了,你看你都黑了,她却幽默地安慰儿子:“我这是刚从非洲旅游回来”。老公也曾劝她,整天风吹日晒的,还不如到我的车上去卖票挣钱多。李彩平总是笑着说:矿上的工作已经做了十几年了,有时候觉得它像咱们的娃,我舍不得轻易就丢掉,再说我也舍不得那帮一起走过来的姐妹,工资可能我拿的不如你,但是我工作时候的踏实感和成就感一点儿不比你的少啊!
在龙山矿区,当工人们从机修厂经过时,看到工作着的她们,自觉不自觉地总要回头看看,有人甚至驻足欣赏,一个新来的采煤工人惊叹道:这帮女人在家管孩子、做饭,上班还能修电机、割焊钢,简直就是一帮女强人啊!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尤其是身为班组长的李彩平,她说:工友们之间就是沟通和协作的问题,组长个人能力很重要,我小时候没怎么读过书,现在当班组长没文化可不行,咱们大公司不是说要用心做事、追求卓越嘛,我这班组长也必须得用心了,以后卓越不卓越那就看本事了。十一年的班组长经历让她在员工中赢得了“老大姐”的美誉。她所带领的修旧利废组,每月加工u型钢梁400余套,创造价值5万多元;每月修复单体液压支柱300余根,节约修理费6万余元;回收u型钢梁联接拉板进行重新焊接复用,节约成本3万余元。成绩和能力让李彩平在我们矿山出了名。
在她的带领下,如今的机修厂女工们俨然成了龙山煤矿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