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对公司的评价及建议和意见篇一
2,人员长期激励,现在华为中层年收入百万以上的,我认为肯定是以千记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长期的股权激励。华为有一套非常“刺激的”期权激励计划,曾经一度每股分红3块多。这些长期的激励为华为留住了大量的人才。
3,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上两点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当一个企业一年新招几千名本科生的时候,必须要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来影响,规范,培训这些职场新人的行为。吃得多不是本事,消化的好才是:)其实华为政策里没有海量招聘海量淘汰的东西存在,过去十年华为的人员增长了10倍,每个培养过的人都很有价值。
组织基础
建立一个人力资源体系,首先面临的是组织基础问题。各级人力资源部门怎样设置、怎样管理,选什么样的人做人力资源管理者?华为的hr组织基础十分独特,三个关键词是:人力资源委员会、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懂业务的hr。
人力资源委员会
华为实行委员会制,分为五级,公司层面由总裁、副总裁组成,二级委员会由业务部门主要决策层的经理们组成,如此往下,直到由事业部的主任、副主任,业务经理组成的五级委员会。委员会是决策和评价的机构,通过集体决议来贯彻公正、公平的理念。
委员会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声音,因此是公平的;但如同这个故事所表现的,它同时也要服从华为的另一个关键原则:从贤不从众。
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
华为的人力资源部门分多个层次,从功能齐全的公司层面人力资源部,到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内的干部部。人力资源总部和各部门人力资源部的关系是“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
各级干部部的行政隶属关系归各所属事业部或职能部门,其个人的业绩考核、工资与奖金由所属部门直接负责,而其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归总部人力资源部直接领导。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级部门hr们在业务归属上被认为是人力资源总部自己的人,这令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人力资源总部中,从而加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否则,各部门hr们会把人力资源工作看成是“上面”的要求,工作就很难落到实处。另外一个原因是,各个部门的考核指标是不同的,由本部门内的人力资源部来定,也能更有针对性。
懂业务的hr
什么样的人能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人力资源总监应该是本系统的二把手,也就是“一把手管业务,二把手管干部”。其次,人力资源者必须懂业务,必须“沉”到战略决策过程中去,才能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事实上,目前流行全国的“战略伙伴”观念,在前些年彭剑锋剑锋教授为华为做咨询时就已经提出了。
人力资源机构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集体决议、业务与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的基础上,简单的说就四个字:选育用留。没用顿号?确实没有,因为这四个职能是紧密联系的,渗透到人力资源各个部门中去。它们纠缠得如此紧密,以至于难以单独把每个功能抓出来谈。比如一个“选”字,就贯穿了招聘、调配、任职资格标准、绩效考核;而一个“留”字,则从新员工培训,到职业生涯设计、薪酬、荣誉激励,事实上还要算上“掠夺毕业生”的招聘策略……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又岂是4个字了得!
不过,只要您真正了解了华为人力资源部的各个机构,这4个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当各级人力资源部门真正成为战略伙伴之后,各个机构便开始发挥自己的功能。公司层面的人力资源部包括招聘调配部、薪酬考核部、任职资格管理部、员工培训部这四大支柱,此外还有荣誉部和人事处等。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因解决华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而生,为华为企业文化的落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公平与效率之源——考核薪酬处
和其他很多快速成长的企业一样,最先挑战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薪酬和考核。
高薪策略:源自企业家精神的高效手段
在华为工作标志着“高额收入”。在华为,只要是本科毕业,年薪起点就在10万元,这是招应届大学生的标准(从社会上特招过来的更高),至于工作一两年后达到20万元以上是很轻松的事。20__年后,内部股改为期权,新来的员工收入要少一些,但达到年薪15万元也不是难事。在华为,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以千人计;其他人,虽没有年薪10万元,绝大多数也不会少于年薪5万元。
本质上,华为的高薪来源于总裁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华为基本法》第六十九条:“华为公司保证在经济景气时期和事业发展良好的阶段,员工的人均年收入高于区域行业相应的最高水平。”一位评论家说:“任正非掌握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根本的东西,那就是价值分享,要敢于与他人分享财富和事业的价值。”
高薪体现了华为高效率用人之道。杨东龙认为:“企业雇佣一个人,不仅是要雇身体、双手,更要雇心和脑,拿什么东西能够解决呢?就是钱。”工作与生活紧密不可分,如果员工为生活担忧得多一些,工作上用心就一定减少。给他3000元,只能发挥30%,给他5000元真的能发挥100%,甚至120%。华为的高薪,让人全身心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员工成本除了支付薪水外,还有相当大的部分在于对管理的投入,无论员工产出多少,管理和沟通成本都不会明显变化。高薪便成为挖掘潜力的最好方式,同时,也避免了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华为人虽然流动性也大,但往往是出去创业,很少是被“挖”走的!
员工持股计划:知本主义
华为很早便实施员工内部持股计划。一个刚刚毕业,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在华为工作一两年后就能获得股权。员工收入中,除工资和奖金之外,股票分红的收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股票如何发,是综合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和任职资格状况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在华为看来,知识能产生巨大的增殖价值,让员工通过知识获取资本,可以极大地激励和凝聚员工,这就是“知本主义”的涵义。
20__年前华为处在高速上升期,华为原薪酬结构中股票发挥了极其有效的激励作用,这段时间的华为有种1+1+1的说法,即员工的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的收入是相当的。其中股票是当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按一元每股的价格派发,一般是用员工的年度奖金来购买。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还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会贷款给员工,而员工也是很乐意于这种贷款。员工凭什么能获得这些?凭借的是他的知识和能力,在华为,“知本”能够转化为“资本”。
绩效考核:优劣分明,持续改进
高薪和股权使华为的薪酬对外具有极大优势,但要保证内部公平性,考核不可或缺,它是重要的报酬决定因素之一。在薪酬考核部,绩效考核与报酬管理二位一体,他们的一个信念是:“决不让雷锋吃亏”。
华为对学雷锋的文化假设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而绩效考核与报酬分配系统要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
另一个信念则是:“通过5%的落后分子促进全体员工努力前进”。跑得慢的会被吃掉。华为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一条条狼。原华为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张建国建国建国说:“要把一群食草动物转变为一个狼性组织,必须有狼的出现。也就必须有被狼“吃掉”的个体!”
在华为公司,考评体系的建立依据以下假设:
>> 华为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负责和愿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强烈成就欲望的。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 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应该体现在工作绩效的改进上。
>> 失败铺就成功,但重犯同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
>> 员工未能达到考评标准要求,也有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成绩就是管理者的成绩。
员工和干部的考评,是按照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每个员工和干部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例行考核与评价。工作绩效的考评侧重在绩效的改进上,宜细不宜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考评侧重在长期表现上,宜粗不宜细。
考核和薪酬紧密联系,并不意味着考核仅仅是为报酬服务。华为的绩效考核以绩效的改进为目标。主管要对下属进行辅导、检查,再做出评价。和下属的沟通列入了对各级主管的考评。
员工职业化能力助推器——任职资格管理部
1998年,任职资格管理的第一个使命,是解决秘书问题。1998年,意识到员工的职业化能力问题的,首先是秘书职位。华为的秘书基本是大学本科毕业的,一开始进华为往往图工资高,说自己什么都能做,便做了秘书。几个月后,觉得秘书好像就是打杂,便不想做了——但他们的职业能力实际上并没有提高。后来人力资源部便开始探索秘书的任职资格:打字速度、会议通知、会议所用的文具、会议过程管理、做会议纪要的方法,办公室信息管理、各个部门的流程的连接。比如开会前半小时打电话落实一下,职业化
水平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中。资格体系做好后,秘书们终于明白了自己发展的方向。后来,华为的秘书一个顶仨。像电脑管理、文档管理、电话处理,别的单位得招3个人来做,在华为一人足矣。省下了工资、管理费用、工作空间,效率还更高。
秘书问题解决后,人力资源部成立了两个任职资格研究小组,每组三人,开始制订其他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全国各地选出了20名优秀的销售人员,研究小组人员跑到各办事处,和这些优秀销售人员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看他们怎样拜访客户,怎样谈判,最后订出一到五级的任职资格标准。后来正式成立了任职资格管理部。
为了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价值,有一个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任职资格管理部设计了管理与专业技术双重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业务发展,为自己设计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通道,逐步实现职业发展规划。
华为,6个培训中心统统归属于任职资格管理部之下,乍看不可思议,其实顺理成章。许多企业都为之头痛的培训无效问题,往往是由于缺少任职资格体系,无法得知“现有”和“应有”的差距。而在华为,有了任职资格体系,从某一级升到上一级,需要提高的能力一目了然,培训便具有针对性。任职资格标准牵引推动,培训体系支持配合,强调开发功能,真正解决员工职业发展问题。
到1999年,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基本成形,绩效管理体系、薪酬分配体系和任职资格评价体系互通互联,三位一体形成动态的结构。
这套标准的优越性在于,华为对员工的评价、待遇和职位不一定具有必然的关联性,在摆脱利益裙带关系之后,职位只是企业中做事的一个简单标志。去除了官本位后的任职机制,员工上升通道自然打开。
人与岗位的匹配——招聘调配部
大量进人,大量出人是华为的特点——似乎也是很多招聘草率、留不住人的企业的特征。然而两者存在根本区别。华为进人多,是“集中优势力量压倒对手”的狼群方针的体现,具体的招聘过程非常严谨。
华为在招聘和录用中,注重人的素质、潜能、品格、学历和经验。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在人才使用、培养与发展上,提供客观且对等的承诺。公司有严格的面试流程,一个应聘者经过人力资源部、业务部门的主管等四个环节的面试,以及公司人力资源部总裁审批才能正式加盟华为。为保证招聘质量,公司针对主要的岗位建立素质模型,对素质模型中的主要素质进行分级定义,统一各面试考官的考核标准,从而提高面试考核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有了标准,还得有执行标准的人才行。华为建立了“面试资格人”管理制度,对所有的面试考官进行培训,合格者才能获得面试资格。而且每年对面试考官进行资格年审,考核把关不严者将取消面试资格。
人才进来后,会不断流动,能上能下,征伐四方。华为的调配和一般公司不同,往往不是把差的人调走,而是把最好的员工“发配”各地。
一位华为的工程师在文章里写道:“我们开始都不理解,为什么公司派最好的人去农村、去基层……后来终于明白了任总的苦心:只有最好的人去,才能有感受,有学习,真正了解基层,回来以后才能真正改进工作。”另一位员工感言:“在华为的短短4年,我得到了难以想象的丰富经历,从研发、到市场、到服务,在其他企业是完全不可能的。”华为的人员调配致力于锻炼优秀者,搅活“沉淀层”。
狼群训练营——员工培训中心
事实上,华为人的心理契约,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开始逐渐形成了。
员工培训中心专门做新员工培训,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华为非常重视校园招聘,因为应届毕业生有自己天然的优势: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容易培养,很快就能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华为1997年招聘应届生700人,1998年为20__人,1999年为4000人,到20__年竟达近7000人。关于华为“圈人”的气势,业内流传了一个传说,华为到一个知名高校,便说出这样的“狂语”:“工科硕士研究生全要,本科的前十名也全要。”
华为的“洗脑”是出名的,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学校,还保留着大学生桀骜个性的新员工,如何就变成了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华为人呢?
新“生”入职开始接受培训,首先进入一个大队接受企业文化以及相关的制度法规教育等综合性培训。这一环节最关键的是教授大家做人。通过普通员工和高层领导多次现身说法,“让你知道华为公司的理念,华为公司的做人方式”。让员工成为一个正直、诚
实的人,一个有大事业的人。
下一步是技能培训。做市场进入培训一营,不是教授销售技巧,而是教授产品,即使是文科生都要接受产品技术培训,从通讯原理开始,直到工厂参观。光让新人知道技术还不成,还要知道客户在想什么。3个月后,华为会把新人派到“用户服务”前线去,到地方,和用户服务工程师一起干。再3个月才能调回总部。
进入二营,内容转为市场和客户服务,观看胶片和vcd,一遍一遍地听老师介绍,私下彼此辅助交流,被安排到客户服务展厅去,向客户讲产品。后面还会根据不同的岗位接受不同的考验。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新人几乎一年内“白吃白喝”,就是学习。华为光这一项培训投入花费就很可观。但这一步工作帮助了华为的新人“洗脑”。
对公司的评价及建议和意见篇二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过在经过深入的思考,观察及翻阅一些资料之后发现,其实,很多问题前辈们早已发现并且也已总结给出了解决方案。相信朱总您平时在阅读关于管理类的书籍的时候也应该明白了这些道理。但是!为什么公司如今很多问题还是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仔细想想这其实跟朱总您本人的做事风格以及公司在做每个决定之后的后续执行力不够有很大关系。(ps:其实员工只要不是做了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员工都是“没有错的”。趋利避害,贪图享乐,好逸恶劳是人之本性,你不可能指望你手下的员工做事都能百分之百投入,也不要妄想每个人都会为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如果希望员工能积极的去对待工作,这需要去引导,去以身作则的影响,也需要正真的去满足员工的某些需求。)
就您本人来说,我在很多方面还是很佩服您的,相信公司很多的员工对您打从内心里也都比较认可。但人无完人,有几点地方我一直觉得你做的不好,而且这些不好的地方,有时会让员工产生很不好的印象。公司老板的行为,对公司的影响其实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板的做事风格就是企业的真实文化。
第一:诚信! 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板,对诚信更应该看的比普通员工要重。记得比较深刻的一次对话是去年崔亚洲他们还在的时候,那时候崇明岛有个项目由于缺少人手,你晚上把我们叫过去帮忙,并且承诺每个人会发一些人工费,结果事情做完了,就没了下文(好像后来有吃饭)。当时我刚来没多久,所以也就无所谓了,但是通过他们私下里聊天的内容来看,他们是很有意见的!印象中不止这么一件事情,你是说了但是却没有做的。对待其他人是否也这样我不得而知,相信你自己心里应该会比较清楚。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是:之前吃饭时您主动说了给我放三天年假,并且有几百块钱补助,但是最终却是2天年假!当然,就算你说不给员工放年假,员工也不能说什么,因为公司福利嘛,老板说有就有,说没就没嘛(不过公司要发展,有些福利还是应该要有的)。但是话说出来却没有兑现那就是诚信问题了!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您能在这方面多多注意,切不可因小失大。
第二:越级管理! 您是策划出身,又掌握一些设计软件,另外灯光音响等设备也都比较了解,口才方面也不在话下,可以说在这个公司里,唯一的全能型人才就只有您一人了。市场部工程部那边什么情况我不知道,但是胡总这边,经常会被您弄得很尴尬我倒是一直看在眼里,有的时候一个方案,一个设计稿,明明是胡总在盯,搞到后来往往就是您在指导,而胡总只能在一旁很忧郁的看着,您既然把策划总监的位置给他坐,那您是否应该尊重一下他的岗位呢?即使有时候他做的不好,您也应该用其他方式来处理,而不是应该当着胡总下属的面!胡总如今的工作状态不好,您自己觉得是否跟自己也有一定关系呢?(前些天,朱媛媛上来请示胡总要求策划跟小朱一起出去,胡总正在问什么情况,您就在您办公室里来了一句:“还讲什么,赶紧去吧”,我想您在说这话的时候,肯定是没有考虑过胡总的感受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要看您怎么用了。
第三:后续执行力不够! 您有很多想法,而且是好的想法,有了这些想法您会迫不及待想把付诸实践,雷厉风行这本是好事,但是这么长时间了,我却感觉没有一件事是提出来之后还在一直不断跟进,不断强化的。这样次数多了,给员工的感觉就是:公司的决定只是流于形式,一段时间过去了就没了,所以公司的决定根本不能够引起员工的重视。或许您是因为业务比较繁忙,所以没时间去管这些事情的后续执行情况,但是,既然决定了去做的事情,就算您没时间,您也应该交给某个人去跟进。 您是公司的掌舵手,公司的发展方向主要还是由您决定,公司的执行力强不强也跟您对待“执行力”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您很重视后续执行的工作,那么我想公司在一段时间之后将会在这方面的执行力有很大的进步。
例一:市场部同事分组的决定及具体的后续执行方式问题。
回顾这个措施的提出,个人觉得对提高市场部同事的积极性还是有很大助益的,但如今这项工作随着市场部的调整,已不复存在。
问题:当初在提出这个决定之后,公司采取了奖惩措施,但是在后续跟进这一块没有做好。对小组长与小组成员没有区分对待。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激情也未能够激发出来。
解决方案: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优胜者将获得相应奖励,落后者将受到相应处罚(具体的奖惩额度最好先由市场部同事商议,然后公司再适当调剂),而对于小组长与小组长之间,应该另外再有一套奖惩制度(由领导将小组长聚集在一起,首先进行思想上的激励,然后由小组长自己讨论奖惩制度,领导最终做相应调剂,这么做的好处是,先激起小组长的竞争激情,小组长有了压力之后再去带动小组成员的激情,以这种方式调动竞争激情是比较靠谱的。小组长的一些福利相对小组成员一定要好些才行,并且领导必须在大会上宣布,小组成员必须服从小组长的安排。)另外,针对小组的具体工作方式,公司应该放权让他们自己决定,公司不要过多的干涉他们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状态。公司只要以结果为导向,从结果来评判他们的工作是否做得很好,如果不好再做相应的指导,再不好,换小组长。同时,公司偶尔再要求小组长拿一些具体工作的计划出来或汇报一下工作情况,并时常带领小组长开开激励大会,让小组长时刻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有助于小组内部的自主学习进步。最后需要有一个像之前徐总那样的“闲人”去适当的协助他们把工作做好。领导要做的不是去管所有人,而是去管几个关键的人,否则领导什么都管,真的会很累。 市场部分组措施仍有必要更完善的坚持执行下去,这是提高市场部同事工作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手段。
例二:《十做十不做,十说十不说》提出之后的后续工作展开问题。 十做十不做,十说十不说;相信老板您在想这40条条例时应该也是花了一番功夫的,不过在想出这些条例之后,我相信您应该也没有想过后续该怎么围绕这40条去展开工作。个人觉得像这种文化类的东西,最好能组织公司的一些员工一起去讨论,共同讨论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大家都会比较认可的东西,符合大家的价值观,这样大家接受起来也比较快,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不会感觉有困难,而且我相信大家也会积极参与到这种自己讨论出来的东
西中来。否则,您主观的站在自己的角度以及公司的角度去想了这些条例,但是员工根本就不愿意去接受去执行,这对您来说岂不也是一种时间浪费!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建议老板您最好在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之后再去公布将要实施的决定,否则,决定一开始实施之后没了下文,只会给员工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这同时也会给您个人的威信带来影响!
对提高公司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个建议
人之所以浑噩,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不强烈。针对这一点,我建议公司举办一场以{《我有一个梦想》——明年的今天我将站在“这里”}为主题的活动,以此来唤醒大家的梦想,点燃大家曾经有过的激情。
活动流程大致框架:
一、前期准备: 活动开始前一周大会上,宣布下周将举办的主题活动,并要求每一位员工把自己的梦想写出来,在下周的活动上,每位员工都要上台谈谈自己的梦想,并且每位员工要给自己做一个一年的规划,阐述希望一年之后的自己在某些方面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ps:梦想内容分为三大块:1、自己在非工作中的梦想(比如想去哪里旅游,想做什么事情等),2、在工作中的梦想(即在工作中我希望自己能达到什么样的一种高度,我将为我所希望达到的高度去怎样行动)3、员工剖析自己的现状,如果想要实现梦想,以现在自己的状态是否能够达到梦想彼岸。) 另外,领导作为公司的代表也要准备一份关于公司未来发展以及公司想要达到某种规模的梦想陈述(即公司的愿景)。
二、活动当天: 主持人开场阐述本次活动的目的,然后领导上台发表关于自己的梦想以及对公司未来的构想,接下来员工按照顺序上台发表关于自己的梦想。最后领导总结,借此机会说一些激励大家的话!最后最好能带领大家宣誓一段能反映团队深层次价值观的企业宣言。(这段宣言必须在开会之前的一段时间就
提出来,并且让大家都知道,否则活动时才说出会显得有点突兀。) 以下是我比较崇拜的一个广告人的公司的宣言,读起来很让人振奋。可以借鉴一下,然后写出一段符合我们本公司特色的企业宣言:
我们拒绝平庸/我们拒绝驯化/没有好创意就去死吧/宁做旷野里奔啸的狼/不做马戏团里漂亮的老虎/我们的策划已不满足于客户的认可/更要求客户的成功/好方案得不到完善的执行/我们一样愤怒/因为我们渴望成为英雄!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员工自己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状态。
2、通过本次活动,可以深入了解到每位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规划。通过规划的内容可以看出每位员工对自己对公司负责的态度。因此可以通过本次活动,筛选出公司重点培养的对象,对于那些没有想法的同事,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其他方法加以引导对待。
3、大家都把梦想说出来之后,在以后的工作中,如若自己没能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在大家的“相互监督”之下也会感觉有些羞愧,并且可以通过此次活动更好的了解到一个员工的真正品质,“一年之后我将站在“这里””将会成为检验员工工作好坏的一个标准。
4、公司的梦想,员工的梦想,梦想汇聚在一起,力才能往一个方向使。通过这次活动,要让大家明白,只有公司与个人相互协助,相互促进,彼此才能共同进步。
5、在不违反公司经营战略及不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下,让员工知道,公司和员工站在统一战线,公司会尽可能的协助员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了公司也就成就了个人,反过来,成就了个人,也就成就了公司),让员工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6、通过此次活动,拉近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公司的距离! 如果公司采纳这个建议,打算做这样一场主题活动,我希望公司能够认真的对待,并且在准备充分之后再去做,否则流于形式的活动只会让员工多了一份饭后谈资!
最后,我建议公司能够设立一个公司建设贡献基金,多多鼓励员工主动提出他们眼中公司存在的问题,对于比较好的建议,并且公司会采纳的建议,给与提出建议的员工一定的奖励。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够让领导更加客观的认识到公司的现状,这有助于公司正确的制定企业战略以及建立能够真正影响大家的企业文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论是个人想改变还是公司想改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仍然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仍能够与领导与公司共同进退!